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一股票從公司背景,行業地位,財務分析,股票估值分析其可行性
感覺這個題目像是個病句,分析股票的可行性?
論文形式的話格式從網上找多得是,我就不詳細說了,如果是要我寫的話,就這樣寫:
第一部分寫選的哪只股票,為什麼選這只股票,這只股票屬於那種那類的,今後大概咋樣咋樣的;
第二部分開始分析,公司背景就是該股票的上市公司背景,自己在股票交易軟體里按F10查詢,再到網上搜搜相關資料;行業地位就是該公司是否是該行業的龍頭老大,市場佔有率是否高,品牌戰略、市場營銷能力及其他;財務分析主要側重三張表的分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股票估值就是西經裡面的那幾個公式,自己算算么好了,實在是不明白就去找本SAC的從業資格裡面的證券分析這本書,看過基本分析這塊你就知道該怎麼寫了
第三部分就是總結概括了,比如根據上述咋地咋地,經過怎麼怎麼地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咋地咋地,基本上就這樣了,話說應該不是畢業論文吧
PS:你選這題目擺明就是金融類專業的,咋不懂股票呢?以後做股票的基本面分析這可是基本功啊!還有別寫成教科書類的論文,不然肯定被老師鄙視的,還有不明白的就點我名字電郵問我好了
對於提問者補充問題的補充回答(真拗口啊):這個基本上分兩種:第一,到網路上搜索相關文章,比如LS這種的,不過你得好好修改成論文樣子的;第二,到你所在城市的券商那咨詢並拿幾本相關的冊子,他們這些分析的東西多如牛毛,你找到了只需要打成論文把名字該下就好了
2. 買股票主要看財務的那些科目
買股票主要看股票公司財務的收益情況,比如營業收入,每股收益,每年的增長率什麼的。
3. 怎麼選擇優質股票
篩選企業的第一條指標是ROE≥15%。這是市場公認的優秀企業的最低進入門檻,所以不必過多解釋,重點強調的是在實際運用中的關注點。第一點需要強調的是ROE指標最好是5年均值,最低也是3年均值,再低就沒有意義了,需要判斷企業ROE的長期發展趨勢是在15%以上的;第二點需要強調的是ROE的質量,即凈利率、財務杠桿、資產周轉率三者是否合理,這個需要結合公司的商業模式來判斷,定量指標分析離不開對公司的定性分析,對商業知識的積累是躲不過去的必修課,但一般來說財務杠桿要保持合理,高財務杠桿意味著企業的經營風險較高,尤其是有息負債佔比很高的企業,需要慎之又慎;第三點需要強調的是對ROE發展趨勢的判斷,ROE指標介於10—15%之間的公司也是可以納入分析范圍的,只要ROE指標趨勢是逐步向上的,而且從基本面可以找到強有力的證據做支撐,說明企業發展逐步向好,這種企業也是可以投資的,比如2016年以前涪陵榨菜的ROE指標是低於15%的,2010年上市以來長期介於10—14%之間,雖然與IPO上市後凈資產增厚有關,但ROE指標基本上反應了涪陵榨菜的基本面情況,這種情況在2016年被打破了,ROE飆升至16.4%,研究基本面可以發現涪陵榨菜的產品重新定位和提價策略行之有效,基本面有了質的改善,這時候就是上車的好時候。ROE指標長期低於10%的企業,基本上可以完全放棄了,研究的產出比太低了,完全是浪費時間成本。第四點需要強調的是ROE指標有滯後效應,對於ROE指標持續向好的企業,重點是找到企業基本面改善的有力證據,可以提前上車,沒必要等到ROE指標一定達到15%之後才上車。
篩選企業的第二條指標是找到清晰可辯的企業「護城河」,「護城河」的概念是指競爭對手無法輕易進行復制的能力。很多企業所謂的「護城河」都是虛假的,在大量金錢攻勢下會土崩瓦解,真正的「護城河」是非常稀缺的,用錢是根本解決不了的事情。比如永輝的生鮮超市戰略,其戰略根基是完善的生鮮產業鏈+經營上的內部合夥人管理機制,其他超市根本就沒法進行復制,這就是永輝的實實在在的「護城河」;伊利股份的護城河就是品牌知名度,每年超過100億元的廣告營銷投入構建了非常高的競爭壁壘;順豐控股的護城河就是基於時效和服務的品牌效應,其根基是一體化的垂直產業鏈+直營模式,其他企業也是沒法去學習的;海底撈的護城河就是獨特的服務,其根基是基於內部合夥人機制+善待員工的企業文化,其他餐飲企業也是沒法學習的,服務的標准可以指定,但服務員真誠的笑容從何而來?海螺水泥的護城河就是低成本,其根基是T型戰略布局+優秀的管理機制,其他企業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再造T型戰略,從而壟斷低成本的石灰石資源。
《巴菲特的護城河》這本書將企業護城河歸納為四種: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成本優勢以及網路優勢。本人大抵是認同的,但這種分類在操作層面上意義不大,人人都知道的東西是沒辦法產生溢價的,我更願意從更加微觀的層面去判斷企業的護城河,只要企業具備的某種競爭優勢是獨一無二的,是競爭對手難以進行學習和復制的,那這種競爭優勢就是護城河。護城河的真正意義是競爭對手沒法輕易進行學習和復制,企業可以獨享的競爭優勢。
篩選企業的第三條指標是企業具備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優秀的企業管理機制。管理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管理才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源泉。但是作為企業外部的投資人,判斷企業家以及企業管理的好壞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首先得到的資料是不全的,往往都是盲人摸象,其次企業家被公開的東西都是被洗白的,不好的一面很難去發現。雖然很難,但也必須去做,個人認為判斷企業管理好壞的唯一標准就是管理效率和產品營銷效率,通過逐步的摸索本人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第一點是觀察管理層是否大量持股,這一點對國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關鍵的,凡是發展很棒的國企大部分都有這個特點,比如海康威視、萬華化學、海螺水泥、格力電器、洋河股份等企業無不是市場上的超級大白馬。第二點是觀察管理層是否有股權激勵,這一點主要是觀察民營企業的,有股權激勵的企業說明老闆的格局大,有財富分享精神,下面的人會拚命幹活,企業可以做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的集團了,何厚建老闆的格局非常大,以方洪波為首的管理層持有大量股權激勵股份,企業發展蒸蒸日上,反面的例子是飛科電器,李老闆持股達到極高的90%,管理層什麼股權激勵都沒有,老闆的格局小了很多,反應到管理層面就是新產品遲遲不能推出,研發效率和管理效率低了很多,雖然本人持有飛科電器,但對李老闆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屑的,也算是上賊船了,好在估值不高,風險不大。第三點是觀察企業的管理層級,管理層級多的企業必定是官僚作風盛行,管理效率低下,事業部制管理方式基本上是現代管理企業的標配,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完全沒有分析的必要了,大部分老國企就是這種作風。第四點是觀察企業的產品定位和營銷定位。定位理論可以幫上大忙,套用定位理論對大部分消費品進行分析,准確率可以到到90%以上,是一把最有效率的利器,也是投資人很有必要掌握的一項分析技能。第五點是觀察企業家平時的采訪和發言,是否有很好的戰略眼光?是否有產品情節?是否可以做到言行一致?是否有利益以上的追求?通過長期的跟蹤和觀察,大抵可以判斷出對方是否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第六點是觀察企業是否再實行內部的合夥人管理機制(類阿米巴經營模式),這是目前最新的管理理論。其核心內容是三點:(1)劃小單元,讓員工像老闆一樣主動思考和經營(2)賦權經營,快速培養經營人才(3)數字化經營,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的賽馬平台,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簡單來說,就是將內部員工變成小小老闆,利用員工的主觀性創造效益,大幅降低管理上的監督成本,從而做到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凡是內部合夥人管理機制比較成功的企業,屬於牛股集中營,比如永輝超市、海底撈、愛爾眼科、小米集團、阿里巴巴等等。
通過以上三條篩選指標的甄別,預計90%以上的企業都出局了,剩下的都是100%優秀的企業,唯一考慮的因素就是買入價格問題,只會買貴,不會買錯。「貴」可以通過時間來化解,「錯」沒有解決方案。從邏輯上來講,優秀的管理人必然會建立一套優秀的企業管理機制,在企業發展中會建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反應到財務指標上就是優秀的ROE數據,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三項篩選指標出現背離,大概率是分析出現了偏差或者企業在通往變好/變壞的路上,投資人可以提前發現問題,從而發現投資機會或者避免投資損失。
最後的彩蛋,如果只能從三項指標中選擇一項的話,我會選擇第三條指標:企業具備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優秀的企業管理機制。優秀的企業管理可以化解掉企業發展過程中90%以上的問題,而大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本質上都是管理問題,管理才是最本質的東西,管理是企業價值的最大來源。
4. 如何選擇優質的上市公司進行股票投資
選股原則:尋找超級明星企業。這個原則好理解,俗語說:擒賊先擒王。
估值原則:長期現金流量折現。這話實在是太專業,我冒昧的解釋一下,就是要先算好企業的內在價值。
市場原則:市場是僕人而非向導。實際上也是我們常說的,要做市場的主人,要做到自己心裡有數。巴菲特專門強調: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這是需要長時間修煉的。
買價原則:安全邊際是成功的基石。安全邊際又是個專業術語,他認為「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實際上是要我們在價格低於價值到一定幅度的時候來進行投資。這和估值原則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過判斷出企業的內在價值是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
組合原則:集中投資於少數股票。到底是集中還是分散,現在也沒有定論,不過巴菲特的一句話還是有些道理,他對於集中和分散的評價是:如果你有40個妻子,你不會對任何一個有清楚的了解。我想,股票也是這樣吧?
持有原則:長期持有優秀企業的股票。巴菲特說: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是:永遠。這句話雖然有情緒渲染的成分,但是卻充分表現出了巴菲特在投資時的耐力和定力。
5. A股最優質的十大股票有什麼
優質股票,英語為: high-quality stock;quality stock。是指占據行業優勢地位的公司發行的股票。這些公司財務和管理狀況良好,長期擁有可觀利潤,能夠持續分紅。參見:藍籌股blue chip。
溫馨提示:股票投資是隨市場變化波動的,漲或跌都有可能。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1-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6. 滬深排名前20名的優質股票是哪些
這個問題懶得回答阿,沒有任何意義
什麼叫優質?你能告訴我么
評價一個企業的優質是可以做到的,看看投入產出,看看虧損收益,看看到賬和欠款
但是評價一個股票的優質是不可能的
1 企業優質,但是股票不一定優質。你看看大盤藍籌,跌了80%了,讓你虧損連連,也叫優質?
2 再好的企業,它的股票如果估值過高,都不是好股票。因為股票的意義不在於本身,在於你賣出的時候能夠獲得多少差價,這個盈利才是股票的精髓。你說中國石油這個行業不好么?稀缺資源,還是能源,多麼重要。可是一上市從來沒有怎麼漲過。如果你買中石油,是一筆最糟糕的投資
3 再壞的企業,它的股票非常低,都可能讓你獲利。比如04年的中國船舶,當時看來是多麼垃圾,只要3塊錢,可是你看看07年,它300,誰都沒有他高。同樣,現在只有30了,就是因為價格過高的股票就是不好的,沒有絕對的優質劣質之說
7. 都看什麼財務指標來判斷一隻股票(上市公司)的業績好壞
除了市盈率外,毛利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股東權益比例、凈資產報酬率等指標,都是衡量一個業績的主要指標。
同行業毛利率越高越好,不同行業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是不同的;
每股收益越高越好,每個行業的平均每股收益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指標也可能用市盈率來替換,市盈率越低越好;
主營業務增長率,越高越好,說明公司發展潛力的,只有有潛力的公司業績才能不斷提高;
凈利潤利潤增長率,越高越好,是企業業績好壞的直接體現;
股東權益比例,越高越好,說明資產越好;
凈資產報酬率,這一指標反映了企業總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
上面這些指標說的是公司成長性好壞的指標,而一個公司是否有發展,首先是看公司能不能正常運營,也就是公司的資金情況,這主要看二個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說明一個公司的現金流情況,流動比率正常情況應大於2,速動比率正常情況下應大於1,低於2或1,說明公司資金壓力大,嚴重的甚至出現資金斷流,企業就倒閉。
每股收益多少錢為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因為不同的行業盈利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你要看這個行業的平均每股收益,用每股收益和平均每股收益來比較,才能知道這個企業的業績怎麼樣?當然首先你選擇的行業要好,這樣比出來的公司才會更好。
一般來說用市盈率來判斷更准確,可以反應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盈利水平。
另外還有一個指標就是市凈率,來說明企業到底值多少錢,這是價值投資關注的一個指標。 我們都知道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但用市凈率來判斷更好,市凈率就是企業的凈資產除以總股本。可以看出來市凈率,越高越好。
8. 如何透過財務指標篩選優質股票
利用財務指標能否篩選出未來一年二級市場表現優異的股票?梳理2002-2007年度的年報財務數據,並對六大類、24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進行定量分析可以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而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但是,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也會因股票組合規模的大小而變化,適用100隻股票組合的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證券研究人員一般使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研究股票,他們對於個股投資價值的發掘主要基於未來基本面改善的預期,因而側重於對上市公司未來利好信息的挖掘,這其實是從時機的角度來判斷個股的投資機會。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利用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發掘優質公司,也是一種可行的選股方法。
一般而言,歷史基本面穩健且優良的公司作為優質資產,投資風險較低,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而從量化財務的角度,從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中找出優質公司的共同特徵,並與各家公司進行比對,也可以發掘出哪些公司的股票在接下來的年度能有超越市場的表現。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與風險
從財務角度刻畫上市公司質量的指標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盈利能力、經營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以及成長能力等六大類。這六大類指標均由若干更具體的、可計算的財務指標組成,我們從中選取了24個財務指標,包括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來刻畫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質量,希望通過觀察這些指標,較為具體地了解公司的歷史基本信息,並發現哪些基本面信息與二級市場的投資業績有最直接的關聯。
同時,我們構建了選股能力指標(SSC)來刻畫單一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業績的關聯性強弱,其具體設計為: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度的年報數據,從滬深300指數的非金融成分股中選出財務指標表現最好的前若干只股票構建組合,觀察這些股票在下一年報跨度期間的收益率。年報跨度期間從年報披露完畢的4月30日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根據收益率高低確定這24個指標的重要性得分,每年收益率最高的財務指標賦值24,收益率最低的指標賦值1。這樣,每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SSC)可以用公式進行表達,也就是每個財務指標在6年間的重要性得分均值與所有指標平均水平的差值除於該指標得分的標准差。
假定股票組合規模為30隻,根據這一組合在6個年報跨度期間的累計收益率,我們對這24個財務指標按選股能力進行了排序。對比所有指標的選股能力,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平均累計收益率都顯著地大於其餘指標,其中,盈利能力類指標3個,營運能力類指標兩個,經營能力類指標僅1個。
從風險的角度看,這些財務指標在選股能力上的波動值得關注。波動越大,用來選股的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波動程度,可以用重要性得分在6個年度跨度期間的標准差來衡量。波動性大的財務指標用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時必須慎用, 因為它們選出股票組合的業績穩健性比較差。
我們把最穩健的銷售毛利率指標和波動最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負債合計指標在2002-2007年度的重要性得分情況進行了對比,顯然,後一償債指標的選股業績穩健性比較差,而銷售毛利這樣指標的選股業績則非常穩健。
不同股票組合規模適用不同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有可能隨著股票規模的變化而變化,有的指標對甄選小規模組合的股票非常有效,但甄選大量股票時則效率較低,有的指標可能恰恰相反。為此,我們分別構建了30隻、50隻、100隻股票規模的組合,每個規模下選股能力最強的指標賦值24,選股能力最弱的指標賦值1,結果發現每個指標在不同規模下的選股能力強弱不同。以銷售毛利率為例,這一指標對於小規模股票比較有效,當股票規模上升時,其能力則不斷下降。
我們對於上述30隻股票規模下最有效的六大指標進行的敏感性分析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效率較低,其餘3個指標,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選股能力的規模敏感性較小。
而在100隻股票的規模下,這24個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最強的六大財務指標中,營運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經營能力類和成長類指標各有一個,為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同比增長率)。可以看出,隨著股票組合規模的擴大,投資的主題元素顯得較為多元。從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來看,這六大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也顯著大於其餘指標,只是隨著股票規模的擴大,這種相對優勢不如小規模股票組合那麼大。
在那些選股能力優於平均水平的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波動最大的是總資產凈利率,波動最小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波動大顯示該指標選股能力不穩健,由此選出的股票組合業績不那麼穩定。
財務指標強強聯合選股能力更強
以上結論都是基於單指標展開,而把財務指標強強聯合,有可能產生更強的選股能力。
還是以30隻股票規模為例,利用2002-2007年年報對單指標選股能力最強的前6大指標回溯出較優的權重配置,該選股體系著重配置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在該體系下,精選的30隻股票組合的期末收益率為357.57%,高於單指標選股的業績,也高於簡單的平均權重選股體系的業績。
基於財務指標選股的超額收益較明顯
策略指數不僅需要具備穩健的Alpha,而且需要成分股的規模適中,使得調整流動性充足,並避免單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受限,因此,50隻成分股也許是個合適的規模,相關指數表現的穩健性會強於30隻的組合,因此,我們運用上述分析方法構建了「非金融策略50指數」。
以2002-2007年年報數據來看,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利潤總額、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的業績關聯性最強,單指標選股能力居前,這六大指標與30隻規模偏好的指標非常近似。根據歷史回溯的較優權重顯示,盈利能力指標仍然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營運能力指標,經營能力指標的權重相對最小(附圖)。每年平均配置50隻成分股,「非金融策略50指數」的回溯業績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超額收益較明顯。
財務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和策略指數設計
基於以上研究可以發現,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盈利能力指標較為重要。不過,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對股票組合規模敏感,在不同的股票規模要求下,財務指標的選股效率會有差異,例如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能力較弱,對於100隻股票組合最有效的幾個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進一步研究發現,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需著重配置銷售毛利、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和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財務指標選股能力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研究結論也有助於設計相應的策略指數,利用既定規模下選股能力較強的財務指標組合構建基本面策略指數,我們回溯的「非金融策略50指數」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經營能力,其回溯業績顯著優於滬深30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