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ibm公司股票拆股
擴展閱讀
股票買低計算成本價 2025-02-13 21:44:23
股票的價格由誰定的 2025-02-13 21:44:12

ibm公司股票拆股

發布時間: 2025-02-13 17:52:12

A. 道瓊斯指數的指數

平時所說的道瓊斯指數就是指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這是一種代表性強,應用范圍廣,作用突出的股價指數,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有權威性的一種股票價格指數。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於1896年5月26日問世。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目前由《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維護,其成份股的選擇標准包括成份股公司持續發展,規模較大、聲譽卓著,具有行業代表性,並且為大多數投資者所追捧。目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30種成份股是美國藍籌股的代表。這個神秘的指數的細微變化,帶給億萬人驚恐或狂喜,它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財務指標,而是世界金融文化的代號。

原因之一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這些股票的發行公司都是本行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為世界股票市場所矚目,各國投資者都極為重視。為了保持這一特點,道瓊斯公司對其編制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經常予以調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來,僅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30種工商業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換,幾乎每兩年就要有一個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

原因之二是,公佈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新聞載體--《華爾街日報》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該報每天詳盡報道其每個小時計算的采樣股票平均指數、百分比變動率、每種采樣股票的成交數額等,並注意對股票分股後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進行校正。在紐約證券交易營業時間里,每隔半小時公布一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原因之三是,這一股票價格平均指數自編制以來從未間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時期的股票行情和經濟發展情況,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是觀察市場動態和從事股票投資的主要參考。

但是由於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是一種成分股指數,它包括的公司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極少部分,而且多是熱門股,且未將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服務性行業和金融業的公司包括在內,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從1996年5月25開始,還針對我國的股票市場編制了道瓊斯中國股票指數。截至1998年4月1日,滬深兩市共有88支股票作為其成分股入選,故稱為道瓊斯中國88股票指數。道瓊工業指數首次在1896年5月26日公布,它象徵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12種股票的平均數。至今為止,在這12種成份股中,只有通用電氣仍然留在指數中。其餘11種為(以下按公司英文名順序排列):

美國棉花油製造公司,Bestfoods的前身,現為聯合利華的一部份

美國糖類公司,現為Amstar Holdings

美國煙草公司,在1911年因違反反托拉斯法被迫分割

芝加哥燃氣公司,在1897年被Peoples Gas Light & Coke Co收購(現為人民能源公司)

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 Company,現為Millennium Chemicals

Laclede Gas Light Company,仍以The Laclede Group之名運作

National Lead Company,現為NL Instries

北美公司,在1940年代破產

田納西煤、鐵與鐵路公司,在1907年被美國鋼鐵收購

美國皮草公司,1952年解散

美國橡膠公司,1967年改名為Uniroyal(台譯:優耐陸),1990年被米其林收購。

當它首次被公布時,指數是4094點。它被當作平均指數來計算,首先加上所有成份股的價格,再除以股票的數目。1916年,道瓊工業指數中的股票數目增加到20種,最後在1928年增加到30種。到了1972年11月14日,平均指數首次超過1000點(100316點)。

1980年代後,特別是1990年代,可以看到平均指數出現非常迅速的增長。1995年11月21日,它首次超過5000點(502355點)。到1999年3月29日,道瓊工業指數收盤達到了10,00678點,首次超過了10,000點大關。僅僅一個月後的5月3日,它收盤時達到1101470點,首次超過11,000點。但到2002年中期,它回到1998年的8000點水平。在2002年10月9日,道瓊工業指數掉到728627點的低點,它是自從1997年10月以來的收盤最低點。但是,在2003年底,道瓊工業指數回到了10,000點水平。在2006年10月19日,即黑色星期一19周年的日子,道瓊工業指數突破12,000點,隨後在2007年4月25日首破13,000點,當日收市點數為13,08989點,最高曾見13,10745點。

2007年7月19日,道瓊工業指數首次突破14,000點,當日收市點數為14,00041點,最高曾見14,01585點,由4月25日的13,08989點,升至7月19日的14,00041點,只是僅僅三個月的事。之後雖一度下跌,但在10月初時再破前高,達到141981的歷史新高。

因美國次級房貸等影響,2007年11月開始下跌,到2008年10月6日,再次跌破10000點。此後,急劇下挫。到10月9日,跌破9000點。道瓊工業指數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發生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當時平均指數下跌了226%。最大單日點數跌幅發生在2008年9月29日,當時道瓊工業指數下跌77768點,收10,36545點

但隨後因為連串因應次級房貸的財經政策推陳出新,在2008年10月13日又創下單日最大漲點記錄。當天道瓊工業指數勁揚93642點,收9,38761點。

2011年8月4日,受美國債務危機預期影響,到紐約股市收盤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比前一個交易日跌51276點,收於1138368點,跌幅為431%。道瓊工業指數的個體成份偶爾由於市場環境的理由而改變,它們由《華爾街日報》的編輯所選擇。當其中的公司被取代,將調整個體比重,使平均指數不受公司更換的直接影響。

1999年11月1日,雪佛龍、固特異輪胎和橡膠公司、西爾斯公司和美國聯合碳化物從道瓊工業指數中剔除,加入英特爾、微軟、家得寶和西南貝爾公司。英特爾和微軟成為首兩間從納斯達克調換到道瓊工業指數的公司。

2004年4月8日,國際紙業、AT&T和伊士曼柯達公司被輝瑞制葯、Verizon和美國國際集團代替。2005年12月1日,AT&T重返道瓊工業平均指數。2008年2月19日,阿爾特里亞集團(Altria Group)和霍尼韋爾國際公司(Honeywell)被剔除出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加入美國銀行和雪佛龍。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6月1日早上,通用汽車公司正式向美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據悉,美國政府將向重組後的通用提供總計達到300億美元的援助。據悉,根據新聞集團(NewsCorp)設立的標准,通用汽車申請破產保護後,該公司將退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由思科取而代之,將於2009年6月8日正式成為成份股。公司行業股票代號耐克服裝NKE卡夫公司食品KFT美國運通公司金融服務AXP波音公司航空航天BA花旗集團金融服務C卡特彼勒公司重型機械CAT杜邦公司化工DD迪士尼娛樂業DIS通用電氣公司電子、金融服務GE思科電子CSCO家得寶公司零售、家居改善HD雪佛龍石油CVX維信公司信用卡V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硬體、軟體和服務IBM英特爾微處理器INTC強生制葯有限公司制葯JNJ摩根大通公司金融服務JPM可口可樂公司飲料KO麥當勞快餐、特許經營MCD3M公司原料、電子MMM高盛銀行GS默克制葯公司制葯MRK微軟軟體MSFT輝瑞制葯有限公司制葯PFE寶潔公司家庭用品、制葯PG蘋果公司消費電子產品AAPL聯合科技公司航空、防禦UTXVerizon電訊VZ沃爾瑪零售業WMT埃克森美孚公司石油XOM

道瓊斯是什麼意思?

DOWJ是美國道瓊斯股票。

DOWJ是道瓊斯指數,是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最早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

現在的計算公式變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道指除數,道指除數會受拆股和公司整合影響。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目前由《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維護,其成分股的選擇標准包括成份股公司持續發展,規模較大、聲譽卓著,具有行業代表性,並且為大多數投資者所追捧。目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30種成分股是美國藍籌股的代表。這個神秘的指數的細微變化,帶給億萬人驚恐或狂喜,它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財務指標,而是世界金融文化的代號。

原因之一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這些股票的發行公司都是本行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為世界股票市場所矚目,各國投資者都極為重視。為了保持這一特點,道瓊斯公司對其編制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經常予以調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來,僅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30種工商業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換,幾乎每兩年就要有一個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

原因之二是,公佈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新聞載體--《華爾街日報》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該報每天詳盡報道其每個小時計算的采樣股票平均指數、百分比變動率、每種采樣股票的成交數額等,並注意對股票分股後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進行校正。在紐約證券交易營業時間里,每隔半小時公布一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原因之三是,這一股票價格平均指數自編制以來從未間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時期的股票行情和經濟發展情況,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是觀察市場動態和從事股票投資的主要參考。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HenryDow1851-1902年)開始編制的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通常人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有可能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JonesInstrialAverage)。道瓊斯指數亦稱$US30,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B. 股票上埋單是什麼意思我用那個炒股軟體為什麼埋單不能即時買入賣出呢

股票

釋義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股票是對公司收益和資產的索取權。
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普通股股東可以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但是,公司可以通過股票市場回購自己發行的股票,提高股票價格來保護股東的權利、集中每股權益,此做法的目的在於保護中小流通股股東的權利。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是所有與被所有的關系,不同於債權債務關系,所以股東對公司的求償權是剩餘求償權,只能在債權人全部收回自己的債權時才能對剩下的資產求償。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當然一些高線技術企業的股東可能是以他的技術作為出自來獲得股東身份的。)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也可以私募資金充實自己的資產。目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公司,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民營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性質
股票持有者憑股票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是股息。股息的發配取決於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發派股息,股東沒有獲得股息的權利。優先股股東可以獲得固定金額的股息,而普通股股東的股息是與公司的利潤相關的。普通股股東股息的發派在優先股股東之後,必須所有的優先股股東滿額獲得他們曾被承諾的股息之後,普通股股東才有權力發派股息。股票只是對一個股份公司擁有的實際資本的所有權證書,是參與公司決策和索取股息的憑證,不是實際資本,而只是間接地反映了實際資本運動的狀況,從而表現為一種虛擬資本。

股票的起源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在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股票的作用
(1)股票是一種出資證明,當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資時,便可獲得股票作為出資的憑證;
(2)股票的持有者憑借股票來證明自己的股東身份,參加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發表意見;
(3)股票持有者憑借股票參加股份發行企業的利潤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紅,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

( 二)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 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場無疑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場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同樣可以利用股份公司的企業組織形式,股票籌資的方式和股票市場的調節機制,為發展社會主義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服務,它的積極做用是: 1,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股票分類
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依據有關規定和相應程序,旨在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轉配股是我國股票市場特有的產物。國家股,法人股的持有者放棄配股權,將配股權有償轉讓給其他法人或社會公眾,這些法人或社會公眾行使相應的配股權時所認購的新股,就是轉配股。 轉配股目前不上市流通。轉配股雖然能解決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無力配股的問題。但它造成國家股和法人股在總股本中的比重逐漸降低的狀況,長此以往會喪失控股權。同時。轉配股產生了目前不能流通的社會公眾股,影響了投資者認購積極性,帶來了股權結構的混亂。為克服轉配股的局限性,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紛紛以現主或者以資產折算為現金參加配股。大大提高廠公司的實力,既保證股權不被稀釋。又鼓舞廣大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的投資信心。據統計,截至1997年年底,上海證券市場未流通的轉配股總數為16.89億股,占總股本的1.59%。
1、根據上市地區可以分為: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
A股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我國境內發行只許本國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的普通股;(2)在公司發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較好的股票,但多數公司的A股並不是公司發行最多的股票,因為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除了發行A股外,多數還有非流通的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等等;(3)被認為是一種只注重盈利分配權,不注重管理權的股票,這主要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參與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關注A股買賣的差價,對於其代表的其他權利則並不上心。
B股
B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
H股
H股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S股
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N股
N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2、 根據股票代表的股東權利分類:
普通股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優先股股東有兩種權利:(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例:如果公司不對優先股股東進行股利分配,則不能對普通股股東進行股利分配。因為優先股股東優先與普通股股東分配股利。)(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後配股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績優股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5元以上. 藍籌股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3、可分為
①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載股東姓名來劃分的。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必須經公司辦理過戶手續。無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不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通過交付而生效。 ②有票面值股票和無票面值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明每股金額來劃分的。有票面值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每股的金額。無票面值股票只是記明股票和公司資本總額,或每股占公司資本總額的比例。 ③單一股票和復數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上表示的份數來劃分的。單一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一股。復數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數股。 ④普通股票和特別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所代表的權利大小來劃分的。普通股票的股息隨公司利潤大小而增減。特別股票一般按規定利率優先取得固定股息,但其股東的表決權有所限制,特別股票又叫優先股票。 ⑤表決權股票和無表決權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持有者有無表決權來劃分的。普通股票持有者都有表決權,優先股票在某些方面享有特別利益的持有者,在表決權上常受到限制。無表決權的股東,不能參與公司決策。
4、根據股票交易的活躍程度,我國投資者將股票分為一線股、二線股和三線股:
一線股
指在二級市場交易較活躍的一類股票。這些股票的公司業績優良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一線股的公司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產品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二線股
二線股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也較活躍。這類股票的公司業績較優良,發展前景較好。但是二線股公司較一線股公司行業上處於中等偏上水平。而產品較一線股公司稍稍遜色。

股票基礎
1,報價單位
A股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元人民幣。如:您要買進深發展,填單的價格為:10.02元,而不能填10.002元。B股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01美元(滬市)
2,漲跌停板
每日市價的最高漲至(或跌至)上日收盤價的10%幅度
ST股,漲跌幅度為5%
新股上市與漲跌停板
新股上市當天價格漲幅上限為發行價格×(1+1000%),下限為發行價×(1-50%)。但第二天則要遵循漲跌停板規則。
3,新股上市 的限價規定
新股上市當天價格在委託時,要遵守一些規則。如深市規定:新股首日上市集合競價范圍為其發行價的上下150元,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是最近成交價的上下15元。滬市對新股首日上市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是當時股價的10%。
4,一手
一手就是100股。股票買賣原則上應以一手為整數倍進行 但由於配股中會發生不足「一手」的情況,如10送3股,您有100股,變為130股,這時可以賣出130股。也就是說,零股不足「一手」可賣出。
5,現手 就是當時成交的手數
6,T+1
T是英文Trade(交易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目前滬深兩所規定,當天買進的股票只能在第二天賣出,而當天賣出的股票確認成交後,返回的資金當天就可以買進股票。
7,集合競價 (開盤價如何產生)
每天交易開始前,即:9點15分到9點25分,滬深證交所開始接受股民有效的買賣指令,在9點30分正式開盤的一瞬間,滬深證交所的電腦主機開始撮合成交,以每個股票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來確定每個股票的開盤價格。下午開盤沒有集合競價。集合競價不適用范圍:新股申購、配股、債券。
8,連續競價
集合競價主要產生了開盤價,接著股市要進行連續買賣階段,因此有了連續競價。集合競價中沒有成交的買賣指令繼續有效,自動進入連續競價等待合適的價位成交。而全國各地的股民此時還在連續不斷地將各種有效買賣指令輸入到滬深證交所電腦主機,滬深證交所電腦主機也在連續不斷地將全國各地股民連續不斷的各種有效買賣指令進行連續競價撮合成交。
9,配股填單
是填「買入」還是「賣出」。有人說,配股我拿錢買,當然填「買入」了。這在深市配股是對的,填「買入」。但在滬市配股時,就應填「賣出」。這個「賣出」不是「賣」配股,而是「賣」配股權,得到配股。
10,增發新股 的規定是: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除應當符合《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10%,且最近1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等條件

股票指數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 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股價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根據股價指數反映的價格走勢所涵蓋的范圍,可以將股價指數劃分為反映整個市場走勢的綜合性指數和反映某一行業或某一類股票價格走勢的分類指數。例如,深證綜合指數反映的是深圳股市整體走勢,而深圳B股指數反映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B股價格走勢,深圳行業分類指數則反映深圳股市中分類行業的價格走勢。 綜合指數/成份股指數按照編制股價指數時納入指數計算范圍的股票樣本數量,可以將股價指數劃分為全部上市股票價格指數(即綜合指數)和成份股指數。綜合指數是指將指數所反映出的價格走勢涉及的全部股票都納入指數計算范圍,如深交所發布的深證綜合指數,就是把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變化都納入計算范圍,深交所行業分類指數中的農林牧漁指數、採掘業指數、製造業指數、信息技術指數等則分別把全部的所屬行業類上市股票納入各自的指數計算范圍。成份股指數 是指從指數所涵蓋的全部股票中選取一部分較有代表性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稱為指數的成份股,計算時只把所選取的成份股納入指數計算范圍。 例如,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指數,就是從深圳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中選取40種,計算得出的一個綜合性成份股指數。通過這個指數,可以近似地反映出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走勢。上海的上證30指數是上交所的上證成份股指數。 計算方法 股價指數的計算方法,有算術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兩種。 1.算術平均法 是將組成指數的每隻股票價格進行簡單平均,計算得出一個平均值。 例如,如果所計算的股票指數包括3隻股票,其價格分別為15元、20元、30元,則其股價算術平均值為(15 20 30)/3=21.66元。 2.加權平均法 就是在計算股價平均值時,不僅考慮到每隻股票的價格,還要根據每隻股票對市場影響的大小,對平均值進行調整。實踐中,一般是以股票的發行數量或成交量作為市場影響參考因素,納入指數計算,稱為權數。例如,上例中3隻股票的發行數量分別為l億股、2億股、3億股,以此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則價格加權平均值為(15×l 20×2 30×3)/(l 2 3)=24.16元。 由於以股票實際平均價格作為指數不便於人們計算和使用,一般很少直接用平均價來表示指數水平,而是以某一基準日的平均價格為基準,將以後各個時期的平均價格與基準日平均價格相比較,計算得出各期的比值,再轉換為百分值或千分值,以此作為股價指數的值。 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的綜合指數基準日指數均為100點,而兩所發布的成份指數基準日指數都為1000點。 指數校正 在實踐中,上市公司經常會有增資和拆股、派息等行為,使股票價格產生除權、除息效應,失去連續性,不能進行直接比較。因此在計算股價指數時也要考慮到這些因素的變化,及時對指數進行校正,以免股價指數失真。
股票上市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在我國,股票公開發行後即獲得上市資格。上市後,公司將能獲得巨額資金投資,有利於公司的發展新的股票上市規則主要對信息披露和停牌制度等進行了修改,增強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是一個進步,尤其是重大事件要求細化持續披露,有利於普通投資者化解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影響。
股票基本特徵
(l)不可償還性。
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只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並不減少公司資本。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
(2)參與性。
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資意志和享有的經濟利益,通常是通過行使股東參與權來實現的。 股東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大小,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從實踐中看,只要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左右決策結果所需的實際多數時,就能掌握公司的決策控制權。
(3)收益性。
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還表現在股票投資者可以獲得價差收入或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通過低價買人和高價賣出股票,投資者可以賺取價差利潤。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資1000美元買人該公司股票,到 1994年7月便能以 11 554美元的市場價格賣出,賺取10倍多的利潤。在通貨膨脹時,股票價格會隨著公司原有資產重置價格上升而上漲,從而避免了資產貶值。股票通常被視為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可優先選擇的投資對象。
(4)流通性。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數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價對交易量的敏感程度來衡量。可流通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價格對成交量越不敏感(價格不會隨著成交量一同變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現金。通過股票的流通和股價的變動,可以看出人們對於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盈利潛力的判斷。那些在流通市場上吸引大量投資者、股價不斷上漲的行業和公司,可以通過增發股票,不斷吸收大量資本進入生產經營活動,收到了優化資源配置的效果。
(5)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例如,稱雄於世界計算機產業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當其業績不凡時,每股價格曾高達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戰,出現經營失策而招致虧損時,股價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時機地在高價位買進該股,就會導致嚴重損失。

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即規定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超過後停止交易。我國證券市場現行的漲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保持市場穩定,進一步推進市場的規范化。制度規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類證券在一個交易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在國外發達股票市場,當股票市場發生巨大波動時,個別股票的漲跌停板限制才啟動。

股票價格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 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
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

股票的交易時間
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九點半至十一半點,下午一點至三點。雙休日和交易所公布的休市日休市。上午9:15~9:25分為集合競價時間,投資人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九點半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九點半時撮合,由集合競價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如果委託的價格未在當個交易日成交,接下來的交易日須重新委託

C. 卡莉·菲奧莉納 名言及故事

姓名:卡莉·菲奧莉納(Carly S. Fiorina)
職務:惠普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菲奧莉納個人成長和事業成功的七大法則:
1.找高難度挑戰,這是工作的樂趣。
2.設定明確目標,並清楚明了成長、領先與制勝的方式。
3.個人與公司的潛力絕對在自我評估之上。
4.了解團隊力量,沒有人可以自己搞定一切。
5.套句丘吉爾的話「千萬千萬千萬別放棄。多數偉大的勝利都發生在最後一局」。
6.信心與謙虛必須有所平衡。足夠的信心可讓你表現出眾,但也要懂得適時虛心求教。
7.熱愛你所做的事,成功是需要一點熱情的。

大事回眸:
2005年2月,全球知名的IT企業惠普董事會宣布,卡莉·菲奧莉納將不再擔任CEO職務。原因是合並之後的惠普沒有取得承諾給資本市場和股民的業績。據說,在宣布她解聘的那天,紐約股市上HPQ(惠普)的股價上升了近7個百分點,證明了市場對卡莉·菲奧莉納的失望。
事實上,如果回到2000年的國際計算機製造市場,惠普與康柏之間打得難解難分不可開膠,雙方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和技術此消彼漲,劍拔弩張,又增長緩慢。而惠普和康柏兩家公司都是歷史和文化很強的國際百強企業,亦都一直處於IT領域的市場前端,彼此難以獲得較大的進展擺脫對方的競爭。在這樣的局勢下,卡莉·菲奧莉納走馬上任惠普後,以大手筆改變了兩家企業的命運。
2001年9月初,一則讓全球震驚的消息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美國電腦巨頭惠普公司宣布以250億美元的價格、按股票置換的方式收購美國另一家著名電腦製造商康柏公司」,在惠普時任CEO的卡莉·菲奧莉納以一個驚世駭俗的大手筆完成了世界上兩個知名大企業的合並,造就出一個新的IT巨人。當時的分析家們認為,惠普公司和康柏電腦的合並,會使新惠普無論在商業客戶還是在消費者的市場上成為業界最完整的IT產品與服務供應商,同時,還將會對當時IT界的領頭羊如戴爾等幾大廠家產生很大的威脅。
業內人士認為,惠普公司的時任女掌門菲奧莉納是操縱那次合並的主角。但是,她怎樣完成的這樣一個大動作,最讓分析家們不能理解。在他們看來,菲奧莉納是個對電腦一點也不懂的門外漢,但實際上,她卻是一位不折不扣具有深謀遠慮的企業家。
喜歡面對挑戰的女人
沒有人會想到當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業務員,在一路爬升之後會成為全美50大企業中的第一位女總裁。人們常常以為,在祖父級的惠普科技公司中,快速推動改革的,必定是位剽悍、強硬的女性。但是,許多與她接觸的人最後卻發現,菲奧莉納擁有的不僅僅是聰慧的頭腦,她親切的微笑、問候以及令人舒心的溝通方式都令人折服。
菲奧莉納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藝術家。她大學的專業是中世紀歷史和哲學。開始時,她從事過秘書工作,還當過教師,然後就投身AT&T的銷售電話服務。一直到1995年,菲奧莉納直接參與了AT&T分拆朗迅科技的總體設計,並在其中承擔了重要角色,其後便平步青雲,在1998年被提升為朗迅科技的全球服務供應業務部行政總監,管理一個占公司總收入達六成的部門。
是什麼促使一位溫柔有加的女性能夠執掌如此龐大的企業的運作呢?菲奧莉納說,最關鍵的是要有面對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她曾表示:在1984年,我30歲,在AT&T工作,那時公司剛經過重整,一切都雜亂無章。於是我決定前往最亂的across management部門工作,同事都認為我瘋了。沒人搞得懂那裡正在做什麼,要做什麼,一切顯得亂七八糟。事實上這正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喜歡各種挑戰,不管是好是壞,我知道我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有一番作為的。
那時美國地方電話公司的帳單在AT&T的業務中開銷最大。菲奧莉納和她的小組逐一清查過濾每一張帳單。她回憶說,當時房間里塞滿了紙箱,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是,裡面裝滿了帳單。最後真的發現被超收了。一般人可能不覺得這是什麼有趣的事情。但是我們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查核每張帳單,確認每一筆超收款項,並建立一套帳款查核系統。到後來,全國的員工都安裝了這套系統,並為公司節省了數百萬美元。
菲奧莉納還表示,能完成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實在是樂趣無窮,而且這些教育是她從小就從父母親身上學來的。她說,我父親有健康問題,醫生告訴他永遠沒辦法踢足球,但他後來足球還是踢得很好。他在德州小鎮長大,可以當到教授與聯邦法官。而我母親的家庭則不認為女生需要讀太多書,也不願幫她付大學學費。所以她離家加入空軍,後來也成為出色的藝術家。
要成長為一個堅強、自信,熱愛生活、關注事業的管理者,菲奧莉納歸納出了她個人成長和事業成功的七大法則:
1.找高難度挑戰,這是工作的樂趣。
2.設定明確目標,並清楚明了成長、領先與制勝的方式。
3.個人與公司的潛力絕對在自我評估之上。
4.了解團隊力量,沒有人可以自己搞定一切。
5.套句丘吉爾的話「千萬千萬千萬別放棄。多數偉大的勝利都發生在最後一局」。
6.信心與謙虛必須有所平衡。足夠的信心可讓你表現出眾,但也要懂得適時虛心求教。
7.熱愛你所做的事,成功是需要一點熱情的。
不懂電腦的CEO
總部設在美國加州帕洛阿圖市的惠普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電腦製造商,創建於1939年。創始人是自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兩位工程師威廉·惠勒和大衛·普克,惠普公司的名稱由來正是兩人的姓氏結合。當年惠勒和普克兩位工程師就地在帕洛阿圖市自家車庫中開設公司,但誰也沒料到60年後惠普成為跨越全球120個國家、設有104個分公司、並擁有12350名員工的國際性大公司。
1999年3月,全球電腦製造業巨頭、歷史悠久的惠普公司宣布將公司一分為二,成立計算與成像產品公司和測量儀器與醫療器材公司。而從1992年起就擔任總裁的李維普拉特也宣布退位。那麼,誰將替代這位老將出任總裁的位置,使惠普仍舊立於常勝不衰的地位呢?
惠普公司董事會專門提出了新任CEO的四大能力:第一,要有卓越的領導能力、前瞻眼光及制訂總體策略能力。第二,要有優秀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理財能力。第三,要有強烈的進取心、競爭能力與活力。第四,要具有網路市場的開發經驗以及管理拓展新市場的能力。
據了解,當時競爭這一職位的共有4個人,而菲奧莉納是其中唯一一個不懂電腦的人。菲奧莉納與惠普的遴選委員談話時表示,正是因為她不懂電腦,所以惠普才應該用她。
菲奧莉納認為,她可以帶給惠普的不是電腦專業,而是新的想法與新的方向。她在朗訊二十幾年的經驗,可以幫助惠普踏進通訊和網路的領域。惠普資深董事也是遴選委員之一的迪克·海克邦就提到,遴選委員會和董事會一致選擇菲奧莉納的原因是,她不但在資訊產業方面具備相應的知識,而且具備高科技公司CEO所需的技能。
菲奧莉納曾在大學時學習過哲學,是一位具有人文色彩的CEO。對於歷史、哲學等特別有研究,這是許多擁有高科技背景的人所缺乏的。公司遴選委員們認為,菲奧莉納是一個比較宏觀、客觀的角色,將有助於公司繼續發展。
惠普聘請菲奧莉納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據《財富》雜志提供的資料顯示,當時菲奧莉納的身價是1000萬美元。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前三名都是企業的創辦人或是擁有者,而菲奧莉納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是由於她本身具備的特有的專長和充滿活力和激情的領導作風和辦事能力,惠普才肯出高價,以彌補她在前任公司的福利和退休金等,使她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貢獻於惠普。也正因為如此,菲奧莉納成為了當時全球最有影響力前50名企業領導者之一。據悉,當惠普公司正式對外宣布菲奧莉納就任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EO)時,立即在全球IT界以及股票市場掀起了一陣轟動。惠普公司當日的股價為此一躍而漲了2.75美元,創下當時歷史新高每股116.75美元。
善於溝通的管理者
菲奧莉納教過英文、讀過歷史,還擁有企管與科學雙碩士的身份,這些背景在她身上綜合成一種特殊的氣質。在與員工的溝通方面,她和惠普過去的領導人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過去惠普高階的主管,多半是有風度的領導者,但同時又不具有強烈的煽動性。菲奧莉納演講從不看講稿,也不用投影片,而是以生動的語言讓聽眾很快能接受。她有過當英文老師的背景,所以她的語言非常友善而具有新意,她在朗訊從基層業務工程師積累的經驗,使她非常了解客戶的需求,不論是否有科技背景的人,都能很快接受。
剛剛上任惠普CEO時,菲奧莉納曾提出了一個不但讓舊同仁能夠接受,而且讓期待改革的人耳目一新的口號:Preserve the best, reinvent the rest(譯為去蕪存菁,再創新機)。在她看來,以寬容的態度接納更多的人,而不是以革命者的姿態否定惠普的過去,完全承認惠普現存的許多優質文化,能夠更好地鼓勵員工們拿出創新的勇氣和業績來。
在她上任之後,原本資深的董事海克邦已經決定要退休,他是一手帶起惠普印表機影像等事業的功臣。但是,菲奧莉納說服海克邦留下來,菲奧莉納說,她需要有人指導她,惟有海克邦願意當董事長,她才願意接收惠普的工作。這其實是相當有智慧的做法,後來的發展證明海克邦確實發揮作用,縮短了菲奧莉納學習的時間,也讓惠普員工覺得保持了惠普風范。
菲奧莉納是在惠普處於轉型時期入主這家歷史悠久、業績輝煌的IT企業的。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大公司都由於轉變太慢而紛紛受到了沖擊,像惠普這樣的老字型大小也不例外。惠普公司的領導階層也承認,惠普在網路經濟發展的第一波中並沒有發揮領導作用,但是他們不想在網路發展的第二波中再次失去良機。
在徹底轉型之前,惠普首先進行了一場內部的大改組。根據公司所經營的業務分成四大部門:企業電腦部門、鐳射影像系統部門、噴墨影像技術部門以及電腦產品部門,並且委任了各部門的總裁兼執行官,這四個部門的總裁兼執行官各司其職,並向公司總裁報告。此外的另一大動作是,惠普將旗下專事測試和計量的部門分離出去,獨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即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專門從事通訊技術等業務。
面對惠普的轉型,菲奧莉納在上任之初曾表示,惠普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讓惠普人與60多年前公司初創時所擁有的那種基本創新的精神再次連接起來。其次,就是要革除陋習。她說,要快,而不要慢;要明確,而不要含糊;要領先潮流,而不要跟隨,要大膽去做。這就是「去蕪存菁,再創新機」的意義所在。
在談到改革的阻力和障礙時,菲奧莉納認為,在推動改革、要求改變的時候,溝通是關鍵問題,領導力更加關鍵。盡管今天科技這樣發達、知識這樣普及,這些簡單的道理仍然適用。人就需要有人味的溝通,大家需要親自見到他們的領導人,親耳聽到領導人說出什麼是重要的、對他們有什麼意義等。
大膽改革的激進分子
但是,菲奧莉納自上任就一直希望保持惠普公司偶像地位的「重塑形象計劃」看起來不樂觀。從2000年11月份開始,菲奧莉納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深層次的改革。她說,要在惠普公司還沒有像10年前的IBM和施樂公司那樣瀕臨死亡的困境之前,就把它從幾年低迷、緩慢的增長中解放出來。
菲奧莉納當時曾對員工們說,我們照照鏡子,就能夠看見我們這個大公司正在走向衰敗,改變惠普的核心就是要使它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公司。就像不斷發生變異的肌體一樣,新的惠普要求一種平衡,即在完成短期目標的時候應走在對手前面,同時還要著眼長遠,開辟新市場。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菲奧莉納打破了惠普64年來慣用的分散做法,將公司83個互相獨立的、只經營一種產品的部門全部打散並合並成4個,一個被稱作「末端」的部門,負責開發和生產計算機,另一個「末端」專門開發列印機和成像設備。這兩個部門把產品交給兩個「前端」銷售和營銷部門,後者負責把產品分別出售給個人和公司。菲奧莉納認為,新的做法有助於公司內部的合作,在負責銷售和營銷的高層經理與工程師之間鋪設了一個直接溝通的渠道,這樣產品開發才能根本解決用戶的要求。她認為,從過去的高度分散的分公司中購買不同的產品,會為用戶帶來很多的麻煩。現在,用戶只需要同一個客戶小組對話就可以解決自己的全部需求。
但是,當時業界人士就認為,對於菲奧莉納和1938年建立的這家矽谷先鋒來說,她的賭注實在太大。當年惠普的創辦人打破了舊的模式,廢除公司的等級制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措施,比如實行利潤分成制和雇員隔間辦公等,不僅奠定了惠普為之驕傲的企業文化基礎,而且使之成為一家先鋒企業。同樣,菲奧莉納也在冒險,但是,她要做的事情卻更加激進,菲奧莉納不滿足一次一次地解決問題,而是要把惠普公司的各個方面的改革一次完成,這意味著公司的戰略、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薪酬制度,從如何激勵創新到理順公司內部程序等各個方面。連瑞士洛桑管理開發學院的教授們都認為,這次改革是很難進行的。在2001年1月份,惠普公司宣布裁員1700多人之後,股票從2000年7月份拆股後的每股67美元跌至40美元,比菲奧莉納剛掌舵時降低了19%。
隨後,菲奧莉納的步子比人們想像的還要更大,在整個公司的改革還未見多大成效的情況下,菲奧莉納又打出了兼並康柏這步棋。業內人士都曾驚呼和評價,這個870億的巨型惠普會為市場帶來多大的危險之後都表示,這種合並的局勢不容樂觀。無論是從人員結構還是從市場結構做調整,真正做到能夠有實力參與到市場的競爭中,至少需要半年至1年半左右的時間,而如果整個公司的步調把握不好,這個時間還將往後延遲,這將會影響到新惠普的贏利時間表。
但菲奧莉納更期望新惠普以網路擴張的速度推進改革的進程。對於人們的疑慮,她解釋說,在航海時人是不會直線行駛的,但人們會根據時代和當前的形勢來調整航線。了解惠普情況的人士則認為,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菲奧莉納所提出的預計惠普的增收計劃肯定會受到影響。
而菲奧莉納卻始終堅持,公司業績的下滑不會改變她的長遠計劃。她一直表示,最可怕的不是加速行動,最大的風險在於原地不動。同時,菲奧莉納卻並不盲目,她率領她的團隊運用美國成熟的法律手段,通過技術對比、市場分析、數字模型以及未來趨勢預期評估,將許多合並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的具體環節一一落實,使整個董事會和市場認同了這一事實,並最終完成了當時震驚整個全球IT市場的合並案。
可以說,如果沒有菲奧莉納堅定走下去的信念,這樣浩大的工程恐怕早就灰飛湮滅了。
一次仍難以下定論的改革
事實證明,經過了三年多快四年的磨合和發展,菲奧莉納的創舉並沒有從根本上真正使惠普以預期的速度發展起來,至2005年惠普的股票一直處於低靡。分析家們指出,惠普是家歷史悠長的大企業,管理制度和文化傳統根深蒂固,就像一艘萬噸級大船一樣掉頭是很緩慢的。同時,在市場上惠普合並之後在許多方面一直都處於調整期,還難以像正常運轉的企業一樣,全面協調,有的放矢地進行不同產品的市場開拓並獲得更多的利潤。菲奧莉納本人則更是表示,三年多的時間確實比她當時給股市的預期要長,但是相對於惠普這樣的大企業恐怕發展滯後是一種必然。兩家大公司先合在一起要重新布局調配,要先縮後伸,她堅信她的這次革新將對未來的惠普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惠普董事會宣布她將卸任時,美國媒體普遍認為,菲奧莉納盡管離開了,但是她做過的這一輝煌業績已經證明了她卓越的領導和組織管理才能。她受到了應有的尊敬。
未來的惠普是否會因為這次發生在世紀之初的大革新而有所發展,現在還不得而知,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但是,卡莉·菲奧莉納利用她高超的智慧和果敢的行為在惠普的舞台上盡情地出演了她一生最最輝煌時刻,作為觀眾,相信整個世界都曾為她的精彩「表演」喝彩!

D. 為什麼一個人買了某公司的股票後來某公司破產了卻不涉及這個人的其他財產

股票 釋義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股票是對公司收益和資產的索取權。 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普通股股東可以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但是,公司可以通過股票市場回購自己發行的股票,提高股票價格來保護股東的權利、集中每股權益,此做法的目的在於保護中小流通股股東的權利。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是所有與被所有的關系,不同於債權債務關系,所以股東對公司的求償權是剩餘求償權,只能在債權人全部收回自己的債權時才能對剩下的資產求償。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當然一些高線技術企業的股東可能是以他的技術作為出自來獲得股東身份的。)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也可以私募資金充實自己的資產。目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公司,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民營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性質 股票持有者憑股票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是股息。股息的發配取決於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發派股息,股東沒有獲得股息的權利。優先股股東可以獲得固定金額的股息,而普通股股東的股息是與公司的利潤相關的。普通股股東股息的發派在優先股股東之後,必須所有的優先股股東滿額獲得他們曾被承諾的股息之後,普通股股東才有權力發派股息。股票只是對一個股份公司擁有的實際資本的所有權證書,是參與公司決策和索取股息的憑證,不是實際資本,而只是間接地反映了實際資本運動的狀況,從而表現為一種虛擬資本。 股票的起源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在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股票的作用 (1)股票是一種出資證明,當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資時,便可獲得股票作為出資的憑證; (2)股票的持有者憑借股票來證明自己的股東身份,參加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發表意見; (3)股票持有者憑借股票參加股份發行企業的利潤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紅,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 ( 二)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 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場無疑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場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同樣可以利用股份公司的企業組織形式,股票籌資的方式和股票市場的調節機制,為發展社會主義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服務,它的積極做用是: 1,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股票分類 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依據有關規定和相應程序,旨在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轉配股是我國股票市場特有的產物。國家股,法人股的持有者放棄配股權,將配股權有償轉讓給其他法人或社會公眾,這些法人或社會公眾行使相應的配股權時所認購的新股,就是轉配股。 轉配股目前不上市流通。轉配股雖然能解決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無力配股的問題。但它造成國家股和法人股在總股本中的比重逐漸降低的狀況,長此以往會喪失控股權。同時。轉配股產生了目前不能流通的社會公眾股,影響了投資者認購積極性,帶來了股權結構的混亂。為克服轉配股的局限性,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紛紛以現主或者以資產折算為現金參加配股。大大提高廠公司的實力,既保證股權不被稀釋。又鼓舞廣大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的投資信心。據統計,截至1997年年底,上海證券市場未流通的轉配股總數為16.89億股,占總股本的1.59%。 1、根據上市地區可以分為: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 A股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我國境內發行只許本國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的普通股;(2)在公司發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較好的股票,但多數公司的A股並不是公司發行最多的股票,因為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除了發行A股外,多數還有非流通的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等等;(3)被認為是一種只注重盈利分配權,不注重管理權的股票,這主要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參與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關注A股買賣的差價,對於其代表的其他權利則並不上心。 B股 B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 H股 H股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S股 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N股 N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2、 根據股票代表的股東權利分類:普通股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優先股股東有兩種權利:(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例:如果公司不對優先股股東進行股利分配,則不能對普通股股東進行股利分配。因為優先股股東優先與普通股股東分配股利。)(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後配股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績優股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5元以上. 藍籌股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3、可分為 ①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載股東姓名來劃分的。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必須經公司辦理過戶手續。無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不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通過交付而生效。 ②有票面值股票和無票面值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明每股金額來劃分的。有票面值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每股的金額。無票面值股票只是記明股票和公司資本總額,或每股占公司資本總額的比例。 ③單一股票和復數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上表示的份數來劃分的。單一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一股。復數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數股。 ④普通股票和特別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所代表的權利大小來劃分的。普通股票的股息隨公司利潤大小而增減。特別股票一般按規定利率優先取得固定股息,但其股東的表決權有所限制,特別股票又叫優先股票。 ⑤表決權股票和無表決權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持有者有無表決權來劃分的。普通股票持有者都有表決權,優先股票在某些方面享有特別利益的持有者,在表決權上常受到限制。無表決權的股東,不能參與公司決策。 4、根據股票交易的活躍程度,我國投資者將股票分為一線股、二線股和三線股:一線股 指在二級市場交易較活躍的一類股票。這些股票的公司業績優良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一線股的公司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產品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二線股 二線股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也較活躍。這類股票的公司業績較優良,發展前景較好。但是二線股公司較一線股公司行業上處於中等偏上水平。而產品較一線股公司稍稍遜色。 股票基礎 1,報價單位 A股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元人民幣。如:您要買進深發展,填單的價格為:10.02元,而不能填10.002元。B股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01美元(滬市) 2,漲跌停板每日市價的最高漲至(或跌至)上日收盤價的10%幅度 ST股,漲跌幅度為5% 新股上市與漲跌停板新股上市當天價格漲幅上限為發行價格×(1+1000%),下限為發行價×(1-50%)。但第二天則要遵循漲跌停板規則。 3,新股上市 的限價規定新股上市當天價格在委託時,要遵守一些規則。如深市規定:新股首日上市集合競價范圍為其發行價的上下150元,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是最近成交價的上下15元。滬市對新股首日上市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是當時股價的10%。 4,一手一手就是100股。股票買賣原則上應以一手為整數倍進行 但由於配股中會發生不足「一手」的情況,如10送3股,您有100股,變為130股,這時可以賣出130股。也就是說,零股不足「一手」可賣出。 5,現手 就是當時成交的手數 6,T+1 T是英文Trade(交易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目前滬深兩所規定,當天買進的股票只能在第二天賣出,而當天賣出的股票確認成交後,返回的資金當天就可以買進股票。 7,集合競價 (開盤價如何產生) 每天交易開始前,即:9點15分到9點25分,滬深證交所開始接受股民有效的買賣指令,在9點30分正式開盤的一瞬間,滬深證交所的電腦主機開始撮合成交,以每個股票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來確定每個股票的開盤價格。下午開盤沒有集合競價。集合競價不適用范圍:新股申購、配股、債券。 8,連續競價集合競價主要產生了開盤價,接著股市要進行連續買賣階段,因此有了連續競價。集合競價中沒有成交的買賣指令繼續有效,自動進入連續競價等待合適的價位成交。而全國各地的股民此時還在連續不斷地將各種有效買賣指令輸入到滬深證交所電腦主機,滬深證交所電腦主機也在連續不斷地將全國各地股民連續不斷的各種有效買賣指令進行連續競價撮合成交。 9,配股填單是填「買入」還是「賣出」。有人說,配股我拿錢買,當然填「買入」了。這在深市配股是對的,填「買入」。但在滬市配股時,就應填「賣出」。這個「賣出」不是「賣」配股,而是「賣」配股權,得到配股。 10,增發新股 的規定是: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除應當符合《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10%,且最近1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等條件 股票指數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 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股價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根據股價指數反映的價格走勢所涵蓋的范圍,可以將股價指數劃分為反映整個市場走勢的綜合性指數和反映某一行業或某一類股票價格走勢的分類指數。例如,深證綜合指數反映的是深圳股市整體走勢,而深圳B股指數反映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B股價格走勢,深圳行業分類指數則反映深圳股市中分類行業的價格走勢。 綜合指數/成份股指數按照編制股價指數時納入指數計算范圍的股票樣本數量,可以將股價指數劃分為全部上市股票價格指數(即綜合指數)和成份股指數。綜合指數是指將指數所反映出的價格走勢涉及的全部股票都納入指數計算范圍,如深交所發布的深證綜合指數,就是把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變化都納入計算范圍,深交所行業分類指數中的農林牧漁指數、採掘業指數、製造業指數、信息技術指數等則分別把全部的所屬行業類上市股票納入各自的指數計算范圍。成份股指數 是指從指數所涵蓋的全部股票中選取一部分較有代表性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稱為指數的成份股,計算時只把所選取的成份股納入指數計算范圍。 例如,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指數,就是從深圳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中選取40種,計算得出的一個綜合性成份股指數。通過這個指數,可以近似地反映出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走勢。上海的上證30指數是上交所的上證成份股指數。 計算方法 股價指數的計算方法,有算術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兩種。 1.算術平均法 是將組成指數的每隻股票價格進行簡單平均,計算得出一個平均值。 例如,如果所計算的股票指數包括3隻股票,其價格分別為15元、20元、30元,則其股價算術平均值為(15 20 30)/3=21.66元。 2.加權平均法 就是在計算股價平均值時,不僅考慮到每隻股票的價格,還要根據每隻股票對市場影響的大小,對平均值進行調整。實踐中,一般是以股票的發行數量或成交量作為市場影響參考因素,納入指數計算,稱為權數。例如,上例中3隻股票的發行數量分別為l億股、2億股、3億股,以此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則價格加權平均值為(15×l 20×2 30×3)/(l 2 3)=24.16元。 由於以股票實際平均價格作為指數不便於人們計算和使用,一般很少直接用平均價來表示指數水平,而是以某一基準日的平均價格為基準,將以後各個時期的平均價格與基準日平均價格相比較,計算得出各期的比值,再轉換為百分值或千分值,以此作為股價指數的值。 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的綜合指數基準日指數均為100點,而兩所發布的成份指數基準日指數都為1000點。 指數校正 在實踐中,上市公司經常會有增資和拆股、派息等行為,使股票價格產生除權、除息效應,失去連續性,不能進行直接比較。因此在計算股價指數時也要考慮到這些因素的變化,及時對指數進行校正,以免股價指數失真。股票上市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在我國,股票公開發行後即獲得上市資格。上市後,公司將能獲得巨額資金投資,有利於公司的發展新的股票上市規則主要對信息披露和停牌制度等進行了修改,增強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是一個進步,尤其是重大事件要求細化持續披露,有利於普通投資者化解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影響。股票基本特徵(l)不可償還性。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只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並不減少公司資本。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2)參與性。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資意志和享有的經濟利益,通常是通過行使股東參與權來實現的。 股東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大小,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從實踐中看,只要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左右決策結果所需的實際多數時,就能掌握公司的決策控制權。(3)收益性。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還表現在股票投資者可以獲得價差收入或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通過低價買人和高價賣出股票,投資者可以賺取價差利潤。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資1000美元買人該公司股票,到 1994年7月便能以 11 554美元的市場價格賣出,賺取10倍多的利潤。在通貨膨脹時,股票價格會隨著公司原有資產重置價格上升而上漲,從而避免了資產貶值。股票通常被視為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可優先選擇的投資對象。(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數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價對交易量的敏感程度來衡量。可流通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價格對成交量越不敏感(價格不會隨著成交量一同變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現金。通過股票的流通和股價的變動,可以看出人們對於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盈利潛力的判斷。那些在流通市場上吸引大量投資者、股價不斷上漲的行業和公司,可以通過增發股票,不斷吸收大量資本進入生產經營活動,收到了優化資源配置的效果。(5)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例如,稱雄於世界計算機產業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當其業績不凡時,每股價格曾高達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戰,出現經營失策而招致虧損時,股價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時機地在高價位買進該股,就會導致嚴重損失。 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即規定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超過後停止交易。我國證券市場現行的漲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保持市場穩定,進一步推進市場的規范化。制度規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類證券在一個交易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在國外發達股票市場,當股票市場發生巨大波動時,個別股票的漲跌停板限制才啟動。 股票價格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 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 股票的交易時間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九點半至十一半點,下午一點至三點。雙休日和交易所公布的休市日休市。上午9:15~9:25分為集合競價時間,投資人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九點半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九點半時撮合,由集合競價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如果委託的價格未在當個交易日成交,接下來的交易日須重新委託 新比利金融(BLE INDEX)既可買漲也可買跌,一萬可以當一百萬使用的股票T+0平台

E. 我想了解AMD

傑里·桑德斯( Jerry Sanders ): AMD 創始人、主席、前 CEO

每一個 PC 用戶,都應該對桑德斯心懷感激

2002 年,大概是歷史上 AMD 最揚眉吐氣的時期,可是一比較還是嚇人一跳:到 2002 年 3 月底,英特爾公司市場價值 2050 億美元, AMD 剛好是它的零頭: 50 億美元; 2001 年,英特爾收入 265 億美元,而 AMD 只有 39 億。更關鍵的是,英特爾是地球上最厲害的賺錢機器,每年利潤都有幾十億美元。而在 2000 年開始贏利前的 5 年內, AMD 都是赤字高掛。在微處理器這個市場,沒有人會認為桑德斯能夠活下去。

歷史也的確一再印證這個與「摩爾定律」一樣准確的法則: 80 年代初期,英特爾曾經將 8080 微處理器許可給 15 家公司,如今,只剩下 AMD 這個唯一的倖存者還在挑戰; Zilog 、國家半導體、 Motorola 等許多新星和巨頭前赴後繼起來挑戰,最後都不斷落敗。最新的故事就是 Transmeta ,人們對它熱情高揚,連產品還沒有全面上市,其股市價值甚至就超過了 AMD ,但是,也很快被英特爾碾得幾乎粉碎。因為,英特爾不但封死了重要客戶,而且還「慷慨」地准備了至少 30 項法律訴訟的連環拳,連 Transmeta 喘氣的機會都不會多給。

只有桑德斯,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在產品技術方面開始超越。結果,英特爾的命運與業內另一大壟斷巨頭——微軟的命運相比,開始發生戲劇性的逆轉:微軟操作系統在 PC 價格不斷下滑的背景下,逆勢而上,不斷漲價,充分顯示了壟斷的力量。但是,英特爾的命運卻是另一個走勢: 1998 年,新出爐的最新微處理器價格 900 美元,而今天已經降到不到 400 美元;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也從 90 %多,降到了 75 %。桑德斯無疑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甚至,在法庭上,他與英特爾戰鬥了整整 8 年,最後居然奇跡般贏得了這場價值 5 億美元的官司。而且協議規定,在 2010 年前,英特爾都不能對它動用法律武器。如今,全球前 5 大 PC 廠商,除了 Dell (它是英特爾最優惠的客戶)外,其他都已經與 AMD 全面合作。

桑德斯不但豐富了整個高科技行業,而且讓整個數字世界增加了一個新的選擇:他使每一個數字化的人們都免受 CPU 的壟斷之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每一個 PC 用戶,即使是英特爾的忠實用戶,也應該對桑德斯心懷一份感激。

桑德斯的不幸與大幸

多年來,矽谷的人們對於桑德斯,就象看一場熱鬧的喜劇,超然度外。但是,人們突然發現,似乎很久沒有聽到桑德斯的聲音了。大家才發覺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什麼,開始懷念起來。

對英特爾這個鄰居又是最大的對手,桑德斯化費了整整 25 年,去挑戰、追逐和抵抗,甚至與英特爾打贏了一場耗時 8 年,價值 5 億美元的官司。如今, AMD 不但險象環生地存活下來,而且大有趕超的勢頭。而這時候,桑德斯的聲音卻消失了,這位被有人譽為高科技最偉大的市場商人,甚至連喬布斯也略遜一籌的市場營銷大王,在這樣關鍵的時候開始熄火了,令人驚訝。作為仙童後代中最年輕的一位,桑德斯在 33 年前為創辦 AMD 苦苦籌錢,成為晶元公司中最後入場的選手之一,從此與英特爾較上勁。馬龍認為,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 AMD 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復一年,代復一代,頑強地挑戰這個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競爭力的公司之一。因為英特爾就象一台精密的機器一樣,從來沒有出過差錯,從來沒有給過桑德斯可乘之機。

如今,通過挑戰這座「神像」, AMD 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大有奮起之勢。在互聯網熱潮中,一個成立不到 10 個月的電子商務公司也能超越 10 億美元的市場價值,而桑德斯領導的 AMD 撞到了這根界線,卻用了整整 1/4 世紀。 AMD 的股票走勢也成為股市中最跌宕起伏的畫面,一會兒痛楚,一會兒狂喜,一會兒被摔上了天,一會兒又跌到似乎馬上要破產的地步,而這一場的源頭就是桑德斯。

如今,矽谷真正的半導體掘金一代,已經頭發蒼白。他們的輝煌無助於抵抗大自然的規律。與桑德斯同時代的人,或者已經退休,或者已經入土,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努力奮斗。遭遇了英特爾這樣一個對手,是桑德斯的不幸,也是桑德斯的大幸。顯然,他永遠也不可能把英特爾擊倒在地,但是他的確在某些回合中贏得了一定的「點數」。他是註定的失敗者,卻又總能贏得幾次勝利者才享有的掌聲。

是他,最早為員工召開大型聚會,是他,承諾永不裁員,是他每年都舉辦抽獎使公司低層員工也有機會大發其財,也是他,居住好萊塢,開著豪華驕車直奔辦公室。最新潮的互聯網大亨們所炫耀的派頭,其實桑德斯早就創造出來了。桑德斯不但豐富了整個高科技行業,而且讓整個數字世界增加了一個新的選擇:他使每一個數字化的人們都免受 CPU 的壟斷之苦。

人們期待桑德斯的聲音,但是他的聲音不但讓 AMD 擔心,也讓整個產業擔心,因為誰也不知道他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資深記者馬龍在文章中大聲呼籲:給桑德斯自由,讓桑德斯再一次歡呼,讓人們再一次享受他帶來的快樂。桑德斯需要向世界發言,而不是將他打入公司博物館。
他是矽谷最獨特的風景

1998 年 4 月,矽谷突然颳起一股風:說 AMD 的老闆傑里·桑德斯准備將 AMD 賣給 IBM ,自己從此洗手不幹,告老還鄉。謠言有鼻子有眼,很快傳遍世界各地。

人們似乎很歡迎這個謠言,一直下滑的 AMD 的股票還因此往上翹了幾翹。矽谷以批評見長的雜志《 Upside 》幸災樂禍地連發數文,要送走桑德斯,對他長期以來的劣跡作了一番總結,最後還假惺惺地說:「傑里,我們會想你的。」

但是, 61 歲的桑德斯馬上站出來辟了謠,這位 AMD 的創始人,已在 CEO 的席位上坐了整整 30 年。他並沒有養老的打算,如果有人將半導體業稱為「掘金業」,那麼桑德斯一定是最老牌的掘金人了。雖然這么多年來,他一直被英特爾壓得喘不過氣來,掘到的也盡是沙土,但桑德斯仍不服輸。這位從仙童公司市場部出來的傢伙,與當年仙童的同事和朋友(號稱仙童幫)開辦的公司——英特爾及國民半導體展開了三十年的競爭。如今,老對手如羅伯特·諾宜斯 ( Robert Noyce ( 1927-1990 )),早已經過世;而 戈登·摩爾( Gordon Moore )、查爾斯· E ·斯波克 ( Charles Sporck )、 安迪·格羅夫 ( Andy Grove )都已退下席位,撤出戰場。只剩下頭發雪白的桑德斯一個人還老當益壯,有一股「不嘗勝果死不休」的氣概。

桑德斯絕對是矽谷的一道風景。他在矽谷歷史中所佔的篇幅,甚至不會少於格羅夫。這不僅僅是因為 AMD ,而是他放盪不羈、揮金如土的獨特個性。無論是 HP 的創始人,還是仙童的後裔們,如諾伊斯、摩爾、格羅夫、斯波克等,都崇尚勤儉、樸素,但卻偏偏出了桑德斯這一個異類活寶。這位來自好萊塢的浪盪子,一下子就把矽谷當作生財之地,開著黑色卡迪拉克,留著長發,有幢豪華別墅,甚至還穿出一條臭名昭著的「粉紅色褲子」。據說,他還穿著這條褲子走遍了 IBM 各個角落。他厭惡矜持克制,厭惡成功的裝飾,著迷於成功,赤裸裸地將其實利主義公諸於眾。凡是商人應具有的氣派,哪怕是不合適宜的陳腐言行或場面,他都感到滿意。

這一切給早年矽谷的嚴肅風格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變化。他以自己獨特的魅力、狂妄、智慧和恰如其分的瘋狂,早早就成了矽谷的大名人。那時,格羅夫等還默默無名。《 Upside 》說桑德斯的浮華做派在矽谷顯得十分怪異。而今天,倒是謙遜、節儉的公司顯得不太正常,桑德斯帶來的一切倒成了主流。這無異於說,是桑德斯敗壞了矽谷的風氣。《 Upside 》還說:「但願,這次最新的退休傳聞是真的。」
屢敗屢戰的鬥士

桑德斯渴望發財,並直言「我崇尚金錢」。他說:「我干這一行就是為了賺大錢,過得快活,何樂而不為呢?」三十年來,他始終沒能登上成功的巔峰,但也從來沒有被失敗和挫折壓倒過。甚至在 80 年初期,半導體業進入蕭條期時, AMD 反而興旺發達,一度蓋過了英特爾。三家仙童公司的後代可謂風格迥異:國民半導體精明而實際,英特爾講究團體智慧,而 AMD 既不屬於任何一種,也不是它們的中間產物,更不同於 HP 。 AMD 就象桑德斯本人一樣,性情不定,股票大起大落,毫無定數。
「我經常捲入爭斗,是因為我經常失敗」

矽谷的公關領袖麥肯納說:「在所有矽谷偉人中,傑里·桑德斯大概是最才華橫溢的,但也是最不可靠的。」要透視桑德斯獨特個性必須追溯到他的童年。

與大多數矽谷的創建者相比,桑德斯童年的艱難歷程是獨一無二的。他於 1936 年 9 月 12 日出生於芝加哥南溫切斯特街的一間小屋裡,那是他祖父的房子,在這兒他一直住到上大學。

桑德斯出生時,母親才 15 歲。父親是交通路燈修理工,很少回家。行為無節制,經常狂飲,取鬧作樂。不到五歲,父母就離異,有一段時間他隨母親生活,他們不斷搬家,總是住在灰暗的低租金公寓里,後無家可歸的他被祖父母收養,而他的外祖母收養了他的弟弟。上學後,他成績出眾,常常捲入打架斗毆。他比同學年紀小,體力弱。「我經常捲入爭斗,是因為我經常失敗」。

這一個性,在當了企業家後被桑德斯表現得更淋漓盡致,為打好架,上中學時,他開始練舉重。這時他喜歡上集郵,並在 15 歲時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冒險:為集郵者提供郵票。祖父經常教導他:「對於普通人來說,美好的一切只能來自艱苦奮斗。」他告訴桑德斯,如果他不上大學,那麼他就賤如塵土。祖父心目中的成功就是成為一名工程師。因此中學畢業後,桑德斯考入伊利諾斯大學,攻讀工程學。這位聰明的年輕人曾逃學兩年,因此 21 歲才從大學畢業,這是他人生最空虛的時光。

「畢業那天,沒有任何人表示慶賀。我回到家中,等待我的是祖父的一份賬單,裡面詳細羅列著這么多年來的花費:無非是我吃的東西,甚至包括祖母的洗衣服費用。這就是祖父認為我欠下的債務,要我今後償還。我氣得大笑不已。你說我祖父怎麼能夠這樣對我?但我知道,他是愛我的,也為我驕傲。」 21 年的苦難,成了他一生奮斗的動力。

其中還有一段桑德斯死裡逃生的故事,是半導體業最具傳奇色彩的經歷之一: 18 歲時,他和同伴吉姆參加晚會,一幫當地的小痞子與吉姆打架,他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他覺得兩個人聯手,應該可以打贏。結果意想不到的是,吉姆自己居然拔腿跑了,把他最忠實的朋友留在那兒。桑德斯幾乎被打死,下巴、腦殼和肋骨受到挫傷,面部被罐頭刀劃破。那幫傢伙還把他拋入一個金屬制的垃圾箱里。幸好一位鄰居將他投進車尾行李箱,送到了醫院。他厚厚的外套使他得救了,但鼻子變形,前額取了塊骨頭修補上去。

這是他一輩子的轉折點,「我記得的就是自己被朋友背叛。吉姆不是我最好的朋友,甚至不是我很了解的朋友。但我還是下去相助,結果居然是這樣的回報。我得到了兩大教訓,一是你永遠不能依靠你不了解的人,二是我從此知道,生活沒有公平可講。我卻努力去追求公平。」

與許多窮孩子一樣,桑德斯有自己的人生之夢:「我想成為演員,賺許多錢,還有許多漂亮女人。」但是他的歪鼻子使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他在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當一名空調系統設計師。僅僅工作幾年他便發現,如想配備一輛小汽車,拿到豐厚的薪金,並建立一個個人賬戶,那現在的工作就不對路。他認為推銷比工程師賺錢要快,於是又去摩托羅拉當銷售經理。結果發現自己是一等一的推銷高手,很快被挖進了仙童公司。

忠誠並沒有好報

桑德斯步步高升,收入大增。但是他有永恆的天賦 —— 生活入不敷出。他的生活水平就好像他賺了兩倍於實際上掙的錢。他的物質享受和生活情調,與其說是象個電子業的大老闆,倒不如說是電影界的大明星。而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仙童開始搖搖領墜,他的處境也越發艱難。因此每當談起這段生活,他的聲調總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氣憤。

仙童人才紛紛外流,但擔任付總經理的桑德斯還不想走,他的部下也很穩定,但是這種忠誠並沒有好報。不久 霍根博士接管了仙童,桑德斯作為異已分子落了個被人解僱的恥辱。「到了這個時候,一個為公司辛勤工作了 5 年的受人愛戴的人,如今成了障礙,不再是『寶'了。」後來,霍根對桑德斯說,這個解僱的確是一個錯誤。

突然的解僱使他一下子論為賤民, 4 個月的大手大腳就把一年 4.5 萬美元的工資花費殆盡,兩個孩子嗷嗷待哺,昂貴的房租要付。「老朋友突然不認識我了。我的自尊心被人踐踏了,我也仔細考慮過自殺。」後來,桑德斯僱傭了許多被仙童解僱的人:「我再不去估價他們的忠誠,我主要想讓他們別害怕,因為我嘗過害怕的滋味。」

一天,與桑德斯遭遇相似的約翰·凱里找上門來,睡在桑德斯的沙發上,兩人花了幾天時間草擬了創建新公司的計劃。最後, AMD 於 1969 年成立了。當時有 8 個人。桑德斯是總裁。他說「噢,我們得有一名推銷員」。大家說:「你就是呀。」於是,桑德斯身兼兩職。

桑德斯去籌集資金,才發現他的潑辣勁和聲望毫無用處。「諾伊斯總是說英特爾只花了 5 分鍾就籌集了 500 萬美元,而我花了 500 萬分鍾只籌集了 5 萬美元。這簡直是殘忍,但我堅持不懈。」

游說投資者的征途中,第一站就是阿瑟·羅克,此公一下子就給英特爾提供了 230 萬美元的引業資金。桑德斯為這位財神爺准備了 70 頁厚的計劃書。但羅克只是說:「太遲了。」桑德斯還苦苦勸說。羅克就說,在他過去進行的所有投資者,那幾次賠錢的項目都是由推銷人員經管的。
為 AMD 付出一切

桑德斯一生都缺乏幸運之神的青睞。他不象諾伊斯創辦英特爾時有大量資金,也不象斯波克去了一家早已建立的公司。他建立 AMD 時幾乎是白手起家。公司的起飛完全歸功於桑德斯的堅韌和才能。後來終於有了一個投資班子,但還不夠創業資本 150 萬美元。他的朋友為此出了力,連鮑勃·諾伊斯也成為 AMD 的創業投資者之一。 1969 年 6 月 20 日下午 5 點鍾截止,必須湊齊這筆最低限度的預定款額。下午 4 點 30 分,已有總額為 148 萬美元,他們反復計算,結果總數還是那麼多。在隨後的 20 分鍾內,三個人還有兩位投資顧問,都默不作聲地坐著,你瞪我,我瞪你,氣氛令人窒息。正在灰心喪氣, 4 點 55 分,一個郵遞員拿著信封進來,裡面是 25000 美元的支票。真正天無絕人之路,離截止時刻還差 5 分鍾,比最低限額還多 5000 美元, AMD 公司正式營業。

這些信任他的人不用後悔。十多年後,他們就有了 2000% 的回報。當 AMD 的股票在紐約上市時,公司員工已達 2 萬人,年收已愈 4 億美元。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推銷和銷售,那當然是桑德斯的功勞。公司還推出一則臭名昭著的廣告,是一動畫片:將 AMD 當作矽谷的中心;英特爾和國民半導體只能靠邊站,而前方是由枯枝支撐的公司,自然是暗指仙童。這個公司桑德斯永遠懷恨在心。很遠處,才隱約屹立著摩托羅拉和德州儀器。

AMD 有一點個人崇拜的氛圍,所有的光環都集中到桑德斯身上。在八個創始人中,有七個人每人各持 76500 股,而桑德斯鑒於老資格地位,得了 102000 股。但在 1972 年 6 月,公司又另外贈給他 48000 股的購買特權。而這純粹是桑德斯在操縱,他的合作夥伴們則認為他已經開始有了一種傾向,即厚著臉皮為自己攫取最大的餡餅。

憤怒的中年人

1973 年 1 月,桑德斯著手精心制訂一份新契約,內容涉及他在 AMD 公司供職的規定。這些條款都十分過分,為使其新的僱傭契約能在董事會通過,桑德斯又一次耍弄權術,甚至不惜攤牌,但是,他憑借著那種厚臉皮照樣乾的本事,又一次獲得成功。這位 AMD 董事長最愛說的一句話是:「一個人的活動范圍應超過其力所能及的限度。」但是,絕不會有人完全照此格言生活。

由於童年的艱辛和對下層人的尊重,他大大簡化了公司結構,最高層與普通員工之間沒多少中間環節。每年,他都將公司雇員全體拉到舊金山,一處氣氛幽雅的飯店,舉辦盛大的聖誕聚會。這些措施都極大地鼓舞了員工的土氣。

桑德斯成功了。雖然從一開始他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以實現他的矽谷夢。這位有最靈活頭腦,最優秀、最機智的公開場合演說家,駕著卡迪拉克敞蓬汽車,蓄一把胡須的小旺子,也成了媒體注意的中心。

但是,成功是用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桑德斯可能是矽谷放盪不羈的急流中歷經磨難最多的人。為了 AMD ,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妻子和他自身的東西。

他最好的朋友艾德·圖尼, AMD 的創建人之一。在 1974 年向他要求更多的報酬,而桑德斯拒絕了。圖尼一氣之下寫下辭職書,而桑德斯居然收下了。友誼也結束了。

桑德斯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過去是一位憤怒的年輕人,現在是一位憤怒的中年人,我追求完美,這世界不完美,我要改善這個世界。」他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的婚姻,堅持了 15 年後也崩潰了。 1981 年夏鬧離婚到 1983 年夏法院判決下來,他幾乎被徹底壓垮成為一具僵屍。「我第一年想維持婚姻,是因為我不能承認失敗。 15 年後,我仍認為我的婚姻是一次失敗。但婚姻對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契約,我不想破壞契約,我也不喜歡它來破壞我。」當時,他們已有了一個女兒。

由於婚姻破裂,他的感情和經濟同時被壓垮。他的私人財產被分割去一半,減少到大約 1200 萬美元,只夠矽谷富豪標準的一個零頭,只夠維持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妻子還分走了他在 AMD 股權的一半。

最後,還是 AMD 安撫了他的傷痛。至今,一提及婚姻,桑德斯還會淚流滿面。
勝利總是那麼遠

有一個 AMD 的廣為人知的著名電視廣告,海上有一個青年,身著商人服裝,特別象桑德斯,兩腳分開站在沖浪板上,周圍還有一群青年人。一片海浪涌來,只有這位青年看準了,弓起身子,成功地沖出這朵螺旋狀的浪花。此時,簡單而吸引人的廣告語是:「 AMD Catch the Wave ( AMD 公司,趕上浪潮)。」

在七十年代,桑德斯創下了企業界的奇跡,這和李 · 艾科卡在克萊斯勒公司創下的奇跡同樣輝煌。當 AMD 公司還是一家為其他公司生產晶元而獲利的公司時, 桑德斯以他的獨特魅力,狂妄自大,聰明才智和恰如其分的瘋狂,獨自使 AMD 成為公眾注目的焦點。這個比現實生活中更具高大形象的桑德斯,使 AMD 也顯得比實際更高大。

三位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同事按照他們各自不同的設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國家半導體公司是精明而講求實際的商店風格,英特爾公司是研究小組型的智囊團風格, AMD 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可以概括為「個人崇拜」,始終圍繞著桑德斯,在 Sunny vale 公司總部接待大廳里有一個桑德斯的半身像,在德克薩斯州奧士汀市( Austin )有一條街道被命名為桑德斯路。

1984 年, AMD 的銷售額達到了創記錄的 11 億美元,這是 AMD 歷史上最好的一年。同年,英特爾的銷售額是 16 億美元,桑德斯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 AMD 將在 80 年代末成為集成電路的美國冠軍,超過國家半導體,超過英特爾,超過德州儀器,超過 Motorola 。」這個目標看起來好像並不遙遠,但這時美國半導體工業面臨了巨大的危機, AMD 也進入了艱難發展的階段。

日本廠商自七十年代末期開始打入存儲器市場,由於有政府投資和財團支持等優勢,日本廠商極大地威脅著美國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斷然放棄了存儲器業務,將全部力量轉移到微處理器,成功開發出 386 處理器,這成了英特爾再次騰飛的里程碑。 AMD 從此被英特爾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1989 年,桑德斯將整個公司轉移到新的市場,比英特爾晚了好幾年。 1991 年, AMD 推出了它的 386 處理器 AM386 ,打破了英特爾公司在 PC 微處理器上的壟斷地位。 AMD 一直宣稱英特爾公司破壞了兩者在 80 年代中期達成的技術交換協議。 1992 年,法庭裁定英特爾公司在合同執行上確有一些不當行為,但 AMD 還是成為自己短視的犧牲品。因為 AMD 也沒有按照合同生產晶元交換英特爾的微處理器技術,最後英特爾和 AMD 在 1995 年達成了庭外和解。

1994 年, AMD 企圖對英特爾奔騰處理器的挑戰遭到重大失敗。公司最大的失誤是 1994 年微處理器技術論壇年會過早地展示 K5 處理器, AMD 的官員誇耀 K5 將比英特爾的奔騰處理器性能提高 30% ,但是這是使用模擬晶元比較得出的結果,實際的晶元還沒有一片生產出來,等到 AMD 公司發現無法如期生產出來時,公司的公關部門遇到了大麻煩。

K5 處理器的計劃未能成功。 1995 年, AMD 收購了晶元設計公司 Nextgen ,並在 1997 年 4 月推出了 K6 處理器。國際數據公司的半導體分析專家凱利 - 亨利說 : 「這是 AMD 公司有史以來發布得最好、最及時、最具戰略性的產品。」

AMD 在過去已經錯過了許多發展的大好機會,但無論如何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永不言敗的推銷之王桑德斯將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帶領 AMD 重振雄風。

一匹孤獨的狼

對於失敗,桑德斯的內心裡有一種深深的恐懼,但是失敗卻總象幽靈似的,一生都與他糾纏不息,不認輸的桑德斯不得不一生都與失敗搏鬥。他輕浮而外露的性格,他浮誇的外表和賣弄,都無法掩飾其內心的脆弱和敏感。桑德斯背負了矽谷最濃郁的悲劇色彩,因為他擁有不服輸的堅韌。

三十多年來, AMD 在桑德斯領導下幾經沉浮,以其出色市場銷售能力把 AMD 從一個辦公室設在卧室里的小公司發展成為銷售額超過 20 多億美元國際大公司,和同為仙童後代的安迪 · 格羅夫領導的英特爾公司,還有查爾斯 · 斯波克的國家半導體公司相抗衡。 1997 年, AMD 推出的 K6 處理器向英特爾的奔騰家族發起了最強大的挑戰。 1999 年,更為先進的 K7 出台,有可能第一次在性能上領先英特爾。但是不知何故,公司的虧損卻在進一步擴大。

如今的桑德斯該是憤怒的老年人了。但是老年的人要憤怒已力不從心。無論從成功方面,還是從財富上來講,桑德斯都沒有失敗,但也從沒有真正成功過。這方面他永遠無法與喬布斯、拉里·艾里森、諾伊斯、休利特、帕卡德等相比。但在矽谷這本豐厚的書籍中,桑德斯已經占據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與他崇拜的英雄們已不相上下。

人們盼望著傑里退休的那一天,但人們盼酸了脖子也沒等到。好幾次都傳言他要下台了,公司也數次瀕臨滅亡,但傑里還是那樣有趣、平易近人。他說他跟公司的合同規定,他得一直任職到 2003 年,他沒有提前離去的想法。盡管老了,他還是相信自己是矽谷最優秀的推銷大師。當然,如今的 AMD 中桑德斯的股份已稀之又稀。

AMD 作為其個人性格的外在體現的日子已永遠結束了。桑德斯自己也好幾次說要離開公司。「如果我能放棄我的妻子,我也能放棄 AMD 。」這是一個誠實的回答,更是安慰自己內心的回答。在他內心深處,他還在做美國夢。作為爭議的人物,他說「我確信,我對待生活的方式,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痛苦。將來是不是會更多,我說不準。但我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

桑德斯,在計算機業中,永遠是一匹孤獨的狼。他的嚎叫仍在回盪,使我們不會感到這個產業過分的千篇一律。

這一次應該是真實的

2001 年 2 月 15 日 , AMD 公司宣布,桑德斯將於 2002 年 4 月辭去首席執行官職務,讓位給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海格特·瑞茲( Hector de J. Ruiz ),但仍將保留董事會主席一職。消息傳開之後,在業界引起不小動盪。幾十年來, AMD 一直在英特爾的巨人影子下掙扎與生存,也曾試圖找到自己的亮點,但大部分時候都敗在英特爾手下。

AMD 公司於 1982 年以 9 美元上市, 1983 年 8 月經歷了第一次拆股。在以後的 17 年間,這家公司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1991 年每股價格甚至跌落到 4 美元。直到 2000 年, AMD 挑戰晶元老大英特爾,才成功地扭轉了局面: 2000 年 2 月, AMD 先於英特爾,率先推出了當時運算速度最快的 850 兆赫晶元,公司士氣大振,僅僅一個月之後, AMD 再拔頭籌,推出 1000 兆赫的晶元,兩次大捷讓投資者備受鼓舞, AMD 「速龍( Athlon )」晶元的知名度也在一天天擴大,市場佔有率穩中有升。

2000 年初戰告捷,致使 AMD 股價大漲。在 2000 年前 9 個月時間里,誰要是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回報率超過 100% 。特別是在科技股調整期間, AMD 股票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在每股 80 美元價位時, AMD 公司宣布分股,這是這家公司在經歷 17 年的沉寂之後,頭一回實實在在地給投資者一個最好的報答。美國所有財經頻道和報紙都把 AMD 的動態作為熱點新聞加以報道。

受到 2000 年 9 月英特爾公司贏余預警的影響, AMD 公司也從巔峰下滑,但不管怎麼說, AMD 公司 2000 年贏利 7.94 億美元,每股贏利 2.36 美元,可以說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了。 AMD 公司的大起大落和大喜大悲,似乎成了桑德斯個人經歷的真實寫照。

到 2002 年, 66 歲的桑德斯掌舵 AMD 公司長達 30 多年,有人把他稱為半導體業「夢幻般的領袖」,但也有人認為他「敗壞矽谷形象」而不屑一顧。

在取得了 2000 年的輝煌之後,桑德斯才心滿意足地宣布,他決定 2002 年 4 月退休。輿論普遍認為,桑德斯在公司全盛時期退出,也算是激流勇退吧。關於桑德斯退休的傳聞已有一段時間,但公司處於困難時期,具有鬥士性格的桑德斯是絕不會輕易言退;但現在不同了, AMD 在與英特爾競爭中已經處於比較有利的位置,他的隱退也算是給他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失去之後才知道他的珍貴

AMD 基本確認,由現任總裁、首席運營官兼董事局成員魯爾茲博士( Hector de J. Ruiz )為首席執行官,接替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桑德斯。魯爾茲博士在美國休斯頓的 Rice 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72 年至 1977 年就職於德州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