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富國銀行股票2009年跌到多少
擴展閱讀
有英文股票代碼嗎 2024-11-14 21:14:04
股票軟體一鍵撤單 2024-11-14 21:08:00
北向資金交易股票查 2024-11-14 21:06:14

富國銀行股票2009年跌到多少

發布時間: 2024-11-12 12:47:03

⑴ 今天股票大跌為什麼是2009年2月18日的股票

央行擠壓票據融資泡沫 三個月正回購放出天量

昨天,公開市場三個月正回購量猛增至1200億元,創下了其歷史最高紀錄。市場猜測,央行此舉可能意在通過微調短期流動性,適度平抑連月突飛猛進的票據融資。此外,這次巨額回籠只是結構性調整,並未改變資金寬松的局面,目前公開市場仍為向市場凈投放資金。

央行昨天在公開市場選擇對91天回購品種進行了正回操作,正回購量為1200億元,為前次操作的2.4倍;收益率則為0.96%,與前次操作持平。

本周公開市場回籠資金力度增加顯然與到期資金大量釋放有關。由於上一年央票的大量發行,本周到期央票和正購量合計達到了1565億元,比前一周增加了1125億元,為2月份的最大單周資金釋放量。因此,公開市場有必要加大資金回籠力度以免流動性過度投放,千億級正回購操作量並未超出市場的預料。

然而,這一平常的沖銷行為可能蘊藏著另一層深意。本周公開市場使用的回籠工具為91天正回購,而此前公開市場通常選用7天和28天這兩個期限品種來調節短期流動性的收放,一旦涉及一個月以上的資金調控往往選擇直接發行三個月央行票據。

值得關注的是,自去年12月以來,銀行貸款迅猛增長,其中票據融資的增速最為顯著。今年1月,在銀行的信貸總額中,票據融資佔比已由去年12月的30%猛增至41.59%,並且直接推動當月銀行貸款創下1.62萬億的歷史新高。

利率低是票據融資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與同期的短期貸款相比落差大,企業通過票據借貸的成本低,積極性高。另一方面,票據貼現率的市場化程度高,由於近期資金寬裕,加之競爭激烈,銀行票據貼現率已低於其資金成本,企業可以在貼現利率與政策利率倒掛的情況下,從中無風險套利。

盡管目前關於巨額票據融資增長的爭論仍在持續,但是如何確保銀行信貸在年內實現持續均衡地投放,則是事關今年我國經濟實現穩定增長的關鍵。從技術上看,確保票據融資的正常增長無疑要從資金供給和資金價格兩方面入手。票據貼現期限通常較短,基本上在3至6個月以內。因此,在央行的操作工具中,3個月央票和正回購則是比較「對症」的工具。其實,從本月初開始,3個月央票的發行節奏已經悄然加快,由原先的兩周發行一次,轉變為每周發行。一些業內研究人士認為,如果公開市場持續加大這一期限資金的回籠力度,必然將推動資金價格水平上升。一旦貼現率回復到銀行的資金成本之上,將有效抑制企業套利行為,擠壓票據融資中的泡沫成分。

雖然本周公開市場加大資金回籠力度,並且有針對性地加大對三個月期限資金回籠,但這只是結構性的微調,並未改變整體資金面寬松的大局。從今年年初至今,公開市場仍然向市場凈投放資金,資金凈投放量約為2600億元。(上海證券報)

1月大小非減持比重創近三個月新高

A股大盤開年後的持續反彈既對場外資金產生了強烈吸引,也為仍持「落袋為安」觀念的大小非提供了套現的良機。盡管1月兩市解禁、實際減持的大小非數量分別比去年12月下降了36.1%和30.7%,但當月大小非減持量占兩市總成交量的比重卻創下近三個月的新高。

平穩度過了去年12月的解禁「洪峰」,今年1月滬深市場面臨大小非解禁總量的壓力大幅減輕,但解禁小非的比重顯著增大。

根據中登公司按月披露的股改限售股解禁和減持情況,1月兩市合計解禁大小非80.48億股,比前一個月顯著減少36.1%。其中大非解禁54.42億股,佔比67.6%;解禁小非達到26.06億股,創下自中登公司披露該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26.06億股小非「出籠」的1月,恰逢股指自6124點調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波反彈,當月上證綜指在流動性充足、經濟預期轉暖、投資信心恢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創出9.33%的漲幅,一度逼近2000點大關。數據顯示,1月大小非實際減持5.7億股,環比減少30.7%,其中小非減持2.68億股,佔比47%。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上個月大小非減持總量顯著下降,但其減持力度並未同步減輕。根據中登公司數據,1月滬深總成交量為2039.74億股,環比減少超過四成,而當月實際減持大小非數量占總成交量的比重達到0.28%,比去年12月的0.24%高出0.04個百分點,也高於11月0.26%的水平。

截至上個月月底,兩市累計產生股改限售股數量達到4685.35億股,存量未解禁股改限售股為3228.90億股,股改以來滬深累計解禁1444.80億股,佔比30.84%;累計減持292.80億股,佔比20.27%。

自中登公司2008年6月開始按月披露大小非解禁、減持情況以來,近8個月內兩市累計解禁的股改限售股達到631.45億股,實際減持47.24億股。

本月,兩市解禁股改限售股總量將再度反彈,西南證券數據顯示,本月股改限售股解禁額度為1532億元,環比增加134.97%;當月限售股解禁總額度1652億元也比1月份增加134.33%,其中僅招商銀行(600036)解禁的大小非額度就將佔到全部限售股解禁額度的38%左右。

市場人士認為,本月大盤量價齊升的反彈無疑會加大大小非套現的意願,但由於市場還比較看好這輪反彈的持續性,部分股改限售股股東也存在明顯的惜售心態,在目前流動性充裕的市場環境下,本月大小非的釋放不會對盤面造成很大影響。(上海證券報)

年報將至 39家公司高管及其親屬「准點出貨」

乘著大盤回暖,同時也可以避開年報、業績快報等敏感時期,不少上市公司高管紛紛買賣自家公司股票。統計數據顯示,2月2日至13日,共有39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及高管親屬買賣自家公司股票總計98筆,其中減持佔了絕大多數。

不僅交易頻繁,而且不少中小板公司高管拋售套現的數額驚人。路翔股份董事鄭國華於2月12日減持120萬股股份,成交價13.35元/股,套現金額在1602萬元左右。同樣,恆寶股份的江浩然以及恆星科技的謝富強、譚士泓也在近日套現了上千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近期中小板高管套現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盤最近回暖、個股升溫,上市公司高管逢高減倉。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年報披露工作的推進。

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不得買賣本公司的股票,同時,在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重大事項發生之日或在決策過程中,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董監事高管也不得對自家股票進行買賣操作。此後,這一規定的適用范圍在《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買賣本公司股票行為的通知》中又被推廣至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配偶。

從目前年報披露情況來看,自今年1月20日永新股份率先披露中小板2008年年報之後,中小板公司的年報披露頻率較慢。根據預約時間表顯示,主要集中在3月、4月期間。由於年報前30日內,買賣自家公司股份有限制,因此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趕在目前這個時間段買賣股票。

以恆星科技的減持為例,該公司的年報披露時間預定為3月10日,所以2月10日之後,公司的董監事、高管就不能買賣公司股份了。因此,公司董事謝富強、陳丙章、譚士泓分別在2月2日至6日期間通過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減持了大量上市公司股份。

「再加上近期市場情況也不錯,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如果想減持的話,就要抓緊年報披露前的這段日子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上海證券報)

標准普爾500指數今日首次跌破800點大關

因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感到擔憂,美國周二大幅下跌,標准普爾500指數自去年11月21日創下熊市低點後今日首次跌破800點大關。

原油期貨大幅下跌,三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約下跌了6.8%,報收每桶34.95美元。油價在過去三個月里共下跌了36.4%。

黃金期貨上漲了2.7%,報收每盎司967.50美元,盤中最高漲至970.50美元。四月份黃金期貨今年迄今共上漲了9.4%,過去三個月里共上漲了30.3%。金價的上漲反映出投資者為規避風險而選擇安全度較大的投資。

主要股指盤中創自去年11月以來新低。

今日波動性指數自一月份來首次恢復到50以上的水平,當前上升17%,至51。該指數通常被人們稱為恐懼指數,該指數在去年10月曾達到89.5。

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紐約2月份製造業指數(773.217,-25.45,-3.19%)從1月份的-22.2下跌至-34.7,創自2001年開始編纂這一指數以來新低。這一數據說明美國經濟衰退正在進一步惡化,投資者還擔心美國最新的經濟刺激計劃不會在短期內產生效果。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上一財季GDP按年計下降了12.7%,創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大降幅。

標准普爾500指數自去年11月21日創下熊市低點後首次跌破800點大關。

美國銀行下跌了10.2%,摩根大通下跌近9%,富國銀行下跌了7%以上,KBW銀行指數下跌了7.2%。

Miller Tabak & Co。市場分析師丹-格林豪斯(Dan Greenhous)表示,「銀行業的問題仍未解決,企業盈利能力在下降,我們在近期看不到有什麼力量能夠扭轉這一趨勢。」

他表示,「我認為當前股價並沒有充分反映出2009年惡劣的經濟形勢。」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297.81點,至7552.60點,跌幅為3.79%;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了37.67點,至789.17點,跌幅為4.5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63.70點,至1470.66點,跌幅為4.15%。

上周,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和銀行救援計劃可能無法扭轉美國經濟的下行趨勢,美國股市震盪收跌。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均下跌5%左右。

周二最值得關注的消息是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和未上市公司克萊斯勒(ChryslerLLC)向美國政府遞交的復甦計劃,這是其獲得數十億美元救命錢的前提條件。據《華爾街日報》報告,前Lazard銀行家榮-布魯姆(RonBloom)有可能被任命為政府顧問組成員,而他對汽車製造商的態度向來非常強硬。

另外,戴姆勒(Daimler) (DAI)報告第四季度虧損19億美元,部分原因是其所持的克萊斯勒股權價值嚴重縮水以及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業績急劇下滑。

汽車製造商必須在美東時間今天下午5點前(北京時間次日早上6點前)提交自己的復甦計劃。

沃爾瑪(WMT)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其盈利表現略好於預期,但全年財測數字卻未能達到預期。該股上漲了3.3%。

亞洲股市在香港及中國銀行股的拖累下下跌,其中日經225指數收盤時下滑1.4%,上證綜合指數重挫2.9%。

外媒誣稱中國操縱統計數據 製造經濟反彈假象

中央政府進行宏觀經濟決策所依據的統計數據,和社會上廣大統計用戶所得到的數據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得到的是真實的數據,企業得到的是「操控」的數據,政府的宏觀決策就會和企業的整體預期產生背離,就不可能收到預期的調控效果。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統計部門的獨立性不斷增強,所公布的經濟統計數字,在總體上客觀地反映了我國當前的經濟增長形勢。

部分外國學者機械片面的理解導致站不住腳的判斷

問:最近,我在路透社網站上看到了一篇題為「中國統計數據迷霧重重經濟學家不知所措」的評論。作者引述了多位西方學者的言論,認為中國的統計數據被「官方操縱」,目的是「保持社會穩定」。文中還引述了不同學者的不同觀點。一位學者認為中國官員在向下調整數據,為2009年下半年製造一種相對強勁的數據反彈效果;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中國官方在向上調整數據,他們認為,2008年12月中國的發電量同比下降了7.9%,工業產出的增長率也在下降,所以,四季度6.4%的工業增長不可能帶來GDP6.8%的「強勁」增長。這篇文章也給一些讀者帶來了「重重迷霧」,請你們對這個「評論」做一些評論。

答:這些學者在對中國的統計指標、統計方法、統計制度以及現實的經濟活動缺乏基本了解的情況下,就貿然做出「官方操縱」的結論,是不負責任的。這不但影響他們自己對中國經濟增長實際情況的真實判斷,也對世界上關心中國經濟增長的人們形成誤導。

問:對統計局發布的發電量與工業增長的數據提出非議,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工業電力消耗與工業增長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

答:一些學者對於工業電力消耗和工業增長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是機械的。

在我國,工業確實是電力消耗最大的部門,2007年工業的電力消費量佔全部電力消耗量的75%。但在工業部門中,各個行業電力消費情況是不同的。除電力部門外,電力消耗占工業部門總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個部門分別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5%)、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1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0%)。

在全球金融危機下,這些正是受到沖擊最大的行業,如冶金行業去年11月的增長率為-4.8%,12月轉為增長0.8%;有色金屬行業的增長率分別為2.3%和9.5%,石化行業為0.9%和4.4%。這些行業的增長所受到的影響在11月份表現得最為明顯,12月份雖然有所回升,但除了有色金屬行業外,增長率仍然偏低。相對於這些重化工行業,我國的低能耗行業也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沖擊,但從整體上看,所受的影響要小於重化工部門。這就是我國發電量在下降,但工業仍然保持增長的基本原因。

問:去年四季度的工業增長率確實很低,如此低迷的工業能支撐6.8%的GDP增長率嗎?

答:2008年四季度6.4%的工業增長率反映的是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增長率,即主營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的增長率。雖然它反映了工業增長的趨勢,但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工業增長。

從國民經濟的其它行業來看,並沒有都出現大幅度下滑,有的行業增速還出現了近兩年來的新高。從分季不變價增加率來看,農業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達到7.2%,比2008年三季度提高了1.6個百分點,達到2007年和2008年兩年來季度增速的最高點;建築業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為8.6%,比三季度提高了4個百分點,也達到了2008年年內的新高;批發和零售業2008年四季度的增速為15.2%,也是自2004年以來除2008年三季度以外的最高增速;金融業2008年四季度增速為15.0%,比三季度提高了4.4個百分點。

從2008年數據來看,上述四個行業在GDP中所佔比重達到了30.3%,在2008年四季度6.8%的經濟增長中,這四個行業的拉動率為3.1個百分點。因此,僅僅根據工業增長下滑來否定整個中國經濟增長是站不住腳的。

不能低估國內需求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

問:一些學者非常重視評估外部需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他們是不是低估了國內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

答:是的。中國經濟增長是靠「三駕馬車」拉動,而不是僅僅靠出口驅動的。我們可以具體分析一下三個方面的情況。

去年四季度,我國的進口和出口都有所下降,但由於前一段時間我國企業為應付原材料的漲價,積累了大量庫存,因此在出口小幅下降時,進口卻是大幅下降的,這樣我國的順差反而是提高的,達到了1145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50.5%,如果扣除掉匯率和價格上漲因素,上漲幅度至少在15%以上。

再看固定資產投資,從2003年本輪經濟周期以來,投資拉動一直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從2003年至2007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實際增長一直保持在20%以上,大約在GDP增長率的兩倍左右。但是到了2008年四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名義同比增長率雖然還保持了22.6%,但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率只達到16.8%,這和6%左右的GDP增長率是基本呼應的。

最後看看消費,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2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達到17.2%。雖然我國目前沒有按季度公布支出法的GDP數據,但是從最終需求上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下降,凈出口和消費增速卻在上升,尤其是消費的增長仍然相當強勁,從這些變數與支出法GDP中的有關變數的聯系看,如果利用支出法計算GDP增長率,結果可能還會略高於用生產法得到的結果。

客觀准確的統計數據在宏觀經濟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問: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不時聽到對我國統計數據的批評,時而說高估,時而又說被低估了。作為研究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的學者,你們怎麼看待這些批評?

答: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著由計劃體系向市場體制的轉軌,中國的國民經濟核算也由傳統的MPS體系轉變為市場經濟國家共同使用的SNA體系。反映在對經濟總量的統計上,就是GDP核算代替原來的工農業總產值統計和MPS體系的國民收入統計。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官方統計尤其是宏觀經濟統計數字,已經越來越多地在宏觀經濟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說這些數據是「官方操控」的,那麼建立在這種虛假數字上的宏觀調控也是脫離實際的。但事實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宏觀經濟決策,從整體上看是科學、合理和正確的,這本身就說明我們進行宏觀經濟決策的數字依據在不斷發展完善,對經濟運行的描述越來越客觀。現在,以官方統計反映的中國綜合實力、人民生活和國際地位的變化,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如果中國在經濟遇到困難時就「操控」統計數據,那麼每次「失之毫釐」,加起來就會「謬以千里」,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統計部門的獨立性不斷增強,不但需要滿足政府在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制訂政策和管理的需要,還要滿足企業、學術機構、個人和國外的各方面的需要,中央政府進行宏觀經濟決策所依據的統計數據,和社會上廣大統計用戶所得到的數據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和企業得到的數據是不一致的,即政府得到的是真實的數據,企業得到的則是「操控」的數據,政府的宏觀決策就會和企業的整體預期產生背離,就不可能收到預期的調控效果。

我們認為,國家統計局及其它政府部門所公布的經濟統計數字,反映的各個方面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平衡關系是清晰的,在總體上客觀地反映了我國當前的經濟增長形勢。中國的政府統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統計數據的准確性、及時性、系統性、獨立性和透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為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廣大社會用戶提供了很好的數據服務,這也是我國政府宏觀調控水平不斷提高、民間研究能力不斷提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的政府統計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如從GDP核算本身來看,我國以生產法計算的GDP統計已經相當完善,進度和年度數據都是用生產法公布的,但是以收入法和支出法計算的GDP,目前還只能提供年度數據。我們對出口、投資和消費的分析在口徑上和生產法GDP是有差異的,這就影響了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經濟增長進度研究。國家統計局已經表示,要盡快地將季度支出法GDP核算加以完善並且公布結果,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人民日報)

⑵ 巴菲特為何減持富國銀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增持了1240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約2.52億股,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

在5月舉行的伯克希爾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表示,蘋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費類產品,不管要不要買,蘋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對於蘋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購股票在內的1000億美元規模資本返還計劃,他感到很高興。當時巴菲特說,伯克希爾持有5%的蘋果股票,也許以後持股比例會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蘋果,我認為它的收入幾乎是美國第二大盈利公司的兩倍。」巴菲特曾說。

銀行股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選擇了增持高盛、減持富國銀行。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次購買高盛的優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數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約1325萬股。截至今年6月底,這些股票價值約29.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富國銀行的持股仍在繼續減少。

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為一季度減持規模172萬股的2.6倍,持倉降至約4.52億股,季末市值約251億美元。使得富國銀行成為該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倉。8月14日,富國銀行股價收漲0.8%,報58.07美元,較二季度末漲近4%。

不過,這一減持未必代表伯克希爾對富國銀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官網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這些買賣決策並未反映我們的投資管理層對相關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過10%的原則」。

伯克希爾公司在這份聲明中稱,除了少數例外,該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資股票。

「由於許多投資者正在回購這些股票,伯克希爾有時需要進行少量出售,以避免達到10%的門檻。在第二季度,這種自我設定的限制導致伯克希爾出售了銀行和航空業的少量股權,同時伯克希爾還購買了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票。」聲明中這樣寫道。

⑶ 工行市值幹掉富國銀行,何時重奪全球市值第一大行

工商銀行最新市值2639億美元 全球銀行凈利潤排名超富國
2017.5.31.9:54 來源:中國基金
全球金融巨肆數升頭之爭風雲變化,在股市連漲五天和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帶動下,工商銀行的最新市值剛剛超過了富國銀行,兩者市值分別為2639億美元和2619億美元。
工行曾長期占據全球市值和盈利第一大行的寶座,曾被成為「宇宙第一大行」,目前工行的凈利潤仍然居於全球第一,遙遙領先於美國和全球的銀行巨頭,只畢塌是市值方面目前仍距離摩根大通銀行還有15%的差距,需要繼續努力才能重奪全球市值第一大行。
工行股價五連漲 富國銀行三連跌
中國基金報統計顯示,2016年年底時,富國銀行是全球和美國的第二大銀行,市值達到了2716億美元,明顯領先於當時工行的2226億美元的市值。
當時工行的市值只是小幅超過美國第三大銀行美國銀行,當時美國銀行市值為2192億美元。
沒想到,短短不到五個月時間,工行的市值大幅增加到了2639億美元,而富國銀行的市值小幅下降到了2619億美元,工行實現了對富國銀行超越。
從目前來看,工行2639億美元的市值仍然距離摩根大通3033億美元還有近15%的市值差距,工行市值想要超過摩根大通,還需要工行的繼續努力和A股市場的配合。
目前國內和國際股市給工行等國內大銀行的市盈率低於7倍裂老,就是對於傳統銀行業務優勢和盈利能力能否持續的擔憂,工行等國內大銀行只有真正實現了業務轉型,股市才會給這些銀行10倍以上的正常估值水平。
轉型後的工行若能繼續保持每年400億美元以上的凈利潤水平,市場給予工行的市盈率達到8倍以上,那麼就可以輕松超越摩根大通銀行,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銀行。
工行如何來實現這一目標?用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在2016年年報展望中的話來說,「未來屬於毫不懈怠的創新者,屬於腳踏實地的實干者。」工行將始終堅持遵循商業銀行經營規律,保持戰略定力,擔當盡責,砥礪奮進,努力以新理念、新舉措、新作為帶動轉型發展走出新天地……

⑷ 有的股票已經在底部了,為什麼有的散戶還割肉呢

作為一個投資者,大家都非常想在股票的底部買入,然後在股票的高點賣出,賺取一定波段的收益。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事與願違,經常出現在股票的底部割肉賣出的情況。由於利益的驅使,大部分是散戶都喜歡追漲殺跌,經過幾輪的操作,不但沒有賺到金錢,相反本金也損失殆盡。有的股票已經在底部了,為什麼有的散戶還割肉呢?我想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二、建立一套完備的股票交易體系。很多散戶在底部割肉都是對自己的股票沒有自信,不知道能不能漲回來。所以需要自己建立一套完備的股票交易體系,當自己准備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就已經制定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當股票上漲的時候怎麼樣操作,漲到什麼時候應該賣出;當股票出現下跌的時候是否應該割肉等,這些在買入以前就應該計劃好,才不至於在底部割肉。

⑸ 美聯銀行的收購事件

受席捲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深陷困境。美國花旗集團於美國東部時間2008年9月29日宣布,已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的協助下與原美國第四大商業銀行美聯銀行達成原則性收購協議,同意以21.6億美元股票收購美聯的銀行業務,包含承受美聯530億美元負債。美聯銀行則會繼續擁有它於2007年收購的經紀公司AG Edwards、以及共同基金Evergreen。
據悉,花旗集團收購美聯銀行的協議已經得到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不過最終協議還需要美聯銀行股東會表決,其表決的最後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
北京時間二零零八年十月三日晚消息,富國銀行(Wells Fargo(WFC)和美聯銀行(Wachovia)(WB)宣布就150億美元並購計劃達成協議。這起並購案讓市場清晰地看到了富國銀行強大的經濟實力及其擴大公司在美國東部業務范圍的決心。
這一大膽動作使得美聯銀行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C)之間的交易落空。上周一,花旗表示同意收購美聯銀行的銀行和抵押貸款業務。在這一由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促成的交易當中,花旗同意以21億美元的股票收購美聯上述部門。美聯銀行也表示已與花旗進行了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監督下的談判,交易有望得到美國政府的援助。
富國銀行宣布准備,准備按照0.1991比1的比例交換美聯銀行股票。
以富國銀行周四收盤價35.16美元計算,本次對美聯銀行的收購出價相當於每股7美元,而周四,美聯銀行收盤時的股價為3.91美元。
美聯銀行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斯蒂爾(Robert Steel)表示,與富國銀行合並不需要政府支持,這有助於公司保持完整,更能體現美聯銀行作為一家完整公司的價值。
根據熟悉內情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花旗集團高層對這一消息表示遺憾。據悉,富國銀行是在得悉花旗集團的收購計劃後才加入對美聯銀行的追求的。
另外,花旗集團的收購條款當中不包含違約金,否則美聯銀行要為中斷與花旗合作付出沉重代價。
總部設在舊金山的富國銀行是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保險公司機構之一,由於沒有接手那些將自己的同行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拖垮的高風險貸款業務,該公司在房地產市場崩潰以及接踵而至的信貸危機當中躲過一劫。
富國銀行宣布,准備以100億美元的代價將美聯銀行的問題資產轉移至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發行200億美元證券以改善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狀況。
美聯銀行宣布其董事會已經在周四晚間批准了富國銀行的收購提議。 截至美東時間上午9:50(北京時間晚上9:50),美聯銀行飆升2.97美元,至6.88美元,漲幅76%;富國銀行大漲3.27美元,至38.43美元,漲幅9.3%;而花旗集團重創2.81美元,至19.69美元,跌幅12.6%。
FDIC幫助
美聯銀行和富國銀行指出,與稍早前華盛頓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Q)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JPM)合並案不同的是,他們之間的合並不是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撮合下進行的。
富國銀行對美聯銀行的收購顯然對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有利,因為這樣一來,後者就不用再為花旗因承擔美聯銀行3120億美元問題資產而遭受的損失提供保護了。在這些數額龐大的問題資產當中,有美聯銀行在2006年房市繁榮期收購Golden West Financial時接收的超過1000億美元的選擇性浮動利率抵押貸款。
交易完成後,富國銀行將得到美聯銀行4480億美元銀行存款。這筆存款將成為其穩定的資金來源。
該銀行宣布,兩公司合並後,其業務范圍將遍及美國39個州的10,761個區域。
在這起交易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富國銀行將以公平值計算美聯銀行不良資產,這具有兩個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富國銀行的資產狀況非常穩健,能夠應付收購美聯後必須進行的資產減記;其次,它對贊成按市值計價規則的從業者和監管人員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該公司宣布,「我們預計可能發生100億美元左右的並購和整合開支。為了保證良好的資本狀況,我們計劃發行200億美元證券,其中主要是普通股。」
聯邦反壟斷監管機構2008年10月10日批准富國銀行以117億美元價格收購美聯銀行,為歷時一周的美聯銀行收購爭奪戰蓋棺定論。
富國銀行的收購計劃,在花旗集團退出競購後一天內便迅速獲批。9日晚些時候,花旗集團因在如何分割美聯業務上未與富國銀行達成一致而宣布退出收購談判。當天,富國銀行稱將繼續推進收購進程,並計劃在第四季度未完成交易。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結束」反壟斷審查的交易名單中把該交易包括其中。「提早結束」表示,該委員會或司法部門在反壟斷法規定的30天審查期結束之前便完成了審查。
目前,該收購交易還有待美聯銀行股東的一致通過。
據花旗集團提供給法庭的文件顯示,上月26日,美聯銀行儲戶從該行取走50億美元儲蓄存款。當天美聯銀行首席執行官鮑勃·斯蒂爾約見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維克拉姆·潘迪特商談收購事宜。
9月29日,花旗集團宣布已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協助下與美聯銀行達成原則性收購協議,同意以21.6億美元收購美聯的銀行業務。但本月3日富國銀行突然介入,宣布美聯銀行董事會已同意富國提出的以117億美元收購全部美聯銀行的方案。花旗集團以同美聯銀行的排他性收購協議遭非法終止為由,計劃向法庭提交訴訟,索賠最高600億美元。 那年夏天貝爾到任後,她才發現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是一個漏洞百出的機構。她說:「這么久以來竟然沒有一家銀行倒閉。我們那時還在所謂的銀行業黃金時期,監管措施不受歡迎,而向來被認為是嚴厲監管者的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更是處境艱難。」公司的預算被大幅削減,員工被辭退,士氣低落。在任的第一年,除了和亨利·鮑爾森有過長達十秒鍾的握手以外,她從來沒有和鮑爾森說過一句話。
但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開始在次級貸款問題上回歸管理本位,雖然當時還沒有其他的監管機構這樣做。到了2006年,次貸金融行業開始跨入雷區,給任何想貸款的人發放貸款,但是這些貸款很多是欺詐性的,帶有隱藏性收費和不平等條款。大多數次級貸款帶有可調節的利率,一開始非常低,但是幾年之後會突然高得嚇人,使許多擁有房產的人無法支付月付房貸。而貸方則毫不在乎,因為他們把貸款賣給了華爾街金融機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再把這些打包到抵押保證債券中,再賣給投資者。
控制次級貸款泛濫本應是擁有消費者部門的美聯儲的職責。但是當時的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非常討厭過分監管市場,對控制次貸一點兒也不感興趣。還有其他的銀行監管機構,比如監管全國性銀行的美國金融管理局,以及負責監管儲蓄和貸款業務的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本來也應該對此作出反應。但是他們對這個日漸嚴重的問題的回應,好的時候是不冷不熱,壞的時候簡直是充滿敵意。(美國金融管理局實際上利用了自身的聯邦權力,來阻止地方控制次貸泛濫的努力。)到貝爾進入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時候,金融管理局已經用了一年去為監管的銀行制訂「自願執行的次貸指導條例」,但還是沒有正式頒布這個條例。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在這一片混亂中站了出來。貝爾十分了解這個條例,因為她在財政部任職的時候曾經努力使次貸貸方同意停止他們最壞的放貸行為,但是沒有成功過,那時候這個產業還遠沒有現在這么大。她發現,情況正在急劇惡化。貝爾指導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花大價錢買了一個昂貴的資料庫,裡面列出了所有華爾街賣給投資者的包含在抵押保證債券中的次級貸款。她為自己所見到的結果所震驚了。「突然大幅調高貸款利率、濫用提前預付罰金等,這些我們在2001和2002年認為是掠奪性的做法,現在卻變成了主流行為。」她說。
到了2007年春的時候,她開始和金融業高管們會談,敦促他們提高貸款門檻,優化貸款結構也就是修正貸款泛濫這樣當房地產泡沫破裂、大量貸款無法償還的時候,人們才不至於失去他們的房產。「這很正常,」她對我說,「調整結構是銀行業可以隨意支配的工具之一。」
她從這些會談中看出的一點:抵押貸款服務商一般都是大銀行的業務分支,大多數情況下,修改為擁有貸款債券的投資者安排的貸款,是他們擁有的法律權力。但是他們卻沒有這個動力。在施加了壓力之後,貝爾覺得自己已經使他們做出了必定會履行的承諾。
她還迫使美國金融管理局頒布了次貸指導條例,雖然這個條例只能起到微弱的改善作用。絕大多數的次級貸款是由監管下的銀行系統之外的金融機構發放的,根本不在美國金融管理局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管轄范圍之內。但是這些非銀行機構自身的融資卻依靠被監管的銀行。為了監管這些不受監管的借貸方,貝爾想到了一個主意:用官方頒布的次貸指導條例監管任何依靠聯邦管制的銀行來融資的公司。她說:「那些銀行簡直是拼盡全力和我們對著干。」結果她敗了。
同時,貝爾還在銀行業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打一場後衛戰。針對所謂的最低資本要求,也就是銀行必須持有的一定金額的資金,以抵禦損失。銀行總是希望他們的資本要求越低越好,這樣他們就可以冒更大的風險,而這將帶來更多的收益,更能給高管帶來更多的分紅。2004年的時候,一個叫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的國際機構公布了新的條例,允許銀行以風險資本比例為基礎來調整最低資本金額,也就是說,如果資本的風險低,那麼最低資本限額也相應地降低。(後來事實證明,三A級別的充斥了大量的不良次級貸款的抵押債券其實在巴塞爾框架下也被認為是低風險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危機之前的幾年裡會有那麼多銀行大量買入這些證券組合。)更糟的是,巴塞爾框架II協議允許銀行以自己的風險評估模型來評估自己的資產。
大多數歐洲國家很快就接受了巴塞爾框架II協議。美聯儲也非常希望這么做,美國金融管理局也是。但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卻擔心,降低資金標准、讓銀行自己選擇風險評估模型會增加銀行破產的風險,所以反對執行巴塞爾框架II協議。這和貝爾自身的直覺簡直是天作之合,她一到任就成了這些新條例的頭號反對者。其他監管機構不高興了,尤其是美聯儲,一直催促她簽署同意;這並不需要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同意,但是所有銀行監管機構聯合執行重大政策變革卻是在政治上極為重要的。而貝爾承認,他們並沒有這么做,「我們一直在拖延時間」。她拖延了很久,以至於直到金融危機降臨美國的時候,巴塞爾框架II協議還根本沒有執行。
拖延時間並不是那種能贏得贊賞甚至引起注意的政治策略,但是我一直認為,貝爾反對執行巴塞爾框架II協議,是金融危機時拯救金融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一舉措的重要性很少為人所知。歐洲銀行業因為缺少足夠的保底資金,在危機的打擊中幾乎崩潰。愛爾蘭、冰島這些國家的大銀行紛紛倒閉,德國撥出了幾千億美元來支撐本國的銀行。即使在危機之後的今天,歐洲銀行的狀況也比美國銀行要糟很多。美國銀行的資金也不充足,但是總比歐洲的同行要多得多。盡管當時也有許多問題,但是今天,美國銀行的狀況已經好了很多。
到了2007年夏,次貸危機泡沫破裂。不出貝爾所料,次級貸款的拖欠率急劇上升。預想未來,不難看出2006和2007年年初發放的那些可調節利率的貸款肯定會在一兩年之內提高利率。在泡沫沒有破裂的時候,房產價格一路上漲,房產擁有者還可以重新募集資金來抵消提高利率的影響。但是現在這條路行不通了。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再也無法按期支付貸款,於是災難降臨了。但是,似乎只有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把可能到來的災難當回事,並且對後果抱有警惕。而鮑爾森和伯南克則堅持說,次貸泡沫破裂帶來的破壞效應將會得到「遏制」,這是他們常用的說辭。

⑹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從巴菲特買富國銀行看銀行股投資價值。

以前,銀行股是A股市場上為數不多估值體系與國際接軌的股票。隨著去年以來的震盪調整,現在成為估值較國際同類股票嚴重打折的品種。這仍未能提振銀行股走勢,以周五收盤為例,銀行板塊僅有一隻個股飄紅。

少不了先聊下估值工具,本文將用市盈率來對比幾個主要市場的銀行股。市盈率對銀行股而言可能是有爭議的估值方法,經常有人說市凈率是較正確的方法。考慮到市凈率不能反映出銀行的盈利能力,而且文中提到巴菲特買入銀行的理由時會涉及這一點,就採用市盈率這個指標吧。

從最新收盤價看,A股銀行股市盈率全部在7倍以下,均值略低於5倍,最高是平安銀行6.8倍,最低是興業銀行3.9倍,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都是4倍多。

對比其他股市的同類股票,上述股票估值顯然低很多。香港市場銀行股的標桿企業匯豐控股,市盈率12.5倍;美國市場的富國銀行為11.8倍,美國銀行更高達18倍。

咱們開始聊巴菲特。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2013年四季度報告可以看出,巴菲特投資倉位最顯著的變化是繼續增持富國銀行,減持了康菲石油。經過多年增持,巴菲特持有富國銀行4.635億股,按最新收盤價46.05美元計算,持倉市值為213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巴菲特增持1236萬股富國銀行。當年,伯克希爾持有富國銀行超過3億股,占總股本的6%多;2012年增至4.08億股,持股7.7%,早已成為該銀行第一大股東。

之前很多投資人士分析過巴菲特為什麼多次增持富國銀行,包括巴菲特非常了解富國銀行,1989年開始買入富國銀行股票,持有的年頭非常長。富國銀行的業務競爭優勢明顯,一直都是美國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銀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銀行業里,業績相當穩定。富國銀行資金成本低,客戶基礎龐大。

但在買點上,我覺得巴菲特最看重的是估值低。翻看巴菲特的言論,他把幾次買股的理由說得很清楚:1990年買進富國銀行股票是因為該股數月時間股價幾乎腰斬。他說:1990年我們買入富國銀行的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5倍。”2009年富國銀行再次暴跌,巴菲特再次增持時,又解釋說富國銀行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4倍。巴菲特說他評估銀行股的方法主要是看資產盈利能力,而且要以一種穩健保守的方式來獲得盈利。

股價相對每股稅後利潤的倍數,其實就是市盈率。按照巴菲特的這個標准,A股市場上所有的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都在估值極低、投資價值極高的區間,因為它們的市盈率都在4倍至5倍。

富國銀行是一家盈利能力強的企業,2013年凈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16%。A股銀行業的2013年報尚未出爐,從2012年報、2013年三季報看,大部分銀行沒達到這個數字,也基本都在10%以上。不論如何,股價與每股收益的關系,直觀體現在市盈率上。相比富國銀行,估值低一半多的A股銀行股已經低於巴菲特的買點。

當然,估值高低、股價趨勢,綜合反映市場的新生態,投資者對行業、股票未來的預期,這遠不是市盈率等估值指標可以具化的。只是,作為尋求投資安全邊際的代表人物,在藍籌股低迷市道中,巴菲特的角度是可以參考的角度之一。

更多銀行股投資價值知識請關注股票知識網

⑺ 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賺錢解析查理·芒格的十大投資心理學

過多地強調投資的科學化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最終離不開人性。 人性在很多方面是非理性的。

馬克·塞勒斯的文章《你為什麼不能成為巴菲特》里,談到一個優秀投資者要具備的七個特質,裡面就談到,最重要,也是最少見的一項特質是:

市場在大起大落中,投資人還能保持投資思路的一致性。而很多投資者都是漲了就看好,跌了就看空 。其實很多事情沒有發生變化或者沒有發生這么大的變化,變化的是投資人的情緒。

在人類所有活動中,或許投資最能讓一個聰明人感到自己何其愚蠢。

查理·芒格

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

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在查理·芒格整個做人、做事、做投資的原則中,他反復強調了道德標准,金錢意識,資本主義里的自然法則等。所以小財整理了芒格的十大投資心理學,一起來看看這位智者在心性方面的過人之處。

芒格說過,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自知之明重要的一點是你要了解自己的情緒。 《窮查理寶典》一書中總結了25種人類誤判心理學,它們都會影響到投資。比如其中一節講「嫉妒」,這是人之常情,卻嚴重影響到個人的投資行為。《金融危機史》作者金德爾伯格說過一句話:「最令人煩心、最人頭疼的事莫過於看到朋友發大財」。為什麼股市裡羊群效應特別強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周邊的人賺了錢,在羨慕嫉妒心理的驅動下跟風隨大流。

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總結了人類認知的四個階段。95%的人處於第一個階段,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你懂得了謙卑,能夠承認「其實這個事情我不知道」,意味著你已經進化到了4%的人群里,這是第二個階段「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個階段是境界更高的「知道自己知道」。巴菲特和芒格起碼在這個境界,他知道什麼東西我買了不會虧。這樣的人佔0.99%的比例,可謂百里挑一。

而最頂尖的一群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知道」,佔0.1%的比例,千里挑一。 做投資千萬不要落在95%的人群里邊,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實際上卻並不知道。

戰勝自己,指的是自律和理性。芒格說過,「在生活中不斷培養自己的理想性格(投資性格),毫不妥協的耐性,自律自控—— 無論遭受多大的壓力,也不會動搖或者改變原則。」

芒格和巴菲特非常懂周期,而周期背後實際上是人性。芒格說:「所有人類對幾何級數增長的過度追求,在一個有限的地球上,最終都以慘痛收場。」用大白話說,就是樹不能長到天上去,這是常識。

但在現實中,當牛市來臨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可以一直漲,3000點看5000點,5000點看1萬點,總覺得這次是不一樣的。 「這次不一樣」恰恰是金融史上最昂貴的教訓之一,實際上最終都要均值回歸。

芒格一直強調「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他更經典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知道死在哪裡,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個地方。」這與巴菲特的經典表達「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異曲同工。

巴菲特可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金白銀的干。2008年初,伯克希爾擁有443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之後他們還留存了2007年度17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然而,到2009年底,他們的現金資產減少到了306億美元。這么多減少了的現金去哪裡了?當然是去買股票了。

芒格說,我一生中僅投資了三家企業就很成功了,它們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好市多和李錄的基金。

巴菲特也講過類似的話,他說,「對任何一個擁有常規資金量的人而言,如果他們真的懂得所投的生意,六個已經綽綽有餘了。」

老子說, 「少則得,多則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學生功課要做得好,必須每天給自己加壓,反復練習。可是作為修為而言,有時候要做減法,必須把噪音、無用的東西都砍掉,才能夠保持腦子清醒,保持理性。 所以做投資是一種修行,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

看芒格和巴菲特的生活狀態,他們非常安靜,他們乾的事情最多的是看書和思考。芒格說:「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我的日程安排並不滿,我們坐下來不停地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更像學者而不是生意人。我的系統總是坐下來靜靜地思考幾個小時。我不介意在很長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芒格形容自己的投資方法是坐等投資法。他以每股16美元購買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現在每股是30多萬美元,漲了18000多倍,當然等待的時間是50年。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也是長線投資為主,比如投資華盛頓郵報超過40年、可口可樂近30年、富國銀行24年。當然這里邊有美國的國情,在中國做投資,具體的時間不見得一定要跟他們去參照,但這個理念值得借鑒。

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巴菲特的財富90%以上是在他60歲之後獲得的,60歲之前的增長非常平緩。這就是復利的魔方。所以巴菲特有句話說得非常妙,他說,「時間的妙處在於它的長度」。

謹小慎微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是一個貶義詞,說一個人謹小慎微,感覺好像膽子不夠大,沒魄力,但在投資里邊,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因為投資不在於你短期跑得多快,而是長期能夠守得住,不出局,剩者為王。

巴菲特講過類似的話,投資最重要三件事,「第一是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還是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是堅決牢記前兩條。」投資第一位是不虧錢,一旦虧損了本金,意味著你再也回不來了。

巴菲特說:「風險恰恰來源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很多人在投資的時候,可能連自己買的股票代表什麼都不清楚,不虧錢才怪。

其實芒格、巴菲特他們也在變,這幾年我們看到他們買了不少航空股和科技股。巴菲特早年在航空股上栽過跟斗,痛定思痛之後認為航空股典型的「價值毀滅者」,並發誓再也不碰航空股。然而這幾年他又重新買進航空股。此外,伯克希爾·哈撒韋還買了蘋果、亞馬遜等科技股,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在科技股最受歡迎的90年代,巴菲特始終拒絕觸碰,為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巴菲特和芒格放棄了自己的投資原則?不,他們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客觀條件在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自身的進化。他們的能力圈在擴大,以前看不懂的東西現在能看懂了。 所以投資之道,變亦不變,這也是一種辯證關系。


這看起來跟投資似乎沒有直接關系,但實際上我們看芒格的行為准則,他非常強調做個好人。芒格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每天做個好人,只有做個好人,才能最終做個好投資人。

芒格的行為標准明顯高於一般世俗的要求:「有些事情就算你能做,而且做了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不會造成損失,你也不應該去做。」

老子有一句話, 「不失其所者久」。這里的「所」就是原則和本分,只有不失本分才能走的很遠 。某種意義上,芒格和巴菲特一生巨大的財富積累以及過人的長壽是對他們畢生堅守價值投資本分、堅持做個好人的最佳犒賞。




⑻ 富國銀行的痛苦掙扎

這個丑聞給富國銀行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同年10月時任富國銀行的CEO的John Stumpf被迫下台,而銀行監管機構對富國銀行處以1.85億美元的罰款。 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之下Tim Sloan 臨危受命被董事會選拔接任Wells Fargo的CEO一職。Tim接手的可謂是一個爛攤子,面對著業績下滑的市場壓力以及監管機構的大額罰單,他上台之後的這一年半的時間可謂是內外交困,風雨交加。

深陷丑聞的富國銀行被銀行監管部門強制規定,在銀行大幅提升其內部控制管理之前,其資產總額不允許超過1.95萬億。 於是富國銀行不得不考慮售賣自己的資產,包括內部持有的交易資產,以及一些大型機構客戶的存款,這將導致在這一財年富國銀行的凈利潤下降4億美元。

作為全美第三大銀行,富國銀行還面臨著同行業的激烈競爭。摩根大通銀行和美國銀行在富國銀行身處困境之際,也在趁機大幅收攬富國銀行流失的人才。 作為富國銀行最大股東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其掌舵人沃倫巴菲特在一次采訪中說:「Tim每天都在瘋狂的工作,想要去清理這一堆爛攤子,但是這個爛攤子實在是太大了。」

通常來說,在這樣一個經濟上行利率增長的周期當中,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會受益,但是富國銀行的增長卻大幅落後於同業競爭對手。 根據富國銀行最新一期年報顯示,富國銀行的凈利潤較上期下跌五個百分點,而同一時期美國其他的銀行凈利潤平均增長14%。 另外,根據一項市場調查顯示,曾是美國消費者最信任公司的前20%的富國銀行,如今排名已下跌到後50%的梯隊。

那麼面臨這樣的一種困境,富國銀行的CEO Tim Sloan又將採取怎樣的措施來扭轉局面呢? Tim採取了以下三種措施:第一,打造服務創新型銀行。 富國銀行將會更大的投入在手機APP的改良以及大規模推廣可以通過手機連接的無卡的ATM機。富國銀行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消費者更加青睞服務的易用性和便利性。 第二點他做的事是大力推廣富國銀行的信用卡給那些還沒有擁有富國銀行賬戶的潛在客戶,並且加強優化面向黑人以及西班牙裔等少數族裔的住房抵押貸款。 現在美國市場上還沒有哪一家主流銀行關注服務少數族裔,富國銀行覺得這一塊會成為一個增長亮點。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富國銀行要重新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 曾經富國銀行的企業文化是完全著眼於實現激進的銷售業績目標,大力推廣一種叫做cross-selling,即交叉銷售的策略,為現有客戶推廣各種各式各樣富國銀行其他的金融產品。 時任CEO的John Stumpf強調我們要實現每一個家庭擁有8個富國銀行的賬戶。為什麼是8呢?因為Eight和Great很押韻。 而如今富國銀行將關注於企業內部的團隊合作,客戶滿意度以及存款和投資產品的增長,更多注重客戶真正的需求。

那麼對於以上的措施,市場上又是如何反應的呢?華爾街分析師對富國銀行的前景並不樂觀,大多數的市場分析師推薦投資者不要去觸碰富國銀行的股票。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分析師認為,盡管富國銀行麻煩纏身,深陷泥潭,可銀行依然有著強大的規模優勢。 富國銀行去年的凈利潤達到了220億美金,是美國從2010年以來僅有的六家年度凈利潤超過100億美元大關的六家公司之一,和富國銀行同處於這一梯隊的還有現在市場上熾手可熱的蘋果公司。 這真可以說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在富國銀行發生消費者丑聞之前,時任CEO的John Stumpf在一次采訪中被問到銀行何以能夠成功躲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的影響。 John引用了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一句話,企業策略只是企業文化的早餐: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 every morning。 意思是企業戰略只是對企業價值觀的一種實現。而現任CEO Tim Sloan面臨的挑戰便是如何把富國銀行的企業戰略和企業價值觀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