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上有230W閑錢,是存銀行還是炒股好
根據現實理財市場來綜合考慮,手上有230萬閑錢,存銀行還是炒股進行二選一,答案是肯定放進股市會更好,把230萬元放銀行確實浪費這筆閑置資金,下面對兩種理財進行相信分析和對比。
為什麼230萬會放股市要比存銀行要更好呢?選擇把錢放股市而不選存銀行吃利息?主要從銀行和股市的兩大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會迎刃而解了。
1、從風險角度來分析
銀行存款是一種低風險投資,這是銀行存款的最大優勢,而銀行存款最大的缺陷就是利息確實太大了。相反股市是屬於高風險投資,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波動,盈虧幅度比較大,因此對比一下很明顯銀行存款有優勢。
當然有些人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持有反對的觀點,認為股票市場風險太大,不應該把錢放股市,認為只要進來股票市場就會出現虧損,最終會把230萬的閑錢都虧進股市了。
針對把230萬元的閑錢存銀行和放股市。哪個好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對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人肯定支持存銀行;反之對有風險承受的人,認為230萬銀行就是浪費資金,肯定會認為存入股市會更好,因此這個肯定針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當我個人認為,現有的230萬資金肯定是放股市更好,畢竟把這錢閑錢放入股票市場收益會更高,最終收益絕對不輸存銀行;真正選擇230萬存入銀行吃微薄利息的人,只能認定目光短淺,根本不懂投資與理財,大家是否認同呢?
B. 有三十萬如何存比較劃算
現在大部分人都非常注重理財,但是選擇那一種理財方式,每個人其實心裏面都有一桿秤。我個人覺得有三十萬,想要創造最大的“利息”,最好是購買理財產品。當然,大部分人對於理財產品都是存疑的,畢竟,大部分的理財產品不要講賺到錢,把本金虧進去都是有可能的。理財產品存疑,股票之類的就更不用多說了,股票十買九賠,三十萬如果買股票,行情好的時候, 本錢加利息,六十萬都有可能,但是,行情不好的時候三十萬有一天也就賠進去了。因此,如何規劃三十萬的存法還真的是一個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存三十萬想要創造最大收益,你要做的就是經常去銀行溜達溜達,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C. 手裡有幾十萬閑錢,是銀行存定期好還是投資炒股好
錢存成銀行死期很安全,但是收益率不高,投資理財有可能收益高,但是本金安全缺乏保障。對於多數人來說,存死期是更現實靠譜的考慮。
2019年的三年期國債利率是4%,一些銀行5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款年利率是4.125%,以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為基礎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年收益率則能接近5%。不管選擇哪種,15萬元閑錢一年都能有6000元以上收益。如果想獲得較好的流動性,15萬元還可以分成三份分別存。
隨著股市改革不斷深入,未來牛市一定會到來,但是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股票退市。如果能夠承受風險,可以拿出30%的資銀行信息港入股市,也就是不超過5萬元。分散選擇幾只處於相對低點的優質股票,長期持有,還是有概率跑贏通脹的。
多數人賺錢並不容易,又不能承受本金損失,那就不如安穩一點,選擇一家利率較高的銀行存定期,繼續努力賺錢就是了。
D. 把錢放在銀行里還是股市裡
1、銀行。錢放在那才安全,無疑是普通大眾最關注的事,求安、求穩、是大多數大眾的心態描寫,比較穩妥出資和股票理財,無疑是存銀行定時最為穩妥,只有銀行不倒,存單不丟,這筆錢就永遠是你的,永無後顧之慮。
2、穩妥。帶有出資性的穩妥也能夠使出資人收益頗豐,相對於銀行存定時,穩妥理財,無疑是收益較大的一種選擇,可是,可是穩妥品種形形色色,並且不同險種之間相差甚大,買穩妥,多遵從於專業人員的引薦,有的穩妥3 T天就能夠變現。有的穩妥周期卻長達十幾年、幾十年,期間還需求購買者不時關注。所以,穩妥出資:安全指數80%,收益指數80%、省心指數90%、周轉周期90%~30%
提起股票,達觀的人想到的是一夜暴富,失望的人想到的是股災。期間的變數能夠說是天差地別,想要股票理財,除了需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外,還有一定的經濟腦筋,比較以上兩種,股票理財需求投入很多的精力也具有很大的風險,可是高風險就對應著高回報,其收益與上兩種也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有才能進行短線操作的股民,能夠說,股票理財,不僅是一種出資,也能夠作為一個工作。
所以,股票理財:安全指數50%、收益指數120%、省心指數50%、周轉周期95%。
每種出資理財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每個人的時刻、精力和才能也各有不同,扼要的介紹一下以上三種產品的利害聯系,詳細怎樣選,還要因人而異,最終祝福我們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理財方法。
E. 我有30萬存款,十年內不急用,有什麼投資推薦嗎
可以選擇大部分都資金買銀行理財。剩下的小部分來作為投資處理。
如果是比較年輕的朋友其實把錢放在銀行不是一個特別明智的方法。因為把錢放在銀行,現在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在太低,絕對是跑輸通貨膨脹的。這樣存錢,最後發現錢到用時方恨少。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其它辦法,比方說,你買持續買國債,又或者說,在債券市場里買國家逆回購……等,都可以獲得穩定收入。
只不過,買國債和國債逆回購的收入,相比上述幾種理財方式的收入來說,可能會相對小一點,大概是百分之2∽3%左右,但做到了保本而且還有錢賺,也是不錯的。
F. 普通人有30萬,別投資放銀行吃利息,你覺得對嗎
我覺得對,因為投資需要眼光,需要能力,需要人脈,需要洞察力。而這些東西,偏偏都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
普通人去做生意,大概率是交學費。你去炒股票,大概率是被割韭菜。你去買理財,很可能收益還沒有定期存款高。只要你心裡有一夜暴富的念頭,你就絕對會上當受騙。像p2p理財特別火的時候,有很多叔叔阿姨,紛紛把錢取出來,投資到外面的理財公司。那給的利息高啊!年化收益20%以上,而且還是按月付息。
一定要謹記: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世界上不會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有人告訴你,做某個投資可以掙大錢,那絕對是在忽悠你的。你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有這種好事,別人憑啥要告訴你呢?
如果真的可以掙大錢,別人早就自己悶聲發大財了。他還能告訴你,不是他傻,就是你傻。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當你想著高收益的時候,說不定別人正想著你的本金。
G. 普通人有30萬,別亂投資,放銀行吃利息就好,你怎麼看
面對當前高通脹低利息的環境之下,普通人有30萬別亂投資,放銀行吃利息就好,這種觀點已經過時了;今非昔比了,靠銀行存款吃利息已經不吃香了,純屬浪費錢,不值得提倡靠存款吃利息。
為什麼反對普通人把30萬放銀行吃利息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特別簡單,主要有以下三大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看法一:存款利息太低了
銀行存款一直都是保持低利率,按照原先的活期存款利率是0.35%,3個月的利率是1.10%;6個月的是1.30%;1年期的是1.50%;2年期的是2.10%;3年期的是2.75%;按照這種利率把30萬存銀行吃利息完全走不過CPI的漲幅。
其次還有15萬元可以進行追求高收益,那就是全部購買銀行股,買入國有四大銀行股之一,這樣每年享受股票分紅收益,都會要比存銀行吃利息更強,只要長久堅持持有銀行股,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匯總
通過上面三大看法得出結論,普通人有30萬元放銀行吃利息是錯誤的,理由是銀行利息太低,錢存銀行貶值太快,寧願購買國債或者銀行股也不能把錢存銀行,這三點就是我個人看法,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