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非上市公司股票資產評估
擴展閱讀
我的股票只能買滬 2025-02-04 15:49:01

非上市公司股票資產評估

發布時間: 2023-11-22 07:41:46

分析一下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的評估方法

您好!
買什麼樣的公司?以什麼價格買?
公司具有消費壟斷,收費橋性質(商家必售,具有品牌吸引力)
公司歷史每股收益穩健,且呈上升趨勢
公司一貫保持較高股東權益回報率
公司債務負擔輕或沒有債務負擔
公司留存收益不用於,廠房,機械設備的更新
公司留存收益用於,新項目投資,擴大營運,股票回購
公司自由提升產品價格,抵禦通貨膨脹
公司每一元留存收益的增長,同時提升至少一元的市場價值
價格計算:
初始收益率/相對於債券價值
例如:機構預測某家公司2011年每股收益1.8元,您以15元的價格買入,初始收益率為:1.8
÷15=12%,例如政府債券長期收益率:7%,1.8÷0.07=25.7,相對政府債券價值:25.7元。
運用股東權益回報率預測未來股價
運用每股收益增長率預測未來股價
(評估一家公司所用到的數據至少7年)
建議您閱讀《巴菲特法則》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② 評估非上市股票估值

評估時銀行1年期存款率為6%,確定風險報酬率3% 這個就確定了折現率應該為0.06+0.03=0.09
該股票過去每年股息為0.3元/股 股票10000股 這個能得到收益為3000元
該公司將來可以保持股利1%增長 這個表明了股票的評估價值為應該屬於紅利增長型 利用公式 A/(r-g) 3000/(0.09-0.01) =37500

③ 未上市企業如何估值或者有類似企業的估值方法也可以

如果想系統了解的話,建議買koller的《價值評估》一書。簡單有效的估值方法一般是看PE,即市盈率,參照類似發展速度、規模的非上市公司在市場上的市盈率。如果市盈率是8,那麼當年5000萬凈利意味著公司估值是4億。
財務上DCF(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也可以用,但是一般來說由於折現率的調整,操控空間更大,不是很實用。
特別的,作為擬上市公司,有擬上市公司的估值,現在市盈率普遍到了15倍左右。

④ 如何計算非上市公司的市值

市值即是公開市場上的價值,非公開上市公司則沒有「市值」一說,只有投資人對其「估值」。對非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有多種,包括凈資產法、PE法、收益現值法、市場比較法等。
一、收益法的基礎理論(一)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是一項資產的價值,是利用它所獲取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它是指通過估算資產在未來的預期收益,並將其折算成現值,然後累加求和,據以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收益法包括現金流量貼現法、利潤貼現法、紅利貼現法等,雖然名稱不同,但核心都是將公司未來的現金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衡量風險因子貼現到當前的方法。

本文介紹的收益法主要是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它是西方企業並購評估的主流方法,西方研究和市場的表現都說明企業的價值和其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是高度正相關的。

(二)收益法的優勢《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第二十三條規定: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有收入法、市場法和成本法。右表是三種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比較。

企業價值評估作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企業價值為依據,科學地進行財務決策、投資決策與融資決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成本法和市場法便無法在以財務決策為目的的企業價值評估中運用。在以並購為前提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對收益法而言,應該說這種方法理論上是相當完善的,從長遠的趨勢看,也應鼓勵這種方法的應用,因為它是從理財及可持續經營的角度定義企業價值。

二、自由現金流量貼現的評估模型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通常有永續模型、固定增長模型、兩階段模型和三階段模型。根據非上市公司的發展特點和市場實際運用情況,本文通過兩階段模型對非上市公司的價值進行評估。

該模型適用於企業在初始階段會有比較高的增長速度,這時企業的盈利或現金流量的增長速度會大大超過整個經濟系統的增長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企業進入固定增長時期。此時,V=高速增長期現金流量現值和+固定增長期現金流量現值和,公式如下:

三、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的應用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應用於非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時需進行一些調整,主要通過以下幾步來確定非上市公司的評估價值。

對資源類上市公司的現有評估方式:利潤加儲量的相對評估法

由於資源類上市公司最初正是因其利潤的高增長率吸引投資者的眼光,因此對資源類上市公司最通用的評估指標仍是盈利性指標,投資者更為關注其今明兩年的利潤情況,並以PE、PEG等比值衡量公司的相對投資價值。總體看來,市場上還並未形成針對資源類上市公司的公認估值方法。也有個別研究機構提出了一些新的估值辦法,在形式上最符合資源類上市公司特色的估值指標就是「可采儲量」,但應用可采儲量估值的方式仍僅限於「每股可采儲量」、「以市價計算的每股資源價值」等。前者不考慮市價,因此只能適用於同一礦種的比較,後者則在形式上解決了不同礦種間的比較。

⑤ 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估值

不管是買錯股票還是買錯價位的股票,都讓人頭疼,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止能獲得分紅外,還能賺股票的差價,要是購買到高估的則只能夠做「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股票買得太貴了。這次說的比較多,那公司股票的價值怎麼估算呢?接下來我就列出幾個重點來跟大家分享。正式開始主題之前,先給大家送上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是對一家公司股票價值的估算,正如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須要計算貨物本金,才可以算出來到底要賣什麼價錢,需要賣多長時間才可以回本。這相當於大家買股票,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各式各樣的,跟大型超市的東西一樣多,很難知道哪個更便宜,或者哪個更好。但想估算它們的目前價格有沒有購買的價值、具不具備收益也是有門道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結合很多數據,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的分解的時候可以提前參考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當PEG在1以下或更低時,也就是說當前股價正常或者說被低估,像大於1的話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非常適用於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正常情況下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肯定會越高。但在市凈率跌破1的情況下,該該公司股價必然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該對這個十分當心。
我們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福耀玻璃
大家都知道,福耀玻璃是目前在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大型龍頭企業,一般各大汽車品牌用的玻璃就是它家的。目前來說對它收益造成最大影響的非汽車行業莫屬,相對來說非常穩定。那麼,就以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來判斷這家公司究竟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明顯如今的股價高了點,然而還要計入該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判斷會更好。


②PEG:從盤口信息可以看到福耀玻璃的PE為34.75,再根據公司研報獲取到凈利潤收益率83.5%,可以得到PEG=34.5/(83.5%*100)=約0.41。


③市凈率:首先打開炒股軟體按F10獲取每股凈資產,結合股價可以得到市凈率= 47.6 / 8.9865 =約5.29。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錯誤選擇是,總套公式計算!炒股的目的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就算公司當今被高估,也就是可能以後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更喜歡白馬股的理由。然後,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不容忽視。許多銀行如果按上面的方法測算,絕對會被錯估和小看,不過,為啥股價都沒辦法上漲?最關鍵的因素是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快飽和了。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了行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你們可以看一看:
1、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是個什麼情況;2、了解未來長期規劃,公司發展前途怎麼樣。這就是一些比較簡單小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有收獲,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非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如何計算

我國的一些非上市公司在實施員工持股及管理者收購計劃時,股權價格的確定一般採用每股凈資產值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據,一些企業的股權價格乾脆就簡單的確定為普通股票的面值。
與上市公司不同,非上市公司在制訂員工持股及管理者收購計劃時,其股權購買價格的確定沒有相應的股票市場價格作為定價基礎,因此其確定的難度相對要大得多。

⑦ 怎麼算公司的估值

問題一:非上市公司估值怎麼算 一個是看公司的凈資產,一個看公司的市盈率,凈資產你這里沒有提供,300平的辦公室是有產權的還是租來的也不知道。只有60萬凈利潤,百分之十的股份對應6萬的收益,如果公司發展有一定的前景的話,按十倍估值應該較為合理,百分之十的股份值60萬,也就是說60萬以下可以考慮買,當然越低越好。如果有公司的凈值數據的話,建議不要超過二倍,也就是百分之十的公司凈資產乘於二。

問題二:如何對一家公司進行估值 個人認為市盈率還是比較好的辦法,目前很多風投都用。下文為引用學習到的材料,分享一下。 具體實施時,先挑選與你們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因為投資人是投資一個公司的未來,是對公司未來的經營能力給出目前的價格,所以應用: 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公司未來12個月利潤 公司未來12個月的利潤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預測進行估算,那麼估值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確定預測市盈率了。一般說來,預測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的一個折扣,比如說NASDAQ某個行業的平均歷史市盈率是40,那預測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對於同行業、同等規模的非上市公司,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再打個折扣,15-20左右,對於同行業且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在再打個折扣,就成了7-10了。這也就目前國內主流的外資VC投資是對企業估值的大致P/E倍數。比如,如果某公司預測融資後下一年度的利潤是100萬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萬美元,如果投資人投資200萬美元,公司出讓的股份大約是20%-35%。

問題三:怎麼計算公司估值 25分 對資產估值屬於資產評估范疇,一般有三種方法:重置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
1、重置成本法。按照現在重新購置一台相同類型資產所需價格,乘以被估值資產的成新率。
2、市場法。被估值資產的市場價值。(現有市場上的參照物較多,可選擇3-5個參照物,如二手車『二手房等。如果是上市公司股票可按市場價計算。)
3、收益法。可以准確預計被估值資產未來5-10年能夠給所有者帶來的收益,適用此方法。比如:經營穩定的企業、出租的房地產、經營的商鋪等。)

問題四: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麼估出來的?誰來估? 它與物理或數學所追求的絕對不同,價值是沒有絕對量化標準的
我們可以用上帝創造的法則去作為檢驗科學模型的標准
但檢驗「價值」的標准,是人為的「市場」,是人類創造的法則,而非上帝
所以,以科學的角度去考量金融,我覺得本身就是一個誤區
上面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估值這件事本質上的悖論
但說到市場實踐,我們分早期公司與成熟公司成熟公司成熟公司一般通用的有三種方法:可比公司估值(就是一般說的ps),可比交易估值(parableTransactions),以及貼現現金流法(DCF)。但其實每一種方法的人為可控性都極大。
ps:就是在市場上選幾家已上市的,業務模式類型相似的公司,然後分析它們的各種財務指標,並用此來貼合需要被估值的公司。財務指標除了我們常用的市盈率(P/E)以外,還包括P/Sales,EV/EBITDA,EV/EBIT等等。但這裡面的人為可操作性很大
首先,我究竟選取哪種指標來估值。在市盈率所取得估值不理想的情況下,我可以回頭選擇EV/EBITDA。在很多沒有盈利或者盈利能力不佳的互聯網公司,我可以去選擇活躍用戶數,payperclick等等。而且,請相信banker自說成理,合理化估值的「科學化」過程的能力
第二,市場上有很多可選公司,我究竟選哪幾家公司作可比公司能夠達到我希望的估值范圍
第三,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每個公司的財務結構必然有不同,我可以因為這種結構的不同,對於被估值公司作出相應的「調整」
parableTransactions:就是根據以前發生過的同類型可比公司被收購時給出的估值來定價。也是考慮收購交易發生時的財務指標,如P/E,EV/EBITDA等。但因為收購時,一般會給出溢價,所以按照可比交易給公司估值一般會偏高。可比交易一般M&A裡面用得比較多,IPO用得很少
DCF:這個作一個對公司未來幾年盈利的預估模型。當然,要做預估,自然需要各種假設,比如每年銷售增長到底是3%還是5%,毛利率到底是前三年保持一直,還是前五年保持一致
在一個一切以假設條件作為基礎的模型中,可人為操作的貓膩實在是數不勝數,於是,這種模型的不穩定性連最能自欺欺人的banker很多時候也看不下去,所以大家在實際中用它,或者以它來做判斷的時候其實很少。
當然,根據行業不同或者交易形式不同,常用的估值方法也不同,比如房地產公司,尤其是REIT,就會經常用到NAV。而傳統行業的公司,用P/E較多。如果我要作一個LBO,可能DCF會是我更看重的指標。如果作破產重組,那用的方法更多是在損益表上下工夫,與上述方法關系就不大了。
總而言之,很多人在為一個公司估值之前,就已經有一個大概的估價范圍了,其它的所謂計算,不過是一個「逆推」,而非「發現」的過程。這些不同的估值方法,不過是用來貼合最初那個估價范圍的工具而已,並非「科學」。
EmanuelDerman在MyLifeasaQuant裡面引用了一句歌德的話可以很好的總結我對於「估值」這件事的看法
「我們不應該幼稚到把自然本身看作一門藝術,但是我們對於自然知識的「描述」卻應該是一門藝術。「

問題五:一個公司的估值是怎麼算出來的 合理估值一般是按銀行利息計算出來的,按照國外20的市盈率(即5%的股息率,高於銀行利息率)為合理估值。
當然了,在中國國內,大盤股15倍的市盈率,中小企業25-30倍的市盈率。
至於如何算合理估值,我是這樣認為的:
每股凈資產+每股資產公積金+年每股收益x合理的市盈率=合理的股價 (合理的市盈率也要結合行業、企業的發展來給出)
一般低估的股價,就算短時間不漲。但我個人認為,最多兩年就能達到合理估值。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拿住了。

問題六:小公司怎麼估值 首先貴公司每年凈利潤為12萬元左右,假設貴公司經營10年,所以暫估為120萬元。
要分30%的股份,
這30%的股份價值=(120/7)3=51.43萬元。

問題七:公司股份如何計算? 股份不是任意分配的,尤其是不以現金出資的時候。像樓主這種情況,只出技術而不出資金,那技術經過評估確定價值,然後根據評估值跟其他股東投入的現金計算相互的比例來確定股份。比如B出了500萬,你方的技術評估值是900萬,A出現金或以場地作價出資(如果是以場地出資的話也要評估)100萬,那你們之間的股權比例就是33.3%、60%、6.7%。如果B只想佔20%,而你方的技術也評不了太高的話,可以根據你方技術的評估值,讓B相應的降低出資額。比如他只出資100萬,剩下的400萬現金不以出資形式而以資本公積形式進飢公司。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設立時出資中貨幣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也就是甭管怎麼分,必須有30%是資金的投入,換句話說,技術出資部分佔75%是不可能的。你方還要想辦法自己找一部分資金。

問題八:怎麼計算一個股票的估值 估值 一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凈資產+每股收益=價值 理由 凈資產簡單說就是干凈的資產,除去負債跟貸款,等於該公司所有資產現價賣出去的價值 每股收益等於該股可以賺的理論 估值價值=凈資產+每股收益 比如農業銀行 估值價值=凈資產(1.09)+每股收益(0.141)=1.231元 如果601288低於 1.231元 那麼巴非特先生就會價值投資了 ,就會買入601288農業銀行
希望採納

問題九:如何計算上市公司的股票估值? 估值是個大的概念,其中包含很多技術參數和演算法。最終得出嘩值的高低,現在通常用市盈率,每股收益,以及毛利率的多少來衡量估值。。

問題十:公司估值怎麼算合理? 10分 不同的估值方法殊路同歸,我們來看一個公式:
凈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用戶數×單用戶貢獻-成本費用
凈利潤(E,earning)收入(S,sales)
用戶數(MAU)單用戶貢獻(ARPU)
一般來說,如果企業沒有E,還可以投S;如果沒有S,還可以投MAU,但最終還是期待流量能轉換為收入,收入能轉換成利潤。不同的創業企業,都處於不同的階段,有的屬於拚命擴大用戶量的階段,有的屬於絞盡腦汁讓流量變現的階段,有的屬於每天琢磨怎麼實現盈利的階段。然而,最終大家是要按盈利來考察一個公司的,那時候不同階數的估值方法是殊路同歸的。
為什麼發展好好的公司會「B輪死」、「C輪死」:有的公司用戶基數很大,但總是轉換不成收入,如果在融下一輪的時候(假設是B輪),投資人堅決要按高階估值體系P/S估值,那麼公司的估值算下來是0,融不到資,所以會出現B輪死;有的公司收入規模也不錯,但老是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如果在融下一輪的時候(假設是C輪),面對的是只按凈利潤估值的PE機構,他們覺得公司P/E估值為0,公司融不到資,也會出現C輪死。
------唐駿資本俱樂部

⑧ 非上市公司估值怎麼算

1、 利潤額的5~9倍(市盈率)

市盈率的倒數就是投資回報率,這種估值方式對於非上市企業也是使用的。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可以放大至2~30倍,常見的企業建議使用5~9倍這個區間。

2、 凈資產的1~2倍(市凈率)

有些破產清算的企業估值會低於1倍,有可能是因為庫存商品貶值了。五年前買個手機花3000元,不拆封放到現在頂多賣300元,如果是不能開機也就換個不銹鋼盆了(價值3元)。[1]

3、 銷售額的1倍左右

如果遇到軟體公司,尚未盈利,資產就那兩台電腦,可以試著用這個辦法。然而具體情況差距太大了,首先要看增長率,再看銷售額。拿軟體公司舉例,年銷售額幾十萬塊錢,可以說沒多少價值,按照1倍左右算就行;如果達到1000萬則會進入快速成長期,經營妥善會迅速從1000萬上升到1億元。

但是1億再往10億走,難度將會大大增加。所以花1億買個1000萬的軟體公司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花10億買個1億銷售額的公司,我的感覺是買貴了。當然具體情況仍需要具體分析。

(8)非上市公司股票資產評估擴展閱讀

非上市企業估值需要注意:

企業的價格和供求關系、心理預期和行業周期都是相關的。我們在這里把企業理解為男生,投資方理解為女生,以此方便理解和記憶。

1、 企業的價值只有通過流通才能顯現,不能流通的價值是紙面上的價格,甚至是有價無市。

2、 企業的估值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考量,更要對未來進行展望,這個叫心理預期。

3、 企業的價值有很大一部分感性的存在,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互相喜歡、互相尊重才是根本。

4、 決定企業價值的不是今天賬面上有多少資產,而是能為股東創造多少回報,明天的業績更多的取決於軟性的經營資源,比如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客戶和經營管理的團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上市企業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