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要發行股票為什麼不通過銀行籌集資本
股票的作用
對於發行者說,股票的基本作用有四點:
1.股票是籌集資金的有效手段。股票的最原始作用就是籌集資金。通過發行股票,
股份公司可廣泛地吸引社會暫時閑置的資金,在短時間內把社會上分散的資金集中成為
巨大的生產資本,組成一個「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而通過二級市場的流通,
又能將短期資金通過股票轉讓的形式銜接為長期資金。正是基於這個特點,現今世界上
許多國家特別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都是通過發行股票的形式來組織股份有限公司,以
經營工業、農業、運輸業、金融保險業中的一些大企業。我國一些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的
主要目的也是籌集企業進一步發展所需的資金。
2.通過發行股票來分散投資風險。發行股票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分散投資風險。無論
是那一類企業,總會有經營風險存在,特別是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由於產品的市場前景
不明朗,技術工藝尚待成熟和穩定,在經營過程中,其風險就更大。對這一些前景難以
預測的企業,當發起人難以或不願承擔所面臨的風險時,他們總會想方設法地將風險轉
嫁或分攤與他人,而通過發行股票來組成股份公司就是分散投資風險的一個好方法。即
使投資失敗,各個股東所承受的損失也就非常有限。
3.通過發行股票來實現創業資本的增值。在股票發行市場上,股票的發行價總是和
企業的經營業績相聯系的。當一家業績優良的企業發行股票時,其發行價都要高出其每
股凈資產的許多,若遇到二級市場的火爆行情,其溢價往往能達到每股凈資產的2~3倍
或者更多,而股票的溢價發行又使股份公司發起人的創業資本得到增值。如我國上市公
司中國家股都是由等量的凈資產折價入股的,其一元面值的股票對應的就是其原來一元
的凈資產。而通過高溢價發行股票後,股份公司每股凈資產含量就能提高30%甚至更多。
4.通過股票的發行上市起到廣告宣傳作用。由於有眾多的社會公眾參與股票投資,
股市就成為輿論宣傳的一個熱點,各種媒介每天都在反復傳播股市信息,無形之中就提
高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起到了宣傳廣告作用。
而對於股票的購買者來說,股票的基本作用有如下三點:
1.由於股票具有收益性,股票投資就成為大眾投資的一種工具。人們總是希望錢能
生錢,而除了銀行存款、購買債券及親自創辦經濟實體以外,通過購買股票也可取得收
益,實現資本的增值。
2.通過購買股票來實現生產要素的組合。通過購買股票,投資者可非常方便地實現
參股投資或控股及購買、兼並股份公司的目的,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組合,以提高企業
的經營效益。如美國和日本的大型企業,通過購買我國江西的江鈴汽車股票、北京的北
旅汽車股票來參與這兩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將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引進這兩
家企業,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組合,達到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
3.通過購買股票進行賭博或投機。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具有較強的波
動性,因而人們可通過股票來進行投機活動,從買進賣出中賺取股票的價差,這也是股
票市場吸引眾多投資者的原因之一。而又由於股票價格特別是其短期趨勢較難預測,股
民投資股市時並不作基本的分析研究,就是進行詳細的分析也不一定能把握勝機,所以
許多股民往往都抱著一睹而決勝負的心理進行股票投資,故股票有時也成為某些股民變
相賭博的一種工具。
㈡ 企業為什麼會選擇股票籌資方式,是如何做到的
1.籌集企業經營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2,增加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比重,降低銀行貸款或企業債券等在資產中的比重,從而降低金融風險;
3,方便企業所有者將資產變現;
4,有利於企業永續經營。
借雞下蛋,用別人的錢來發展再生產。
比如你想做一筆生意資金不多,於是你向招集別人入股你的生意,並保證有收入時按股分紅,這樣你就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只是在有了收入後按事前約定筆例按股給人家分紅,如果你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你的股也就越來越值錢,入了你的股的人在缺少錢時就可以把手中的股票高於入股時的價格轉讓給別人了。
目前的股市說白了也就是這么一回事。
㈢ 企業為什麼要發行股票
1.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注入的資金可擴大經營規模。
2.提升企業形象,提升公司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3.公司上市後需要定期的披露財務報表,把經營狀況置身於公眾視野下。提高對行業和受眾的影響力度,創造財富,使股東、員工的財富增加,提升員工忠誠度。
㈣ 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的動機與作用
什麼是銀行優先股優先股的消息為何能讓銀行股大漲對此,招商證券分析師羅毅表示:優先股是銀行股估值爆發的必殺技。「如果優先股出來,銀行就不用從二級市場再抽血,同時又給保險(放心保)等長期資金提供很好的投資機會,提升股市對長線資金吸引,還有和納把全社會的風險降低,金融危機風險減小。來個學術,降低全市場風險溢價,降低貼現率,提升估值!」分析師激動的說。 眾所周知,市場對銀行股給予了很低的估值,一方面,人們都認為銀行很賺錢;另一方面,人們都不願意買銀行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是因為人們盡管知道銀行賺錢,但是總是對目前銀行的資產健康狀況感到擔憂,比方說工行,今年上半年是賺了一千多億的利潤,但是它的資產接近20萬億。對資產的擔憂使人們無視了銀行的利潤,畢竟,只要1%的資產出問題,利潤就沒了。而優先股的發力,能夠大大減少人們喚改沒對銀行資產的焦慮情緒。殲帶 優先股有四大優勢,而這四大優勢又正好是為銀行量身訂制的: (1)財務負擔輕。由於優先股票股利不是發行公司必須償付的一項法定債務,如果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時,這種股利可以不付,從而減輕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2)財務上靈活機動。由於優先股票沒有規定最終到期日,它實質上是一種永續性借款。優先股票的收回由企業決定,企業可在有利條件下收回優先股票,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3)財務風險小。由於從債權人的角度看,優先股屬於公司股本,從而鞏固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提高了公司的舉債能力,因此,財務風險小。(4)不減少普通股票收益和控制權。與普通股票相比,優先股票每股收益是固定的,只要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高於優先股票成本率,普通股票每股收益就會上升;另外,優先股票無表決權,因此,不影響普通股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有了優先股,普通股的負擔減輕了,銀行不用老打股東的主意進行配股,資本金也能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因此,銀行股就開始修復估值了。畢竟,銀行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不是不賺錢,而是內心的一種焦慮。
㈤ 商業銀行資本金的籌集主要有哪些途徑
籌集途徑有:
1、發行股票是籌集資本金股份制商業銀行最基本的形式;
2、增發新股,對股份制銀行而言根據業務需要增發新股也是籌集資條重要途徑,可以及時補充業務發展對資本金的需求本的但國家注資;
3、引進戰略投資者,吸引外資和民間資本;
4、發行可轉換債券;
5、發行次級債券;
6、國家注資;
7、內部積累。
拓展資料:
1、商業銀行在開業注冊登記時所載明、界定銀行經營規模的資金。
2、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補充的資金。 我國銀行資本金的構成情況以1993年7月1日實行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為界限,在政策上有所不同。1993年以前,我國銀行資本金主要由國家財政撥款、銀行積累資金和待分配盈餘等三個途徑形成。
1993年以後,根據新的財務制度對商業銀行資本金的規定:各方投資者投入商業銀行的資本金以及由這些資金增值等原因形成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形成商業銀行的所有者權益,代表著投資者在商業銀行的權益,供商業銀行在存續期內長期使用。
商業銀行可以採用吸收現金、實物、無形資產或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資本金,並按有關規定入帳。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金包括以下內容:
1、核心資本: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實收資本,按照投入主體不同,分為:國家資本金、法人資本金、個人資本金和外商資本金。
資本公積,包括股票溢價、法定資產重估增值部分和接受捐贈的財產等形式所增加的資本。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轉增資本金。
盈餘公積,是商業銀行按照規定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是商業銀行自我發展的一種積累,包括法定盈餘公積金(達到注冊資本金的50%)和任意盈餘公積金。
未分配利潤,是商業銀行實現的利潤中尚未分配的部分,在其未分配前與實收資本和公積金具有同樣的作用。
2、附屬資本:商業銀行的貸款呆帳准備金、壞帳准備金、投資風險准備金、五年及五年期以上的長期債券。
貸款呆賬准備金:是商業銀行在從事放款業務過程中,按規定以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於補償可能發生的貸款呆賬隨時的准備金。
壞賬准備金:是按照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3‰提取,用於核銷商業銀行的應收賬款損失。
投資風險准備金:按照規定,我國商業銀行每年可按上年末投資余額的3‰提取。如達到上年末投資余額的1%時可實行差額提取。
五年及五年以上的長期債券:屬於金融債券的一種,是由商業銀行發行並還本付息的資本性債券,用來彌補商業銀行的資本金不足。
㈥ 股票籌資
的確打心底里感動了,你說你不會要他的哪whole person is not good. So病人都應該聽從醫囑,按時服葯。不管是要
㈦ 我個人認為企業籌資時應以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的順序進行,為何現在的籌姿時要以發行股票為主呢
籌資的時候,如果採用借款方式,產生的情況是無論企業的借款是否給企業帶來盈利,企業都要承擔借款費用和利息,這對於企業規避風險是非常不利的,而股票則存在風險共擔,如果企業借款沒有帶來預期收益甚至虧損,這種風險都由出資人承擔,企業可以有效的保全自己。以上是從風險角度考慮。
現在的股票市場,存在很多不規范因素,人為控制股票的情況仍然存在,實際上股市已經成為很多上市公司的圈錢工具,用子公司上市,將款項轉移給母公司,然後將子公司破產,最終無償佔有了股民的財產,這類情況一直都有發生,股票籌資的這個優點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自然籌資的時候以股票優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