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炒股
有一種人,非常適合炒股:農民。
這里說的農民,不是農民企業家,也不是現代農民,而是最原生態的農民,是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民。
因為股市循環往復,走的就是這么一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路線。
春天,春寒料峭,乍暖還寒,這就像是熊市的末尾,經歷了嚴酷的冬天,不知春天何時能到來,而且經常來點倒春寒,更讓人絕望。
但,春江水暖鴨先知,草色遙看近卻無,那一江綠水中的鴨子和那黃色枯草下的嫩芽,就像股市中反彈的先鋒,他們的出現暗示了嚴冬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氣候一轉暖,他們立馬就會春暖花開,而農民也會在春季播下他們的種子。
農民播種,就像股民建倉,種早了,氣溫太低,會凍死;種晚了,錯過了節氣,莊稼將來也長不好。股民建倉,買早了,繼續跌,受不了時只好割肉;買晚了,漲了一大截了,成本比市場高很多,將來盈利和心理受影響。而且時候不同,播的種子也不同。這就像股民,不同的時候建倉不同的股票。
種子播下去了,農民就要開始施肥澆水除草捉蟲,要精心的伺弄莊稼。這期間,氣溫回升,日照充沛,莊稼拼小命似的猛漲。雖然有時也會有大暴雨、龍卷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但風雨過後,受到傷害的莊稼還會繼續快速的生長,一片生機勃勃、鬱郁蔥蔥的景象。這就像是股市的主升段,以上升為主,腳步輕松、歡快,其中的調整就象夏天的雨,來去都很快,雖然有時是超大暴雨(單日大暴跌),但第二天就會艷陽高照(第二天長陽拔起,幾天內收復失地)。
慢慢地,果實要熟了,秋天就要來了。這時雖然氣溫仍很熱,比如秋老虎,但早晚已經涼了,火熱的氛圍已經悄然在發生著改變。農民們准備收獲糧食了。這就像達到了高峰的股市:看著雖然仍舊很紅火,但有的股票特別是領漲股已經止步不前了,或者向上的推動力比如成交量伴隨指數創新高卻越來越小,市場開始出現了疲態。這時股民也要賣出他們的股票了。秋天的後期,也像股市頭部開始下跌的形態。如果不及時收獲,秋天裡的霜降啊、綿綿陰雨啊將會把果實爛在地里,影響收成。
股票也一樣,不及時斬倉,出現的陰跌、寬幅震盪將會使收益大幅縮減。陰雨綿綿啊,就像陰跌,何時是個頭啊。 辛勞了一年,農民們辛苦了,土地也需要休整。冬天就是個休整和休息的季節。股民也一樣,股票經過大幅上漲,需要重新找尋他們的位置。
冬天裡冰雪嚴寒,對土地是非常有好處的。股市暴跌,股票投資的價值就會重新浮現。雖然冬天也有小陽春,但會隨後被更嚴酷的氣候扼殺,這就像熊市中的反彈,隨時會夭折。農民們在冬天要麼深入簡出保存體力,要麼翻修土地以使得土地更肥沃,而絕不會不合時宜的種下種子,即使要種,也會種一些能抗嚴寒的莊稼。
股民這時就應該要麼休閑旅遊享受生活啊,要麼學習充電提高水平,即使想建倉,也要向農民們學習,買一些受影響比較小、抗波動能力強的股票。
冬天過完了,農民們就會舒展舒展筋骨,准備大幹一場了。熊市結束,各位股民也要抖擻精神,迎接牛年的到來。所以,冬天或者熊市就是個養精蓄銳的時候,不知道休息的人,沒有耐心的人,是不會戰勝嚴寒等到春暖花開的。
有的年份,可能風調雨順,收成會很好;有的年份,自然災害特別多,可能會顆粒無收;此所謂「大年」、「小年」。這就像股市,有的是在強勁的實體經濟增長的背景下,企業有著非常高的盈利預期,並且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充裕,則會發展成幾十年不遇的大牛,絕塵而去,有的則可能實體經濟很差,並且很可能仍在繼續惡化中,但非常充裕的流動性帶來了一輪「不差錢」的行情;有的也許是流動性一般或收緊的情況下,企業超預期的盈利帶來的股市炒作機會。
再比如,有的冬天冷徹骨,而有的冬天基本不太冷,這就像熊市,有時是人人都以為股票跌到地板價了,沒想到地板下面是地下室,地下室下面是地獄,地獄竟然還有18層;而有時也許只是非常正常標準的跌幅。
所以,我認為農民如果把種地的那一套用來炒股,在春天及時的播種,然後耐心地等待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及時的收獲,然後耐心地熬過寒冬,等待著春天的再次來到,將是非常的厲害。當然,股市中的春夏秋冬不像自然中那麼涇渭分明,判斷起來也非常困難和復雜。
想做一名股海中成功的股民,就要學習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判斷股市季節的體系。
如果想嘗試的話,給你一些建議:
1,保持大量的閱讀和學習。股票投資方面的書,以及一些基本的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等等。保持大量閱讀和學習,可能這些知識未必能用得上,但對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
2,充分了解自身的情況。比如在儲蓄率不高的時候,應該多將精力放在事業上。另外需要設定自己的預期回報率和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自身情況分配資金。
3,學習了解行業和公司情況。了解上市公司所在的行業知識,公司的盈利增長點,與上下游的關系。要學會閱讀財務報表,從裡面挖掘信息。
4,總結經驗,建立符合你自身性格的投資體系。股票投資是為了持續盈利,所以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非常關鍵。你要明確自己的選股原則,買賣時機和止損止盈。
5,獨立思考,不要依賴別人。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獨立思考,一直聽別人的永遠都無法進步。而且很多所謂的「專家」完全是在胡說八道,背離市場,跟著他們只會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