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公司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500000股,4月1日發放股票股利使得普通股股數增加100000股,9月
每股收益=300000/(500000+100000*9/12+200000*4/12)=0.47
即,每股收益為0.47元
❷ 某公司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50000股
嘻嘻,確實是4.5。那天眼睛花了,亂答,不好意思撒。
300000/(50000+10000+20000*4/12)=4.5
分母那裡第一個50000不用解析了哈,第二個10000不用*9/12呢,是因為股票股利方式發行每影響股權結構,反之最後那個增資發行就得*4/12啦。
❸ B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普通股5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4元。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股本5000
貸:股本溢價15000
❹ 甲公司2008年初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5000萬股,當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50萬元
稀釋每股收益基於或有事項(潛在普通股)對於公司普通股份的稀釋,對其可能影響的公司收益(稀釋每股收益計算公式的分子),主要是對普通股股數(計算公式的分母)加以調整,以揭示公司最小可能(即稀釋最大化)的每股收益。正是為了保證這個「最小」,每股收益會計准則第九條明文規定,「計算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時,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當前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
每股收益是衡量公司業績的一個基本指標,每股收益指標的作用類似於凈資產收益率(而不是每股股利),它實際上體現的仍然是一種資金上的收益率,而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為公司現有普通股股東(可能的)每股既得利益,它也不是提供公司單位普通股在主體業績中擁有的(新增)權益大小的一個量度。而且它甚至比不上凈資產收益率的科學性和可比性,只不過它相對於投資者而言更為直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已。
本例中,計算基本每股收益,
年初發行在外普通股=5000萬股,凈利潤為1050萬元;
7月1日增發普通股的加權平均股數=500*180/360=250萬股;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1050/(500+250)=1.4元。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年初發行的認股權證,可以換購的普通股股數=30*10=300萬股,
年初發行的認股權證,增加的普通股股數=300-(300*4.8)/8=120萬股,
認股權證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其時間權重的加權平均數=120*360/360=120萬股。
稀釋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潛在股增加的股數)=1050/(500+250+120)=1.21元。
❺ 該公司只發行普通股一種股票,流通在外股數為5000股,每股市價25元,市盈率怎麼算
市盈率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收益計算的。假設公司凈利潤為5000萬元,那麼每股收益為1元。市盈率就是25/1=25倍。
❻ 某公司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500000股,4月1人發放股票股利使得普通股股利數
平均漏源流通在外每股收益沖擾:300000/散搜旦(50000*3/12+60000*5/12+80000*4/12)=300000/(12500+25000+26666)=300000/64166=4.6753
❼ 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如何算
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為: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日期÷報告期日期-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回購日期÷報告期日期。
拓展資料:什麼是在外發行的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根據有關法規的規定以及籌資和投資者的需要,可以發行不同種類的普通股。
1、按股票有無記名,可分為記名股和不記名股
記名股是在股票票面上記載股東姓名或名稱的股票。這種股票除了股票上所記載的股東外,其他人不得行使其股權,且股份的轉讓有嚴格的法律程序與手續,需辦理過戶。我國《公司法》規定,向發起人、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法人發行的股票,應為記名股。
不記名股是票面上不記載股東姓名或名稱的股票。這類票的持有人即股份的所有人,具有股東資格,股票的轉讓也比較自由、方便無需辦理過戶手續。
2、按股票是否標明金額,可分為面值股票和無面值股票
面值股票是在票面上標有一定金額的股票。持有這種股票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大小,依其所持有的股票票面金額占公司發行在外股票總面值的比例而定。
無面值股票是不在票面上標出金額,只載明所佔公司股本總額的比例或股份數的股票。無面值股票的價值隨公司財產的增減而變動,而股東對公司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大小,直接依股票標明的比例而定。目前,我國《公司法》不承認無面值股票,規定股票應記載股票的面額,並且其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
3、按投資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等等
國家股是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向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是企業法人依法以其可支配的財產向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國家允許用於經營的資產向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
個人股是社會個人或公司內部職工以個人合法財產投入公司而形成的股份。
4、按發行對象和上市地區的不同,又可將股票分為A股、B股、H股和N股等等。
A股是供我國大陸地區個人或法人買賣的,以人民幣標明票面金額並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股票。
B股、H股和N股是專供外國和我國港、澳、台地區投資者買賣的,以人民幣標明票面金額但以外幣認購和交易的股票。其中,B股在上海、深圳上市;H股在香港上市;N股在紐約上市。
以上第3、4種分類,是我國目前實務中為便於對公司股份來源的認識和股票發行而進行的分類。在其他一些國家,還有的按是否擁有完全的表決權和獲利權,將普通股分為若干級別。比如:A級普通股賣給社會公眾,支付股利,但一段時期內無表決權;B級普通股由公司創辦人保留,有表決權,但一段時期內不支付股利;E級普通股擁有部分表決權,等等。
❽ 某公司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50000股,4月1日以股票股利方式發行10000股,10月1日增發200
這是把時間考慮了進去的,按加權平均股票數量作為分母計算出來的每股收益。4月1日發行的股票相當於這股票在這一年中的權數是9/12,理由是4月1日至年末有9個月時間,10月1日的與此類似。
每股收益=300000/(50000+10000*9/12+20000*3/12)=4.8元
一般這種計算方法只有學會計時才會用到的,現實中這種計算方法沒有什麼太大意義,一般上市公司公布業績都不會採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