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wfc富國銀行股票老虎證券
擴展閱讀
新手買股票能賺到錢嗎 2025-02-07 01:05:17

wfc富國銀行股票老虎證券

發布時間: 2023-09-28 21:10:04

1. 富國銀行禁止其顧問推薦游戲驛站和AMC股票,這是為何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成功的走上了發展中國家的道路,現在中國很多店地方都是實行了全部自動化的電子操作,或者推出了一些賺錢的網址或者APP,但是這些賺錢的APP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為他們會把自己的信息給獲取過去,然後做一些違法的操作,比如現在的人都是非常喜歡玩游戲的,那麼有一些商家就是抓住了人們的喜好,開始在各大的行業里推行各種的游戲APP,比如一些銀行,但是有的人銀行是禁止這樣的做法的,那麼富國銀行禁止其顧問推薦游戲驛站和AMC股票,這是為何?因為在這些所有的賺錢的任何一個平台都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會損害別人的利益的。

現在富國銀行禁止了顧問推薦游戲驛站和AMC的股票,這是對他人利益的一種保護行為,當然這只是富國銀行實施的一種措施,當你進入到富國銀行里的時候,你就可以得到相應的保護,但是如果你出來了富國銀行就要自己有判斷的意識,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軟體都是有利而無害的,我們要自己辨析。

2. 美股和A股相比有什麼不同,和優勢

美股和A股的區別與各自優勢:

1、上市公司的數量美股更多。美股十幾年前就約有萬家上市公司,加上粉單、OTC的應該還不止這個數,中國在今年1月份上市公司數量才到2500家,約為美國的1/4,美股的科技股是如今股市當之無愧的領導者。而A股前五十大中有三家公司也不容易吧。

2、投資主體不同。美國投資者的主體養老基金、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約佔一半,而中國的機構投資者約佔10%-15%,機構作為職業投資者,信息獲取能力、投資理念成熟程度均與個人投資者有巨大差異,其看待問題的觀點更加系統、科學。

3、機構考核遠期化與眼前化的差別。美國的核心就是挽留每一位優秀的基金經理,使其任期足夠長。而國內由於基金也是新興行業,蓬勃發展間人才缺乏,加之人員流動比例較大,激勵方式基本是一年一清。

4、監管和退市機制仍待加強,不對稱信息優勢還長期存在。美股每年進入、退出市場的幾百隻股票,中國是多年幾乎沒有什麼公司退市,這樣大家做小盤股、質地一般股票的擔心不大。美股往往是季報前紋絲不動,季報後大起大落。A股往往是價格先動然後消息出來後再反方向走,這是市場提前消化不對稱信息的明顯表徵。

5、A股的研究力量比美國豪華太多。中國的行研人員大約有2000名,人均覆蓋1家上市公司,美國的大券商基本就10家,折下來也就幾百人的研究隊伍,人均覆蓋公司10-20家,換句話說,A股不缺乏價值的發現者和舉旗吆喝的人。

(2)wfc富國銀行股票老虎證券擴展閱讀: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美國東部時間 9:30-16:00,國內時間是,美國夏令時是中國21:30-4:00,非夏令時是22:30-5:00 。

3. 被摩根士丹利持有的股票會大漲嗎

會。摩根搭孝大通(JPM)、富國銀行(WFC)和RegionsFinancial(RF)這三家銀輪頌行的平均漲幅為24%,在基本情況下,比它所覆蓋的其他大盤銀行股高出4%臘枝鄭。

4. 富途、老虎、雪盈三家券商對比起來,誰比較好

富途、老虎、雪盈三家券商對比起來,個人感覺雪盈更好一點。

補充資料:
內互聯網美股券商主要有雪盈證券、富途證券、老虎證券等,我們主要從安全性、費用與門檻兩個方面考察這三家券商。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次考察的對象,是面向普通新手的美股券商,我們暫時不會考慮以下幾點內容:
1.高級交易品類和玩法的支持:如期權、賣空、融資利率等;
2.對其它交易市場的支持,這些券商一般也都支持港股交易,哪家券商最適合港股交易,不是我們討論的范疇;
3.人不在中國境內,可能在他國有更好的選擇,如人在美國、澳大利亞可選擇 Robinhood;

一、安全性:和國外傳統券商一樣安全
安全性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畢竟我們是作為中國人,在中國用美元購入美國的股票資產。如何確保我們的資金是安全的,比如國內的互聯網券商要是倒閉了,我的錢會不會也打水漂了?

這一點其實完全不必擔心。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國內互聯網券商的運作模式,他們實際上也是國外大型券商的機構客戶,當你買入股票時,你的交易訂單由國內券商提交給了國外大型券商。而在資金上,你的錢其實並不在國內券商的手上,甚至也不在國外券商的手上。

那你的錢究竟在哪裡呢?實際上,你的錢在國外券商指定的託管銀行賬戶內。

以國外最大的券商盈透為例,國內幾大主流的互聯網券商都曾經是盈透的代理券商。我們之於國內券商,正如同國內券商之於盈透。國內券商作為盈透的客戶,資金是存放在盈透的託管銀行賬戶內的,如花旗銀行、富國銀行等。不僅國內券商沒法接觸這些錢,甚至盈透自身,都不能直接挪用這些錢。
因此,無論是國內券商倒閉了,還是國外券商倒閉了,都不會影響你的資金安全。

除此之外,你如果自己比較一下國內幾家美股券商,會發現它們都以 SIPC 提供 50 萬美元的破產保護作為宣傳點。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實際上,美國證券市場對投資者的保護體系已經相當完善,SIPC 的全稱是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它是一家非盈利性機構,相當於各家券商共同成立了一家互相保險公司,一旦某一家券商破產,SIPC 都可以提供最高達到 50 萬美元的保險。
因此,你不用擔心國內券商或國外券商倒閉的問題。反過來,也不必擔心國內券商不如國外券商安全。只要你吃准這家國內券商對接了正規且靠譜的國外券商,那麼它們是同等安全的。
國內的幾家美股券商,之前對接的基本都是盈透。盈透是美國最大的券商之一,創建於 1977 年,券商本身的資產超過 60 億美元。在 2017 年 6 月,盈透共持有 1000 億客戶資產,全世界交易所每天處理的股票和期權交易中,每 10 筆中就有 1 筆是通過盈透證券完成的。

二、費用與門檻
既然國內券商和國外券商在安全性方面沒有實質性的差異,那麼之所以選擇國內券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交易費用和門檻。那麼哪一家的費用和門檻最低呢?

首先是開戶的門檻。大多數國外傳統券商,在開戶時都有最低入金要求,並且每個月要加收管理費、實時行情訂購費。以盈透為例,25 歲以上的自然人開戶,必須要存入 10000 美元的資產,並且往往還需要每月加收 10 美元的管理費。如果你的賬戶余額資產小於 2000 美元,月度管理費還會更高。此外,每筆交易的傭金也較高。

國內的互聯網美股券商,相當於在你和盈透之間作為一個中間人,但有了這層中間人,對門檻和費用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下表中我們列出了國內這幾家券商的開戶時的最低入金要求和最低余額要求。可以看到,基本上國內的券商免除了這一系列相關的費用和門檻。
1、開戶最低門檻金:富途(無,2萬港幣以上可抽獎)、雪盈(無,3000美元以上可領福利)、老虎(無,3000美元以上可領福利)

2、在每次交易股票時,國內券商也提供了相比盈透更優惠的傭金價格。注意,券商傭金和外部收費在買入和賣出時都需要收費。券商傭金是券商的收費,而外部收費則是美國各個證券機構和交易所的收費。在賣出時,除了這兩筆費用外,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和美國證監會也有相應費用,但非常非常低,在此忽略不計。可以看到,最貴的是老虎證券,單筆最低$2.98,雪盈的傭金和融資利息是這三家裡最低的。

3、此外,中國投資者在美股市場享有資本利得稅與股息分紅稅的優惠。對於中國投資者,只需要填寫 W_8BEN 表格,就能夠免徵資本利得稅。其實,你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具體填寫和提交這份表格,國內美股券商在徵得你的相關信息後,會自動幫你生效 W_8BEN 表格並提交。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富途股息分紅稅並非 10%,這可能與富途的主體注冊地在香港有關。

5. 美聯銀行的收購事件

受席捲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深陷困境。美國花旗集團於美國東部時間2008年9月29日宣布,已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的協助下與原美國第四大商業銀行美聯銀行達成原則性收購協議,同意以21.6億美元股票收購美聯的銀行業務,包含承受美聯530億美元負債。美聯銀行則會繼續擁有它於2007年收購的經紀公司AG Edwards、以及共同基金Evergreen。
據悉,花旗集團收購美聯銀行的協議已經得到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不過最終協議還需要美聯銀行股東會表決,其表決的最後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
北京時間二零零八年十月三日晚消息,富國銀行(Wells Fargo(WFC)和美聯銀行(Wachovia)(WB)宣布就150億美元並購計劃達成協議。這起並購案讓市場清晰地看到了富國銀行強大的經濟實力及其擴大公司在美國東部業務范圍的決心。
這一大膽動作使得美聯銀行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C)之間的交易落空。上周一,花旗表示同意收購美聯銀行的銀行和抵押貸款業務。在這一由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促成的交易當中,花旗同意以21億美元的股票收購美聯上述部門。美聯銀行也表示已與花旗進行了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監督下的談判,交易有望得到美國政府的援助。
富國銀行宣布准備,准備按照0.1991比1的比例交換美聯銀行股票。
以富國銀行周四收盤價35.16美元計算,本次對美聯銀行的收購出價相當於每股7美元,而周四,美聯銀行收盤時的股價為3.91美元。
美聯銀行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斯蒂爾(Robert Steel)表示,與富國銀行合並不需要政府支持,這有助於公司保持完整,更能體現美聯銀行作為一家完整公司的價值。
根據熟悉內情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花旗集團高層對這一消息表示遺憾。據悉,富國銀行是在得悉花旗集團的收購計劃後才加入對美聯銀行的追求的。
另外,花旗集團的收購條款當中不包含違約金,否則美聯銀行要為中斷與花旗合作付出沉重代價。
總部設在舊金山的富國銀行是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保險公司機構之一,由於沒有接手那些將自己的同行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拖垮的高風險貸款業務,該公司在房地產市場崩潰以及接踵而至的信貸危機當中躲過一劫。
富國銀行宣布,准備以100億美元的代價將美聯銀行的問題資產轉移至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發行200億美元證券以改善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狀況。
美聯銀行宣布其董事會已經在周四晚間批准了富國銀行的收購提議。 截至美東時間上午9:50(北京時間晚上9:50),美聯銀行飆升2.97美元,至6.88美元,漲幅76%;富國銀行大漲3.27美元,至38.43美元,漲幅9.3%;而花旗集團重創2.81美元,至19.69美元,跌幅12.6%。
FDIC幫助
美聯銀行和富國銀行指出,與稍早前華盛頓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Q)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JPM)合並案不同的是,他們之間的合並不是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撮合下進行的。
富國銀行對美聯銀行的收購顯然對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有利,因為這樣一來,後者就不用再為花旗因承擔美聯銀行3120億美元問題資產而遭受的損失提供保護了。在這些數額龐大的問題資產當中,有美聯銀行在2006年房市繁榮期收購Golden West Financial時接收的超過1000億美元的選擇性浮動利率抵押貸款。
交易完成後,富國銀行將得到美聯銀行4480億美元銀行存款。這筆存款將成為其穩定的資金來源。
該銀行宣布,兩公司合並後,其業務范圍將遍及美國39個州的10,761個區域。
在這起交易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富國銀行將以公平值計算美聯銀行不良資產,這具有兩個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富國銀行的資產狀況非常穩健,能夠應付收購美聯後必須進行的資產減記;其次,它對贊成按市值計價規則的從業者和監管人員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該公司宣布,「我們預計可能發生100億美元左右的並購和整合開支。為了保證良好的資本狀況,我們計劃發行200億美元證券,其中主要是普通股。」
聯邦反壟斷監管機構2008年10月10日批准富國銀行以117億美元價格收購美聯銀行,為歷時一周的美聯銀行收購爭奪戰蓋棺定論。
富國銀行的收購計劃,在花旗集團退出競購後一天內便迅速獲批。9日晚些時候,花旗集團因在如何分割美聯業務上未與富國銀行達成一致而宣布退出收購談判。當天,富國銀行稱將繼續推進收購進程,並計劃在第四季度未完成交易。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結束」反壟斷審查的交易名單中把該交易包括其中。「提早結束」表示,該委員會或司法部門在反壟斷法規定的30天審查期結束之前便完成了審查。
目前,該收購交易還有待美聯銀行股東的一致通過。
據花旗集團提供給法庭的文件顯示,上月26日,美聯銀行儲戶從該行取走50億美元儲蓄存款。當天美聯銀行首席執行官鮑勃·斯蒂爾約見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維克拉姆·潘迪特商談收購事宜。
9月29日,花旗集團宣布已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協助下與美聯銀行達成原則性收購協議,同意以21.6億美元收購美聯的銀行業務。但本月3日富國銀行突然介入,宣布美聯銀行董事會已同意富國提出的以117億美元收購全部美聯銀行的方案。花旗集團以同美聯銀行的排他性收購協議遭非法終止為由,計劃向法庭提交訴訟,索賠最高600億美元。 那年夏天貝爾到任後,她才發現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是一個漏洞百出的機構。她說:「這么久以來竟然沒有一家銀行倒閉。我們那時還在所謂的銀行業黃金時期,監管措施不受歡迎,而向來被認為是嚴厲監管者的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更是處境艱難。」公司的預算被大幅削減,員工被辭退,士氣低落。在任的第一年,除了和亨利·鮑爾森有過長達十秒鍾的握手以外,她從來沒有和鮑爾森說過一句話。
但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開始在次級貸款問題上回歸管理本位,雖然當時還沒有其他的監管機構這樣做。到了2006年,次貸金融行業開始跨入雷區,給任何想貸款的人發放貸款,但是這些貸款很多是欺詐性的,帶有隱藏性收費和不平等條款。大多數次級貸款帶有可調節的利率,一開始非常低,但是幾年之後會突然高得嚇人,使許多擁有房產的人無法支付月付房貸。而貸方則毫不在乎,因為他們把貸款賣給了華爾街金融機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再把這些打包到抵押保證債券中,再賣給投資者。
控制次級貸款泛濫本應是擁有消費者部門的美聯儲的職責。但是當時的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非常討厭過分監管市場,對控制次貸一點兒也不感興趣。還有其他的銀行監管機構,比如監管全國性銀行的美國金融管理局,以及負責監管儲蓄和貸款業務的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本來也應該對此作出反應。但是他們對這個日漸嚴重的問題的回應,好的時候是不冷不熱,壞的時候簡直是充滿敵意。(美國金融管理局實際上利用了自身的聯邦權力,來阻止地方控制次貸泛濫的努力。)到貝爾進入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時候,金融管理局已經用了一年去為監管的銀行制訂「自願執行的次貸指導條例」,但還是沒有正式頒布這個條例。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在這一片混亂中站了出來。貝爾十分了解這個條例,因為她在財政部任職的時候曾經努力使次貸貸方同意停止他們最壞的放貸行為,但是沒有成功過,那時候這個產業還遠沒有現在這么大。她發現,情況正在急劇惡化。貝爾指導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花大價錢買了一個昂貴的資料庫,裡面列出了所有華爾街賣給投資者的包含在抵押保證債券中的次級貸款。她為自己所見到的結果所震驚了。「突然大幅調高貸款利率、濫用提前預付罰金等,這些我們在2001和2002年認為是掠奪性的做法,現在卻變成了主流行為。」她說。
到了2007年春的時候,她開始和金融業高管們會談,敦促他們提高貸款門檻,優化貸款結構也就是修正貸款泛濫這樣當房地產泡沫破裂、大量貸款無法償還的時候,人們才不至於失去他們的房產。「這很正常,」她對我說,「調整結構是銀行業可以隨意支配的工具之一。」
她從這些會談中看出的一點:抵押貸款服務商一般都是大銀行的業務分支,大多數情況下,修改為擁有貸款債券的投資者安排的貸款,是他們擁有的法律權力。但是他們卻沒有這個動力。在施加了壓力之後,貝爾覺得自己已經使他們做出了必定會履行的承諾。
她還迫使美國金融管理局頒布了次貸指導條例,雖然這個條例只能起到微弱的改善作用。絕大多數的次級貸款是由監管下的銀行系統之外的金融機構發放的,根本不在美國金融管理局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管轄范圍之內。但是這些非銀行機構自身的融資卻依靠被監管的銀行。為了監管這些不受監管的借貸方,貝爾想到了一個主意:用官方頒布的次貸指導條例監管任何依靠聯邦管制的銀行來融資的公司。她說:「那些銀行簡直是拼盡全力和我們對著干。」結果她敗了。
同時,貝爾還在銀行業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打一場後衛戰。針對所謂的最低資本要求,也就是銀行必須持有的一定金額的資金,以抵禦損失。銀行總是希望他們的資本要求越低越好,這樣他們就可以冒更大的風險,而這將帶來更多的收益,更能給高管帶來更多的分紅。2004年的時候,一個叫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的國際機構公布了新的條例,允許銀行以風險資本比例為基礎來調整最低資本金額,也就是說,如果資本的風險低,那麼最低資本限額也相應地降低。(後來事實證明,三A級別的充斥了大量的不良次級貸款的抵押債券其實在巴塞爾框架下也被認為是低風險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危機之前的幾年裡會有那麼多銀行大量買入這些證券組合。)更糟的是,巴塞爾框架II協議允許銀行以自己的風險評估模型來評估自己的資產。
大多數歐洲國家很快就接受了巴塞爾框架II協議。美聯儲也非常希望這么做,美國金融管理局也是。但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卻擔心,降低資金標准、讓銀行自己選擇風險評估模型會增加銀行破產的風險,所以反對執行巴塞爾框架II協議。這和貝爾自身的直覺簡直是天作之合,她一到任就成了這些新條例的頭號反對者。其他監管機構不高興了,尤其是美聯儲,一直催促她簽署同意;這並不需要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同意,但是所有銀行監管機構聯合執行重大政策變革卻是在政治上極為重要的。而貝爾承認,他們並沒有這么做,「我們一直在拖延時間」。她拖延了很久,以至於直到金融危機降臨美國的時候,巴塞爾框架II協議還根本沒有執行。
拖延時間並不是那種能贏得贊賞甚至引起注意的政治策略,但是我一直認為,貝爾反對執行巴塞爾框架II協議,是金融危機時拯救金融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一舉措的重要性很少為人所知。歐洲銀行業因為缺少足夠的保底資金,在危機的打擊中幾乎崩潰。愛爾蘭、冰島這些國家的大銀行紛紛倒閉,德國撥出了幾千億美元來支撐本國的銀行。即使在危機之後的今天,歐洲銀行的狀況也比美國銀行要糟很多。美國銀行的資金也不充足,但是總比歐洲的同行要多得多。盡管當時也有許多問題,但是今天,美國銀行的狀況已經好了很多。
到了2007年夏,次貸危機泡沫破裂。不出貝爾所料,次級貸款的拖欠率急劇上升。預想未來,不難看出2006和2007年年初發放的那些可調節利率的貸款肯定會在一兩年之內提高利率。在泡沫沒有破裂的時候,房產價格一路上漲,房產擁有者還可以重新募集資金來抵消提高利率的影響。但是現在這條路行不通了。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再也無法按期支付貸款,於是災難降臨了。但是,似乎只有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把可能到來的災難當回事,並且對後果抱有警惕。而鮑爾森和伯南克則堅持說,次貸泡沫破裂帶來的破壞效應將會得到「遏制」,這是他們常用的說辭。

6. 巴菲特為何減持富國銀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增持了1240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約2.52億股,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

在5月舉行的伯克希爾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表示,蘋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費類產品,不管要不要買,蘋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對於蘋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購股票在內的1000億美元規模資本返還計劃,他感到很高興。當時巴菲特說,伯克希爾持有5%的蘋果股票,也許以後持股比例會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蘋果,我認為它的收入幾乎是美國第二大盈利公司的兩倍。」巴菲特曾說。

銀行股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選擇了增持高盛、減持富國銀行。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次購買高盛的優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數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約1325萬股。截至今年6月底,這些股票價值約29.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富國銀行的持股仍在繼續減少。

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為一季度減持規模172萬股的2.6倍,持倉降至約4.52億股,季末市值約251億美元。使得富國銀行成為該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倉。8月14日,富國銀行股價收漲0.8%,報58.07美元,較二季度末漲近4%。

不過,這一減持未必代表伯克希爾對富國銀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官網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這些買賣決策並未反映我們的投資管理層對相關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過10%的原則」。

伯克希爾公司在這份聲明中稱,除了少數例外,該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資股票。

「由於許多投資者正在回購這些股票,伯克希爾有時需要進行少量出售,以避免達到10%的門檻。在第二季度,這種自我設定的限制導致伯克希爾出售了銀行和航空業的少量股權,同時伯克希爾還購買了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票。」聲明中這樣寫道。

7. 美股開戶需要什麼條件

開戶有三個步驟:網上申請——郵寄材料——注入資金。

第一步:網上申請。

第二步:郵寄材料。

網上申請最後一步會告知你需要列印材料並郵寄(也會發郵寄告知)。需要郵寄的材料包括:

1、電子交易合約書(Online Service Agreement)範本;

2、W-8BEN 簡易表格範本;

3、身份證件即您的有效護照掃描件(第一頁和最後頁,共兩頁),護照最後頁的簽名處須有您的簽名方為有效。其中1和2是填完網上申請後就可以列印出來的。

郵寄材料的注意事項:

1、如果你在網上在線申請的時候選擇了「融資」或者「期權」,那麼你還需要填寫並郵寄「融資申請表」和「期權交易及合約」。

2、帳戶必備文件必須於開戶後三十天內寄達券商,逾期未收到應有文件,您的帳戶將受到暫停一切交易活動的限制;但收到您的文件後,此限制將立即解除。

第三步:注入資金:

將資金匯入券商的上級證券交割公司的銀清算行賬戶。大多數用戶採用銀行匯款的方式注入資金,比較安全快速。

(7)wfc富國銀行股票老虎證券擴展閱讀

交易規則

一、交易代碼

交易代碼則為上市公司英文縮寫,例如:微軟(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碼為msft。

二、交易單位

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以1股為單位。

三、漲跌幅度

無漲跌幅度限制,原有股價漲跌單位為1/16美元,現今多改為小數點制(最低為1美分)。

四、開戶手續

買賣美國股票只需要開立一個證券戶頭,此證券戶頭同時擁有銀行戶頭的功能,若您將錢存進此戶頭但未購買股票,券商會付給您利息,但要扣10%的稅,如果想免稅可選擇自動轉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為操作獲利。

五、交易手續費

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

此外,還有一種收費模式是以「交易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的,不同券商的收費標准也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