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快鹿公司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中飛股份股票最高時價格 2025-02-23 17:09:49
股票買一買二後的數量 2025-02-23 17:04:36
指責家長不配當媽 2025-02-23 16:39:13

快鹿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5-02-23 10:48:53

㈠ 常見的5種投資陷阱,希望你在投資的路上一種也不要碰上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的第一原則是永遠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

投資者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防範風險永遠比博取收益更重要。如果做不好風險管理,積累再多的財富都可能化為烏有,從1萬到1億可能需要 一輩子 ,但從1億到1萬有時卻只需要 一瞬間

常見類型:e租寶,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錢寶網、唐小僧

一句話:打著高年化回報,在網路吸引你投錢,投向產品完全不明朗

如何避坑:不貪心高回報,做好低風險投資


P2P互聯網借貸平台,就是通過網路,把錢借給平台方,平台方再借給需要資金的一方,實現點(poin)對點的資金融通,所以稱為P2P,通過網路實現資金的融通,資金需求方獲得資金,資金供給方獲得利息,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但實際中間存在很多不透明的環節,也就是人性作惡的環節。

P2P自出現誕生以來,由於一直沒有被納入到現有的監管體系中來,行業中的亂象紛呈。主要是很多騙子平台以高收益為誘餌,虛構項目信息,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從激進經營爆雷到直接詐騙跑路的事件比比皆是,e租寶、鑫利源、校園貸、月光寶盒等曾經炒得火熱的機構生存一兩年就紛紛跑路停業。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平台自融自保。 自融是平台發標為自身融資,自保是平台為投資人提供本息保障。比如快鹿系就曾用自己的影視公司,走自己的通道公司,靠自己的擔保公司,用自家的P2P平台,最終投向了自家的《葉問3》。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借新還舊。 這種騙局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主要是通過借新還舊,償還高額利息,一旦新增資金放緩或者停止進入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大部分P2P問題平台都有龐氏騙局的影子如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錢寶網、唐小僧等。


第三種投資陷阱是打折回收債權,收割投資者。 P2P平台不只是投資之前全是雷,甚至平台出了問題也都是雷。很多P2P平台在爆雷後都會在兌付計劃中為投資者提供即時退出的選項,只不過如果選擇這一選項,就要接受投資者持有的債權進行打折。一般來說,厚道靠譜一些的打折在七折左右,窟窿太大隻能通過收割投資者完成兌付的打折比例一般在1-3折。


常見類型:炒股群,內幕消息,炒股大師

一句話:警惕網上炒股大師,特別是拉群,給你推薦股票那種

如何避坑:遇到推薦股票,內幕消息的,果斷拉黑,舉報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股民,都是中老年人,而這部分人群,很多都是缺乏金融知識的,但是手上卻有閑錢的,而這些內部炒股群的騙子,就是瞄準這類錢多,頭腦簡單的,想賺錢的大爺大媽。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某天有人加你微信,或者打你電話,說某某炒股大師有內幕信息,邀請你進群聽分享,然後開始幾天的分享,最後推薦幾只股票,讓你高位買進,最後他們卻高位出貨,完成一波完美的收割。

這類陷阱的實際就是配合莊家操縱股價收割。


股價操縱的手法多種多樣,但總體來說,主要有四種操作方式。

第一種是單純通過多賬戶操作拉高股價吸引散戶高位接盤然後再出貨。

第二種是勾結上市公司實控人通過「高送轉」等利好消息或者熱點題材拉升股價然後出貨獲利。 前面兩種股民應該深有體會,之前被罰了超百億的某徐姓大佬,擅長的就是此類操作。

第三種是利用自身的市場影響力,散布虛假消息給散戶薦股,拉升股價然後再高位出貨的方式。 這種一般都是通過各種包裝出來的專家薦股、冒用名人、專家相似賬號的方式來欺騙投資者。

第四種是操縱境外股票尤其是港股。 近些年來,很多莊家也走出國門,不只局限於A股市場的操縱股價,港股等海股票市場股票操縱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我們說的推薦股票,內幕消息交流群,主要就是第三類操縱股價的手法。


常見類型:XX原始股快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趕緊買

一句話:用投資原始股上市的造富夢割韭菜

如何避坑:普通投資者請在正規二級市場交易


人無股權不富」是一句老生常談了。股權投資作為高收益、高風險的一種投資品,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暴富神話,但同樣地,各種股權投資陷阱也開始逐漸出現。總的來說,股權投資陷阱主要是兩種: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單純的詐騙。 通過邀請投資者成為公司合夥人或向投資者虛稱企業已經或即將上市、發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投資者鼓吹一夜暴富的美夢,實則利用投資資金非法集資。

最開始的股權投資陷阱是所謂的原始股騙局,現在隨著大家對股權的認知越來越深,這類陷阱正在逐漸減少,但依然有很多這樣的騙局活躍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公司登陸主板及創業板之前的股票都可以被稱為是原始股。比起其他投資方式來說,相比於其他投資品,原始股一直都是一種騙局高發的投資方式。

這種騙局一般直接或間接出售空殼公司股權。 比如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的上海優索環保以定向發行「原始股」作為手段欺詐投資者,還一度發售股權理財,向投資者承諾48%的年收益。非法融資超過2億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

或是藉由新三板協議轉讓,提前買入某隻公司股票然後高價轉讓給投資者。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接盤高價股權。 一般這種陷阱里出現的公司是好公司,股權也是好股權,唯一的問題就是股權價格非常貴,遠遠超出合理的價格,只是前一持有人套現的一種手段。這種陷阱往往見於知名獨角獸公司上市前的一段時間,各類股權投資基金輪番炒作,將獨角獸股權炒作的非常高,在上市後又會面臨破發的風險,因此在上市前突擊將這部分股權轉讓給投資者就是最好的選擇。


常見類型:微交易,微盤交易,原油期貨黃金交易盤,買漲跌

一句話:通過控制操作平台價格,前期拉盤讓你瘋狂,然後再進行收割

如何避坑:遠離警惕操縱價格的期貨,外匯交易平台


交易所投資陷阱通常有一定的實物和商品,但是會 通過控制操作平台價格 ,將某些業務包裝成理財產品向 社會 公眾出售來非法吸納資金,並承諾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只有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 這八家交易所是國務院和證監會批准成立的正規交易所,其他則均為地方政府或者商務部此前批準的交易所。而現在,一些野雞交易所卻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紛紛涌現,宣稱能短期獲得超高回報,實則吞噬著投資人的財富。

在交易所非法集資案件中,涉案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昆明泛亞通過金屬現貨投資和貿易平台,自買自賣,操控平台價格,維持泛亞的價格比現貨市場價高25%—30%,每年上漲約20%,製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後藉此包裝所謂「日金寶」等誘人的高收益產品。但實際上每年漲價20%只是為了讓泛亞的價格永遠高於現貨市場價格,因此也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買方,並沒有帶來實際增量資金;而交貨商也因此不需補交保證金,投資者年化13.5%的日金寶理財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資者的本金。當新增資金放緩或者停止進入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投資者基本血本無歸。泛亞模式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委託日金費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2015年12月,昆明泛亞兌付危機爆發,涉及28個省份的22萬人,非法集資金額總計超過430億元,上千名泛亞投資者聚集在證監會門口集會抗議。


常見類型:五行幣,各類傳銷幣,to the moon

一句話:以數字貨幣為噱頭的傳銷資金盤

如何避坑:遠離山寨空氣數字貨幣,遠離宣傳一夜暴富的傳銷幣


比特幣十年暴漲上萬倍之後,尤其是2017年末和2018年初比特幣接近2萬美元之時,人們對數字貨幣充滿幻想,但實際上,真正有應用價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只是極少數,大多數字貨幣是毫無實際應用價值的龐氏騙局。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空氣幣。 空氣幣就是沒有實際落地項目支撐,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發行的數字貨幣,並不具有任何實際價值。它唯一落地的只有兩項,一項是白皮書,一項是交易所上市交易。白皮書是為了畫餅,上交易所是為了把餅賣出去。

一般空氣幣都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白皮書注重講故事勝過講應用,項目、技術路線圖根本無法落地。二是營銷能力出色,遠超自身的技術能力,甚至團隊根本沒有技術人員。三是代碼並不開源,讓人無從判斷項目到底進展到了哪一地步。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傳銷幣。 數字貨幣投資陷阱層出不窮。除了我們上面說到的空氣幣之外,還有一種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傳銷騙局。這種騙局本質上還是傳銷,跟數字貨幣沒有半點關系,騙子們只是把原先傳銷騙局中的商品替換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數字貨幣,有些甚至只是名為「數字貨幣」,其實根本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 一般在境內的傳銷大多是打著數字貨幣的名義,行傳銷之實。


我個人是信因果規律的 ,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各類金融投資陷阱,騙局的組織者,發行人,種的惡因,所以即使是前期多麼風光,大部分人還是進去了,還沒有進去的那些人,估計拿著錢,也只能終日惶恐。

如果你在投資路上已經被騙了,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教你如何維權追款。

㈡ 海銀財富的理財靠譜嗎

海銀財富的理財是靠譜的,目前個人投資的理財方式較多,例如:定投、國債、受託理財、基金、黃金、信託以及保險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的產品投資起點也不一樣,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
拓展資料:
1海銀財富全名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上海陸家嘴核心區,是一個為個人和機構提供資產配置咨詢、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等綜合服務的公司,同時也是國內首批獲得財富管理牌照的專業機構,並且在2014年1月份獲得公募基金銷售牌照。海銀財富旗下的海銀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擁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
2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開曼群島控股公司,主要通過其中國子公司,包括其持有股權的海銀咨詢(以下簡稱「WFOE」)以及可變利益實體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海銀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磐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其餘的一些公司都在中國運營。
3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作為行業內領先的財富管理公司,海銀財富專注於高凈值客戶的資產配置,以成為圍繞客戶的金融家為使命。 海銀財富研究部聚焦全球大類資產配置,覆蓋宏觀經濟、政策監管、二級市場、公募基金等多個領域,能夠為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的研究支持,幫助客戶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持續做客戶的好夥伴,始終努力成為國內同行的領先者和國際知名、受人尊敬並同時具備多項資產配置咨詢和綜合服務能力的財富管理平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其實對於我們投資的理財公司,我們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不可以隨意投資,這樣所承擔的風險是非常的高的。

㈢ 中科招商坑了投資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復牌PE是誰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停牌三個月有餘的中科招商4月11日復牌,收盤報12.84元/股,當日股價接近腰斬。其中,「受傷」最重的,就是昔日曾參與中科招商定增的投資者,相較於中科招商此前18元/股的定增價,各路投資者悉數被套。

而與參與其定增的「小夥伴們」相比,中科招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朗科科技31.50+0.601.94%
大連聖亞34.99+0.491.42%
三變科技19.12+0.000.00%
天晟新材13.49+0.000.00%
鼎泰新材27.70+0.000.00%
商卻因在去年股市調整期間大肆舉牌而賺得盆滿缽滿。2015 年中科招商營業總收入構成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8.4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75.99%,正是由於其所持上市公司股票上漲。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招商「掃貨」所用資金,除掛牌募資所得資金外,幾乎都來自三次定向增發。

同時,中科招商作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導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中科招商有可能僅僅是類金融企業復牌的第一彈,對整個新三板市場而言只是半隻靴子落地,而與中科招商停牌原因類似的九鼎投資等新三板PE類金融機構何時復牌,或也將拖累新三板指數。

復牌大跌套牢多家機構

中科招商去年12月21日宣布因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12月22日開市起停牌,最晚恢復轉讓日為 2016年4月20日。今年4月8日,中科招商再度公告,稱籌劃事項失敗,股票於4月11日復牌。

中科招商公告稱,公司原籌劃參與一家上市公司的配套融資,後因資本市場變化等多種因素導致推進合作存在困難而終止;隨後,公司與另一家上市公司就雙方合作設立產業基金進行洽談並簽署保密協議,經過多次磋商,公司與該上市公司就基金方案的關鍵條款未能達成一致。

受此影響,中科招商復牌當日股價下跌46.39%,接近腰斬。昔日曾參與其定增的投資者悉數被套。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2015年3月25日,中科招商在登陸新三板5天之後,發布了第一次定增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對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人定增2.8億股,共計50.4億元。

事實上,2015年中科招商進入新三板資本市場之後,共進行了4次定增,除一次定增被證監會中止,另外三次均已完成實施,募資總金額高達95.5億元。

據新華網報道,近日陷入兌付危機的「快鹿系」也聯合上海東虹橋金融控股集團投資3億元參與中科招商的第四輪定增,以18元/股的價格認購了1667萬股,目前浮虧8601.72萬元。

此外,中科招商在掛牌前進行了兩次定增:2015年1月以10.83元/股向兩名投資者募集4.95億元;2月以18元/股的價格向10名LP進行債轉股,總額達到18.47億元,並沒有募集到現金資產。

掛牌後也進行了兩次定增:2015年3月26日,中科招商繼續以18元/股的價格向35名投資者募資50.4億元;4月10日,同樣以18元/股的價格向15名投資投資者募資35.1億元。如果按照這一價格計算和近兩日的下跌,參與定增的機構和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就連一向被奉為「一哥」的王亞偉也沒能避開中科招商這只「黑天鵝」。王亞偉旗下的外貿信託-昀灃2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是中科招商的第十大股東,持有2777萬股,股權佔比為1.54%,相較於18元/股的定增價,已經浮虧近30%,達1.43億元。

募資抄底股市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中科招商定增「坑」了眾多投資者,但是中科招商自己卻在去年股市調整期間大賺。

中科招商2015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4.29億元,同比增長 158.78%;利潤總額為16.64億元,同比增長 191.03%;凈利潤為11.85億元(其中,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5億元),同比增長 179.3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相比2014年營業總收入大增的原因正是中科招商舉牌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上漲。根據年報的信息,2015 年度營業總收入構成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8.4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75.99%,該部分收入為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上漲所致。

數據顯示,2015年中科招商的全資子公司中科匯通一共對16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投資,總耗資達24.02億元。

根據中科招商自己的說法,舉牌的行為是響應了國家救市的號召。但中科招商舉牌伊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為,而中科招商用後面數次大手筆證明這是一次有計劃的長期舉牌行為,整個股災期間中科招商接連舉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朗科科技在2015年7月8日午間公告,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匯通(深圳)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於7月6日、7月7日在二級市場以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246.87萬股公司股,持股比例升至10.0661%。中科匯通由第四大股東變為第二大股東。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天晟新材和三變科技也在7月8日一同公告,7月7日,中科匯通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兩家公司,持股比例均上升到5.01%。除了這三家公司之外,中科匯通7月7日和8日還舉牌大連聖亞和鼎泰新材。

截至目前,中科匯通已經舉牌16家上市公司,並成為海聯訊和設計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同時中科招商多次發布了多筆對外投資的公告,一方面給現有子公司注資,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多家子公司。

根據中科招商自己的說法,舉牌的行為是響應了國家救市的號召。但中科招商舉牌伊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為,而中科招商用後面數次大手筆證明這是一次有計劃的長期舉牌行為,整個股災期間中科招商接連舉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對此,有北京地區投行人士戲稱:「6月17日大盤觸頂之後,迎來的迅猛調整就好像超市放出大折扣一樣,而這時在今年進行了巨額融資的中科招商恰好准備好了錢要買東西。」

警惕新三板PE類金融股復牌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中科招商只是近期新三板停牌的PE類金融機構復牌的第一家,在中科招商之後,還有九鼎集團、信中利、達仁資管等。特別是九鼎集團,停牌原因與中科招商類似(重大資產重組等),2015年亦進行了百億元的定增融資,停牌時間200多天甚至比中科招商還長。

中科招商作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導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但這有可能僅僅是類金融企業復牌的第一彈,對整個新三板市場而言只是半隻靴子落地而已。

另外半隻靴子可能取決於兩個不確定性因素:第一,九鼎何時復牌;第二,九鼎、中科招商是否會納入創新層,進而放大對指數的拖累效應。

新三板分層大戲即將在5月初拉開序幕,這被認為是能與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相媲美的第二波大利好。然而與做市商制度紅利帶來的市場投資熱情相比,這輪制度紅利市場似乎並不買賬。春節以來,新三板做市指數始終在低位徘徊,流動性也不容樂觀。

與上一波行情相比,本輪紅利行情遲遲難以啟動,與一些「靴子」尚未落地有很大關系。可能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做市商賬面收益率仍然高達27%左右,是潛在的「做空」力量;第二,今年年中新三板將迎來一波私募到期潮;第三,九鼎、中科招商等復牌對指數和市場整體可能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消化;第四,分層後的新政亦需要半年左右的「測試期」才能趨於明朗。

監管層對類金融企業監管趨嚴,政策預期偏負面。2015年12月25日,證監會明確要加強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監管,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和融資,並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今年1月19日,股轉系統通過窗口指導通知各主辦券商,「所有類金融機構全部暫停辦理掛牌手續,無論項目處於何種狀態」。

而從掛牌結構看,目前新三板總市值排名前10位的掛牌企業中,金融業有6家,佔新三板總市值的15.36%;從融資結構看,2015年新三板的多元金融企業定增實際募集金額超過422億元,佔全部掛牌企業的比重高達32%。

㈣ 河南五牛基金公司是騙局嗎

五牛基金、海銀財富、銀領資產管理都是河南韓宏偉父子的騙人工具,什麼牌照都沒有,p2p起家,你懂的,當然如果你信他們,爛大街的私募也算金融牌照的話。就一河南開汽修廠起家的土老闆,啥都不懂,就會包裝忽悠,用從老百姓募集來的錢來充大佬,大量挪用、15年炒東方銀星,多倫股份(600696,後被倆河南土鱉直接改成了匹凸匹,這倆沒文化的鱉孫生怕人家不懂p2p的意思),被上證所處罰、質疑,底下幾個馬甲王沛還被重慶公安立案調查過,光這倆股票,你自己去看看k線圖吧,虧成什麼樣?現在只有大張旗鼓的搞了,否則怎麼填坑啊,買他們家理財的和去年爆倉的快鹿有啥區別啊,完全一個套路,早晚的事,趁早脫身吧,否則本金全完。

㈤ 林志穎代言網賺可靠嗎

不管是誰代言的,不能輕信,比如之前的唐小僧,E租寶,到泛亞,到快鹿,到錢寶,善林
這世道,金融領域真的太亂了,而且每次都要瞄準農民,他們根本吸取不了什麼教訓。我記得小時候供銷社存款就有很多人虧了錢,到後來擔保公司,分期返還等等,都是與時俱進的騙,但是每次都有人被騙啊!
實在沒理財能力,就存銀行理財也行,買房買股票都行,亂七八糟的互聯網金融,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