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類股票有哪些
目前國內所有的國有資產銀行改制後已全部上市,有:
工農中建四大行
交通,中信,興業,華夏,民生,光大,招商,七大股份制銀行。
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浦發,深圳發展,五大地方區域股份銀行。
『貳』 銀行股怎麼分紅
銀行股票股利與其他股票股利相同。它們通過上市公司分配,並直接分配到派息人的帳戶。人們不理解在銀行櫃台支付股息。畢竟,銀行股票及其營業廳不是一個概念。 證券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將投資者享有的紅利和股息自動轉移到賬戶中,股息有兩種形式;上市公司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分配形式,也可以同時使用兩種形式。 當銀行股票即將支付股息時,將會有相關的公告。投資者只要在股票登記日購買股票,就可以獲得股息。
拓展資料
1.派發股利時,投資者應注意三個日期:股權登記日、除息日和派息日。 分紅後,股價會下跌。在股權登記之日的下一個交易日,該股票將為無息股票,股東持有該股票前後的權益保持不變。因此,股票股利不會給投資者帶來任何東西,但股票股利後,股票價格迅速上漲。從這個角度來看,股票分紅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手段。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你已經對購買銀行股時如何分紅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後,我想提醒大家,把錢存入銀行是最安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買銀行股也是最安全的。購買銀行股票可能賺錢也可能賠錢。如果你決定購買銀行股票,選擇那些表現良好的股息意味著股份公司將定期的部分利潤分配給股東。上市公司在發行股利前確定持有股票者在特定日期前享有股利的權利。是的,那些在那個日期之後購買的人就沒有權利了。
2.紅色金額一般是指前一年的金額,而不是您持有期間的金額。在大多數情況下,股息結束後,股價會隨之下跌,表明權利的消除。因此,在派息前一天購買股票和派息後購買股票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那些利潤豐厚的銀行通常會支付股息。分紅後,股價會下降,但很快就會上升到原價(即填右),增長很好,長期持有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當然,股市是非理性投機的一個例外。 條件下手中的銀行股票可以分紅,普通銀行股票將支付股息。一般來說,銀行股每年都會分紅(也有紅利股)。 步驟: 股利方案在年度報告正式公布時公布, 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宣布具體的分紅時間。金融類股票是:金融行業及相關行業公司發行的股票。
『叄』 銀行類股票能不能買,收入穩定嗎,合理嗎
A股白酒、房地產、家電、大金融等是股票最好、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其中銀行是大金融端最賺錢的行業,四大銀行之一的宇宙銀行現在市值2萬億元,18年收入7700多億元,利潤近3000億元,相當於每天賺8億息率4.5%左右,但市盈率只有6倍左右,然而,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銀行是一個高杠桿行業,遇到金融危機會破產,即使不死也會終身殘疾,
股息前上漲一波股息,股息後直接下跌,不再填補,事實上,提前干預,上漲反映了股息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股息下跌正常,不能再上漲,很快填補,短時間內幾倍股息收入或不多。因此,在分紅前持續上漲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干預點。許多散戶投資者希望分紅。如果幹預位置錯誤,貼現權的損失也就不足為奇了。行情填權。許多銀行股的走勢都有這樣的特點,分紅幾年,成本股價不高,估值也很低。之後經過一波大市場,很多朋友中途下車,然後繼續上漲。他們想等跌了再買。結果發現自己跌不到原價。這就是大市場的填充。這也是銀行股長期處於底部上漲的原因。
『肆』 深市銀行股哪個好
深市銀行股票有:青島銀行、寧波銀行、鄭州銀行、平安銀行、蘇州銀行、青農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這幾個銀行都是比較好的,所以可以嘗試投資這些銀行,來幫助自己賺取一定的收益。
想投資銀行股,我們應該要清楚銀行股的特點:
1、首先,銀行股是顯著的周期股的,它的走勢與經濟周期運動有較高的相關性;
2、另外,對於四大行這種上萬億的大盤股,則具備較強的抗跌性,在熊市的時候,銀行股被稱為護盤主力軍,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銀行股是最抗跌的。
3、此外,在眾多上市公司中,賺得多的銀行向來是穩定分紅的主力軍,也受到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和認可,其分紅回報甚至高於銀行存款利率。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近1個月來,銀行股相對強勢的市場表現已經逐步印證此前曾提出的可能再度迎來布局機會的觀點。「位於江浙等優質區域的城商行,由於經營的『親周期性』增長確定性更強,疊加去年同期相對低基數,三季度盈利有望上台階。」
其實,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企業,那麼針對於銀行股票來說,也是選擇一個比較好的銀行,那麼我們才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收益,只要是考察這個銀行的辦事效率,銀行一年以來的經營狀況,是盈利的情況,還是虧損的現象,通過一些具體的數據,來進行具體的分析,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知道,某一個銀行,是一支潛力股,是一個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
我們投資股票,無非就是想要賺取一定的收益,想要賺取收益,就要有比較敏銳的眼光,有比較快捷的動作,這樣才能實現資源的良好利用。
『伍』 誰了解蘇州炒股開戶的步驟和主要流程
個人投資者A股證券開戶須知:
1、16周歲以下自然人不得辦理證券開戶,16-18周歲自然人申請辦理證券開戶應提供收入證明;
2、辦理證券開戶,需由本人親自到證券公司櫃台辦理,若委託他人代辦證券開戶的,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如果委託人身份證為二代證需提供正反兩面的身份證復印件);
3、證券開戶時需填寫《證券交易開戶文件簽署表》和《證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問卷》;
4、如果客戶從未辦理過證券開戶的,需填寫《自然人證券賬戶注冊申請表》;
5、如果客戶是投資代辦股份市場的,需填寫《股份轉讓風險揭示書》;
6、辦理銀行三方存管,需填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協議》,同時證券開戶本人攜帶本人銀行借記卡去銀行網點櫃台確認,沒有該銀行借記卡者僅需在銀行櫃台另新辦借記卡即可;
7、證券開戶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收取證券開戶費40元/戶,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收取證券開戶費50元/戶,由證券公司統一代收;
8、證券開戶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5:00內辦理證券開戶的,新開戶者可以當場取得兩張紙質股東賬戶卡;其他時間段包括周末辦理證券開戶的,證券賬戶卡只能在下一個交易日取得或快遞送到,不過這不影響正常的證券交易。這是因為證券開戶申請辦理需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聯網,而中登公司周末都是休息的;
9、滬市A股一張身份證只能開一個證券賬戶,深市A股一張身份證可以開多個證券賬戶。
『陸』 想買點銀行股,有哪些推薦的嗎
如果說你想要購買銀行股的話,那麼我會給你以下幾個建議。第1個建議就是盡量不要去買四大行的銀行股,因為這四大行的流通盤太大了,買進去基本上都不會怎麼動。第2個建議就是盡量去購買那些小盤股,因為那些小盤股的漲跌幅度更大,會有更多的機會。第3個建議就是你可以在他低位的時候介入進去,然後等到哪天有利好再沖高把它賣掉。
一.不買四大行
就像剛剛所說的,我是非常不建議你去購買四大銀行的。因為四大銀行的股票它的流通市值太大了,所以它每一天的漲跌幅度都是特別小的。可能一年的波動幅度基本上都不會超過20%,這就跟買大盤差不多。哪怕就算是行情很好,你也不太可能可以從他身上賺到多少錢。不過四大行是比較適合那些風險偏好很小的人去做,如果你不想承擔太多的風險,那就買四大行。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柒』 銀行股(分紅)怎麼買需要注意什麼
銀行股可以大致分為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交建),全國性商業股份銀行(平安,招商等),城市商業銀行三類。買分紅股其實主要集中在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交建)這5家裡面。
國有大型銀行在金融系統中的作用是定海神針,所以大部分持股都是在國家機構手裡,本身流通股份就很少,所以散戶持倉相對較少,股價波動很小。
銀行股(中農工交建)需要注意的主要是股息率。買銀行股就是為了買省心,買穩定收益。股息率是決定了你分紅多少的關鍵。
股息率=每股分紅/股價 ,從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看出,股息率和分紅成正比,和股價成反比,大多數情況下每股分紅會逐步微量增加,每年的波動其實不算大。所以股息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和股價成反比, 股價高的時候股息率就低,股價低的時候股息率就高 。
買銀行股記住6%以上股息率可以買入,5%以下股息率就可以賣出。
以農業銀行為例,歷史分紅每股大概在0.18元(我知道22年分紅高一些,舉例而已)左右,那麼就是股價在3元以內可以買入,在3.6元以上可以賣出為最優。
2022年分紅是每股0.2元,按照6%股息率計算,理論上3.33元以內可以隨便買,但是考慮到2022年分紅增幅過大,可以適當縮小目標股價在3.1元以內。所以更多時候我們不能單純只看當年的股息率,還要把歷史分紅數據拉出來對比,看看平均值。
誤區一 、有一部分人認為股價跌了分紅會減少,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分紅是按照每股分紅,而不是按照持倉市值分紅。
仍然以農業銀行為例,30萬買入10萬股,分紅為每股0.18元,每年分紅1.8萬元。
如果股價漲了,3.6元你賣出,股票盈利20%,如果股價沒漲跌到了2.4元,這個時候持倉市值是24萬,但是分紅仍然是0.18元每股,0.18*10萬=1.8萬元,分紅一分不少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慢慢等待股價回升,甚至加點倉。我相信真正懂銀行股,持有銀行股三年以上的玩家,這個時候八成都會去加倉,下跌更讓他們興奮。
誤區二 、銀行股收益太低,沒什麼人買。銀行股收益單獨拎出來看確實算不上很高,跟什麼一年三倍比起來真的差太遠,可能一年收益還不如一個漲停板。可是,你以為真的沒什麼人買嗎?往往小資金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稍微大一點的資金在股市已經很難靈活進出。看上去上是一個漲停就可以,但是你要想一下,如果500萬持倉,你是否能做到一年收益10%。所以這里存在一個極大地誤區,大資金買銀行股的不少,我了解到的買銀行股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50萬以上持倉的,而中國所有股民,持倉十萬以上的不超過10%。說白了,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持有過銀行股一年以上的體驗。
買銀行股更像是理財中的資產配置,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其實把思想轉換一下,假如你有50萬存大額存單5年,約定年化收益4%,也就是到期還本付息一共60萬。那麼買入50萬農行,每年股息率6%,穩定的3萬利息。你把他當做一個大額存單,按年計息。在此期間股票跌了對你有影響嗎?沒有影響的。股價漲了的話,你設置好條件單。3.3元就賣出一半,3.6元就清倉。這樣即使沒到五年,你的20%收益已經拿到手。即使銀行股不漲不跌,共計獲利65萬。這不比大額存單香嗎?
有且僅有一種情況你會虧損,那就是你買的銀行股一直跌,跌破20%並且一直不修復。理論上是有這種可能,實際很難發生,這是你需要取捨的。並且,只要保持分紅,12年不到你就可以把本金賺回來了,如果還有人要問不分紅咋辦,我只能說你還是去存銀行吧。
誤區三 、分紅會除權,不填權分紅沒有意義,就是左口袋進右口袋還要交稅,所以買銀行股沒啥用。這句話前半句是對的,但是後半句明顯是建立在不填權的基礎上的,這就是個文字陷阱。
首先我們來說下 除權和填權是什麼? 其實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高深。還是以農業銀行為例,股價3元,分紅除權的意思就是,分紅每股0.18元,股價下跌到2.82元,投資者實際並沒有收益,只是左口袋進了右口袋。填權就是在之後的一年,股價會慢慢漲回到3元左右。這個時候明眼人都會發現問題,如果不填權那麼按理說農業銀行的股價早就是0甚至負數了。想一想,可能嗎?
買銀行股就是為了長期投資, 表面賺的是分紅的錢,實際賺的就是填權的錢 ,只是這兩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比較接近罷了。如果你在乎除權,沒懂這個本質,只能說明你是短線投資者,銀行股並不適合你。然後有人會提到前復權,後復權,這其實只是K線形態修復而已,對股價沒有任何影響。記住, 提到銀行股,誰再拿除權、復權、填權來給你說沒用,他們就是知道個名詞裝X而已 , 不用理會。我也歡迎杠精們拿這點來杠,評論區見。
首先是打新債和打新股,新債基本是穩賺,每年一兩千還是很輕松的。新股目前行情不好,可以暫放。我之前發的買銀行股打新股的案例,很多人就會在評論區杠精(網上杠精真的很多)說打新股破發。我特別想問,大哥,破發你不會不打嗎?難道有人強制你打新。 求你們都別打,留給我,我不怕破發。
其次,股息率6%,但是實際收益不止6%。以分紅再買入為例,30萬持倉,10萬股,分紅1萬8,股價下跌為2.82元,此時可以增加6383股,為了計算方便,我們簡化為6400股。你會發現增加的是6.4%的股數,也就是你下一年實際收益會增加6.4%,並且以後每年都是如此,如果選擇分紅再買入,收益是1/(1-股息率)這個數字會略大於股息率。所以除權其實在分紅再買入這個角度來看是一件好事。
股息紅利稅的收取為:
1.持股超過一年,可免徵收紅利稅;
2.持股1月至一年,需交紅利稅為紅利的10%;
3.持股1個月以內,需交紅利稅為紅利的20%。
這個分紅稅是指分股票買入後持有時間, 做T也會收分紅稅 ,所以很多人會在分紅股權登記日前賣出股票,除權後再買入,主要是因為他們平時有做T增加收益,如果想躺平,完全不用管這個。即使分紅稅最高20%扣除掉,也有年化收益4.8%,碾壓大額存單。
這是一個股民利用自己小賬戶購買銀行股測試。在2017年7月5日,股價6.08元買入。多年持股未動,實倉現金分紅(沒有分紅再買入)的真實數據,5年時間22.63%的收益,平均年化4.52%雖然不高,但和直接銀行存定期比起來還是高一點點,畢竟資金靈活。需要注意的是他是隨機購買的,並沒有擇時。買入時股息率小於5%,只有4.76%。這個其實不在我們適合買入的股價區間,盡管如此仍然有年化4.5%以上收益。如果按照我們的理想情況買入,股息率6%對應的股價會是4.8元。你會發現,這裡面差了25%的股價波動。也就是說,如果在理想的6%股息率買入,收益會是平均每年9%。當然,理想情況很難實現也存在偏差,以此為例只是想說明按照6%股息率買入,5%股息率賣出嚴格執行,實際收益會比4.5%年化高很多,大概在8%以上。
買銀行股(分紅)不像是炒股,更像是買基金或者理財,沒有持有3年以上打算不用考慮買銀行股,不過多解釋。
『捌』 銀行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紅
銀行股的分紅時間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7月份。不少銀行會在年報中公布除權時間,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派息多少,不少銀行都是在五月份公布年報,投資者可以在年報中進行查詢。
投資者知道分紅時間後,只要在分紅股權登記日這一天持有股票,就可以享受當年度的股息,在分紅股權登記日後才買入的,要等下一年的派息。
拓展資料: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除息與除權產生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
此外,由於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的變動,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以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
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金股息的權利。
股權(息)登記日與除權(息)基準日股權(息)登記日,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定一個日期,在此日期收盤前的股票為「含權股票」或「含息股票」。在該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享受分紅配股的權利,通常稱之為R日。
『玖』 銀行股有哪些股票
銀行股就是目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銀行股屬於證券市場裡面金融板塊。常見的銀行股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
拓展資料:
銀行板塊穩定性在金融板塊裡面最高,並且股息最高,是散戶投資者最喜歡去持有的,股價低,買的多,每年給分紅,基本上大家都會長線持有一些,確實是每次在銀行股低估的時候去投資的話,比存銀行的收益要高很多倍,單單就是股息率就很多在5%以上,加上股價的收益,是非常客觀的數字。
大部分銀行連續多年的資產收益率都能保持在15%以上,要知道在整個A股市場總共3539隻股票中,2017年資產收益率大於15%的公司只有671家,如果再加上連續多年以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這兩個條件,則就屈指可數了。
最簡單的方法看市值+pb配合選擇,這個方法是最懶人的方法,也不需要你太專業。盡可能選擇市值前10的銀行股,尤其是前5,越靠前就越好。
然後選擇其中市凈率(pb)低於0.6倍的股票,開始定投,每跌10%加一點點倉位,這樣去做,長期持有,股息率+股價的收益,總體來說會很不錯。
撥備率低於300%的銀行是有一定潛在風險的,大家要留意,但不是一定,因為都是國有銀行,所以不能那麼死板的去看這個數據,但這個數據有相當高的價值。
存款和貸款的比例其實以前有75%紅線的就怕會有泡沫,有很多不良資產現在取消了紅線,給了銀行發展的機會,應該是15年左右取消的。目前國際上成熟的銀行存貸比在90%左右,控制的挺好,不會讓不良資產大幅提高。
但是如果銀行不貸款出去就不容易賺錢,不容易賺息差。所以存貸比低於80%的銀行潛力大一點,高於95%的銀行潛力小一點。
我們一方面要考慮銀行股賺錢能力,一方面要研究銀行股的風險把控,還要考慮到估值問題,但最大的好處就是國有銀行有兜底,不會破產,所以我們更多的是考慮賺錢能力,但風險也不能太高,64開這樣去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