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在香港上市對A股是利好嗎
這個要辯證地看,公司在香港上市,一方面說明公司管理規范,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但另一方面如果募集資金的項目盈利不佳的話,則會也會因股本擴大而稀釋公司每股盈利水平,給A股帶來負面影響。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㈡ 一隻股票在香港上市對它在A股有影響嗎
有影響,因為現在港股和A股之間是有聯系的,一般情況下在香港上市集資是有許多好處,比如籌集到錢後公司會發展新的業務和擴大規模,因為是同一個公司,所以最終也會反應到A股的業績上,從而推動股價上漲。但是它對大盤的影響很有限。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拓展資料:
1、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英文字母A沒有實際意義,只是用來區分人民幣普通股票和人民幣特種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2、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B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3」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和外國人,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居民也可投資。
3、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此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別叫做N股和S股
三者的區別是:A股、B股及H股的計價和發行對象不同,國內投資者顯然不具備炒作B股、H股的條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滬市掛牌B股以美元計價,而深市B 股以港元計價,故兩市股價差異較大,如果將美元、港元以人民幣進行換算,便知兩地股價大體一致。以字母代稱進行股票分類,不甚規范,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股票簡稱必須統一、規范。可以相信,隨著我國股市的進一步發展,A股、B股、H股等稱謂將成為歷史。
㈢ 一個上市公司的股價對這個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上市公司的股價會影響上市公司本身成了運作,應該說它們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上市公司股價是單純的自己變的嗎?他不是的,受到市場條件變化的影響是有限的,除非說真的碰到那種做空集團,碰到這種資本集團去狙擊某個公司的股票。
直接腰斬的這種對公司的影響就很大了,因為價格直接腰斬與公司本身的經營有關系,更多的是雨大的行業背景有關系,除了上面所說的公司被曝光出來重大丑聞之外,剩下的問題那就是行業的問題。沒有整個行業出了新的政策限制,整個行業的發展了那價格就會下跌,公司的股票價格下跌沒有那麼多的流動資金,籌措資金的渠道被封了一個,就會容易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㈣ 什麼叫整體上市,這對股價會有什麼影響
整體上市指一個股份公司想要上市必須達到一些硬性的會計指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股東一般會把一個大型的企業分拆為股份公司和母公司兩部分,把優質的資產放在股份公司,一些和主業無關、質量不好的資產(例如:食堂、幼兒園、虧損的資產等)放在母公司,這就是分拆上市,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後再用得到的資金收購自己的母公司,稱為整體上市。
與整體上市對應的是分拆上市,分拆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將其部分資產、業務或某個子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進行上市的做法。
整體上市對股價的影響主要有三點:
1、整體上市後,上市公司購買母集團資產會引起股價波動,比如高估購買會讓投資者看跌。
2、上市公司母公司資產質量會拖累整個上市公司,因此,如果剩餘資產質量不好,會導致個股增長潛力大。
3、整體上市會導致上市公司業務線加長,財務報表增加,增加運營風險。
當然,整體上市可以促進上市公司做大做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它可以幫助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充分發揮產業,產品和企業集團管理的優勢,消除關聯交易等慢性市場疾病,拓展市場金融創新空間。
但也要注意一點,上市公司上市後已經是輕裝上陣了,所以業績增長也很明顯。後續整體上市後,會降低上市公司的增長潛力,雖然個股抗風險能力增強。
總體來說,整體上市對股價有正向影響,但不能排除母公司資產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4)一個公司上市對股票有影響嗎擴展閱讀
公司上市程序
根據《證券法》與《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股票上市申請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必須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授權證券交易所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核准公司股票上市申請。
二、接受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的核准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報送的申請股票上市的材料,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審查,符合條件的,對申請予以批准;不符合條件的,予以駁回;缺少所要求的文件的,可以限期要求補交;預期不補交的,駁回申請。
三、向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提出上市申請
股票上市申請經過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後,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交核准文件以及下列文件:
1、上市報告書;
2、申請上市的股東大會決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營業執照;
5、經法定驗證機構驗證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公司成立以來的財務會計報告;
6、法律意見書和證券公司的推薦書;
7、最近一次的招股說明書;
8、證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證券交易所應當自接到的該股票發行人提交的上述文件之日起六個月內安排該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規定,被批准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應當與證券交易所簽訂上市契約,確定具體的上市日期並向證券交易所交納有關費用。《證券法》對此未作規定。
四、證券交易所統一股票上市交易後的上市公告
《證券法》第47條規定:「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證券交易所同意後,上市公司應當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經核準的股票上市的有關文件,並將該文件置備於指定場所供公眾查閱。」 《證券法》第48條規定:「上市公司除公告前條規定的上市申請文件外,還應當公告下列事項:
(一)股票獲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
(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東的名單和持有數額;
(三)董事、監事、經理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及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情況。」
通過上述程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進行交易。上市公司喪失《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的,其股票依法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證監會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1、公司股本總額、股份結構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
2、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做虛偽記載;
3、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
4、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上市公司有前述的2、3項情形之一,經查證屬實且後果嚴重的;或有前述第1、4項的情形之一,在限期內未能消除,不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證監會決定其股票上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整體上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市公司
㈤ 央企整體上市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整體上市有助於央企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而且國有資產上市後,將可獲得更高的估值。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吵猜滑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
對應於一級市場,大部分公開發行股票由投資銀行集團承銷而進入市場,銀行按照一定的折扣價從發行方購買到自己的賬戶,然後以約定的價格出售,公開發行的准備費用較高,私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部分規避此類費用。2015年11月6日,證監會會重啟新股發行,並進一步改革完善新股發行制度,會申購時預先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進行繳款。
對應於一級市場,大部分公開發行股票由投資銀行集團承銷而進入市場,銀行按照一定的折扣價從發行方購買到自己的賬戶,然後以約定的價格出售,公開發行的准備費用較高,私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部分規避此類費用。
這個現象在九十年代末的美國升臘發起,當時美國正經歷科網股泡沫。創辦人會以獨立資本成立公司,並希望在牛市期間透過首次公開募股集資(IPO)。由於投資者認為這些公司有機會成為微軟第二,股價在它們上市的初期通常都會兆檔上揚。
㈥ 參股的公司上市會對本公司股票產生什麼影響
公司所投資的公司即將上市,公司所佔的股份在公司上市後的三年後解禁產生幾十倍或幾百倍的收益。
股票上市後,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認購公司股份,公司則可將部分股份轉售給這些投資者,再將得到的資金用於其他方面,這就分散了公司的風險。
股票上市必須經有關機構審查標准並接受相應的管理,執行各種信息披露和股票上市的規定,這就大大增強了社會公眾對公司的信賴,使之樂於購買公司的股票。同時,由於一般人認為上市公司實力雄厚,也便於公司採用其他方式(如負債)籌措資金。
(6)一個公司上市對股票有影響嗎擴展閱讀:
首先股票發行是指符合條件的發行人以籌資或實施股利分配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屬,向投資者或原股東發行股份或無償提供股份的行為。
其次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
㈦ 央企整體上市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央企整體上市是今後股市發展的一個趨勢,整體上市有助於央企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而且國有資產上市後,將可獲得更高的估值。央企整體上市概念將成為股市的熱門題材,因為其潛在利潤提升空間巨大,如市盈率等估值標准已不適用,這將為個股炒作提供新的推升引擎。未來,大部分央企整體上市題材將會逐步兌現,但往往只是對相關個股產生影響,難以形成有效的行業特徵,對整個市場的推動力量也較有限。
整體上市優點:可以使上市公司獲得業績增長和估值溢價雙方面的好處。從已經整體上市的公司看,整體上市後大大提高氏培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並改善了基本面。整體上市有以下幾點好處:一是有利於更好的利用和發揮集團的資源、管理殲枯唯優勢,完善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盈利水平;其次,有利於減少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並能使一些隱性的利潤顯現出來。
整體上市可以使上市公司獲得業績增長和估值溢價雙方面的好處。
作為一種外延式增長方式,整體上市相比內生性增長方式,效果更為明顯,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通過外生性的資產注入,可以實現優勢資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大幅改善公司的基本面,為業績爆發性增長打下基礎。
對於有些公司,由於在整體上市之前改制存在缺陷,導致大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還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業競爭、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大量占款等現象還大量存在,從而損害了其他投資者權益,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而敗穗在整體上市之後,此類情形將會大幅減少,一些隱性的利潤可能得以顯現出來。
從估值來看,整體上市後,由於注入優良資產,公司盈利能力變強,主業更加突出,行業地位更具優勢,因而在估值上可以享受溢價。
㈧ 參股公司上市對本公司股價的影響
(1)公司參股的公司上市往往給公司帶來市場效應,從而推動公司股價的上漲;
(2)公司通過所持股份的變現或收取高額的紅利,帶來業績的改觀亦將推動股價的上揚;
(3)公司所佔的股份在公司上市後的三年後解禁產生幾十倍或幾百倍的收益;
(4)公司參股的公司上市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影響;
(5)股票上市後,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認購公司股份,公司則可將部分股份轉售給這些投資者,再將得到的資金用於其他方面,這就分散了公司的風險;
拓展資料:
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
1、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因司法強制執行、繼承、遺贈、依法分割財產等導致股份變動的除外。
2、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因司法強制執行、繼承、遺贈、依法分割財產等導致股份變動的除外。
3、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1)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 (2)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25%)。 (3)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4、短線交易: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在我國頒布的新公司法中,將上市公司股份轉讓限制更名為上市公司股權轉讓限制,但意義不變。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權轉上要依照新的公司法執行,上市公司不得私自在新公司法以外做額外的規定和限制,對於上市公司的股權,我們嚴禁進行內幕交易、私自篡改和私自轉讓。面對重大的經濟利益,還是要以法律為准繩進行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