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股息分紅是每年約為凈利潤的30%,剩下的70%哪裡去了
我國的銀行股每年賺的不斷增加,但股價不斷下跌,其中一個出要原因就是每年凈利30%分紅外,剩下的70%全部作為凈資產,造成凈資產折價越來越高,股價越來越低。
綜上所述,銀行獲得凈利潤以後,每年大概30%分紅以後,其他基本上都進入凈資產了。
另外,個人解決這個有個兩全其美方法就是:把剩下70%的一半用於回購本公司股票,然後再把這些核銷掉,總股本減少,參加分紅的股份減少了,每股業績必然增加了。美國銀行股為什麼漲的這樣好,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回購股份,如果銀行走上慢牛行情,何愁中國股市沒有大牛市,金融強國更是有很大的希望!
㈡ 多年來四大銀行股那隻分紅股息最高
四大行分紅比例都是一樣的,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把每年的利潤拿出50%給投資者分紅,所以歷年來,四大行分紅比例差不多,如果單純從數量來看,自然是純利潤最高的工商銀行了,我印象里,上市以來平均每股分了2塊多了
㈢ 每年三萬元並分紅復利投資中國銀行股票,十年後盈利多少
首先按照要求列出必要條件:
- 投資中國銀行股票
- 每年固定投資3萬元
- 堅持投資十年
- 每年分紅再次投入買股票
截止目前2018年11月9日股東賬戶總持股11.59萬股,賬戶持有現金為133.2元;在根據今年中國銀行在2018年7月13日每10股派現1.76元;按照持股11.59萬股計算2018年分紅所得為:11.59萬股*(10/1.76)=20398.4元;加上上一年的賬戶剩餘資金為:20398.4+133.2元=20531.6元現金在股東賬戶;
截止目前2018年11月9日收盤中國銀行股票收盤為3.59元;
至今持有總市值為:11.59萬股*3.59元=416081元;
十年總投入成本為:3萬*10年=30萬元
十年復利總盈利為:
(總市值+賬戶現金)-成本=(416081元+20531.6元)-30萬元=136612.6元;
十年總收益率為:136612.6元/30萬元=45.54%
平均每年收益率為:45.54%/10年=4.554%
十年時間每年投入3萬中國銀行股票十年時間,並且每年分紅又買入中國銀行凈利潤為136612.6元,總收益率位45.54%,平均每年收益率為4.554%,每年4.554%的收益率相當於理財產品的年利率相近,不算高不高低。
這計算的有些頭暈,以上數據難免有點偏差,但回答完之後還復算了一遍,以上數據正確率高,誰都不能保證100%的真確數據;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回答這題不容易,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閱讀與關注。
㈣ 銀行類股票有什麼優點,哪些股票值得購買呢
銀行股值得購買。尤其是四大銀行的股票更有投資價值。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最近分紅近900億。這是一家多麼強大的公司啊!以目前的股價來看,它的股息率已經達到了4%以上!這比金融產品高得多。股息有多高!這不值得買。你還想買什麼?手持銀行股只靠吃分紅,即使股價跌到零也不怕。如果能這樣分紅,20多年就會回到資本。以股息為目的的投資是真正的投資。這四隻銀行股都有這種股息屬性。長期持有,遲早會因持續股息而成本為零,然後繼續股息相當於凈利潤。為什麼不買這樣一隻可以養老金的股票呢?
股市開始大幅下跌,很多人開始討論哪些股票可以投資,如果讓我做出決定,我必須選擇銀行股,主要是因為投資銀行股收入穩定,我們買了銀行股,你可以參與新股認購,你會問買新股和買銀行股有什麼關系,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主要是因為我們在股市買新股,需要一定的股票市值才能買,但買新股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是我們持有股票的風險,因為股市會漲跌,很多股票都會漲跌,所以我們買的股票也會漲跌,如果我們長期購買銀行股,可以說,銀行股的下跌空間很小,這可以避免我們的股票下跌帶來很多損失,如果我們幸運地買了新股,你可以賺很多錢,這樣的投資策略不是最好的嗎。
㈤ 選擇銀行股進行投資時,需要注意什麼呢銀行股的分紅率高不高
農業銀行大部分每年都分紅,從2014年底到現在為止,早已分紅了5次,2014年紅利應該是10股派1.6塊的樣子,2017年,10派1.7元,2018年,10派1.783,2019年,10派1.739元。換句話說,擁有這五六年,分紅就達到了每一股0.851元。擁有這五六年,算不上股價的增漲,回報率也達到了0.851/3=28.37%。假如算進去如今農業銀行的股價的增漲,那樣回報率就可能會更高一些了。即便是如今買進農業銀行,現今農業銀行股票價格是3.35元,而農業銀行凈資產是5.2元。
明顯是失衡的投資邏輯。銀行股票因其藍籌股票、股票大盤、分紅,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點越來越受機構的看中。近1個月來,一共有29隻個股獲單位給與「買進」或「加持」等強烈推薦定級,居領域第一位從這個角度,我們再累加上市銀行上市以來的分紅看,甄選這種高分紅率的金融機構。例如工行、建行、中行、農業銀行、南京銀行、交行、招行和工商銀行等。
㈥ 年中國市場的銀行股有投資價值嗎
目前銀行股估值很低,大部分都是破凈值的。也就是說每股的股價,比股票對應的實體資產還少,所以安全邊際比較強。加上銀行分紅比例較高,長期持股收益還是不錯的。
還有2018年銀行的准備金率18左右,處於歷史的高位。目前國家正在開放金融行業,啟動新一輪的改革和去杠桿。這些對銀行來說是壓力同時也是銀行突破這幾年利潤增長緩慢的絕佳時機。
例如最近國家正在嘗試放開銀行存款利息率,部分銀行已經開始提高大筆存款的利率了。而余額寶限制存入資金上限為10萬,同時還每天限額。這些跡象都表明,銀行的吸收存款能力正在逐漸提高。存款量增加,將對銀行經營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所以未來幾年內銀行的業績有望持續突破,對應的股票價格有可能會來一波大漲。當然機會和風險同在,萬一銀行業在開放的路上出了岔子,可能就悲劇了···
㈦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打新股是什麼體驗
一個朋友持有銀行股六七年了,感覺收獲頗多。
這個朋友大概是2014年前後買入的銀行股,大概買了六七十萬的樣子,總共買了20多萬股,買入的是四大銀行的股票,當時買的時候,大概3元多的樣子,當時銀行股的凈資產也就是3元左右,買的時候大概市凈率是1倍的樣子。
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持有到現在,從整體上看,整體收益還是不錯的。
1、每年分紅
持有銀行股每年都有分紅,大概每年分紅率在5%左右。朋友總共持有20萬股,每年分紅大概在5%左右,投入資金在六七十萬,那麼每年大概分紅在3萬多元的樣子。
持有7年,每年分紅大概大概分紅在3萬多,總共七年下來分紅在20多萬的樣子。
而朋友每年分紅以後,又會買入銀行股繼續持有,到現在朋友大概擁有30萬股銀行股了,市值大概在90多萬了,相應的每年分紅也是越來越高了。
因此,僅僅通過分紅,這個朋友市值就增長了二三十萬,七年收益率達到了50%以上了。
2、凈資產的增長
持有銀行股7年了,當時2014年買的時候,銀行股大概凈資產跟股價差不多,大概在3元左右,而到了現在七年過去了,凈資產已經漲到了將近6元了,而股價還在3元多,單純從股價上來看,可能盈利不算多。
但是現在市凈率這么低,可能也意味著銀行股市凈率已經到達了一個低點,未來如果股價開始向凈資產回歸,那麼股價就能夠漲不少了。
因此,長期持有七年,股價漲幅不算大,但是市凈率一直在下降,如果未來股價向凈資產回歸,那麼股價也可能會漲不少。
3、打新股
過去幾年,朋友比較佛系,很少打新股,因此中簽也比較少。根據朋友的說法,大概過去兩三年才開始打新股,大概中了七八隻的樣子,這兩三年平均一年中個兩三隻的樣子,總共打新股收益在五六萬元的樣子。
因此,從打新股的收益來看,如果堅持每年打新股,根據現在朋友市值90多萬的樣子,可能每年打新股也能夠有兩三萬的收益了。
4、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朋友投資銀行股的經驗,如果長期持有銀行股,可能風險比較低,而每年的平均收益可能會達到10%以上。
鄙人是銀行股的忠實愛好者和親身實踐者。
既吃分紅,又打新,更注重止盈。
這樣的操作已經有了五年的時間了,共計盈利113.93萬元,收益率135.39%。
具體操作路徑是:
我的一個賬戶投入本金48.3萬元。我是在2016年2月3日買入工商銀行股票的,以集合競價4.02元買入120000股,(當天最低價3.97,收盤價4.01)。在2016年7月8日分紅到賬27600元,當天用分紅及盈利買進10100股,買入價4.28元,這樣共計持有130100股,在2016年8月15日以4.58元賣出130000股,留100股看賬,獲利96300元,收益率19.96%,賬上可用資金變成57.87萬元。我是一個不到大跌不買股票的人,而且執行力特別強。這樣一直等到9月14日,工商銀行下跌1.35%,我以收盤價4.37元買入132500股,此後工商銀行股價一直維持上升趨勢,我的持倉沒有變動過。2017年7月11日收到分紅31068元,加上盈利85000元,當即以5.01元買入23000股,這樣總持股155600股。2018年1月29日以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大藍籌行情達到了高潮,我已經按捺不住賣出的沖動,以吉祥數字7.66元賣出155500股(仍然只留100股),共計獲利49.56元,賬上可用資金變成98萬元。此後,A股行情一直不好,工商銀行股價也一直在走下降趨勢,我堅定守株待兔,機會終於在2018年7月2日出現,工商銀行股價下跌到5.05元,我當即在收盤時以5.08元買入200000股,7月13日收到分紅款48000元,當即以5.35元買入9000股,共持有209100股。2019年4月16日工商銀行的股價又到了6元以上,我趕緊在6.05元賣出209000股(仍然只留100股),獲利201800元,賬上可用資金變成118.18萬元。2019年5月9日工商銀行股價又到了階段性低點,我以5.52元,全倉買入215500股,2019年7月3日收到分紅54000元,於2019年7月8日以5.58元買入9600股,這時總持有225200股。2020年1月2日股價又到了6元上方,我迅即在6元賣出225100股,賬上可用資金又多出了105800元,變成128.76萬元。2020年2月3日春節後開市的第一天,疫情十分嚴重,A股除了銀行股全線跌停,工商銀行開盤下跌至5.30元,下跌9.3%,我以5.32元全倉買入242000股,隨後股價一直在5元上下波動,在2020年6月30日收到分紅款63600元,2020年7月3日工商銀行股價上漲8.53%,收盤價5.60元,我當晚決定第二天必須賣出,開盤不久股價上沖乏力,我以5.78賣出242000股(仍然只留100股),賬上可用資金變成139.6萬元,2020年7月31日,工商銀行股價下跌至5元以下,我在4.97元買入281000股,共持有281100股,一直持有到2021年1月22日,目前賬面浮盈93.68萬元。
這5年來,靠持有工商銀行股票市值共中簽了13隻新股,共計盈利20.25萬元。
盡管這5年長期持有工商銀行股股票,吃分紅、打新股,收獲滿滿,戰勝了80%的股民,但仍然不如炒房客炒一套房。
長期持有銀行股是一種「難以想像」的體驗。
一般來說,能夠選擇銀行股作為長期投資,並且長期持有的人,都是非常「厲害」的大人物或者大機構。
所以,他們的利潤都是靠著滾雪球效應慢慢積累而成的。
要知道,銀行股的盤面非常大,但是退市率極度,因此,深受大資金的喜愛。
對於大資金人群來說,他們都是考慮風險第一,盈利第二的投資者准則,這才使得他們會選擇銀行股進行一個長期的投資和布局。
而對於銀行股來說,他們的盈利點在於幾個方面:
1、首先,最大的盈利點在於分紅;
2、其次,利潤點在於長期持有後獲得的股價上升;
3、最後,就是所謂的打新收益;
所以說,對於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來說,沒有3-5年,甚至5-10年,你是很難看到一個利潤大幅增長的。
但是如果能夠有堅持持有這樣的時間和周期,並且選擇那些分紅較多的銀行股進行長期投資,那它們的收益也一定是遠遠跑贏普通的定存和理財產品,甚至能夠給你保值、升值的結果。
㈧ 都說銀行類股票是養老股票,真的是這樣嗎
主要原因是估值低、股息率高、波動小、長期投資價值明顯。銀行股在大A股票是一種神奇的存在,是最賺錢的行業,但一直被低估。由於銀行股板塊相對較大,一般銀行家不能投機,因為需要大量資金,所以波動低,下跌少,上漲少,所以很多人不願意購買銀行股。由於銀行自身業務的屬性,銀行以高負債率賺取收入,導致銀行盈利能力打折,估值相對較低。銀行股確實是長期投資的好選擇。投資銀行股的主要收入來自股息收入和年度股價緩慢上漲收入。如果兩者結合起來,整體收入並不低。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如果你從2010年開始投資中國農業銀行,到2018年,總收入可以達到190%,這比許多金融產品甚至股票都要高得多。
銀行股有分紅能力,四大銀行的年化股息率基本在4%左右。因此,此時購買四大銀行相當於將資金存入銀行,而銀行只是簡單的利息。四大銀行之間存在股價差異;未來市場上的銀行將成為核心資產,只會被外資搶走,股價的重心不會繼續上升。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長期銀行股值得樂觀。從股價彈性的角度來看,一些股份制銀行的增長也很好。例如,招商銀行已經慢慢趕上了業務能力范圍內的四大銀行,未來的潛力仍然相當大。特別是股價的穩定性現在明顯高於四大銀行,這是基本面變化的結果。
㈨ 銀行類股票能不能買,會有盈利嗎有什麼依據
對於長周期而言,大型銀行股無疑值得購買。這個周期可以放在那裡5-10在20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小銀行股真的不敢肯定地說,畢竟,小盤目標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容易被熱錢追求,一旦有好處,上升速度很快,但下降速度更快。判斷股票是否值得購買,尤其是像銀行這樣的資產,所以我們應該考慮一些問題。銀行股的增長率不高,尤其體現在大銀行。小銀行的增長速度必須更快。例如,工商銀行按總股本計算市值,高達2萬億元。2018年凈利潤約2977億元,增長率約4%。事實上,年增長率幾乎相同。換句話說,這樣的超級銀行很難有更高的增長率。
那蘇農銀行的表現如何?2018年蘇農ROE自2015年以來,蘇農只有9%ROE不超過10%,這意味著從股東權益的角度來看,蘇農根本無法與工行相比,因為投資工行年化率約為14%,而蘇農年化率僅為9%。不要低估這5%。雖然100元的5%只有5元,但1億元的5%是500萬元。另一點應該是股價走勢的表現。往往超過1000億的銀行比較害羞或者穩定,很難看到這些標的漲停。想想看。即使按流通市值計算,工行也有15152億,一個跌停就是1515億。什麼概念,工行有這么多錢吃跌停?還是工行會跌多少壞?那麼,在我個人看來,銀行股一定值得買入。但是,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不妨在估值相對較低的時候參與,然後長期持有。小銀行適合價格投機者。那麼為什麼大銀行要長期持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