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股票價格變化與銀行利率變化的關系
擴展閱讀
鈾相關的股票公司 2025-02-06 03:06:31
股票軟體的線ADX 2025-02-06 03:05:46
隨便買的上市公司股票 2025-02-06 03:05:35

股票價格變化與銀行利率變化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3-10-20 13:02:31

1. 簡述利率變化與證券(股票、債券)價格之間的關系

利率的高低與股價具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利率上升,股價下降,利率下降,股價上升。利率與股價之間具有反比關系。

銀行利率提高以後,會使得上市公司的借貸成本增加,從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息支出增加,而經營利潤會相應地減少,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也會下降。而股價是上市公司獲利能力的反映,所以股價也會下降。

利率的提高也會使投資者對股票的評價改變。這是因為當利率上升以後,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從而使得上市公司的每股盈餘也下降,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市盈率提高了,從而使得股票的投資價值下降,所以股價下降。

利率的提高會使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存人銀行,從而形成通貨緊縮,社會上投機性的資金減少,會造成股市資金來源短缺,這樣,高股價將難以得到支持,從而使得股價下降;反之,利率的下降將會使得股價上升。

2. 利率和股票價格的關系

利率與股票價格呈反向關系。利率上升,市場貨幣量減少,用於投資的游資減少,引起股票價格下降。同時,利率上升,會增加儲蓄,減少股票等的投資,使股票價格下降。

3. 股價和銀行利率有什麼聯系呀

利率是銀行存款的收益率。
股票價格直接影響著股票投資的收益率。股票收益率以計算當天的股票的收盤價為准,如果計算當日的股價高於買入價,則股票投資收益率為正,投資獲利;反之為負,投資虧損。如果利率高於股票收益率,則投資方式選擇銀行存款更為劃算,反之,人們則更願意選擇股票投資。

4. 銀行利率和股票價格的關系是怎樣的

利率(Interest Rate)又稱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關系中債務人使用資金的代價,也是債權人出讓資金使用權的報酬。從宏觀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動反映出市場資金供求的變動狀況。
利息率的高低,決定著一定數量的借貸資本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利息的多少。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或資本的供求關系。此外還有承諾交付貨幣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觀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為了干預經濟,可通過變動利息率的辦法來間接調節通貨。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
上調利率和銀行准備金,是為了刺激人們把錢存銀行.這樣投入到股市中的資金就會減少,自然股票要小跌一下
股市的運行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利率的左右呢?
揭開利率的真面目

在影響股市走勢的諸多因素中,利率是一種比較敏感的因素,而且可以說沒有哪個因素能超過利率對股市產生更深遠而實質的影響。現代貨幣金融學認為利率是資金的價格,也是社會資金流動的平均成本,因為資金成本的高低將會影響股市中資金的流向。不妨套用一句俗話來解釋,"水往低處流,資金往(利率)高處溜"。

但是在實際經濟生活中,中央銀行公布的利率水平,僅僅是一種名義上的利率,雖然它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可它只是真實利率的一部分,因而也就不是代表真正的社會資金成本。資金的真正價格是實際利率或者說真實利率。所謂實際利率是相對名義利率而言的,它是名義利率(通常按1年期定期存款銀行利率為准),減去全國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PI)得出的利率水平。可以看到,在物價指數保持穩定時,名義利率的調整將決定實際利率的高低。但是目前我國仍然處於經濟波動期,物價水平的變化幅度較大,即使名義利率保持不變,物價指數的大幅起落也同樣左右實際利率水平的高低。目前雖然名義利率不高,但實際利率的水平卻處於我國改革開放25年來的最低水平。這負利率將是有助於推動股市進入牛市階段。

實際利率是根本

從根本上講,實際利率代表著社會資金的平均成本,實際利率的變動改變著資金的分布和流向。若實際利率越高,則意味著企業資金成本走高、企業利潤下降,進而形成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開工不足、失業率增加的趨勢,使國民收入總體水平下降,人們心理上的即期和預期的投資和消費水平不斷回落,大量的商品出現滯銷,實現不了其使用價值,導致整個市場呈現蕭條和疲軟,並最終表現為通貨緊縮的經濟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消費和投資的萎縮,促使物價下跌,而物價指數的回落,又會反過來引發實際利率的再度上漲。於是投資者趨向儲蓄、債券等固定收益的投資,因為這些投資工具的實際回報在不斷提高,相比之下,股市的吸引力趨弱,資金運作的成本偏高,資金撒離股市成為必然選擇。另一方面,現期和預期物價的下降,將造成上市公司的業績滑坡,投資者和消費者只要持幣觀望就會相對升值,於是股市也就缺少資金的有效供給,故人們會普通認為選擇存款最為有利。

在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環境中,在世界經濟復甦和弱勢美元的條件下,拉動了消費物價指數回升,那麼實際利率就被降下來,利率調節資金供求關系的杠桿作用就會被發揮出來,資金成本下降,生產者開始有利可圖,企業利潤和效益也將相應上升。從公布的2003年上市公司年報業績普遍上升,就可見一斑了。更有意義的是,人們的心理預期也將改變。因此拉升物價指數的途徑來下調實際利率,對國民經濟發展是既治表又治里的最好方法。

利率牽著股市走

1996年的行情,始於當年4月1日取消保值貼補率,同年5月1日公布下調銀行名義利率,使實際利率下降,改變了人們心理預期效應。重要的是當時的實際利率為2%左右,在這一實際利率的杠桿作應下,有利於資金從銀行流向證券市場,從而使股市開始擺脫熊市的陰影,踏上牛市的征途。從1997年以來,由於實現宏觀經濟的軟著陸成功,物價指數持續回落,1998年上半年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2.1%,下半年商品物價指數更是大幅下降,市場陷入疲弱,引發銀行"惜貸"、企業"憤貸"的現象,人們對投資和消費的預期持續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股市頻頻"失血",一直延續到1999年中期。在《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催發下,又走出一輪牛市行情。
經過長期跟蹤統計分析,實際利率的變動與股市指數變動之間,存在著一種相當緊密的關系,若按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來計算實際利率時,過去當其在2.5%以下時,一輪牛市行情則具備條件,一旦實際利率上升至6%左右時,股市指數可能會見頂轉為弱勢,爾後隨著實際利率的攀升,股市指數會不斷下滑。1991年至今的股市運行趨勢就是視實際利率走向演繹的。

現在國民經濟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國際經濟環境發生很大變化,估計實際利率為負1.5%至1%,有利於股市行情的演繹,若一但實際利率負值在2%以上,並高居不下時,反映通貨膨脹較為嚴重,宏觀經濟泡沫成分較大,國家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率,通常會採取貨幣緊縮的收緊銀根的措施,提高銀行存款利率,與此同時減少貨幣供應量,則股市的資金在政策導向下流出股票市場,如1993-1995年的三年熊市就是個例證

5. 股票價格與市場利率的關系!

關系是反方向的。市場利率上升會引起債券類固定收益產品價格下降,股票價格下跌,房地產市場、外匯市場走低,但儲蓄收益將增加。

對股票市場及股票價格產生影響的種種因素中最敏銳者莫過於金融因素。在金融因素中,利率水準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又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利率的升降與股價的變化呈反向運動的原因:

1,生產規模:利率的上升,不僅會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還會使公司難以獲得必需的資金,這樣,公司就不得不削減生產規模,而生產規模的縮小又勢必會減少公司的未來利潤。因此,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反之,股票價格就會上漲。

2,折現率:利率上升時,投資者據以評估股票價值所在的折現率也會上升,股票價值因此會下降,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時,股票價格就會上升。

3,股票需求:市場利率上升時,一部分資金從投向股市轉向到銀行儲蓄和購買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時,儲蓄的獲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資金就可能回到股市中來,從而擴大對股票的需求,使股票價格上漲。

(5)股票價格變化與銀行利率變化的關系擴展閱讀:

對利率的升降走向進行預測,在中國應側重注意以下幾個因素的變化情況:

1,貸款利率的變化情況。由於貸款的資金是由銀行存款來供應的,因此,根據貸款利率的下調可以推測出存款利率必將出現下降。

2,市場的景氣動向。如果市場過旺,物價上漲,國家就有可能採取措施來提高利率水準,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來減輕市場壓力。相反的,如果市場疲軟,國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準的方法來推動市場。

3,資金市場的銀根松緊狀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往往也能影響到國內利率水準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漲跌。

在一個開放的市場體系中是沒有國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準低,一方面對國內的利率水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引致海外資金進入國內股市,拉動股票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準上升,則會發生與上述相反的情形

6. 為什麼銀行利率上調,股票價格會下跌啊

銀行利率與股票價格成反比:

1、銀行利率提高,貸款利率增加,導致企業成本增加,投資者預期企業的利潤會下降,股票價格也會下跌。

2、銀行利率提高,投資者會將部分股市資金流向銀行,投資組合發生改變,導致股票下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制,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杠桿。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升的情況,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

這兩次利率調整,與1994年以來出台的其他重大經濟改革措施相配合,對抑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控制通貨膨脹,發揮了重要作用。

(6)股票價格變化與銀行利率變化的關系擴展閱讀:

貸款利率提高對證券市場來說,也包涵部分不利因素。

05年12月起勁的大牛市,成交量一直保持在200億。場外資金的源源湧入是股市走牛的基礎。盡管提高貸款利率對這部分資金影響不大,但對後續資金的介入無疑將提高成本。而對於已經到期的短期拆借資金來說,他們成本的提高。

另外,貸款利率上調,可以抑制投資需求,使投資放慢、投資品價格下降。

這樣一來,社會經濟活動放慢,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利潤空間受到壓縮。直接反映到二級市場上,則導致市場對投資回報預期降低,轉而拋售股票,從而使股價下跌但投資者對不同的行業態度不同。

7. 銀行利率與股票價格成什麼關系

有一個基本公式:
股票價格=股息/銀行利率
解釋:
1、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相關關系:可以理解為,股息來源於上市公司的本年新創造的利潤,只有當利潤存在時,公司才會考慮發放股利;有了利潤,不等於說股東就能夠取得相應的股息,這還有取決於公司的股息分配方案。只有當以上倆個條件同時具備而且有利於股東時,股息才能真實、准確地反映公司的狀況,才能滿足理論上的這個正相關關系——股息越多,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越好,公司的股票價格就相對越高
2、股票價格和銀行利率呈負相關關系:可以作如下理解,當銀行提高利率時,居民以儲蓄作為投資方式得到的收益率就會升高,相應的就會吸引一部分資金改變自己的投資方式,其中就包括從購買證券改為儲蓄。
在整個國家資金規模一定的前提下,銀行利率的提高就會使資金的流向發生改變:投資股票的資金轉為儲蓄,這樣證券市場的買方力量就會削弱,以供求理論為基礎,可以解釋此時會呈現賣方市場,直接表現為股價下降,證券市場低迷。所以說,兩者是負相關關系。
3、在理解上面2點時會發現,很多的解釋是以一定的假設前提成立為條件的。現實中,很多前提不一定成立,所以這個理論用於實踐時不一定成立。

eg: 以銀行利率與股票價格關系為例:
06年央行多次上調利率,但是股票市場並沒有出現理論中所說的下降的局面。
這就是因為,影響股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股票價格是受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而形成的。
仍然以為06年為例,央行在上調利率的時候,股市的資金會受到影響,但是有兩個因素需要考慮:1、此時,股市投資收益率與儲蓄收益率(即銀行利率)兩者孰高孰低;2、在央行此政策出台的同時,國家也在進行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主要是打擊投機),這時,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就會有部分流入股票市場。這兩個因素作用下,央行雖然上調利率,但不一定會使股票市場出現下跌的局面。

8. 股票價格與銀行利率成反比還是成負相關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利率的變動與股票價格變動成負相關關系,既利率上升、股價下跌,利率下調、股價上漲。但是實際上看,影響股市的因素有很多,該理論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成反比與負相關只是兩個不同的說法,意思一樣。

9. 股票價格跟銀行的存款利率有關還是貸款利率有關

理論上來說:存款利率下調,股票價格上漲
存款利率上調,股票價格下跌
貸款利率是跟著存款利率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