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市買殼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詞語。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或「逆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買殼上市是民營企業的較佳選擇。由於受所有制因素困擾,無法直接上市。
買殼上市的方法步驟:
首先是買殼,即收購或受讓股權。
收購股權有兩種方式:
一是收購未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這種收購方式的成本較低,但是困難較大。要同時得到股權的原持有人和主管部門的同意。場外收購或稱非流通股協議轉讓是我國買殼上市行為的主要方式。根據上海市場1999年上半年買殼上市行為統計,在場外收購方式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三種方式為國有股轉讓(40%)、法人股轉讓(40%)和收購控股股東(12%)。其中國資局、政府部門控股的企業買殼上市動作最多。另外,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涉足買殼上市的現象日益增多。
另一種方式是在二級市場上直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方式在西方流行,但是由於中國的特殊國情,只適合於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公司或者「三無公司」。二級市場的收購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套詳細的炒作計劃,能從二級市場上取得足夠的投資收益,來抵消收購成本。
其次是換殼,即資產置換。
將殼公司原有的不良資產剝離出來,賣給關聯公司,再將優質資產注入到殼公司,提高殼公司的業績,從而達到配股資格,實現融資目的。
最後是價款支付。
目前有六種方式,包括現金支付、資產置換支付、債權支付方式、混合支付方式、零成本收購、股權支付方式。前三種是主要支付方式。但是現金支付對於買殼公司實在是一筆較大的負擔,很難一下子拿出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現金。所以目前傾向於採用資產置換支付和債權支付方式或者加上少量現金的混合支付方式。
㈡ 比如持有一隻股票,股票賣殼還有股票嗎
股票賣殼,另一公司買殼後會進行一系統的資產重組,然後實現其公司資產上市的目的。 這個過程中,普通的持股股民手中的股票肯定還是在的呀,只是這支股票會改換控股股東,改變股票實際的資產,很可能也會改變股票名字,但投資者權益一般不會受損(受損的話證監部門不會許可這種資產重組的)。 而且,買殼的公司一般都會強於原有的公司,股票資產重組後,一般新注入的資產比原資產更優質, 所以大多數成功的資產重組,股價都會大幅上漲, 股票原來的投資者手中的股票肯定還在,而且還會在有股票上漲中受益。
㈢ 什麼是買殼、賣殼
所謂「買殼上市」,就是一家優勢企業通過收購債權、控股、 直接出資、購買股票等收購手段以取得被收購方(上市公司) 的所有權、經營權及上市地位。目前,在我國進行買殼、 借殼一般都通過二級市場購並或者通過國家股、 法人股的協議轉讓進行的。例如: 上海冠生園受讓上海輕工控股53.23%的國家股股權; 海南泛華和深圳創世紀先後成為蘇三山的第一大股東; 山東蘭陵控股環宇股份51.9%的股份等。 十五大的國企改革思路為「抓大放小」, 國企的資產重組要用市場經濟的方法來解決, 即通過資本市場來進行,而不能用行政手段來解決。 買殼上市是資產重組的突出特點,它能大大優化資源配置, 由於股權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加快流動和優化組合, 是一些績差公司內在壓力和優勢企業擴張沖動的必然結果。 由於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股份制改造還缺乏經驗, 加之前幾年的經濟疲軟與市場經濟的競爭,幾年下來, 不乏形成若乾的「殼公司」。而一些大集團、 大公司及名牌企業由於種種條件的原因無法上市, 這些優勢企業用自己的實力通過買殼上市或借殼上市, 即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又可以改變「殼公司」的困境, 注入新的活力,還可以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營的裝殼、 換殼解決優勢企業和集團的發展資金。 買殼上市一般能帶來業績的提升,有的會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一般通過買殼上市後,殼公司在二級市場會被投資者重新認識, 引起股價的上揚。所以說, 買殼上市是二級市場一個永恆的炒作題材。 由於買殼上市可帶來橫向購並、縱向購並及混合購並, 從而有利於優勢企業的規模化、多元化的發展。所以, 在新的一年裡, 依託資本市場進行資產重組的深度和力度將會不斷加大, 加強資本市場的流通。什麼是投資基金? 所謂投資基金就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 它通過發行基金證券,集中投資者的資金,交由基金託管人託管, 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資。 通俗地說,就是「大家湊錢買證券,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參考資料: http://www.ym9898.com
㈣ 股東賣殼是什麼意思
股東賣殼是一個主要應用於股市中的名詞。
即指一些沒有自己上市公司的企業,借別家的上市來籌措資金.賣殼就是將上市公司的名稱賣掉.
㈤ 股票借殼是什麼意思
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通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借殼上市(Back Door Listing)
直白地說,借殼上市就是將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而借殼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
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
㈥ 賣殼公司的股票怎麼處理
賣殼公司的股票的處理:
賣殼公司的股票就是大家所說的重組
對散戶一般有好的影響
殼公司(Shell company)也稱殼資源,指那種具有上市公司資格,但經營狀況很差,准備成為其它公司收購對象,注入資產的公司,即成為非上市公司買殼收購目標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