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000001新浪股票行情 2025-02-11 16:53:34

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9-06 02:45:18

❶ 航天通信400098

航天通信400098開盤報8.99元,漲10%報9.9元,封上漲停板。最近段時間,航天通信共計登上龍虎榜0次,表明航天通信股性不活躍。
1.ST航通(航天通信)於1993年在主板上市,注冊資本5.22億元,
2.2016年至2018年,*ST航通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472.15萬元、1億元、2.1億元,
3.2018-12-27該股凈流出金額644.85萬元,主力凈流出504.08萬元,中單凈流出168.52萬元,散戶凈流入27.75萬元。
4.截止2018年9月30日,航天通信營業收入89.523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較去年同比減少-0.0%,基本每股收益0.24元。
5.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29日停牌,公司股價已暴跌80%至3.01元,較2015年42.16元的最高點已經跌去了90%,目前總市值不足16億元。
拓展資料:
1.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證券簡稱:航天通信代,原證券代碼:600677;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後證券代碼:400098),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本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
2.2021年1月8日晚間,暫停上市半年多的航天通信400098發布主動退市公告,擬主動撤回公司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取得上交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3.航天通信表示,退市的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來受子公司智慧海派的影響,公司經營困難,業績持續惡化,導致航天通信2016-2018年度連續3年凈利潤為負。
4.2020年1月份,航天通信曾發布公告,承認子公司智慧海派財務造假。2019年以來,智慧海派出現應收賬款大額逾期、銀行債務違約、資金鏈斷裂等重大風險情形,經核查發現,智慧海派業績承諾方為了完成業績對賭,進行了業務造假。2016-2018年,智慧海派利用虛假業績掩蓋實際虧損事實。 智慧海派通過虛構業務的方式,在2016-2018年累計形成虛假收入69.02億元,虛假利潤25.74億元。

❷ 湖南航天環宇怎麼還沒有上市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於2020年6月8日在湖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省政府門戶網站。

❸ 航天科技的股票代碼

航天科技(000901)。
1、控股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經營范圍:戰略導彈武器系統、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火箭武器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系統,各類空間飛行器、航天運輸系統、臨近空間飛行器系統、地效飛行器系統、無人裝備系統,以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製、試驗、生產銷售及服務;軍品貿易、各類商業衛星及宇航產品出口、商業衛星發射(含搭載)及衛星運營服務;衛星通信廣播電視傳輸服務;國務院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投資、經營管理;航天工程和技術的研究、試驗、技術咨詢與推廣應用服務;各類衛星應用系統及相關產品的研發、銷售與服務;地理信息測繪技術及產品研發、銷售與服務;電器機械、儀器儀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信息設備的研發、銷售與服務;化學原料、化學製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和特種材料研發及應用;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及裝備研發;銷售汽車及零部件;進出口貿易及投資服務;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服務。(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3、科研實力:集團公司擁有8個系統級研發中心、30多個重點專業研發中心、12餘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20個工程技術中性心;與清華大學等20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創新平台,初步建成了專業化、開放式、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製。
2006年,集團公司被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並在2008年獲得了「創新型企業」稱號;2007年,集團公司獲得了國家首次設立的「中國工業大獎」。2009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0年,連續6年、2個任期獲得國資委央企業績考核A級,連續2個任期榮獲「業績優秀企業」稱號、捧得「科技創新特別獎」,業績考核連續2年位列央企前十。

❹ 無人機概念股有哪些

目前A股市場上無人機概念股主要有:航天通信(600677) 、山東礦機 、貴航股份 、中國衛星(600118) 、洪都航空(600316) 、北方導航(600435) 、中航機電 、伊立浦 、山河智能 、同濟科技 、泰和新材(002254) 、通裕重工 、賽為智能(300044)等。
中國無人機系統峰會暨展覽在北京舉行,並與第十五屆北京國際航空展、中國航空科學技術大會等多項航空盛會同期舉辦。無獨有偶,本月初,順豐速運公共事務部工作人員證實公司正在進行無人機項目研發,目前測試實驗已結束,正處於局部地區試運行階段。分析人士表示,基於上述兩大催化劑的作用,再加上航空裝備的無人財化、小型化和智能化早已成為發展趨勢,未來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需求更可達460億元,預計資金的關注焦點或將轉向無人機領域,其中涉足無人機領域的上市公司如山東礦機(002526)、中航精機(002013)、貴航股份(600523)及同濟科技(600846)等有望獲得資金的青睞。

❺ 航天科技股票怎麼樣啊

比較有潛力,是個潛力股。
【拓展資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著中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同時,著力發展衛星應用設備及產品、信息技術產品、新能源與新材料產品、航天特種技術應用產品、特種車輛及汽車零部件、空間生物產品等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大力開拓以衛星及其地面運營服務、國際宇航商業服務、航天金融投資服務、軟體與信息服務等為主的航天服務業,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廣播通信衛星運營服務商;是中國影像信息記錄產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產品提供商。作為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集團公司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創造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兩大里程碑為標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在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製。公司成立以來,共獲得5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申請專利一萬多件。
2006年,作為僅有一家軍工企業,被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並在2008年獲得了「創新型企業」稱號;2011年獲得「中國十大創新型企業」稱號;2007年,集團公司獲得了國家首次設立的「中國工業大獎」。2006年,集團公司黨組被中組部、國資委黨委授予了「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2010年,集團公司連續兩屆被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予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稱號和「科技創新特別獎」。集團公司還先後獲得「改革開放30周年傑出品牌」、「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最具價值之責任榜樣」等榮譽稱號。

❻ 港股航天股票有哪些

航天港股股票一覽
航天控股: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2.15億。
公司航天服務業分部從深圳航天科技廣場物業投資項目,海南發射場配套區土地開發項目,物聯網及跨境電商物流。
截至發稿,報0.4港元,成交額30.2萬港元,52周最高價為0.645港元,52周最低價為0.385港元。
行業規模對比排名:
在所屬的工業工程行業中,從行業平均規模來看,2020年第四季度,總市值為91.6億元,流通市值為64.0億元。其中,航天控股港股規模來說,總市值為15.9億元,流通市值為15.9億元,營業收入為30.1億元,凈利潤為2.50億元,行業排名第68位。
中國航天萬源: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225.83萬。
集團前稱為航天科技通信有限公司,集團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機組研發、總裝測試、關鍵零部件製造和稀土電機研發、製造的專業化上市公司。
52周最高價為0.186港元,52周最低價為0.072港元。
行業規模對比排名:
在所屬的工業工程行業中,從行業平均規模來看,2020年第四季度,總市值為91.6億元,流通市值為64.0億元。其中,中國航天萬源港股規模來說,總市值為5.56億元,流通市值為5.56億元,行業排名第102位。
香港航天科技: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413.70萬。
中國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印刷電路板組裝(PCBA)及全裝配電子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業務的中國公司。
9月21日消息,香港航天科技開盤報13.5港元,截至15點收盤,該股跌5.53%,報12.64港元。成交94.12萬港元,成交量為1201.92萬股,52周最高價為35港元,52周最低價為7.9港元。
行業規模對比排名:
在所屬的工業工程行業中,從行業平均規模來看,2021年第二季度,總市值為91.6億元,流通市值為64.0億元。其中,香港航天科技港股規模來說,總市值為76.7億元,流通市值為76.7億元,營業收入為2.58億元,凈利潤為-414萬元,行業排名第32位。
稀美資源: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4912.40萬。
公司鉭鈮冶金產品對於下游製造用於特種合金、化學製品、電子陶瓷、航天航空、高端電子消費品、國防及硬質合金等多種高科技行業的產品至關重要。
截至發稿,稀美資源(09936)跌1.24%,報4.79港元,成交額33.75萬港元,52周最高價為6.17港元,52周最低價為0.8港元。
行業規模對比排名:
在所屬的原材料行業中,從行業平均規模來看,2020年第四季度,總市值為41.4億元,流通市值為36.9億元。其中,稀美資源港股規模來說,總市值為12.2億元,流通市值為12.2億元,營業收入為6.02億元,凈利潤為7031萬元,行業排名第2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