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盈健醫療的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房地產公司股票都下跌 2024-11-27 17:28:43
中國生物有關股票代碼 2024-11-27 16:57:47
招商銀行股票交易數據 2024-11-27 16:52:47

盈健醫療的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4-08-04 06:02:00

㈠ 有關達州唐銘陽,你們知道多少求解答關於唐銘陽的問題

1、唐銘陽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答:不知道,網上沒找到。
2、唐銘陽是哪年參加工作的?
答:不知道,網上沒找到。
3、唐銘陽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
答:不知道,網上沒找到。
4、唐銘陽是怎麼發的家?

答: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唐銘陽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的建設中,運用自身具有的豐富管理經驗,採用恰合時宜的經營策略,帶領自己的團隊長袖善舞,在九十年代,即獲評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和四川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

通過30年的辛勤打拚,如今唐銘陽名下已有多家實業公司,自2000年以來,旗下企業每年向國家繳納稅收均在2000萬元以上,共計納稅逾3億元。經營范圍涉及環保、物業、智能、能源多方面領域。

5、唐銘陽是如何控股首控集團的?
答:剛開始向金融投資轉型的首控集團,去年金融業務錄得572.9萬元人民幣收入,2月剛剛成立的『首控證券』與交銀國際聯手,承銷盈健醫療新股。

作為首控集團主要股東,唐銘陽於2016年上半年已連續數次增持首控集團股票。由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唐銘陽最近一次增持是在2016年3月24日,此次場內增持公司好倉1203萬股,耗資3594.564萬港幣,成交均價2.988港幣,最高成交價3.08港幣。變動後唐銘陽目前持股首控集團1.60872億股,持股佔比29.09%。

㈡ 玉珠集團創始人(誰來接盤首都醫療集團)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實習記者:林姿辰

七年前,乘著社會辦醫的政策東風,首都醫療集團一腳踏入高端專科醫院賽道,先後布局婦科、養老、骨科等等賺錢賽道;七年後,接連虧損還帶著17億巨額債務,首都醫療悄然賣身。

在結束掛牌披露一個多月後,7月中旬,首都醫療73.13%股權資產轉讓交易摘牌方已確定,但誰將接盤這家昔日的辦醫先行者尚未公布。轉讓的資產中包括北京一家高端三級婦幼醫院和主營高端診所的港股公司部分股權。

「走到北交所這一步,也是說明走投無路了。」一名投資意向方人士感嘆道。在掛上北交所前,首都醫療曾多次「自救」,但與華潤醫療集團、鳳凰醫養、同仁堂集團、國葯集團等十餘家機構的對接均以失敗告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方采訪調查發現,從成立起,首都醫療始終瞄準老、幼、婦賽道,手握優質資源,同時還有專科醫院高客單價的優勢加持,卻最終在虧損中低調賣身。

連虧7年,辦醫先行者無奈賣身

首都醫療一度被視為是社會辦醫先行者,但成立七年來,卻一直處在虧損中。

如今,曾手握一手「好牌」的首都醫療最終還是要因為「主業不聚焦、投資虧損嚴重」被賣掉了。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以2.59億元的價格,掛牌轉讓首都醫療73.13%股權,為首都醫療尋求接盤方。

首都醫療集團誕生在社會辦醫風口下。

2012年前後,國家關於鼓勵社會辦醫的各項政策文件相繼出台,政策紅利催動社會辦醫浪潮,各路資本一窩蜂湧入醫療賽道。風口之下,2014年4月,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獨自發起成立了首都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

首都醫療從成立之初,就背靠強大後盾,做著婦幼、養老、高端專科這些外界看來最賺錢的生意。

成立的第二年,首都醫療又以「為引入外部資源、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為目的,順利引入深圳前海光大作為戰略投資者,增資5.49億元,注冊資本擴為13.67億元,形成的北京國資公司持股73.13%、前海光大持股26.87%的股權結構延續至今。

誕生之初,首都醫療承載著消費升級背景之下,北京國資公司對於高端專科醫療賽道的野心。

彼時,和首都醫療同期入局的,還有華潤、中信、北大醫療等對手。不同之處在於,這些企業都選擇布局綜合醫院,來與公立醫療機構進行競爭,而首都醫療集團則更傾向於走差異化的專科發展之路。

按照彼時首都醫療的負責人歸靜華的說法,成立之初,首都醫療計劃5年內在現有婦兒、康復等醫療產業投資的基礎上繼續投資建設多家國際一流水準、與全國知名三甲醫院合作辦醫的試點醫院,推進全國醫改進程和滿足群眾多元化就醫需求。同時,立足北京、輻射全國。

但這樣一家背靠大樹、立足熱門賽道的企業,在2020年末陷入被匆匆脫手的命運。

2020年11月,北京市國資公司收到了來自北京市委第十輪巡視的反饋意見。反饋意見明確指出:北京國資公司主責主業不聚焦,健康醫療等行業投資虧損嚴重,要求加快推進首都醫療集團退出工作。

3個月後,北京市國資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首都醫療集團掛牌退出。

隨著相關信息掛牌披露,這家曾經迎著政策紅利誕生的辦醫排頭兵的實際經營狀況也隨之浮出水面。

在決定出手後,首都醫療開始處理固定資產以及持有的長期投資,2021年前四個月,首都醫療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由2020年全年的0.10億增至10.92億元,在實現營收1.56億元的情況下扭虧,凈利潤為2.71億元。

但從此前幾年的財務數據看,首都醫療的基本運營已經陷入僵局。

2018年~2020年,首都醫療資產由22.73億元縮水至14.84億元,但負債一路走高至18.34億元,已經資不抵債。同時,首都醫療的業績表現一路下滑,凈利潤值連續三年均為負,且虧損規模逐年擴大,2018年~2020年三年時間里,首都醫療就虧掉了12.92億元。

成立七年最終資不抵債,首都醫療無奈走向賣身結局。

7月12日,記者聯繫到首都醫療方面,對方稱摘牌方已經確定,但距離公布還需要一段時間。

負債累累的高端婦兒醫院,還是優質資產嗎?

首都醫療的主要債務,均來自愛育華醫院,但即使被「賣身」,首都醫療也不捨得「放棄」愛育華醫院。

愛育華醫院外景。

根據首都醫療的要求,受讓方在接手首都醫療後,必須使用賬面資金償還愛育華醫院借款並確保愛育華的持續經營。財務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愛育華醫院的負債總計已經達到17.6億元,而北交所工作人員則透露,受讓人最終需承擔的費用在2億元左右。

愛育華醫院是北京國資公司最早對於高端專科醫院的探索之一,2012年投資籌建,2014年首都醫療成立後,北京國資公司無償將這家三級婦兒專科醫院轉給首都醫療。

背靠大樹,愛育華手握的資源並不差,開業之初,就先後和北京市婦產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以及北京市兒童醫院開展技術合作,快速建立了品牌。

目前,愛育華是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唯一一家三級婦兒專科醫院。同時,根據《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8年版)》內容,明確提出北京五環路內禁止新設三級醫院。也就是說,在地理位置上看,愛育華已經獲得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地處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醫療服務優勢和資源稀缺性愈發凸顯。

6月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愛育華醫院,一名從醫院出來的患者告訴記者,相比綜合性醫院,愛育華在環境、服務和看病效率上都更好,但相應的價格也高出許多。愛育華醫院在美團上的團購套餐顯示,一份包含3晚住房、分娩導樂和無痛分娩等項目的自然分娩套餐,價格3.68萬元。

周邊不會再出現新的競爭對手、高端定位保障了高額的定價,這樣一家高端婦科醫院被視為首都醫療的優質資產並不為過。

但事實是,就是這樣一家高檔婦科醫院,成立至今卻一直身陷資不抵債的泥潭。

從運營情況來看,愛育華的經營狀況並不差,2016年~2019年愛育華的營收逐年攀升,由6905萬元增長至1.56億元,2020年下滑至1.08億元。

愛育華的業績正在一步步向好,但為何會走到被賣身的地步?

愛育華醫院的原始資本投入採用的是「大債小股」的資本結構。 2013年,愛育華醫院籌建過程中,愛育華前身國通鑫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愛育華項目為用途向浦發銀行借款4.8億元。 同時採用自建醫院大樓的重資產運營模式。

2015年,愛育華開業的第一年,其借款規模就達到10億元,固定資產投入也達到了10億元,每年利息折舊金額達到8000萬元的規模。這之後,由於不斷採用借新還舊的方式,借款規模逐漸攀升,截至2020年,借款16億元,年度利息折舊規模1.16億元。

也就是說,從投入運營的第一天,愛育華就處於資不抵債的困境,至今仍未得到緩解,雖然隨著營收的擴大,虧損正在逐步收窄,但背後的投資人已經等不了了。

醫療投資步步失策,骨科醫院項目收入靠收租

不僅是愛育華,首都醫療這幾年在各個賽道的布局,最終大多沒能「開花結果」。

首都醫療成立之初的願景,是發展成為以醫療服務業為核心、涵蓋健康服務業各個領域的現代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在過去七年裡,它也確實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投資版圖遍及北京、江蘇、浙江、香港四地,但如今只剩「斷壁殘垣」。

制圖:劉國梅

而細究首都醫療各投資項目的「命運走向」,不難看出許多共性。

首都醫療平台下的項目,除了惠民醫院、首醫優合是首都醫療受讓股權或與其他投資人共同參股設立,包括愛育華醫院、英智康復和骨科醫院在內的半數項目都是直接從國資公司手中接過來的。而這些項目,也多是做婦女、兒童和老人生意的專科醫院,例如英智集團致力於將康復醫療與養老深度融合;惠民醫院則為0~18歲人群提供中醫特色的診療及預防保健服務。

2021年4月,惠民醫院外景。

此外,高端醫療項目也在首都醫療的投資范圍之內。除了標榜高端的愛育華醫院,在此前的媒體報道里,優合診所的創始人盛蓓團隊正是因為有在中高端診所的運營經驗與首都醫療達成首醫優合的合作。

而首都醫療子全資公司首醫國際作為基石投資者,在2016年認購港股盈健醫療(01419,HK)6.8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投資盈健醫療,首都醫療是出於「把比較成熟的香港全科診所的方式拿到(內地)一線城市或者次一線做孵化」的考慮,不過在北交所組織的一場交流會上,首都醫療莫凡坦言這一嘗試「結果沒有那麼好」。

經驗沒學成,投資也面臨浮虧,當時首都國際的合計投資成本為3546萬港元。到2021年3月30日,盈健醫療的股價為每股0.79港元,首醫國際持有盈健醫療的股權價值為2003.6萬港元,再加上首醫國際的賬面現金820.23萬港元(含累計派發股息278.98萬港元),合計估值2823.83萬港元。

這場歷時5年多的投資,不僅沒有增值,反而浮虧722.17萬港元。

無論是老婦幼這些專科醫院,還是對應高價位的高端醫院,首都醫療瞄上的基本都是賺錢的生意。按照衛健委的統計數據,2015年~2019年,骨科、婦產專科醫院的營收增速達到12%以上。

但首都醫療並沒能靠這些生意賺到什麼錢,這些項目如今大多都處於虧本狀態,甚至在清算的邊緣徘徊。2018年~2020年,英智集團凈虧損額分別為2018.18萬元、2286.79萬元和1.69億元;惠民醫院凈虧損額分別為1128.83萬元、800.99萬元和835.93萬元。

目前,首都醫療旗下石景新天和愛育華的土地房產已經剝離,惠民醫院、首醫優合、骨科醫院、海婦項目和單店項目待處置。

值得注意的是, 骨科醫院、海婦項目和單店項目的「爛尾」均因租金「談不攏」導致,其中,骨科醫院更是在收到環保處罰後一直停工,沒有做過一起醫院業務。

不過,盡管主業荒廢,骨科醫院卻發現了另一條生財之道。自2019年起,骨科醫院開始將自己租來的樓層對外轉租,身份從一家醫院變身「包租公」。直到2020年疫情突襲,租戶沒有按時繳納房租,骨科醫院也無法按時向物業產權方繳納房租,這場維持了長達一年的轉租生意以幾起訴訟終告結束。而頑強求生的骨科醫院最終因為收租困難轉為待處置狀態,不禁令人欷歔。

一手老婦幼,一手中高端,置身吸金賽道的首都醫療卻為何總是投資失策?

「(幾筆投資失敗)不是細微的管理問題,而是重大戰略失誤。這東西實際上並沒有預測的那麼賺錢,而且賺錢賽道其實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成本和投入。」 一位不願具名的項目意向方對記者表示,從概率上說,投資失敗是很正常的。雖然很多事情「應該事先調查好,但有的能調查出來,有的情況在變化中也不好說」。

基金經理認為,盡管首都醫療的國資背景可能讓它尋找合作夥伴時受到一些限制,但其走到現在這一步與普通企業的失敗並無二致,行業原因和管理原因兼而有之。

不過, 無論是調查不足、管理問題,還是時運不濟,這些復雜的租賃關系正使首都醫療身陷訴訟漩渦。 北交所項目文件顯示,除了申請破產重整/破產公司涉及的訴訟案件,目前首都醫療涉及訴訟13條,其中2條為租賃合同糾紛,涉及金額2億多。

而這些,都是未來新入局的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2021年4月,北京英智康復醫院外景。

多次尋覓投資者未果,誰將接盤?

事實上,成立的第3年,首都醫療就開始了一次自救。通過對接包括華潤醫療、鳳凰醫養在內的十幾家機構,首都醫療曾擬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來破局,走出虧損泥潭,卻最終未能成行。

2019年,背著近5億虧損,首都醫療再度計劃重組,接觸了同仁堂集團、國葯集團兩家公司,最終都以「重組劃轉難度較大,難以參與合作」再度落空。

一名不願具名的項目意向方認為,2017年開始尋求戰略投資者時,首都醫療或許已經開始缺錢。從首都醫療的收入和支出情況來看,年年虧損,且虧損額越來越大,幾個最大的項目都到了經營不善的地步。

幾度低調尋覓投資者未果後,首都醫療將股權掛上了北交所,在上述項目意向方看來「它現在走到北交所這一步,也是說明走投無路了」。

意向方之所以願意接盤,也更多是出於戰略考量。上述投資意向方人士坦言,「對於首醫,我們可能更注重戰略投資,並不是為了簡單的財務回報。其實對於一般的投資者,投這種項目都不是為了賺錢,更主要的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業務布局,達到某些體量和規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6月初已經有三四家意向方交了保證金。

七年,對於首都醫療來說似乎還沒到「結果」的時候。盡管從目前尚在正常運營的愛育華和英智康復的財務數據看,2018年以來,兩家機構的營收規模都在逐年擴大,虧損額也在收窄,但首都醫療卻等不起了。

辦醫是一門長線生意,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之後,才能最終跑出來。從2009年就開始不斷「追逐」和睦家的復星醫葯,曾在2014年收購成功後表示,短期不會考慮和睦家的盈利情況,會盡快將和睦家布點到大城市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青島等大城市盡快開出或多開幾家門店,搶占市場先機」。

和睦家的快速擴張,確實離不開復星醫葯在背後的支持。

但和首都醫療一樣,和睦家的長期不盈利,也給復星醫葯帶來了持續壓力。到2019年7月,復星醫葯決定將和睦家賣給新風醫療。

而對於虧損問題,和睦家創始人李碧菁當年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曾坦言,「醫院的投資很大,頭幾年運營肯定是虧損的」。

這句話或許同樣適用於首都醫療,曾被寄予厚望的辦醫先行者,如今無奈走上掛牌轉讓的道路,若等不來一個有錢又有耐心的「新東家」,也難逃虧損、賣身的循環。

記者手記丨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賽道做時間的朋友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社會辦醫賽道蓬勃發展,入局者眾多。對於大眾來說,民營醫院的風口推動了社會醫療衛生資源的增加,高端醫院的出現也滿足了大眾多元化的就醫需求。但對於投資者而言,高成本、慢回報的醫院賽道是不是一門好生意,依舊要打上一個問號。

醫療賽道從來不缺講故事的能力,但投資醫院是一門長線生意,等來回報需要更長的周期,穿越周期後生存下來,才能最終建立品牌,獲得患者以及醫療主管部門的信任,真正在賽道中立足,而沒有耐心的投資者很難嘗到最終的果實。

一方面,資本青睞政策助推,將為社會辦醫帶來更多機會;但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成本也意味著更大的資金壓力。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醫療機構依舊是一門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生意,最終的制勝因素依舊在於醫療水平、就醫環境以及服務質量,而這些,都需要經受時間的考驗。

記者:可楊 實習記者:林姿辰

視覺:蔡沛君

排版:張海妮 馬原

每日經濟新聞

㈢ 盈健醫療平台怎麼樣

還不錯。盈健醫療平台擁有涵蓋全科醫療服務,和銷襲專科醫療服務及牙科服務喚兄的綜合門診能力。盈健醫斗蘆療不僅為全香港市民,也為全球客戶提供便利及一站式的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