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擴展閱讀
買一百萬的車險多少錢 2025-04-16 17:02:20

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發布時間: 2025-04-08 21:13:41

① 曠視科技失血嚴重債台高築 子公司原項目總監「帶隊出走」變競爭對手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樂隹/作者 歡笙 映蔚/風控

2011年,系中關村看似平凡的一年,國內互聯網BAT格局仍未被打破。那一年,唐文斌、印奇以及楊沐,在一間只有90多平米的辦公室創立了Megvii Technology Limited(曠視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曠視 科技 」)。

三人AI創業大幕拉開後,2012年,曠視 科技 上線了AI視覺開放平台「Face++」,僅1年時間,該平台就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人臉識別開放平台之一。而成立逾十年,曠視 科技 在沖擊資本的道路並非坦途。

繼2019年赴港上市無新進展後,曠視 科技 此番沖擊科創板,面臨連年巨額虧損又「失血」的窘境,且曠視 科技 賒銷高企,其資產負債率多年越「紅線」,至2020年超300%,且「畸」高於同行均值。而回溯 歷史 ,曠視 科技 子公司曾與已離職產品項目總監「對簿公堂」,勞動糾紛涉及該昔日員工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並或「帶走」了逾10名員工,令人唏噓。此外,曠視 科技 的子公司,曾出現了與其他企業「撞號」的異象,而該企業昔日股東、昔日董監高,分別與曠視 科技 另一子公司股東、曠視 科技 高管「重名」。

一、陷入連年巨額虧損又「失血」窘境,資產負債率遠超紅線且賒銷高企

近年來,曠視 科技 的業績表現或不盡如人意,不僅營收增速下滑,其還面臨持續虧損的窘境。

據曠視 科技 簽署日為2021年9月27日的招股說明書注冊稿(以下簡稱「招股書」)及簽署日為2021年3月7日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3月版招股書」),2017-2020年及2021年1-6月,曠視 科技 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4億元、8.54億元、12.6億元、13.91億元、6.7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8-2020年,曠世 科技 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81.19%、47.47%、10.38%。

據3月版招股書及招股書,2017-2020年及2021年1-6月,曠視 科技 的凈利潤分別為-7.75億元、-28億元、-66.43億元、-33.26億元、-18.65億元。

不僅凈利潤連年告負,曠視 科技 還面臨嚴重「失血」的窘境。

據3月版招股書及招股書,2017-2020年及2021年1-6月,曠視 科技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8億元、-7.47億元、-15.91億元、-10.33億元、-6.9億元。

此外,曠視 科技 的毛利率亦不敵同行均值。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曠視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別為62.23%、42.55%、33.11%、34.45%。

據招股書,曠視 科技 選取了6家在人工智慧領域布局的公司作為可比公司,分別為依圖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 科技 」)、雲從 科技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 科技 」)、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中科寒武紀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寒武紀」)、深圳市匯頂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頂 科技 」)、虹軟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虹軟 科技 」)。

2018-2020年,寒武紀的毛利率分別為99.9%、68.19%、65.38%,匯頂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別為52.18%、60.4%、51.53%,虹軟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別為94.29%、93.27%、89.56%,雲天勵飛的毛利率分別為56.34%、43.17%、36.74%,依圖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別為54.55%、63.89%、70.99%,雲從 科技 的毛利率分別為21.7%、40.89%、43.21%。

同期,曠視 科技 上述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63.16%、61.72%、59.57%。

可見,2020年,曠視 科技 毛利率相較於2018年下降逾29個百分點,且2018-2020年低於同行均值。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曠視 科技 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08.54%、253.18%、318.37%、383.43%。

2018-2020年,寒武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3.21%、6.68%、12.01%,匯頂 科技 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3.16%、17.96%、18.72%,虹軟 科技 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5.56%、9.07%、10.39%,雲天勵飛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8.15%、102.19%、24.58%,雲從 科技 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6.95%、34.27%、39.78%。其中,依圖 科技 尚未披露2020年數據,其2018-2019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66.7%、302.52%。

2018-2020年,曠視 科技 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平均值分別為63.96%、78.78%、21.1%。

而曠視 科技 償債壓力高企的另一面,其賒銷也高企。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各期末,曠視 科技 的應收賬款分別為5.96億元、8.31億元、8.99億元、9.44億元。

同期,曠視 科技 應收賬款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74%、65.99%、64.64%、140.95%。

由上述情形可見,2018-2020年,曠視 科技 不僅營收增速滑坡、凈利潤告負,其還面臨償債壓力、賒銷雙雙高企的窘境,且毛利率低於同行均值,曠視 科技 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或承壓。

二、子公司昔日產品項目總監違反競業限制,「帶隊出走」變競爭對手

回溯 歷史 ,曠視 科技 子公司曾與已離職員工「對簿公堂」,勞動糾紛涉及該昔日員工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

據招股書,北京曠安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曠視」)曾系曠視 科技 的子公司,注銷日期為2018年6月28日。北京曠視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曠視」)系曠視 科技 的子公司,成立於2011年10月8日,主營業務為技術開發、產品銷售。

據(2018)京0108民初15533號文件,北京曠視曾以要求馬原支付違反在職期間競業限制義務的違約金為由,向北京市海淀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該委作出京海勞人仲字[2017]第10116號裁決書,北京曠視與馬原均不服該裁決,於法定期限內向北京海淀區法院提起訴訟。

馬原於2015年3月2日入職曠安 科技 ,2015年11月26日與北京曠安解除勞動關系。2015年12月1日入職北京曠視,擔任產品項目總監,同時與北京曠視簽訂了《勞動合同》、《保密和知識產權保護協議》、《競業限制協議》。2017年6月22日,馬原從北京曠視離職。

在上述勞動爭議一案中,北京曠視主張馬原在職期間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違約行為包括,馬原在職期間為與北京曠視存在競爭關系的無錫致庸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致庸」)提供服務,並以無錫創視賽維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視賽維」)的名義對外開展招投標工作,長期存在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行為;馬原在職期間創設了與其北京曠視存在競爭關系的創視賽維,且馬原在職期間的項目團隊成員15人均從其北京曠視離職,而入職創視賽維,給北京曠視造成非常高的損失。

且該案件的爭議點之一包括「馬原自北京曠視離職後是否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對此,一審裁決認定,馬原離職後為上述兩家競爭企業提供服務,違反了與北京曠視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第一條第3款載明的離職後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約定。

而後,北京曠視又將馬原訴諸法庭。

據(2018)京01民終4126號文件,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最終裁定,一審法院認定馬原在職期間應當負有競業禁止義務,並無不當。

具體來看,北京曠視主張,馬原在職期間為與北京曠視存在競爭關系的無錫致庸和創視賽維提供了服務。無錫致庸2014年至2016年度報告的聯系人電話均為馬原的手機號碼,且馬原的緊急聯系人馬某的母親馬某某,系無錫致庸監事。且北京曠視提交的創視賽維工商檔案顯示,創視賽維法定代表人信息處顯示為馬原的聯系方式,此信息與經過公證的互聯網頁內容相互印證,證明北京曠視關於馬原與創視賽維存在密切關聯且任職的主張。綜上,一審法院認定馬原存在違反競業限制行為,並無不當。

此外,終審裁定,馬原在與北京曠視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為與北京曠視具有競爭關系的無錫致庸、創世賽維提供服務,且在兩家競爭企業中均起到主導性作用,其行為嚴重違反了《競業限制協議》的約定。

至此,曠視 科技 子公司已離職產品項目總監馬原,不僅在職期間創立了競爭公司創視賽維,還自離職後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並或「帶走」了逾10人的團隊,令人唏噓。

三、子公司曾與其他企業存經營混淆,撞號背後現「重名」股東與董監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歷史 上,曠視 科技 的子公司,曾出現了與其他企業「撞號」的異象,而該企業昔日股東、昔日董監高,分別與曠視 科技 另一子公司股東、曠視 科技 高管「重名」。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5-2016年,北京曠視的企業聯系電話為010-62508611;2017年,北京曠視的企業聯系電話為62508613。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5-2016年,北京世紀雲圖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雲圖」)企業聯系電話為010-62508611;2017年,世紀雲圖的企業聯系電話為010-62508613。

可見,2015-2017年,世紀雲圖與曠視 科技 子公司北京曠視的聯系電話「重疊」。

除此之外,世紀雲圖與曠視 科技 已注銷子公司或現「熟人」關系。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世紀雲圖成立於2014年8月29日,截至查詢日2022年1月21日,世紀雲圖的股東為石欣欣。2014年8月23日,倪笑海對世紀雲圖認繳出資3萬元。2019年3月5日,倪笑海將其持有世紀雲圖的股權轉移給石欣欣,退出世紀雲圖,此前世紀雲圖並無其他股權變更記錄。

即自世紀雲圖成立至2019年3月4日,倪笑海繫世紀雲圖的控股股東。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北京曠安成立於2015年2月28日,注銷於2018年6月 28日,股東分別為倪笑海、北京曠視。2015年年報顯示,北京曠安的股東為倪笑海,認繳出資額為3萬元。2016年報顯示,北京曠安的股東為倪笑海和北京曠視,其中,北京曠視認繳2.97萬元,倪笑海認繳出資0.03萬元。

這意味著,曠視 科技 已注銷子公司北京曠安,截至注銷前,倪笑海系其股東之一。

據天眼查數據,世紀雲圖昔日股東「倪笑海」,擔任股東的企業還包括北京曠安。世紀雲圖昔日股東「倪笑海」,與北京曠安的股東之一倪笑海是否為同一人?

不僅如此,曠視 科技 董監高,或曾「現身」世紀雲圖。

據招股書,曹志敏擔任曠視 科技 的資深副總裁,任期起始日為2019年4月1日。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年11月9日,曹志敏退出世紀雲圖的董監高名單。此前,世紀雲圖並無關於曹志敏退出董監高的變更信息。

即自世紀雲圖2014年成立起至2018年11月8日,曹志敏或一直任職於世紀雲圖。

據天眼查數據,世紀雲圖昔日董監高「曹志敏」,任職的企業還包括曠視 科技 。兩人是否為同一人?或該打上問號。

也就是說,2015-2017年,世紀雲圖曾與曠視 科技 子公司北京曠視共用聯系電話。經營混淆異象背後,在曠視 科技 昔日子公司北京曠安注銷前,世紀雲圖昔日股東倪笑海、昔日董監高曹志敏,還分別與北京曠安的股東倪笑海、曠視 科技 高管曹志敏「重名」,其中是否為巧合?還是前述的倪笑海與曹志敏,均系同一人?尤為可知。

面對上述問題,曠視 科技 能否「華麗轉身」,猶未可知。

本文源自金證研

② 思瑞浦一季度營收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上交所官網近日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22日審核思瑞普微電子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瑞普」)的首發申請。瑞普是一家專注於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瑞普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現在還在新三板掛牌。2020年4月20日,思瑞普在上交所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科技創新板上市。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瑞普選擇的上市標準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二章2.1.2第(一)條: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

從2017年到2019年,R & amp斯瑞普d費用分別為2863.23萬元、4071.47萬元和7342.19萬元,呈持續上升趨勢,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25.61%、35.74%和24.19%。

瑞普股權結構分散,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華鑫創投共有15名股東,其中最大股東為上海華鑫創業投資公司。除華鑫創投外,持有思瑞普5%以上(含5%)股份或表決權的股東還包括周、投資、地e鑫澤、哈勃科技、安固創投。其中,第二大股東周,中文名叫周,是美國國籍。他現任本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其中,思瑞普第六大股東哈珀科技持股8%。哈勃科技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於2019年4月23日成立的全資子公司。2019年5月15日,思瑞普與原股東及哈鎮森勃科技簽訂《投資協議》,約定哈勃科技以7200萬元認購2241147股增發股份,增資單價32.13元/股。

報告期內,思瑞普營業收入分別為1.12億元、1.14億元、3.0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12.47萬元、-881.94萬元和7098.0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758.24萬元,-436.74萬元,-531.71萬元;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3億元、1.26億元和2.37億元。

2019年,思瑞普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6.47%,業績的增長與「神秘」客耐扮戶a密切相關。

在招股書中,Siriputra並未披露客戶A的姓名,至於客戶A的身份,中國經濟網發郵件采訪了Siri putra的董秘辦公室。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因涉及商業秘密,我們申請免於披露客戶A的姓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報告期內,思瑞普前五名客戶銷售金額合計占當期銷售總額的42.06%、45.74%和73.50%,第一大客戶占當期銷售總額的13.09%、12.06%和57.13%。其中,客戶A是2019年Siriputra的第一大客戶,也是第一次被列入Siriputra的前五大客戶。顯然,2019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是因為第一大客戶在當期銷售額中的佔比很高。

此外,客戶A在給Siripu帶來高額營業收入的同時,也導致其應收賬款大幅增加。

各報告期末,思瑞普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264.55萬元、1,485.61萬元、9,999.31萬元。2018年和2019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增長17.48%和573.08%,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91%和166.74%。

2019年,關聯方客戶A的應收賬款余額佔比83.64%。瑞普回復中國經濟網稱,2019年公司對客戶A的銷售額大幅增長。基於其良好的信譽,它給出了75天的賬期

2020年4月20日,思瑞普在上交所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科技創新板上市。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瑞普本次擬向社會公開發行2,000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25%,發行8,000萬股。公司計劃募集資金3.19億元,將用於投資模擬集成電路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沒有昌旅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董事長是美國人。

瑞普股權結構分散,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瑞普第一大股東為上海華鑫創業投資企業(以下簡稱「華鑫創投」),華鑫創投持股比例為24.7360%。華信創投成立於2011年3月31日,是在中國合法注冊並有效存續的非法人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合作)。華鑫創投無實際控制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鑫創投總資產為21.65億元。

華鑫創投共有15個股東。除華鑫創投外,持有思瑞普5%以上(含5%)股份或表決權的股東有周、投資、迪鄂鑫澤、哈勃科技、安谷創投。

周,瑞普的第二大股東,中文名周,男,1968年出生,美國國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學士、碩士、博士。從1994年6月至2007年9月,他在摩托羅拉工作(2004年變更為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他曾擔任器件和工藝研發;d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首席研究員,模擬電路設計總工程師,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員、科技委員會資深委員;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職於思瑞浦(蘇州)微電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2012年4月至今,就職於思瑞浦,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16年掛牌新三板

思瑞浦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為837539,目前仍是新三板掛牌狀態。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10個月,思瑞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27.56萬元、3056.53萬元、4360.46萬元,呈逐年增長,但凈利潤卻分別為-432.58萬元、18.17萬元和-1035.13萬元。

思瑞浦研發支出逐年增長,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10個月分別為406.6萬元、493.8萬元、545.6萬元,但在營收中佔比分別為39.57%、16.16%和12.51%。

2016年2月,國金證券在思瑞浦掛牌新三板的推薦報告中寫道:「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模擬集成電路晶元的研發與銷售,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業從事信號鏈類模擬電路晶元設計和製造的企業。」

當年5月,全國股轉公司綜合事務部發布的文件顯示,思瑞浦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掛牌的申請已獲批准,掛牌後納入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

2018年虧損

2017年至2019年,思瑞浦營業收入分別為1.12億元、1.14億元和3.0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12.47萬元、-881.94萬元和7098.02萬元。

2019年,思瑞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6.47%。思瑞浦表示,2016 年至 2018 年,公司先後進行了新系列轉換器產品和新系列線性產品的開發,歷經方案優化、技術突破、驗證測試等階段,產品可靠性不斷增強。2019年度,隨著合作的深入,公司向其銷售的產品開始放量是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凈利潤方面,2018年,思瑞浦出現虧損。該公司稱,當年公司加大研發及銷售方面的投入,在收入成本較上年變動不大的情況下,研發費用及銷售費用分別增加1208.24萬元和387.66萬元,導致凈利潤較上年有所下降;2019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較多,導致凈利潤較上年增長較大。

報告期內,思瑞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758.24萬元、-436.74萬元和-531.71萬元。2018年和2019年思瑞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流出,該公司解釋稱,2018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主要受存貨、經營性應付項目以及股份支付費用影響;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主要受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經營性應付項目以及股份支付費用影響。

2020年一季度,思瑞浦實現營業收入1.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7.7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06.3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810.19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9.9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811.33萬元。

思瑞浦預計2020年1-6月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為2.83億元-3.46億元,同比增長191.82%-256.67%;預計2020年1-6月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1.03億元-1.25億元,同比增長933.23%-1162.83%,預計2020年1-6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1.02億元-1.25億元,與上年同期比較變動幅度在991.27%-1233.77%之間。

研發費用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模擬晶元技術更新需要大量的持續投入。報告期內,思瑞浦的研發費用為2863.23萬元、4071.47萬元和7342.19萬元,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5.61%、35.74%和24.19%。

2017年和2018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13.60%和14.94%;2019年,可比公司聚辰股份、晶豐明源、博通集成、匯頂科技和卓勝微尚未披露相關數據,可比公司德州儀器、亞德諾、美信研發費用率平均值為16.25%。

報告期內,思瑞浦研發費用主要由研發人員薪酬、研發人員股份支付費用以及研發耗用材料構成,三項合計占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89.46%、88.24%和87.31%。

其中,思瑞浦研發人員薪酬分別為1671.55萬元、2733.93萬元和4418.05萬元,占研發費用比例分別為58.38%、67.15%和60.17%。報告期內,思瑞浦研發人員年平均薪酬分別為37.08萬元、42.50萬元和52.96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思瑞浦研發及技術人員共有98人,占員工總數比例為62.82%。

報告期內,思瑞浦研發費用中耗用的材料成本分別為377.52萬元、473.89萬元和1135.74萬元,占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13.19%、11.64%和15.47%。思瑞浦在研發過程中耗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光罩費用、研發耗材和工程流片費用。

報告期內,思瑞浦對部分研發人員發放限制性股票作為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計入研發費用的股份支付金額分別為512.31萬元、384.94萬元和856.43萬元,占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17.89%、9.45%和11.66%。

被指專利數量與質量不及同行

據集微網,無論專利授權數量、重點專利數量還是專利總體質量,思瑞浦與已經上市的模擬IC同行都有一定差距。

據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統計,思瑞浦累計獲得授權專利共計21件,其中,擴展同族大於5的重點專利數量為0。其所獲專利全部為國內專利,未有海外專利。

更令人憂心的是,思瑞浦近半數核心技術沒有專利保護。據思瑞浦招股說明書披露,思瑞浦通用產品核心技術3項,其中1項為非專利技術;特定產品核心技術14項,6項為非專利技術,另有3項技術的相關專利正在申請中,這在同行中並不尋常。據集微網統計,已上市國內模擬IC企業中,聖邦股份和富滿電子都曾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核心技術專利情況,聖邦股份2017年上市時有21項核心技術,11項技術有專利授權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9項技術僅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項既無專利也無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富滿電子於2017年上市時,披露核心技術32項,均有專利授權。

2019年應收賬款增長率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率

報告期各期末,思瑞浦壞賬准備分別為17.09萬元、14.86萬元和19.71萬元,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247.46萬元、1470.76萬元和9979.59萬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4.92%、18.14%和37.61%,呈持續增長趨勢。

報告期內,思瑞浦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8.35次、8.38次和5.30次;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9.26次、9.51次和10.77次。

與國外可比公司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思瑞浦應收賬款周轉率可比性較差。該公司稱,可比公司中的德州儀器、亞德諾及美信均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與製造公司,該類公司成立時間久,產品數量和業務規模遠大於思瑞浦,與思瑞浦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故其應收賬款周轉率與思瑞浦可比性較差。

思瑞浦稱,卓勝微、聖邦股份對主要客戶賬期較發行人短,應收賬款周轉率高於公司。2017至2018年思瑞浦銷售以經銷為主,並給予主要經銷商30-45天的賬期。2019年思瑞浦對第一大客戶銷售大幅增長,且基於良好的信譽給予其75天賬期,使得公司2019年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入股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為子公司哈勃科技為思瑞浦第六大股東,持股8%。

哈勃科技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於2019年4月23日成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據悉,哈勃科技的經營范圍是創業投資業務,主要是根據華為的業務需求,對於上游的供應鏈相關企業進行戰略投資。

2019年4月1日,思瑞浦召開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同意公司將總股本由2577.3196萬股增加至2801.4343萬股,本次增發的224.1147萬股股份由哈勃科技全部認購。2019年5月15日,思瑞浦與各原股東及哈勃科技簽署《投資協議》,約定哈勃科技以人民幣7200萬元認購公司本次增發的224.1147萬股股份,其中,224.1147萬元計入公司注冊資本,剩餘6975.8853萬元計入公司資本公積,本次增資單價為32.13元/股。

思瑞浦主要產品為高性能模擬晶元,招股書顯示,公司是少數實現通信系統模擬晶元技術突破的本土企業之一,滿足了先進通信系統中部分關鍵晶元「自主、安全、可控」的要求,因此公司已成為全球5G通信設備模擬集成電路產品的供應商之一,市場地位突出。

而華為目前正在加速5G基站建設,對於相關重要部件的需求巨大。投資思瑞浦,對於華為重要部件的供應穩定有重要意義。

同時,思瑞浦主要從事高性能模擬晶元研發,而華為海思則主要專注於數字晶元研發,雙方可以在產品上形成一定的互補關系。

作為思瑞浦的第六大股東,同時也將其視為尋找供應鏈國產替代的重要一環,華為很有可能對思瑞浦的產品、技術和業務起到了一些的幫扶作用,這將是思瑞浦未來發展的一項較大優勢。

2019年12月,思瑞浦有部分股東對股權進行轉讓,轉讓單價大多為89.24元/股,相較哈勃科技認購價增幅177.75%。

「神秘」客戶A營收佔比近六成

細究思瑞浦2019年營收暴增近兩倍的原因,除了前述思瑞浦所稱「新系列轉換器產品和新系列線性產品的開發」,或與其2019年新增的第一大客戶客戶A有關。

報告期內,思瑞浦第一大客戶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3.09%、12.06%、57.13%。顯然,2019年度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比陡增是因第一大客戶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較高所致。

對於客戶A的身份,中國經濟網郵件采訪思瑞浦董秘辦,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因涉及商業秘密,我們對客戶A名稱申請豁免披露,符合法規要求」。

根據思瑞浦招股說明書中對客戶A的描述,該公司為本土的系統廠商,2016年開始,思瑞浦與其建立合作關系,著手為其開發多種高難度的模擬晶元;2017年底,思瑞浦獲得客戶A合格供應商認證;2018年底,思瑞浦獲得客戶A認可而開始被其采購;2019年度,客戶A向思瑞浦的采購開始放量,成為思瑞浦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思瑞浦向客戶A銷售的產品已用於其終端產品中。

關聯交易占總營收57%

2019年,思瑞浦關聯交易金額驟增。

報告期各期末,思瑞浦關聯交易總額分別為1353.29萬元、999.83萬元和1.83億元。其中,思瑞浦報告期內向關聯方銷售商品及提供服務的金額分別為0元、169.75萬元和1.7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1.49%和57.13%,關聯銷售均來自客戶A。

思瑞浦稱,報告期內,公司向客戶A銷售的產品主要為信號鏈模擬晶元,同時亦銷售少量的電源管理模擬晶元。上述關聯交易定價系根據客戶A在產品規格型號、標准、技術參數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雙方依據市場公允價格協商確定。

2019年,思瑞浦業務快速增長主要依靠該關聯客戶A訂單。同時,思瑞浦2019年應收賬款大增,也與客戶A有關。2019年,關聯方「客戶A」的應收賬款余額佔比達83.64%。

報告期內毛利率上漲

報告期內,思瑞浦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0.77%、52.01%和59.41%。該公司營業收入主要由信號鏈模擬晶元的收入構成,故其綜合毛利率主要受信號鏈產品毛利率變動影響。該公司主要產品為高性能模擬晶元,分為信號鏈模擬晶元和電源管理模擬晶元兩大類。

報告期內,思瑞浦信號鏈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0.79%、52.03%和59.81%,呈上升趨勢,其中2019年毛利率比上年增長7.78個百分點。

據思瑞浦介紹,2019年,信號鏈模擬晶元中轉換器產品開始對客戶大批量供貨,當年銷售收入達1.08億元,同比增長1782.43%,其占信號鏈模擬晶元收入總額的比例也從2018年的5.07%上升到2019年的36.48%。因為該類產品的毛利率較高,達65.79%,所以造成公司2019年信號鏈模擬晶元毛利率上升。

報告期內,思瑞浦線性產品單價分別為0.2781元/顆、0.2661元/顆和0.3605元/顆;轉換器產品的的單價分別為1.9655元/顆、3.0413元/顆和12.0390元/顆;介面產品的單價分別為0.4033元/顆、0.4032元/顆和0.4099元/顆;電源管理模擬晶元的單價分別為0.1316元/顆、0.1257元/顆和0.1461元/顆。

報告期內,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48.70%、50.80%和60.61%。其中,國外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別為62.40%、66.32%和65.18%,思瑞浦公司毛利率;國內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別為41.84%、43.04%和46.88%,低於思瑞浦毛利率。

相關問答:

相關問答:對於美信國際,大家了解過多少?

美信國際集團(MIG)創立於2011年,是一家以金融為核心的跨國企業集團。總部位於中國·香港·帝國中心,在中國大陸、美國、澳洲及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金融及貿易往來。綜合業務涉及銀行基金、國際貿易、地產、咨詢、互聯網+等多個領域。集團具有一流的國際運營管理水平和不斷提升的國際品牌影響力,國際聲望與日俱增。

MIG憑借專業的大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靈活運用各種金融手段,在各個行業內的專家顧問的支持下,不斷優化生產要素,有效推動集團所屬實業的快速發展,助力新型跨界商業模式的建立與成長,實現在全球的布局與拓展。

2016年MIG與布希家族控股的北京亞美咨詢公司聯合創立了美信股權投資基金,旨在整合全球各地優質資源,利用國際金融優勢,服務中國企業,拓展全球市場。

MIG發揚自由,公義與博愛的理念,將美信國際集團凈利潤的10%注入箴言公益基金會,全部用於援助中國失學兒童、留守兒童以及弱勢群體,致力於推動留守兒童生活狀況的改善,維護兒童受教育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