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要幾年
擴展閱讀
股票軟體f10鍵 2025-02-07 20:52:09
卡森國際股票代碼 2025-02-07 20:42:20

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要幾年

發布時間: 2025-02-07 18:16:32

A. 上市公司是不是有不可解禁的股票有的100%的流通讓人費解,公司創始人的股票是不u是沒有算在流通股里

公司上市之日起,公司發起人的股票鎖定一年,如果是大股東的,或者叫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的,一遍鎖定三年,三年之後變為全流通。

B. 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占公司的總股份是多少

如果沒有禁售股份,那股票占公司的總股份為100%;

如果一個人買了上市的所有股票,那這個公司就是他的,能控這家公司的100%股份。

絕對控股只要51%,相對控股只要是最大股東就行了。

C. 已經全流通的個股有哪些要全的 A股全流通還需要多少年

2010年底完成全流通,不出政策它自己2年多就自己消化了,出台政策那就解決快些,市場穩定些。
據新華社電 寶鋼股份限售股19日起上市流通。至此,滬深兩市股改實施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達到22家。從市場表現來看,大盤藍籌股由於解禁規模龐大,股價跌幅較大。預計2009年有874家公司股改限售股全部解禁,占股改公司家數的68.66%。也就是說,明年將有近7成的股票實現全流通,解禁股份合計2076.98億股,解禁市值合計1.76萬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民生銀行於2007年10月26日實現了全流通,萬科A股東持股也於去年12月全部解禁(均不考慮增發限售股)。目前,已經實現全流通的22家上市公司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股改限售股到期解禁,且公司發布相關公告,共有14家;二是股改限售股禁售到期,但公司尚未發布限售股上市公告,所涉及公司有風神股份等4家;三是雖然實現全流通,但是相關股東發布自願鎖定股份的承諾,分別為三一重工、卧龍電氣、東方明珠和蘇寧電器。
以三一重工的全流通日期今年6月17日為起點,分析全流通股的市場表現可以發現,大盤股的表現明顯偏弱。統計顯示,6月17日以來,上證指數從2874.10點下跌至2319.87點,跌幅為19.28%。在此期間,寶鋼股份股價下跌了38.45%,跌幅列22隻全流通股票的首位;中信證券、萬科A也分別下跌了37.60%和36.32%,緊隨其後。
與這些大盤股相比,大股東自願鎖定股份的股票表現較好。6月17日以來,蘇寧電器上漲了0.73%,成為少數上漲的股票之一。卧龍電氣、東方明珠的跌幅也僅有9.02%和7.88%,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三一重工的跌幅則達到22.69%,略高於滬綜指。從表現來看,大股東自願鎖定股份減弱了解禁股對於市場的沖擊,起到了穩定股價的作用。
目前全流通的股票數量較少,但上市公司全流通的帷幕已經拉開。根據上市公司股改承諾,8月19日至今年底,將有131家公司的股改限售股全部解禁,合計279.87億股,參考18日收盤價,解禁市值合計約2374億元。

D. 流通股票一般占總股票的多少有規定嗎,要收購的話怎麼做呢

初次上市流通一般在20%左右,分三到五年逐漸全部流通,許多股票已經全流通了。要收購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但先要和公事董事會聯系,不要像寶能收購萬科,弄得大家下不了台。

E. 什麼是上市流通股

上市流通股,就是可以在交易所自由買賣的股票。
比如:你開了一家公司,經過幾年上市了,總發行股為10000萬股,其中:你個人持有5000萬股,對公眾發行5000萬股。按照通常的規則,你要股票在一定期限內(比如3年內)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就是不能賣),公眾的5000萬股是可以隨時買賣的。你作為大股東,只有到了約定的期限以後,你的股票才能上市流通(比如,3年以後,你公司的上市流通股就變成了10000萬股)。

F. 將一個公司的上市的股票全部買了是不是就有了他的控制權

1、理論上來說可以這樣做,但是實際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公司法》嚴格規定,任何股份制公司的股東人數必須達到一定的人數規定,一股獨大的公司不屬於股份制公司。
2、他變成控股股東:只要某個人(或某機構)在一家公司中的持股最多,他就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例如,公司眾多股東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10%,而某一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大於10%,他就是公司的控股股東。601009南京銀行就是這種情況,該銀行的控股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南京銀行13.76%。

G. 上市公司股票解禁問題

新上市的股票沒有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小非問題,它們有的是大小限問題,那何為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時發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鎖定期,即從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方可流通.這種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內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則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即可流通,鎖定期僅為一年,這樣的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為「小限」.
目前市場上被大家所稱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提5月新老劃斷後產生的.所謂新老劃斷是以2006年5月18日為界,在此之後,新上市的公司屬於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權分置問題.也就是說,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鎖定期結束,這些股票不用再通過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動流出二級市場.投資者在購買此類股票時就應考慮這種風險,但是在新老劃斷後,我國股市發行的股票,平均的市盈率高達30倍,最高為99倍的中國遠洋,居然比股改前發行的股票的市盈率還高.其原因在於相關部門對「新老劃斷」這一重點並沒大張旗鼓的宣傳,告訴投資者在2006年5月18日起買的股票已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須在購買時就考慮到它一年或三年後將自動流出的風險,不要再以如此高的價格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買賣,但這種宣傳幾乎就沒有進行過,很多投資者仍然按股改前的思維高價買進,這也可算是中國股民的一個悲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