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管增持股票說明什麼
高管對該公司的後市較看好。
高管增持股票說明高管對該公司的後市較看好,股價被低估,有上漲的頃宏悔空間。
高管雀正增持在很大程度絕漏上會導致股票價格上漲,但是也會出現股票價格下跌的情況,需要投資者根據其它因素進行仔細的分析。
㈡ 高管增持股票多久可以賣出
高管增持股票是否可以賣出,以及何時可以賣出,取決於法規和公司內部政策。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管理辦法》,高管增持的股票在確認屬於增耐陵持期之後,持有期為12個月。這意味著高管必須在持有期屆滿之後才能賣出股票,並且必須在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當然,公司內部也可能鬧升有特定規定,要求液畝老高管在某些時間內持有股票或禁止出售股票等。因此,如果您是高管或想了解高管增持股票的相關政策,
㈢ 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
將在本文為您介紹最先最全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
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
(1)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大股東在增持期間及法定期限內均不得減持該公司股份。
(2)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一年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2%的,可以先增持後申請豁免要約收購義務。12個月內大股東增持比例超過2%,還是要先申請豁免,才能增持。
(3)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首次增持行為事實發生之日,增持方就必須將增持情況通知上市公司,並由上市公司在次日發布相關公告。公告內容必須包括增持目的及計劃、增持方式(如是集中競價還是大宗交易)、增持數量和比例等內容。而如果涉及後續增持的,需同時在公告中披露後續增持計劃實施的安排。
(4)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實施後續增持計劃,累計增持股份比例達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的,也必須發布公告。在增持計劃到期前,上市公司應在各定期報告中披露相關股東增持計劃實施的情況。
(5)滬深交易所指出,大股東在對上市公司股份增持期間不得減持其所持有該公司的股份。而這「不減持承諾」必須在增持計劃公告時就列入其中。
(6)上交所還規定,大股東在實施增持計劃時,不得將其所持該公司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的。違例者所得預期收益歸該上市公司所有。
(7)為遏制內幕交易,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規定,四個時間段內,大股東不得進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若擬實施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其他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及公司高管,通過增持計劃的實施進行內幕交易或進行市場操縱的,交易所將按照規定對相關當事人採取監管措施。
㈣ 董事長增持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判斷
人們通常會認為董事長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種利好消息,其實並不盡然。董事長增持股票的目的並不完全相同,影響股價走勢的能力也有所區別。今天就與各位一起來了解下,應當如何看待董事長增持股票的行為。董事長確實看好自己公司的股票
。通常來說董事長作為公司的最主要管理人員,對於公司的發展潛力如何是最清楚的。比如新產品研發成功、技術升級換代、訂單增加、業績大增、引入戰略投資等會影響股價上漲的信息,沒有公布之前外部投資者是無法知曉的。所以,如果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董事長增持股票的行為很容易被市場解讀為利好。
第二種情況,
股價大大低於公司內在價值
。如果股市整體低迷,或是所在行業受到利空的沖擊,使得某家公司也受到了影響,股價已經大幅低於其實際價值。而董事長很清楚自己公司的股票值多少錢,因而此時增持股票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回收公司的股權。根據價值回歸理論,這種外部沖擊導致的下跌是暫時的,股價將很快回歸正常水平。所以,精明的董事長經常會在股價被低估時增持股票。
第三種情況,
為了增強對公司的控制能力
。有時候出於某些原因使得公司股權過於分散,董事長的話語權被嚴重削弱,導致對公司的控制權不足,有被取代的風險。為了消除這種潛在的威脅,董事長可能被迫增持公司的股票。這種情況很難被外界知道,一般不會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對股價影響是相對中性的。
第四種情況,
為了高位套現做准備
。有時候股價處於高位,已經大大高於股票的合理估值,這時候董事長為了在高位套現,可能會發布增持公告。實際上,他們可能一邊少量增持維持股價,另一邊就用控制的親屬賬戶大量賣出套現。所以,股價處於高位時,董事長增持的利好還是小心為妙。
第五種情況,
為了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有的公司經營不善,股價長期低迷。如果董事長也對公司前景沒有信心,可能會選擇股權轉讓把公司賣掉。如果股價上漲,那麼公司也許能賣一個更好的價錢。所以,董事長有可能會用增持公司股票的方式吸進投資者買進。
第六種情況,
消除質押爆倉的風險
。有的公司董事長把持有的絕大部分股票都質押給了證券公司來獲取流動資金,如果股價持續下跌就有爆倉的風險。相比直接追加擔保物的方式,董事長增持股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低價買回股票用於追加,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股價甚至拉升股價來消除爆倉風險。所以,如果董事長低位增持,最好先查清楚他是否有大量質押股票的行為。
另外,如果缺乏足夠的信息來判斷董事長增持的目的,還
可以觀察公司其他大股東有沒有大量減持的行為,機構類資金的態度如何,有沒有戰略投資者感興趣
等等。盡量從多個角度來綜合考慮,不要簡簡單單的把董事長增持行為當做利好來看。
㈤ 董事們頻繁增持 減持 為啥
大股東頻繁的增持,一可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比如有人的股份快要超過他了,那要頻繁增持,二是自己的企業增長良好,而且股價低,自己股份比較少,比如去年,今年的京東方。二是手上的股份質押著,現在股價跌,再跌就要補錢,或者補股票了,這個時候增持,包括弧召員工增持也是一種好辦法。三是重組的增持。
大股東頻繁減持,就一個意思,就是需要錢,需要變現,他甚至可能覺得現在的價位不拋以後就沒有機會了,所以也有人董事長,老總什麼高管的位置他都不要了,他就要辭職好拋股票變現。
還有就是要救企業,對方提出他要控股。這樣也會減持。
增持和減持的數量就兩千股,那真是毛毛雨,如果是高管那就是作秀好上公告。如果是員工,那就是叫不動人了。呵呵,當然也有誤操作的
㈥ 格力電器獲兩名高管增持股份有何意義
格力電器獲兩高管增持123萬元,董明珠已被擠出前十大股東一波股價調整之後,格力電器再度迎來董監高增持。
格力電器2017年年報顯示,黃輝為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總工程師,此次增持後,黃輝對格力電器持股達到738萬股。
譚建明則為格力電器副總裁、副總工程師,此次增持後,對格力電器持股達到125.38萬股。
雖然格力電器股價在1月底創出階段新高後,走出一波下行行情,但在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依然獲得了機構的增持,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還被擠出了前十大股東的行列。
㈦ 重組前高管增持股票規定
高管增持主要是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股份的增加。
根據《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上市公司相關股東在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此外,根據《關於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關行為的通知》第八條,上市公司涉及行政許可和無先例、重大不確定性,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政策茄穗咨詢、計劃論證,上市公司應當自事實發生之日起6個月內向中國證監會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和直系親屬持有或銷售上市公司股票,並充分證明相關人員沒有內幕交易行為。
高管顫卜卜增持需注意以下事項:
1.披露事件應控制在5天內,長期增持參考意義不大;
2.只選擇招標交易和二級市場交易樣本;
高管增持弊蘆數量應超過數千股,對數百股、數千股意義不大;
3.高管增持人數應超過3人;
4.考察當時的市場走勢,往往低位機會大;
5、檢查公司的基本面,至少基本面不能太偏離。
㈧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