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剛才網友告訴我說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賣不掉,承銷商會全要了,那如果投資者買了股票會不會賣不掉會怎樣
呵呵,
股票發行時承銷商有承銷和包銷的卻別的,如果單承銷的話,承銷商會和上市公司商量,通過減少發行數量來完成不理想的發行,當年國航就是減了一半發的,包銷的話則是簽了軍令狀的,賣不掉就要自己包。
投資者買的股票是有可能賣不掉的,現在國內有跌停板制度,即使沒有跌停板制度,如果所有的投資人都意見一致的話也會發上買不到或賣不掉的情況,對於國內來說,那些退市的股票就是例子,國外的例子就太多了,比如那個著名的貝爾斯登,股價就在幾天之內從170多美元跌倒了2美元,那時候倒是賣得掉了,只不過賣不賣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最後,所謂的賣不掉真的出現的話,理論上股價會跌倒0,但是這並不代表你失去了對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權,那些退市的股票依然是可以到櫃台交易市場去交易的,也就是說你還是有機會把你在股票交易所賣不掉的股票再賣掉的,只是那種交易一周才交易一天,而且沒有那麼多人會跑去進行買賣,因而成交的機會很小,最關鍵的是,交易得來的錢可能已經對你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貳』 我們買上市公司的股票,買了他們股票後錢去哪了呢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以後,錢就被他們拿走了,
現在買賣的股票都是在股民或者莊家手裡買到的股票,並不是上市公司給你的。
他們不會以任何的方式回報股市,所以你的理解有了一些錯誤。
『叄』 如果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這家公司倒閉了的話怎麼辦
結局充滿不確定性。如果買家收購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你可能會成為新公司的股東。若無人接手,公司可能會嘗試重組,重組成功後可能重新上市,重組失敗則可能走向破產清算。在清算過程中,你的股票價值取決於公司能否償還債務,每股剩餘多少你將獲得,也可能一分不剩甚至為負,最終一分錢都拿不到。在清算完成前,股票會在三板市場交易。
在重組階段,公司會盡力尋找買家收購其殼資源,這取決於買家對公司的評估價值。如果重組成功,公司有望恢復上市,那麼股東權益將得到保障。然而,重組失敗則意味著公司可能面臨破產清算。在清算過程中,公司資產將被拍賣,債權人優先獲得償付,剩餘資產再分配給股東。如果公司負債累累,股東可能面臨損失。
三板市場,即非上市公眾公司股份轉讓系統,是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重要融資平台。在清算前,股票在三板市場交易,投資者可在此交易股票。然而,三板市場的流動性較差,交易價格可能與主板市場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清算前,股票價值可能難以准確評估。
清算過程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具體取決於公司的資產狀況和法律程序。在此期間,股東權益將受到保護,但股票價格可能大幅波動。清算結束後,公司剩餘資產將分配給股東,具體分配方式將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確定。
總結來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倒閉,你的股票命運將取決於公司能否重組和清算過程。在重組成功的情況下,你可能成為新公司的股東,或獲得部分資產。若重組失敗,則可能面臨破產清算,股票價值可能為零。無論哪種情況,三板市場將是股票交易的場所,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清算進展,以便及時採取行動。
『肆』 買了上市公司10%的股票會被罰款嗎
買了上市公司10%的股票,只要是正常交易買入不會被罰,減持的時候必須提供公布,否則要被罰。
1.只要是正常交易的情況下,你買入公司10%的股票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2.10%的股票應該進入了公司十大流通股票,減持的時候要提前公布減持消息,否則要被罰;
3.如果你已經是公司十大流通股東,接下來買賣都會被監管,所以要仔細閱讀買賣規則,否則很容易觸犯法律底線。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股票,有些人非常看好企業未來的發展,他們買入股票也是大手筆。買了上市公司10%的股票,這完全是想當十大流通股東的節奏,因為這個股份應該進入了十大流通股東行列,這種買入只要是正常交易都不會被罰,但接下來的操作你就要小心了,作為公司十大股東,你的買賣都會被嚴格監控,買賣都必須提前申請,這樣才不會觸犯法律。
股票交易有很多規則,作為投資者一定要好好理解這些規則,特別是作為大股東,如果一旦違法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買賣交易之前最好詢問一下證券方面的專家,這樣就可以減少風險。
『伍』 將一個公司的上市的股票全部買了是不是就有了他的控制權
1、理論上來說可以這樣做,但是實際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公司法》嚴格規定,任何股份制公司的股東人數必須達到一定的人數規定,一股獨大的公司不屬於股份制公司。
2、他變成控股股東:只要某個人(或某機構)在一家公司中的持股最多,他就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例如,公司眾多股東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10%,而某一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大於10%,他就是公司的控股股東。601009南京銀行就是這種情況,該銀行的控股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南京銀行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