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險投資案例分享
風險投資案例分享。以下是我跟大家介紹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相信經過我的介紹之後,大家都已經有了相關的掌握與了解!歡迎大家收藏並分享本文哦!
風險投資案例分享
2014年,阿里巴巴收購移動瀏覽器公司UC,是截止到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互聯網交易。這筆交易對 UC 的估值約為47億美元。然後,它幫助阿里巴巴在移動領域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並將其估值從800億美元提高到2300多億美元,增長了3倍。
在此次交易之前,UC首席執行官俞永福曾宣稱,未來不會聽到UC被誰收購,而是UC收購了誰。阿里巴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雲花了多年的努力才改變了這一點。
從2008年到2014年的6年間,阿里巴巴通過戰略性的投資數億美元,最終累計持有UC 66%的股份,與UC建立了合作關系。最後,這種關系得到了回報。
最早投資UC的是晨興資本和聯創策源,它們在2007年共同投資了UC 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當時,UC已經在移動瀏覽器領域耕耘了幾年,但並沒有從中獲得收益。
此外,UC還為還為中國電信公司提供定製移動瀏覽器和咨詢服務。但俞永福決定出售盈利的B2B部門,以便公司能夠更加專注於消費者技術。
要做到這一點,UC需要資金。
2008年,馬雲和俞永福第一次見面。阿里巴巴於2009年參與了該公司1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3年3月,阿里巴巴再次投資約5.06億美元;2013年12月,又投資1.8億美元。完成了這些交易後,阿里巴巴獲得了UC公司66%的股份。
很快,關於晨興資本想要退出的謠言出現了,稱網路正在尋求收購他們持有的股份。
到2013年,UC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上無可爭議的頂級移動瀏覽器,關於其要被收購傳言不斷。
俞永福告訴媒體,盡管有傳言,但UC沒有出售的意願。據報道,他拒絕了網路提出的估值約8億美元的報價。相反,他堅持認為UC將收購其他公司。
不過,到2014年,阿里巴巴將擁有UC三分之二的股權,馬雲獲得了董事會席位。當時,這家移動瀏覽公司被認為是中國「最後一個良好的收購標的'」。
「在業內的所有人當中,馬雲是極具有戰略眼光的人之一,」俞永福當時告訴The Next Web。幾個月後,馬雲提出了直接收購該公司的提議,兩個月之後,交易最終敲定。
當被問及為什麼在多年反對被收購後,接受了阿里的收購時,俞永福告訴記者,他信任馬雲:「我們有著相同的願景和夢想。」
此次收購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戰略舉措。在IPO時,阿里巴巴明確表示,移動通信的崛起是它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它不能適應,阿里巴巴將會被移動服務更強大的公司所取代,比如騰訊和網路。
阿里巴巴收購UC,對網路的盈利業務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此前,網路是UC移動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從中受益匪淺。
最後,這次收購似乎也有助於幫助即將IPO的阿里巴巴向投資者證明,阿里巴巴知道自己的短板,並正在積極努力地去填補。雖然收購UC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但阿里巴巴的估值確實從2012年的350億美元飆升至2014年IPO的1680億美元。
到2015年,UC(這時歸阿里巴巴所有)仍然處於移動瀏覽市場的頂端。
收購UC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次多管齊下的成功之舉。
阿里巴巴成功收購UC,關鍵在於馬雲與該公司合作了6年,已經成為了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他是一個從一開始就看好UC的人,而不是後來被UC的成功中吸引而來的人。他也是一個懂得在新興市場建立公司需要做哪些工作的人。
風險投資的概念及其運作方式
(一)風險投資的概念
風險投資指由風險投資家出資(個人或募集資金),協助具有專門技術而無法籌得資金的技術專家,並承擔高風險的投資機制。風險投資家以專業知識主動參與經營,使被投資企業(通常為高科技企業)能夠健全經營、迅速成長,風險投資家可在被投資企業成功後,將所持有股票賣出收回資金及其高額利潤,再投資於另一新創企業,周而復始進行中長期投資並參與經營。風險投資家以獲取股息、紅利及資本利得為目的,其最大特徵是在於甘冒較大風險以獲取巨額資本利得,故得此名。
(二)風險投資運作過程
企業如同生物體一樣,有其生命周期,一般而言,企業生命周期可分為五個階段,即研究發展階段、開創階段、早期發展階段、加速成長階段、持續成長及成熟階段。風險投資活動依其所投資企業的生命周期提供不同的幫助。
1.研究發展階段
發明家有了新創意,就投入自己的資本,或從家庭、朋友處得到一些資助,組建起自己的公司,動手將設想變為產品。這種募集資本的方式一般能夠募得足夠的資金,足以維持研究發展至生產製造階段。這一階段一般歷時1至5年,它的典型特點是合夥組織相當鬆散,且公司所得極少,甚至無收入,財務上屬於純虧損階段。
2.開創階段
一旦發明者完成產品開發,准備投向市場,就要求注入大筆資金,以設立、裝置一小型生產設備,供應極小的市場需求(或許是本地市場)。所需資本約為10~30萬美元。發明者們或許會請求銀行給予貸款,但往往因為無抵押品等原因難以如願,即使能得到,也只會是短期貸款,且金額不高。同時所得的短期貸款越多,其債務負擔越重,資產負債比也會變得越高,這樣要獲得下一筆銀行貸款將更困難。此時企業急需長期資本,獲得長期資本的另一條路是公司出售股權,然而由於新企業毫無業績可言,成立時間短,不足以發行股票上市或進行合並。唯一可行的路徑是由企業創始人擬一份企業計劃說明書,送呈風險投資專家過目,投資專家根據嚴格的標准審核,決定是否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這一階段大約會費時1至3年,風險投資專家取得股權之後或成為投資公司的經理人,或成為董事會成員之一。就收益而言,累積凈所得已呈正收益,但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及巨額固定資本支出,凈所得收益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上例中的ITC公司即在該階段獲得著名投資專家和投資人的投資,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3.早期發展階段
在這一階段的開始,公司銷售額已達年均200~1000萬美元。若市場接受公司產品,則公司可再次擴充,然而這要求注入更多新資本,大約在150萬至200萬美元之間。此時,由於公司的營業狀況仍不足以達到發行股票的地步,風險投資公司或集團仍為主要的資金提供者,此即第二階段的融資。增加第二階段的資本後,在技術與管理方面,公司將需要更多專業人才、更正式的組織結構,發展可行的新產品生產線及擴大生產規模。此外在發展開發階段,隨著銷售額的增加,公司須盡快提高總收入,在3至4年內,使利潤超過損益平衡點。這一階段是公司發展的重要分界點,業務進展至此,公司決策人員必須開始考慮下一階段是否由公司發行上市股票以獲取業務進一步發展所需的資本。
4.加速成長階段
接著應進行下一步擴充,引入新生產線,成立正式的公司組織,這一階段將決定公司是否能繼續成長,成為大、中型公司。這時董事會要計劃由公開市場籌集巨額的新資金,約在750至800萬美元之間,公司公開上市後可籍股權投資方式獲得長期資本,並改善資產負債比率,加強新貸款能力,增加資本流動並擴張資本。但只有公司的經營記錄達到預期水平,否則很難獲得如此龐大的新資本融資。這時風險投資專家面臨一大抉擇,即是否繼續投資,若風險投資公司並無現金或流動債券對該創業公司融資,則必須通過股票的公開上市或合並來賺取超額的資本利得,再投資於其他具有希望的新投資計劃。通常為維持風險投資公司自身正常財務狀況,風險投資專家會有幾個成功的個案,以補償失敗個案或邊緣個案所造成的損失。在過去記錄中,美國風險投資資金綜合投資報酬率,年平均在25%以上。在這一階段,公司累積凈所得的損失有明顯減輕趨勢而銷售金額亦有快速成長跡象。
風險投資的特點
風險投資之所以被稱為風險投資,是因為在風險投資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給投資及其回報帶來很大的風險。一般來說,風險投資都是投資於擁有高新技術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的創始人都具有很出色的技術專長,但是在公司管理上缺乏經驗。另外一點就是一種新技術能否在短期內轉化為實際產品並為市場所接受,這也是不確定的。還有其他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人們普遍認為這種投資具有高風險性,但是不容否認的是風險投資的高回報率。
也許最被人們熟悉但卻也最不被人理解的一種投資風險是市場風險。在一個高度流通的市場,比如說在世界各地的股票交易市場,股票的價格取決於供求關系。假設對於一個特定的股票或者債券,如果它的需求上升,價格會隨之上調,因為每個購買者都願意為股票付出更多。
風險投資家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者。風險投資家一般都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同時他們也擁有專業的經營管理知識,這樣的知識背景幫助他們能夠很好的理解高科技企業的商業模式,並且能夠幫助創業者改善企業的經營和管理。
『貳』 【金融大事件】光大烏龍指事件
金融大事件: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
光大證券,中國光大總公司旗下的綜合證券公司,在2009年以109億多元的資本實力進入市場,並於2016年榮登《財富》中國500強。然而,2013年8月16日的一次操作失誤導致了著名的「烏龍指」事件。當天,策略交易員的指令錯誤觸發了26082筆交易,導致上證指數瞬間暴漲,對股市造成沖擊。光大證券在事件中因系統故障和人為錯誤,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且被認定為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罰款5.2億元。
事件發生後,光大證券的股票交易量激增,交易員迅速採取補救措施,包括撤單和停止套利系統。公司被迫承認系統問題,並進行內部核查和整改。光大證券的股價在當天波動劇烈,賬面損失高達7.21億元,相當於上半年凈利潤的90%。烏龍指事件揭示了當時我國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的漏洞,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證監會立即介入調查,並對光大證券採取了暫停業務和整改的嚴厲措施。
這一事件不僅對光大證券自身造成了重大打擊,也對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成為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的一個警醒案例。它促使監管部門和媒體對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反思,以期在未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叄』 求幾個關於2010年-2014年企業財務危機的案例
案例一:深圳市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56.SZ)
根據該公司的公告帆吵高,該公司2010年度、2011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年度凈利潤為負,2012年4月23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該公司2012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正,但是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依據深交所的相關規定,凈資產為負也屬於公司退市的警示事由之一,該公司股票碰稿被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該公司2013年8月22日披露的2013年半年報,該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23,424,713.12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536,616.93元。
依據該公司2013年10月15日發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該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在建投資性房地產皇庭國商購物廣場項目已於態尺2013年9月30日完工,本期涉及的投資性房地產後續計量模式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根據銀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意見,皇庭廣場截止評估基準日2013年9月30日的公允價值約為76.46億元,預計開發總成本約為21.34億元,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預計增加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遞延所得稅負債約13.78億元,增加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約41.34億元,其中歸屬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24.80億元。
因會計政策變更產生的24.80億凈利潤可是幫了上市公司一個大忙,該公司2013年的凈利潤和股東權益立刻雙雙轉正,經審計,該公司2013年度歸屬上市公司的凈資產為2,236,808,854.06元,該公司不存在應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符合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自2014年3月31日起,撤銷該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
『肆』 有哪些風險投資成功的案例
盡管中國目前的風險投資行業總體上很火爆,中國本土的風險投資機構的前景卻不容樂觀。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風險投資成功案例分析,歡迎閱讀!
風險投資成功案例分析1:
轉換科技公司(Transition Technology Inc.以下簡稱TTI)在1987年初開始尋求風險資本,直到212天後終於獲得了3i風險投資公司(以下簡稱3i)等提供的300萬美元風險資本。這是一個比較常規的風險投資過程,但其中的曲折歷程也頗耐人尋味。
212天的風險投資過程
第1天:3i公司的副董事長Tom Stark(以下簡稱Tom)曾於70年代初與Albert Libbey(以下簡稱Albert)一同共事過。Tom從Albert處得知有一家叫TTI的新創公司正准備尋求第一次的風險資本融資。於是,Tom主動打電話聯系TTI的董事長Walter.Walter向Tom簡單介紹了TTI尋求風險資本的意圖,並告訴他預計需要的資金額。Tom對Walter的想法頗感興趣,並表示了願意合作的意向。Walter告訴Tom,他需要2到6個星期來准備投資建議書。
第50天:TTI的投資建議書送達3i.以下是投資建議書的內容摘要:通過適宜的技術改進將使以下這些目標成為可能:改善工業輸入/輸出(I/O)產品性能;降低工業輸入/輸出系統造價達20%-40%;設計出一套能與多種工業自動化計算機配套的工業輸入/輸出系統。
企業發展目標:5年內營業收入超過3000萬美元;稅前收益達17%-20%,稅後利潤達8%-11%;在工業自動化計算機輸入/輸出市場處於主導地位。
上述目標需要大約275萬美元的股東權益投資。
第57天:在波士頓,3i在其每周例行工作會議上討論TTI項目。Tom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3i應當認真考慮TTI的投資建議;與會者同意Tom的意見。接下來,Tom需要確定投資建議中哪些內容是關鍵之處,並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他也開始考慮尋找其他會對TTI感興趣的風險投資基金。
如果3i向TTI提供所需的全部資金,並採取最簡單的直接的融資結構,那麼3i將處於控股地位;但3i向來不願意控制所投資的公司。而且,3i與TTI都希望組成一個小型的辛迪加,這樣既可以為TTI的後續階段融資帶來更多的後備資源,也可以帶來更多的經驗與商業聯系以協助公司發展壯大。Walter繼續尋找其他基金,Tom也在考慮他所認識的、並能夠加入此項目的其他風險投資基金。
第72天:Tom第一次參觀TTI,並與其3個創建者深入地討論該投資建議。TTI的創建者們曾一同在另外一家公司共事2年多,他們的技能也是互補的。這個3人小組可以出色地完成設計、製造與銷售產品的整個流程。盡管由於公司仍處於初建階段,還沒有完整的實物產品可供演示,但是他們成功地演示了產品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件:電波-頻率鏈路模塊。
第74天:Tom寫了一份長達4頁的信,描述TTI的創建者、計劃產品以及營銷計劃,然後附上預測的資金平衡表、收入與現金流報告以及可能投資回報的計算結果,並寄給了在倫敦、英格蘭、Newport、Beach、加州等其他3i分支機構中熟悉工業自動化或相關領域,能夠對市場、競爭與技術作出評價的其他同事。他們將憑借自己的經驗與網路,協助Tom完成對TTI的調查評估。
第77天:Tom與Walter會面並討論了融資的一些具體細節,包括:Walter需要的資金額,而不是Tom能夠提供的資金額是多少;Walter在投資建議書中所列數字的可信度如何?
Walter如何估價其公司?
Walter正在接觸的其他投資者都有哪些人,他們的反應如何?
根據Walter的回答以及其他討論結果,Tom初步決定分階段投資。這樣有利於減少風險投資企業的初始投入,但必須保證公司有足夠的資金以展示其具有製造產品的能力。
第86天:Tom與Walter再次會面,圍繞著融資規模與開展公司業務所需最小資金額繼續討論。投資建議書中列明的融資總額為275萬美元,但只要150萬美元就足夠讓公司運轉直到產品開發進入Beta測試階段。另一方面,對公司的估價問題成為雙方討論的焦點。Walter作為所有者之一,對公司的估價較高;而Tom對TTI也有一個估價,他不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通過幾次會晤,Tom與Walter不斷地磋商交易的細節。
第94天:從倫敦與Newport、Beach來的報告認為,TTI的產品存在一個潛在的良好市場。但是,從Reading與英格蘭來的報告卻發現了該產品存在競爭者。Tom把這些情況告訴了Walter.
第109天:完成了主要交易問題的談判之後,Tom整理出一份詳細材料。首輪投資是150萬美元。Tom向3i的法律顧問Ropes和Gray送去了一份投資條款清單草案和一份預想的資本結構說明書。投資條款清單是3i的初步投資承諾,其中包含了交易的關鍵條件。
第111天:投資條款清單送達TTI,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第112天:直到目前為止,3i仍然是唯一一家對TTI繼續保持興趣的投資者。其他幾家風險投資企業雖然也曾考察過TTI,但都沒有產生投資的意願。Walter有一個名叫Rube Wasserman(以下簡稱Rube)的顧問,不斷幫助他接觸更多的風險投資企業。Rube曾經是Gould(一家有數十億美元的業務多元化的公司)的一位戰略投資負責人。Tom與他們共進午餐,討論還有誰會願意參與投資,並且該如何去做。
第113天:北大西洋創投基金(North Atlantic Venture Fund,以下簡稱NAVF)表示願意投資於TTI.Tom與NAVF的一位合夥人Gregory Peters(以下簡稱Gregory)見面,討論Gregory還需要哪些信息以開展他的調查評估工作以及他們如何確保TTI能達到預定目標。一些關鍵問題包括:因為有產品競爭者的存在,是否存在足夠大的市場支撐TTI按照預定的利潤賣出預定數量的產品;TTI能否最終生產出產品,並在行業中保持主導地位;TTI的創建者們能否對潛在的機會或問題作出有效的反應。
Tom與Gregory都有自己的一套信息源,而且重合之處不多。兩人對需要集中處理的問題與信息共享達成了共識。
第115天:Tom完成了一份內部投資計劃書,一共有9頁文字與4個數字表格。以下是這份投資計劃書的摘要內容:
融資要求與建議
運作費用與流動資金$450,000
產品開發$850,000
資本支出$200,000
合計:$1,500,000
資金來源$750,000
其他風險投資企業$750,000
融資方式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購買A系列可轉換優先股37,500股,3i的總投資額為75萬美元,占公司份額的19.5%.每股A系列優先股可以轉換為一股普通股。A系列優先股擁有正常的投票權、反稀釋保障(antidilution protection)以及共同證券登記權利(piggyback registration rights)。建議中的首輪150萬美元風險資本應當足夠支撐TTI完成其幾件輸入/輸出模塊以及其與IBM個人電腦和DEC MacroVax的計算機介面的開發與推廣。預計在首輪融資後的14個月左右,該公司需要第二輪融資,以應付流動資金增加的需要。首輪融資應當證明產品有足夠市場接受程度與可行性。董事會通過後生效。
第121天:Tom的投資計劃書在3i董事會上得到通過,3i承諾投資,前提是有其他風險投資企業同時投入至少75萬美元。
第122天:Tom送給NAVF的Gregory一份投資條款清單。
第135天:投資條款清單與調查評估記錄被送往另一家風險投資企業──Hambro International Venture Fund(以下簡稱Hambro)。
第138天:黑色星期一──華爾街股市危機爆發。在接下來的幾天里,Tom都忙於應付打來的電話。Tom所投資的許多公司都懷疑,上市公司股價的暴跌,是否意味著他們公司的估價都顯得過高。Walter也打來了電話,但他關心的是隨著金融環境的劇烈變化,Tom是否還有能力提供約定的風險資本:“3i的承諾依然有效嗎?”Tom保證仍然有效。
第148天:Walter與Rube會面。雖然到目前為止,只有3i承諾提供75萬美元和NAVF承諾提供40萬美元,但人們似乎正逐漸對TTI產生興趣。有10家其他的投資者也在考察TTI.在金融市場一片糟糕的時候,大蕭條極有可能隨之而來。這樣,風險資本將會變得稀缺,因此他們決定盡其所能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第155天:Tom與TTI的創建者們共進午餐,討論融資進程。他們重新評估了潛在的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可能性。
第161天:Tom與Rube見面,討論為什麼還是沒有其他風險投資企業承諾投資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否二人的努力不足?但他們想不到做錯了什麼,所以決定繼續接觸潛在的投資者。3i既然承諾了投資,就再沒有退出的餘地。但在私下裡,Tom不得不開始懷疑他與Gregory所共同作出的判斷。
第186天:Tom向Aegis Fund Limited Partnership(以下簡稱Aegis)送去了一份投資條款清單。
第188天:突然間,投資者對TTI的興趣又濃烈起來。在幾天之內,Tom收到了2份各100萬美元的初步投資承諾。目前,初步承諾的風險資本總額已經超過了300萬美元。
第190天:又來了一份75萬美元的初步投資承諾。
第194天:Tom與Walter討論總共需要的風險資本額。按照原來制定的股票價格,這次融資最多隻能接受300萬美元。
第195天:投資者們開始協商如何把總風險資本供給額降至300萬美元。
第211天:所有投資者來到Ropes和Gray處,討論融資的細節。
第212天:TTI在這一天收集到了所有的300萬美元風險資本:Aegis投資90萬美元,Hambro投資100萬美元,NAVF投資40萬美元,3i投資70萬美元。Walter和他的夥伴們終於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開展計劃的業務了。
案例分析
根據以上背景情況,我們可以總結出風險投資過程的幾個關鍵環節:
1、搜尋投資機會。
投資機會可以來源於風險投資企業自行尋找、企業家自薦或第三人推薦。
2、初步篩選。
風險投資企業根據企業家交來的投資建議書,對項目進行初次審查,並挑選出少數感興趣者作進一步考察。
3、調查評估。
風險資本家會花大約六周到八周的時間對投資建議進行十分廣泛、深入和細致的調查,以檢驗企業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確性,並發掘可能遺漏的重要信息;在從各個方面了解投資項目的同時,根據所掌握的各種情報對投資項目的管理、產品與技術、市場、財務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作出投資決定。
4、尋求共同出資者。
風險資本家一般都會尋求其他投資者共同投資。這樣,既可以增大投資總額,又能夠分散風險。此外,通過辛迪加還能分享其他風險資本家在相關領域的經驗,互惠互利。
5、協商談判投資條件。
一旦投、融資雙方對項目的關鍵投資條件達成共識,作為牽頭投資者的風險資本家就會起草一份“投資條款清單”,向企業家作出初步投資承諾。
6、最終交易。
只要事實清楚,一致同意交易條件與細節,雙方就可以簽署最終交易文件,投資生效。
風險投資成功案例分析2:
風險投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科技公司創辦的過程。在美國,一個新興的科技公司(Startups)的創業過程通常是這樣的:來自思科公司的工程師山姆和IBM公司的工程師強尼發明了一種無線通信的技術,當然這種技術和他們所在公司的核心業務無關,兩人覺得這種技術很有商業前景,他們就寫了個專利草案,又花五千美元找了個專利律師,向美國專利局遞交了專利申請(關鍵之一,知識產權很重要)。兩個人下班後以及周末的所有時間全泡在山姆家的車庫里用模擬軟體 Matlab 進行模擬,證明這種技術可以將無線通信速度提高五十倍(關鍵之二,是否有數量級的提高是衡量一項新技術是革命性的還是革新性的關鍵。)兩個人想了好幾種應用,比如代替現有的計算機 Wifi,或者用到手機上,於是在原有的專利上又添加了兩個補充性專利。強尼和山姆於是拿著自己做的 Powerpoint 投影膠片、實驗結果和專利申請材料到處找投資者,在碰了七八次壁以後,找到了山姆原來的老闆,思科早期雇員亞平。亞平從思科發了財後不再當技術主管了,自己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有錢人一起在做天使投資人。亞平和不下百十來個創業者談過投資,對新技術眼光頗為敏銳,發現山姆和強尼的技術很有獨到之處,但是因為山姆和強尼講不清楚這種技術的具體商業前景在哪裡,建議他們找一個精通商業的人制定一個商業計劃 Business Plan(關鍵之三,商業計劃很重要)。
強尼找到做市場和銷售的朋友迪克,並向迪克大致介紹了自己的發明,希望迪克加盟共同開發市場。迪克覺得和這兩個人談得來,願意共同創業。這時出現了第一次股權分配問題。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工作都是山姆和強尼做的,兩個人各占未來公司的 50% 股權和投票權。迪克加盟後,三個人商定,如果迪克制定出一個商業計劃書,他將獲得 20% 的股權,山姆和強尼將減持到 40%。迪克經過調查發現,山姆和強尼的發明在高清晰度家庭娛樂中心的前景十分可觀,於是制定了可行的商業計劃書,並得到了 20% 的股權。
三個人再次找到亞平,亞平請他的朋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查理曼教授作了評估,證實了山姆等人的技術是先進的並有相當的復雜度,而且有專利保護,別人不易抄襲模仿。亞平覺得可以投資了,他和他的天使投資團覺得山姆、強尼和迪克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值(未融資前)一百五十萬美元,而三個創業者覺得他們的工作值二百五十萬,最後商定定價二百萬(註:對公司的估價方法有按融資前估價,即 Pre-Money ,和融資後估價,即 Post-Money 兩種。從本質上講,這兩種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這里的估計都以 Pre-Money 來計算)。亞平和他的投資團投入五十萬,佔到股份的 20%。同時,亞平提出下列要求:
1.亞平要成為董事會成員;
2.山姆、強尼和迪克三人必須從原有公司辭職,全職為新公司工作。並且在沒有新的投資進來以前,三個人的工資不得高於每月四千美元;
3.山姆等三人的股票必須按月在今後的四年裡逐步獲得(Vested),而不是在公司成立時立即獲得。這樣如果其中有人離開了,他只能得到一部分股票;
4.如果有新的任何融資行為必須通知亞平的天使投資團。
現在山姆等人就必須正式成立公司了。為了將來融資和開展業務方便起見,他們在特拉華州注冊了賽通科技有限公司。山姆任董事會主席、迪克和亞平任董事。山姆任總裁,強尼任主管技術的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迪克任主管市場和營銷的副總裁。三個人均為共同創始人。公司注冊股票一千五百萬股,內部核算價格每股二十美分。
在亞平投資後(的那一瞬間),該公司的內部估計已經從兩百萬增加到二百五十萬,以每股二十美分計算,所有股東的股票只佔到 1250 萬股(250萬/0.2=1250萬)。那麼為什麼會多出來 250 萬股,它們並沒有相應的資金或者技術做抵押,這些股票的存在實際上稀釋了(Dilute)所有股東的股權。為什麼公司自己要印這些空頭鈔票呢?因為它們必須留出來給下面的用途:
1.由於山姆等人的工資很低,他們將根據自己的貢獻,拿到一部分股票作為補償;
2.公司正式成立後需要僱人,需要給員工發股票期權;
3.公司還有一些重要的成員沒有進來,包括 CEO,他們將獲得相當數量的股票。
接下來,山姆等人辭去以前的職務,全職創業。公司很成功,半年後做出了產品的原型(Prototype)。但是,50 萬投資已經花完了,公司也發展到 20 多人。250 萬股票也用去了 150 萬股。這時,他們必須再融資。由於該公司前景可觀,終於得到了紅杉風投的青睞。紅杉風投為該公司作價 1500 萬美元,這時,該公司的股票每股值 1 美元了,比亞平投資時漲了四倍。紅杉同意投資 500 萬美元,占 25%,這樣總股數增加到 2000 萬股。同時,紅杉風投將委派一人到該公司董事會任職。山姆等人還答應,由紅杉風投幫助尋找一位職業經理人做公司的正式 CEO。雙方還商定,融資後再稀釋 5%,即 100 萬股,為以後的員工發期權。
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紅杉風投現在已經成為了最大的股東。
兩年後,該公司的樣品研製成功,並獲得東芝公司的訂單,同時請到了前博通公司的 COO 比爾出任 CEO。比爾進入了董事會,並以每股三美元的價錢獲得 100 萬股的期權。當然新來的員工也用去一些未分配的股票。這時該公司的股價其實比紅杉風投投資時,已經漲了兩倍。比爾到任後,公司進一步發展,但是仍然沒有盈利。於是,董事會決定再一次融資,由紅杉風投領頭協同另兩家風投投資一千五百萬。公司在投資時作價一億五百萬,即每股五美元。
這時,投資者的股份已佔到 44%,和創始人相對,即擁有了一半左右的控制權。又過了兩年,該公司開始盈利,並在高盛的幫助下增發六百萬股,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時原始股定價每股 25 美元。這樣,一個科技公司在 VC 的幫助下便創辦成功了。上市後,該公司總市值大約七億五千萬美元。
這時,創始人山姆等人成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億萬富翁,其員工共持有價值近五千萬美元的股票,不少也成了百萬富翁。但是,山姆等全體公司員工只持有 44% 的股份,公司的所有權的大部分從創始人和員工手裡轉移到投資者手中。一般來講,一個創始人在公司上市時還能握有 10% 的股份已經很不錯了。
作為最早的投資者,亞平的天使投資團收益最高,高達一百二十四倍。紅杉風投的第一輪獲利二十四倍,第二輪和其它兩家風投均獲利四倍。顯然,越早投資一個有希望的公司獲利越大,當然,失敗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大的風投基金都會按一定比例投入到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這樣既保證基本的回報,也保證有得到幾十倍回報的機會。
我不厭其煩地計算每一個階段創始人和投資人的股權和價值,是想為那些想求助於風險投資創業的人提供一個參考。我遇到了許多創業者,他們在接觸投資人時幾乎毫無融資的經驗,有些漫天要價,有些把自己貶得一錢不值。我們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風險投資必須是漸進的,在每一個階段需要多少錢投入多少錢,這樣對投資者和創業者都有好處。對投資者來講,沒有任何一家投資商會在剛開始時就把今後五年的開銷全包了的,這樣風險太大。對創業者來講,早期的公司股價都不會高,過早大量融資會使得自己的股權佔得太低,自己不但在經濟上不劃算,而且還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甚至在創業的一半就被投資人趕走。在上面的例子中,天使投資人和風投一共投入兩千零五十萬美元,在上市前佔到 43%,三個創始人和其他員工占 57%。如果在最初公司估價只有兩百萬時就融資兩千多萬,到上市前,投資方將占股份的 80% 以上,而創始人和員工占不到 20%。
上面的情況是一個簡化得不能再簡化的投資過程,任何一個成功的投資都會比它復雜得多。比如,通常天使投資人可能是幾家而不是一家,很多人都會要求坐到董事會里去,這樣在真正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時,董事會已經變得很龐大。在這種情況下,風投公司通常會以當時合理的股價(Fair Market Value)從天使投資人手中買回股權,並把他們統統從董事會中請出去。否則每次開董事會坐著一屋子大大小小的股東,大家七嘴八舌,還怎麼討論問題。大部分天使投資人也願意兌現他們的投資收益,以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
上面這個例子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情況,該公司的發展一帆風順,每一輪估價都比前一輪高,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不少公司在某一輪風險投資資金用完的時候,業績上並沒有太大的起色,下一輪融資時估價還會下降。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在這樣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他們花掉了近億美元的投資仍然不能使公司盈利,這樣必須繼續融資,新的風投公司給的估價只有前一次估價的三十分之一,但是創始人和以前的投資人不得不接受這個估價,以避免公司關門,那樣他們的投資一分錢也拿不回來。
『伍』 因法律風險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的例子
1、中國人壽在美國被投資者集體訴訟案
2003年12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同時在紐約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達到34億美元,成為當年全球最大的股票上市。但是,成功上市的喜悅還未散去,2004年1月30日,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公布了2003年度的審計報告。該審計報告披露,中國人壽的前身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存在重大違規行為,涉嫌各類違規資金約54億元人民幣。2004年3月16日,由美國投資者聘請的代理律師事務所Milberg Weiss宣布,其擬代理投資者對中國人壽提起集體訴訟,稱中國人壽及其部分高級管理人員違反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在中國人壽募股期間沒有披露不利事實。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人壽集團已經向中國政府繳納了稅金和罰金總計約6749萬元人民幣。中國人壽案件集中反映了國內企業在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同時,必須尊重並遵守市場規則和當地監管規定,否則將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
2、華為——思科知識產權訴訟案
2003年思科系統有限公司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庭正式對中國華為公司及華為美國分公司軟體和專利侵權提起訴訟,思科提出了巨額的賠償要求。這是一場全方位考驗兩家公司資源與能力的戰斗,在媒體、客戶、合作夥伴、政府資源、技術實力、法律武器組成的數個鏈條上,戰斗全面開始。思科與華為的訴訟案最終以和解告終。在本案中,雖然華為可能沒有向思科進行賠償,但是現在退出整個美國市場對於剛剛開始國際化布局的華為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
3、長虹——APEX貿易糾紛案件評述
四川長虹集團(下稱長虹)與美國具有華人背景的APEX Digital(下稱APEX)的「貿易欺詐案」曝光後,2003年1月7日,長虹發布公告稱,目前賬面上仍有46750萬美元欠款未能收回。長虹第三季季報顯示,公司凈資產為132.15億元人民幣,這4.6億美元相當於凈資產的近30%。盡管2003年底,長虹總部就專門派出高層去美國與APEX和季龍粉就應收賬款問題進行交涉,但在未果的情況下2004年初長虹卻又發了3000多萬美元的貨給APEX。其後長虹又多次邀請APEX董事局主席季龍粉面談解決但都被季以種種理由推掉。2004年12月14日,長虹被迫在洛杉磯高等法院起訴APEX。從法律角度來看,銷售合同最關鍵的法律風險就是付款。作為銷售方可以根據交易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方式來控制對方不付款的法律風險,如簽署信用證、保留貨物所有權、寄售、價款擔保、保證、現金擔保、貨物自主回收權、中止履行、強制履行、有效的爭議解決手段等等。針對銷售活動所在國或地區的不同,中國企業應當與熟悉當地法律規定和實際做法的法律顧問緊密配合,在合同中做出相應規定,將法律風險防範於未然。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對於企業與合同相關的法律風險防範和管理來說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