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股票單客戶多銀行取錢
擴展閱讀
農村養殖業 2025-04-05 04:33:05
股票這段時間還能買嗎 2025-04-05 04:28:51
封閉股票軟體埠 2025-04-05 04:28:38

股票單客戶多銀行取錢

發布時間: 2025-04-04 11:48:47

1. 股票帳戶中的錢可以隨時提取嗎

准確地說叫資金賬戶,裡面的資金是專門用來投資的。
用資金賬戶里的錢購買了股票,就記錄在每個投資者的證券賬戶里。
賣出股票,資金回到資金賬戶。
按照現有交易規則,資金賬戶里的錢如果沒有凍結,在交易日的交易時間是可以隨意轉進轉出的。
但申購了新股,資金被凍結了,是不能再有其他用途了,不能購買別的股票,不能轉出。
股票今天賣出,賬面上看資金是到賬了,也是凍結狀態,要等到第二個交易日才能提取。如果想繼續購買股票是可以的。

2. 我原來有個股票賬戶想添加多一個銀行賬戶,卷商說可以,銀行說不可以...

現在一個資金帳號只能和一家銀行的一個具體帳號綁定,簽定三方存管協議。更改時需要由證券公司發起交易,指定另一家銀行。

以前的可以,那時候叫銀證轉帳,一個資金帳號可以和多家銀行簽銀證轉帳協議(但每家銀行也只能是一個),那時候 我們經常利用證券公司做免費的同城跨行轉帳。

3. 中國銀行一天最多能取多少錢

1、ATM渠道:各類銀行卡在中行ATM機上日累計取款限額為2萬元。中行卡單取機單筆取款限額為3000元,存取款一體機單筆取款限額調整為10000元;他行銀聯卡單取機單筆最大取款金額為3000元,存取款一體機為10000元;他行非銀聯卡單筆最大取款金額為3000元,不分單取機或存取款一體機。各分行有所差異,具體以ATM設備取現界面顯示的最大取現金額為准。
2、櫃台渠道:辦理人民幣單筆超過5萬元(含)的現金取款(含省內通兌、跨省通兌)時,必須核對賬戶所有人有效身份證件。一次性提取人民幣現金20萬元(含)以上的,根據人民銀行要求,至少應提前1天以上以電話等方式預約。因各分行對於預約金額有所差異,建議您詳詢當地中行網點。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4. 股票銀證轉賬可辦理幾家銀行卡

股票賬戶最多可以綁定5家三方存管銀行,這樣不用銀行卡之間的轉戶,沒有手續費,但是會耽誤時間。
銀證轉賬是指將股民在銀行開立的個人結算存款賬戶(或借記卡)與證券公司的資金賬戶建立對應關系,通過銀行的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網點自助設備和證券公司的電話、網上交易系統及證券公司營業部的自助設備將資金在銀行和證券公司之間劃轉,為股民存取款提供便利。銀證轉賬業務是券商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銀證轉賬業務的開展大大促進了券商電子商務的發展。銀證轉賬主要用於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存取比較頻繁的部分投資者。

5. 在銀行取100萬以上需要多長時間和銀行預約

一般情況下,如果大家取現額度超過5萬塊錢,至少需要提前一天跟銀行預約;如果取現額度超過20萬,有一些銀行甚至需要提前兩個工作日預約;如果取現額度特別巨大,比如達到100萬以上,有一些銀行規定至少需要一個星期以上提前預約。
拓展資料:雖然銀行是存錢的地方,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大支行網點存儲的現金並不是很多。 銀行網點在每天營業完之後會對現金進行清點,再把這些現金押送到中心支行的金庫或者當地人民銀行的金庫,第2天營業的時候再通過運鈔車把錢運到支行來。
不同的支行每天配備的現金也不一樣,特別是在移動支付比較發達的今天,真正取現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銀行准備的現金更少,比如有一些小的支行一天配的現金估計就50萬到100萬,大一點的支行估計也就一兩百萬。 正因為銀行准備的現金比較少,所以對於大額取現,銀行都需要提前預約。
在客戶預約之後,支行再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向上一級分行申請現金調配,特別是對於取現達到幾百萬以上的客戶來說,如果一下取走這么多現金,對本地各大銀行網點的現金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現金不夠使用,這時候說不定分行還需要向總行或者省行申請更多的現金調配。
按照央行大額交易可疑報告相關規定,個人客戶單日取現達到5萬塊錢以上,就必須當作大額可疑交易進行上報。而我國監管部門之所以規定取現額度達到5萬以上要進行上報,目的就是為了查看這筆錢來源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存在洗錢或者為違法犯罪提供資金來源的嫌疑。
特別是對那些幾百萬以上的巨額取現,這更會成為銀行重點關注的對象,在客戶取現之前,銀行會通過內部反洗錢系統去分析客戶銀行流水是否存在洗錢的嫌疑,如果發現可疑交易,就會上報央行反洗錢中心,如果沒有可疑才會讓客戶正常取款。 基於以上兩點考慮,所以對於大額取現,各大銀行都要求必須提前預約,這樣才能讓銀行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准備,不至於在客戶來取錢的時候手忙腳亂,甚至忙中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