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通脹超預期,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二」!蘋果股價遭到了怎樣的重創
蘋果公司的股價下跌了5%左右,市值也蒸發了1000多億美元。
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概念,因為美國的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所以美聯儲決定將會加息75個基點或100個基點。在這個情況之下,美股市場也遭遇到了黑色星期二,包括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在內的三大股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跌幅,有些個股的日間跌幅甚至已經達到了20%左右。
總的來說,如果美國不能通過經濟有效的方式來遏制當地的通貨膨脹的話,這個行為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個股出現相應的跌幅,同時也會導致美國陷入到相應的衰退當中。特別是對於後者來說,美國的經濟衰退可能會對當地的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貳』 蘋果股價歷史最低是多少
1985年5月,當時蘋果的股價為1.98美元
1996年12月,當時蘋果的股價為5.88美元
2000年互聯網泡沫鼎盛時期為40美元左右
互聯網泡沫爆裂後,蘋果股價下跌至低於7美元
2012年08月21日蘋果高開高走,收於歷史最高價665.15美元
『叄』 股票發行有哪些類型
股票發行的主要類型包括首次公開發行(IPO)、增發和配股。
首次公開發行(IPO)是指一家公司首次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是公司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通常用於擴張業務、償還債務、進行研發或進行其他投資活動。IPO通常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批准過程,包括提交詳細的招股說明書和財務報告。例如,阿里巴巴在2014年的IPO中籌集了創紀錄的資金,成為全球最大的IPO之一。
增發是指已上市公司再次發行新股,以增加其股本。增發通常有兩種形式:公開增發和定向增發。公開增發面向廣大投資者,而定向增發則通常向特定的機構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發行。增發可以幫助公司籌集資金,擴大業務規模或進行其他投資活動。例如,騰訊公司在過去幾年中多次進行增發,以支持其業務的快速擴張。
配股是指已上市公司向其現有股東按照一定比例發行新股,以籌集資金。配股通常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批准過程,因為公司已經是上市公司。配股可以幫助公司保持股權結構的穩定,同時籌集到資金。例如,蘋果公司就曾多次通過配股來籌集資金,以支持其創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以上三種類型各有特點,適用於不同的情況和目的。公司在選擇股票發行類型時,需要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發展戰略和市場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肆』 2022擬分紅的上市公司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鄭揚波) 「圈錢」第一名,分紅卻不行。部分上市公司依舊是「索取」多,給股東的回報少。
2月21日,立訊精密(002475.SZ)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稱,擬募集資金135億元投入消費性電子、汽車領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7個項目中。據東方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年初以來,共298家上市公司公布定向增發預案,合計擬募資達5898億元。
(註:差額=2022年擬募資金額-歷年來的累計分紅)
2022年,擬募資額最高的寧德時代(300750.SZ),在2017年~2020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0%,12%,13%,11%。凈資產收益率也是股東權益報酬率,代表股東股權投資的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低意味著股東分配的少。而2020年,是寧德時代凈資產收益率最低的一年。
此外,寧德時代2020年的ROA(總資產收益率)同比下降1%,與2017年比下降6%,這就反映投資者(含少數股東權益)利用全部資產獲得的收益下降,換句話說,2020年寧德時代賺錢的能力較2017年和2019年分別下降6%、1%。
盈利能力下降,分紅自然不會太高。寧德時代的「募資與分紅」之間的差額最大,為436.4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於2022年擬定向增發450億元,2020年定向增發募資196億元,2018年首發募資53億元。上市至今,寧德時代從市場上共「拿走」649.69億元。但上市至今,寧德時代反饋給投資者的僅是13.6億元的回報,分紅是募資的2%。
難道是寧德時代的可分配額不夠嗎?
2021年4月,寧德時代發布的利潤分配預案公告顯示,2020年度母公司累計可供分配利潤為 154.63億元,而實際派發現金股利僅5.59億元,是可供分配利潤的4%,剩餘可供分配利潤149.04億元結轉到以後年度。僅拿出4%來分紅,「誠意」似乎不太足。
此外,分紅與募資的差額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公司還包括普麗盛(300442.SZ)、恩捷股份(002812.SZ)、立訊精密(002475.SZ)、大全能源(688303.SH)、華聯綜超(600361.SH)、以及東方盛虹(000301.SZ),分別為136億元、121億元、111億元、110億元、105億元、以及100億元。
普麗盛的財務情況面對分紅似乎「比較為難」,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普麗盛歸母凈利潤0.07億元,貨幣資金為0.04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0.04億元,這意味著普麗盛賬上的資金鏈並不充裕,而此次募資金額將全部用來購買潤澤科技100%的股權。
恩捷股份於2016年首發,2018年和2020年定向增發,三次共募資107億元。時隔2年,2022年擬再募資128億元,這是募資額最高的一次。不過,自2016年上市以來,恩捷股份累計分紅為6.8億元,分紅是募資的6.3%。
華聯綜超(600361.SH)在業績下滑後,此次募資將通過「賣殼」給創新金屬公司實現業務轉型。自2005年上市以來,華聯綜超僅拿出9.6億元用來分紅。
責編: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伍』 美股三劍客這就開始割韭菜了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車市。
2020年11月24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在美國上市的造車三劍客,在同一天不約而同地站上了歷史新高。蔚來57.2美元,理想47.7美元,小鵬則更甚在前一天漲幅超過34%達到74.49美元。
至此,造車新勢力在美國迎來了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
更為關鍵的是,2020年11月,蘋果正式發布自研晶元M1。這顆M1晶元是蘋果從手機領域向其他領域擴展的重要標志。據悉,這顆晶元稍作修改就可以用於汽車座艙和無人駕駛。同時,蘋果也收購了英特爾的基帶團隊,將來大概率也會推出5GV2X晶元。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的高市值存在泡沫,那麼蘋果便是戳破這泡沫的一根針。
文/黃雲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