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中國的銀行股票與美國的銀行股
擴展閱讀
香港上海股票公司簡介 2025-02-22 22:13:26
A公司股票的系數 2025-02-22 22:12:38
股票均線的箱體怎麼看 2025-02-22 21:52:34

中國的銀行股票與美國的銀行股

發布時間: 2025-02-22 11:51:09

1. 國有銀行有外國股份嗎

四大國有銀行都有哪些外資股東 - : 中國銀行:RBS China Investments 8.25%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有 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 ) 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淡 4.13% 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通過其 全資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 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 瑞士銀行 1.33% ...

國有四大行除農行外全是國外控股嗎? - : 四大行都是國有控股的.

國有四大銀行都有國外控股馮? : 國有四大銀行都不存在有國外控股.只存在國外參股.而且參股比例很小,微不足道.

中國國有五大銀行外國所佔股權比例 - : 五大銀行是工農中建交

為什麼四大行有國外股份 - : 已經轉為國有控股的商業股份制銀行,允許少量外資股份.

中國國有銀行股票會不會被外國人持有 - : 會的 通過境外投資 滬港通 都可以買入

中國12家銀行有11家銀行被外國控股是嗎? - : 有一個回答我不認可,不是外國控股,而是外國持股.但是持股也是資金外流嚴重.

.咱們國家銀行是被外國給控股了嗎 - : 沒有,目前國有銀行雖然對外資開放了,但外資想要控股國有銀行是不可能的,國家加入WTO時就已經明確規定了,銀行業對外開放,國外資本最多隻能持有國有銀行49%的股份,國有銀行中的國家資本不能低於51%,僅這一條規定就堵死了任何想要控股國有銀行的可能性.

中國的銀行哪家沒有外國的股份 - : 中國人民銀行肯定是沒有任何的外國股份了.

外資機構 佔有我國國有銀行的股份有多少? - : 沒有確切數字,不會超過10%

2. 為什麼美國股市和中國股市往往不是正相關

正相關是指自變數增長,因變數也跟著增長。兩個變數變動方向相同,一個變數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變化時,另一個變數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變化。
應答時間:2021-08-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美國的股票和中國的股市一樣嗎

1、設立初衷不同:中國股市的設立初衷是為了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美國的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不同:中國的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不同: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今年證券法大修注冊制預期落地)。美國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其中中國和美國股市一個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股市中大約有80%的交易量來自於散戶個人投資者。而在美國股市中,散戶投資者在股市中的交易量比例不到10%。這一巨大的差別,造成了中國股市中可以被割的「韭菜」特別多。在筆者和Jason Hsu的訪談對話中,對這個問題有過專門的討論。

上面提到的這一差別,也造成了機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價值和影響不盡相同。長久以來,中國股市的監管層一直覺得中國股市中的散戶股民太多,而機構參與度不夠。因此監管層想了不少辦法來提高機構在股市交易中的份額。

然而,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顧朝陽教授的研究(Gu et al, 2012)顯示,機構除了可能提高市場的監督有效性之外,也有相當的「掠奪性」。在一個充滿著「人傻、錢多」的市場中,廣大散戶就成了機構和券商聯手收割的對象。

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們需要從券商和機構之間的關系說起。

券商分析員首先發布一個「買入」的投資建議。廣大散戶在看到該「買入」投資建議後,紛紛跟風買入,把股價推高。在股價被節節推高的過程中,基金經理乘機把手中的股票拋出。等到市場上的熱度減退,股價回落時,基金經理再在低價位將該股票買入。這樣「一買一賣」,基金經理就和券商實現了一次完美合作,完成了對散戶股民的一輪「收割」。

顧教授通過自己的研究提醒廣大投資者,在對待券商分析員發布的「強烈買入」投資建議時,我們應該多長一個心眼。特別的,我們要判斷一下被強烈買入的股票,是不是某個和該券商有緊密聯系的基金的重倉股。如果某基金重倉持有一支股票,同時和發布「強烈買入」投資建議的券商有很密切的業務往來,那麼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謹防自己成為「割韭菜」陷阱的受害者。

由於大型基金機構是券商的客戶,向他們支付交易傭金,因此券商分析報告受基金和機構的影響可能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顧教授同時提到,基金和券商之間,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利益往來關系,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社交網路聯系。而這個社交網路聯系,往往被大眾忽略,同時也難以從監管層面進行管理。

舉例來說,大約有40%多的基金經理,以前是券商研究部門的分析員。很多基金經理和券商分析員,是同學或者校友關系。這種社交關系網,意味這基金和券商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謀」的關系,而非「互相監督」的關系。在這種關系的影響下,基金和券商有著非常多的共同利益。在這種共同利益的驅使下,機構們聯手在股市上忽悠散戶,「玩」一把個人投資者,就不那麼難以讓人理解了。

聰明的投資者,需要理解這些機構之間的互相聯系,以及它們背後的利益激勵機制。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降低自己成為「被割韭菜」的可能性,避開投資理財中的「地雷」,努力成為「投資叢林」中的倖存者。

4. 美聯儲加息利好中國銀行股嗎

利好的。
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美元將從美國資本市場流回銀行,所以資金市場的資金減少。美聯儲加息後,美債十年期收益率可能會上漲,可能會導致國內的資金流向美國,此時無論是對中國銀行股還是其他股票都是利空的。

美國加息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主要是投資情緒的影響,實際上美國加息和中國銀行股沒有一點關系,
其投資情緒影響主要表現在:美國加息,會導致美國股市流動性緊缺,而中國股市素來有「跟跌不跟漲」的說法,所以美股大跌就會引起A股投資者的恐慌,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實際上影響不大是因為即便美國加息,國家也會在外匯管制上作出調整,禁止資金外流;
而如果美國持續加息,央行也可能會放水,可能採取降准、降息、開展逆回購等政策應對。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5.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在哪裡

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的區別:
一、 交易時間不同
美國股市交易時間較長,為美東時間早九點半到下午四點,也就是北京時間晚上十點半到凌晨五點,美國因為有夏令時間,因此夏天的交易時間與冬天相比會提前一小時,為北京時間晚上九點半到凌晨四點。
二、 交易代碼不同
美國股票交易代碼則為上市公司英文縮寫,微軟(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碼為MSFT,中國剛上市的分眾傳媒股市交易代碼為FMCN。
三、 交易單位不同
中國股票交易為100股,美國股票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你可以只買1股。(交易手續費遠超過股價了,不劃算)
四、 漲跌幅度限制不同
美國股市無漲跌幅度限制,原有股價漲跌單位為1/16美元,現今多改為小數點制(最低為1美分)。
五、 開戶手續不同
買賣美國股票只需要開立一個證券戶頭,此證券戶頭同時擁有銀行戶頭的功能,若你將錢存進此戶頭但未購買股票,券商會付給你利息,但要扣10%的稅,如果想免稅可選擇自動轉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為操作獲利。
六、 交易手續費不同
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此外網路下單也比電話委託下單便宜的多。像在知名網路券商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最低僅為1美元(不過盈透證券有每月最低10美金消費的規定);若在擁有中文網站並有中文客戶服務的第一理財(Firstrade)交易,每筆手續費為6.95美元。在美國,不同的券商提供不同的服務,買賣手續費也有異,因此你可以依個人的需要選擇一家適合你的券商來開戶。一般而言,IB盈透證券,因其較低的交易成本和全面的投資品種,最受交易頻繁的美國老手歡迎;而第一理財(Firstrade),則比較適合剛接觸美股的投資新手。
七、稅負不同
為了鼓勵外國人投資美國股票,因此外國人買賣美國股票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但是美國公司有可能給予您的現金股利要預扣10%的稅。
八、融資制度
美國股票可以融資。融資限額為您資產總值的一倍,無級數限制;而中國股票不可以。
九、做空機制
中國股市沒有做空機制,只有股票上漲的時候才能實現盈利。在這種情況下,股價很容易偏離其實際價值,市盈率高企。另外,由於沒有做空機制,只要莊家控制了流通股的大部分,股價就能完全按照莊家的意圖上下波動。在美國,由於做空機制的存在,只要對股票走勢判斷正確,就算在熊市當中也能賺錢。而且由於沒有股票在手中也能做空,使得莊家操控股價的難度空前加大。
十、 T+0制度
中國股市實行T+1制度,也就是說一旦買入股票,第二個交易日才能拋出。這種情況下,在買入股票的交易日剩餘時間裡面就能聽天由命,即使盤面發生再激烈的變化,也已經回天乏力。美國股市實行T+0制度,也就是說可以即買即賣,於是美國也產生了大量優秀的即日股票交易商。股民如果參與美國股票市場,如果自己對股市產生新的判斷,可以立刻把想法付之行動。
十一、沒有非流通股
在中國股市上,有高達2/3的非流通股。非流通股包括國有股和法人股。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十分普遍,而這些國有股又不能上市流通,價值不能與流通股相提並論。如果國有股減持,必然面對:要不國有資產流失,要不國有股價值得不到投資者承認的兩難問題。

6. 中國銀行業是否與西方銀行業有相互股份關系或相互業務支持關系

請你來判斷一下,中國銀行業和西方銀行業之間的關系吧!

一、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約10%的股份,收購價格 1.16元。

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二、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 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三、興業銀行

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賺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上市後,股價達到37元多,三家外資公司凈賺約370億。

根據2007年2月12日《參考消息》報道,以後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

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159.95億,等於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

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

四、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

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

況且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對我國又有什麼意義?

五、華夏銀行

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

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

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

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

六、中國交通銀行

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20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七、中國建設銀行

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約0.94元港幣。

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

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八、浦東發展銀行

花旗集團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浦發行4.62%的股份,超過1.8億股,每股約2.96元,並且協議規定日後花旗集團有權收購19.9%的股份.目前浦發行股價超過38元,花旗凈賺62億元。

目前花旗尚未行權,一旦行權將賺取62億的數倍。

九、民生銀行

2004年,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以1.1(約8億人民幣)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民生銀行2.36億股股份,占民生銀行總股份的4.55%,股價約3.72元,目前該股已達12元多,加上兩年送配,市值已達50億元,凈賺約40億。(上述交易低價轉讓外資凈賺約9200多億,加上下面廣發行,損失超過1萬億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轉讓的損失,再加上已經全部完成合資的等待上市的幾十家地方銀行,未來損失將越來越驚人)

十、廣東發展銀行

2006年美國花旗銀行以聯合收購的名義,自己出資不過60億,就控制了擁有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系,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500強的廣東發展銀行。

並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和中國信託還各搭進去60億,共180億。

把銀行白白送人還要再搭進去180億,已經完全超越了市場交換的范疇。

十一、渤海銀行及地方銀行

另外,2005年掛牌成立的我國第一家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宣布,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即將成立的渤海銀行19.9%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除了參股渤海銀行之外,渣打銀行參股光大銀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進入了加速發展期,中國全部銀行無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股。

十二、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保險公司,匯豐集團是平安最大外資股東,匯豐是2002年投資6億美元,50億人民幣投資平安;

平安集團20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價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幣。

今年2月又募集A股資金388億。

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3,58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81.04億元。

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億港元,A股5500億人民幣。

7.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
(一)投融資平台架構。美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結構最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從現貨到遠期、期貨、期權,從場內市場到場外市場,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它不但為企業提 供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平台。然而,中國資本市場體系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我們有現貨市場,但衍生市場十分欠缺;我們有相對發展較快的場內市場,但場外市場規模狹小;此外,與擁有150萬億總資產的銀行業相比,中國股市、債市、基市規模仍很狹小。因此,中國企業融資偏好集中於銀行貸款,老百姓財富保管偏好銀行存款。單一而狹窄的投融資渠道,無法形成組合投資、分散投資,在理財無門、保值無路的情況下,投資者除了炒還是炒。
(二)上市公司質與量。上市公司是股市的生命線。美國股市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美國不僅擁有世界大批一流的跨國公司,例如,可口可樂、麥當勞、IBM、微軟、蘋果等,而且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企業為其提供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相反,我國A股市場只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內缺乏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而且也不允許外國企業來上市,市場甚至非常害怕聽到「國際板」的聲音。
(三)國民投資心態。美國擁有全國統籌、全民覆蓋、全國統一、以稅代費的社保體系,以及僱主設立的補充養老、補充醫保福利,使得國民從搖籃到墳墓全程均有足夠保障,再加上美國民眾在家庭理財上十分看重養老需求,並將養老作為家庭理財的終極目標,因此,其投資目標更長遠,投資行為更理性、更從容、更快樂!相反,中國現代社保制度建立的時間較短,除了城鎮職工社保外,農民社保及城鎮居民社保只是象徵性地覆蓋、保障程度很低,而且大多數僱主均不提供補充養老和補充醫保,因此,除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及城鎮職工以外,大多數中國人仍然依靠養子防老或是個人儲蓄養老。在國民保障不足的前提下,投資者缺乏安全感,投資心態更加浮躁、急功近利,他們希望通過短炒賺快錢、發大財,甚至一夜暴富,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投機心態。這種心態也造成了中國股市「投資不足、投機有餘」的格局。

8. 中國28家銀行,27家被外國控股,沒有外國控股的是那家.

除了中國農業銀行,無一例外已被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
1. 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2. 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 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
4. 華夏銀行
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
5. 中國交通銀行
匯豐銀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6. 中國建設銀行
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