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股本與流通股本之間的關系
股票總股本=流通股本+非流通股本,股票總股本是指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資金總額,流通股本是指上市公司已經發行的,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份,非流通股本是指暫時不能上市交易的股份,非流通股本解禁後稱為流通股本。
股票解禁後大股東隨時可以賣出股票(賣出前會發公告),大量賣出股票就會使股票下跌,投資者要注意投資風險。
【拓展資料】
在股票市場中,流通股和總股本的定義不同、包含不同、流通性質不同。
1.定義不同
總股本指的是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流通股指的是上市公司上市的股份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
2.包含不同
總股本包含限售股和流通股,限售股可能是個人持有,也可能是投資機構等,流通股包含可在二級市場交易買賣持有的股票。A股市場中總股本和流通股不一致,小於總股本。就表示上市公司有未解禁(解禁是指股改後使部分限售股可以在市場中流通)部分,如果總股本和流通股一致,代表股票處於全解禁的狀態。
3.流通性質不同
流通股指可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而總股本包適限售股和流通股,限售股在股票解禁之前是不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流通的。
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國特徵的股市術語,外國的股票從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總股本就等於流通股本;而中國的股票上市,在未實行股權分置變革前,(個人或集體或國度)法人股是不允許上市流通的,只要部份發行的股票可在二級市場流通,這部份就是所謂的流通股本。
05年開端施行股權分置變革後,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過去的法人股也漸漸能夠開端在二級市場流通,但卻是有數量和時間限制,這就是限售流通股,由於監管部門擔憂一下子那麼多的股票上市,必然會招致資金承接不住而崩盤。漸漸的,中國股市將完成真正的全流通,總股本也就等於流通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