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大豐鹽墾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深度套牢怎麼看 2024-11-05 21:26:24
科技部合並 2024-11-05 20:35:59
股票短線交易戰法 2024-11-05 20:05:14

大豐鹽墾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07 05:44:06

A. 張謇在1913年興辦的鹽墾企業發展如何

張謇的鹽墾企業系統也有很大發展。由於通海墾牧公司在1910年以後墾成的熟地增多,收益較大,加之大生各廠對於棉花的需要量日益擴大,所以張謇從1913年開始又連續興辦了一系列鹽墾公司。

B. 張謇先後創辦過那些企業

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C. 周扶九的人物簡介

江右商周扶九:勤奮拼搏、勇於開拓成富可敵國的中國首富—從25張鹽票到5000萬兩白銀
1831年周扶九出生於江西吉安廬陵縣(吉安縣)高塘鄉,四歲周扶九喪父。扶九隻讀了幾年私塾,16歲由伯父舉薦前往同村人在湖南湘潭開的綢布店當學徒。這家綢布號生意涉及廣東、安徽、浙江等省。周扶九在綢布號期間深受店主賞識,學徒未滿,就聯系業務、跑采購、催賬收款。由於他吃苦肯干,人又機智,得到先生和老闆的賞識。三年學徒期滿,便當上了先生,22歲時又被店主派往廣州當莊客。
正當周扶九扶搖直上,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太平軍直逼廣東、湖南等地。店主要扶九抓緊收回債款,有錢收錢,無錢用值錢的實物折抵。當時,食鹽經營實行「票法」,運銷食鹽均由官府發給稅後鹽票,鹽商憑鹽票運銷,第票可運銷食鹽800至2000斤。鹽商不僅可以憑票做食鹽買賣,也可將鹽票賣與他人經銷食鹽,因此,誰手中的鹽票多就可發大財。但太平天國革命事起後,鹽票身價大跌,每票只值20兩銀子,因此,周扶九在收債款時,便收了25張鹽票。豈料鹽票身價一跌再跌,直到一文不值,成了廢紙。店說不認帳,扣除他的薪水抵償損失,25張鹽票也歸周扶九所有。公元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復行票法,鹽票也越來越值錢了。
周扶九回到老家,以擺攤維持生計。這時,鹽票身價一漲再漲,一票可值四、五百兩銀子。一天,他在老婆的針線簍里發現了那25張鹽票,原來他老婆打掃房間時發現床腳下的鹽票,卻又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順手放在針線簍里的。周扶九喜出望外,將鹽票出租給鹽商,從此便財運亨通,生意越做越大。這正是:收鹽票招禍,失鹽票得福。因此,周扶九靠25張鹽票致富發家。
周扶九發家後不僅繼續做鹽票訴生意民,同時將積累起來的資本在長沙、常德等地開設錢庄,這樣,當時取易賺錢的鹽、錢兩業他都有了。不到20年時間,除長沙、常德外,武漢、揚州、鎮江、徐州、南昌、九江、贛州、吉安、上海、南京、蕪湖、湘潭等等都有他的錢庄,據說漢口有一條街都是他的財產,稱為「漢口一條街。」後來他坐鎮上海,各地的錢庄、鹽號均委派自己的親信當庄乏味(經理)。他在委任各地的經理時有三個積極條件,一是辦事穩重,誠實可靠;二是在他的店鋪服務時間較久,至少5年以上;三是和他有這樣或那樣的淵源關系。所以他的庄號經理中,吉安縣人佔大多數。
正當周扶九生活走上正軌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綢布號考慮到戰亂便要求周扶九趕緊收回外欠的債款,無錢用值錢的實物折抵也行。當時,食鹽經營實行「票法」,一張鹽票可運銷食鹽400至1000公斤。因此,鹽票就是財富。但太平天國運動事起後,鹽票身價大跌,周扶九收債款時收的25張鹽票身價一跌再跌,成了一疊廢紙。店主隨即對周扶九收來抵債的鹽票不予認賬,並以扣除周扶九薪水的方式來抵償自己的損失。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鹽票越來越值錢了,一張鹽票可值五百兩銀子以上。一天,周扶九無意間在老婆的針線簍里發現了那25張遺望的鹽票,周扶九失而復得鹽票後喜出望外,當即便將鹽票賣給鹽商,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財富。從此,周扶九依靠這第一桶金發家,生意越做越大。
周扶九憑著鹽票發家後,舉家遷往揚州,並開辦了鹽號和錢庄,經過多年的打拚成為揚州最大的鹽商。他既經營鹽的運銷,又從事鹽的產收,其鹽店、鹽垣分布通、泰各場。泰屬草堰場全部為商垣,由大小37家垣商控制著1035副煎鹽垣灶,周扶九是揚州最大鹽商。清末民初,因海勢東遷,淮南鹽業衰落,廢灶興墾大勢所趨。周扶九敦請南通張謇籌組草堰場大豐鹽墾公司。周扶九在一次發起人談話會上說:「敝處與劉府(劉梯青)首先提倡,茲承諸君認股贊助,無任歡迎。」大豐鹽墾公司成立時,周扶九說:「敝處除以垣產入股外,自當酌認若干(股)。」他說到做到,不僅一次將垣產作價43萬元入股外,還投入10餘萬元現金認購若乾股。大豐鹽墾公司定額股金200萬元,周扶九一人入股的垣產加現金就高達53萬余元,占整個公司投資總額的1/4以上。這對大豐灘塗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是一大貢獻。像周扶九這樣的開明鹽商,在兩淮是獨一無二的。
辛亥革命時,蘇北動盪不安,周扶九移家上海,作久住之計。那時,上海商業中心在四馬路、棋盤街一帶;後來的南京路、北京路,當年還是郊野地區,地價很便宜。周扶九在虹廟一帶買入許多地產。等到南京路成為上海商業中心,周扶九手中的地產都是寸金地。
光緒末年,周扶九是由傳統的生意轉移到新興產業的,由揚州轉移到新興工商業城市上海。周扶九又舉家離開揚州,來到上海,在虹廟一帶買下大量地皮,等到南京路成為商業中心時,周扶九又發了一筆大財。周扶九還在漢口、南昌、九江、吉安等地購置大量房產,吉安市有幾條街上的房屋為周扶九所建。周扶九在投資大量地皮的同時,周扶九進入上海的黃金買賣,資產擴大五倍,成為上海灘黃金巨子。
周扶九舉家遷往上海時已年過花甲,但他仍然在生意場上拼搏,地產、黃金生意之外,他還與清朝狀元張騫合資創辦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南通紗廠。周扶九與張勛合作創辦了江西首家「九江華豐紗廠」,後改為「久興紗廠」。到了暮年,他還雄心勃勃,與民國初的江西省省長陶家瑤合股投資興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潯鐵路。周扶九在上海後,已是富可敵國,資產達5000萬兩白銀,周扶九的生意保持終生不敗。
清末民初,揚州流傳蕭家的鹽,周家的錢,說的是江西吉安的兩個巨富撐起揚州半邊天。當年在揚州曾流行一句話:「周家的錢,蕭家的鹽」。這里所說的「周」指的是民國時期的巨賈周扶九,「蕭」指的是與周扶九同時代的揚州鹽商蕭雲甫。人們將「蕭」「周」並稱,可見蕭的家產同樣也是巨大的。在許多文章中,蕭雲甫被描述成揚州鹽業最後的大佬。在蕭雲甫等人之後,揚州的鹽業帝國走向黃昏。
周扶九初始在同鄉在湖南一家開的錢庄當學徒,後從經營鹽業起步,進而又從事金融業、房地產業、紡織業等近代實業,先後在南昌、武漢、鎮江、南通、長沙、常德、徐州、揚州等地開設錢庄、鹽號、商店、工廠、公司等足有數十家之多。關於周扶九在全國各地經營過程中,究竟留下多少房產、田地?周扶九六個兒子,十一個孫子、孫女誰也說不清。到1950僅他其中一個兒媳存有一張地契就有三萬畝棉花地。到1966年文革初,最後發放公管房屋定息時,當年僅他其中一個孫兒媳一房拿到一個季度的定息就是二萬四千元,故有人稱周扶九的家產富可敵國。周扶九去世後其原因有四:第一,其子孫商業才華遠遜周扶九。第二,業務范圍遍及南方數省,周扶九家業繼承人鞭長莫及。下屬經理人員營私舞弊,財氣散失。第二,時局動盪,軍閥混戰,軍閥借款、要款紛紛相逼,蒙受損失。第三,兒孫揮霍浪費,家門不幸,屢遭劫難。周氏後人在上海居多,亦有在台灣、香港。
古人雲:「不求金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周扶九憑25張鹽票起家,經營幾十年,積千萬家財,娶有一妻三妾,生有6個少公子。大少、二少雖均婚配,但都早逝,三少從小夭折,四少周徽閣雖任河南捐班侯補道,但未曾到任,五少周錫藩做過七品小京官,但為以巴結肅親王,加上嫖賭,先後耗費家財100萬元。只有六少周黻卿佐理商務,但才能比周扶九差遠了,五歲的獨生子被人綁票,因而憂郁成疾,過早地離開人世。周扶九的6個兒子有3個夭折或早逝,剩下的3個無建業之志,周扶九逝世後兒子揮金如土,周扶九一世英雄,富可敵國。可惜英雄無後,兒孫商業才華遠遜周扶九,無人接替發展周家事業。
「你不在江湖多年,江湖上還有你的傳說。」揚州鹽商中,周扶九始終是個話題人物,正史中有記,野史中有錄,口碑中有傳。
光緒末年,每岸線東移,鹽產量不斷下降。周扶九轉移經營方向,把興趣投向了墾殖業。和另一鹽商劉梯青邀請南通實業家張謇到草堰場組建:「大豐鹽墾有限公司」,成為最大股東,開墾鹽田,種植棉花。大大推進了大豐地區的植棉事業的發展。清末民初,因海勢東遷等原因,淮南鹽業衰落,廢灶興墾大勢所趨。在南通張謇的影響下,周扶九積極主張廢灶興墾。民國6年(1917),周扶九和另一個垣商劉梯青敦請張謇籌組泰屬草堰場大豐鹽墾公司,他將所有垣產盪地作價入股外,還投入十餘萬元現金。大豐鹽墾公司定額股金為二百萬元,周扶九的全部垣產盪地折價入股,再加上現金股額高達五十三餘萬元,占整個公司投資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周扶九在一次發起人談話會上說:「敝處與劉府(劉梯青)首先提倡,茲承諸君認股贊助,無任歡迎。」大豐鹽墾公司成立時,周扶九說:「敝處除以垣產入股外,自當酌認若干(股)。」他說到做到,不僅一次將垣產作價43萬元入股外,還投入10餘萬元現金認購若乾股。大豐鹽墾公司定額股金200萬元,周扶九一人入股的垣產加現金就高達53萬余元,占整個公司投資總額的1/4以上。這對大豐灘塗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是一大貢獻。像周扶九這樣的開明鹽商,在兩淮是獨一無二的。大豐公司總面積約七百平方公里,規劃面積7.47萬公頃,劃為35個區,其規模為淮南各鹽墾公司之冠。大豐公司的出現與周扶九的實力雄厚是分不開的。
與此同時,周扶九還看中了上海的黃金買賣,躋身於上海金融市場。由於實力雄厚,低價買進,待價而沽,往往獲得暴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北洋政府對德宣戰,風波迭起,金價大跌,很多商人大拋黃金,弄得傾家盪產。周扶九反其道行之,調動大批資金,大批買進。不久,大戰結束,金價猛脹三、四倍,周扶九發了一筆大財。實際上,周扶九在此時的上海金融市場上,已是一個黃金巨頭。
周扶九此時已年過花甲,仍然在生意場上沖殺拼搏;他與清朝狀元張謇合資創辦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南通紗廠,「辮帥」張勛復辟失敗,下野回到江西,周扶九又與他合作創辦了江西首家九江「華豐紗廠」,後改為「久興紗廠」。到了暮年,他還雄心勃勃,與民國初的江西省長陶家瑤合股投資興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潯鐵路。
周扶九為何如此發財,原因有四:
1.「顆粒歸倉」,鹽務有關的業務全由自己掌握,包括鹽田、鹽船、鹽號、錢庒等,全部利潤歸已。
2.及時調整經營方向,如開墾鹽田,辦紡紗廠,做地產。
3.敢於拼搏,運氣特佳。如上海的黃金生意,運氣好的周扶九發了大財,運氣不好的程霖生傾家盪產。
4.生活儉朴,珍視所得每一文錢,聚沙成塔。
周扶九去世後,其家財逐漸敗落,其原因有:
第一,時政變故,國家控制鹽業,其它行業受到各方面競爭沖擊,其子孫商業才華遠遜周扶九。
第二,業務范圍遍及南方數省,周扶九家業繼承人鞭長莫及。下屬經理人員營私舞弊,財氣散失。
第三,時局動盪,戰亂不息,稅費、軍費攤派沉重,耗損巨大。
第四,兒孫揮霍浪費,家門不幸,屢遭劫難,財失人亡。
周扶九 (1831--1920)名鵑鵬,字澤鵬,號凌雲,江西吉安廬陵縣(吉安縣)高塘鄉人,近代中國揚州最大鹽商、上海灘地皮大王、上海灘黃金巨子、近代中國實業家,其資產達5000萬兩白銀,是富可敵國的中國首富。
1831年周扶九出生於江西吉安廬陵縣(吉安縣)高塘鄉,四歲周扶九喪父。扶九隻讀了幾年私塾,16歲由伯父舉薦前往同鄉在湖南湘潭周永孚筆墨店當學徒。這家綢布號生意涉及安徽、浙江等省。周扶九在綢布號期間深受店主賞識,學徒未滿,就聯系業務、跑采購、催賬收款。
正當周扶九生活走上正軌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綢布號考慮到戰亂便要求周扶九趕緊收回外欠的債款,無錢用值錢的實物折抵也行。當時,食鹽經營實行「票法」,一張鹽票可運銷食鹽400至1000公斤。因此,鹽票就是財富。但太平天國運動事起後,鹽票身價大跌,周扶九收債款時收的25張鹽票身價一跌再跌,成了一疊廢紙。店主隨即對周扶九收來抵債的鹽票不予認賬,並以扣除周扶九薪水的方式來抵償自己的損失。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鹽票越來越值錢了,一張鹽票可值五百兩銀子以上。一天,周扶九無意間在老婆的針線簍里發現了那25張遺望的鹽票,周扶九失而復得鹽票後喜出望外,當即便將鹽票賣給鹽商,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財富。從此,周扶九依靠這第一桶金發家,生意越做越大。
周扶九憑著鹽票發家後,舉家遷往揚州,並開辦了鹽號和錢庄,經過多年的打拚成為揚州最大的鹽商。光緒末年,周扶九又舉家離開揚州,來到上海,在虹廟一帶買下大量地皮,等到南京路成為商業中心時,周扶九又發了一筆大財。周扶九還在漢口、南昌、九江、吉安等地購置大量房產,吉安市有幾條街上的房屋為周扶九所建。周扶九在投資大量地皮的同時,周扶九進入上海的黃金買賣,資產擴大五倍,成為上海灘黃金巨子。
周扶九舉家遷往上海時已年過花甲,但他仍然在生意場上拼搏,地產、黃金生意之外,他還與清朝狀元張騫合資創辦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南通紗廠。周扶九與張勛合作創辦了江西首家「九江華豐紗廠」,後改為「久興紗廠」。到了暮年,他還雄心勃勃,與民國初的江西省省長陶家瑤合股投資興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潯鐵路。周扶九在上海後,已是富可敵國,資產達5000萬兩白銀,周扶九的生意保持終生不敗。

D. 江蘇省大豐市西團鎮彽保戶查詢

大豐市位於中國江蘇省中部,長江以北,黃海之濱。全市總面積2367平方公里,總人口72萬。 大豐歷史悠久,成陸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曾以產鹽而名聞遐邇。大豐人文薈萃,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大豐自然條件優越,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大豐生態環境優美,是中國第一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和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境內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保護區。 大豐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屬上海經濟區,受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輻射,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十分突出。這里與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和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相鄰,鐵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京祿口機場和鹽城機場近在兩側。被中國國家交通部列入「九五」規劃的萬噸級泊位的大豐港明年將竣工通航成為一類口岸,直接通航韓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大豐素有「金大豐」的美譽。紡織、機械、食品、建材、輕工、化工是大豐工業經濟的六大傳統行業,有近千家企業,其中森威、大力、全豐、銀都、豐山等三十多家企業屬國家大中型企業,微小型空壓機、拋丸機、自行車飛輪、旋耕條播機、床上用品、布絨玩具、龍蝦等十多隻產品產銷和出口量在中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一。 目前,大豐市正在著力培植綠色食品、新型材料和生物工程三大新興行業。大豐資源豐富,物產眾多。境內海岸線長達112公里,灘塗面積10萬多公頃,其中已圍墾3萬多公頃,極具開發潛力。盛產糧食、棉花、油料、蠶繭、水果等經濟作物,雞、鴨、鵝、豬、羊等家禽家畜,魚、蝦、蟹、文蛤、鮮蟶等海淡水產品。大豐有6大類100多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使大豐人的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大豐自從2003年首次進入「第三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目錄後,已經連續五屆進入該目錄:排名如下:第三屆:92 ,第四屆:95 ,第五屆:98 ,第六屆:96 ,第七屆:95。 元末,大豐白駒場的鹽民起義領袖張士誠率領起義軍,愛護百姓是有中皆碑的 起義軍所到之處,對民眾秋毫無犯。每攻下一座城府,便開倉濟賑,除留軍需之外 ,其餘財物均分發給貧苦的農民,因此,民間流傳有「不怨泰州(士誠),生不謝寶應楊(完者)」的民謠。後來,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建立了明王朝。 但是張士誠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是抹不掉的,人們想方設法紀念他,為掩人耳目,西團、白駒、草埝一帶民間將歷史上沿襲的七月三十祭地藏王的習俗, 改為明祭「王」暗祭「張王」。 這一天晚,家家戶戶的門檻外擺一張祭桌,上置一盞用蛤蜊殼做成的香油燈,內浸幾根燈芯,兩邊各置一支蠟燭,前面點香。一時,光影搖曳,香煙縈紅,男女老少磕頭跪拜.祈禱:「懲奸除惡,普渡眾生,家家祭祀,張王安康。」 祭祀完畢,人們便相約來到一處預先搭好的員門下,手持枝蔓蘆柴,在頂端縛上一 柱香,香的末端繫上一束鞭炮,待香慢慢燃 盡後點著鞭炮,須叟間,火花四濺,像夜空繁星閃爍。據說,這便是「張王睜眼觀察人世。」接著,人們盡情地吹奏簫 笙.嗩吶等各種樂器,匯成壯闊的聲浪。據說此景象徵著當年張士誠一呼百應,帶 甲數十萬的浩大聲勢,也象徵著百姓懷念張王的感情如江河行地,永久不息,這種 祭奠活動,每年一次,每次持續到午夜時分 農歷七月三十祭張王的習俗在大豐一帶流傳了幾百年。大豐的歷史溯源 唐代,隸屬於揚州(曾名邗州)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庄、南八游、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斗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 元代兩淮設置29個鹽場。其中在大豐境內的有何垛場(北部)、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白駒場、伍佑場(東南部)等。白駒場、劉庄場隸屬揚州府興化縣;伍佑場隸屬淮安府鹽城縣;余均隸屬揚州府泰州海陵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泰州分司,始駐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駐東台。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行政上除伍佑場外,其他六鹽場同屬於揚州府泰州東西鄉三十五都。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庄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揚州府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並將白駒場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庄場也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台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台縣。白駒場、劉庄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於興化縣。 明國6年(1917年)南通張謇、張察創辦「淮南草堰場大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門人來此廢灶興墾,開辟了大豐縣東部的廣大地區,種植棉花。民國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諸場境域行政上均屬東台縣第九區。白駒、劉庄則屬興化縣第六區。 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黃橋與國民黨頑固派決戰後乘勝北上,大豐地區獲得解放。 1941年5月將民國政府東台縣第九區分為小海區、墾區、西渣區,屬東台縣民主政府領導豐市地處江蘇東部,黃海之濱,總人口73萬,面積2367平方公里,轄14個鎮、兩個省級開發區,境內有省屬農場和滬屬農場各3個。大豐市先後榮獲「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3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先進縣(市)稱號。 大豐是麋鹿之鄉。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放養區,也是全國精選的15個生態旅遊景點之一,現有麋鹿1000多頭,佔世界總數的30%。 大豐是綠色生態家園。大豐市先後實施了沿海防護林體系、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74項生態建設工程,被命名為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實驗區」。 大豐是灘塗濕地寶庫。大豐海岸線112公里,沿海灘塗面積10萬公頃,是亞洲最大的一片灘塗濕地,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原始灘塗濕地上棲息著400多個野生動物家族,生長著近500種海邊植物,是各類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天堂。 大豐是新興港口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大豐港位於江蘇沿海海岸線中部,是填補江蘇沿海港口空白帶的中心戰略大港。2005年10月18日,大豐港一期工程兩個萬噸級泊位已建成試航,2006年開放一類口岸,並同時開工建設6個5萬噸級泊位。到2010年,大豐港將形成1500萬噸年吞吐能力,成為江蘇沿海對外開放的綜合型中型商港。 十一五期間,大豐將努力建成江蘇東部沿海新興臨港工業城市、江蘇中部開放的港口物流城市、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旅遊城市和鹽城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E. 大豐為什麼叫大豐

大豐的歷史溯源 唐代,隸屬於揚州(曾名邗州)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庄、南八游、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斗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 元代兩淮設置29個鹽場。其中在大豐境內的有何垛場(北部)、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白駒場、伍佑場(東南部)等。白駒場、劉庄場隸屬揚州府興化縣;伍佑場隸屬淮安府鹽城縣;余均隸屬揚州府泰州海陵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泰州分司,始駐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駐東台。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行政上除伍佑場外,其他六鹽場同屬於揚州府泰州東西鄉三十五都。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庄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揚州府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並將白駒場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庄場也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台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台縣。白駒場、劉庄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於興化縣。 明國6年(1917年)南通張謇、張察創辦「淮南草堰場大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門人來此廢灶興墾,開辟了大豐縣東部的廣大地區,種植棉花。民國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諸場境域行政上均屬東台縣第九區。白駒、劉庄則屬興化縣第六區。 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黃橋與國民黨頑固派決戰後乘勝北上,大豐地區獲得解放。 1941年5月將民國政府東台縣第九區分為小海區、墾區、西渣區,屬東台縣民主政府領導。 1941年10月,東台縣民主政府於原第九區境設置台北行署(縣政權機構的雛形,代替東台縣政府行使本地區的行政領導權)。 1942年5月,東台行署轄地由東台縣析出改置台北縣,隸屬於華中局蘇中第二分區。 1944年10月,於撤銷蘇中行政公署第二分區專員公署的同時,撤銷台北縣,並入東台縣,隸屬於蘇中行政公署第四分區。 1945年11月,恢復台北縣建制,隸屬於蘇皖邊區人民政府第一專署。 1949年4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1949年5月15日,泰州專員公署成立,台北縣隸屬於泰州專員公署。 1950年,台北縣改隸屬於鹽城專員公署。 1951年8月,台北縣因與台灣省的台北市同名,乃取著名的大豐鹽墾公司中的大豐二字,定名大豐縣。 1953年1月,蘇北、蘇南兩行政區與南京市合並為江蘇省。大豐縣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專區。 1983年3月,鹽城建市,大豐縣隸屬鹽城市。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大豐縣,設立大豐市。

F. 江蘇大豐的由來是什麼

1951年8月,台北縣因與台灣省的台北縣同名,乃取當時大中,新豐兩大鎮「大豐」二字,定名大豐縣。這就是大豐名稱的由來。

唐代,今大豐區境隸屬於揚州海陵縣(今泰州市)。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庄、南八游、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斗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庄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興化縣。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豐縣,設立縣級大豐市,由鹽城市代管。2015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6)大豐鹽墾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大豐區發展:

2016年江蘇鹽城市大豐區牢固樹立「生態是生產力生態是競爭力、生態是品牌力」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轉型升級、內涵發展、綠色增長的重要內容,靠生態造福百姓,靠生態吸引要素,靠生態集聚產業,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鹽城率先建成省級生態縣(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通過國家級考核驗收,國家生態鎮實現全覆蓋,建成國家園林城市。

編制實施《大豐區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集中處置實施方案》,積極推進全區畜禽糞便集中處置項目。總投資6390多萬元的江蘇蘇港和順公司畜禽糞便綜合利用項目已建成投運,半年已處置一萬噸雞糞,解決部分畜禽污染問題。

G. 大豐在哪啊

大豐市地處江蘇東部,黃海之濱,總人口73萬,面積3059平方公里,轄12個鎮、兩個省級開發區,境內有省屬農場和滬屬農場各3個。大豐市先後榮獲「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3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先進縣(市)稱號。

中文名稱: 大豐市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江蘇省
下轄地區: 12鎮,2省級開發區,6農場,。
電話區號: 0515
郵政區碼: 224100
地理位置: 江蘇省東部,長江以北,黃海之濱
面積: 3059平方公里
人口: 73萬人
拼音: Dafeng Shi
身份證前綴: 320982
市委書記:倪峰 市長:陳平 大豐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屬長江三角洲地區,區位優勢十分突出。近年來,大豐市在省委省政府、鹽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奮力開拓,埋頭實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各項改革全面突破,發展活力得到激發,項目推進成效顯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鄉面貌變化顯著,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有了全面提高。大豐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大豐人文薈萃,生態環境優美,先後榮獲「全國首批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中國21世紀議程示範市」、「國家級衛生城市」(蘇北縣級城市中首家國家衛生城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3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先進縣(市)稱號。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正以嶄新的姿態迅速崛起,一個開放的大豐正以矯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大豐是麋鹿之鄉。大豐是世界珍稀動物——麋鹿的故鄉,建有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也是全國精選的15個生態旅遊景點之一,現有麋鹿1100多頭,佔全世界總數的三分之一,被授予「中國麋鹿之鄉」稱號,建有國家AAAA級景區。 麋鹿保護區
大豐是施耐庵的家鄉。大豐市白駒鎮(古屬於興化縣)是施耐庵的家鄉,《水滸》就是施耐庵隱居在白駒完成的,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大豐是綠色生態家園。大豐市先後實施了沿海防護林體系、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74項生態建設工程,被命名為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實驗區」。 麋鹿
大豐是灘塗濕地寶庫。大豐海岸線112公里,沿海灘塗面積10萬公頃,是亞洲最大的一片灘塗濕地,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大豐物種繁多,原始灘塗濕地上棲息著400多個野生動物家族,有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30多種,生長著近500種海邊植物,是各類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天堂,是全國最大的淡水小龍蝦、斑點叉尾魚、泥螺、紫菜、海水蔬菜種養殖加工基地。 大豐是新興港口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大豐港位於江蘇沿海海岸線中部,是填補江蘇沿海港口空白帶的中心戰略大港。2005年10月18日,大豐港一期工程兩個萬噸級泊位已建成試航,2006年開放國家一類口岸,並同時開工建設6個5萬噸級泊位。到2010年,大豐港將形成1500萬噸年吞吐能力,成為江蘇沿海對外開放的綜合型中型商港。 大豐是蘇北「小上海」。大豐與上海歷史淵源深厚,境內有上海所屬農場三個、50多萬畝上海「飛地」,農場的產業結構調整進程加快,助推了我市接軌上海的進程,上海紡控、光明食品集團在我市建有重大產業轉移項目。大豐素有蘇北「小上海」之稱,曾有8萬上海知青在大豐工作和生活,目前建有上海知青紀念館,當年的知識青年可以在這里追憶那激情澎湃的崢嶸歲月。隨著蘇通長江大橋的開通,大豐已融入上海2小時經濟圈。 十一五期間,大豐將努力建成江蘇東部沿海新興臨港工業城市、江蘇中部開放的港口物流城市、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旅遊城市和鹽城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唐代,隸屬於揚州(曾名邗州)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庄、南八游、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斗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 元代兩淮設置29個鹽場。其中在大豐境內的有何垛場(北部)、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白駒場、伍佑場(東南部)等。白駒場、劉庄場隸屬揚州府興化縣;伍佑場隸屬淮安府鹽城縣;余均隸屬揚州府泰州海陵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泰州分司,始駐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駐東台。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行政上除伍佑場外,其他六鹽場同屬於揚州府泰州東西鄉三十五都。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庄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揚州府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並將白駒場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庄場也並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台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台縣。白駒場、劉庄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於興化縣。 民國6年(1917年)南通張謇、張察創辦「淮南草堰場大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門人來此廢灶興墾,開辟了大豐縣東部的廣大地區,種植棉花。民國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諸場境域行政上均屬東台縣第九區。白駒、劉庄則屬興化縣第六區。 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黃橋與國民黨頑固派決戰後乘勝北上,大豐地區獲得解放。 1941年5月將民國政府東台縣第九區分為小海區、墾區、西渣區,屬東台縣民主政府領導。 1941年10月,東台縣民主政府於原第九區境設置台北行署(縣政權機構的雛形,代替東台縣政府行使本地區的行政領導權)。 1942年5月,東台行署轄地由東台縣析出改置台北縣,隸屬於華中局蘇中第二分區。 1944年10月,於撤銷蘇中行政公署第二分區專員公署的同時,撤銷台北縣,並入東台縣,隸屬於蘇中行政公署第四分區。 1945年11月,恢復台北縣建制,隸屬於蘇皖邊區人民政府第一專署。 1949年4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1949年5月15日,泰州專員公署成立,台北縣隸屬於泰州專員公署。 1950年,台北縣改隸屬於鹽城專員公署。 1951年8月,台北縣因與台灣省的台北市同名,乃取著名的大豐鹽墾公司中的大豐二字,定名大豐縣。 1953年1月,蘇北、蘇南兩行政區與南京市合並為江蘇省。大豐縣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專區。 1983年3月,鹽城建市,大豐縣隸屬鹽城市。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豐縣,設立大豐市。 新中國歷史上大豐的歷任領導人 沈靖明(1950.3~1952.1)台北縣委書記。 錢 崗(1952.1~1954.10)大豐縣委書記。 徐芸勤(1954.10~1955.5)大豐縣委書記。 徐亞輝(1955.12~1957.10)大豐縣委書記。 毛育人(1957.10~1959.7)大豐縣委書記。 毛育人(1959.7~1961.5)大豐縣委書記。 徐 植(1961.5~1962.9)大豐縣委書記。 徐 植(1965.6~1968.4)大豐縣委書記。 薛太和(1977.5~1978.10)大豐縣委書記。 彭正柱(1978.12~1985.4)大豐縣委書記。 黃德茂(1985.7~1987.10)大豐縣委書記。 林成立(1987.10~1989.11)大豐縣委書記。 顧競成(1989.11~1994.2)大豐縣委書記。 裴日昌(1994.2~1996.7)大豐縣委書記。 郭建生(1996.7 ~2000.7)大豐市委書記。 李 馳(2000.7~2002.12)大豐市委書記。 丁 宇(2002.12~ 2009.12)大豐市委書記。 倪 峰(2009.12~ )大豐市委書記。 不知道是這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