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名義轉讓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和公司債券的相同點 2025-02-25 09:13:00
香江地產股票代碼 2025-02-25 08:43:25
除權日前買股票虧稅 2025-02-25 08:42:39

公司名義轉讓股票

發布時間: 2025-02-25 05:53:40

⑴ 企業轉讓上市公司股票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一、企業轉讓

「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雖然都叫」所得稅「,但是他們的計稅原理和方式卻大不相同。對於公司轉讓股權,還真不能簡單地說成『有股權轉讓所得的,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
同樣是股權轉讓,個人轉讓所得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按次計稅並納稅的,每一次股權轉讓本身就是一次所得稅計稅行為。

而對於企業來說,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後的應納稅所得額,予以徵收的稅種。
公司轉讓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權,是一項財產轉讓行為,其股權轉讓收入屬於《企業所得稅法》中列舉的「財產轉讓收入」。

應當記入收入總額,對其轉讓的股權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公司當期有應納稅所得額的,應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於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後,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二、拓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
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第三十條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
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第三十一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三十三條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減稅、免稅。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作出的減稅、免稅決定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並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第三十四條稅務機關徵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開具。


⑵ 公司帳戶買賣股票和用個人帳戶買賣股票有何不同

炒股的費用基本一樣,但是以企業名義炒股一般來說是劃不來的,起碼你的利潤每季要交二十到二十五的企業所得稅。
問題補充:
如果我只買進股票進行長期投資的話,那就沒有買賣利差了,那是不是就不用交稅了?
在成本法核算的情況下,投資收益是從被投資企業實際分回的稅後利潤。採用權益法核算,企業對外投資則按被投資企業凈資產增減而增減。投資收益作為企業利潤總額的一個構成部分,投資收益的增加,相應增加企業利潤總額。如企業所得稅率高於被投資企業稅率,則按規定補交所得稅,但在權益法下,企業實際並沒有收到這部分投資收益。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4]009號《企業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企業投資收益需要補繳所得稅是指企業投資分回的稅後利潤、股息及紅利收入,在權益法下,企業按被投資企業凈資產增加而增加的投資收益,並不是企業分回的利潤或股息、紅利收入,因此,不應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即進行納稅調整。如果收到分回利潤,雖然不再增加投資
收益,但應計算補交所得稅 。

⑶ 股份有限公司記名股票轉讓是怎樣的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記名股票轉讓方式,我國法律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五條中規定:記名股票,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
記名股票的轉讓,由公司將受讓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記載於股東名冊。股東大會召開前三十日內或者公司決定分配股利的基準日前五日內,不得進行前款規定的股東名冊的變更登記。

⑷ 公司給的股票怎麼交稅

法律主觀:

我國法律中規定了公司股權轉讓怎麼交稅的問題,其實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交納各種稅費。 一、當轉讓方是個人 如果轉讓方是個人,要交納 個人所得稅 ,按照20%繳納。 二、當轉讓方是公司 如果轉讓方是公司,則需要涉及的稅費較多,詳見參考資料《公司股權轉讓的稅費處理》。具體如下: (一)內資企業轉讓股權涉及的稅種公司將股權轉讓給某公司,該股權轉讓所得,將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營業稅、 契稅 、 印花稅 等鏈李跡相關問題: 1、企業所得稅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包括轉讓股票或股份)買賣中,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 股權投資 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廢止)有關規定執行。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餘 公積金 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2)企業進行 清算 或轉讓全資 子公司 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改組改制中若干所得稅業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8)97號,廢止)的有關規定執行。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後利潤重復征稅,影響企業改組活動,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3)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號)第三條規定,企業已提取減值、跌價或壞帳准備的資產,如果有關准備在申報納稅時已調增應納稅所得,轉讓處置有關資產而沖銷的相關准備應允許作相反的納稅調整。因此, 企業清算 或轉讓子公司(或獨立棚並核算的 分公司 )的全部股權時,被清算或被轉讓企業應按過去已沖銷並調增應納稅所得的壞帳准備等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的數額,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增加未分配利潤,轉讓人(或投資方)按享有的權益份額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和損失的所得稅處理 (4)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擾純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5)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每一納稅年度扣除的股權投資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191號)規定: (一)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自2003年1月1日起,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3、契稅 根據規定,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征契稅;在增資擴股中,對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入股或作為出資投入企業的,徵收契稅。」 4、印花稅股權轉讓的征稅問題 股權轉讓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 上海 、 深圳 證券交易所交易或託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轉讓行為應按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3‰的稅率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二是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託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此轉讓應按1991年9月18日《國家稅務總關於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號)文件第十條規定執行,由立據雙方依據協議價格(即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的稅率計征印花稅。 (二)內資企業股權轉讓的所得稅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18號,廢止)的規定: 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被投資企業對投資方的分配支付額,如果超過被投資企業的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金而低於投資方的投資成本的,視為投資回收,應沖減投資成本;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視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⑸ 公司轉讓股票怎麼做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有可能在借方)
投資收益(有可能在借方)
借:投資收益
貸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公司轉讓股票是指公司轉讓所持有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的流通股票,通過轉讓股票,股權發生了轉移。

⑹ 公司轉讓股份要走哪些流程

公司轉讓股份需要走以下流程:
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轉讓分為對內部股東的股權轉讓和對外股權轉讓;
股東內部轉讓只需要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依法到工商登記部門辦理工商登記變更即可;股東股份對外轉讓的,需要經過原股東同意,原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
2、股份公司的股份轉讓分為記名股票轉讓和不記名股票的轉讓;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
更多關於公司轉讓股份要走哪些流程,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8253d161603664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⑺ 公司股權轉讓需要繳稅嗎

公司股權轉讓繳稅分一下幾種情況:

一、非上市公司股權轉讓

(一)一般企業之間的股權轉讓

由轉讓雙方按萬分之五的稅率,適用「產權轉移書據」稅目繳納印花稅。

(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企業股權轉讓

由出讓方按1‰的稅率計算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二、上市公司股權轉讓

出讓方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三、優先股轉讓

出讓方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7)公司名義轉讓股票擴展閱讀;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自然人股權轉讓行為,轉讓方需要按「財產轉讓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即:以轉讓股權的收入額減除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如果轉讓方以原價轉讓的,不交個人所得稅。

股權發生了實質上的轉移,而且轉讓方也相應獲取了報酬或免除了責任,因此都應當屬於股權轉讓行為,個人取得所得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⑻ 企業轉讓上市公司股票交企業所得稅嗎

企業轉讓股份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是對取得生產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的中國企業和其他組織,按應納稅所得額徵收的一種稅收。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第二條第一項規定,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取得的收入,包括股票與債券交易差價收入、股權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暫免徵企業所得稅。同時,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利用資金買賣股票、債券所得的差額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免稅嗎?

1、企業轉讓股權是不免稅的,需要繳納以下稅種:

根據規定,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和個人承擔企業的股權,企業的土地、房屋所有權不轉讓,不徵收契稅;以土地、房屋為股份或者投資企業的,徵收契稅。

2、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所有權轉讓的,徵收土地增值稅。

3、個人轉讓股權的,應當按照轉讓財產的所得,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可以減除購買價款和有關稅款。企業轉讓股權的收益,應當納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4、印花稅:一是,轉讓股權的企業在深證券交易所買賣或者託管的,賣方應當按證券交易印花稅。二是,未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交易或託管的企業股權轉讓,由甲乙雙方按約定價款(即協議金額)的千分之五的稅率計算徵收印花稅。

⑼ 可以用公司名義買股票

可以以公司名稱購買股票,將公司炒股所得計為投資所得,交易時應繳納印花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款規定,並入企業當期損益繳納企業所得稅25%。稅收即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集體或個人收入按一定比例向國家支付部分收入收入。

公司炒股賺的錢,一般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假如當年炒股賺了1000萬元,凈利潤只有750萬元。當然,如果分配給股東,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750*20%= 150萬元,而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只有600萬元。當然,如果投機損失了,公司可以拿這個損失,來抵消其他業務的利潤,有稅收抵扣的效果。個人炒股的話,炒股價格差這個,不管賺了賠了,都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持有股利,公司收到持有股利後,是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當然如果個人股東的收入,還是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個人直接持有股票並領取上市股息的個人將按持有期限按不同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持有股份超過一年的,免徵個人所得稅;持有股份超過一個月至一年(含一年)的,繳納10%的個人所得稅;持有股份不足一個月(含一個月)的,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⑽ 公司和個人轉讓股票繳納營業稅嗎

自2009年1月1日起,所有單位納稅人從事買賣股票業務的,應徵收營業稅;個體工商戶及其他個人買賣股票業務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具體規定:
股票買賣業務屬於金融商品買賣業務范圍
1.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第三條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或非貨物期貨的所有權的行為統稱為金融商品轉讓,歸入「金融保險業」 稅目。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國稅發〔2002〕9號)第七條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或非貨物期貨的所有權的行為,包括股票轉讓、債券轉讓、外匯轉讓、其他金融商品轉讓。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九)項規定,金融商品范圍包括「股票、債券、外匯及其他金融商品」。
根據上述稅收法規、規章的規定,現行稅法已明確:股票買賣(轉讓)業務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稅目為金融保險業——金融商品轉讓。
從2009年開始股票買賣業務應徵收營業稅
2009年開始實施的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國務院第540號令)第五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第52號令)第十八條規定,納稅人從事的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所稱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指納稅人從事的外匯、有價證券、非貨物期貨和其他金融商品買賣業務。
至此,買賣金融商品應稅行為適用主體由「金融機構」擴大到「所有單位或者個人」,適用范圍增加了「其他金融商品」。修訂後的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所有納稅人買賣金融商品均應徵收營業稅,取消了原來非金融機構和個人買賣金融商品不徵收營業稅的規定。因此,從2009年開始,單位和個人納稅人的股票買賣業務,均應徵收營業稅。
個人買賣股票業務暫免徵收營業稅
綜合考慮我國資本交易市場的現狀,國家財稅主管部門相應出台了對股票買賣業務的免稅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11號)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對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及其他個人)從事股票買賣業務取得的收入,暫免徵收營業稅。
綜合以上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所有單位納稅人從事買賣股票業務的,應徵收營業稅;個體工商戶及其他個人買賣股票業務的收入,免徵營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