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北汽幻速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理解股票價值和價格的 2024-11-27 06:29:27
廣發醫療保建股票行情 2024-11-27 06:06:06

北汽幻速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4-08-23 18:11:56

1. 10座汽車有哪些

「十座商務車有:華晨金杯閣瑞斯、南京依維柯、福特全順、廈門金龍、北汽福田等。 1、華晨金杯閣瑞斯 金杯閣瑞斯是華晨金杯引進豐田技術開發的高端商務車,英文名稱「Grace」代表「高貴,非凡」的意思。金杯閣瑞斯採用國際標準的高級轎車底盤,車體採用豐田整車高張力鋼板一次性成型技術

2. 一年虧損10個億,海馬汽車為何成為自主品牌邊緣品牌

海馬 汽車 已經發展到了30年的 歷史 ,時間並不短,但一年虧損10億的狀況還是挺讓人惋惜的。

海馬 汽車 淪落到現在這種狀態是多方面的,產品研發投入不夠,有競爭力的產品又少之又少,海馬海口和海馬鄭州相互內耗等等,兩大基地、上十款產品,數十萬的產能,1年的銷量也從20多萬降至十幾萬,讓人惋惜。

海馬 汽車 成立於1988年,總資產164億元,直屬員工1萬多人,關聯企業員工3萬多人,年收入近200億元,累計納稅170多億元。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00572,還是有實力的。

剛剛上市的二代海馬S5不到7萬起,產品力強,有可能重演當年月銷過萬的盛況,從而扭轉乾坤。


有些情況海馬也是不能把握的,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被大家所忽略,在海口海馬跟馬自達分家做自主品牌時,為了獲取生產目錄,值得投靠一汽,成立一汽海馬銷售公司,股比為51:49,一汽只出個目錄,啥事也不幹就分走了49%的利益,所以說,海馬也是被一汽坑了。

海馬集團當然很不爽,於是前往鄭州新建一個100%控股的公司,但是在鄭州海馬又從事了地產業務,沒把全部精力放在 汽車 業務上,這年頭全力以赴做 汽車 都不一定行,現在海馬重新聚焦 汽車 業務,還為時未晚。(鹿鼎記)

關於海馬的問題,我最近已經回答過無數次了,嘴巴都磨出來繭,手都打爛了,海馬 汽車 ,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海馬了,有很多網友都說我評論的太過犀利了,為什麼說話那麼難聽還罵,質量又不差,我怎麼能這樣說話,其實我想說的是

我從來沒有說過海馬質量差也沒有說過海馬不行,我只是想說自從海馬跟馬自達分家了之後,就不再是蘆耐曾經的那個海南馬自達了它的設計力產品力,包括整個車廠的品控以及他們未來的走向,包括他們的資金雄厚程度,已經完全沒辦法跟國內這些一線大車廠相比

我們國家的現在一線 汽車 廠吉利奇瑞長安長城比亞迪,包括一些比較小一點的二線品牌都比海馬混的強,像什麼眾泰,江淮廣汽,北汽,上汽,這些品牌,現在都比海馬混的強得多,因為他們設計的東西夠新穎夠帥,產品力強顏值高,有核心競爭力有而海馬什麼都沒有隻能吃老本,而且現在大部分 汽車 廠都在發力新能源包括比亞迪,北汽,包括江淮新能源,上汽新能源,這些廠現在都在各方面開花,各方面發力,海馬已經遠遠的落後了,已經再也不可能追上了

所以說就像國家一樣的,落後就要挨打,你落後了,你的設計,你的產品扒激力,你工廠的技術人員就會退步變少沒錢跳槽。就會沒有人死心塌地的給你幹活,因為你沒錢所以說他現在已經沒有資本跟那些一線 汽車 廠開始抗衡了,更不要說什麼國際大品牌的,所以說賣的差的話就會越賣越差,賣的不好就會越來越不好,銷量越差越不想買,銷量越差,售後越跟不上越沒錢,各個方面都不好 。這是惡性循環…除非有金主出重金 全新產品線 全新動力 重新從顏值動力油耗價位比肩一線品牌才有的救。

從年銷20萬輛到不到2萬輛!到底是誰「殺死」了海馬 汽車 ?

很多老司機都還記得這樣一款車,海馬福美來,作為曾經與凱越、伊蘭特並稱為中國車市「新三樣」的福美來,當年也是大紅大紫的車型,而如今已經被後浪拍死在了沙灘上。同樣被市場競爭逐漸淘汰的,還有福美來背後的海馬 汽車 。

巔峰期的海馬 汽車 ,年銷量達到21.6萬輛,但是隨後急轉直下,到2020年,海馬的年銷量已經不足2萬輛。到底是誰「殺死」了海馬 汽車 ?

海馬 汽車 成立於1988年,它的前身是海南 汽車 沖壓件廠,但是在成立之後,因為得不到美國福特技術支持,所以根本沒有一款車型生產出來。1990年,馬自達 汽車 經營不善,利潤率較低,需要擴展新的市場,就這樣,馬自達和海馬 汽車 一拍即合,成立了海南馬自達,1990年,海南 汽車 製造廠第一輛馬自達929旅行車試製成功。此後,海馬 汽車 出產了馬自達323也就是後來的福美來,普力馬等經典車型。

但是好景不長,長安 汽車 集團、福特 汽車 公司和馬自達 汽車 株式會社在2006年2月合資成立了長安福特馬自達 汽車 有限公司,海馬 汽車 和馬自達的合作中止,隨後海馬開始了自力更生的道路,海陪此春馬3、丘比特、騎士、海福星、海馬王子、海馬M3、S7等等車型推出,但是海馬 汽車 始終沒有擺脫馬自達的影子。2016年,海馬 汽車 的銷量達到了頂峰,年銷量達到21.6萬輛,但是此後銷量斷崖式下跌,2017年全年累計銷售新車14.04萬輛,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6.76萬輛,2019年銷量為29456輛,2020年銷量只有17773台,不到巔峰期的10分之一,只能賣房維持生存。

海馬 汽車 為什麼會淪落至此?

1、產品缺乏競爭力

海馬 汽車 之所以在2016年能夠取得21萬輛的銷量,主要是因為SUV紅利的影響,海馬S5年銷量破十萬輛,但是海馬 汽車 只要是憑借低價優勢,缺乏核心競爭力,隨著哈弗、長城、上汽、廣汽等等品牌都在推出SUV車型,海馬 汽車 的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

2、模仿馬自達,缺乏自主創新

海馬 汽車 在和馬自達分道揚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產品設計、宣傳營銷上刻意拉近和馬自達的距離,比如說海馬2的車型設計,非常類似馬自達3,海馬很多車型的宣傳也會體現馬自達的血統,隨後,海馬在自主創新和模仿馬自達之間來回搖擺,在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後繼乏力。

3、業務分散,不夠聚焦

海馬 汽車 集團旗下包含房地產、商務會館、物業公司、金融投資、小額貸款等業務,在賣車賺了一點錢之後,海馬就開始投資副業,這也導致,海馬 汽車 對於核心業務不夠專注。

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海馬 汽車 從年銷20萬輛,一步步跌落到年銷不到2萬輛,從一個大有希望的自主 汽車 品牌,到如今淪落到賣房求生,其實並不值得同情,海馬 汽車 就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被淘汰也是在情理之中。

首先,對於一個車企,產品力是立足根本,而海馬 汽車 在技術落後吃老本的情況下,旗下車型日益老舊,產品力相對邊緣化。

在「聚焦戰略」之下,海馬一度專攻SUV市場,然而其旗下產品中,除了S5和福美來拿得出手,其餘皆乏善可陳。而近年來,福美來月銷僅有幾百輛,S5自2017年改款後,「減配不減價」徹底磨光了消費者的好感,月銷也不過千輛,還頻頻爆出質量問題……

相較之下,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如吉利、長安等就能將車型性價比與更新速度雙管齊下,而海馬平均一年才推出一款新車型,核心產品又到了生命周期晚期,也難怪消費者對海馬 汽車 的品牌認知度日益不足了。

—提起海馬 汽車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起海南馬自達這個名字。作為一傢具有三十年 歷史 的自主品牌,海馬 汽車 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早年靠著和馬自達合作起家,如今卻陷入了轉型苦難和巨大虧損之中。在競爭激烈的 汽車 市場里,海馬今年的銷量成績到底如何?未來能否靠著發展新能源力挽狂瀾呢?

依靠馬自達起家,海馬得以發展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海南 汽車 製造廠剛剛成立,此時的海馬 汽車 正面臨有廠無產的窘況。沒有技術和設備導致海南 汽車 製造廠無法生產 汽車 產品,恰好日本馬自達急於尋找和開拓新的利潤空間。雙方在一番接洽之後一拍即合,在1990年推出了首款產品——以馬自達929為基礎的HMC6470。

可以說,這款產品正式開啟了海南 汽車 製造廠和日本馬自達長達數十年的蜜月期,後續引進生產的第六代馬自達323以及初代馬自達MPV讓其得以進一步開拓市場。但由於海南 汽車 製造廠的產品無法在全國投放,到了1997年,海馬不得不投入一汽的懷抱,但即便如此,海南 汽車 製造廠卻沒有得到一汽的技術支持。最終還是只能再次向日本馬自達尋求合作。

產品趨於老舊,競爭力逐年下降

2001年,一汽馬自達主打緊湊型MPV市場的首款產品普力馬正式上市。截止2001年底,海南馬自達產銷的普力馬已經超一萬台,這個成績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出色的。也正因如此,到了2002年3月,馬自達才有信心引入第八代馬自達323,並被命名為福美來。福美來的推出迅速取得了市場的認可,這款三廂轎車產品也讓海南馬自達這個名字紅遍了全國。

到了2005年,一汽和馬自達合作國產馬自達6,這也意味著海南馬自達被拋棄。此後海馬換標成為自主品牌,靠著福美來和普力馬的平台推出了不少車型,但始終沒有跳出馬自達的影響,產品也在小修小補中趨向老舊。此後雖然也推出過像海馬騎士和海馬王子等車型。但終究沒能再像當年那樣到達巔峰,海馬的市場競爭力逐年下降。

新能源曇花一現,未來之路消極

2010年2月,海馬鄭州成立電動 汽車 事業部,這也意味這海馬開始向新能源市場轉型。但實際上,首款推出的新能源產品海馬3 HEV卻有些不盡如人意。此後跟進的海馬E3和海馬愛尚EV無論是產品力抑或是銷量,都與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用著不小差距。

今年的前11月里,海馬 汽車 累計銷量僅有6.2萬輛,同比下降49.8%,這與此前定下的18萬輛的銷量目標相距甚遠。與此同時,公開數據顯示,海馬 汽車 前9個月虧損4.77億,同比降660.27%。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海馬 汽車 的市場表現沒有好轉現象,其後續發展或許將會愈發坎坷。

小結:縱觀海馬 汽車 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從最早依靠馬自達起家和發跡,再到自主造車轉型新能源,海馬的成功讓人羨慕,轉型帶來的副作用也給業界帶來不少啟示,希望未來海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扭轉當下的局面!

都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有些人就是這么優秀?

海馬 汽車 的起點其實比一般的自主品牌要高,人家好歹也是海南省人民政府跟馬自達合資起步的,先發優勢比吉利長城都要好。

現在呢?長城 汽車 是千億營收規模,吉利年銷量破百萬,海馬2017年銷量才14萬多台,哎……

其實海馬 汽車 2016年還是有盈利的,盈利了2億多,2017年則虧了10億多。海馬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恕我直言,合資是換不來真技術的,海南省跟馬自達合資的那些年不過是代工而已,而且一直拿不到車子的准生證,海馬馬自達生產的車只能在海南省流通。

後來一汽不懷好意地過來勾搭,說我們聯手啊,你掛我名下,准生證的事就解決了。結果,一汽那幾年沒有向海馬 汽車 提供任何幫助,每年還從海馬 汽車 分走不少紅利。後來一汽更是直接跟馬自達勾搭在了一起,海馬痛失合資對象。

為了解決准生證的事,2007年海馬收購了鄭州輕客。為了擺脫一汽,2008年還完一汽5.7億元之後終於開始自己獨立造車了。那麼從2008到現在, 汽車 業的黃金十年的大勢是很好的,海馬每年也有盈利,雖然不多,但還算個小康水準。

到了去年,長期缺乏核心技術的弊端暴露了出來。2016年的時候海馬年銷量還能超過22萬輛,到了2017年,大幅下跌到14萬輛。缺乏核心技術,最明顯的就是產品力不行。新品少,舊款車型競爭力不足,銷量不下跌就怪了。轎車方面,我不說,你可能都想不起來海馬有什麼轎車對不對?自主轎車本身就很難突圍。

SUV方面,海馬S5雖然整體還不錯,但自主SUV場都殺紅眼了,海馬S5雖說還不錯,但大勢已去,已經翻騰不出什麼浪花了。

有時候,不是你跑得慢,是其他人實在比你快多了。

另一方面,海馬管理不善也造成了如今的窘況。海馬2017年去年的成本裡面,管理費用達到了12.57億元。這什麼概念呢?體量是海馬2倍的眾泰 汽車 ,去年管理費才8.8億元。海馬對此的解釋是,有研發項目終止了,所以導致管理費大漲。研發項目終止……這明顯的戰略失誤,這還能說啥?

一聲嘆息!

在車企相繼競爭的年代,一些車企活的很滋潤,一些之前主流的車企逐漸的被邊緣化,根據各大車企公布財報來看,其中有不少車企出現虧損,當然從公布的財報上面去看,比亞迪2020年營收達1565.98億元還是比較搶眼的,同時也有一些車企出現虧損,海馬 汽車 2020年虧損超過10億元,眾泰 汽車 ,去年虧損90億等,一年虧損10個億,海馬汽車為何成為自主品牌邊緣品牌?

海馬一年虧損達10個億,無疑說明海馬 汽車 過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落魄」。而這種被邊緣化是什麼造成的結局?這或許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成為自主品牌的邊緣品牌和海馬 汽車 自身的實力以及車輛的市場定位有關系,以車輛的定位來看,海馬 汽車 旗下的車型有點跟不上市場的節奏,從車輛的造型上面去看,和目前主流的一線國產車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在外觀上面也好,還是車輛的內飾設計上面,海馬 汽車 還是比較保守,不夠激進,加上現在很多的車子在設計的時候都是走年輕化路線,海馬在這個方面還是有些差距。而外觀設計上面沒有核心競爭力,所以海馬只能繼續吃老本。

另一方面這幾年海馬 汽車 推出的產品來看,幾款車型升級都是不痛不癢,並沒有叫座的賣點。也沒有足夠的賣點,迎合消費市場上面沒有一定的競爭力,加上在研發和設計上面的短板,都導致了海馬品牌成為了被邊緣化的品牌。

一年虧損10個億,海馬路在何方?這或許是海馬 汽車 最值得反思的問題。未來隨著海馬 汽車 的轉型它與主流的自主品牌能否縮減距離、甚至趕超?一切都是未知。

海馬 汽車 之所以淪落到此地步,說到底,還是不注重技術,不著眼未來造成的。

海馬 汽車 成立於1988年,早年合資馬自達,總資產曾高達164億元,直屬員工1萬多人,年收入近200億元,累計納稅170多億元。可謂是風光無限好過。

只可惜犯了很多自主車企的老毛病,賺錢風光時,並沒有在 汽車 製造技術領域有太多投入,也沒有多少核心技術積累。從19年海馬累計賣出400套海口房產自救可以看出,海馬賺錢時,在消費,在想辦法囤積資產,而不是投入到技術研發。可惜這不是北京,上海或深圳的房產,400套房產也僅僅獲利2億,使海馬19年出現短暫的扭虧為盈。


如果當初將這些資產投入到 汽車 技術研發領域,現在的海馬 汽車 ,肯定不會是這種無人問津的狀態。參照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在企業前期, 汽車 技術和設計不夠好時,將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都投身於技術研發及相關技術企業的收購投入。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比亞迪收購日本 汽車 模具廠,比亞迪挖來奧迪設計總監等。這些專注 汽車 專業技術和著眼企業未來的舉措,使得吉利和比亞迪在自主 汽車 品牌中,越走越好,車輛品質也越來越接近和超越合資品牌。最終得到了市場的熱捧。

汽車 是個大的集成體,最重要的是技術的集成和積累。做 汽車 ,說一千道一萬,要沉得下來心,才能做大做強。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個發生、發展、高峰的過程,到達頂峰後開始大浪淘沙,重新洗牌、優勝劣汰是永遠的行業規則, 汽車 行業的重新洗牌和我們剛剛經歷過的手機業重新洗牌是一樣的,我們曾經經歷過了手機業的優勝劣汰,曾經的波導、TCL、夏新、中興、…甚至摩托羅拉、諾基亞、西門子、…都曾有過自己的輝煌和不可一世,。當行業台風颳起的時候,豬也能飛起來,當風住的時候就顯出來了誰是豬,誰是雄鷹,

當有更強品牌不斷創新上進的時候,那些靠吃行業紅利、靠行業台風颳起的不求上進的豬終將摔下來, 汽車 行業也是如此,我們曾經看到力帆、眾泰、獵豹、幻速、中華、包裹海馬都曾輝煌過,但他們成了 汽車 行業第一批淘汰梯隊,接下來應該還有更多的 汽車 品牌成為波導、TCL,甚至北汽、一汽都在劫難逃, 汽車 屆早有人預言國產品牌將來剩餘的不會超過5家,這將是一個不遠的現實,我們拭目以待。

我沒有買車啊,所以說對車輛還是不是太了解的。那麼,我覺得我能以一個潛在的,購車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還記得2011和2013年這段時間,當時沈陽很多人都是喜歡開海南馬自達的。總是能聽見一些人談論「馬六」什麼的,說結婚的時候整一排「馬六」也挺不錯啥的。那個時候,才逐漸的在腦海中,有了海南馬自達的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沒有開海南馬自達的。不知道是因為什麼,身邊的朋友一般都是本田、比亞迪、大眾、現代、豐田、尼桑、別克等各種類型的車輛。但是開海馬的還真的就不常見了,我也沒有細問過這件事。

說實話,現在海南馬自達的宣傳力度不夠。我在沈陽地區生活,基本看不到關於海馬的宣傳。假如說我去買車的話,可能我就會選擇一些常常聽見的車輛。比如說大眾什麼的,因為他們不僅是在宣傳車輛更新換代的消息,還會大概告訴我每個月月供多少,我能做到心中有數。就算我沒有做好決定,最起碼大眾成為了我心中的一個備用選擇吧?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對車輛的認識沒有相關領域或者喜歡車輛的人那樣的專業。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看到的是什麼?我看的就是價格、空間、油耗、質量和售後而已。其他的對於我這樣的消費者來說,我們能看的懂嗎?肯定是不明白的,所以說誰給我們介紹的多,我們對誰的了解就多了一些。

可能會有人,那你自己去搜索了解啊?我主動去了解的話,那范圍就會非常廣泛了,什麼車我都想著去看看,對吧?同樣花20萬買車,我要在各個類型中做好對比,在我自己的了解中,必然不會以專業的角度去了解車輛。就算是名氣小的車,也是有優勢的,那麼這樣的優勢誰告訴我?是不是 汽車 廠家和經銷商?

所以說,不僅是海南馬自達,其他企業也是一樣!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出發,想著如何去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長久的生存下去。如果,還是這樣的話,那麼虧損的可能不僅僅是10億的問題,關門大吉也不是不可能。

我對車輛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作為一名 汽車 領域的「小白」,我只是一個消費者,要是我買車的話一定是這樣的,假如說海南馬自達能夠讓我了解了,相信了,那麼我就會去購買,畢竟,車對於我來說只是代步而已。

3. 北汽是國企嗎

賢集網新聞頻道機械工業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匆匆乍現 發布時間:2020-01-08 15:11:02
作為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的北汽集團,在業界一直以「實力」說話,不論是研發還是銷售,其實力可謂是非常強大的。就是這樣一家實力強悍的企業,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它並不了解,甚至有人還提出過「北汽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這樣的疑問,對此,賢集網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北汽集團是國企嗎?並介紹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及北汽集團旗下九個品牌,以供大家參考了解。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是

北汽集團的公司性質是國有企業,北汽集團是原"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的簡稱,2000年9月改為現在的「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1月更名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9月28日,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現代創新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中心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組成,公司注冊資本56億元,員工總數超過22000人,是北汽集團乘用車整車資源聚合和業務發展的平台,是北京市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企業。

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

徐和誼(1957年11月-),北京市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現任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衛華誠、張夕勇、沈安東、韓永貴、石喜軍、張輝、李峰、高原、張健、蔡速平、葉正茂、陳江、張欣、孔磊,集團老領導張東升、馬傳騏、馬童立,監事會主席吳文學、監事張裕國、王普升,外部董事李玎、呂健、陳幻中。

北汽集團旗下九個品牌

品牌一:北汽紳寶

北汽紳寶是一家北京汽車旗下的公司。2013年5月11日,北京汽車宣布旗下首款中高級轎車紳寶正式上市,並於5月11日起率先執行國家標准「三包」政策。紳寶不僅完整繼承了Saab「人車合一,貼地飛行」的性能基因,並進一步結合國際前沿造車趨勢與中國市場需求,凝練形成了「Turbo動力,Equipment配置,Safety安全、Control操控」獨有的「TESC」四大產品優勢,同時在外觀造型、內飾設計、駕乘舒適、智能科技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升級。

品牌二:北京賓士

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中德合資企業,成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北京。

品牌三:北京現代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0月18日,由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韓國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20.36億美元,中韓雙方各佔50%,合資期限為30年。北京現代坐落於北京市順義區北京汽車生產基地,擁有三座整車生產工廠、三座發動機生產工廠,和一座技術中心,整車年生產能力達到105萬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家戰略指引下,2015年,北京現代先後啟動建設河北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

品牌四:北汽福田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田汽車)是中國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商用車企業。福田汽車成立於1996年8月28日,1998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66。現有資產861多億元,員工近4萬人,2017年品牌價值達1328.67億元,連續14年蟬聯商用車行業第一位;累計產銷汽車800萬輛,連續多年中國商用車銷量領先;海外累計出口56萬輛,連續6年位居中國商用車出口第一。福田汽車是中國汽車行業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現已經形成了集整車製造、核心零部件、汽車金融、車聯網、福田電商為一體的汽車生態體系。

品牌五:福建賓士

福建賓士汽車有限公司(簡稱福建賓士,原名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6月,由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福建賓士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青口投資區內,總投資4.346億歐元。

品牌六:北汽昌河

昌河汽車是一家汽車製造企業,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

品牌七:北汽幻速

北汽幻速」作為北汽西南基地獨立產品乘用品牌,在北汽集團大自主戰略框架下將取得多種手段的快速發展,與北汽集團旗下乘用車品牌———「北京汽車」及交叉型乘用車品牌———」威旺」形成差異化的互補,豐富品牌規劃及產品線。

品牌八:北汽新能源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強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並控股,聯合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平台。北汽新能源已形成輻射全國的產業布局,大大增強了技術實力和研發實力。主要推出的車型有EU5、EX360、EC200、EC180、EU260、EV160、EH300、物流車等。

品牌九:北汽威旺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汽威旺是北汽集團推出的一款微客產品。以「威旺」命名,取意「威天下、旺未來」。北汽威旺306以空間、安全、動力、設計和人性化配置為核心賣點,它是國內第一款通過官方安全碰撞試驗的微客,第一款採用FSS+BSS全面安全防護結構的微客,第一款具有10餘種改裝車型,堪稱「百變金剛」的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