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
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
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鮑威爾還表示,從目前來看,在下一次會議上很有可能繼續加息50個基點或75個基點,委員會將根據未來的經濟數據作出決定。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
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1當地時間15日,北京時間16日凌晨 ,美聯儲公布了6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聲明。根據聲明,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 ,至15%-175%之間。這是自1994年以來加息幅度首次達到75個基點 ,凸顯美聯儲激進式收緊貨幣政策的緊迫性。
外界擔憂美聯儲激進加息或加劇美國經濟衰退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5月CPI數據意外「爆表」,5月PPI數據繼續徘徊在歷史高位,令外界看不到美國通脹形勢走出「危險境地」的任何跡象。根據美國主流財經媒體的報道,美聯儲官員承認,通過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將引發美國較高的失業率。
而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美聯儲採取更激進的方式遏制通脹,也加劇了外界對美國經濟正在接近衰退的擔憂。英國《金融時報》本月一項最新調查研究顯示,近70%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於2023年陷入衰退,更有經濟學家稱,「衰退就在今年」。
多家投行預計美聯儲將繼續保持激進加息路徑
目前,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華爾街投行預計,繼6月大幅加息75個基點後,美聯儲在7月將會再次加息75個基點。到9月時,加息力度可能會略微減弱,改為加息50個基點。
鮑威爾:75個基點的加息舉措不會成為常態
當地時間15日下午2:30,北京時間16日凌晨2:3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本次議息會議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今天的75個基點的加息幅度非同尋常,但這個幅度的加息舉措不會成為常態 」,鮑威爾表示,從目前來看,美聯儲7月加息50個基點或75個基點的可能性最大。他表示,美聯儲將會根據未來的經濟數據採取適度加息舉措。
美聯儲大幅下調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根據美聯儲當地時間15日發布的最新經濟前景預期,2022年美國經濟預計將增長17%,較3月份的預測下調了11個百分點。根據美聯儲的最新預測,今年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同比漲幅預計將升至52%,高於此前預測的`43%,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PCE價格指數同比漲幅為43%,較此前預測值提升了02個百分點。PCE價格指數是美聯儲密切關注的通脹指標。
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2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5日宣布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5%至17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單次最大幅度的加息,顯示出控制通貨膨脹的緊迫性。
美聯儲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5日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發表聲明說,通脹率居高不下,反映出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供需失衡、能源價格上漲和更廣泛的價格壓力。委員會表示「高度關注通脹風險」。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5月初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委員會成員普遍認為,如果經濟和金融狀況發展符合預期,本次會議應考慮加息50個基點。但面對近期通脹數據出人意料地上升等一系列事態發展,委員會認為,本次會議有必要進行更大幅度的加息,同時繼續大幅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
鮑威爾還表示,從目前來看,在下一次會議上很有可能繼續加息50個基點或75個基點,委員會將根據未來的經濟數據作出決定。他說,加息75個基點非同尋常,預計這種幅度的加息不會經常出現。
美聯儲當天發布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美聯儲官員對今年第四季度通脹預測中值為52%,比3月的43%明顯上調。2023年底通脹預測中值為26%,2024年底通脹預測中值為22%。同時,美聯儲官員對今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值為34%,明顯高於3月預測的19%;對於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中值為17%,明顯低於3月的28%。
美國勞工部本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86%,同比漲幅已連續三個月在8%以上。
美聯儲創1994年來加息幅度記錄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5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到15%至175%的水平。這是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的最大幅度單次加息。
美聯儲在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後發表聲明說,美國的整體經濟活動在一季度小幅下滑之後有所回升。近幾個月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位。通貨膨脹率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與新冠疫情、能源價格上漲以及更廣泛的價格壓力相關的供需失衡。此外,俄烏等事件對通脹造成額外的上行壓力,並使全球經濟承壓。
聲明說,美聯儲高度重視通脹風險,尋求實現充分就業和2%較長期通脹率的目標。為支持這些目標,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15%至175%之間,並預期這種持續上調是合適的。此外,美聯儲將繼續按照5月發布的《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計劃》進行「縮表」。聲明強調,美聯儲將堅定致力於將通脹拉回到2%的水平。
當天,美聯儲還公布了備受金融市場關注的的經濟預測概要。概要顯示,與3月相比,美聯儲將今年的GDP增速預期中值下調了11個百分點至17%,將今年的通脹預期、核心PCE價格指數中值上調了02個百分點至43%。此外,概要里的加息路徑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官員預測,聯邦基金利率中值到2022年年末將升至34%,到2023年年末將升至38%,暗示未來還會進行多次加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貨幣政策例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抑制通脹依然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下個月美聯儲可能還會加息75個基點或50個基點,但這種加息幅度不會成為常態。對於市場擔憂的經濟衰退風險,鮑威爾說,美國經濟已對加息做了充分的准備,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將保持靈活性,不會試圖引發經濟衰退。
在鮑威爾發表講話後,美國股市三大指數維持當天漲勢。截至收盤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30370點,或1%,收於306685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27081點,或25%,收於1109916點;標准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上漲5451點,或146%,收於378999點。
《華爾街日報》說,雖然美聯儲大多數官員早前釋放的信號是6月將加息50個基點,但是勞工部在上周五發布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讓局面有了新的變化。投資者對加息75個基點的決定並未感到意外。此次聲明中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刪除了「勞動力市場將保持強勁」的表述,這說明在降低通脹的過程中同時維持低失業率已非易事,實現經濟「軟著陸」的難度越來越大。
歷史美國加息時間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4日,美聯儲發布消息稱,自年中以來,美國經濟持續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加強,失業率下降;家庭消費支出溫和增長,但商業固定投資仍表現疲軟;通脹率自年初以來有所上升,但仍低於2%長期目標。鑒於此,美聯儲決定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至05%—075%,並預計2017年加息三次。值得指出的是,本次利率決議獲得一致通過。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以進一步加強勞動力市場和實現通脹目標。
北京時間2017年3月16日晚,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這是美聯儲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後首度加息,是美聯儲在2016年12月之後再度加息,也是2008年以來的第三次加息。[3]
北京時間2017年6月15日凌晨2:00,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75%~1%調升到1%~125%。隨後耶倫發表講話。
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4日凌晨03:00,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125%調升至125%-15%。本次加息為美聯儲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五次加息,也是年內第三次加息。
北京時間2018年3月22日凌晨2點,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機構——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了貨幣政策聲明,決定將基準利率上調至150%到175%的目標區間,符合市場廣泛預期。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也是鮑威爾擔任美聯儲主席以來的首次加息。
2018年6月13日,美聯儲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75-2%;
2018年9月26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如期將基準利率上調25基點,從此前的175%-2%調高至2%-225%。
2018年12月19日,美聯儲在結束了兩天的12月會議後,宣布加息25個基點,上調聯邦基金利率至225%-250%。
當地時間2022年3月16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到025%至0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會議公布的經濟預測報告顯示,美聯儲在今年未來6次會議都有可能加息。
當地時間2022年5月4日下午,美聯儲通過會議決定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增加05%(即上漲50個基點,或調漲兩碼),以降低美國高企的通脹率。加息後,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增至075%到1%。這也是美聯儲22年來首次一次升息05%。[6]
2022年6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5%至17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單次最大幅度的加息,顯示出控制通貨膨脹的緊迫性。
2015,2016,2017年美國分別加息幾次,加息的日期是幾號
第一輪加息周期為19833—19848(18個月),基準利率從 85%上調至 115%,引發拉美債務危機
1980年代初,美國經濟開始了里根政府改革的新階段。經歷了70年代的滯漲,以及美聯儲主席沃爾克鐵腕治理滯漲之後,美國經濟強勁復甦。1983-1984年加息,美國GDP增速折年率從加息周期開始的159%大幅上升至加息結束時的696%,在此期間失業率雖然處於歷史高位但快速下降,同時CPI結束80年代初以來迅猛下滑的態勢,逐漸企穩回升。
此輪加息前後,拉美國家爆發較嚴重的債務危機
——1980年代,處於經濟起步階段的拉美國家儲蓄水平較低,國內資金比較匱乏,為了擴大投資規模、加快資本積累和加速本國經濟發展,拉美國家無節制地舉債發展國內經濟。當時外債的積累成為該地區國家的普遍現象,據聯合國統計,1982年底拉美地區外債總額高達3287億美元。
——但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大多依靠出口國內的自然資源以賺取外匯,當美聯儲貨幣政策由寬松轉向緊縮,國際資本流動方向逆轉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拉美地區國際收支入不敷出。債務國面臨雙重威脅,一方面利率攀升導致償債負擔加重,另一方面走低的出口貨物價格導致償債能力嚴重下降。因此,債務違約不可避免,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成為壓垮拉美國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到1986年底,拉美發展中國家債務總額飆升到10350億美元,且債務高度集中,短期貸款和浮動利率貸款比重過大,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外債負擔最為沉重,直接導至拉丁美州國家十年發展停滯,直到2003年,拉美國家才走出債務危機的陰影。
第二輪加息周期為19883—19895(15個月),基準利率從 65%上調至 98125%,引發日本經濟危機
當時,當時通脹抬頭。1987 年「股災」導致美聯儲緊急降息救市。由於救市及時、股市下跌對經濟影響不大,1988 年起通脹繼續上揚,美聯儲開始加息應對,利率在 1989 最終升至 975%。此輪緊縮使經濟增長放緩,隨後的油價上漲和 1990 年 8 月份開始的第一次 海灣戰爭相關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經濟活動,使貨幣政策轉向寬松。
導致日本經濟過熱硬著落,引發日本經濟危機
——事件背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引起美國許多製造業大企業、國會議員的不安,他們紛紛游說美國政府。美國政府在1985年9月,與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簽訂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
——日元大規模升值,美元熱錢大量湧入日本,推高日本房價、物價。美國從1988年2月開啟持續時間15個月的加息周期,利息從65%加至98125%,熱錢紛紛拋棄日本資產,反流回美國,日本股市樓市崩盤,導致日本經濟過熱硬著落,引發日本經濟危機,致使日本經濟長達30年停滯,無法起來。
第三輪加息周期為19942—19952(12個月),基準利率從 325%上調至 6%,引發東南亞金融風暴
當時,市場出現通脹恐慌。1990-1991 年經濟衰退之後,盡管經濟增速回升,失業率依然高企。通脹下降令美聯儲繼續削減利率直到 3%。到 1994 年,經濟復甦勢頭重燃,債券市場擔心通脹卷土重來。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從略高於 5%升至 8%,美聯儲將利率從 3%提高至 6% ,使通脹得到控制,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美國貨幣政策緊縮後,亞洲各國匯率依然緊盯美元,但是出口放緩和美國加息導致貨幣貶值壓力較大。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貨幣成為國際炒家攻擊的重點,外匯儲備大量消耗,最終只能放棄固定匯率,爆發大范圍的金融、債務危機。此次加息也被認為是導致此後1997 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 。
第四輪加息周期為19996—20005(11個月),基準利率從 475%上調至 65%,刺破互聯網泡沫
當時,互聯網泡沫不斷膨脹。1999 年 GDP 強勁增長、失業率降至 4%。美聯儲將利率下調 75 個基點以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後,互聯網熱潮令 IT 投資增長,經濟出現過熱傾向,美聯儲再次收緊貨幣,將利率從 475% 經過 6 次上調至 65%。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和納斯達克指數崩潰後,經濟再次陷入衰退,「911 事件」更令經濟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聯儲隨即轉向,由次年年初開始連續大幅降息。
第五輪加息周期為20046—20067(25個月),基準利率從 1%上調至 525% ,引發次貸危機
當時房市泡沫涌現,此前的大幅降息激發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2003 年下半年經濟強勁復甦,需求快速上升拉動通脹和核心通脹抬頭,2004 年美聯儲開始收緊政策,連續 17 次分別加息 25 個基點,直至達到2006 年 6 月的 525%。直至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美聯儲再次開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
第六輪加息周期為201512-201812(36個月),基準利率從0%上調至225%,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美國通過降息,放出大量資金,進入經濟過熱的國家和地區,推動其資產暴漲,然後通過加息,引動資金迴流,造成他國外匯大量流失,引發金融危機,完成美國薅羊毛的目的。
北京時間2015年12月16號,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達到025%至05%的水平,這也是美聯儲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上一次加息還是在2006年6月。
北京時間2016年3月17日凌晨,美聯儲正如市場預期般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並將年內加息次數由此前的4次下降至2次, 全球經濟暗藏的下行風險以及美國仍處於低位的通脹率成為此次美聯儲暫緩加息的兩大顧慮。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5日,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也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范圍提升至05%-075%,決議聲明獲得一致通過。這是美聯儲自2015年12月首次加息以來的二度加息,時隔整整一年。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5日,在美聯儲宣布年內首次加息之後,香港金管局也隨後表示,將基準利率從075%上調至1%,即加息25個基點。
北京時間2017年3月16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
北京時間2017年6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75%~1%調升到1%~125%。
北京時間2017年9月21日,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同時從10月開始逐漸削減其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仍預計2017年再加息一次。預估顯示2018年加息三次,2019年加息兩次,2020年加息一次。
(1)鮑威爾工業股票代碼擴展閱讀美國美聯儲加息政策:
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它的貨幣政策決策機構,每年在華盛頓召開8次議息會議,決定貨幣政策的調整方向。
美聯儲會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開會之後宣布是否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基準利率)以及調整多少,並通過在公開市場買賣政府債券的操作來影響市場資金 充裕狀況,從而使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趨向設定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市場上的借貸利率一般會跟隨這一利率相應移動,如房貸利率等指標。
美聯儲利率決策的依據主要是美國經濟走勢。一般情況下,美聯儲的政策目標主要是保持物價穩定和促進就業兩項。如果它預期未來經濟可能趨於疲軟、物價存在下行壓力,就很可能採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如降息等;反之則可能採取加息等政策收緊銀根。
此外,美聯儲還預計未來升息步伐加快,將長期聯邦基金利率預估由29%上調至30%。美聯儲決策者的預期中值為在2017年底適合的聯邦基金利率為1375%(之前預估為1125%),2018年底為2125%(之前預估為1875%),2019年底為2875%(之前預估為2625%)。
網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B. 鮑威爾發聲「救市」美股上演大反轉 科技股繼續下跌
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5.66點,收於31537.35點,漲幅為0.05%。標准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上漲4.87點,收於3881.37點,漲幅為0.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下跌了67.85點,收於13465.20點,跌幅為0.50%。
板塊方面,標普500指數十一大板塊七漲四跌。其中,能源板塊和通信服務板塊分別以1.61%和1.05%的漲幅領漲,非必需消費品板塊和 科技 板塊則分別以0.49%和0.25%的跌幅領跌。
鮑威爾23日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示,要實現就業和通脹的目標仍有長的路要走,需要一些時間才會取得顯著的進一步進展。鮑威爾說,通脹仍舊疲軟,經濟前景則仍舊高度不確定。
鮑威爾的講話緩解了市場對通脹回升的擔憂,股市跌勢得到控制。
布萊克利咨詢集團首席投資官彼得•布克瓦爾 (Peter Boockvar)說,美聯儲聚焦於就業,並且看起來侍運非常願意吸收更高的通脹和金融市場過多上漲,從而希望能夠達成目標,而金融市場上漲過多則帶來不穩定。
布克瓦爾表示,不過,從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可圓塵以看出,市場也有發言權,並且在大力發聲。希望美聯儲在某一時間能夠傾聽。
瑞士信貸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喬納森•戈盧布(Jonathan Golub)表示,在企業盈利改善和對經濟重啟樂觀的背景下,周期性股票將引領市場在今年其餘時間創下新高。利率上漲對金融板塊構成利好,而銅和石油價格的上漲則對工業、能源和材料板塊構成利好,這為有利的環境進一步提供了支持。
瑞士信貸同時把對今年年底時標普500指數的預期從此前的4200點上調至4300點。
瑞銀集團在23日表示,隨著經濟復甦面的擴大,預計能源類股票與其他目前仍表現落後的板塊將一起跑贏大市。
美國券商公司億創理財負責交易和投資的執行董事Chris Larkin表示,當日受到追捧的 科技 股和小盤股出現拋售老腔梁可以被解讀為時市場驚慌的開始。但這不是說股市上漲已經走到盡頭,而更像是能源和金融等周期性板塊更富吸引力,而 科技 板塊則退居次要地位。
個股方面,由於比特幣價格的大幅下挫,對比特幣進行投資的特斯拉受到波及,其股價在盤中一度下跌13%,至收盤時下跌2.19%。
C. 957是什麼意思
957一般指柯昌宇。
柯昌宇,游戲ID:957,1993年9月21日出生,原WE.F戰隊上單選手,2017賽季WE上單選手。
2011年柯昌宇第一次接觸到英雄聯盟,在2014年加入WE.F戰隊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2016年取得LPL春季賽季軍,LPL夏季賽殿軍。
2020年1月18日,在WE vs JDG比賽當日,於WE西安主場完成退役。
(3)鮑威爾工業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957相關延伸:亦可指小行星957
一顆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為主小行星帶小行星。該小行星於1921年9月7日發現。
發現者:愛德華·鮑威爾
發現地:可可尼諾縣
發現日期:1986年5月4日
D. 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市,開盤股價如何
加密貨幣交易所第一股Coinbase周三正式在納斯達克(13857.8403, -138.26, -0.99%)上市,股票代碼「COIN」,上市首日開漲約52%,開盤價報381美元,盤中漲幅一度達到70%,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一度達到1120億美元,但股價隨後一路走低,跌破了開盤價,截至收盤股價上漲31.31%,市值超過645億美元。
行情的反轉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有關。Coinbase上市之際,鮑威爾稱加密貨幣為「投機工具」。他表示,加密貨幣主要是為了押注價格上漲,尚未達到支付機制的地位。鮑威爾講話後,Coinbase明顯收窄漲幅。
另據報道,有「女巴菲特」之稱的凱茜-伍德的方舟投資公司在Coinbase上市首日買入了該公司價值近2.5億美元的股票。
(4)鮑威爾工業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Coinbase將在納斯達克上市
據悉,Coinbase將於4月1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根據其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預估業績,Coinbase預計一季度認證用戶數有5600萬,,一季度月度交易用戶(MTU)環比增長117%,從2020年第四季度的280萬增加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610萬。
此外,其一季度交易額為3350億美元,總收入為18億美元。凈收入約為7.3億至8億美元,調整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大約為11億美元。報告還顯示,Coinbase一季度的資產已增至2230億美元,占數字資產市場份額的11.3%。
於佳寧向記者表示,Coinbase的上市將會帶動更多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在合規性上做好保障。「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遷移到區塊鏈上,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合規壓力非常大,包括了諸多技術、運營、產品設計、內部管理、用戶管理等多個方面都亟待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