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的騙局揭秘
事實上,股市中的大多數股票都能盈利。即使是那些年年虧損的股票,如果我們懂得逆向思維去操作,也能賺很多錢。我說完之後發現他好像有點疑惑,好像是我在忽悠他。於是我讓他買基金,然後他就更迷茫了。我說的是基金,不是炒雞精。
什麼是基金?就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把錢湊在一起,不管拿出來多少錢,然後交給專業的公司幫我們管理投資。很多人不覺得自己不專業嗎?覺得自己沒時間研究這些東西?所以你覺得自己很業余,對吧?然後請專業人士幫你管理,你出錢就可以了。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要買基金而不是股票。什麼是基金?比如你想買房收租,但是需要100w人民幣,而你只有10萬,你買不喊鍵晌起吧?但是買基金對你有好處,因為有10個人每人湊10萬買這個房子,然後房租收的錢每人分1/10。聽起來不錯,不是嗎?但是大家聽好了,這個基金不是10,是11,因為你湊的100萬需要有人幫你管理,他要劃。
一般基金獲得收益後,分成28%,20%給基金公司,80%給投資人。比如這個基金賺了10萬,一開始抽2萬,然後剩下的8萬分你們十個人。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還是各類基金,遵循二八原則是一個行業的基本情況。當然也有19,37,甚至五五開的。比如保本基金,基金經理可以多拿一些。因為保本基金的本金早已保證給你,讓你立於不敗之地。本金是我為你承擔的風險,所以收益我會比你多。你明白嗎?所以保本基金可能是64,也就是人家拿六,你拿四。
萬一虧了呢?如果我是基金經理,大家給我十億美金,結果我三年投資虧了八億美金。我該怎麼辦?答案是,賠了錢跟我有什麼關系?輸了就輸了。買賣總有得有失,我們的協議說,虧了就虧,賺了就分,但是我不承擔損失。你明白嗎?而且我每鄭鋒年還要額外收2%的管理費。
大家聽好了,不管虧還是賺,都要給我2%的管理費。比如你想跟我一起投資,沒問題。門檻是100萬,你們1000個人給我貢獻了10億。然後,你可以賺28%的錢,我拿2%你可以拿8。如果你虧了,對不起,跟我沒關系。你每年要給我2%的手續費。你明白嗎?簡單來說,虧了之後,錢是投資人出的,然後你要交管理費。
其實大部分人買基金都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你買基金,其實你的錢給的是基金交易的管理費。因為不管基金公司虧還是賺,他的管理費都是很賺錢的。你知道你的大基金公司一年管理多少錢嗎?中國比較大的基金公司基本管理8000多億人民幣,中型的都是3000億人民幣。每年8000億人民幣的管理費是多少?2%是60億人民幣,穩定盈利。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公司沒有成本嗎?否則,我們不會投資基金。直接開基金公司吧。你想得真美。你知道公開發行基金的牌照要花多少錢嗎?讓我告訴你。如果你想購買公募基金的牌照,你至少要支付120億元,所以誰有120億元可以來找我。咱們開個公募基金,咱們什麼都不幹,天天去找錢就是了。老百姓把錢留在我這里,就算收2%的管理費,每年也有十幾個億的凈利潤。我們就招幾個基金經理,給他們幾千萬管理一個基金吧。我開玩笑的。我只是想讓你知道大多數人是怎麼割韭菜的。基金的商業模式就是這樣賺大家的錢的。如果以後有錢了,也可以這樣做,穩賺不賠。
好了,現在我給大家講講基金的種類。先說大類。有公募基金基金,也有私募基金,其實並不復雜。你可能沒聽說過。公募就是公開募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做廣告。比如銀行渠道等。對公眾開放,每個人都可以購買,無論你是富人還是窮人。
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商業秘密。在證券公司開戶,經常會遇到向你推薦基金產品的人嗎?為什麼這么多人願意做這種工作?當然有利可圖。買基金不用每年交2%的管理費嗎?其實不要討厭這些基金公司。他們很難。他們當初收的管理費,大部分都要花在宣傳上。就像我剛開始做基金的時候,是好事,但是不宣傳的話,沒人知道這件事,所以基金的管理費就要分配,誰賣基亮鍵金我就給誰錢。高達1.8%。
比如銀行融資100萬,然後我不是有2%的管理費嗎?2萬的1.8%給銀行,剩下的都在基金公司自己的口袋裡。有的銀行比較黑,第二年要分一半,第三年基本不分,因為基金公司第三年就能賺錢。你經常在機場看到那些基金公司的廣告嗎?這些都是基金公司支付的廣告費。這筆廣告費從何而來?是你交的手續費。但是你必須付這個錢,因為一個基金很多人買這個基金經理是為了有錢做好決策。但如果有人想買,他們必須做廣告,所以這是公開發行基金。每個人都可以買。
什麼是私募基金?就算有錢也可以投資。這個私募基金不是到處打廣告。通常是用錢內部宣傳。比如今天A哥過生日,然後開派對,是內部宣傳平台。然後A哥到處發卡說開了私募基金,然後幾十個富豪給他錢。不要小看這個基金只有幾十個人。世界被3%的人控制了90%以上的財富。這個私募基金今天晚上可能融資一兩千億。
其實這些私募基金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的門檻。我自己也見過一些,主要是你得認識人,所以你有錢也不一定能投資,他們也會選人。所以很多比較高級的人投資私募基金,至少是中產以上的,但是不要覺得跟你沒關系,大。
家既然看了我的文章,就要朝著這門檻前進。我告訴大家這私募基金的管理費是可以協商的,他們的條款非常的好,基本大家都能達到這個門檻,就會發現原來賺錢真的可以不動腦子,我給大家講的這些東西,都不是重書上看來的,是我跟身邊高人學習過的,親眼看見他們操盤私募。
很有意思,我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億的私募,比如我是管理機構,我是基金經理,然後有1000個人對我的投資很有信心,我就成立一個基金,我先放2000萬然後你們1000人每人出80萬,你們湊夠了8000萬最後我們湊夠了一個億,如果我虧了先虧我的,我們是利益共同體,設定我虧20%,虧完我的以後就清盤。假如我操盤虧了20%那就清倉,全賣完了。投私募基金就是可以這么穩的,這些比較高級的基金管理人才就是這么自信,那是不是這樣做就沒有風險呢?也不是,也同樣有風險,但這個私募基金我就不在這里對外說了。
好了,大家是不是有疑問我還說買什麼基金呢?是想讓大家都被割韭菜嗎?我剛才說的是大部分人買基金會被割韭菜,但大家看了這篇文章就不是大部分的人了,還怕割韭菜嗎?其實如果大家會選、會買基金,虧錢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因為他買了很多標的物,比如說股票基金,他會買很多股票,就有一種分散風險的效果。就是如果你有一兩百塊,你本來只買得起一股蘋果公司的股票,然後這蘋果公司分盤了,你這一兩百塊就直接虧掉了,但是如果是買基金呢,這基金盤裡面可能有幾十隻股票,蘋果公司的股票下跌了,其它公司的股價上漲了,那你還是賺錢的。所以我才說適合新手去投資,因為基本上就是看你的眼光,我等一下告訴大家選什麼類型的基金。
我先告訴大家投基金的方法,這方法即簡單又穩,我自己也在用,我們不用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我們直接用定投的方法去買基金,也就是平均成本法。其實定投是一個很科學的方法,對於普通中產特別是小中產、沒什麼大資金、沒有本金的人來說定投是個挺好用的方法,就算是對於有資一族來說,定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定投最大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你可以每個月都投一筆固定的錢進基金里。比如1萬,然後這基金價格漲了,你用這個固定的錢買到的份額就少了對不對?但這基金如果是跌的話,你就能買到比較多的份額,這樣下來你就能以平均的價格買到基金。就是你高點也買了,低點也買了,那可以把你拉平;就是說通過你買的高點和低點,最後你的成本就比較低,時間長了以後,它會把風險分攤,他漲了100塊你買了、他跌了50塊你也買了,所以平均下來你的成本就比較低,然後你就可以在漲得夠多、賺得夠多的時候把你的基金賣了。
因為大家要先知道一個事實,就是從古至今,我們的股票市場都是上漲的,因為科技的發展。大家回想一下十幾年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一樣嗎?十幾年前連智能手機都沒有,這科技和經濟肯定會不斷地進步,因為人類就是不斷進步才有現在的文明,所以就算是08年的金融危機,股票市場大崩盤也會在幾年很快恢復,而且不但是恢復了,還變得越來越好了。
所以,很多電影都有一種情節就是說比如男主昏迷幾十年,昏迷前買了很多股票,醒來之後就變成了億萬富翁。這個就是經濟的定律,除非出現什麼天災、戰爭,把人類文明都毀了,不然長期來說肯定是會漲的。但天災不可控,發生這些事,你我可能都拜拜了,還管得了那麼多嗎?所以我建議你們去開一個定投的賬戶,開一個定投賬戶這件事是挺有必要的。
不過這基金和股票不同,大家虧損了也不要著急,保持鎮定,基金短期虧損,那是很正常的,時間久了自然賺錢了。當然前提就是你必須要先聽懂我後面講的,如何選基金的種類。這里大家注意一下,這定投是長期的,你不可能像我趨勢投資一樣很快就能賺到錢。為什麼?我們能快速賺錢,因為我們是用腦力換時間然後換金錢。那你想懶一點,就要用時間去換金錢,所以你定投了錢,肯定也是閑錢。我自己也放了一部分的現金去定投,不過沒有開定投的戶口,因為我都是直接在股票市場買一定數量的,可能每個月1萬股這樣。
定投的方法也適用於很多范疇,債券、基金、股票都可以入手。如果是新手,或想要把心力全部放在主業上的人,還是建議大家先從基金入手。我們怎麼選擇基金呢?主要是看他的分類,看這基金買的是什麼東西。我幫大家縮減一下范圍,先說一下什麼不建議買。有一個叫貨幣型基金的,就算你再有錢你也不要買這種類型的基金,因為沒有什麼意思,它沒什麼回報,大家知道這東西就行了。
然後混合型基金也不建議大家去買,因為顧名思義,混合型基金就是基金經理他什麼都可以買,他可以買股票,也可以買債券。那你可能就會問,這不是很好嗎?可以分配風險啊,對的。監管機構發明這個東西也是這么想的,但由於錢不是自己的嘛,你看那些基金經理會多買股票呢還是債券呢?當然是股票吧,而且是風險極高的創業板。因為這些東西可能會漲幾十倍,賺的話他們跟你分成,他們未必會管理什麼風險不風險的,因為他們可以說這混合型基金已經是風險很低的了,有債券的對沖嘛。
其實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華爾街有很多基金經理,就是研究生剛畢業三年就當上了基金經理,他懂什麼?他連商業模式都不懂,更不懂團隊、人性、營銷等,他管那麼多錢,結果瘋狂的炒作。巴菲特也告訴我們,很多基金經理比散戶還散步。C君,你說著說著我都不敢買基金了。
那其實是有兩樣基金還是可以買的,就是最簡單的債券和股票型基金。我們先說債券基金吧,這些基金是投資什麼債?就投資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的金融債,也包括了企業債,主要是這些風險比較少。比如說國債,只要國家不破產,你的錢是穩收的、企業債也是這個道理。這里我也建議大家可轉債的基金大家不碰,因為這債務可以轉成股份。就是本來我欠你100萬的債,然後我說現在不還了,我給你我公司的股票吧,不過公司快倒閉了,大家明白了嗎。
還有定期開放債券、混合債基金、短期債券我建議大家不要碰,因為他們這些風險比較高,我不一一解釋了。我們就買一種債券基金,叫做長期存在基金,顧名思義,這基金只能買長期的債券,不能買股票。所以長期存在基金的風險就相對比較低,債券型基金小風險,所以回報肯定也不會很高,但如果你買了2-3年以上的話,幾乎是沒有虧損的。甚至你看今年年初的時候,正好是債券流失,這種債券的年收益好多都在10%以上,而且手續費還比較低,大部分也就百分之零點幾左右,而且很多每年都有分紅,通常在股票市場熊市的時候,你去買就好了。
另外,我們還可以投資股票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基金經理幫你去買股票,就不是你自己買了,是他買。如果你認為他比你專業,你就讓他幫你去選股票,所以這里更多的是投資人。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會有一些內幕消息是我們不知道的,大家可以到各大證券商或銀行去看那些股票基金每一年的表現數據,去選那些每年都賺錢的股票、熊市都賺錢的基金去投資。然後看看他們是投資什麼類型的股票。
股票基金有幾種可以投,最簡單的就是指數基金。就是所謂的ETF,是投資大盤指數的,就是如果整個股票市場是漲的話,你的基金就會漲,相反就會跌。但這ETF長期來說如果用我上面所說的定投方法去投資是穩賺的,如果大家投資美國的股票基金,我建議全部新手都去定投ETF。因為巴菲特也證明了在美國基本來說大部分的股票基金是跑不贏大盤的,而且它的手續費也便宜,因為不需要怎麼管理就跟著大盤去選股嘛,這個ETF每年穩定的回報率比債券的高很多。
我誇張一點說就算像華爾街那些畢業幾年的研究生就當了基金經理的人,他們閉著眼隨便去選幾只龍頭股,都還是會賺到很多錢。大家自己看國內就是有很多股票基金都會投資這些龍頭股。所以整體來說,如果大家是投資中國的股票基金,去選擇排名表現比較好的,然後用定投的方式去買。十年左右吧你會提升一個階級,就是窮人會變中產,中產會變富人,富人會變富豪,這是我觀察到的,我推薦大家自己去留意一下。
這其實不需要什麼嚴厲的推論, 是肯定的事實、一定會發生的,因為已經發生了,你們自己去品一下我說的話吧,天機就不泄露太多了。我想說的是這個行業指數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盡量忽略基金經理的能力,只要大方向你看對了,你就能賺到錢了,省的他給你操作。簡單來說就是完全看你的眼光。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應該買股票型的還是債券型的基金呢?熊市買債券,牛市買股票,定投去買。然後還可以這樣,窮人買股票、中產階級以上的去買債券,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大家知道窮人和富人最大差別是什麼嗎?窮人的最大希望就是成為富人、富人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變回窮人。那如果你不創業的話也只能投股市,因為別的東西都不可能讓你發財,所以對於中產來說不創業就投資,你連股市都不投你就永遠都發不了財。而富人剩下好幾億,如果他去借錢買股票只有一個原因,他瘋了。
相關問答:基金1000塊跌10個點虧多少錢
基金1000塊跌10個點虧損為100元。投資者投資某基金1000元跌10%,虧100元,而投資者再用這900元去回本,得漲回原來的1000元的時候,即需要上漲12%才能回本。所以基金跌10個點需要上漲12個點才可以回本,這種情況是在不加倉的前提下,如果加倉的話則會回本快一點。而且,在基金市場上,一般來說,投資者虧損之後,則需要其上漲幅度大於原來的虧損幅度,才能回本,其上漲多少回本的公式為:上漲回本幅度=1/(1-虧損幅度)-1,即當投資者虧損10%時,上漲回本幅度=1/(1-10%)-1=12%,因此,虧損10%,需要上漲12%才能回本。但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不斷變動的,並不會固定在 1.76%,有可能會升高,也可能降低,累計下來一年會有個大概的年化收益率,目前一般在2%左右。另外,以最熟悉的貨幣基金為例,比如余額寶背後的貨幣基金。跟據資料數據余額寶七天年化收益率是1.76%,也就是說你把1000塊錢放進余額寶,每年收益率是1.76%,一年收益17.6元,一天收益0.05元左右,也就是每天5分錢。如果想穩定,回報不太高,可以提高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的比例,比如30%的股票基金,40%的債券基金,30%的貨幣基金。按這個年化收益計算,投入1000塊錢一年的收益是 68.7 元,再細化到一天的收益是 0.19 元,每天差不多2毛錢。最後,基金是按照份額算收益的,如果是買的原始基金的話,單價就是1塊錢的,那麼你1000塊錢買的的就是減掉手續費的份額。份額數和金額數這個時候相等;不是原始基金的話1000塊錢買到的份額就除以單價。漲跌都和份額有關系。如果漲了百分之10,份額數*10% 如果第二天再漲10% 累計就是份額數*(10%+10%)。㈡ 股票質押是什麼意思
作為剛剛進入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關於自己持有的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公告稱要解除質押這事有時候也是會看到。那麼到底質押是什麼情況呢?質押又要怎麼分類?又會影響什麼呢?今天我這個鏖戰市場多年的老股民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大家也只需要來看這篇就行了!開始之前,先點擊下方鏈接獲取一份機構精選牛股:【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質押是什麼意思?
股票質押,即上市公司的最大控股股東把他持有的股票當作抵押品,從銀行處申請貸款或是給第三者的貸款提供擔保。跟股票質押相對應的還有一個概念就是股票質押式回購,簡單地來理解的話也就是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證券質押,再找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出方融入資金,並約定在未來返還資金、解除質押的交易。
我們需要去留意下,針對股票質押來說,有相關限制的規定,如一家商業銀行接受的用於質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高於了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就是不行的。另外來說,股票作為質押物品已經抵押給了其他的單位,要是進行操作交易的話,質押的股票是不可以的。無論是警戒線,還是平倉線,都是質押懸在頭頂的兩把利劍。總而言之,平倉線為140%,比警戒線少20%。要是股票下跌並且觸及了質押平倉線,那質押機構就會強制的售出質押的股票,造成的影響不可小覷。大家還有要注意的是股票質押是有時間以及比例限制的,股票質押貸款的期限由雙方協商的答案為定準,但最長期限為一年,最高的時候質押率也不能比60%高。
而股權質押,可以理解成是一種擔保方式,等於就是擔保債務的施行,根據法律,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會把股權出質給債權人,債務人如果沒有履行債務或者發生了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況,債權人本就有權利最先享受股權。股份質押--出質人與質權人協議在出質人所持有的股份上設定限制性物權。當債務人期滿了還沒有履行債務的時間,債權人可以依約定就股份折價受償,或將該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價金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方式。就平時閑的無聊,也可以看看股市播報,了解股市的最新情況,及時了解股票相關的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防虧損風險。投資者朋友想要了解質押情況的話,推薦【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為什麼會有股票質押?股票質押是好事還是壞事?
股票質押其實是上市公司經常會使用的一種融資手段。通常在財務狀況不好,公司經營不善的情況下,一些占股比例較大的大股東就偏向於這種融資方式。但事實上,股票質押是有風險的,要是股票下跌並且觸及了質押平倉線,這時候,大股東也沒有補倉或回購,{還不上,股票質押-22}結果可能會出現股價下跌乃至崩盤。所以,作為合格的投資者,一定時刻注意公司的質押行為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1、股權質押公告在短期內會給上市公司的股價形成消極的影響,因為股權質押意味著公司現金流不夠周轉的一種情況,市場預期被降低。
2、我們以更長遠的來看,上市公司股東對質股票押,對股價有中性偏好的影響。
股票質押會對股價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股價的不單單有股票質押,必須聯系多種的技術指標進一步剖析。如果實在沒法判斷,可以直接進入這個診股平台,輸入股票代碼,可以幫你判斷解禁股的情況如何,值不值得買:【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怎麼辦理股票質押?
按照物權法規定,股權質押需要簽訂書面的質押合同。之後到工商局申請股權出質設立登記,提供相關的資料就行。分析到這里,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股票質押的相關內容了呢?希望大家都能有收獲,希望投資成功!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㈢ 股份質押是什麼意思
你好,股票質押是一種和減持股份一樣非常常見的融資方式。從業務定位來看,股票質押交易定位於服務實體經濟,解決中小型、創業型上市公司股東融資難的問題,絕大多數資金融入方為上市公司主要股東,且資金主要用於企業經營周轉,與其他杠桿資金加杠桿用於購買股票有明顯不同。
舉例:寧波建工(601789)2018年12月22日公告,公司於2018
年 12 月 21 日收到控股股東廣天日月通知,廣天日月已將所持有的本公司37,200,000
股股票質押給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上述股權已於近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辦理了質押登 記手續,本次質押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為
3.81%。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㈣ 民營企業融資案例
民營企業的融資管理探析
摘 要 民營企業除了外部融資約束外,常因缺乏理性的融資管理,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並形成惡性循環,又反作用於外部環境,加劇了民企資金融通的困難。
關鍵詞 民營企業 融資 融資管理
1 引言
我國民營企業缺乏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如何通過資金融通和資本經營來加速企業的發展就成為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除了歷史原因、金融體制和社會環境等因素之外,融資瓶頸的另一關鍵因素在於民營企業缺乏對不同發展階段融資規律的科學認識和理性的融資管理機制。本文著重從融資管理的理性化入手,強調民營企業應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擴大內部盈餘的積累,由此產生的內部資金管理的優化,必將產生好的外部效應,會在降低經營風險同時,增強了企業的外部融資競爭力,在努力化解外部約束的同時,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和企業價值的提升。
2 民營企業融資管理原則
企業價值最大化也稱企業總價值最大化,即企業權益價值和負債價值之和的最大化,結合企業融資管理的內涵,企業的融資管理的目的在於——合理籌集企業所需資本,在投資收益一定的情況下,使得資本成本和財務風險最低化從而實現融資管理的最終目標,即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因此,企業通過好的融資管理模式來低成本地為企業的發展籌集資金,同時做到資金成本、風險控制和價值創造之間優化和平衡,是企業財務規劃和融資管理的主要原則。
3 民營企業發展中的融資管理思路
從資金融入效應和風險控制角度看企業融資管理,當論及企業的融資需求時,企業融入的長期資本與短期資本在用途上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一般來說,長期資本主要用於滿足企業長期發展需要的擴建項目、新建項目和對外投資等方面,而短期資金主要用於解決企業運營資金的周轉等方面。資本結構一般是指長期資本的比例關系,因此,我們可以從長期資本的融入和其產出收益方面,從企業的良性資本循環角度(不考慮不顧及成本的用融入資本來償還債務等方面)來說明企業的融資管理問題。從企業融資的價值創造來看,企業在融資決策時,一般要符合融入資本的投資回報率要大於融入資本的綜合成本。因為當企業投資收益率高於融資綜合成本時,提高了原有資本收益率,增加了企業原有投資利益,並產生了價值創造;當企業投資收益率低於融入資本綜合成本時,企業使用融入資本將使原有資本收益率降低,損害了企業原有投資者利益,甚至發生虧損,嚴重的可能產生經營危機甚而破產。
企業融資理論也認為,企業為了達到市場價值最大化往往尋求最佳的融資結構。由於各種融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凈收益、稅收以及債權人對企業所有權的認可程度等存在的差異,在給定投資機會時,企業就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函數和收益成本約束來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以確定最佳的融資結構,從而使企業市場價值達到最大化。本文藉助虛擬的案例,並藉助簡潔的定量分析思路,把融資和投資結合起來,在我國民營企業特有的融資環境和常見的管理思維方式的前提下,在我國民營企業特有的融資環境和常見的管理思維模式下,探討基於價值創造的融資管理方法,該思路和方法適用於一般性的企業,但對於眾多規模實力有限、存在外部環境約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資管理觀念的民營企業而言,更具有實際意義。
一般來說,企業首先要從融資來源的結構和數量入手,預測未來的融資能力。從來源來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資,主要指銀行貸款和證券融資,內源性融資主要是留存收益和業主資本追加,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改革和國有資本在競爭性領域勢力的弱化,民企融資來源將更加廣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資對於一些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在我國民營經濟領域則出現了不願發行股票和上市融資現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資金來發展壯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證券融資門檻降低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如浙江、廣東等很多優秀的民企寧願藉助非正規金融的渠道融資和常規的銀行借貸,即使成本很高、風險大,也不願上市融資,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守財的思想作怪,就其後果,一方面使企業發展資金不足或資金成本過高,另一方面,使他們喪失了通過上市規范企業管理的良機。所以民企融資決策時,要根據發展階段和發展需要,適機吸納社會資本,拋開狹隘的守財思想,多渠道融通資金。
其次,選擇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適應的投資方案,很多民企,在歷史上抓住了一些機遇迅速成長,自然而然存在決策的路徑依賴,投機思維甚於投資理念,不做企業的發展規劃和投資項目的遴選,決策跟著機會走,盲目多元化,不考慮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建設,結果抓空了一些看似機會的機遇;還有一些民企強調社會資本和政府資源,常通過尋租來鞏固既得利益,一旦政策變化和人事變遷,則從此一撅不振。目前來看,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趨於深化,市場經濟法治化、政策協調透明化,產業趨於成熟化,市場中投機的成份和泡沫將越擠越小,因此,民企應該樹立正確的市場經濟思想,科學地進行投資項目的選擇,這就需要認真分析宏觀經濟形勢、中觀行業資迅和微觀自身狀況來確定可選的投資方案,並通過成本——收益分析和風險性分析來測算各方案的預期收益率,然後在融資能力限額下,找到價值創造最大的投融資組合。
再次,需根據各項目的資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資企業的股權比例),以及融資來源的資金成本,可利用線性規劃的方法來解決融資分配問題。
以某企業融資方案規劃為案例。某企業欲投資兩個項目,一個擴建項目,一個新建項目。兩項目投資分別為5 288萬元和1 540萬元(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投資收益率分別為20%和25%。在融資來源上,預計發行股票最大額度為3 500萬元(預期的資本成本為14.7%),考慮到股票發行的規模成本,企業最小的發行額度為2 000萬元;該企業銀行的長期貸款最大額度為4 000萬元(資本成本為6.7%);留用利潤的最大利用額度為800萬元(預期的資本成本為8.10%)(見表1)。
該企業可根據以上情況,做出以下融資規劃,目標是融資的綜合資金成本最低。
即:MIN■×14.70%+■×6.70%(1-33%)+■×8.10%(1)
在考慮約束條件的前提下,利用EXCEL線性規劃計算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資綜合成本為9.24%。且融資組合為,股票融資在兩項目中的分配分別為1 288萬元和740萬元;貸款融資分別為4 000萬元和0萬元;留用盈餘分別為0萬元和800萬元。比較成本與收益,加權投資收益率21.13%大於融資綜合成本9.24%,表明該融資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於逐利的思想,強調低成本,認為最低的資本成本將意味著最大投資收益,財務部門上報給決策層融資方案時,也常迎合民企老闆的增利動機,忽略了企業經營和財務的風險,國營企業尚可依賴國家加以解決,而民營企業常以自身資產做融資保證,難以套現,轉而求助相關企業時,又因社會對民企資信非常敏感,多願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民企更應高度重視融投資的風險性分析,需藉助各方案下的預測現金流量和債務償還籌劃表進行分析。先假設企業前期資產負債表如下(見表2):
根據該融資組合並結合前期企業資產負債狀況來測算和分析,那麼項目的現金流量預測、融資及債務償還籌劃見表3:
從表3我們看到,該融資組合,融資結構中負債比率較高,導致頭一年期末現金流量為負,面臨進一步融資償債的問題,從預測的凈現金流量的累計值11 094.05萬元來看,企業的投融資是有價值的,因此需對融資組合調整。為了降低財務風險,增加股票融資,改變後的融資組合(當然這種融資組合,要多重比較,選擇一較滿意方案):股票融資在兩項目中的分配分別為2 288萬元和740萬元;貸款融資分別為3 000萬元和0萬元;留用盈餘分別為0萬元和800萬元。線性規劃得出融資綜合成本為9.44%,滿足收益大於成本,進一步對財務風險和價值創造進行分析。
如果按照方案⑴融資,企業頭一年需籌得174.36萬元的短期貸款來償還銀行貸款本息。而方案⑵(見表4),頭年就可產生92.64萬元的現金凈流量,沒有償債壓力。累計凈現值為11 918.42萬元。因此不論是從風險的角度還是價值創造的角度來看,企業選擇組合⑵融資模式較為合適。
所以,企業融資管理的科學性很重要,不僅要考慮資金的成本,還要考慮到財務風險,否則,就是用較低的資金成本融入所需資金,也無法維持正常運營,因此,企業融資管理的目標應是在資金成本、財務風險和價值創造這三者之間取得最優平衡。
我國民營企業在發展初級階段,更多是考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融資來源單一的情況下,資本成本高低的因素對民營企業融資的影響較少,可以說更多是通過資本結構的適應性調整而非資本結構的優化角度,來維持企業的生存和未來現金流量的創造。在民企發展的高級階段,多種融資渠道並存,更符合融資次序理論的前提,我國民企應根據特有的融資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注重成本的同時兼顧風險的平衡,來優化資本結構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
民企美國借殼上市創出新意四方信息開創借殼和融資同步進行的先例
6月23日,從事電信增值業務的上海四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反向收購的借殼方式在美國OTCBB市場成功掛牌上市交易,與此同時還實現了首期融資。據悉,這一項目是國內第一個在美國股市借殼上市和融資同時進行的案例。
上海四方信息前身是上海頗為知名的四方尋呼台,此後轉型從事以無線金融信息服務為主的電信增值業務。2003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4億人民幣,稅後凈利潤2400萬元,是國內最大的無線金融信息服務商之一。
公司總經理毛明表示,實現境外上市的根本目的在於,在國際范圍內進行人才、知識和資本等更高層次的競爭,提升公司的整體實力。
四方信息董秘傅思行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反向收購的方式在美國上市,主要是因為相對IPO而言,反向收購方式上市現金成本低、時間短、操作簡便且上市成功有保證,非常適合民營中小企業,而且反向收購上市同樣可以實現融資。相對新加坡和香港市場,美國市場資金容量最大、市盈率最高、具有全球影響力,是較為理想的上市之地。
據悉,此次反向收購的對象是一家代碼為BAQI公司,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其價格一直在1.05美元附近。昨天是收購完成後的恢復交易的第一天,開盤後一個小時內,該公司股價一度飆升到5美元,到記者截稿時止,其股價在3美元左右。
此次借殼上市的幕後總策劃,是在美國以「借殼王」著稱的美國沃特財務集團。該公司在反向收購方面具有豐富經驗,近年來共完成六十多個此類案例。上海四方是該公司在中國的第三個案例。沃特集團還充當顧問幫助中國汽車配件和天獅國際在美國上市。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OTC市場,從去年底至今,除中國汽車系統、天獅國際以外,至少還有7家中國企業在美國成功借殼,其中包括新亞洲食品、深圳雅圖、保定Solartouch、山東宏志廣告、四川電器、托普集團等。
美國沃特財務集團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志浩解釋:所謂反向收購是指國內企業在資本市場並購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然後將自身的業務和資產置入上市公司,獲得上市資格,俗稱「借殼」。張志浩表示,美國沃特財務集團將充分發揮該集團在美國資本市場的優勢,從境內企業的需求出發推動其國際化向更高層次發展。
黃光裕一夜間到手88億--解讀國美上市四大疑問
●一直鍾情IPO,為何最終還是借殼?
●雖是借殼卻巧妙破解了聯交所反收購規則?
●黃光裕高價賣國美「左手倒右手」?
●房地產業務分拆上市還是借殼上市?
本周一,炒作了近三年時間的國美上市之旅終於塵埃落定,黃光裕憑一夜之間「拿到」88億元再次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人物。然而,在一系列風光背後,黃光裕和國美還是留下了諸多的疑問有待解答。
何以借殼而非IPO?
眾所周知,國美一直在做IPO的准備,為何最終又採用蛇吞象的借殼方式?
曾多次主刀操作內地民營企業赴香港借殼的劉夢熊指出,IPO對擬上市公司過去3年資本、負債、營業額、稅利和董事會架構有嚴格的限制。從時間成本上講,如果一切進展順利,IPO需耗時9個月,但這9個月是非常理想的情況,即呈報的資料真實完整性完全達標,中間沒有任何反復。劉夢熊介紹:「如果在審核過程中,有關機構對其中任何一項有質疑,半年內得不出結論的情況都有可能。屆時,由於時效性,比如報表已經過時,擬上市公司只能把准備工作推倒重來。」而國美是否遭遇到類似的情況尚不可知。
劉夢熊還指出:國內民營企業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環境過渡的發展過程中,難免不出現「兩盤賬」等問題,借殼上市是他們「瀟灑告別歷史,脫胎換骨」的最佳時機。
有業內人士用「心急火燎」四個字來形容國美的心態———時間是黃光裕關心的重點,落腳點則是資金。國美擬訂了龐大的擴張計劃,對資金的需求巨大。根據中國鵬潤披露的信息,裝入上市公司的「國美電器」未來兩年的開店成本超過4億元人民幣。
破解聯交所反收購規則?
投行人士稱,雖然均屬借殼上市,國美電器與借殼海爾中建(1169.HK)的海爾集團相比,其效果完全不同,國美電器的財技更高一籌。
海爾集團的借殼將被聯交所視為新公司上市,必須從頭走完IPO的全部審批程序,而這至少需要9個月時間。
香港聯交所於3月31日實施的新修訂的《上市規則》關緊了借殼上市的後門。
新規則的限制主要體現在增設「反收購行動」一項,將進行反收購的上市公司視作新申請人,必須按照IPO的程序審批。
劉夢熊指出:中國鵬潤大可放心,「國美電器借殼註定不會被聯交所界定為反收購。它並不符合《上市規則》對反收購的界定」。
《上市規則》對反收購的一種界定是:注入資產值達到殼公司資產的100%,且收購事項發生後,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動。中國鵬潤2003年年報顯示,截至2004年3月31日,公司總資產約7.1億港元,而注入的國美電器截至2004年3月31日的總資產約31.9億元人民幣(約合29.6億港元),遠遠超過100%的比例。但在收購國美電器之前,中國鵬潤的控制權已掌握在黃光裕手中,而收購後黃光裕的持股量不減反增,不存在殼公司控制權變動的情況,因此並不符合反收購的這種界定。
反收購的另一種界定是:在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的24個月內,上市公司向取得控制權的人士收購的資產值達到殼公司資產的100%.黃光裕取得中國鵬潤(原名「京華自動化」)控制權是在2002年2月,如今已超出24個月的時限,也不符合反收購的這種界定。
49倍市盈率贏家是誰?
中國鵬潤用88億元人民幣的代價購買國美電器2.41億元人民幣的凈資產,溢價超過30倍。若計算市盈率,去年年底國美電器凈利潤為1.78億元人民幣,則此次收購作價的市盈率高達49.4倍。這種「左手倒右手」高價是否公允?
「這個49.4倍是按照國美電器2003年的業績算出來的,並不代表國美電器未來的業績情況。」鵬潤投資集團副總裁張志銘昨日向記者解釋說,「國美電器業績增長的幅度很快,2004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了8454萬元人民幣。如果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把未來的凈利潤貼現來計算,收購的市盈率並沒有49.4倍那麼高。」
從股權結構看,黃光裕是88億元人民幣(約83億港元)收購代價的受益者。市場人士關心的問題是,黃光裕在取得這些證券後,是否會擇機套現,以兌現這幾十億誘人的紙上財富?
劉夢熊指出:黃光裕必須找到足夠成交量,把得到股份和可換股債券處理出去,否則只是紙上富貴,但減持套現的手續相當簡便,只需選擇證券公司或投資銀行,簽訂承配協議,將股份及可換股債券折讓出手,中間只經過簽訂承配協議、錢款到賬、報交易所公布這幾個步驟。
中國鵬潤與GomeHodingsLimited確定的收購條款對黃光裕未來的減持相當有利。黃光裕所得的中國鵬潤新股不受任何禁售期限制,可以隨時選擇適當的時機出售。可換股債券期限為三年,在到期前黃光裕可隨時行使換股權或擇機轉讓。
可換股債券轉讓需經中國鵬潤批准,但黃光裕又是中國鵬潤的實際控制人。
房地產業務分拆或借殼上市?
即將更名為「國美電器」的中國鵬潤還有一塊房地產業務。2002年初,黃光裕控制中國鵬潤後,後者以1.95億港元的代價向黃光裕收購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北里7號院物業項目39.2%的權益。今年2月,中國鵬潤宣布向黃光裕控制的ShinningCrown發行可換股債券,以籌集資金3億港元,主要用於收購上述物業項目剩餘60.8%的權益,從而將該項目裝入上市公司,這也是中國鵬潤目前惟一的一塊房地產業務。
對於這塊房地產業務未來的走向,中國鵬潤6月7日的公告指出:「於本公布刊發日期,董事並未就該物業發展作出決定。」黃光裕在同日表示,中國鵬潤會繼續經營原有的地產業務,但不會在這方面再投入更多資金,未來以零售業務為主。
房地產是鵬潤系的重要產業。在銀行收緊信貸的背景下,鵬潤的房地產未來如何在資本市場上施展?是否會考慮中國鵬潤分拆上市?
亦或尋找新的殼資源?劉夢熊指出,按照聯交所《上市規則》規定,上市公司業務中如有一塊業務上市期滿3年,盈利超過5000萬港元或資產規模超過2億港元,即可分拆。而中國鵬潤的房地產業務在2002年才拿到39.2%的權益,2004年才得到100%的權益,在上市時間上並不符合分拆的要求。張志銘昨日表示,中國鵬潤的這塊房地產業務目前尚無明確的分拆計劃,近期也沒有資金的需求。投行人士指出,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分拆的情況下,房地產業務另外借殼應是不錯的選擇。
國美集團尚有37個門店未裝入上市公司,包括位於香港、上海等地的公司。中國鵬潤執行董事杜鵑於6月7日指出,雖然國美在香港擁有4家門店,但其業務尚未成熟,因此並未注入中國鵬潤。除這些門店外,國美集團於上月底在全國啟動的音像業務也未注入上市公司。
㈤ 融資炒股是什麼和融資融券有區別嗎
目前股票市場發展的越來越好,有很多人在火爆的股票市場賺得了不少利益,這也引發了廣大人民對於股票市場的熱情想要投入於股票市場,但前提條件是要有足夠的資金用來運轉,於是人們就行剛到了融資炒股,但是融資炒股要求是什麼呢?下邊就隨滬深通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融資炒股要明確要合作的公司是否實盤,虛擬網路平台不會在證券公司買你下單的股票這樣它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樣的平台不僅會導致股民掙不到錢最終可能連保證金都拿不回來。實盤操作平台只以收取信息服務費為主保障股民的根本利益。
融資炒股要求就是要有倉位控制以及風險控制的經驗,選擇合適的杠桿。不過在小編看來,融資炒股要求繁瑣限制條件也比較多,在各方面綜合來看還是配資炒股更安全更快捷。股票配資配8倍 每上漲1%就是8% 漲停一天收益80%滬深通幫您解決資金短缺、以小博大、杠桿效應、充分利用市場波動放大收益!
㈥ 股權,期權有哪些坑
4.1、未上市行權的障礙
計劃有時候卻趕不上變化的,當初跟公司是約定4年後可以完全行權,每年可以獲得25%。可是,會出現預料不到的情況,自己需要離開公司了,想行權。你打算離職,你跟老闆說,我要行使期權。答復是:公司沒上市,中國的法律不支持未上市公司行權。
筆者在跟身邊的打工族聊起這個情況的時候,他們覺得很正常:你離開公司了,期權當然沒有啦。
從這個想法,可以看出,很多人忘記了一點:你當初加入公司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為了工資,那就按照行情的工資來。你忍受的是低薪、免費無償加班,就沖著那個期權的回報。所以,其實這是你應該得的。
法律的弱勢方
很多公司在與員工簽署期權合同的時候,並都沒有告訴員工這里會存在障礙和風險。而公司制定期權協議時,往往是經過人力資源和法律專家給予專業建議的。所以員工往往是弱勢,他們只能自己去讀一堆的法律條文,而且還是英文的法律條文。
為什麼未上市公司行權會存在障礙?筆者查閱法律知識,歸納起來有兩個方面原因。
原因一:因為期權只有海外公司才有的概念
談到期權專門指海外上市公司。國內公司只有股權。
先了解一下期權和股權的區別
國內的法律只有股權(工商局備案)概念,沒有期權的概念。所以,只有準備去海外上市的公司才有期權的說法。美國法律則是支持期權的。
如果你呆的公司,是在國內注冊的,那麼就是國內公司,就按照國內法律來。如果是在國外注冊(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那麼就是國外公司,會按照國外法律來實行。
所以呢,要談到期權的話,其實是指去准備海外上市的公司。
原因二:持股海外公司會涉及到外匯管制問題
員工行權的時候,由於這家公司是准備在美國去發行股票。那麼它會注冊成海外公司(開曼島、維京島)。就需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用美元去美國購買股票。
如果要套現退出,賣掉成美元後,要換成人民幣。人民幣換成美元、美元換成人民幣,這就是外匯交易。
由於中國是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這種外匯交易必須按照外匯管理局的規定來進行。不符合規定的,銀行不會給辦理外匯購回結匯手續。
外管局並沒有規定未上市的境外公司如何操作期權。導致無法律依據。於是,很多沒有上市的海外公司,當員工要求行權的時候,他們會以外管局沒有規定為由,拒絕為員工辦理行權。
在2014年的時候,國家外匯管理局雖然頒布了《關於境內居民通過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資及返程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4]37號),未上市公司的員工期權也是可以辦理外匯登記的。但是,這在實際操作中,外管局還是沒有放開,仍然辦不了外匯登記。
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彭嘉誠老師覺得一般兩種辦法:
方法一, 在合同中約定,留著期權,等到上市後可以去行權。
其實這樣操作的公司公司也不少。雖然外匯局是有限制。離職後可以暫時不行權。等到公司上市後,去行權。筆者看到那個搜房網的員工與公司打官司的案例,就是這樣的。
方法二、解除勞動合同後可由公司進行回購期權。公司沒上市,沒法行權。可以回購期權。比如原來有3塊錢價格認購的權利,公司回購的時候,用10塊錢(只是舉例)。讓員工離職的時候,多少有點補償。
4.2、考慮期權以後被稀釋的情況
優酷就出現這種情況。老員工的股權被稀釋掉了。
很多打工族不知道有這么個情況。筆者跟一些同事提起稀釋,他們確實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有人疑惑,怎麼會被稀釋掉呢?
答:因為需要繼續融資。別人投錢給公司,肯定是要佔公司股份的嘛。那這些股份從哪裡來呢?要從原來公司的股份中,拿一部分去給新的投資人。
那是讓出誰的股份呢。是創始人的,還是員工的? 創始人又出多少,員工又出多少? 一般是按照比例來稀釋。比如創始人稀釋掉1份,員工則稀釋掉10份。
根據網上資料,優酷當時被稀釋的比例是:18:1。優酷是這么操作,自己稀釋1,則員工要稀釋掉18。這就是1:18的比例,對外宣稱是為了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絕對控股。一般期權在3W以上,稀釋之後普通員工的股票大概有1000股左右。
現在筆者明白了那句話,關鍵是決策權掌握在誰手裡。基層沒有決策權,那麼就算你有股權,也意味著是被刀宰割一樣的。因為決策層可以用各種辦法來獲取員工應有的利益。比如稀釋股份。決策層導致股價下跌。員工結果得不到什麼。
有人看到這里,會感嘆:果然發財不是那麼容易滴;數年忍受著低薪、無償加班著、一心盼著上市後就可以一夜後可以解放,對於這樣的老員工來說,確實是夢想破滅了。
總結:要不要繼續融資,怎麼個稀釋法,這個規則的決定權,往往在老闆的手裡面,由老闆和新投資人進行協商,而作為基層員工,其實並沒有多少資格去參與進去討論。
對策:當規則的制定你沒有機會參與的時候,未來還得看老闆的人品了。老闆為員工著想,就會替員工爭取利益。
4.3、考慮公司被賣掉的情況
期權還沒行權,公司可能恰好賣給其他公司。這個時候,員工的期權怎麼辦?
先要搞清楚有幾種被收購的辦法:現金收購、換股收購。
第一種辦法、對方公司現金收購你們公司。那你就可以直接拿現金了。因為對方的錢直接給到了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種辦法、對方是換股收購你們公司。怎麼個換股法? 你們公司的股份都換成是對方公司的股份。最後,你現在持有公司的股份,就直接變成了對方公司的股份了。所以你持有的就是買方公司的股份。
換股收購,還要分清楚,對方是上市公司還是未上市公司。如果對方是上市公司,你就直接持有對方公司的股份了。
如果對方公司是未上市公司,那麼,你得等到那家公司的股票可以變現或自由買賣的時候才能變成錢了。
還有一種換股方式,幾股合成對方公司一股的形式。經常聽到一個專業術語ADR,沒錯,說的就是這種。文章會專門開一個章節介紹ADR。
還有一種可能:老闆或投資人從員工手裡回購期權。
這樣可能性多大? 不知道。那得看投資人對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那麼願意拿錢來回購員工的期權。
總之,對於被收購的情況,這需要看管理層與另外買方公司進行溝通的結果。溝通採用哪種方式:是全部廢棄,還是補償一部分現金給員工,還是現金購買公司公司。
4.4、注意期權合同里的附加條款
對於期權合同,一定要認真地一條一條去看。多花點時間是值得的。以前筆者看過有個這樣的事情:
2011年,Skype 的高管 Yee Lee 在 Skype 工作一年多之後主動離職。按照典型的矽谷四年獎勵傳統,Lee 可以得到最初期權的四分之一以上。這部分期權據說價值接近百萬美元。但是離職之後,Lee 驚訝的發現:他一分錢也拿不到。
原來 Skype 的股票授權協議中隱藏了一個條款:員工在主動或者被迫離職的時候,Skype 有權選擇收回所有的期權。
其實,期權授權協議一般是幾十頁的法律文件,大部分的員工並沒有耐心仔細去讀。
比如搜房網以前就發生過一個期權糾紛的事情,上市後,最後賴債不兌現。員工打官司告公司,公司用合同裡面的附加條款來作為理由,企圖不給,比如說這是外國公司應該按照外國的法律來審理、在多久以內沒有行權。這個事情說明了,附加條款裡面是有貓膩的,如果不認真、仔細研讀,到時候扯上糾紛了,對自己不利。
如果計劃是在國外去上市,為了方便上市,那麼公司一般會注冊成國外公司(如英國開曼島)。這種情況下,期權合同是用英文寫的,十多頁紙。即便是英文,即便條款很長,也要認真研讀裡面的條款才好,做到心中有數。
4.5、公司上市之前被解僱
如果被公司解僱後,期權要怎麼處理?
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完全有可能發生。要考慮進去。
筆者特意找了幾個現實版的例子扒出來:
1、傅盛被360開除。
2、搜房網副總經理孫寶雲。在上市前一年被開除。
3、馮大輝與丁香園。在丁香園幹了6年,任首席技術官。解僱後,期權沒談攏。
對策
看明白期權合同裡面針對勞動關系解除後,期權怎麼處理。在這方面進行約定,一般的辦法是:勞動關系解除後,期權按照工作年數來行權。
比如幹了2年,就擁有2年的部分。幹了3年,就3年的部分。
合同裡面一般會寫明一句:當受讓人因其他原因終止同公司的僱傭關系時,則所授予的期權,在僱傭關系終止日起的30天後終止,股票期權中尚不能行使的部分將失效。
也就是離職後,30天內必須行權,不行權。就失效了。
針對這種情況,離職後,就要申請行權。就算公司沒上市,按照中國法律不能行權,但也是可以進行約定的。至少你申請了行權,就表示你沒有放棄行權的權利。
4.6、認真看合同里的行權條件
自己辛苦加班,忍受低工資,結果因為合同一個條款,導致自己沒法行權。
這需要認真研究合同裡面寫的行權條件部分。
比如合同裡面寫:離職後就不能行權了;公司未上市不能行權(一般寫著:行權的前提條件如下)。業績必須達標才能行權等等。
如果合同約定,公司不上市,不能行權,此時如果也沒有相應的補償方案。這樣的期權方案確實是忽悠員工的。因為一直不上市,那就沒法行權。
按照業界規矩,都是分年限,每滿一年可以得到25%的行權資格,分四年,剛好是100%。所以如果幹滿了2年後離開公司了,那麼可以得到50%的行權。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開除、合同到期等)離開了公司,都要保證可以行權。
業績未達標,這裡面是一個隱藏的坑。公司如果想從你手裡收回期權,可以給你設置一個較高的業績目標,讓你無法完成這個目標,最後按照協議,無論你工作多努力,表現多優異,公司藉此開除你,並收回所有「授予」你的股權。
4.7、故意推遲上市
一般會捆綁4年成熟期的期權來招聘員工。員工們如果要拿到這些他們辛苦賺來的期權,工作的時間可能要遠遠超過這所謂的4年。
很多公司上市的時間越來越晚(目前科技企業上市的平均時間需要11年),目的就是:不允許員工自行轉讓手裡的股權,員工就不能輕易離開公司,否則要麼期權就被收回了,要麼馬上行權、交了高昂的所得稅換來不能賣出去變現的股權。員工被帶上了一副「金手銬」。
而老闆們似乎從來不會面臨員工的這些問題。他們甚至毫不掩飾公司不打算盡快上市,完全不考慮員工是不是能盡早將自己賺來的期權變現。
「我們會盡可能推遲上市的時間」。說這話的,是Uber 的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他不止一次表示Uber在最近3-5年內沒有上市的計劃。
「我建議Palantir盡可能保持不上市的狀態。」說這話的是彼得·蒂爾,他是《從0到1》的作者、Paypal創始人,同時也是Palantir的投資人。
Palantir目前估值近90億美元,專注於大數據處理,據說幫助美國CIA和軍方調查到本拉登的下落。
但是,對於Palantir的員工們來說,這卻是一個苦果。Palantir用遠遠低於市場價的工資標准,聘用了大量優秀的工程師,原因是給了這些工程師更多的股權。但是,卻不讓他們有機會賣出股權、變現賺錢。
創始人卻不會遇到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有投資人的支持。一旦創始人把公司做到了某個階段,比如做到了獨角獸級別,那麼投資人會積極促使創始人提前變現出一部分股權,讓創始人在帶領公司高速發展時,生活上也比較寬裕,不會面臨經濟壓力。
有的創始人是很慷慨, 他們可能會組織員工通過類似交易渠道共同出售股份,但大部分創始人或公司不提倡這種做法。一方面,大多數員工根本沒有足夠的股權來出售。另一方面,對於公司來說,讓你繼續持有股票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
員工持有股票(少量),可以使其對公司更忠誠。因此,創始人的這種私下退出,變現的交易,通常是在秘密進行的,除非創始人變現後新買的法拉利跑車太過招搖,那就馬上知道創始人有錢的。
4.8、與中國公司簽vs與外國公司簽
與誰簽訂期權很重要! 請看下面的分析!
現狀
由於很多互聯網企業,融資和上市都是以海外公司的名義去發行股票的。如在開曼群島、維京島注冊,而實際的經營主體是在中國的公司。境外的公司控制著中國國內的公司。這就是常常說的vip架構。
員工往往是與中國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而簽訂期權協議時,有可能是與中國公司簽訂,也可能是與外國公司簽訂。
問題
員工是與中國公司簽訂期權協議好,還是與國外公司簽訂協議呢? 各自又存在什麼樣的風險呢? 歸納如下:
1、跟中國公司簽的期權協議。此時分到的是境外公司的期權。可能存在的風險:行權的時候,中國的公司可以說,我這里沒有境外公司的期權。我也給不了你股份。你找境外公司去要。到時候員工也沒其他辦法。公司賠點錢給員工了事了。
2、跟境外公司簽訂期權協議。此時,可以直接跟境外公司要股份。這些境外公司,按照當地的法律規定,是可以給員工發股份的。
法律糾紛的適用法律
如果出現了糾紛,適用哪個地區的法律?
在協議裡面的術語是」司法管轄」。如果寫著是,境外法院的排他性管轄,就是說,管轄權是外國公司,排他,意思是不允許用中國的法律來審判。這種情況出現糾紛,還要那個國家去起訴。要請當地的律師。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就比較大。手裡是很小的股份,不是很值錢,那打官司的成本員工也耗不起,最後員工也會放棄了。
解決辦法:所以員工要睜大眼睛看清楚,合同裡面寫著這份合同適應於哪個地區的法律。最好是寫明白,有爭議時在中國打官司。
舉例
筆者恰好找到一個現實版的例子
海淀法院受理了原告劉先生與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快科技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該案系因美團股權激勵計劃引發的爭議,與劉先生一同提起訴訟的還有三快科技公司的前員工包女士,二人訴請類似,均為離職後股票期權的行權事宜相關。
三快公司辯護的說明是這樣的:
1、你告錯人了。《股票期權授予通知》是與海外公司簽訂的。又不是三快公司簽訂的。海外公司與你又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
2、你應該找香港法院。《股票期權授予通知》及《股票期權授予協議》中載明管轄法院為香港法院,海淀法院沒有管轄權
看到這里,是不是感覺是如出一轍? 兩個坑被踩著了。這個案子是最新看到的新聞,還在審判中,不知道結果。
4.9、避免白乾:被公司收回期權的情況
有些員工幹了8-9年,之前忍受著低薪、無償加班,由於意外導致,協議中約定的所有的期權都沒了,對此感到很無奈。找老闆理論也沒用,協議中明明寫著那麼個條款,怨誰。
所以,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條款,哪些情況公司可以收回期權。
比如協議裡面寫著:勞動合同解除後,公司有權收回所有期權。
筆者看資料提到,某某員工在A的期權,離職的時候,公司找了個理由以一元收回,理由之一就是「同業競爭」。
過錯離職,通常公司以 1 元回購所有期權,你一夜就回到了解放前。
什麼行為會被認定為「過錯」,自己搞清楚就特別重要了。
員工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比如違反保密義務、違反競業限制規定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公司取消、收回期權的理由。總之,合同要認真研究,必要時可以找一個律師幫自己看看,裡面有哪些坑。付點咨詢費就好。
筆者截了一個國內公司的期權合同(海外公司的合同是英文的)圖
注意看筆者描紅的部分。辭職、辭退、解僱,就直接解除了期權了。所以啊,哪怕你在公司辛苦幹了n年,之前很多期權,但是一瞬間就沒了。再強大的撕逼都抵不過一紙協議。
筆者認為,像上面的這樣的期權合同確實是一個坑來著,明顯是傾向於公司利益最大化。為什麼這么說?如果老闆想把你搞走,可以找很多的理由與你解僱勞動關系,根據合同中的約定,一旦勞動關系解除了,期權就失效了。
再比如,按照上面協議,可以說你業績沒達標啊,然後取消掉期權。這個業績標准誰來定? 我定得很高,你肯定難實現,那麼就達不了標了。
筆者認為,公平的期權協議需要寫明白,若出現勞動關系解除時,員工如何行權,能夠行權百分之多少。在裡面約定。員工在公司幹了多久,哪怕離職了,也要按照約定給予一定量的期權,既對離開的員工是安慰,對在職員工也吃個定心丸。
三、期權其他注意事項
3.1、行權資格不及時用就失效
為什麼一些公司約定僱傭關系結束後,3個月內(90天)沒有行駛期權,就被認為是無效呢?
既然是權利,那麼就不能無限期,必須在指定日期內使用完這個權利。
就好比一些公司,當月的加班假期,必須當月用完,不用完就消掉了。一些手機的流量包,當月沒有用完,下月就失效了。
所以離職後,趕緊申請行權。這個時候,就算公司沒上市,也是可以的。表明了你的意願。到時候納入的是合同糾紛上去。
3.2、需了解股票的解禁期
原來是3塊錢的低價,從公司內部認購了幾千股股票。股票的市場價格是漲到了10塊,自己能不能馬上賣掉套現呢?不能。
如果我低價認購了幾千股後,是不是可以離職了呢?
不行的。公司有個約定,叫做解禁期。
一般公司設置了一個解禁期。一般是兩年。每年可以套現50%,兩年可以套現完畢。如果幹了一年後離開,那麼也只能套現50%。
哇,本來有好的機會,也不敢跳槽離職,就是為了等到股票解禁啊。等了2年,好不容易熬到了股票解禁了,現在終於可以套現了呀。
但新情況來了:恰好這個時候股價跌幅很大。原來是3塊錢買的,後面是漲到了20塊錢一股,信心滿滿的。可是恰好解禁的時候,股價跌到了5塊錢,那相當於只賺了2塊錢。後面還要納稅的。如果你的股票份數比較少,比如就3千股,那麼你賺到了3000*2=6000元。這6000元並不是完全拿到手的,還要納個人所得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