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一個公司股票為15
擴展閱讀
貴研鉑業股票2019年價格 2025-02-05 23:42:50
上市公司游戲股龍頭股票 2025-02-05 23:19:05

一個公司股票為15

發布時間: 2023-10-22 07:49:17

『壹』 什麼是市盈率估價方法。

1.市盈率相對價值法
股權現金流量法在概念上很健全,但是在應用時會碰到較多的技術問題。有一種相對容易的估價方法,就是相對價值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類似企業的市場定價來估計目標企業價值的一種方法。它的假設前提是存在一個支配企業市場價值的主要變數(如凈利等)。市場價值與該變數(如凈利等)的比值,各企業是類似的、可以比較的。
其基本做法是:
首先,尋找一個影響企業價值的關鍵變數(如凈利);
其次,確定一組可以比較的類似企業,計算可比企業的市價/關鍵變數的平均值(如平均市盈率);
然後,根據目標企業的關鍵變數(如凈利)乘以得到的平均值(平均市盈率),計算目標企業的評估價值。
相對價值法,是將目標企業與可比企業對比,用可比企業的價值衡量目標企業的價值。如果可比企業的價值被高估了,則目標企業的價值也會被高估。實際上,所得結論是相對於可比企業來說的,以可比企業價值為基準,是一種相對價值,而非目標企業的內在價值。
相對價值模型包括股權市價/凈利、股權市價/凈資產、股權市價/銷售額等比率模型。本文只討論一種最常用的市價/凈利比率模型,即市盈率模型。
(1)基本模型
市價/凈利比率,通常稱為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利
運用市盈率估價的模型如下:
目標企業每股價值=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目標企業的每股凈利
該模型假設股票市價是每股凈利的一定倍數。每股凈利越大,則股票價值越大。同類企業有類似的市盈率,所以目標企業的股權價值可以用每股凈利乘以可比企業的平均市盈率計算。
(2)市盈率模型的適用性
市盈率模型的優點:首先,計算市盈率的數據容易取得,並且計算簡單;其次,市盈率把價格和收益聯系起來,直觀地反映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再次,市盈率涵蓋了風險補償率、增長率、股利支付率的影響,具有很高的綜合性。
市盈率模型的局限性:如果收益是負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義。再有,市盈率除了受企業本身基本面的影響以外,還受到整個經濟景氣程度的影響。在整個經濟繁榮時市盈率上升,整個經濟衰退時市盈率下降。如果是一個周期性的企業,則企業價值可能被歪曲。市盈率估價模型被誤用是很常見的事情。
因此,市盈率模型最適合連續盈利的企業。
(3)市盈率模型的應用
相對價值法應用的主要困難是選擇可比企業。通常的做法是選擇一組同業的上市企業,計算出它們的平均市價比率,作為估計目標企業價值的乘數。
市盈率取決於增長潛力、股利支付率和風險(股權資本成本)。選擇可比企業時,需要先估計目標企業的這三個比率,然後按此條件選擇可比企業。在三個因素中,最重要的驅動因素是增長率,應給予格外重視。處在生命周期同一階段的同業企業,大體上有類似的增長率,可以作為判斷增長率類似的主要依據。
乙企業是一個製造業企業,其每股收益為0.5元/股,股票價格為15元。假設製造業上市企業中,增長率、股利支付率和風險與乙企業類似的有6家,它們的市盈率如表1所示。用市盈率法評估乙企業的股價被市場高估了還是低估了?

由於:股票價值=0.5×28.1=14.05(元/股),實際股票價格是15元,所以乙企業的股票被市場高估了。
「價格/收益」的平均數通常採用簡單算術平均。

2.市盈率指標單獨運用
當然,市盈率作為相對價值法的一個模型進行相對估值評估外,市盈率本身也是用來直接判斷股價過高還是過低的最廣泛、最流行的一個指標。只考慮市盈率當然不行,但是畢竟非常容易取得,正確運用,也有很大作用。
正確運用市盈率估值,著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給予我們很多忠告:
首先,不要過於相信專家對公司收益的預測;
其次,低市盈率股票並不一定值得購買,往往一些業績不好,增長長期緩慢的公司也都在低市盈率之列;
再次,千萬不要購買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一定要充分、全面比較,與行業平均市盈率和歷史市盈率進行比較,一家公司市盈率特別高,那它的收益必須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才能表明其股價是合理的,否則投資者要收回投資所用的年數可能要比投資者的壽命還要長。20世紀60年代,美國EDS股票市盈率竟然高達500倍,意味著公司收益保持不變,你也得花5個世紀(500年)才能把最初投資收回來,盡管後來,公司的業績表現和收益都超預期的好,但是1974年股價仍然從40美元跌到了3美元,這大跌也許與公司本身經營業績無關,是因為股價過於高估。
最後,林奇的經驗指出,市盈率與增長率進行比較可以分析股價是否高估:「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的股票定價合理,那麼該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將等於公司的增長率。」「一般來說如果市盈率只有增長率的一半,那這家公司就非常不錯了。如果市盈率是增長率的兩倍,那麼這家公司就差些了。」 當然,這些是林奇先生通過大量實踐得到一些判斷體會,投資者可以結合實際靈活運用。
本文摘自德續會計本科論文:《股票價值評估的意義與方法》

『貳』 如果一個股票從10元漲到15元,請問它漲了多少點,怎麼計算的

股票的上漲幾個點是根據某隻股票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計算的,即股價上漲=(該股票當日的市場價格-前一天的收盤價)/ 前一天收盤價×100%。 例如,如果當日個股的市場價格為11元,前一天的收盤價為10元,則當日個股的漲幅=(11-10)/10×100%=10% 。
拓展資料:
一,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已簽發的所有權證書。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取得分紅和紅利。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和交易。股東可以與其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應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個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1,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位股東所擁有的公司的所有權份額,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
2,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授信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 它是股份公司在募集資金時向其投資者發行的一種股票。 它代表其持有人(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股份的購買也是企業業務購買的一部分,可以與企業共同發展壯大。
3,該所有權是一項綜合性權利,如參與股東大會、投票、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股息差額等,但共同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 獲得固定收益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股利分配是股票投資者固定收益的主要來源。
4,買賣股份須收取傭金(手續費)。買賣傭金由各券商確定(最高為交易金額的3‰,最低不限,越低越好)。一般為交易金額的0.05%,傭金低於5元按5元收取。出售股份時的印花稅:交易金額的千分之一(原為3‰,2008年減免印花稅,單方面徵收千分之一)。自2015年8月1日起,深滬兩市股票買賣按交易金額的0.02‰收取轉讓費。上述費用不足1分,四捨五入。
5,還有一種很少及時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被資本化。相當於股東向證券公司出錢,證券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將一定的當期利息返還給股東。

『叄』 某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為15元,當年分給股東每股現金股利1元,預計股息每年以3%的速度遞增,投資者的預期收

dtufg
870

『肆』 某支股票年初每股市場價值是15元,年底的市場價值是17元,年終分紅2元,計算其收益率。

分紅,沒有產生新的收入,所以收益率 = (17-15)/15=13.2%,下面具體講一講股票分紅~

許多股民見到股票分紅就按耐不住了,其實只要是上市公司一直都在賺錢,那麼就有機會得到分紅。那你知道如何分辨哪些公司一年會多次分紅嗎?所得分紅是如何通過計算得出的?下面學姐來重點講講。

感興趣可以先看看每年分紅都不少的牛股有哪些:【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1)股票分紅是怎麼算的?

上市公司每年的利潤都會有一部分,作為投資者的回報,回饋給投資者,通常有送轉股和派息兩種方式,稍微大氣一點都公司會提供兩種方法的分紅。

比如我們常看到10轉8派5元,意思就是如果你持有A公司10股的股票,那麼在發布分紅公告後你的賬戶里將會額外得到8股的股票和5元的現金分紅。

要記得,在股權登記日收盤前購買的股票才能參與分紅。

(2)股票分紅前買入好還是分紅後買入好?

不論是分紅前購買還是分紅後購買都不要緊,對於做短線的投資者來說建議等個股分紅後再入場比較合適。因為賣出紅股還需要扣除相應的稅,如果說,分紅後沒多久就把它賣了,這樣算下來整體是虧錢的,而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選對股票才是第一要領。

沒精力去專研某隻股的伙計,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3)對分紅的股票後期要怎麼操作?

一般而言能分紅表明了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良好,所以如果持續看好,則一直持有,等待分紅後期的上漲填權。

但如果買在了很高的位置就有可能會面臨回調。後期一旦發現走勢不對,這時就應該提前准備好止損位來及時止損。

不過對於買股票的小夥伴言,最好不要只從分紅這一方面來看,還有很多地方要綜合考量,不妨領取炒股神器大禮包,之後買賣股票將會更加得心應手,點擊鏈接即可獲取: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伍』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15元,扣稅後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元,送1股

次日除權除息基準價為10.93元,計算方式:(15+0.2×8-0.2)/(1+0.4+0.1)=10.93(元)
1.除權(Exitright)
除權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股價直接跳空,形成一個向下的大缺口,超嚇人,不知道的以為崩了。其實除權是因為公司股本增加,而公司總市值不變,每股的價值自然就大幅降低了。有三種行為會造成除權:股利分配:簡稱「送股」,從盈餘公積或未分配利潤轉化為股份送給股東轉股:從資本公積轉增股份的一種分紅方式配股: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是一種籌集資金的行為。
2.除息(Exitdividend)
除息和除權剛好相反。除權是資產不變,股本變多了,池塘變大了,水的體積不變,水位自然下降;而除息是因為上市公司按照一定比例把公司資產以現金的方式分發給股東,可股本沒變,就像池塘大小沒變,把裡面的水抽掉了,水位也就下降了。
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股率)
除息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所派現金
另外: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這種行情稱為填權;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日的開盤價有所下降,則為貼權;甚至有時在除權除息前,由於將要送轉股,股價提前大漲,稱為搶權
除權除息是指上市公司派發給現金股息或紅股股息時,將股票市價中所含的股東領取股息的權值扣除而進行的一種價格調整。
形成
導致上市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化的情況有很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實施送股、轉增、增發、配股、回購注銷等。其中,送股和轉增是比較常見的會導致除權的情況。由於目前在公開和定向增發的定價方面,都有「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的規定,即和市場價頗為接近,因此上市公司均未進行除權處理。如實施公募增發的三房巷。
不過,由於配股在定價方面沒有被要求接近市場價格的原則,上市公司在針對原股東配股時,往往配股價遠低於市場價格,因此在配股實施完成後,都會進行除權處理。如人福科技於2006年8月7日實施配股除權,配股比例為10:3,配股價3.80元,配股除權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5.77元,除權當日的基準價的計算公式為(5.77元/股×10+3×3.80元/股)÷13股=5.32元。

『陸』 某股票的市價為15元,預計該股票每股股利0.35元,該股票的要求收益率為2.15%,該預計投資收益多少元 請選

A
股票內在價值=預計股利/要求收益率=0.35/2.15%=16.3元
預計投資收益=股票內在價值-股票市價=16.3-15=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