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市賺錢術》歐尼爾
不要迷信書,靠書是打不好仗的,實踐才能出真知
㈡ 股票是如何進行操作的
要認識一樣事物不進行深入研究是無法知道它的奧秘的,學習股市技術分析也是如此。 例如,金叉買進,死叉賣出,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有的人只知均線金叉必須是快速均線上穿慢速均線,但未必知道這裡面有很多僅是普通交叉,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黃金交叉, 有的人只知死叉必須是快速均線下穿慢速均線,但未必知道這裡面有很多也僅是普通交叉, 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交叉。正因為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對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認識處在一種朦朧狀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所以操作頻頻失手。我們在運用均線金叉和均線死叉這種技術分析手段時,一定要對它們各自的特點,使用條件,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理解。這樣操作起來,才會減少失誤,發揮出它們應有的作用。
在股市分析中,有時光看日線走勢圖對股價運行的整個趨勢不一定能看清楚,如果把日線走勢圖和周K線走勢圖,甚至月K線走勢結合起來觀察,就能看清它的全貌,較准確地把握股價運行的未來走勢。這種結合實際上就是雙向驗證,經過雙方面都驗證過的走勢圖要准確得多,因此,在觀察日線時,千萬不要忘了觀察周K線,甚至月K線狀態。
交易系統的生命來源於交易策略。只見樹林,不見森林;只見森林,不見生態,這也是我們常乾的事。在交易策略這個問題上,我相信目前還沒有多少人能見到森林。從最近的暢銷書排行榜就能看出,我們中間多數人對交易策略的認識還只盯在跟庄這一種類型。實際上,據我的理解,理性的交易策略應該包括以下5種基本類型:
價值型策略:即著眼於股票的內在價值。最典型的是巴菲特,完全從公司基本面上尋找投資機 會。還有一個奧尼爾的CANSLIM模型,其中多半要素也屬於價值范圍。如果細分 ,可以說巴菲特是價值挖掘型,而奧尼爾是價值增長型。
趨勢型策略:通俗地說,就是追漲殺跌。從眾心理是趨勢的主要基礎。趨勢也是股市運行的最明顯特徵。雖然牛市上具有明顯上漲趨勢的時間只佔總時間的15%左右,但由於它的特徵顯著,還是受到眾多的投資者偏愛。順便提醒炒股時間不長的朋友,運用趨勢型策略最關鍵的是資金管理和止損,而不 是信號的成功率。趨勢型策略的典型人物一個是索羅斯,他不僅運用趨勢,還提出走在趨勢的前面,就是找趨勢轉折點。另一個是范·撒凱在《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一書中提到的巴索,建議大家都去找一下這本書看看,理解一下R系數的理念會使您對趨勢型策略有全新的認識。
能量型策略:前面的趨勢型主要關注價格,而能量型主要關注的是成交量。成交量是股價的元氣 ,這句話十分到位地表達了這類策略的觀點。例如OBV指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能量型 策略的例子。典型人物一個是威廉·歐尼爾,他用自己的模型在1998年前後做了一 個公開模擬賬戶,年收益超過10倍。另一個是花榮,他曾對OBV深入研究。
周期型策略:螺旋式上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發展方式,股市也不例外。一個螺旋就是一個周期。 我們常說的波段,它的學名應該也叫周期。周期型策略的代表人物我認為第一個是艾略特,波浪就是周期嘛,只不過他那裡的波浪還只是非理性的,靠肉眼看,就像看雲彩似 的。好在現在有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電腦,能夠代替我們把波浪數得更統一,如果再加上神經網路技術,波浪的前景應該很光明的。我知道的另一個代表人物M·塞萬提斯,開辟了一個賺錢的新領域。如果有興趣賺錢的,建議找本M·塞萬提斯的書好好看看。
數理型策略:不是數理化的數理,而是數術之理的意思。我對此一竅不通,曾有朋友想教化我,但我一看就暈,學不了。只知道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江恩,他的數理水平比咱們國人高手當然差遠了,但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名的將數理方法運用在股市上的。第二個代表人物應該是周文王了,創立了數理大廈的基礎。
請注意,以上說的是5種基本類型。所謂「基本」,就是指它是一種在理想模型中抽象概括出的東西。在實際中,大可不必說我只用一種基本策略。把不同的策略組合進一個交易系統一般能得到更好的甚至是出奇好的效果。
附麥老師在新概念「股票Group」上的每天免費短評:NASDAQ技術分析 5月28日
今天NASDAQ指數收在1986.7上漲了2點,今天是周五,而且又是長周末,按一般情況今天公布的數據並不是很理想,應該獲利了結,都知道大盤要跌,那為什麼大盤不跌呢? 我不知大家今天是否看盤,這兩天MM表現的相當出色,他們的協調和控盤能力絕對一流,他連續拉出兩個類似十字星,是有目的得。它想延續這波漲勢,下個阻力位是2000點,為什麼這兩天不沖破2000點呢? 能量不足跟風盤不多,因為NASDAQ連續漲了六天了,所有的技術指標都在高位,短線指標己進入超買區。
以前我說過在區域的中間出現十字星就有變盤的可能性。讓我們分析一下有兩種情況:
1、下周利用利好消息刺激跳空高開,迅速突破2000點整數關,然後脫離區域底部在2000點一線展開盤整,用時間換空間等待行情向上突破。
2、上沖受阻,向下調整尋找支撐,第一支撐位1950點,第二支撐位在1925點,進行上下振盪 ,聚集能量,如果一旦跌破上次低位1878點,大市不妙,小心!!! 有不同意見請在論壇上發表你的見解。
投資沒有這么簡單。要學會技術分析和交易技術,才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㈢ 如何找出相對於大盤走得最牛的黑馬股
研究以前領漲個股的共性,學會分辨這只股票在「飛」起來之前其走勢什麼特徵。其他要素還包括:當時該公司發表的季度報表中每股收益如何;該股票目前的交易量;量價配合程度;股價相對強度;流通盤和市值大小;有無在市場上特別叫得響的拳頭產品或者新穎的管理方法;該公司所處的行業前景如何。
威廉•歐奈爾的股市生涯開始於1958年.他當時擔任海登.史東公司的證券經紀商,而他日後的投資策略就是在這時期成型的.歐尼爾從事交易一開始便相當成功.從1962到1963年間,他以多空交替的操作手法,將自己5000美元的資本成長到20萬美元. 1964年,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買下一個席位,並成立一家證券公司--歐尼爾公司.目前是全球600位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顧問。在1983年創辦《投資者財經日報》,該報成長迅速,是《華爾街日報》的主要競爭對手。
一.C-A-N S-L-I-M 選股七法
威廉•歐奈爾1988年以其30年來研究股市的心得和經營共同基金的實證經驗,著有<<股市賺錢術>>一書,他將他的選股藝術淬煉出C-A-N S-L-I-M的選股模式,這個選股模式可以成為你最簡單的分析手段.我們 現在來看看這七個字母分別代表什麼.
C=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s per share
最近一個季度報表顯示的盈利
大黑馬的特徵,就是盈餘有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最近一季。最好的情況,就是每股收益能夠加速增長。但若是去年同季獲利水平很低,例如每股收益去年僅1分, 今年5分, 就不能包括在內。當季每股收益成長率8%或10%是不夠的,至少應在20 %-50%或更高,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當季收益高速增長,應當排除非經常性的收益,比如靠出售資產取得的巨額收益。
A=Annual earning increases
每年度每股盈利的增長幅度
值得你買的好股票,應在過去的4-5年間,每股收益年度復合成長率達25%至50%, 甚至100%以上。據統計,所有飆升股票在啟動時的每股收益年度復合成長率平均為24%, 中間值則是21%。一隻好股票必須是年度每股收益成長與最近幾季每股收益同步成長。
N=New procts,New management,New highs
新產品、新管理方法、股價創新高
公司展現新氣象,是股價大漲的前兆。它可能是一項促成營業收入增加及盈餘加速成長的重要新商品或服務;或是過去數年裡,公司最高管理階層換上新血液;或者發生一些和公司本身產業有關的事件。1953年至1993年美國股市能夠大漲的股票超過95%出現這種情況。
大多數人都不敢買創出新高的股票,反而逢低搶進越跌越多的股票。據研究,在以前數次股市的行情循環里,創新高的股票更易於再創出高價。買進股票的最佳時機是在股票突破盤整期之初,但千萬不要等到股價已漲逾突破價5-10%後,才蹣跚進場。股價走勢若能在盤整區中轉強,向上接近或穿越整理上限,則更值得投資。
買入一隻多數投資者起先都覺得有些貴的股票,然後等待股票漲到讓那些投資人都想買這只股票的時候,再賣出股票。
S=Supply and demand
該股票流通盤大小,市值以及交易量的情況
通常股本較小的股票較具股價表現潛力。一般而言,股本小的股票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情況會比較激烈,傾向於暴漲暴跌,但是,最具潛力的股票通常在這些中小型成長股上。過去40年,對所有飆升股的研究顯示,95%公司的盈餘成長及股價表現,最高峰均出現在實收股份少於2500萬股的公司中,流通股本越少越好,易於被人操縱,顯然易於漲升。
L=Leader or laggard
該股票在行業中的地位,是否是行業龍頭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傾向於買自己喜歡並熟悉的那些股票。但是,你的愛股通常未必是當時市場最活躍的領漲股,若只因你的習慣而投資這些股票,恐怕只好看他們慢牛拖步。要成為股市的贏家的法則是:不買落後股,不買同情股,全心全意抓住領漲股。在你採用這項原則之前,要先確認股票是在一個橫向底部形態,而且股價向上突破後上升尚未超過5-10%,這樣,可以避免追進一隻漲得過高的股票。
領漲股的相對強弱度指數RSI一般不小於70,在1953年至1993年間,每年股價表現最好的500隻美國上市股票,在真正大漲之時的平均RSI為87。股市中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是永恆的規律,一旦大盤跌勢結束,最先反彈回升創新高的股票,幾乎肯定是領漲股。 所以,不買則已,要買就買領漲股。
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
該股票有無有力的莊家,機構大股東
股票需求必須擴大到相當程度,才能剌激股票供給需求,而最大的股票需求來自大投資機構。但是,一隻股票若是贏得太多的投資機構的關照,將會出現大投資機構爭相搶進、 買過頭的現象,一旦公司或大盤出現這種情況,屆時競相賣出的壓力是十分可怕的。
知道有多少大投資機構買進某一隻股票並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去了解操作水準較佳的大投資機構的持股內容,適於投資者買進的股票,應是最近操作業績良好的數家大投資機構所認同的股票。
M=Market direction
大盤走勢如何,如何來判斷大盤方向
你可以找出一群符合前6項選股模式的股票,但一旦看錯大盤,這些股票約有七八成將隨勢沉落,慘賠出場。所以,必須有一套簡易而有效的方法來判斷大盤處於多頭行情或是空頭行情。
市場上能夠符合上述原則的股票僅在少數,而這些股票之中也只有2%的股票成為飆升股,但有的升幅能超過一倍,足以彌補由於選股不當造成的損失。投資者所要做到的是, 買進選中的股票,訂下你准備止損的價位(一般而言,在購進成本以下7%至8%絕對是止損的底線)。
在中國股市,威廉•歐奈爾的C-A-N S-L-I-M選股模式也是有效的,但是中國股市發展的時間還較短,投資者對有關的分析數據要做一定的調整。
二.歐奈爾訪談錄
問:傑西.利物姆有句名言:在這個市場只有兩種情緒:希望與恐懼.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歐奈爾:當股價下跌,投資者套牢虧錢的時候,他們希望股價能夠回升.但實際上他們應該真正恐懼的是他即將 虧錢.這時,他們應該迅速做出反映,止損出局.當股價上漲,投資者小有盈利的時候,他們又擔心盈利會被抹平,所以投資者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落袋為安.但實際上,股價上漲是強勢的表現.
問:在選股的時候,你從基本面分析著手還是從技術面分析著手?
歐奈爾: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是......不是"的問題,與其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面思考問題,還不如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在市場中的實際表現.
了解公司基本面情況是購買這家公司股票之前必須做的一件事.因為公司的情況決定了股票的質地.這也就是區分"莨","莠"的關鍵.
問:那在分析公司基本面情況時,什麼是最重要的?
歐奈爾:我們認為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買那種盈利能力在不斷上升的公司.
根據對多年來漲幅居前的個股的研究,我們發現其中3/4的個股在股價大幅度飆升的前三年時間,其每股收益以至少30%的速度遞增.這是我遵循的一條選股原則,極少例外.
問:但對於那些沒有三年盈利紀錄的公司,你怎麼辦?
歐奈爾:對於剛剛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和上市不久的公司,他們或許沒有連續三年盈利紀錄.在這種情況下, 我就會考察公司最近6個月來的盈利狀況,並與上年同期進行比較.如果該公司的盈利有顯著的增長,如50%-100%,我也會列入選股范圍.
問:其他基本面因素重要嗎?
歐奈爾:我喜歡選擇那些行業中銷售和盈利,凈資產收益率增長最快的公司.如果該公司還有新產品或新服務推出,那就更好.投資者應該知道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是干什麼的,生產什麼或者提供什麼服務.當然,如果該股票有一些比較強有力的機構支持者那就更好.業績良好的機構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前,都會做詳盡的基本面分析.
問:分析技術面的因素與分析基本面的因素有哪些不同?
歐奈爾:分析技術面,就是研究股票在市場中的走勢,通常利用圖線來做這方面的研究分析.一般來講,股價走勢和成交量變化是最重要的的指標,因為這兩個因素體現了該股票的市場供求關系.通過研究圖線,你可以看出該股票目前的走勢是否出現異常,從而選擇恰當的買賣點.
問:為什麼要同時分析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因素?
歐奈爾:因為量價走勢圖上的異常變化常常能夠提醒人們,該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可能起了變化.每天成交量能夠說明該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成交量急劇放大或萎縮,常常是股價走高或者下跌的前兆.因為,成交量的變化往往是由大機構吸納或者出貨的行為造成的.大多數職業分析師在分析個股的時候都會把基本面情況和表現技術面的量價走勢圖結合起來.
問:那你怎麼找到那些能賺大錢的股票?
歐奈爾:我們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通常,這些股票在上漲200%-1000%之前,幾乎都表現出銷售額,利潤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幅度上升.這種上升表現為當前一個季度的各項指標相對於上年同期和上一個季度同類指標的增長.
問:除了季度報告中顯示的季度銷售額和利潤指標,還有其他基本面因素應該加以關注嗎?
歐奈爾:投資者還應該關注年度盈利增長情況---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長期的指標.
問:你常說要買入那些處於龍頭行業的股票,這是因為什麼原因?
歐奈爾:首先,板塊的概念往往比行業來的寬泛.比如,我們常說的消費板塊,實際上就包括零售,汽車以及家用設備等行業.從1953年開始,美國股市中那些漲幅居前的個股往往都屬於某個在市場中表現強勢的行業或者板塊.
問:市場熱點在你選股時有什麼作用?
歐奈爾:一旦你發現一隻股票各項指標(如銷售額,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均符合選股標准,並且技術面也比較看好,那麼你就要觀察一下該公司所屬的行業目前在市場中的整體表現如何.只有綜合這些因素,才能發現比較理想的投資對象.
問:你常常強調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的技術面情況來選股,那麼你在選股的時候是否就不看大盤?是否只要股票好,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買進?
歐奈爾:不是的.我們常說大盤漲了或跌了,實際上是說指示大盤的指標,如標准普爾500指數,道.瓊斯指數或者是納斯達克指數漲了或者跌了.我們之所以要密切關注大盤走勢,是因為當大盤做頭,深幅回調的時候,有3/4的股票, 無論其基本面或者技術面情況如何,一樣會跟著下跌.
三.投資人常犯的十八種錯誤
一.大部分投資人連股市投資的大門都沒通過,因為他們沒訂定一套選股標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如何選擇好股,結果卻選擇了一些表現平平的股票.
二.在股價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是一項相當嚴重的錯誤.買一支股價遠比前幾個月水準低的股票,看來是撿到便宜貨,然而這種作法卻可能遭到重大損失.
三.追低買進也是一項嚴重錯誤.
四.大部分投資人都傾向於買進低價格的股票.他們認為,用同樣的錢與其買50股較昂貴的股票,不如買100股或1000股較便宜的股票.事實上,你應該購買價格較高,公司營運狀況較佳的股票.你所應該注意的,不在於你可以買多少股票, 而在於你能投資多少錢,以及這筆錢所能買到的最好商品.
五.投資人初入股市時,希望大賺一筆.他們急功好利,因此疏忽了基本准備工作,而且也沒有耐心學習必要的技巧.
六.大部分投資人靠耳語,謠言,故事以及一些業餘人士的建議投資股票.換句話說,他們等於是把自己的血汗錢交給別人投資,而不願意費神確定自己真正要投資的是什麼.他們寧願相信別人的耳語,也不願嘈拋約旱木齠?
七.部分投資人買進股票,是因為看中該股的股利以及其較低的本益比.然而股利的重要性遠不如每股盈餘.事實上, 公司所支付的股利越高,其經營體質就越弱,因為該公司必須以高利的貸款來彌補股利發放後所損失的內部資金.此外, 投資人可能會由於股價下跌,而在一,兩天之內就將股利賠光.
至於本益比偏低,可能是由於該公司營運狀況不理想所致.
八.許多投資人傾向於購買上市公司名稱較為熟悉的股票.即使你曾經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也不表示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值得投資.有些上市公司的名稱你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然而你只要稍加研究,就會對這些公司印象深刻.
九.大部分投資人無法分辨投資資訊品質的優劣,因此把朋友,經紀商以及投資顧問視為其投資建議的可靠來源, 殊不知這些來源可能正是導致其虧損的罪魁禍首.傑出的投資顧問與經紀商就如同傑出的醫生,律師,棒球選手一樣,百不及一.
十.有98%的投資人不敢在股價創新高時買進股票,因為他們擔心已經漲得過高.然而依靠個人感覺所做的判斷絕不會比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准確.
十一.大部分業余投資人在遭遇虧損時,都無法及時拋出持股,將虧損降到最低,卻寧願固執地等待股價回升,結果反而使虧損一直擴大到難以彌補的地步.
十二.大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只要股價稍有上揚,便迫不及待地獲利了結,然而卻緊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這樣的投資方法正好與正確的方法完全相反.
十三.大部分投資人過分擔心證交稅與傭金,反而忽略了投資股票的最終目的是賺取利潤.有些投資人甚至由於過分擔心證交稅,結果錯失許多賺取利潤的機會.
十四.許多投資人都把買賣期權(options)視為發財的捷徑,然而他們在購買期權時,卻只注意短期,低價的期權, 殊不知這種期權的風險遠大於長期的期權.
十五.大部分投資新手在下單時都會採取限價買進或賣出的方法,很少使用市價掛進或掛出的方法.然而限價下單的方式很容易讓你錯失股價上揚的列車,或及早拋出以降低虧損的機會.
十六.有些投資人經常難以作出買進或賣出的決定.事實上,他們之所以如此猶豫不決,是在於他們無法確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他們沒有投資計劃,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投資方法,因此對於自己的決定沒有把握.
十七.大部分投資人都無法以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股市.他們總會挑選自己心理上較為喜歡的股票,並一心希望這些股票會使他們獲利,而忽略了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
十八.投資大眾經常會受困於一些不十分重要的事,而影響其投資決策,例如股利,上市公司的某項新聲明,以及經紀商和一般投資顧問公司的意見.
㈣ 現在有哪支股票能靠分紅掙錢,
股利更加和股票的表現無關。事實上,公司所支付的勝利越高,其經營體質就可能越弱,因為公司為彌補發放股利所流失的資金,可能必須負擔更高的利息取得資金。股價下跌時,等待股利發放而抱著股票不賣,其實是一件相當幼稚的事。假如你獲得4%的股利,股價即跌了25%,你的投資凈損將是21%。這是華爾街操盤手威廉·歐尼爾的一段話。所以大多數時候分紅後股票會落。至於莊家,只是對某一支股票中投入資金比較多的個人或團體的一種泛稱,他們絕大多數是為了賺取漲落的差價,套取多數人(散戶)的錢賺取暴利。極少有可能是為了控股。
㈤ 股市中,瘋牛都有什麼特徵
歐奈爾選股七大法則
歐奈爾認為,選股首先要研究以前領漲個股的共性,學會分辨這只股票在「飛」起來之前其走勢什麼特徵。其他要素還包括:當時該公司發表的季度報表中每股收益如何;該股票目前的交易量;量價配合程度;股價相對強度;流通盤和市值大小;有無在市場上特別叫得響的拳頭產品或者新穎的管理方法;該公司所處的行業前景如何。
威廉•歐奈爾的股市生涯開始於1958年.他當時擔任海登.史東公司的證券經紀商,而他日後的投資策略就是在這時期成型的.歐尼爾從事交易一開始便相當成功.從1962到1963年間,他以多空交替的操作手法,將自己5000美元的資本成長到20萬美元. 1964年,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買下一個席位,並成立一家證券公司--歐尼爾公司.目前是全球600位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顧問。在1983年創辦《投資者財經日報》,該報成長迅速,是《華爾街日報》的主要競爭對手。
一.C-A-N S-L-I-M 選股七法
威廉•歐奈爾1988年以其30年來研究股市的心得和經營共同基金的實證經驗,著有<<股市賺錢術>>一書,他將他的選股藝術淬煉出C-A-N S-L-I-M的選股模式,這個選股模式可以成為你最簡單的分析手段.我們 現在來看看這七個字母分別代表什麼.
C=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s per share
最近一個季度報表顯示的盈利
大黑馬的特徵,就是盈餘有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最近一季。最好的情況,就是每股收益能夠加速增長。但若是去年同季獲利水平很低,例如每股收益去年僅1分, 今年5分, 就不能包括在內。當季每股收益成長率8%或10%是不夠的,至少應在20 %-50%或更高,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當季收益高速增長,應當排除非經常性的收益,比如靠出售資產取得的巨額收益。
A=Annual earning increases
每年度每股盈利的增長幅度
值得你買的好股票,應在過去的4-5年間,每股收益年度復合成長率達25%至50%, 甚至100%以上。據統計,所有飆升股票在啟動時的每股收益年度復合成長率平均為24%, 中間值則是21%。一隻好股票必須是年度每股收益成長與最近幾季每股收益同步成長。
N=New procts,New management,New highs
新產品、新管理方法、股價創新高
公司展現新氣象,是股價大漲的前兆。它可能是一項促成營業收入增加及盈餘加速成長的重要新商品或服務;或是過去數年裡,公司最高管理階層換上新血液;或者發生一些和公司本身產業有關的事件。1953年至1993年美國股市能夠大漲的股票超過95%出現這種情況。
大多數人都不敢買創出新高的股票,反而逢低搶進越跌越多的股票。據研究,在以前數次股市的行情循環里,創新高的股票更易於再創出高價。買進股票的最佳時機是在股票突破盤整期之初,但千萬不要等到股價已漲逾突破價5-10%後,才蹣跚進場。股價走勢若能在盤整區中轉強,向上接近或穿越整理上限,則更值得投資。
買入一隻多數投資者起先都覺得有些貴的股票,然後等待股票漲到讓那些投資人都想買這只股票的時候,再賣出股票。
S=Supply and demand
該股票流通盤大小,市值以及交易量的情況
通常股本較小的股票較具股價表現潛力。一般而言,股本小的股票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情況會比較激烈,傾向於暴漲暴跌,但是,最具潛力的股票通常在這些中小型成長股上。過去40年,對所有飆升股的研究顯示,95%公司的盈餘成長及股價表現,最高峰均出現在實收股份少於2500萬股的公司中,流通股本越少越好,易於被人操縱,顯然易於漲升。
L=Leader or laggard
該股票在行業中的地位,是否是行業龍頭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傾向於買自己喜歡並熟悉的那些股票。但是,你的愛股通常未必是當時市場最活躍的領漲股,若只因你的習慣而投資這些股票,恐怕只好看他們慢牛拖步。要成為股市的贏家的法則是:不買落後股,不買同情股,全心全意抓住領漲股。在你採用這項原則之前,要先確認股票是在一個橫向底部形態,而且股價向上突破後上升尚未超過5-10%,這樣,可以避免追進一隻漲得過高的股票。
領漲股的相對強弱度指數RSI一般不小於70,在1953年至1993年間,每年股價表現最好的500隻美國上市股票,在真正大漲之時的平均RSI為87。股市中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是永恆的規律,一旦大盤跌勢結束,最先反彈回升創新高的股票,幾乎肯定是領漲股。 所以,不買則已,要買就買領漲股。
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
該股票有無有力的莊家,機構大股東
股票需求必須擴大到相當程度,才能剌激股票供給需求,而最大的股票需求來自大投資機構。但是,一隻股票若是贏得太多的投資機構的關照,將會出現大投資機構爭相搶進、 買過頭的現象,一旦公司或大盤出現這種情況,屆時競相賣出的壓力是十分可怕的。
知道有多少大投資機構買進某一隻股票並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去了解操作水準較佳的大投資機構的持股內容,適於投資者買進的股票,應是最近操作業績良好的數家大投資機構所認同的股票。
M=Market direction
大盤走勢如何,如何來判斷大盤方向
你可以找出一群符合前6項選股模式的股票,但一旦看錯大盤,這些股票約有七八成將隨勢沉落,慘賠出場。所以,必須有一套簡易而有效的方法來判斷大盤處於多頭行情或是空頭行情。
市場上能夠符合上述原則的股票僅在少數,而這些股票之中也只有2%的股票成為飆升股,但有的升幅能超過一倍,足以彌補由於選股不當造成的損失。投資者所要做到的是, 買進選中的股票,訂下你准備止損的價位(一般而言,在購進成本以下7%至8%絕對是止損的底線)。
在中國股市,威廉•歐奈爾的C-A-N S-L-I-M選股模式也是有效的,但是中國股市發展的時間還較短,投資者對有關的分析數據要做一定的調整。
二.歐奈爾訪談錄
問:傑西.利物姆有句名言:在這個市場只有兩種情緒:希望與恐懼.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歐奈爾:當股價下跌,投資者套牢虧錢的時候,他們希望股價能夠回升.但實際上他們應該真正恐懼的是他即將 虧錢.這時,他們應該迅速做出反映,止損出局.當股價上漲,投資者小有盈利的時候,他們又擔心盈利會被抹平,所以投資者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落袋為安.但實際上,股價上漲是強勢的表現.
問:在選股的時候,你從基本面分析著手還是從技術面分析著手?
歐奈爾: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是......不是"的問題,與其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面思考問題,還不如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在市場中的實際表現.
了解公司基本面情況是購買這家公司股票之前必須做的一件事.因為公司的情況決定了股票的質地.這也就是區分"莨","莠"的關鍵.
問:那在分析公司基本面情況時,什麼是最重要的?
歐奈爾:我們認為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買那種盈利能力在不斷上升的公司.
根據對多年來漲幅居前的個股的研究,我們發現其中3/4的個股在股價大幅度飆升的前三年時間,其每股收益以至少30%的速度遞增.這是我遵循的一條選股原則,極少例外.
問:但對於那些沒有三年盈利紀錄的公司,你怎麼辦?
歐奈爾:對於剛剛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和上市不久的公司,他們或許沒有連續三年盈利紀錄.在這種情況下, 我就會考察公司最近6個月來的盈利狀況,並與上年同期進行比較.如果該公司的盈利有顯著的增長,如50%-100%,我也會列入選股范圍.
問:其他基本面因素重要嗎?
歐奈爾:我喜歡選擇那些行業中銷售和盈利,凈資產收益率增長最快的公司.如果該公司還有新產品或新服務推出,那就更好.投資者應該知道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是干什麼的,生產什麼或者提供什麼服務.當然,如果該股票有一些比較強有力的機構支持者那就更好.業績良好的機構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前,都會做詳盡的基本面分析.
問:分析技術面的因素與分析基本面的因素有哪些不同?
歐奈爾:分析技術面,就是研究股票在市場中的走勢,通常利用圖線來做這方面的研究分析.一般來講,股價走勢和成交量變化是最重要的的指標,因為這兩個因素體現了該股票的市場供求關系.通過研究圖線,你可以看出該股票目前的走勢是否出現異常,從而選擇恰當的買賣點.
問:為什麼要同時分析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因素?
歐奈爾:因為量價走勢圖上的異常變化常常能夠提醒人們,該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可能起了變化.每天成交量能夠說明該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成交量急劇放大或萎縮,常常是股價走高或者下跌的前兆.因為,成交量的變化往往是由大機構吸納或者出貨的行為造成的.大多數職業分析師在分析個股的時候都會把基本面情況和表現技術面的量價走勢圖結合起來.
問:那你怎麼找到那些能賺大錢的股票?
歐奈爾:我們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通常,這些股票在上漲200%-1000%之前,幾乎都表現出銷售額,利潤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幅度上升.這種上升表現為當前一個季度的各項指標相對於上年同期和上一個季度同類指標的增長.
問:除了季度報告中顯示的季度銷售額和利潤指標,還有其他基本面因素應該加以關注嗎?
歐奈爾:投資者還應該關注年度盈利增長情況---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長期的指標.
問:你常說要買入那些處於龍頭行業的股票,這是因為什麼原因?
歐奈爾:首先,板塊的概念往往比行業來的寬泛.比如,我們常說的消費板塊,實際上就包括零售,汽車以及家用設備等行業.從1953年開始,美國股市中那些漲幅居前的個股往往都屬於某個在市場中表現強勢的行業或者板塊.
問:市場熱點在你選股時有什麼作用?
歐奈爾:一旦你發現一隻股票各項指標(如銷售額,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均符合選股標准,並且技術面也比較看好,那麼你就要觀察一下該公司所屬的行業目前在市場中的整體表現如何.只有綜合這些因素,才能發現比較理想的投資對象.
問:你常常強調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和該股票的技術面情況來選股,那麼你在選股的時候是否就不看大盤?是否只要股票好,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買進?
歐奈爾:不是的.我們常說大盤漲了或跌了,實際上是說指示大盤的指標,如標准普爾500指數,道.瓊斯指數或者是納斯達克指數漲了或者跌了.我們之所以要密切關注大盤走勢,是因為當大盤做頭,深幅回調的時候,有3/4的股票, 無論其基本面或者技術面情況如何,一樣會跟著下跌.
三.投資人常犯的十八種錯誤
一.大部分投資人連股市投資的大門都沒通過,因為他們沒訂定一套選股標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如何選擇好股,結果卻選擇了一些表現平平的股票.
二.在股價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是一項相當嚴重的錯誤.買一支股價遠比前幾個月水準低的股票,看來是撿到便宜貨,然而這種作法卻可能遭到重大損失.
三.追低買進也是一項嚴重錯誤.
四.大部分投資人都傾向於買進低價格的股票.他們認為,用同樣的錢與其買50股較昂貴的股票,不如買100股或1000股較便宜的股票.事實上,你應該購買價格較高,公司營運狀況較佳的股票.你所應該注意的,不在於你可以買多少股票, 而在於你能投資多少錢,以及這筆錢所能買到的最好商品.
五.投資人初入股市時,希望大賺一筆.他們急功好利,因此疏忽了基本准備工作,而且也沒有耐心學習必要的技巧.
六.大部分投資人靠耳語,謠言,故事以及一些業餘人士的建議投資股票.換句話說,他們等於是把自己的血汗錢交給別人投資,而不願意費神確定自己真正要投資的是什麼.他們寧願相信別人的耳語,也不願嘈拋約旱木齠?
七.部分投資人買進股票,是因為看中該股的股利以及其較低的本益比.然而股利的重要性遠不如每股盈餘.事實上, 公司所支付的股利越高,其經營體質就越弱,因為該公司必須以高利的貸款來彌補股利發放後所損失的內部資金.此外, 投資人可能會由於股價下跌,而在一,兩天之內就將股利賠光.
至於本益比偏低,可能是由於該公司營運狀況不理想所致.
八.許多投資人傾向於購買上市公司名稱較為熟悉的股票.即使你曾經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也不表示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值得投資.有些上市公司的名稱你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然而你只要稍加研究,就會對這些公司印象深刻.
九.大部分投資人無法分辨投資資訊品質的優劣,因此把朋友,經紀商以及投資顧問視為其投資建議的可靠來源, 殊不知這些來源可能正是導致其虧損的罪魁禍首.傑出的投資顧問與經紀商就如同傑出的醫生,律師,棒球選手一樣,百不及一.
十.有98%的投資人不敢在股價創新高時買進股票,因為他們擔心已經漲得過高.然而依靠個人感覺所做的判斷絕不會比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准確.
十一.大部分業余投資人在遭遇虧損時,都無法及時拋出持股,將虧損降到最低,卻寧願固執地等待股價回升,結果反而使虧損一直擴大到難以彌補的地步.
十二.大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只要股價稍有上揚,便迫不及待地獲利了結,然而卻緊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這樣的投資方法正好與正確的方法完全相反.
十三.大部分投資人過分擔心證交稅與傭金,反而忽略了投資股票的最終目的是賺取利潤.有些投資人甚至由於過分擔心證交稅,結果錯失許多賺取利潤的機會.
十四.許多投資人都把買賣期權(options)視為發財的捷徑,然而他們在購買期權時,卻只注意短期,低價的期權, 殊不知這種期權的風險遠大於長期的期權.
十五.大部分投資新手在下單時都會採取限價買進或賣出的方法,很少使用市價掛進或掛出的方法.然而限價下單的方式很容易讓你錯失股價上揚的列車,或及早拋出以降低虧損的機會.
十六.有些投資人經常難以作出買進或賣出的決定.事實上,他們之所以如此猶豫不決,是在於他們無法確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他們沒有投資計劃,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投資方法,因此對於自己的決定沒有把握.
十七.大部分投資人都無法以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股市.他們總會挑選自己心理上較為喜歡的股票,並一心希望這些股票會使他們獲利,而忽略了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
十八.投資大眾經常會受困於一些不十分重要的事,而影響其投資決策,例如股利,上市公司的某項新聲明,以及經紀商和一般投資顧問公司的意見.
㈥ 如何進行股票操作
首先憑身份證到當地的證券登記公司(有的券商也代辦)辦理一個滬深交易所的股東賬戶卡,選擇一家證券營業部開戶,簽訂一份合同,領取資金賬戶卡,存入一定現金(支票)。 如何買賣股票: 買賣股票時必須指明買進或賣出,買賣股票的名稱(或代碼)、數量、價格。並且這一委託只在下達委託的當日有效。委託的內容包括你要買賣股票的簡稱(代碼),數量及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價格。股票的簡稱通常為四至三個漢字,股票的代碼為六位數,委託買賣時股票的代碼和簡稱一定要一致。同時,買賣股票的數量也有一定的規定:即委託買人股票的數量必須是100的整倍數,但委託賣出股票的數量則可以不是100的整倍。 委託的方式有四種:櫃台遞單委託、電話自動委託、電腦自動委託和遠程終端委託。 1. 櫃台遞單委託就是你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和帳戶卡,到你開設資金帳戶的證券營業部櫃台填寫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書,然後由櫃台的工作人員審核後執行。 2. 電腦自動委託就是你在證券營業部大廳里的電腦上親自輸入買進或賣出股票的代碼、數量和價格,由電腦來執行你的委託指令。 3. 電話自動委託就是用電話撥通你開設資金帳戶的證券營業部櫃台的電話自動委託系統,用電話上的數字和符號鍵輸入你想買進或賣出股票的代碼、數量和價格從而完成委託。 4. 遠程終端委託就是你通過與證券櫃台電腦系統連網的遠程終端或互聯網下達買進或賣出指令。 除了櫃台遞單委託方式是由櫃台的工作人員確認你的身份外,其餘3種委託方式則是通過你的交易密碼來確認你的身份,所以一定要好好保管你的交易密碼,以免泄露,給你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當確認你的身份後,便將委託傳送到交易所電腦交易的撮合主機。交易所的撮合主機對接收到的委託進行合法性的檢測,然後按競價規則,確定成交價,自動撮合成交,並立刻將結果傳送給證券商,這樣你就能知道你的委託是否已經成交。不能成交的委託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排隊,等候與其後進來的委託成交。當天不能成交的委託自動失效,第二天用以上的方式重新委託。 交易費用: 每一筆交易收取印花稅千分之一。 傭金千分之二至三,最高三(有的券商略低)。各券商標准不一,網上和現場不同但相差不大,一般現場交易共千分之四左右的費用,雙向收取,共約千分之八。網上交易傭金一般都在千分之二以內(各券商不一) 滬市還收取每千股內一元的過戶費,累加。 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時間是每周一至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法定假日除外。 網上交易: 上述開戶結束後,與營業部簽訂一個網上交易合同,下載一個該營業部的網上實時動態交易軟體,就可以了。具體細節在你辦理此項手續的同時,營業部會給你一個文本,怎樣操作一目瞭然,不明白的地方還可當面咨詢 。 要認識一樣事物不進行深入研究是無法知道它的奧秘的,學習股市技術分析也是如此。 例如,金叉買進,死叉賣出,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有的人只知均線金叉必須是快速均線上穿慢速均線,但未必知道這裡面有很多僅是普通交叉,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黃金交叉, 有的人只知死叉必須是快速均線下穿慢速均線,但未必知道這裡面有很多也僅是普通交叉, 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交叉。正因為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對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認識處在一種朦朧狀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所以操作頻頻失手。我們在運用均線金叉和均線死叉這種技術分析手段時,一定要對它們各自的特點,使用條件,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理解。這樣操作起來,才會減少失誤,發揮出它們應有的作用。 在股市分析中,有時光看日線走勢圖對股價運行的整個趨勢不一定能看清楚,如果把日線走勢圖和周K線走勢圖,甚至月K線走勢結合起來觀察,就能看清它的全貌,較准確地把握股價運行的未來走勢。這種結合實際上就是雙向驗證,經過雙方面都驗證過的走勢圖要准確得多,因此,在觀察日線時,千萬不要忘了觀察周K線,甚至月K線狀態。 交易系統的生命來源於交易策略。只見樹林,不見森林;只見森林,不見生態,這也是我們常乾的事。在交易策略這個問題上,我相信目前還沒有多少人能見到森林。從最近的暢銷書排行榜就能看出,我們中間多數人對交易策略的認識還只盯在跟庄這一種類型。實際上,據我的理解,理性的交易策略應該包括以下5種基本類型: 價值型策略 :即著眼於股票的內在價值。最典型的是巴菲特,完全從公司基本面上尋找投資機 會。還有一個奧尼爾的CANSLIM模型,其中多半要素也屬於價值范圍。如果細分 ,可以說巴菲特是價值挖掘型,而奧尼爾是價值增長型。 趨勢型策略 :通俗地說,就是追漲殺跌。從眾心理是趨勢的主要基礎。趨勢也是股市運行的最明顯特徵。雖然牛市上具有明顯上漲趨勢的時間只佔總時間的15%左右,但由於它的特徵顯著,還是受到眾多的投資者偏愛。順便提醒炒股時間不長的朋友,運用趨勢型策略最關鍵的是資金管理和止損,而不 是信號的成功率。趨勢型策略的典型人物一個是索羅斯,他不僅運用趨勢,還提出走在趨勢的前面,就是找趨勢轉折點。另一個是范·撒凱在《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一書中提到的巴索,建議大家都去找一下這本書看看,理解一下R系數的理念會使您對趨勢型策略有全新的認識。 能量型策略 :前面的趨勢型主要關注價格,而能量型主要關注的是成交量。成交量是股價的元氣 ,這句話十分到位地表達了這類策略的觀點。例如OBV指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能量型 策略的例子。典型人物一個是威廉·歐尼爾,他用自己的模型在1998年前後做了一 個公開模擬賬戶,年收益超過10倍。另一個是花榮,他曾對OBV深入研究。 周期型策略 :螺旋式上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發展方式,股市也不例外。一個螺旋就是一個周期。 我們常說的波段,它的學名應該也叫周期。周期型策略的代表人物我認為第一個是艾略特,波浪就是周期嘛,只不過他那裡的波浪還只是非理性的,靠肉眼看,就像看雲彩似 的。好在現在有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電腦,能夠代替我們把波浪數得更統一,如果再加上神經網路技術,波浪的前景應該很光明的。我知道的另一個代表人物M·塞萬提斯,開辟了一個賺錢的新領域。如果有興趣賺錢的,建議找本M·塞萬提斯的書好好看看。 數理型策略 :不是數理化的數理,而是數術之理的意思。我對此一竅不通,曾有朋友想教化我,但我一看就暈,學不了。只知道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江恩,他的數理水平比咱們國人高手當然差遠了,但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名的將數理方法運用在股市上的。第二個代表人物應該是周文王了,創立了數理大廈的基礎。 請注意,以上說的是5種基本類型。所謂「基本」,就是指它是一種在理想模型中抽象概括出的東西。在實際中,大可不必說我只用一種基本策略。把不同的策略組合進一個交易系統一般能得到更好的甚至是出奇好的效果。
㈦ 哪個軟體能看到威廉歐尼爾說的股價相對強度指標
威廉指標,所有軟體都有,是你沒有將軟體用會用熟,自己摸索吧,軟體能夠熟練掌握,相信你的技術也絕不是一般般的水平了。
㈧ 投資說法:一隻股票之所以暫時不上漲的原因是什麼求解
說到炒股或者股市投機,或者股市投資,許多人總是以為那是很神秘的、很艱深的、很玄乎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炒股其實很簡單。實戰經驗已經表明,炒股並不需要太多的技術,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不需要具有太多的證券交易理論,但是卻需要有較高的悟性和很好的紀律性。 請看廣州市海珠區一位炒股高手的現身說法—— 我自從進入股市以來,至今已經有6年多的實踐了。起初,我總是虧錢,總是稀里糊塗的被莊家牽著鼻子走。我很不服氣,咬緊牙關挺了下來。進入第三個年頭後,終於領略到了炒股的真諦。之後,我每年的回報率都在80%以上。要問我有什麼贏利的秘訣,說起來其實十分簡單,就只有以下幾條: (1)所購買的股票的基本面不能太離譜。 (2)購買時的價錢不能太高了。 (3)買入股票後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要輕易換股。 (4)不要急於將買到手的好股票拋掉,寧可等它跌下來後再賣出。 就憑著這幾條炒股原則,我這幾年幾乎沒有虧損過。 這位股民的炒股經驗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重基本面分析。 從長期發展的眼光來看,股市的總體趨勢永遠是向上發展的,任何一隻股票,只要它的基本面是比較好的話,那麼它的股本規模必然是越來越大的。 以美國股市發展的歷史為例,美國股市從1925年到1975年,這70年中,大盤股的股本增加了1113倍,小盤股則增加了3822倍。 在中國,雖然股市創立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股本擴張的規模也是相當驚人的。大家只要看看深滬兩市那些不斷派送、轉增和配股的股票便不難明白了。 因此,只要你所選的股票不是一隻不可救葯的隨時有可能被摘牌的垃圾股,那麼,買入後放心的持有,作中長線投資,將來的收益一定不會太差的。當然,這里所指的中長線投資,並不是一路死死拿住不放,一點也不作短線投機。 第二,價錢要適中。 股票的價格高低並不是中小散戶所能左右的,因此,不要指望能買到最低價,實際上也不可能買到最低價的,只要價錢不是太高,就可以考慮買入了。 所謂逢低建倉,指的也並不一定是最低價,而是指比較合適的價錢而已。 第三,立場要堅定。上一年的垃圾股,很可能就是今年的明星股。 所謂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一隻基本面不是太差的股票,價錢又不是太高的話,它的股價就很有可能在下跌或者停滯了一段時間之後,重新漲起來。 股票的上漲是有一定的時間周期的。有些股票之所以不上漲,那是因為上漲時間未到的緣故。所以,投資者要明白「以時間換空間」的炒股原則,買入一隻質素不錯的低價股後,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持股。任憑莊家興風作浪,我自立場堅定,堅決持股。只要當初買入的理由還沒有完全消失之前,都不要輕易將它拋掉。 實戰經驗表明,一隻股票之所以暫時不上漲,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可能價格調整還沒有真正到位; ■可能橫盤的時間還不夠長,盤整尚未結束; ■可能主力和莊家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籌碼; ■可能暫時被人們淡忘了; ■可能還不符合當前的市場主流。 然而,股市的情況往往是這樣的,當大家看扁某隻股票時,主力和莊家便開始行動了,在他們的炒作之下,股價甚至會在短時間內直沖雲霄,上漲幾倍或者十幾倍。所以,投資者應當好好把握,好好選擇,一旦選中了,就應當篤定信心,堅決持股。 正如美國炒股大師歐尼爾所說的:上一年的垃圾股,很可能就是今年的明星股。股市的情形就是這樣。 第四,要相信市場行為決定一切。在市場行為面前,某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 市場永遠是變化多端的,而某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比方說,人們常常談論的黑馬股票,就不是僅僅憑借個人智慧可以尋找出來的。在股市上,僅僅憑著某個人的智慧去發現所謂的黑馬,甚至死死認定它就是比鍋底還黑的黑馬,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很危險的,或者是很愚蠢的。 要知道,所謂的黑馬股票,並不是所謂的投資專家發現出來的,而是主力機構和莊家們刻意做出來的。莊家既可以製造黑馬,也可以將所謂的黑馬扼殺於萌芽狀態之中。 如果所謂的黑馬專家能夠百分之百地抓住黑馬,那麼他怎麼可能將自己的賺錢秘訣輕易的公開呢?如果主力機構和莊家都像黑馬專家說的那麼愚蠢的話,那麼,他們早就該喝西北風了。 別忘記了炒股也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市場行為最終需要由市場來決定它的對錯和趨勢。在市場行為面前,某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 通過對上面例子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炒股所需要的技術其實很簡單,但是,建構起屬於自己的炒股風格卻是一件很難的事。難就難在許多人並不相信炒股其實是很簡單的,偏偏要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好像炒股必須成為具有經濟學家的遠見、會計專家的精確、統計專家的精細、心理學家的堅韌、軍事家的謀略、政治家的權術所組成的怪物才能導致成功。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實戰經驗表明,炒股並不需要太高的智慧。大多數股精之所以成為股精,並不是因為他們具有與眾不同的「獨門分析技術」,也不是因為他們具有超人的智慧。而是因為他們善於不斷的學習,敢於相信自己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相對固定的炒作風格,以及一套簡朴實用的炒作原則,堅定地相信自己、堅決地執行自己制定的紀律,將自己的炒作風格運用到極至,這才使他們成為炒股精英的秘訣。 有一位權威的經濟學家說,經濟學是一門由簡單的常識加上復雜的術語包裝起來的學科。這話雖然是戲言,卻道出了經濟學的真諦。股票炒作的原理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股票市場上,有許許多多的、大同小異的、流派各異的理論和分析技術,每一種理論和分析技術都有各自的應用原理和實用對象。但是,殊途同歸,任何理論和技術的出現,終極目的都是相同的,只不過是各自的切入點略有不同而已。 作為一位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上獲得真正的成功,其實並不需要將所有的理論和分析技術都弄通弄透,炒股並不需要那麼多繁文縟節的東西。越是簡單實用的東西,越能夠直截了當實現自己的贏利目標。 因此,在股市上炒作,往往只需要一種簡單實用的炒作原則,一些最簡單的常識,一套堅決執行的紀律和屬於自己的炒作風格就已經足夠了。 美國林克斯投資顧問公司總裁彼德.泰納斯曾經對全美投資基金作過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大多數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並不是因為他們具有過人之處和獨門暗器,而僅僅是因為他們具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投資風格、一套簡單有效的投資原則,以及堅定地按此去做的嚴明的紀律。這是絕好的佐證。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中外眾多的炒股人士各自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有一條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炒作風格。這是導致成功的根本保障。天生我才必有用。你為什麼不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