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不同公司股票差價過大的原因
擴展閱讀
股票買新公司的 2025-01-07 21:17:28
讓別人買股票虧了 2025-01-07 21:08:28
金寶寶股票價格 2025-01-07 20:50:10

不同公司股票差價過大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5-01-06 07:08:05

❶ 同一支股票在港股和A股上為何會有巨大差價沒人做套利交易

價格差是因為兩個市場的市場估值水平的差異造成的,因為香港市場股票多,資金量少,所以風險偏好度會比較低,對股票給予的市場估值就會比較低,股票總體上就會比較便宜,而A股股票數量少,資金多,股價就比較高。而且兩地市場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港股大家熱捧的主要是優質藍籌,而A股大家更青睞中小創。

沒辦法套利,因為現在兩地市場同個公司的股票也沒有什麼互通機制,也就是你在港股市場買了股票不能換成A股市場的同家公司的股票。

當然也是存在一定的套利機會的,就是如果港股某個票突然暴漲,那麼可以相應的關注A股市場這個票看看有沒有機會。

❷ 中石油A,H股差價怎麼回事

1、中石油A,H股差價是因為市場機制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估值手段,H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0幾倍,A股是24倍。
2、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3、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稱得名H股。)H股為實物股票,實行「T+0」交割制度,無漲跌幅限制。
4、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❸ AB股為什麼會出現差價

中國的AB股,AH股之間都有差價,而且往往是A比B、H貴很多,簡單的價格對比,有些投資者認為投資B股H股要比投資A股有價值,這種觀點對嗎?

網上的討論很熱烈,有說差價合理的,也有說差價不合理的。我見過一個解釋AB股差價問題的比喻,非常有趣:AB股就好比是同一個蘋果在不同的市場交易,A股是城裡超市裡的蘋果,B股則是農村農貿市場里的蘋果,你說城裡蘋果的價格能賣得和農村一樣嗎?
這個比喻很形象地說明了AB股的本質區別。AB股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參與者不同,交易成本不一樣,但它們之間出現差價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市場活躍性不同。農村的蘋果賣得便宜,但是品種少,人氣低;超市的蘋果雖然賣得貴,但是品種多,人氣旺,皇帝女兒不愁嫁。類似的,B股相對A股的劣勢在於:第一,上市公司少,可選擇的投資標的少,第二,也是最關鍵的原因,設立B股本來是為了吸引外資,現在外資吸引不到(主要是質量和價格的問題),內地投資者又以散戶為主,到這個市場投資有障礙(普通消費者不會為一兩斤便宜的蘋果跑到農村去買吧),市場流動性差,對散戶來說A股比B股更方便交易,所以A股貴點也賣得出去,B股再便宜也沒人買。「流動性溢價」,這就是產生AB差價根本原因。

關於「流動性溢價」的問題我們還可以拓展開來。比如說二級市場的股票為什麼賣得比一級市場貴?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同一地段的商鋪公告轉讓,本來建造商鋪的成本差不多,交易的價格也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溢價交易,有的折價交易,價格取決於鋪面的人氣(這跟朝向,位置,忠實客戶人數相關);同樣一個公司如果不上市,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就是它的分紅,而要轉讓這家公司,參考價格也是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如果分紅高,可能會有所溢價,但是溢價不會太高(也就是說PB約等於1);但是這家公司上市了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關注這家公司,所以就算這家公司不賺錢,沒有分紅,它因為不會退市(神奇啊,為什麼不會呢?)也有「殼價值」,絕對不會低於1PB出售,為何?因為變現簡單,交易方便,有「流動性溢價」嘛。

老問題,中國A股市場以散戶居多,機構當然可以在一級市場低價投資,散戶不行。一級市場是公司多,投資者少;二級市場則是公司少,投資者多;所以一級市場的股票拿到二級市場,就產生了流動性溢價,這跟批發價和零售價有差異是一個道理。

再拓展一下,A股有個老是被投資者詬病的問題就是整個市場估值比國外的成熟市場要高,別人平均PE是個位數,我們的平均PE是三四十,這合理嘛?

我認為這就是「流動性溢價」的體現,有一定的合理性。

A股IPO上市是審核制,上市公司股權以前還不是全流通的,這相當於人為地限制了股票的供應,造成「供不應求」。且這個「供不應求」跟上市公司的質地無關,而只跟股票和炒作資金的數量有關。所以每次市場資金流動性泛濫的時候,股票的價格就被炒上天去,久而久之,A股市場的投資者就養成了「炒股」的習慣,樂於打聽資金面,政策面的消息,樂於跟庄,樂於做趨勢,而不去關註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所以本世紀初吳敬璉就說A股市場就是一個賭場,參與者都是不研究「價值」只考慮「投機」的賭客,賭客在賭場應該願賭服輸,虧錢活該。「願賭服輸,虧錢活該」,話糙道理明,證券市場制度設計缺陷是有的,不應把板子都打到投資者身上,但是投資者既然選擇進入這個市場就要反思,承認市場有「流動性溢價」,而且認識到這個「流動性溢價」有時靠譜有時不靠譜(主要看市場資金是否願意進入這個市場),那麼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會理智很多。

當然,A股市場的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股改後整個市場也慢慢地向全流通市場轉變,按照「流動性溢價」原則,目前的A股市場就不應該享受比以前更高的平均估值;而且「流動性溢價」原則支持「資金去炒熱門股」的結論,也就是換手率越高的熱門股票理應價格越高,但我們也看到一種現象,有些股票沒什麼換手,價格也老漲,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好解釋,沒有換手說明有人囤貨居奇,等待一個更高的價格出售,這時股票是供不應求的(主要是供應量少),等到一個合適價格出現,換手率高起來的時候(供需平衡),這只股票的漲幅也就到頭了。這實際上是被監管者嚴厲打擊的「做莊模式」,而且只在炒作小股本公司的股票管用,不過中國一向是監管什麼,什麼就越泛濫,所以以前股本沒有全流通的時候炒國企重組,現在股本全流通的就炒股本相對較小的創業板,……那麼,將來呢?

有一個現象可以作為將來的參考。在成熟市場,流動性強,基本面好的大藍籌更吸引投資者關注,價格很高(例如蘋果),而一些基本面差的小公司就算價格再低也沒人關注(因為成熟證券市場的股票是放開供應的,上市門檻低,什麼公司都可以上市,只要有人買)。成熟市場的投資者五花八門,主要以機構為主,向全世界資金開放;不象A股,以散戶為主,圈起來自己玩(只向國內投資者開放);所以國外股市只有好公司的股票能吸引投資者,國內股市是只有小股本公司的股票能吸引投機者,國外股市的「流動性溢價」體現在大藍籌上面,國內股市的「流動性溢價」體現在小股本公司上面。(要炒大公司除非到市場資金整體泛濫「豬都會飛的時候」)

不過物極必反,A股市場小盤股高估,大藍籌地板(估值甚至比國外的藍籌還低)的現象已經持續了很久(連監管層都看不下去了,呼籲要價值投資),中國改革一直在進行(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每次改革似乎都會帶來流動性泛濫),中國證券市場一定會與國際逐漸接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