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然有限公司的引人深思
1、對美國經濟全球效益的反思——美國跨國經濟效益與影響不僅促進和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金融的活力,而且也刺激和擴展了美國自身經濟的持續繁榮和景氣。經濟全球化的收益通過跨國效益明顯得以體現。但是,由於美國經濟主導性的強化和全球對美國經貿依賴程度的加深,2000年下半年開始的美國經濟急速減速使世界經濟受到明顯的沖擊,經濟增長預期逐漸向下調整,反之進一步連帶和危及美國經濟調整,外圍國際環境的惡化使美國經濟前景處於更為艱難階段,國際聯系的密切加大美國經濟調整的壓力。從美國經濟發展的跨國效益角度分析,比較突出的體現在美國跨國公司的數量與效益、美國銀行業的數量與規模以及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的作用與影響。從全球角度看,全球化跨國效益使1000家國際大企業的資本達到世界總產值的42%以上,而全球首1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貿易的70%,而美國跨國公司數量與規模影響則更為突出。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中,美國擁有1/3的數量。美國企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的增長,經濟的增長得益於企業的效益。美國企業的基本發展趨勢表現為:壟斷性大企業的經濟實力和規模效益不斷擴大,同時小企業也在進取中迅速發展,企業雙向的發展趨勢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並對股市形成支持。而大型企業的破產無疑對不景氣的美國經濟是一個極為負面的因素。
2、對美國股市影響——就在安然公司破產的同時,美聯儲官員開始發表言論,談論股市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這種巧合既是美國經濟政策駕馭的反應,也是美國股市波動的預防。美國股市的走向是美聯儲評估美國經濟狀況的一個因素,尤其在評估美國經濟狀況時,美聯儲通常會把股票市場考慮在內,但沒有給股市設置價格目標,股市和其它因素在經濟分析中發揮同樣重要的作用。美聯儲官員為此指出,雖然他們希望股票價格穩定,從而為商業投資營造更好的環境,但美聯儲並不主張操縱股票市場來實現既定目標。美聯儲官員反復強調,他們不會給股市設置價格目標,但同時又反復強調股市對消費者支出的重要性,股市近幾年的走勢強勁,且對經濟有重大影響。尤其是美國財富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已從2000年初的高點下滑,但仍略高於歷史水平,股票指數已從2000年初的高點跌去了近 1/3,人們的財富相應的減少了6萬億美元左右。1999年中期美聯儲升息並不是要給股市降溫,而是想使總需求和總供給能達到更高水平的平衡。因此,近期安然公司的狀況將直接沖擊和影響美國股市的穩定走向。
Ⅱ 如果你持有安然公司的股票 你該選擇什麼辦法來逃避風險
等到消息出來了,就沒有任何辦法了,只能眼看著股票在一天之內跌光。
逃避風險的最好辦法是在事情爆發以前就逃。那麼怎麼知道它要出消息了,這個從股價的變化中也能看出來。如果股價忽然在沒有任何消息的情況下,經過多少天慢慢地、或者突然地跌破了多少年到看不到的低價位,那麼肯定它有不好的事情,你就應該賣出股票。它跌破價位,是由2個重要的原因導致的,1,有人知道內幕,,但是並不違法,因為事情處在朦朧中,不確定,但是他預感不好,所以提前跑。2,任何人也不知道要發生這件事,董事長也不知道,但是,有個奇怪的現象,或者說奇怪的規律,是自然規律,就是,股價沒有任何原因的大跌,可能是其它事情的前兆。
Ⅲ 安然有限公司的瞬間衰落
2005年12月28日,安然公司前首席會計師Richard Causey向法庭認罪,承認犯有證券欺詐罪。他被判7年監禁,並處罰金125萬美元。如果Richard Causey同意配合法庭檢舉肯尼斯·萊以及傑弗里·斯基林的罪行,他可獲減刑2年。
2006年1月13日,職業說客,綽號「謀士」的William Roberts 承認在安然案調查期間曾冒充參議院委員會職員。2004年6月,一家德國銀行僱傭Roberts去說服參議院某委員會開立一份該銀行已就安然倒閉做過盡職調查的證明(參考)
美國法院於2006年1月對安然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思·萊和前首席執行官傑弗里·斯基林為在公司丑聞中的作為進行審判, 一同受審的還有公司前CFO Richard Causey 。起訴書長達65頁,涉及53項指控,包括騙貸、財務造假、證券欺詐、電郵詐欺、策劃並參與洗錢、內部違規交易等等。安然的律師曾提出要求進行不公開審判,並把案件審理地點放在休斯敦以外的的地方,理由是他們認為在安然所在地公眾的負面影響會妨礙審判的公正性,但這些要求都被美國地方法官Sim Lake 駁回。
肯尼斯·萊對自己所面對的11項指控進行無罪辯護,他聲稱自己事先對丑聞毫不知情,完全被手下誤導了。美國證券委員會(SEC)准備對肯尼斯·萊處以9000萬美金以上的罰款,這筆罰金還不包括股民提出的的賠償要求。同時,SEC還將取消肯尼斯·萊今後在任何上市公司擔任管理職務的資格。
肯尼斯·萊的妻子Linda的案子比較復雜。Linda在2001年11月28日-安然倒閉的消息向公眾宣布的前30分鍾至前10分鍾里,拋出了50萬股安然股票,而安然高管早在一年前就知道公司將會崩潰,這一點顯然對他很不利。但是,她隨後拋售股票的所得捐如家族經營的慈善基金,該基金的所有收益都將用於公益事業。同時,由於涉及婚姻隱私權,無法強迫肯尼斯夫妻披露他們之間是如何溝通安然公司事務的。因此,要證明Linda知曉安然內部消息,還需要第三方證人。這兩點都對起訴構成了障礙。
安然公司前投資公關部經理葆拉·里克爾承認犯有內部交易罪。里克爾同意不再擔任任何上市公司管理職務。因為里克爾曾負責安然公司向分析師披露消息,她還是本案的重要污點證人。
5月25日,負責安然丑聞案的陪審團宣布,肯尼斯·萊和傑弗里·斯基林犯有欺詐等多項罪行。[3]10月6日,美國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葆拉·里克爾因犯內部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緩刑兩年。[4]10月17日,美國休斯敦地區法院以肯尼斯·萊已去世為由,撤銷了對他的多項刑事指控。[5] 安然事件的長期影響尚無法預料,但目前此事已震動到美國和英國政壇,據悉自1990年以來安然向兩國政要獻金超過600萬美元。與此同時,以前與安然有染的機構也被殃及,為安然服務的著名五大國際會計事務所之一安達信被訴妨礙司法公正,並因此倒閉,更由此引出另一電信巨頭世通(Worldcom, 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公司的丑聞,隨後世通公司宣告破產,取代安然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倒閉案。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向安然破產的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
2002年11月1日安然舞弊行為的策劃者,前CFO Andrew Fastow被聯邦大陪審團以78項罪名起訴,罪名包括詐騙、洗錢等。他的妻子,公司前助理出納Lea Fastow於1月14日向法院認罪。Andrew本人被法院判處10年監禁外加2380萬美元罰金;Lea 被從輕判處監禁5個月,緩刑1年,作為回報,Lea 同意充當污點證人。
安然前出納Ben Glisan Jr. 是最早因安然事件而被送進監獄的人,他承認犯有共謀證券欺詐以及郵電欺詐。
曾提出「死亡之星」交易策略的能源交易員John Forney也因在安然事件中涉嫌欺詐而被起訴,他的上司現在都是該案的污點證人。
安然事件導致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台灣譯沙賓法案)的產生,該法案被視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證券法最重要的修改。
隨著安然的破產,公司員工的養老金計劃成了一個問題,為此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已經啟動了一項拯救計劃。
Ⅳ 安然公司簡介
安然有限公司(股票代碼:ENRNQ)曾是一家位於美國的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類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安然擁有約21000名雇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公司連續六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聲名大噪的,卻是這個擁有上千億資產的公司2002年在幾周內破產,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丑聞。安然歐洲分公司於2001年11月30日申請破產,美國本部於2日後同樣申請破產保護。目前公司的留守人員主要進行資產清理、執行破產程序以及應對法律訴訟,從那時起,「安然」已經成為公司欺詐以及墮落的象徵。
成長
安然公司(台灣譯安隆)成立於1930年,最初名為北部天然氣公司,是北美電力電燈公司、孤星天然氣公司以及聯合電燈鐵路公司的合資公司。1941至1947年間,隨著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權漸漸分散,到1979年,InterNorth Inc.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並取代北部天然氣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掛牌。 1985年, InterNorth收購競爭對手休斯敦天然氣公司,並更名「安然」(Enron)。本來公司欲更名為「安特然」,但很快因字意不雅(Enteron:腸子)而再次縮略。 公司最初從事美國全國的電力、天然氣的配送,並在世界范圍進行電廠的建設、管道鋪設等基建。1998年公司成立Azurix公司,進軍水務業,並於1999年六月在紐約證交所部分上市。Azurix在主要的經營地布宜諾斯艾利斯未獲成功,造成了巨額虧損,2001年4月安然宣布將關閉Azurix並出售其資產。 通過率先將電力、電信等業務及附屬業務轉化成可以買賣的金融產品,甚至包括非同尋常的「氣候衍生產品」,安然自稱公司一直保持著健康成長。《財富》雜志自1996年到2001年,持續6年將安然評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2000年安然更被該雜志評為「全美100最佳僱主」,在華爾街精英中安然裝修奢華的辦公室也被奉為美談。然而,正如時候被揭露的,安然報表所反映的許多利潤被虛增,甚至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公司通過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財務關聯交易,將不盈利的部分留在了表外。
產品
安然在其網站「安然在線」上銷售800種以上的產品,包括
廣告風險控制
帶寬業務
寬頻服務
建築服務
煤炭
信用風險控制
原油及其製品
電力
排放許可
能源采購
能源資產管理
智庫
設備管理
森林產品
貨運
媒體風險控制
金屬交易
天然氣
木材
液化石油氣
石化產品
塑料
能源
本金投資
紙漿
日用品風險管理
貨代
鋼鐵
流媒體
水處理
氣候風險控制
風能
公司同時從事廣泛的期貨貿易:糖、咖啡、羊毛、魚肉及其他肉類。
安然在線
1999年11月安然開通在線服務。安然在線是第一個在全球的商家中實現在線交易的系統,但系統只允許用戶與安然進行交易。因為在其他領域的投資失敗以及網站本身所需的巨大現金投入,安然此時已陷入了現金枯竭的窘境,安然財務總部需要更多的金融創新來維持公司運行。
衰落
隨著公司行賄以及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菲律賓等地遭受政治壓力的謠言甚囂塵上,安然公司的全球形象日益受損。特別是在與印度Maharashtra 州電力公司一筆30億美金的合約中,安然被指通過前總統比爾克靈頓和喬治布希向印度政府部門施壓,2002年1月9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對安然進行罪案調查,並於1月24日舉行國會聽證會。 2001年11月中旬,在被捲入一系列會計欺詐丑聞之後,安然和其聘請的會計事務所「安達信」面臨世上規模最大的破產深淵。一項由一家較小的能源類公司Dynegy發起的「白騎士」拯救計劃最終宣告失敗。 在2001年裡,安然的股價一路由90美元下滑至30美分。由於安然股票歷來被視為藍籌股,因此這對金融市場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毀滅性打擊。股價的跳水始於公司被揭發,通過與「特定目的公司」進行關聯交易來虛增營業額和利潤,而這些「特定目的公司」都是由安然實際控制的。這些關聯交易導致公司的許多經營虧損為在財務報表中披露。這種做賬手段從此被業界稱為「安然經濟」。
開端
內部交易,又稱內線交易,這里特指公司根據大量內部消息而進行的內部證券交易,在安然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有案可查的內部交易發生在1987年:審計師Woytek與Beard發現公司的銀行記錄顯示數百萬美元的款項由安然的戶頭劃入兩個名叫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的個人戶頭中。 據傳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曾負責接待沙特與科威特國家元首,獲取了歐佩克實施工程的內部消息。這些內部消息使公司在石油交易中能夠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在事情被審計師發現後,安然公司首席執行官Kenneth Lay支持了審計師進一步進行調查以「追回每一分錢」,然而,卻沒有立即對責任人展開追究。 兩位審計師最終搜集到足夠證據證明Borget和Mastroeni 參與了內部交易並挪用公款。這些證據包括經篡改的銀行記錄。盡管證據充分,但兩位審計師還是被公司董事長Mick Seidl和首席財務官Keith Kern告知終止調查。很顯然,安然公司高層更加看重Borget為公司帶來的巨額利潤,相比之下,奉公守法反倒顯得不那麼重要。
發展
安然顯然沒有從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訓,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公司不惜以身試法。 公司先後成立了多家離岸公司,用離岸公司來避稅,提升公司盈利。離岸公司的設立使安然得以隨心所欲的調遣資金而不被注意,同時能夠掩蓋公司的經營虧損。這樣,公司變得虛胖了。但同時,公司高管不得不在每個季度絞盡腦汁掩蓋虧損、虛增利潤,以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安然的股價屢創新高,公司的高管開始利用內部消息大把炒作自己的股票,金額達數千萬美元。公司CFO一手創立離岸公司虛增利潤,一手操縱股價交易,使自己和朋友們的上億美元股本穩賺不賠,而安然公司和其他不知情的股票投資者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2000年8月,安然股票達到歷史高位每股90美元,這時安然公司董事長開始拋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他當然知道公司所隱瞞的虧損有多少。與此同時,一般投資者被建議繼續吃進安然股票,股價還會無休止的長下去。安然高層向投資者承諾公司股價會長到130-140美元一股,背地裡卻悄悄將自己手裡的公司股票出空,因為他們知道公司前景不妙。 公司高層的拋售行為導致了安然股價回落,而投資者仍然被建議繼續買進或持有安然股票,他們被暗示股價即將反彈。公司CEO Lay面對市場的不利傳聞,身居不出,每次直沒迴避時才出來發表一則聲明,給投資者鼓氣,保證公司運轉一切正常。 到2001年8月15日,安然的股價已經跌至42美元一股。許多投資者仍舊深信Lay的講話,認為安然股票會引領市場,他們越買越虧、越虧越買。到10月底,股價已跌至15美元,而很多投資者卻視此為一個買入安然的良機,只為Lay不斷在媒體上為他們打氣。直到一個月後,2001年11月28日,公眾才獲知了安然以前所隱藏的經營虧損,而這時安然的股價已經跌破1美元。 安然公司CEO被指控於11月28日當天售出總價超過70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用以償還公司貸款,此外,他還在二級市場拋出2000萬元公司股票。他的妻子Linda,也被指控拋售總價120萬美元的安然股票,但拋售所得沒有進入她個人的腰包,而是被直接劃入某慈善基金,用於慈善資助慈善機構。股票交割單顯示Linda在當天10:00至10:20下單,而安然丑聞被公諸於世是在10:30。 安然前部門經理Paula Rieker 被指控犯內部交易罪。她曾以15.51美元的價格買入18380股安然股票,於2001年7月以每股49.77美元的價格拋出,時間正是在公眾獲曉她對公司10.2億美元虧損知情的前一周。
後果
2005年12月28日,安然公司前首席會計師Richard Causey向法庭認罪,承認犯有證券欺詐罪。他被判7年監禁,並處罰金125萬美元。如果Richard Causey同意配合法庭檢舉肯尼斯·萊以及傑弗里·斯基林的罪行,他可獲減刑2年。
2006年1月13日,職業說客,綽號「謀士」的William Roberts 承認在安然案調查期間曾冒充參議院委員會職員。2004年6月,一家德國銀行僱傭Roberts去說服參議院某委員會開立一份該銀行已就安然倒閉做過盡職調查的證明(參考)
美國法院於2006年1月對安然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思·萊和前首席執行官傑弗里·斯基林為在公司丑聞中的作為進行審判, 一同受審的還有公司前CFO Richard Causey 。起訴書長達65頁,涉及53項指控,包括騙貸、財務造假、證券欺詐、電郵詐欺、策劃並參與洗錢、內部違規交易等等。安然的律師曾提出要求進行不公開審判,並把案件審理地點放在休斯敦以外的的地方,理由是他們認為在安然所在地公眾的負面影響會妨礙審判的公正性,但這些要求都被美國地方法官Sim Lake 駁回。
肯尼斯·萊對自己所面對的11項指控進行無罪辯護,他聲稱自己事先對丑聞毫不知情,完全被手下誤導了。美國證券委員會(SEC)准備對肯尼斯·萊處以9000萬美金以上的罰款,這筆罰金還不包括股民提出的的賠償要求。同時,SEC還將取消肯尼斯·萊今後在任何上市公司擔任管理職務的資格。
肯尼斯·萊的妻子Linda的案子比較復雜。Linda在2001年11月28日-安然倒閉的消息向公眾宣布的前30分鍾至前10分鍾里,拋出了50萬股安然股票,而安然高管早在一年前就知道公司將會崩潰,這一點顯然對他很不利。但是,她隨後拋售股票的所得捐如家族經營的慈善基金,該基金的所有收益都將用於公益事業。同時,由於涉及婚姻隱私權,無法強迫肯尼斯夫妻披露他們之間是如何溝通安然公司事務的。因此,要證明Linda知曉安然內部消息,還需要第三方證人。這兩點都對起訴構成了障礙。
安然公司前投資公關部經理葆拉·里克爾承認犯有內部交易罪。里克爾同意不再擔任任何上市公司管理職務。因為里克爾曾負責安然公司向分析師披露消息,她還是本案的重要污點證人。
5月25日,負責安然丑聞案的陪審團宣布,肯尼斯·萊和傑弗里·斯基林犯有欺詐等多項罪行。[3]10月6日,美國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葆拉·里克爾因犯內部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緩刑兩年。[4]10月17日,美國休斯敦地區法院以肯尼斯·萊已去世為由,撤銷了對他的多項刑事指控。[5]
影響
安然事件的長期影響尚無法預料,但目前此事已震動到美國和英國政壇,據悉自1990年以來安然向兩國政要獻金超過600萬美元。與此同時,以前與安然有染的機構也被殃及,為安然服務的著名五大國際會計事務所之一安達信被訴妨礙司法公正,並因此倒閉,更由此引出另一電信巨頭世通(Worldcom, 世界通訊)公司的丑聞,隨後世通公司宣告破產,取代安然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倒閉案。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向安然破產的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
2002年11月1日安然舞弊行為的策劃者,前CFO Andrew Fastow被聯邦大陪審團以78項罪名起訴,罪名包括詐騙、洗錢等。他的妻子,公司前助理出納Lea Fastow於1月14日向法院認罪。Andrew本人被法院判處10年監禁外加2380萬美元罰金;Lea 被從輕判處監禁5個月,緩刑1年,作為回報,Lea 同意充當污點證人。
安然前出納Ben Glisan Jr. 是最早因安然事件而被送進監獄的人,他承認犯有共謀證券欺詐以及郵電欺詐。
曾提出「死亡之星」交易策略的能源交易員John Forney也因在安然事件中涉嫌欺詐而被起訴,他的上司現在都是該案的污點證人。
安然事件導致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台灣譯沙賓法案)的產生,該法案被視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證券法最重要的修改。
隨著安然的破產,公司員工的養老金計劃成了一個問題,為此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已經啟動了一項拯救計劃。
重組
自從2001年申請破產以來,安然公司一直試圖重組以盡可能挽回債權人的損失。在公司倒閉後不久,公司的創新核心能源交易部門被美林公司買下。安然的同行業競爭者Dynegy公司的拯救計劃曾給安然帶來了最後一線生機,但談判最終因Dynegy尋求對安然的控股方北部天然氣公司的控制權而宣告失敗。 最終的破產計劃於2003年開始付諸實施,涉及從安然剝離出三個新的獨立公司:CrossCountry Energy L.L.C., 、 Prisma Energy International Inc和Portland General Electric。 公司的剩餘資產將被拍賣。
Ⅳ 安然事件
2001年美國的經濟方面的大事可以說非安然的破產莫屬,安然的破產本質在於公司自身的不能贏利,不過引起人們開始對公司調查的因素值得我們參考,也有利於我們對當前市場中的一些股票加以分析.
安然起初的問題,只是有人對他的盈利模式感到懷疑,而隨後有人發現作為安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拋出手中的安然股票———而他不斷宣稱安然的股票會從當時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而且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公司董事會成員如果沒有離開董事會,就不能拋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這個一方面看好本公司股價的未來上漲空間,又受法律約束不能拋售股票的人卻不斷的做出了違法且有利不賺的事情,更引發了人們對安然的懷疑,隨後的調查發現了安然的假賬事件,繼而公司破產.
公司的高管無疑是最明白公司的現狀與未來的,斯基林之所以不斷的拋售說明了他對公司的不看好,事實也就是那樣,安然作為當時全球500強之一的企業也是一夜之間破產.在我們今天的A股中,不斷的會有企業發表申明對公司未來的看好,但是在看好的同時,我們看到的現象卻有不少是與安然當時的情況是類似的,那就是大小非的無情拋售.從高管談到大小非似乎是不相同,其實分析一下就明白是一回事.
我們今天市場中的大小非,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現象,大家可以想一想這些大小非的持有者會與上市公司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系呢?最早上市的是一些國企,能持有大小非的無非是另一些國企再就是公司的高管了,隨著時間表的變化,可能持有者會有所變化,但是不管如何變,我想有一點,一定不會變,那就是這些大小非的持有者們或多或少不是公司的高管,就是與公司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人,他們對公司的現狀的了解是很清楚的.所以我們有理由把他們等同於公司高管(那些近幾年上市的民營企業的大小非的持有者就更不必說了.).一些公司在如今股價不斷創新低或是很低的情況下,還在拋售說明的問題也就很明白了,昨天我們說的蘇常柴A,眾多拋售中今天我們又看到的天房發展更是說明了這個問題,三季報顯示,每股凈資產達3.949元,業績增長三倍,主營收入增長百分之十九,結果大小非昨天還是以2.92元凈資產也不到的價買出了,說明了什麼問題?是公司也做了假賬,還是更看不到下面的公司發展前景,我想安然是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的.
當前,兩市每天差不多全有大小非們在不斷套現,除了對他們的暴利我們沒有辦法之外,(這是政府不為我們百姓著想)對於這些套現的公司來說,我們作為持有這些股票的朋友應加以認真的研究.不要作無謂的犧牲.
大盤今天下行後,尾盤回升收於一千七百上方,比想像的稍強些,這樣的強勢與許再有外盤的影響下,短期或有一點點小小的表現,但是對於當前沒有充足理由介入的情況下,除了能做到不怕止損的人進行快進快出的操作外,其餘人投資者仍以觀望為佳.板塊方面,受」兩會」影響,可能三通類的一些或有表現.
Ⅵ 安然公司的轟然倒下據說與其設置了2000個SPV有關,真的如此嗎
安然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2000年總收入高達1010億美元,名列《財富》雜志「美國500強」第七名,業務覆蓋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產達620億美元。然而,安然公司的輝煌是建立在瘋狂做假的基礎上的。它對外借了巨額資金,但借款大部分列入了一些被公司高層所控制的合夥公司而沒有反映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致使高達130億美元的債務不為投資人所知。與此同時,安然公司利用巨額借款大肆擴張,但投資大部分打了水漂。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人們對安然公司的懷疑越來越多,致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安然公司進行了調查。隨著一系列內幕的披露,安然公司的股票價格從最高峰時的每股90多美元一路下跌至2001年11月30日的每股0.26美元。與此同時,巨額債務也相繼到期,而金融機構與投資者已對安然失去信心,致使安然公司陷入了財務危機。12月2日,安然公司不得不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公司。
Ⅶ 求一部電影。和安然事件有關。記得電影裡面安然的股價一直下跌。只有這一點印象了。
The Crooked E: The Unshredded Truth About Enron
是這部 去看吧
Ⅷ 安然公司到底是怎麼回事
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天然氣和電力公司之一,在北美地區是頭號天然氣和電力批發銷售商。 安然公司,(股票代碼:ENRNQ)成立於1958年,總部設在美國休斯敦。曾是一家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類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6位,是美國最大的天然氣采購商及出售商,也是領先的能源批發做市商。另外,該公司還運營著一家天然氣管道系統和寬頻部門。安然在10年前成立時只是一家天然氣分銷商,但如今它已經成為擁有 340億美元資產的發電廠。安然公司同時也經營紙、煤和化學葯品等日用品。該公司在美國控制著一條長達32000英里的煤氣輸送管道,並且提供有關能源輸送的咨詢、建築工程等服務。 公司所屬7家分公司分別負責運輸與儲存、國內天然氣與電力服務、國際經營與市場開發、油氣勘探與生產和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5個領域的經營業務。1996年公司總收入達到132.89億美元,凈收入達到5.84億美元,總資產為161.37億美元。主要子公司:1、安然天然氣管線集團,2、安然投資公司,3、安然能源服務公司,4、安然國際公司,5、安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6、安然再生能源公司, 7、安然資本和貿易資源公司。Kenneth L. Lay為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管理委員會成員,Jeffrey K. Skilling為總裁、管理委員會成員。 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安然擁有約21000名雇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公司連續六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聲名大噪的,卻是這個擁有上千億資產的公司2002年在幾周內破產,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丑聞。安然歐洲分公司於2001年11月30日申請破產,美國本部於2日後同樣申請破產保護。但在其破產前的資產規模為498億美元,並有312億的沉重債務。過度膨脹的快速發展使其無法應對經濟環境的逆轉,而導致無法經營運作狀況的惡化,以破產結束企業。 從那時起,「安然」已經成為公司欺詐以及墮落的象徵。 安然公司的成立 安然公司(台灣譯安隆)成立於1930年,最初名為北部天然氣公司,是北美電力電燈公司、孤星天然氣公司以及聯合電燈鐵路公司的合資公司。1941至1947年間,隨著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權漸漸分散,到1979年,InterNorth Inc.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並取代北部天然氣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掛牌。 1985年, InterNorth收購競爭對手休斯敦天然氣公司,並更名「安然」(Enron)。本來公司欲更名為「安特然」,但很快因字意不雅(Enteron:腸子)而再次縮略。 公司最初從事美國全國的電力、天然氣的配送,並在世界范圍進行電廠的建設、管道鋪設等基建。1998年公司成立Azurix公司,進軍水務業,並於1999年六月在紐約證交所部分上市。Azurix在主要的經營地布宜諾斯艾利斯未獲成功,造成了巨額虧損,2001年4月安然宣布將關閉Azurix並出售其資產。 通過率先將電力、電信等業務及附屬業務轉化成可以買賣的金融產品,甚至包括非同尋常的「氣候衍生產品」,安然自稱公司一直保持著健康成長。《財富》雜志自1996年到2001年,持續6年將安然評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2000年安然更被該雜志評為「全美100最佳僱主」,在華爾街精英中安然裝修奢華的辦公室也被奉為美談。然而,正如時候被揭露的,安然報表所反映的許多利潤被虛增,甚至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公司通過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財務關聯交易,將不盈利的部分留在了表外。
Ⅸ 安然事件,安然公司只是把自己的年收入把多了,為什麼會影響他們後來破產,為什麼說是丑聞,就像我每月工
上市公司虛增收入的目的是為了讓虛假財務報表中的數字也就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更加好看。
你個人的工資對外吹噓是沒有影響的,但是上市公司不一樣,因為涉及到很多投資者(包括股民)的利益,這種財務報表中的不實陳述會誤導投資者做出不當決策。而安然公司的丑聞已經報道後,必然引起恐慌,然後是股票被大規模拋售,進而引起股價進一步下跌。這樣的後果就是公開市場上已經沒有安然公司融資的機會。對於企業來講,很多時候利潤並沒有現金流重要,因為短期內的虧損企業還可以承受,但是一旦資金鏈斷裂,導致的必然是企業無法持續經營。
Ⅹ 安然(ENRON)衰落的原因,還有例子
Enron破產內幕及金融背景分析
Enron破產了,美國金融界里又倒下了一批預言家和基金管理人。Enron的倒閉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也創造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企業破產案。一向光芒照耀的美國金融界一下就黯淡了很多,是什麼原因造成了Enron公司的破產呢?
很多國內的經濟界朋友和我討論美國金融界的問題,並對照中國的情況來分析美國的金融問題,試圖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很湊巧的是,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審計出現了問題,結果中國政府出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政策,這個政策就是,未來中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審計必須要由海外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一下子就將中國的財務人員排除出去。當時我在一個經濟論壇BBS上這樣說,美國的金融界同樣黑暗,中國不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洋財務進來同樣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沒有法律的制約,任何國家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可能會重新陷入原來的怪圈,中國政府目前的辦法是個本末倒置的辦法,一個荒唐的辦法。
要談美國Enron公司,就要先談談美國的金融。大家對美國的制度都充滿了信任和嚮往,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的制度不是最好,但確實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合理的制度。它主要的方針不是封堵,而是相互制約,用信用和制裁來約束各方。讓監督和競爭排除體制來維護秩序。無論任何事情,只要你遵守法律和秩序,你都可以參與,但你如果違反了法律及秩序,只好將你排出在外,讓你無法再在其中分一杯羹。也許有人會說,美國制度這樣好,怎麼還會出現Enron公司的事件呢?很明顯,美國金融界在這個事件中負有很大的責任,不客氣地講,美國金融界和政府管制單位對這個事件都要承擔主要責任,通過這個事件,美國的金融界必須要進行深刻的反思。
在大眾的眼中,美國應該是全世界最講自由的國家,經濟也應該是最資本主義的方式。但在我的眼中,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表面現象,本質里更象共產主義國家的全民所有。在小型企業中,資本主義本質顯現的非常明顯,但在大型跨國公司裡面和金融界,它所體現更多的則是共產主義式的公有制。如果沒有對美國金融界的深入了解,沒有對共產主義中國的深入了解,你也許會很難理解這兩個世界上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截然相反的國家竟然有這么多的相同之處。
大家都知道,統治美國經濟的都是超級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實力之大遠超過一個小國。它的股票持有人幾乎遍及世界各地,美國公民更是它的主要股東。無論這家公司的董事長還是總經理,幾乎都是聘請來的專業管理專家。盡管他們可能擁有部分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權,但他們所持股份在整個公司里所佔有的比例也極為微小。即使是微軟這樣的公司,比爾.蓋茲所擁有的公司股份也是微乎其微。美國上市公司因為其本身資本結構的原因,形成了一個與東方國家極不相同的狀況,在東方國家中,特別是中國香港等地,董事長往往是企業的最大股東,所佔的股份比例往往高達企業總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在美國,如果你能佔有公司總股份的百分之五以上,你絕對是公司的控股人。事實上,即使是這樣一個比例,在美國都很少見。而企業的董事長跟他所擁有的股份比例更沒有任何關系,董事長不過是股民聘請的一個高級管理人而已。美國這樣的企業資本形態,就造成了近似於共產主義國家的「公有化」企業,只是他們運用的公有制手段和形態不同,運行的制度不同。
在這個制度下運行的美國企業,其管理人的道德良心和制度性的約束就很有必要了。人的本性就是貪婪,當自身利益與公眾利益脫鉤時,沒有良好的制度性制約和法律的懲處就難以約束人的貪心。美國企業往往使用企業股票期權和高薪的方式來制約高級管理人員的貪婪,這在某種程度上講是很有效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存在著不可預測性和漏洞。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同樣會在面臨巨大的個人利益時將公眾利益拋到一邊,相對於股民而言,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更方便,更有理由來掩飾並修正自己的問題。這就是美國式的「公有制」本質。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與大陸政府委派的企業管理者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他們都不是財產的所有者,企業的利益與自身的利益沒有根本上的聯系,公眾財產的比例遠高於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他們是代表某些人的利益來管理企業,是職業管理人,而不是財產所有人。中美兩國在此方面的區別是,美國有更好的監督機制和完善的人才選拔競爭機制,使美國很難在人員選拔上出現問題,更容易將具備真正本事的人任用到企業中,加之完善的信用體制可以更好地讓高級管理人員自我約束。相對於美國,中國幾乎沒有任何制約機制,法律漏洞百出,更是形同虛設。
明白了美國上市公司的狀況,那麼我們就來再看看美國金融界的狀況是什麼。美國的各大商業銀行幾乎都是上市公司,無論從任何角度上看,都是「公有化」程度最高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各級管理人員與大陸國營企業員工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相對而言,美國投資銀行和各類基金卻很少上市企業,更多的是非公開的私人企業。這個形態與美國的公司結構有關系,是公司制度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狀況,相對而言,這些部門的效率往往會比上市的「公有化」程度高的企業更有效率,管理也嚴格。但這樣就能避免「公有化」的弊病了嗎?事實上,在投資銀行和各類基金會中,「公有化」的弊病更加明顯,情況更加嚴重。
基金是美國投資界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來源於保險,退休,醫療,保值,避稅,避險等各種不同渠道。這些基金的經理人大部分是美國經濟界精英,有著豐富的知識和實戰經驗。但同樣一點,他們都是被僱傭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個人的財富與基金投資人僅僅是薪水的關系,他們同中國的國有企業經理人一樣,並不擁有管理的基金的財產。所以,在心態上幾乎都是相同,管理龐大的基金只是他們謀生的工作,而根本就沒有私人企業家天生的貪婪和仔細。這樣一來,在管理效率上和責任上就缺乏了動力和活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在美國想借千萬美元或尋找千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要比你借幾十萬美元更容易,除去管理成本的因素之外,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這些投資基金的經理人不是這些資本的所有者,他們更象一個「公有制」企業的經理人。約束他們的除去豐厚的傭金和薪水之外,依靠的只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法律的制約。相對而言,因為投資就有風險,如果你不是很明顯的侵吞財產,法律對這些經理人的約束幾乎是零。正因為這些條件和現象,所以,當你在美國籌集資本的時候,比起資本的個體擁有者來,你更容易說服他們。只要你有一份讓他們滿意,可以證明你並不是欺騙,而且計劃可行,有很高的利益回報,可以讓他們在你投資失敗時能對客戶有一個明確地交代的投資分析報告,他們就願意將錢交給你使用。特別是在美國這個資金充裕,資本市場競爭激烈的社會,職業經理人的膽量往往讓你吃驚,當你接觸到這個充滿了競爭壓力的金融圈,你就會發現,你向商業銀行借十萬美元可能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你要寫數十份信用報告;但你募集一億美元往往只需要十五分鍾,而且你不需要填寫任何報告,只要將你的構想告訴他們,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銀行會調動專業人員幫你完成一切。這就是美國金融界的真正操作過程,一個讓外行人看得目瞪口呆的、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過程。
截止到目前,在全球關於Enron公司破產的分析報道已經多到不計其數。但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真正了解內幕的金融界人士不是三緘其口,就是閃爍其辭,左顧而言它。而其他非金融界的人士因為其工作的原因不十分了解金融背景,結果,對Enron破產事件的報道主要集中在金融制度和信用問題上,新聞界因為政治的敏感性,把矛頭直接指向共和黨和美國總統小布希。關於美國金融制度的問題和會計師審計及信用的問題已經有很多文章談論並分析,本人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任何分析如果脫離了大的環境和背景就只能是皮毛,而觸及不到本質的問題。那麼,也許會有人問,Enron公司破產的真正背景和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從八十年代的美國經濟環境來談Enron現象。我曾在一文中說過,Enron公司的破產是美國新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結果,沒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Enron公司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能源公司,當時的美國經濟還在衰退期間,經濟轉型十分痛苦。在這個時期,資本極為充足,但卻不知道投資到哪裡。無論在何種狀態下,基礎的電力和其他能源都是金融界最喜歡最保險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在經濟衰退時期,基礎行業更是投資者的最愛。Enron公司正是在這個時期受到了金融界的注意,極為容易地募集到了大筆資本,在九十年代初期開始了大肆擴張。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網路經濟和生物經濟做為新經濟高速發展,引來了大量的風險投資,但投資界有一個顛撲不破的定理,就是分散投資,雞蛋不能放在一個藍子里。投資到網路經濟中的風險投資越高,投資到銀行和基礎行業里的避險資本也越高。但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基礎行業只能是保值,不能升值,要想消除網路高風險投資帶來的巨大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美國能源投資管制很嚴格,市場飽和,幾乎沒有什麼新的投資。事實上,在網路新經濟風行一時的時候,全世界及美國根本就沒有人願意投資資本到利潤率極低的電力和其他能源行業。但金融界投資了風險極大的網路和生物經濟,避險投資也要進行。就在這個關鍵階段,Enron公司提出了一個令全世界金融界都吃驚的大膽計劃,這就是「能源——金融」計劃。這個計劃在經過各界人士的研究之後,都覺得是個劃時代的大膽設想,而主持這個計劃的美國金融界人士更是對其充滿信心。結果,Enron公司由於這個計劃,理所當然地成為金融界投資避險資本的首選。當大量風險投資進入網路時,Enron公司得到的基礎投資也更多,幾乎是不受任何條件限制,而鼓吹Enron公司「能源——金融」計劃的美國金融界人士和投資機構,更是希望Enron一舉成功,並能給美國金融以及世界能源帶來一個嶄新的面貌。金融界在資本上全力支持Enron並全力鼓吹Enron「能源——金融」,企圖讓全世界的能源納入美國金融體系,規避美國能源在未來可能會受到的他國限制,讓未來的能源特別是電力和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