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判斷股票是否為低估值股
判斷股票是否低估還是比較主觀地,不同地人有不同看法。比較客觀地方法比就是看市凈率,就是比較每股價格和每股所代表的凈資產的價格,但是這種方法完全忽視了企業未來的成長可能。你要找到像數學公式那樣的方法幾乎不可能。
2. 假如一個在6月份到期、行使價格為60美元的看跌期權價格為4美元,並被一直持有至到期日。
客戶賣出一個行權價等於60美元的看跌期權,得到的期權費等於4美元。
到期日,如果市場價格大於60美元,期權的買入方會按市場價賣出股票,放棄行權,客戶得到期權費收入。
到期日,如果市場價格小於60美元,期權的買入方要求行權,按60美元的價格將股票賣給客戶。客戶買入股票的盈虧=市場價-60美元,考慮到客戶有4美元的期權費收入,所以56美元是客戶賣出期權的盈虧平衡點,市場價小於56美元,客戶賣出期權就會出現虧損。
3. 關於《金融工程》的一道題目:某股票的當前價格為50美元,已知在6個月後這個股票的價格將變。。。。
5*e^(-0.1/2) = $4.76
漲跌,都不能超過這個價值。
4. 還有一部分
6.社保費=5000*(8%+2%+1%+10%)=1050
應納稅所得額=3500+500+800-1050-2000=1750
個人所得稅=500*5%+1250*10%=150
實發工資=3500+500+800+400-1050-150=4000
7.(1)錯 10000*(1-20%)*20%*(1-30%)=1120
(2)錯 1800*5%=90
(3)對
(4)錯 10000*(1-20%)*20%=1600
5. .市場上現有A和B兩種股票。今天股票A的價格是每股50美元,如果明年經濟狀況處於衰退
市場上現有A和B兩種股票。今天股票A的價格是每股50美元,如果明年經濟狀況處於衰退,股票A的價格是每股40美元;如果明年經濟狀況處於正常,股票A的價格是每股55美元.
6. 求解關於會計的計算題
1、長期借款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20/500*(1-25%)=3%
2、
(1)、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5=40%
則每年的折舊情況如下:
年份 期初凈值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期末凈值
1 100000 40% 40000 40000 60000
2 60000 40% 24000 64000 36000
3 36000 40% 14400 78400 21600
4 21600 40% 8640 87040 12960
5 12960 40% 5184 92224 7776
最後計算的凈殘這7776元大於預計凈殘值2000元,說明該項固定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少提了折舊。
而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每年折舊額=(100000-2000)/5=19600元
第三年的折舊額14400<19600
為此,從第三年開始,改為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
各年的正確折舊方式如下:
年份 期初凈值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期末凈值
1 100000 40% 40000 40000 60000
2 60000 40% 24000 64000 36000
3 36000 -- 11333.33 75333.33 24666.67
4 24666.67 -- 11333.33 86666.66 13333.34
5 13333.34 -- 11333.34 98000 2000
(2)、
採用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概念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
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該題 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1+2+3+4+5=15
應計提折舊總額=100000-2000=98000元
所以,各年折舊率和折舊額計算如下表
年份 應計提折舊總額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1 98000 5/15 32666.67 32666.67
2 98000 4/15 26133.33 58800
3 98000 3/15 19600 78400
4 98000 2/15 13066.67 91466.67
5 98000 1/15 6533.33 98000
3、
(1)、
E公司和D公司不同的命運說明了企業的償債能力對於一個企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流動比率的相關知識了
流動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的流動負債的能力。
公式: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是衡量短期償債能力的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按照西方企業的長期經驗,一般認為2:1的比率比較適宜。它表明企業財務狀況穩定可靠,除了滿足日常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要外,還有足夠的財力償付到期短期債務。
企業如果想要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不可能只單單依靠投資者自己投入的資金,籌集資金是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籌集資金也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要保持企業的償債能力(即流動比率)在一個合理、適宜的比率。
如果籌集資金過多,流動比率則過低,則表示企業可能捉襟見肘,難以如期償還到期債務。
如果籌集資金過少,流動比率則過高,則表明企業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地運用,如出現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擁有過分充裕的現金等,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籌資成本進而影響獲利能力。
另外,流動比率保持在什麼樣的水平,也是要視企業對待風險與收益的態度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