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股全線收低,聯邦快遞暴跌21%,導致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美股全線收低,聯邦快遞暴跌21%,導致暴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吧。聯邦快遞的首席執行官甚至直接警告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場全球衰退,公司的數據不是個好兆頭。“全球貨運量下降是公司本財年業績非常失望的原因,同時經營環境持續波動也是美股全線收低,聯邦快遞暴跌21%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世界各國央行一直在同步加息,以遏制通脹,達到過去50年未曾見過的程度,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該機構呼籲發達經濟體充分考慮本國貨幣政策調整的外溢效應,因為它提高了明年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並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引發金融危機,造成持久損害。目前尚不清楚通脹預期的改善能否持續,因為消費者繼續對物價未來走向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性,消費者對短期通脹的不確定性也在不斷增加。
② 京東快遞股票多少錢一股
京東在美國上市,在2017年的10月24號,12點左右,京東的股價大概是38.75美金一股。可以參考下。
③ 中通在美國上市原始股多少
1、中通目前只是擬在美國上市,但沒有真正上市,所以無法得出原始股價格。近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快遞巨頭之一中通計劃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預計2016年底至2017年3月期間上市,募集資金或超13億美元。
2、中通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100億元,相較於順豐的80億元、圓通的23億元、申通的48億元募集資金,中通創造了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上市募集資金規模最大的紀錄。按照中通提交的資料,該公司擬在美國融資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用以進一步擴大規模,包括購買新的土地、建設新轉運中心,添置卡車等設備,增強信息系統以及尋求潛在戰略收購。中通此次15億美元的融資規模有望成為美國今年最大規模的IPO,也是繼2014年阿里巴巴之後,美國規模最大的中國公司IPO。
3、10月20日,圓通速遞(600233SH)正式登陸A股,借殼大楊創世成為中國快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此前,中通快遞赴美上市的傳聞也終於塵埃落定,中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書,將於2016年年底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ZTO。此舉標志著國內五大民營快遞企業順豐及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簡稱「三通一達」)均啟動了上市計劃,正式踏足資本市場。
4、短期來看,中通快遞遞交招股說明書標志著民營五大快遞公司均正式踏足資本市場,快遞板塊效應將得到催化。疊加四季度為電商網購旺季,快遞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長期來看,快遞行業迎來黃金發展10年,未來依然會保持快速發展持續繁榮的預期。萬億級別的海量市場將是大市值巨頭孕育的最佳環境,大型快遞企業經過一輪並購整合和外延多模式發展有望成長為綜合物流服務商,未來中國快遞行業大概率誕生2-3家數千億市值的快遞巨頭。
據港交所文件顯示,中通快遞於近日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高盛為獨家保薦人。通過上市聆訊後,中通快遞敲鍾上市也正式進入倒計時。
中通快遞表示,該公司擬將此次上市募資凈收入用於基礎設施及產能開發;增強其網路合作夥伴的能力並增強網路穩定性;投資於物流生態系統;一般公司用途。
據了解,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遞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創當年美國證券市場最大IPO,也是繼阿里巴巴2014年赴美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IPO。
2018年5月30日,菜鳥網路和中通快遞宣布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雙方將共同探索新物流機遇,推動行業數字化升級。
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目前,中通快遞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為公司大股東,占股273%,並控制了中通快遞總投票權的784%。阿里巴巴持有中通快遞87%的股份,占總投票權比例為26%。
招股書顯示,中通快遞2017年至2019年營收分別為1306億元、17604億元和22109億元,2019年營收同比增2559%;2017年至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3159億元、4383億元和5674億元,2019年凈利潤同比增2946%。
2020年過半,在經歷疫情陣痛後,各快遞企業業務量和營業收入逐步回升。7月,全行業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7392億元,同比增長215%。
據中通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中通快遞完成業務量460億件,同比增長479%,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至215%;調整後凈利潤為145億元,同比增長56%;跨境服務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334%;剔除跨境業務收入後,單票收入129元,同比下降209%,單票收入的下降主要由於市場競爭以及為緩解網路合作夥伴的競爭壓力而加大補貼力度所致。
近期,中通快遞重申將獲取市場份額作為戰略重中之重,並調整2020年全年預期。
中通快遞調高了全年業務量指標為162億件至170億件,增長337%-403%;公司調整後凈利潤為480億元至520億元。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表示,快遞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難以避免,服務質量、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這些依舊是戰略重點。
作為通達系在美上市的兩家快遞公司,中通和百世近期頻傳將在港進行二次上市。早在兩個多月前,「內幕」消息不斷細化:中通快遞正在與投行進行洽談,討論可能最早於2020年底在中國香港上市事宜,潛在的上市募資金額在10億至20億美元。不過,對於回港,中通快遞回應 「不予置評」。
實際上,2019年至今,多家中概股傳出密切接觸投行,包括網路、攜程、中通等。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需要滿足一定條件。
根據港交所規定,二次上市公司首先必須在包括英美市場上市並至少保持兩年良好合規記錄,其次市值不低於400億港元,或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元但最近一年收益至少10億港元。
截至目前,中通快遞市值約為245億美元(約為1675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