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詢問關於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歷史資料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 時間: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繁榮,法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經濟增長,英國經濟則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脆弱而缺乏競爭力的日本在接二連三的危機中震盪,相反,德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國內社會動盪,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重新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種極不平衡的繁榮終於以一場大蕭條告終。
從技術上看,一戰以後的繁榮似乎有著很堅實的基礎。汽車、化學、電氣是這一輪技術革命的主導力量。美國的汽車產量從1919年的150多萬輛增加三倍,達到平均每六人一輛汽車的水平,其產值佔到全國總產值的8%。發電量增長一倍以上,各種電機及電器日益普及,電冰箱、洗衣機已成為日常用品。家電產值從1921年的1060萬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億美元。化學工業變得非常龐大。煉油業發展迅速,石油產量從1919年的0.86億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億桶。汽車輪胎的需要推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人造絲、化肥等新興產業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業仍然缺乏國際競爭力,船舶市場主要為英國和德國所佔領。製鞋及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失去國際競爭優勢,產量停滯不前,甚至有所減少。農業也長期蕭條。一方面歐洲各國保護本國農業,建立保護關稅,另一方面靠廉價勞動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糧食大量投入國際市場,使美國農產品出口不斷下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1929年美國出口小麥價值僅為1919年的1/3,肉類僅為1/9(1919年小麥出口值為10億美元,肉類出口值為7億美元)。然而,農業蕭條卻有力地推動了美國農場的現代化,依靠手工勞動的中小農場大量被兼並,農場主人數減少了50萬,農場規模迅速擴大。1930年,全國600萬個農場中300萬小農場僅生產了11%的農作物。此外,煤炭工業受到石油工業的替代,鐵路運輸受到汽車運輸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鐵路運輸業的就業人數從1920年的200萬減少到170萬。
但是,美國的繁榮不僅建立在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也建立競爭對手的犧牲和信貸增長上。從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額從20億美元增為35億美元。1926年,70%的汽車是通過賒銷實現的。更重要的是,美國工業品價廉物美,國際競爭力強勁,工業品出口越來越多,進出口相抵年年順差,數值由三、四億美元至十億美元不等,積累起強大的資本贏余。與此相應,則是英國經濟的停滯和日本經濟危機頻仍,德國巨額外債。從1924年到1929年間,英國工業生產僅增長12%,與美國相差甚遠。煤炭、鋼鐵、紡織等傳統工業均深陷困境。雖然汽車、電氣和化學工業發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國。英國貿易額仍一直佔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間每年的貿易額都在90億美元以上,但英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則從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業品出口佔世界份額從26%下降到22%,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達4億英鎊。貿易逆差越來越高,也使英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力量越來越強。1915年,英國已經以籌措戰爭經費為由,對進口汽車、鍾表、樂器和電影等徵收33.3%的從價稅。這種關稅直到1924年(戰爭結束後第7年)才被工黨政府終止,但1925年保守黨政府又重新開征,而且范圍有所擴大。英國工業缺乏競爭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恢復金本位制時英鎊的定價過高。雖然如此,由於有國際投資利潤迴流,英國的國際收支還勉強保持平衡。
法國的情況特別好。法國得到了德國81。51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又收復了煤鋼產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了對薩爾產煤區15年的代管權,並奪取了德國在多哥、喀麥隆、敘利亞、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統治權,加上實行比較嚴格的貿易保護,使法國工業和農業在20年代迅速發展。與美、英兩國相比,法國重工業的進展尤其令人矚目。生鐵產量從1919年的133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1036萬噸,鋼產量從1919年的129萬噸增長到1929年的972萬噸。汽車、電力、化學等新興工業發展更快,汽車產量從1920年的4萬輛增長到1929年的25萬輛。更有意義的是,由於法國一方面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卻用低定價的法朗打開國外市場,法國出口猛增,至1923年時,已超過進口5倍之多,進出口總額則從1918年的270億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億法郎。巨額貿易順差加上投資利潤迴流,黃金大量流入法國。1928年以後,法國擁有的黃金僅次於美國。法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從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時的8%。
義大利也不錯。1925年的工業生產是1922年的157%。棉紡織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都進展迅速。但義大利的經濟發展水平還遠遠落後於法國,甚至落後於日本。1929年時,義大利的汽車年產量才達到5.4萬輛。
德國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直到1924年,由於付出巨額賠款,失去大量工業和運輸設施,德國物價失去控制,財政經濟一片混亂。1924年,英國出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需要,美國出於利用德國工業能力獲利需要,兩國又都不希望德國步俄國後塵發生革命,故出台了一個「道威斯計劃」,給予德國8億金馬克的貸款。在此計劃的鼓勵下,國際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從1924年到1929年,外國投資總數高達320億金馬克,美國資本為主,英國資本其次。這一時期,由於得到的資本多,而付出的賠款少,德國工業設備得以普遍更新,生產技術水平躍居世界前列。不僅如此,得到外國資本的多為實力雄厚的德國各大壟斷工業集團,這進一步增強了德國工業的壟斷程度。蒂森、克虜伯、西門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實力較前更為強大。但是,作為一個國家,德國債台高築,且需支付大量賠款。雖然工業生產能力得以迅速恢復,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艱難。只要德國出於穩定政局需要,推遲償還債務,推遲支付賠款,或者在德國的投資利潤不能實現,則國際經濟循環將立刻中斷。
日本的情形與德國頗為相似。雖然日本是戰勝國,但是日本工業能力很弱,完全經不住美歐各國工業的打擊。一戰剛結束時,英、法、德等國的經濟尚未恢復,日本得到了美國工業的大量訂單,絲織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國,經濟一度繁榮。但隨後,歐美各國商品大量湧向日本及亞洲市場,日本貨節節敗退,導致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業總產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業88.2%,采礦業55.9%,機器製造業55.9%,生鐵16.7%。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降達55%-82%。出口下降40.3%,國際收支逆差達3.5億日元,外匯儲備從13億日元減少到6億日元。事實上,由於日本缺乏國際競爭力,從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貿易逆差達33億日元。農業也未能倖免。3500個繅絲廠停工,200萬蠶農陷入絕境。同時,國際廉價糧食大量輸入日本,加上國內市場蕭條,糧食價格一跌再跌。此後,米麥產量長期停滯。19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東京和橫濱的建築絕大部分被毀,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之巨,使已經處於深度蕭條中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震後,從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國舉借巨額外債,數量高達9.1億美元。靠借錢和戰爭中撈取的儲備,日本政府向國內各大財團發放高達13億日元的救濟貸款,這樣,日本經濟才逐漸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於擁有大量未經整理的震災票據而周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經濟危機和蕭條繼之而來。政府共撥款12億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銀行。還未等日本喘過氣來,從美國爆發的更大危機又來到了。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意義深遠的後果,其一是欠下巨額國際債務,成為引發大蕭條的國際債務鏈的重要環節。其二是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日本工業高度壟斷化。壟斷財團控制的日本經濟一方面強加技術更新,另一方面則是實行貿易保護。更加意味深長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債務、實行軍國主義的政治力量的進一步壯大。從這個角度看,關東大地震對於日本的意義正如一戰失敗對於德國的意義,而德國和日本的巨額債務則又是美國繁榮所系。
極不平衡的繁榮孕育著極不平常的危機。在短短三年投資熱潮後,從1927年起,德國工業危機已經開始形成。由於沉重的債務和賠款償付,德國國內市場狹小,巨大的新增生產能力必須在高速出口增長中實現。然而,美、英、法等國既要德國的賠款,又拒絕進口德國的工業品,使德國的巨額投資利潤無法實現。1929年3月,英國裴熹爵士在全國貿易會議發發出警告說:「我們正遭到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威脅。由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政府採取貿易限制政策,以致債務國無法還債,我們正面臨著這種危機。我們現已無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潰。那些貸款國家的錢收不回來。」
這場危機果然爆發了。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暴跌。從那時起至1932年,紐約股票價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證券貶值總計840億美元。紐約股市跌暴後,美國經濟陷入危機。美國大量抽回對德國的投資,德國經濟跟著全面崩潰。英國在德國也有大量投資,英國證券市場應聲倒地,英國經濟陷入危機。法國經濟的獨立性相對高一些,但也擺脫不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而且此前法國經濟本身的也早已出現投資過熱,到1930年,法國終於陷入危機。這樣,一場席捲全球的大蕭條拉開了序幕。
美國是債務繁榮的受益者,也是債務鏈斷裂的最大受害者。從1929年到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從2036億美元降為1415億美元(按1958年價格計算),降幅高達30%。工商企業倒閉86500多家,工業生產下降55.6%,進出口貿易銳減77.6%,企業利潤從100億美元下降至10億美元。危機最嚴重時,美國主要工業企業基本停止運行。汽車工業開工率僅為5%,鋼鐵工業15%。農業也慘遭劫難,穀物價格下降三分之二,農業貨幣總收入由1929年的113億美元減少為47.4億美元。銀行系統首當其沖,破產數高達10500家,佔全部銀行的49%。黃金外流,存款被擠兌,到1933年3月時整個銀行系統陷入癱瘓。失業率(不含半失業者)高達25%。1933年以後,美國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所謂「特種蕭條」時期。盡管有「新政」等緩和危機的措施,美國經濟仍然復甦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戰爆發以後的1941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才超過危機前的1929年。
德國是危機的主要發源地,也是危機的主要受害者。從1929年到1932年,德國工業設備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業生產下降了40%,對外貿易額下降60%,物價下跌30%。其中,主要工業產量下降幅度更大,鐵產量減少70%,造船業產值下跌80%。工業危機反過來又導致了金融危機。1931年7月,德國達姆斯達特銀行倒閉,引發銀行擠兌風潮,國家黃金儲備由23.9億馬克減少到13.6億馬克,柏林九大銀行減為四個。失業率急劇上升,1932年高達43.8%,加上半失業者22.6%,則1932年德國全失業和半失業人數高達工人總數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業率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土壤。應該承認,希特勒政權對外取消債務,對內實施國民經濟軍事化,的確使德國的工業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經濟迅速發展,失業率迅速下降,1938年時失業率低至1.3%。從1932年到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而鋁、鎂和車床的產量竟高於美國。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2.1倍,消費資料生產也增長了43%。與德國相比,美國羅斯福的新政則只是暫時緩解了蕭條。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國參戰後,美國國民經濟也轉入戰時計劃經濟軌道,美國才徹底擺脫了大蕭條。雖然德、美兩國的政權性質和所信奉的意識形態大不相同,但就擺脫市場激烈競爭產生的蕭條而言,卻有著內在的共同性:停止經濟戰爭,統一調配資源,社會各階層所得比例相對穩定。
危機對日本的打擊也十分沉重。從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進口下降71.7%。大批銀行和工商企業破產倒閉,主要工業部門開工率只有50%,工業總產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鐵30.5%,鋼47.2%,船舶88.2%,棉紡織品下降30.7%。農業總產值也下降了40%,生絲價格猛跌,占農戶總數40%的養蠶農戶遭到致命打擊。日本的對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從1931年開始,政府通過以「重要產業統製法》為首的一系列經濟統製法令,把工、農、金、貿各領域控制起來;又在各個部門中強行組織卡特爾和托拉斯,把中小企業置於財閥的控制之下。然後對各壟斷企業發出大批軍事訂貨,從1931年到1936年,軍事訂貨共達50億日元之巨。在此期間,政府還投資10多億元興建、擴建和改組國營軍事工業。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財閥。到1937年,八大老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倉、淺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財閥(日產、日氮、日曹、森、理研)擁有的資本達41.7億日元,佔全國公司總資本的27.2%。在接受軍事訂貨的110家企業中,擁有實力的工廠幾乎全是屬於三井、三菱、住友、大倉、久原等少數財閥的。在經濟壟斷化的前提下,日本企業在國內市場保持壟斷性高價,對外則實施低價傾銷,以獲得必要的外匯,購買戰略資源和工業設備。從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額由11.5億日元增至21.8億日元。其中棉紡織品的輸出,在1933年超過英國而居世界第一,震動了歐美各國。
英國的危機相對緩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國經濟長期處於停滯或緩慢發展狀態,剩餘資本主要投放到國外;二是英國在危機後加強了貿易保護,使英國工業的相對市場份額有所擴大。從1929年的最高點到1932年的最低點,英國工業生產僅下降了32%,遠低於美國。但主要工業部門也受嚴重沖擊,鋼產量下降46%,生鐵產量下降53%,紡織品生產下降三分之二,煤產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國對農業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以前,英國農業受危機影響嚴重。對外貿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從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對外貿易的逆差從1930年的3.9億英鎊增加到1931年的4.1億英鎊,與此同時,投資利潤迴流卻從4.1億英鎊減至3億英鎊,英國第一次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危機促使英國最終放棄自由貿易政策,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也促使英國放棄金本位制,英鎊大幅度貶值。前者保護了英國的國內市場,後者增強了英製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兩者的合力使英國成為大蕭條的相對受益者。
法國經濟相對獨立。它既沒有對德國的大量債權,也沒有與此相應的工業設備輸出。二十年代的法國繁榮主要依靠德國賠款提供資本擴大生產,依靠低價法郎擴大出口。因此,當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時,法國還處在繁榮的頂峰。1930年中,在本國投資過熱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沖擊下,法國「貝殼銀行」破產,經濟危機才波及法國。即使如此,法國的危機深度也低於美國。以1929年危機前的最高點與1932年危機時的最低點相比,工業生產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業下降47.4%,機器製造業下降42.6%,建築工業下降55.6%。輕工業的危機似乎更嚴重。1932年法國輕工業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於法國應對危機的措施不力,法國的危機持續時間最長。在英鎊、美元相繼貶值,貿易壁壘高築,日本、德國工業軍事化,並對外實施傾銷的前提下,法國卻繼續維持金本位制,法國工業繼續相對分散,法國工業的出口競爭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國出口幾乎比1929年減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法國所佔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與此同時,法國對外投資的收入卻由於外國債務人的破產而減少,降幅達50%以上。由此,法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日益擴大,1932年時即達50億法郎。在財政上,法國不但沒有採取擴張政策,反而強調財政平衡,堅持通貨緊縮。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國才被迫將法郎貶值29%。此後到1937年4月,法國出口增加了12%,工業生產增加了13%。但是,這一措施來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國再次陷入經濟危機,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貶值。
總的來看,危機進一步加強貿易保護,調整了各國經濟的相對地位。英、德、日等國應對危機的措施及時正確,其國際市場份額提高;美、法兩國的應對措施則顯得遲緩、乏力,國際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美國的損失特別值得注意。美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於1913年時的36%。美國所擁有的巨額戰債化為烏有,外國投資大量抽回,1938年,美國國外投資存量減少為115億美元,比1929年減少三分之一。美國的國際貿易地位也急劇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國的進口份額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國則依靠其廣大的殖民地奪回了世界貿易總額的首席位置。英聯邦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國關稅特惠制。德國也在其統治區及殖民地(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實施貿易封鎖。在亞洲市場上,美國的貿易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日本和德國。美國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重新奪回失去的國際市場份額,並再度稱雄世界的。
『貳』 美國經濟危機,1929——1933
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一、羅斯福是如何實施新政的 在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爆發於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和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致於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不可迴避的要研究這段歷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國還是一片歌舞昇平,夏季的三個月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165上升到258,人們見面時不談別的,只談股票,直至9月份,美國財政部長還信誓旦旦地向公眾保證:「這一繁榮的景象還將繼續下去」。但是,10月24日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經濟大蕭條,從此,美國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逐步被存貨山積、工人失業、商店關門的凄涼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業破產, 5500 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GNP 由危機爆發時的 1044億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億美元,失業人數由不足 150 萬猛升到 1700 萬以上,占整個勞動大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 1913 年。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農民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 32 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 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 , 即復興 (Recover) 、 救濟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間制訂的15 項重要立法中 , 有關金融的法律占 1/3 。羅斯福於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 , 允許盡快復業。從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 1929 年危機爆發前的 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採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 ,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 ;4月19日 , 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 30 億美元紙幣 , 並使美元貶值 40.94% 。通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這些措施 , 對穩定局勢 , 疏導經濟生活的血液循環,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間,羅斯福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這兩個法 律成了整個新政的左膀右臂。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 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 , 他們的貢獻將是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救濟工作。 1933 年 5 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 1700 多萬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維持生計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但這部分財源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無異於杯水車薪。解決這一復雜的社會問題,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辦到。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 18 歲到 25 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辟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萬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個營地勞動。到美國參戰前,先後有 200 多萬青年在這個機構中工作過,他們開辟了 740 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平均每人每期干 9 個月,月 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面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 之間的使用比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新政期間,全美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可分成兩大系統:以從事長期目標的工程計劃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後撥額 40 多億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資近 10 億美元 ) ,後者在全國范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梁、堤坎、下水道系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 , 先後吸引了 400 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後來又繼續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最著名的是國會撥款 50 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二者總計雇傭人員達 2300 萬,佔全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戰前夕,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 180 億美元,美國政府藉此修築了近 1000 座飛機場、12000 多個運動場、800 多座校舍與醫院,不僅為工匠、非熟練工人和建築業是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給成千上萬的失業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承擔執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濟計。這一筆錢經過工人的口袋、通過不同渠道和消費,又回到了資本家手中,成為以政府投資刺激私人消費和個人投資的「引動水」。 從 1935 年開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著重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系法案、公用事業法案等法規,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新政成果。羅斯福認為,一個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業體系之中,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是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社會保險應該負責「從搖籃到墳墓」整個一生。為此,制定了《社會保險法》,法律規定,凡年滿 65 歲退休的工資勞動者,根據不同的工資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養老金。關於失業保險,羅斯福解釋說:「它不僅有助於個人避免在今後被解僱時去依靠救濟,而且通過維持購買力還將緩解一下經濟困難的沖擊。」保險金的來源 , 一半是由在職工人和僱主各交付相當工人工資 1 %的保險費,另一半則由聯邦政府撥付。這個社會保險法,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強烈願望,受到美國絕大多數人的歡迎和贊許。 1937 年5月24日 , 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受到廣泛注意的關於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認「我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從事農業或工業,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們必須銘記我們的目標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現在營養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們知道,當我們工人的一大部分還沒有 就業的時候,超時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資是不能提高國民收入的。」由國會沒有對法案採取行動, 1937 年 10 月 12 日,羅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過。這就是《公平勞動標准法》 ( 又稱《工資工時法》 ) ,它的主要條款包括每周 40 小時工時,每小時 40 分最低工資;禁止使用 16 歲以下童工,在危險性工業中禁止使用 18 歲以下工人。關 於最低工資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日後陸續有所調整。這些社會立法,雖屬社會改良的范疇,但對廣大人民特別是工資勞動者甚有好處。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寡而徵收的累進稅。對 5 萬美元純收入和 4 萬美元遺產徵收 31 %, 500 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徵收 75 %;公司稅過去一律是 13.75 %,根據 1935 年稅法,公司收入在 5 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 12.5 %, 5萬美元以上者增加為 15 %。 到 1939 年,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多數措施是針對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後果的具體考慮,還有一些則是從資本主義長遠發展目標出發的遠景規劃,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國避免了經濟大崩潰,有助於美國走出危機。從 1935 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國民生產總值從 1933 年的 742 億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億美元,失業人數從 1700 萬下降至 800 萬 , 恢復了國民對國家制度的信心,擺脫了法西斯主義對民主制度的威脅,使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盪,為後來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二戰以後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 誠然,羅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國家資本主 義,以克服經濟危機,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新政」是他醫治資本主義社會的疾病在常規療法不能奏效的情況下試用的一種試驗性的療法。事實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處,這也每每成為他的政敵發難的理由。「新政」實施過程中利益受損的階層也曾予以抵制和誹謗,甚至作為新政初期重要內容的《工業復興法》及另外兩項法案也在時隔兩年後被最高法院裁定為違憲。但是,只要我們真正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審視「新政」,就不難看出,「新政」號准了美國經濟 和社會生活的脈博,「使人們能夠重返工作,使我們的企業重新活躍起來」的口號,符合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充分喚起了他們的積極性。羅斯福把保持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保證公民就業作為政府的責任,尤其是以工賑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項目,不僅大大緩解了失業困難,刺激了經濟的早日復甦,而且許多基礎設施建設使美國經濟受益無窮。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發生大蕭條的措施和政策,為美國投入二次大戰及戰後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羅斯福也因此成為自亞伯拉罕·林肯以來最受美國和世界公眾歡迎的總統而永載史冊。 二、我們應怎樣借鑒新政 盡管我國經濟已經實現軟著陸,發展的勢頭良好,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相當多的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下崗和失業人員增多,就業壓力加大;農業基礎仍然薄弱,經濟建設中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現象比較普遍,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金融監管不夠健全,金融秩序在某些方面比較混亂;地區發展差距仍然明顯存在,收入分配關系還沒有理順,城鄉都有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對 5.8 萬戶國有工業企業追蹤監測表明 , 「 1 至 4 月份國企指數再度下滑,達到- 109 點,比 1 至 3 月份下降 28 點,比上年同期下降 103 點……國有虧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 , 虧損面擴大 , 虧損額上升 ,1 至 4 月份虧損額 上升 31.6 %,造成全部國有企業凈虧 88.7 %億元。」又據一九九七年 度勞動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公有經濟吸納就業人數減少,到去年年底全國國有企業尚有下崗未就業人員 634.3 萬人」 , 在全國 8.46 億勞動力中,每年新增就業人員就有 710 萬 , 占勞動力總數 8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又常常處於間歇性待業狀態。應當明確,這些問題的出現是我們在改革深化、經濟發展中的必然現象,是前進中的問題,根本不同於西方國家經濟危機時期發生的大量失業現象,也有別於我國六十年代經濟困難時出現的就業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解決這些問題,只能立足現階段實際,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措施。現實是歷史的重復和延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三十年代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的「新政」措施,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美國的國情和我國當前面臨的情況也大不相同,但其對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尤其是啟動市場和實施「再就業」工程,還有諸多可資借鑒之處。1 、強化金融監管力度,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現代金融政策對國民經濟具有極大的調節作用,而現代經濟危機也多由金融界的混亂引起。去年以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波及許多國家,我國由於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保持了金融市場和人民幣的匯率穩定。但必須從中吸取教訓,採取積極措施,努力防範和化解可能出現的消極影響。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大量的產品以出口東南亞國家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影響也是明顯的,會使一些企業的經營形勢更加嚴峻,導致下崗、失業的職工人數越來越多。這也警示我們,要時刻注意虛擬資本急劇膨脹的負面影響,預防「泡沫經濟」的出現,保持適度外匯儲備,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疏散金融風險,在開放外資和金融市場方面一定要慎重行事。同時,要在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上狠下功夫,盡快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努力消除投資膨脹、房地產和股市過熱、低水平重復建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急劇增加等因素對經濟發展造成的隱患,從多方面做好抵禦金融危機的准備,防止由於金融政策的失誤對國民經濟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2 、以工代賑 , 啟動市場。政府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 通常能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起到經濟學上所說的「乘數效應」。這方面,「新政」通過興辦基礎設施和公共項目促進經濟復甦並藉此幫助失業者的做法堪稱典範,世人有目共睹。目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仍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也使通過增加國內投資和國內需求來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增長顯得更迫切、更有必要。推行這個戰略措施,我們有許多有利條件:城鄉居民儲蓄余額近 5 萬億元,儲蓄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有外匯儲備和外幣存款 1800 多億元,社會上還有數萬億元手持現金和流動資金;有各類庫存、積壓物資近千萬元,糧食儲備豐富;全國轉產的國有集體企業有數萬億元資產的廠房、設備、場,有條塊分割體制下形成的盲目建設、重復投資項目和半截子工程等等。同時,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亟需在這些領域施展才能,開辟新的就業門路。中央已經根據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需求,在擴大內需、增加投資等方面採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提出了三年增加政府投資 7500 億美元的計劃。現在要緊的是加強投資啟動,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金向社會發行建設公債,在全國有計劃地逐批興建農田水利、鐵路、公路、文化體育設施及其它公共工程項目,開發一批投資小、見效快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全體國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刺激合理消費,促進生產,盡快形成「經濟增長、財富增加、收入提高、需求擴大」的良性循環鏈。 3 、注重保護和發展民族工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由於國家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三資」這些年呈現出急劇上升的勢頭,對增強我國整體經濟實力,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產品更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給民族工業的發展以擠壓。毫無疑問,我們應當繼續實行吸引外資的政策,但制定保持民族工業的政策更是我們國家長久發展的大計。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為他們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提供優惠的政策,特別是信貸政策,促其更快更好地發展。只有給民族工業創造更加適宜的政策和社會環境,給民族工業減輕稅負,重視科技改造、科學管理,才能逐步增強其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改造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資本、資源流向工業,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4 、重視農業,強本固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人民的小康。羅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榮和鄉村的振興聯在一起考慮,強調「如果農村人口沒有足夠的購買力購買鞋子、衣服、汽車,那麼工業 中心也要受苦」。在政策上則重視對農業的救濟、植樹造林,由政府開發電力資源等等。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居住在農村。近年來,農業的基礎地位在一片「加強」聲中實際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農村市場遠沒有開發起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實惠,但對農業不合時宜、不分章法地亂干預,農副產品的賣難和不斷加重的農民負擔又在不時地抵銷著這種實惠。農村存在著大量剩餘勞動力,卻又有大量的草場、荒漠、荒山、灘塗等資源無力開發。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市場的萎縮是整個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的重要因素。無論從社會穩定、城鄉協調發展,還是從提高中華民族素質、文明水平的角度來看,都必須重視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問題的研究,從宏觀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經濟發展計劃,在政策上給予農業、農村、農民進一步的扶持、引導和幫助,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當前,在啟動農村市場、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調整農村經濟結構、開發利用農村閑置資源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除了政策、科技、投入以外,積極引導、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下崗分流人員投身這些領域,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 5 、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大力促進再就業工程。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實際是自八十年代農村改革以來的第二次生產力解放運動。勞 動力始終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因素。充裕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特而巨大的投入要素。一個窮困潦倒的天才,如果生活的唯一目的是考慮如何才能不再挨餓,那麼縱然他是蓋世英雄,也難有用武之地。在我國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大量的被精減幹部和下崗職工中,絕大部分是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才,起碼也是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熟練勞動力。在原有體制下,這些巨大資源並沒有得到合理配置,有些被長期閑置,甚至有些在逆向運動,產生負面經濟效益,這是最大的浪費。回顧農村改革的歷程,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目前分流下崗的勞動力群體,從總體上看,與農村勞動力相比,無論在知識結構、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內外交往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更大的優勢,是一筆寶貴財富。一旦這些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優化組合,將是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一股巨大力量。用好、用活這些人才資源,各級政府責無旁貸。政府各部門應該以此為目標,根據各自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逐步建立完善系統的再就業機制,做好就業服務工作,加快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建立和完善勞動力供求信息網路,為下崗職工提供求職、招聘信息,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訓,引導下崗職工自主擇業、自強創業、依靠市場找職業,從多方面提高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能力,為實施再就業工程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力爭使全國絕大多數勞動者「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活干」。 6 、建立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我國的下崗分流人員中,國有企業職工占絕大多數。幾十年來,他們為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企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造成目前許多國有企業隱入困境、富餘人員過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在就業模式、就業制度上,對勞動力實行由國家主要是由國有企業包下來的辦法,還有如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導致產品沒有市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有的由於企業用人不當,管理不善造成企業停產停工,職工不得不下崗待業;有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慢,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有的是由於企業產品、技術和經濟結構調整而導致職工調整和轉移就業崗位,等等。現有政府機關也大多是計劃經濟時 期的產物,數次改革都沒能走出「膨脹-精減-再膨脹-再精減」的怪圈,導致人員越來越多,而職能沒有大的轉變,甚至有些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起到了一些負面作用。企業和政府機關的這些 富餘人員必然要在改革進程中首當其沖,率先加入下崗待業的行列,這是大勢所趨。但這部分人決不是社會的包袱,他們用自身下崗的實際行動為國家各項改革創造了良好環境,用特殊的方式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政府和全社會要盡全力解決他們的困難。羅斯福「新政」的最初措施就是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由政府撥出專款用來給失業者提供工作,一時找不到工作則作為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費用。我們欣喜地看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此已有明確的認識,並正在付諸於各種實際行動。最近召開的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已作出相應的部署,明確了政府、企業、社會分別承擔的責任。在我國,由於下崗、失業現象出現的時間短,而政府的再就業機制、措施還不完善、不配套,在下崗失業職工沒有找到新的就業崗位以前,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費用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事關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抓好。 7 、健全法律法規,保證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法律的逐步健全完善是分不開的。羅斯福新 政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在推行過程中頒布實施了一整套法律法規,把新政措施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如先後頒布的《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社會保障法案》、《工資工時法》等。在向市場 經濟體制轉化過程中,我國的就業政策已由「統包統配」變為指導就業,由政府安置變為市場調節。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入,下崗、失業和再就業日益成為新的經濟現象,亟需政府部門全方位建立社會保障,為下崗失業職工進行失業、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等,尤其 需要以法律手段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這樣有助於廣大職工在失業下崗後既可不過分依靠救濟,又能維持基本的購買力,緩解經濟困難對他們的沖擊。要努力保持各項政策、法規的嚴肅性,確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時又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避免執行不一,出現互相撞車的現象。如我們既然鼓勵下崗失業職工積極從事個體私營經濟,就要同時保證堵住向他們亂攤派、亂集資、亂罰款的口子,真正使他們的正當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 8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公民充分就業是政府的應盡職責。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政府的正常干預和宏觀調控。回顧人類發展歷史,人們會發現,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否則,便會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每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政府的制度就必然發生相應的變革。我國現行政府機構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計劃經濟條件下逐步形成的。過去雖然進行過多次調整和改革,但由於歷史條件限制和宏觀環境制約,很多問題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已經明確了政府機構改革的基本思路,自身改革已逐步納入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機構改革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裁撤機構、削減冗員,而在於徹底轉變傳統的治理國家的方式,採用先進科學的方法,迅速適應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要求。根據這個要求,本著精減、統一、效能的原則,著重在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建立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上下功夫,對政府部門該加強的加強,該合並的合並,該撤銷的撤銷,並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合理調整部門的職責許可權,加強宏觀調控和執法監督部門,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完善行政運行機制,決不能允許幾個部門辦同一件事的現象繼續存在下去,為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
『叄』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時,除了資本主義國家受到了影響,亞洲國家受到影響了嗎
當然了,那是全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沒有國家能跑得了。
亞洲影響最大的是日本,他們就是國內經濟崩得太慘才選擇進行對外侵略。
中國當時也很慘。
『肆』 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為什麼會出現股票大拋售
經濟危機導致大部分上市公司面臨倒閉,如果上市公司倒閉的話,那麼公司發行的股票也就是一張廢紙了。。所以趕緊賣,。。能賣多少算多少。。總比變成廢紙要好
『伍』 1929美國經濟危機
為什麼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始於股票行業?---------------股票行情先於經濟走勢。經濟危機歸因於股票下跌是不對的。危機另有其他原因。
以及後來的滯漲現象出現後,為什麼政府減少干預經濟,不是應該加大幹預力度進行扶持嗎?---------------政府幹預的財政政策本身就是最大的無效率之源,長期擴張的財政政策導致滯漲。只能在市場失靈時短期干預。
內生增長理論 不錯。
『陸』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後有什麼行業最先興起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
1920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經濟危機。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在股票、債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速增長,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跡。從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產率增長幅度達4%。與此同時,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雖然清教徒傳統的價值觀念仍在農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導道德觀念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財致富成了人們最大的夢想,投機活動備受青睞,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以及享樂之風盛行。相當一部分人終日沉醉於物質享樂之中,而精神生活則體現出浮躁和粗鄙,以至於許多美國歷史學家把這時的美國稱為精神上的「飢餓時代」或「瘋狂的20年代」。
『柒』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中發生的事
1929年10月29日
在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裡,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旋渦之中,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狂熱的華爾街
20世紀20年代,在經歷了一次大戰和死亡2000萬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後,世界進入一個暫時的和平時期,人們開始享受災難之後的歡愉:經過幾年的調整後,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尤其是美國,它在許多經濟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和穩定的國家。
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樂觀的情緒為20年代的股市大發展創造了條件。1921年,美國資本市場新發行的證券是1822種,到1929年達到了6417種。《紐約時報》工業指數從1921年的低點66.24反復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歷史最高點。
當時,融資購買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們還可以通過「定金交易」花一美元買到價值10美元的股票,人們第一次發現賺錢的機會是那麼多。於是,大量中小投資者爭相涌進股市。每天,人們熱切地討論著股票走勢,小道消息滿天飛。隨著股價扶搖直上,華爾街陷入了狂熱之中,電梯工、接線員和報童也和金融巨頭一起玩起了股票。華爾街甚至成了遠道而來的旅遊者參觀的去處:每天早上,旅遊者們夾道歡迎那些來上班的經紀人們,向他們鼓掌。
美國做了個噩夢
危機已經悄悄降臨,人們卻沒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機狂潮中被炒得離譜的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這絲毫沒有給華爾街的瘋狂帶來多少警醒。從1928年開始,股市的上漲進入最後的瘋狂。事實上,在20年代,美國的許多產業仍然沒有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復過來,股市的過熱已經與現實經濟的狀況完全脫節了。
1929年3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股票價格的高漲感到了憂慮,宣布將緊縮利率以抑制股價暴漲,但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從自身利益考慮,向股市中增加資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經紀商和銀行家們仍在極力鼓動人們加入投機。甚至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失去了冷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不僅自己融進了投機者的行列,而且還在公開演講中宣稱:「股票價格已達到了某種持久的高峰狀態。」
不過,也有不少人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從股市中脫身者之一。他對自己說,如果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裡面了。這個明智的選擇使他提早撤出資金,為其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1929年夏,股票價格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潰已經近在眼前。9月3日,華爾街的一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華爾街的金融餐會上說了一句話:「股市遲早會崩盤!」這句話被《道瓊斯金融》發表。其實,這位先生在此前的兩年中一直重復著這句話,卻只被人們當做笑談,沒想到這次竟一語成讖,千古留名。此話不久就傳遍了全美國,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股市立刻掉頭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驚動了總統胡佛,他趕緊向新聞界發布講話說:「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產和分配並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關的政府財政官員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時人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曇花一現的上揚後,就開始了噩夢般的暴跌。
跳樓的不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雖然當天中午多位銀行家和財團老闆決定出資托市,暫時穩住了股票價格,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穩定。
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文告說:「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力圖以此刺激新一輪投資。然而,過了一個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費了。
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這一天,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來了。早晨10點鍾,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開市,猛烈的拋單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經紀人被團團圍住,交易大廳一片混亂。當天收市,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1點,而道瓊斯指數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員將這一天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記的人跳樓自殺。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盪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這場史無前例的股市大暴跌從1929年延續到1932年,並成為整個30年代大蕭條的導火索。從1929年最高的381點到1932年7月的最低點41點,道瓊斯股票指數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值只相當於1929年9月的1/6。
股災造成了美國股市、銀行與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形成了惡性循環,並從美國波及到了整個世界,使人類經歷了5000萬人失業、上千億美元財富付諸東流、銀行倒閉、生產停滯、百業凋零的黑色大蕭條年代。
經濟學家研究,這次股市崩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股市的過度狂熱沒有得到適時的引導,而融資買賣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賣壓之下失去控制。二是當時美聯儲運用調高利率的錯誤貨幣政策,使得貨幣供給量大幅減少,造成市場資金轉向其他投資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勢。
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後,對美國證券監管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理智的約瑟夫·肯尼迪被任命為主席。此後,經過羅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戰對經濟的刺激,美國股市逐漸恢復元氣,到1954年終於回到了股災前的水平。
『捌』 求詳細解答: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期
C |
『玖』 習題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
第1題選d的原因是: 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自身的弊端,它是無法避免的.只要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一直會持續出現.周期大概是10年一次.
世界市場是1929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但是仔細查看1929危機的歷史,會發現雖然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在同時期發生巨大危機,但它們之間並沒有顯著增加的貿易關系.所以a並不能做主要原因.
所以該題應該選d.
第2題,bcd當然都是正確選項了,然後我們再來看a.
1929經濟危機的起始點是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的集聚崩盤.1929年10月29號也被成為"黑色星期5".
那時的情況和今年有點類似,但是形式更加惡劣.
在10月29號之前,美國實行開放式市場經濟,政府完全不參與任何市場行為,導致紐約股市一路看漲,幾乎所有市民都把錢投入股市.而在經濟一片繁榮的景象背後卻是一個巨大的泡沫.
10月29號星期5,股市情形急轉直下.到了第二個星期一,當人們還在幻想"繁榮"的經濟會使股市好轉的時候,紐約股市已經徹底崩盤了.很多企業銀行破產,當然炒股的人也大多破產.銀行不再安全,慌張的人們涌進銀行取現,而政府又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導致了更多銀行的破產.Great Depression開始.
從經濟繁榮到危機,只有不到一星期而已,1929經濟危機其勢之猛,是前所未有的.所以a也是特徵之一.
以上個人見解.
『拾』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中的事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中有很多事,主要體現在金融、工業、農業等方面。
具體如下:
1、「繁榮」孕育泡沫 股指一瀉千里
20世紀20年代被當時人稱為「新時代」,財富和機會似乎向剛在一戰中獲勝的美國人敞開自己吝嗇的大門。通用汽車公司總裁表示「人人都應該富裕」。胡佛總統也認為,「貧民窟即將從美國消失。」 1929年10月22日的《紐約時報》頭條,「股票還會長。」可是,沒過幾天股市泡沫就開始破裂。其中,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10月2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10月24日,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紐約數家主要銀行迅速組成「救市基金」,希望力挽狂瀾;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道瓊斯指數跌幅達13%;10月29日,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當天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
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這相當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道瓊斯指數從9月3日到12月20日股指,下跌近40%;至1932年年終指數下跌了84%,市值損失超過 70%;再次回到1929年時股指的高點已是25年以後的事了。這次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2、股災鏈鎖反應引發經濟危機
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紛紛來臨。從1929年到1933年這三年中,有5000家銀行倒閉,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汽車工業下降了95%。1929年,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量從1929年的550萬輛下降到了1931年的250萬輛。到1933年,工業總產量和國民收入暴跌了將近一半。經濟水平倒退10年。從1929年第四季到1933年第一季,連續出現了14個季度的經濟負增長,累計負增長為-68.56%。失業率創記錄。股市崩潰的1929年,失業率為2.5%,之後失業率迅速上升,到1933年達到創記錄的25%,這意味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失業。經濟危機向全球擴散。1929年經濟危機另一顯著特色是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工業化國家。世界國際貿易從1929年的686億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億美元、1931年的397億美元、1932年的269億美元和1933年的242億美元。
3、經濟危機中的美國經濟發展,在"大蕭條"中,企業破產l09371家,重工業生產的縮減尤為嚴重,作為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標志的鋼鐵、汽車和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更是明顯。據1932年9月《幸福》雜志估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8%的人無法維持生計(1100萬戶農村人口未計在內),流浪人口達200萬,僅紐約一地1931年一年中記錄在案的倒斃街頭的案件就有2000餘起。這一時期出生的兒童身材矮小,後來被稱作"蕭條的一代"。
危機期間,一方面生產過剩,消費緊縮,導致商品積壓;另一方面普通美國人卻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貧困。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進河海,使這條河變成"銀河"。由於人們普遍對未來缺乏信心,導致社會道德進一步淪喪,盜竊、斗毆、兇殺案件層出不窮。羅斯福就職之日,胡佛送給新政府一句話:"我們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我們無能為力了。"
4、經濟危機終究導演世界性大蕭條
美國:從1929年到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從2036億美元降為1415億美元,降幅高達30%。銀行系統首當其沖,破產數高達10500家,佔全部銀行的49%。失業率(不含半失業者)高達25%。1933年以後,美國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所謂"特種蕭條"時期。盡管有"新政"等緩和危機的措施,美國經濟仍然復甦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戰爆發以後的1941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才超過危機前的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