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2008年蘋果公司股票市值
擴展閱讀
中信公司股票 2025-03-31 22:26:45
雪人股票歷年價格多少 2025-03-31 22:25:10
曾愷玹素顏 2025-03-31 22:11:48

2008年蘋果公司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5-03-29 07:51:48

Ⅰ 08年買蘋果股票漲了多少倍

漲了63倍。
1、 蘋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國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羅納德·傑拉爾德·韋恩(Ron Wayne)等人於1976年4月1日創立,並命名為美國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2007年1月9日更名為蘋果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
2、 蘋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開招股上市,2012年創下6235億美元的市值記錄,截至2014年6月,蘋果公司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當地時間2020年8月19日,蘋果公司市值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
3、 蘋果公司在2016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2013年9月30日,在宏盟集團的「全球最佳品牌」報告中,蘋果公司超過可口可樂成為世界最有價值品牌。2014年,蘋果品牌超越谷歌(Google),成為世界最具價值品牌。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6名。
拓展資料:
1、 蘋果公司創立之初,主要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截至2014年致力於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計算機軟體、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
2、 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該公司硬體產品主要是Mac電腦系列、iPod媒體播放器、iPhone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在線服務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費軟體包括OS X和iOS操作系統、iTunes多媒體瀏覽器、Safari網路瀏覽器,還有iLife和iWork創意和生產套件。蘋果公司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世界。
3、 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公開招股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當時他們吸引的資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後任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歷史上的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百萬富翁。在五年之內該公司就進入了世界500強,是當時的最快紀錄。

Ⅱ 蘋果電腦公司發展史

蘋果公司發展可謂是一波三折。這里簡略介紹一下他的發展軌跡。設計在線.中國

-Steven Wozniak和Steven Jobs這兩個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時候已經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Wozniak有機會涉足計算機設計領域,並在1976年設計出後來被成為Apple I 的電腦,附有遠見的Jobs堅持要試著去賣這台機器。於是1976年4月1日,蘋果破土而出了上海工業設計。
Apple I市場反應冷淡。直到1977年Apple II誕生並作了第一次商業展示後才引起人們的注意。蘋果的銷量大幅增加,造型設計公司的規模也自然而然的擴大。
-1979年Jobs和其他幾個工程師慕名訪問了施樂公司的PARC試驗室,並從那裡「偷學」到了圖形用戶界面技術,並將其應用於蘋果電腦。
-1980年蘋果已經有幾千名雇員,並且產品開始銷往世界各地,蘋果成了電腦的代名詞。
-1983年,外觀設計Jobs開始聘請前百事可樂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任蘋果的CEO,相信他會讓這棵未老先衰的蘋果「枯木逢春」。
-1985年Jobs和Sculley的分歧越來越大產品設計,蘋果的Jobs不得不離開了蘋果。Sculley獲得了工業設計蘋果絕對的領導權。
-1987年,蘋果發布其Mac II,功能強大的家用計算機,月銷售達到5萬台。蘋果又過了幾年好日子。
-1991年蘋果電腦的操作系統是:Mac OS,但其與流行的兼容機軟硬體不兼容。這大大束縛了它的發展。這曾經非常成功的市場策略,現在卻讓它吃盡了苦頭,微軟的操作系統很快佔領了廣大的市場。
-1993年6月他們免除了Scully的職務。設計在線.中國
-1994年蘋果發布其家用機PowerMac。第一台基於IBM和Motorola合作開發的高速處理器PowerPC晶元的機型。但因為其封閉的市場策略,只有少數廠家得到有限的技術許可,仍然不能很好的打開市場。面對開放的兼容機市場,蘋果的大門卻越關越緊,路也越走越窄。
-1995年微軟WINDOWS95發布,這更令其雪上加霜。蘋果的冬季來臨了。
緊接著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蘋果急需一名能引領其走出低谷的帶路人,但遲遲沒有挑選出來,面對奄奄一息的蘋果,眾多的商界驕子們望而卻步。
-1996年在眾多昔日同事的支持下,jobs開始在公司中起作用,成為事實上的領導人,被稱為「過渡總裁」。但此時蘋果的股票降到5年來的最低點,Jobs面臨有生以來最大的挑戰,挽救心愛的蘋果。
-1997年11月10日,蘋果宣布將通過電話和網路開展直銷Power Computing,結果銷路很好,緊接著又推出了一款新機型:PowerMacG3
復甦的跡象慢慢的顯露出來,蘋果終於制止了下滑,開始連續幾個季度微利。Jobs繼續著他的復甦計劃,又推出了真正的劃時代蘋果傳奇產品:iMac(1998年)、iPod(2002)

蘋果的傳奇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蘋果之所有能有傳奇般的發展,開發出傳奇般的產品,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公司傳奇般的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傳奇人生得從他的出生前講起。

1955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生於矽谷的,生母是一名年輕的未婚在校研究生,生母將他送給別人收養。養父母是典型的藍領工人,並沒有優越的環境。

1972年喬布斯17歲,他來到位於波特蘭大的里德學院上大學,在那裡開始探索印度佛教,從學生宗教領袖那裡學會了如何做推銷。在那裡讀了六個月後,喬布斯決定退學,並且堅信日後會證明這樣做是對的。

1974他到印度朝聖,漫遊後反而有了新的認識,認為愛迪生對世界的貢獻比佛教大師要大得多。於是他回到矽谷參加了沃茲尼阿克創立的自製電腦俱樂部,才有了個人機的面世。

1976年在 20 歲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沃茲(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Wozon)在喬布斯父母的車庫里辦起了蘋果公司。十年後,蘋果公司就從車庫里我們兩個人發展成為一個擁有 20 億元資產、4,000 名員工的大企業。

1986年30歲時,喬布斯被自己辦的公司解僱了。怎麼會被自己辦的公司解僱呢?原來隨著蘋果公司越做越大,蘋果公司聘了百事可樂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與喬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隨後我倆對公司前景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最後我倆反目了。這時,董事會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邊,所以在30歲那年,喬布斯離開了公司。

從蘋果公司被擠出後喬布斯感到失落,但不久就振作起來。他雖然不是技術人員,但卻是獨具慧眼善於開拓新產品的奇才。1985年9月他賣掉所有蘋果股票重新創業,但仍保留有一股以便獲得年度財務報告,並用以寄託他對蘋果的深情。

喬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備開發新一代電腦,同時買下影視動畫公司Pixar(後來成為世界最有名的三維動畫公司)。

蘋果為了要使用Next的新技術,於1996年底用4億美元收購了Next。但經營不得法,並沒有獲得應有市場。反而因成本太高造成虧損。設計在線.中國

1997年7月因連續5個季度虧損,最高執行官阿默利歐只好辭職,當時蘋果已接近破產邊緣,人們又想起了喬布斯,於是在緊急關頭他又被聘任為臨時總裁兼最高執行長官。(1985年喬布斯被董事會解職,美國電腦產業就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康柏和戴爾都在此期間脫穎而出。而作為個人電腦的始祖,蘋果卻步履蹣跚,十年內它換過3任CEO,年銷售額卻從110億美元縮水至70億美元。)

喬布斯回到蘋果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縮短戰線,把正在開發的15種產品縮減到4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其次,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他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著手開發iMac,使得電腦非常適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開拓銷售渠道,讓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第四,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並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體。同時收回了對兼容廠家的技術使用許可,使它們不能再靠蘋果的技術賺錢。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蘋果扭虧為盈。現在人們談論的是恢復青春活力後的蘋果將會怎樣推動電腦事業的發展,而不是蘋果行將破產。使蘋果起死回生的正是剛43歲的喬布斯。

就在蘋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喬布斯被診斷患了癌症。一次掃描檢查,結果清楚地表明喬布斯的胰腺上長了一個瘤子,確診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最多還能活 3 到 6 個月。喬布斯做了手術,現在好了。這是喬布斯和死神離得最近的一次,這次經歷之後,喬布斯對人生的感悟體會的更加深刻,他說:人的時間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別人的意願去活,這是浪費時間。不要囿於成見,那是在按照別人設想的結果而活。不要讓別人觀點的聒雜訊淹沒自己的心聲。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無論如何,感覺和直覺早就知道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求知若渴,大智若愚。這也是喬布斯一直想做到的。

人們認為喬布斯具有技術、管理和文化的三張面孔。在技術方面,他是使電腦成為消費產品的倡導者;在管理方面,他是善於隨機應變的企業家;在文化方面,他是電腦文化的革命家。
1985年他被裡根總統授予國家科技勛章,1987年獲傑弗遜傑出公共服務獎。設 計 在 線 . 中 國
蓋茨對喬布斯的評論是:「我不過是喬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蘋果電腦的飛速發展給人以太深的印象。」

蘋果的傳奇設計

1998年後蘋果公司復興,雖然蘋果公司的每個產品幾乎都是藝術品級的設計精品,但蘋果公司真正的能稱得上傳奇產品只有兩個:這就是 iMac 和iPod,這兩個產品真正實現了蘋果巨人的復活,使得蘋果時代又一次到來了。

Ⅲ 08年買蘋果股票漲了多少倍

2008年買蘋果股價漲了40多倍,現在蘋果的股票價格已經超過兩百美元,蘋果市值的上升也讓很多股民成為了富翁,如果早期買入了蘋果股票的話,到現在可以說是非常賺錢的。不過,投資也有一定的風險性,誰都不能百分百確定股票會漲還是會跌。
拓展資料:
蘋果公司簡介:
1、蘋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國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羅納德·傑拉爾德·韋恩(Ron Wayne)等人於1976年4月1日創立,並命名為美國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2007年1月9日更名為蘋果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
2、蘋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開招股上市,2012年創下6235億美元的市值記錄,截至2014年6月,蘋果公司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當地時間2020年8月19日,蘋果公司市值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 蘋果公司在2016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 [2] 2013年9月30日,在宏盟集團的「全球最佳品牌」報告中,蘋果公司超過可口可樂成為世界最有價值品牌。2014年,蘋果品牌超越谷歌(Google),成為世界最具價值品牌。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6名。
3、蘋果公司創立之初,主要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截至2014年致力於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計算機軟體、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該公司硬體產品主要是Mac電腦系列、iPod媒體播放器、iPhone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在線服務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費軟體包括OS X和iOS操作系統、iTunes多媒體瀏覽器、Safari網路瀏覽器,還有iLife和iWork創意和生產套件。

Ⅳ 喬布斯的資料以及他的成功事例

看《喬布斯傳》啊!下面是一些事例,我整理的成功的部分。
1977年1月,蘋果公司注冊成立;
198蘋果imac電腦(20張)0年12月12日,股票在華爾街上市;
1983年,喬布斯著力研究新個人電腦;
1983年4月,百事可樂的前行政總裁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成為蘋果的行政總裁。
1984年,第一台Mac機面市;
1985年5月23日,史蒂芬·喬布斯試圖通過政變促使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下台。他試圖在約翰·斯庫利在中國開會期間獲得蘋果公司的控制權。在最後時刻他的計劃被人告發;
1985年5月24日,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和喬布斯發生激烈爭論。約翰·斯庫利要求董事會在他和喬布斯之間作出選擇;
1985年5月31日,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解除喬布斯的一切權力,僅保留了他的蘋果主席職務,但喬布斯已經不能對任何決策施加影響;

1985年9月17日,史蒂芬·喬布斯正式從蘋果辭職。他對蘋果董事會表示他計劃創建一家新的公司。他還通知他們5名蘋果雇員將與他一起創建新的公司NeXT;
1985年9月23日,蘋果向史蒂芬·喬布斯提起訴訟。
1985年10月24日,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簽下有史以來對蘋果公司最不利的合同。他同意微軟如果繼續為蘋果生產軟體(如Word,Excel)就允許微軟使用部分蘋果圖形界面技術。如果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沒有與微軟做下這筆交易,Windows也許永遠不會介入,因為由於它與MacOS相似性,很明顯蘋果將會輕松的在任何反對微軟的訴訟獲勝。
1985年末,蘋果發布Macintosh Office,並首次使用LaserWriter和AppleTalk網路技術,以期讓Mac對小型企業更加具有吸引力;
1986年1月,蘋果停止對史蒂芬·喬布斯的訴訟。喬布斯同意六個月內不僱用蘋果職員,並且不建立與蘋果電腦競爭的電腦公司;
1986年,史蒂芬·喬布斯從George Lucas手上購買了Pixar電腦動畫工作室,耗資近1000萬美元;

1995年,喬布斯的公司出品的《玩具總動員》上映一舉成名;
1996年,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擔任顧問;
1997年,喬布斯再次成為蘋果的行政總裁;
1998年,iMac成為美國最暢銷個人電腦 ;
1999年,蘋果推出iBook、G4和iMacDV;

2001年,平面式的iMac推出,取代已問世三年的iMac;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稱為「Touch wheel」的觸摸式感應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第一台的64位元個人電腦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樂播放器,可同時支持Mac和Windows,並取消Firewire連接埠的設計;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數碼音樂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上的「Click Wheel」操控設計。此後還推蘋果iphone手機(6張)出搭載彩色顯示屏的iPod Video。
2004年,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數碼音樂播放器,其金屬外殼與其他機種歧異性極大;
2005年,喬布斯宣布下一年度的蘋果電腦將採用英特爾處理器。
2005年,蘋果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
2005年,蘋果推出第二代iPod mini 迷你數碼音樂播放器與iPod shuffle,其無顯示屏設計引起部分使用者不滿;
2005年九月,蘋果推出iPod nano 超薄數碼音樂播放器,採用彩色顯示器;
2006年,斯蒂夫·喬布斯推出了第一部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也就是iMac和MacBook Pro;
2006年,推出第六代iPod數碼音樂播放器,稱為"iPod classic";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nano 數碼音樂播放器,採用和iPod mini相同之鋁殼設計;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shuffle數碼音蘋果ipad(8張)樂播放器,其外型變為類似一個夾子,體積更加小巧;
2007年,推出第三代iPod nano超薄數碼音樂播放器,外型由細長轉為寬扁;
2007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發布了iPhone與iPod touch;
2008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從黃色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 Air,這是當時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2008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發布了iPod nano 第四代和iPod touch第二代;
2008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發布了新設計的MacBook和MacBook Pro,以及全新的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
2009年,蘋果負責全球營銷的高級副總裁菲利普·席勒(Phillip Schiller)在Mac World2009大會上發布了重新設計的17英寸屏幕的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
2009年3月3日,蘋果推出升級版的iMac,但外形並未改變,其使用了NⅥDIA公司新款顯卡,並小幅度降低了iMac價格,同時升級更新的包括Mac mini和Mac Pro;
2009年3月11日,蘋果推出新款iPod shuffle(封面為APPLE TV)ipod(9張),這是第一款可以語音發音的數碼音樂播放器,體積更加小巧,幾乎是上代的一半大小,由於部分操作鍵轉至耳機線纜上,所以暫時不支持第三方耳機,而且必須配合8.1版本或更新版本的iTunes使用。2009年,6月23日喬布斯回歸蘋果總部工作;
2010年1月27日,蘋果公司平板電腦iPad正式發布;
2010年4月6日,蘋果iPad正式在美國發售;
2010年5月26日,在與比爾·蓋茨(Bill Gates)競跑了30多年之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這位蘋果公司創始人終於將蘋果送上了納斯達克(Nasdaq)的頂峰位置。蘋果公司的市值在當日紐約股市收市時達到2220億美元,僅次於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成為美國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微軟當日市值為2190億美元;
2010年6月8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蘋果公司年度盛會WWDC2010(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10)正式開幕,在大會上,喬布斯正式發布了近來一直引人矚目的蘋果第四代手機iPhone 4。其顯示屏像素也將由原來的480×320升級為960×640;
2011年1月16日蘋果股價以363.13美元收盤;

2011年2月18日晚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宴請喬布斯等資訊科技業巨頭;
2011年3月3日,喬布斯於北京時間3日凌晨2點在美國舊金山出人意料的親自到場召開發布會,發布iPad2。
2011年8月初,蘋果公司市值(約3371億美元)超過埃克森美孚(約3333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資訊科技公司。
2011年8月25日早晨,蘋果董事會宣布,行政總裁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辭職,董事會任命前營運總裁蒂姆·庫克(Tim Cook)接任蘋果行政總裁。喬布斯被選為董事會主席,庫克加入董事會,立即生效。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