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分立對股票是利好利空
擴展閱讀
為什麼大除權股票不能買 2025-01-16 04:48:53
股票代碼前加a 2025-01-16 04:32:29
中石化集團股票行情 2025-01-16 04:28:14

公司分立對股票是利好利空

發布時間: 2024-09-23 17:07:00

⑴ 辰欣葯業存續分立對股票是利好嗎

辰欣葯業存續分立首源對股票是利好。2022年9月,辰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控股股東辰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辰欣科技擬以存續分立的方式,分立為辰欣科技和北海辰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存續公司辰欣科技,新設公司北海辰昕的股東和持股比例與分立前的灶純辰欣科技一致。存續分立對提高股價具有戰略者辯態意義。

⑵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業績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公告中的價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並購重組等所有對公司股票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事項的公開正式披露的報告。由於上市公司對公告的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公平性負有法律責任,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總體來說,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會存在明顯的虛假、誤導或遺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沒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進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傳聞,由於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過正規途徑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實可靠性沒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為莊家用以欺騙散戶、操縱股價的工具。

因此,投資者應把上市公司公告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加以仔細閱讀和分析。那麼,投資者如何讀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讀公告

第一步,初步瀏覽公告內容。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公告。如重大投資、合作、資產重組、兼並收購、股權轉讓公告、經營業績增長、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重大訴訟、分紅方案、股票狀態變化等等,投資者大體對公告的內容屬利好、利平還是利空大致有個判斷。

第二步,詳細分析公告細節。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詳細分析:

1、公告說明事項的具體情況,該事項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嗎?

2、該事項的進展情況,真實性如何?是已發生的,還是意向性的,其執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條件或不確定性?

3、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如何,發生影響的時間是現在還是未來?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那麼當時發生了多大影響?

4、是否有承諾事項,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承諾事項有保證措施嗎?

5、澄清了哪些傳聞、研究報告、媒體報道等?

6、該事項存在哪些風險?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資者可查閱上市公司最近的年報、半年報、季報,一方面關註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分紅方案、業績預告等信息,另外還要關注3個問題:「資金從哪來?貨往哪銷?誰在管理?」

普通投資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報的會計資料和業務資料、董事會報告、財務報告三部分。

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報告期內的諸如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每股凈資產、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基本的財務數據和指標。

董事會報告陳述了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分紅方案、投資情況、業績預告等基本信息。

財務報告則包括審計報告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會計報表等內容。

抓住了這些要點,投資者就可對上市公司基本情況有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斷公告信息的影響

普通投資者往往希望獲取公告信息後直接來判斷股價的走勢。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公告中

「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部分的描述,這是公司對此事項的「官方」認識,但有些公告並沒有披露「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投資者就要經常有意識地去分析,以便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或者公司的風險。

1、財務影響和非財務影響。財務影響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潤、提高多少凈資產等等。非財務影響比如會計師更換、管理層的變更、大股東的變動、公司獲得國家部門認證等等。非財務影響是無形的,經常被投資者忽視。

2、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投資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響,還要兼顧長期影響。如A公司賣出一個子公司70%股權獲利2億元,而這個子公司是其主要經營性資產,短期來說,賣股權獲利是好事,但長期來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經營性資產,如果沒有新增利潤點,那麼公司相當於賣掉了「生蛋母雞」,不見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購兼並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擴張方式,一個公司往往通過收購兼並來拓展新產品市場份額,或進入其他經營領域。這種重組方式的特點之一就是被收購兼並方生產及經營現狀影響較大,磨合期較長,因而見效可能較慢。資產置換是另一種常見和見效較快的重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質」資產交換外部優質資產,由於是採取整體置換形式,因而公司資產質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見影。

3、一次影響和多次影響。投資者需分清一次影響還是多次影響。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補貼6000萬元,公告里寫的是「為支持公司發展,特給與公司一次性政府補貼6000萬元」,再查查公司年報,發現公司2004年、2005年已連續兩連虧,2006年的政府補貼很明顯是保證公告不被暫停上市之舉,是一次性行為,今後可能很難再得到政府補貼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項目補貼5000萬元,它是今後幾年都有的,顯然是多次影響,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同一事項的直接影響比間接影響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參股E證券公司5%,E證券公司剛獲得創新類券商資格。獲得創新券商資格對E證券公司就是直接影響,對D公司就是間接影響了。

5、歷史影響和現實影響。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投資者就可「以史鑒今」,分析以前類似事項的在當時的影響,就可大致推測出現實影響了。

需特別注意的是,事項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是投資者自行判斷的,與公司無關。公司也不會對股票價格的走勢進行判斷。

三、莫忽視風險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對披露事項作出風險提示,但可惜的是,許多投資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應,「思漲心切」,有意、無意地忽視風險因素,甚至明知有風險,也不予理會。

例如 F公司公告了與某外國大公司合作投資的事項,被投資者視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資者沒有繼續分析該事項的風險因素,如投資協議最後未經商務部批准導致合作失敗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如果不象當初預期的那麼好,而面臨經營業績下降的風險;法律方面風險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額的工程建設訂單事項,仔細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蘊含的風險極大。如該訂單是真實的嗎?即使訂單是真實的,訂單可實現性有多大?最終訂單帶給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穩定嗎?收益實現了,能收到工程款嗎?海外訂單受當地社會、經濟環境、政策影響的風險有多大?以前有類似公司承接大單後續發生過風險嗎?

四、謹慎使用各種研究報告,勿輕信傳言。

一般而言,研究報告是分析師通過研究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加上分析師行業研究,實現上市公司價值發現、價值重估。遺憾的是,近期一種不良的風氣正在一些研究報告中蔓延,過多的主觀臆斷和大膽猜測、甚至傳言出現在報告中。

例如某券商對 H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公司主營產品VB2價格從240元/公斤上漲至340元/公斤的說法,在沒有依據的情況下大膽猜測「公司2007年業績為0.77元,至未來4個季度的業績1.1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另外,已經有證券分析師由於在網站上連續發布不實信息,導致相關公司股價大幅波動,被證監會立案查處。

對於各種傳言、媒體上的不實報道,上市公司也會及時做出澄清,投資者應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內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深市發布的針對股價異動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經上市公司承認部分屬實的僅20餘份,佔比不到20%,也就是說,傳言的真實性極低。所以,投資者不要根據傳言進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測。

⑶ 大股東股份被凍結意味著什麼

如果是質押融資將股票凍結,則這是常見的融資方式,融資可以獲得資金使公司擴大規模,則意味著利好。而如果由於上市公司大股東違規操作、司法凍結,則對市場來說是一個利空消息。
比如說:公司大股東,由於自身債務問題,股票被司法凍結,則對股價利空,後市下跌的概率大。因為高管的個人形象也是公司的形象,會引發投資者對這個公司管理層擔憂,因此會拋售股票。
【拓展資料】
大股東是指股票佔比較大的股東,它表示該股東與其餘的股東相比較,它的佔比最大。控股股東一定是大股東,但大股東卻並不一定是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股票佔比大到足以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運作和重大事情的決策的股東。控股股東還分為絕對控股(佔比超過50%)和相對控股(低於50%,但大於30%)。
大股東權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股東大會對公司合並、分立或解散公司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股東可以委託代理人出席股東大會,代理人應當向公司提交股東授權委託書,並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表決權。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和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該違法行為和侵害行為的訴訟。
相關規定:減持意見稿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或者持股5%以上的股東,若預計未來6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單獨或者合並減持的股份,可能達到或超過上市公司發行股份的5%的,應當在首次減持前3個交易日,通知上市公司並預先披露其減持計劃。

⑷ 股票分拆上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股票分拆上市有利有弊,但長遠來看,股票分拆上市對於母公司和子公司來說都是利好的。首先通過分拆,母公司可以將一些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和子公司在股票市場進行套現,母公司可以通過控股的方式將對子公司的股權進行控制,如果子公司股價理想還能獲得不錯的資本溢價,給母公司帶來超額的收益,母公司還能注重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的經營發展。
如果子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不佳,也會影響到母公司的經營,造成母公司的經營業績下滑,使得股票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如果是將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給分立出去之後,追求分拆上市帶來的融資,也會降低母公司的資產營運的質量及效率。
所以,對於分拆上市我們也要冷靜看待,到底是否分拆上市,還需好好分析,分拆上市是否對母公司的業務整合和長遠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拓展資料】
分拆上市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整體與分拆是相對的一個概念,所以所謂的分拆上市,就是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簡而言之就是將一個集團旗下的不同項目或不同子公司分開單獨在資本市場上上市融資的過程。在國外成熟資本市場,分拆上市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工具已成為許多企業高速擴張的重要手段。某個大型企業集團,擁有多個獨立運作的子公司,當這個集團下面的子公司在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某個交易所上市,就稱某個企業旗下的子公司被分拆上市。這個子公司將具有相對更加獨立的財務、經營等活動。需要定期公開財務報表給投資者。
分拆上市的好處有哪些?
有一些專業人員表示,分拆一個公司,增厚一份業績,相比創投概念對公司業績的支撐,分拆概念能夠使利益再次擴大,顯然這是分拆上市的一個最大的好處。通過分拆活動,母公司可以將某些具有市場發展潛力,但暫時未達預期的項目在證券市場套現,而母公司可通過控股形式繼續保持對子公司的控股權。如果子公司的上市價格理想,母公司還可通過子公司的分拆上市獲得可觀的資本溢價。分拆也有利於母公司注重於主業或核心業務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