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甲公司定向增發股票100
擴展閱讀
購買本公司流通股票 2025-01-25 05:02:45
招商醫葯股票行情 2025-01-25 05:02:12
光大證券公司股票行情 2025-01-25 04:54:55

甲公司定向增發股票100

發布時間: 2024-04-08 04:04:50

1. 甲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本企業1200萬股普通股取得了乙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權,甲公司

您理解的應該沒錯,普通股平均股數公式是普通股股數X發行流通月份數/12 之和,所以此題應為3 450/(1 500×9/12+3 300×3/12)=1.77(元)或是3 450/(1 500+1800×3/12)=1.77(元)

2. 定向增發股票如何做會計分錄

按照會計准則和上市公司實踐:一般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股本
資本公積

3. 向乙公司原股東定向發行股票取得乙公司的股權,股權不是應該要用現金購買嗎

股權不一定要用現金購買,也可以用其他公司股權等換取。

4. 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模擬試題

【 #會計職稱考試# 導語】備考是一種經歷,也是一種體驗。每天進步一點點,基礎扎實一點點,通過考試就會更容易一點點。 會計職稱考試頻道。

【資產的計稅基礎•單選題】甲公司為研發某項新技術2018年發生研究開發支出共計3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80萬元,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2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200萬元,假定甲公司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當期達到預定用途,並在當期攤銷10萬元。會計攤銷方法、攤銷年限和凈殘值均符合稅法規定,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項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為()萬元。

A.350

B.332.5

C.190

D.285

【答案】B

【解析】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項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200-10)×175%=332.5(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單選題】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18年12月31日因職工教育經費超過稅前扣除限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0萬元;2019年度,甲公司實際發生工資薪金支出為8000萬元,本期全部發放,發生職工教育經費600萬元。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按實際發放金額在稅前列支,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甲公司2019年12月31日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是()。

A.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20萬元

B.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20萬元

C.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10萬元

D.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10萬元

【答案】D

【解析】甲公司2019年按稅法規定可稅前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8000×8%=640(萬元),實際發生600萬元當期可扣除,2018年超過稅前扣除限額的部分80萬元(20/25%)在本期可扣除40萬元,所以2019年應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40×25%=10(萬元),選項D正確。

【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的計算•單選題】甲公司於2018年2月20日外購一棟寫字樓並於當日對燃銀伍外出租,取得時成本為12000萬元,該寫字樓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2018年12月31日,該寫字樓公允價值跌至11200萬元。稅法規定,該類寫字樓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0。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並預計在未來期間內保持不變,甲公司預計未來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暫時性差異,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萬元。皮或

A.-45

B.45

C.200

D.800

【答案】B

【解析】2018年12月31日,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為11200萬元,計稅基礎=12000-12000/20×10/12=1150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1500-11200)×15%=45(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算•單選題】甲公司2017年5月5日購入乙公司普通股股票,成本為9200萬元,甲公司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017年年末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1600萬元。2018年年末,該批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0400萬元。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在未搏轎來期間不會發生變化。若不考慮其他因素,2018年甲公司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生額為()萬元。

A.-300

B.-100

C.0

D.1200

【答案】A

【解析】2017年年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11600-9200=2400(萬元),2018年年末賬面價值為10400萬元,計稅基礎為920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18年年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10400-9200=1200(萬元),甲公司2018年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200萬元,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發生額=-1200×25%=-300(萬元)。

【合並財務報表中因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產生的遞延所得稅•單選題】甲公司擁有乙公司80%的有表決權股份,能夠控制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2018年9月甲公司以800萬元將一批自產產品銷售給乙公司,該批產品在甲公司的生產成本為600萬元。至2018年12月31日,乙公司對外銷售該批商品的40%,假定涉及的商品未發生減值。甲、乙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且在未來期間預計不會發生變化。稅法規定,企業的存貨以歷史成本作為計稅基礎。2018年12月31日合並報表中上述存貨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萬元。

A.80

B.0

C.20

D.30

【答案】D

【解析】合並財務報表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800-600)×(1-40%)×25%=30(萬元)。

【負債的計稅基礎•多選題】下列各項負債中,其計稅基礎不為零的有()。

A.因合同違約確認的預計負債

B.從銀行取得的短期借款

C.因確認保修費用形成的預計負債

D.因稅收罰款確認的其他應付款

【答案】BD

【解析】選項A和C,稅法允許在以後實際發生時稅前扣除,即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0;選項B不影響損益,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相等;選項D,無論是否發生,稅法均不允許稅前扣除,即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0=賬面價值。

【暫時性差異•多選題】下列項目中,可以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有()。

A.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形成的資本化支出

B.交易性金融負債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

C.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

D.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小於取得時成本

【答案】BC

【解析】選項A和D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選項B,負債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選項C,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商譽的會計處理•多選題】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商譽計提減值准備1000萬元。該商譽系2016年12月8日甲公司從丙公司處購買丁公司100%股權(吸收合並)時形成的,初始計量金額為2500萬元,丙公司根據稅法規定已經繳納與轉讓丁公司100%股權相關的所得稅及其他稅費。根據稅法規定,甲公司購買丁公司產生的商譽在整體轉讓或者清算相關資產、負債時,允許稅前扣除。假定取得股權前甲公司與丁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A.2016年12月8日商譽的計稅基礎為2500萬元

B.2018年12月31日商譽的計稅基礎為1500萬元

C.2018年12月31日商譽減值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D.2018年12月31日因商譽減值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50萬元

【答案】AD

【解析】此項合並屬於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應稅合並),2016年12月8日商譽的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相等,均為2500萬元,選項A正確;稅法規定減值損失在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故計提減值准備不影響商譽的計稅基礎,即2018年12月31日商譽的計稅基礎仍為2500萬元,選項B錯誤;2018年12月31日商譽計提減值准備後,賬面價值為1500萬元,計稅基礎為250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500-1500)×25%=250(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與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多選題】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股權,與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甲公司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系甲公司2018年1月1日購入,其初始投資成本為3000萬元,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為100萬元。甲公司擬長期持有乙公司股權。根據稅法規定,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等於初始投資成本。甲公司2018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為8000萬元,權益法核算確認的投資收益為200萬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A.2018年12月31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3200萬元

B.長期股權投資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C.2018年度應交所得稅為1850萬元

D.2018年度應交所得稅為1950萬元

【答案】AD

【解析】2018年12月31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3000+200=3200(萬元),選項A正確;權益法核算下,如果投資企業擬長期持有被投資企業的股份,那麼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選項B錯誤;2018年度應交所得稅=(8000-200)×25%=1950(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資產的計稅基礎•判斷題】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在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答案】√

【暫時性差異•判斷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一定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答案】×

【解析】符合條件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才能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暫時性差異•判斷題】對於超過3年納稅調整的暫時性差異,企業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折現。()

【答案】×

【解析】企業不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折現。

【固定資產與所得稅的會計處理•2017年綜合題】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2年12月10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購入一台需自行安裝的生產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495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4.15萬元,甲公司當日進行設備安裝,安裝過程中發生安裝人員薪酬5萬元,2012年12月31日安裝完畢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

資料二:甲公司預計該設備可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20萬元,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所得稅納稅申報時,該設備在其預計使用壽命內每年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為48萬元。該設備取得時的成本與計稅基礎一致。

資料三: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出現減值跡象,經減值測試,其可收回金額為250萬元。甲公司對該設備計提減值准備後,預計該設備尚可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仍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所得稅納稅申報時,該設備在其預計使用壽命內每年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仍為48萬元。

資料四: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出售該設備,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款項當日收訖並存入銀行,甲公司另外以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用1萬元(不考慮增值稅)。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該設備安裝完畢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成本,並編制設備購入、安裝及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相關會計分錄。

(2)分別計算甲公司2013年和2014年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

(3)分別計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該設備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需指出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及相應的延遞所得稅負債或延遞所得稅資產的賬面余額。

(4)計算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並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5)計算甲公司2016年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

(6)編制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出售該設備的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1)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設備安裝完畢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成本=495+5=500(萬元)。

借:在建工程49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4.15

貸:銀行存款579.15

借:在建工程5

貸:應付職工薪酬5

借:固定資產500

貸:在建工程500

(2)2013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500×2/10=100(萬元);2014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500-100)×2/10=80(萬元)。

(3)2014年年末設備的賬面價值=500-100-80=320(萬元),計稅基礎=500-48-48=404(萬元),因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404-320=84(萬元),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84×25%=21(萬元)。

(4)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設備的賬面價值=500-100-80-(500-100-80)×2/10=256(萬元),可收回金額為250萬元,應計提減值准備=256-250=6(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6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6

(5)2016年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250×2/5=100(萬元)。

(6)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150

累計折舊344[100+80+(500-100-80)×2/10+100]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6

貸:固定資產500

借:固定資產清理1

貸:銀行存款1

借:銀行存款117

資產處置損益51

貸:固定資產清理15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所得稅的會計處理•2016年綜合題】甲公司2015年年初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余額為50萬元,與之對應的預計負債貸方余額為2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無期初余額。甲公司2015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為9520萬元,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且預計在未來期間保持不變;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2015年度發生的有關交易和事項中,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存在差異的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5年8月,甲公司向非關聯企業捐贈現金500萬元。

資料二:2015年9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產品保修費用300萬元,同時沖減了預計負債年初貸方余額200萬元。2015年年末,保修期結束,甲公司不再預提保修費。

資料三: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准備180萬元。

資料四: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發公允價值為10900萬元的普通股股票為對價取得乙公司100%有表決權的股份,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假定該項企業合並符合稅法規定的免稅合並條件,且乙公司選擇進行免稅處理。乙公司當日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0000萬元,其中股本2000萬元,未分配利潤8000萬元;除一項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均為200萬元、公允價值為360萬元的庫存商品外,其他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計稅基礎均相同。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15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

(2)根據資料一至資料三,逐項分析甲公司每一交易或事項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如無影響,也明確指出無影響的原因)

(3)根據資料一至資料三,逐筆編制甲公司與遞延所得稅有關的會計分錄。(不涉及遞延所得稅的,不需要編制會計分錄)

(4)計算甲公司利潤表中應列示的2015年度所得稅費用。

(5)根據資料四,分別計算甲公司在編制購買日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和商譽的金額,並編制與購買日合並資產負債表有關的調整抵銷分錄。

【答案】

(1)2015年度應納稅所得額=9520+500-200+180=10000(萬元);2015年度應交所得稅=10000×25%=2500(萬元)。

(2)

資料一,對遞延所得稅無影響。

分析:非公益性現金捐贈,本期不允許稅前扣除,未來期間也不允許抵扣,未形成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資料二,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50萬元。

分析:2015年年末保修期結束,不再預提保修費,本期支付保修費用300萬元,沖減預計負債年初余額200萬元,因期末不存在暫時性差異,需要轉回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50萬元(200×25%)。

資料三,稅法規定,尚未實際發生的預計損失不允許稅前扣除,待實際發生損失時才可以抵扣,因此本期計提的壞賬准備180萬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45萬元(180×25%)。

(3)

資料一:不涉及遞延所得稅的處理。

資料二:

借:所得稅費用5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50

資料三: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45

貸:所得稅費用45

(4)當期所得稅(應交所得稅)=10000×25%=25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費用=50-45=5(萬元);2015年度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2500+5=2505(萬元)。

(5)

①購買日合並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360-200)×25%=40(萬元)。

②商譽=合並成本-購買日應享有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考慮遞延所得稅後)的份額=10900-(10000+160-40)×100%=780(萬元)。

調整抵銷分錄:

借:存貨160

貸:資本公積160

借:資本公積4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40

借:股本2000

未分配利潤8000

資本公積120

商譽78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900

【所得稅的會計處理•計算分析題】甲公司2018年年初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為零,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為30萬元(系2017年年末應收賬款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甲公司2018年度有關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處理中,與稅法規定存在差異的有:

資料一:2018年1月1日,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並立即用於生產A產品,成本為200萬元,因無法合理預計其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核算。2018年12月31日,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後未發現減值。根據稅法規定,企業在計稅時,對該項無形資產按照10年的期限攤銷,有關攤銷額允許稅前扣除。

資料二:2014年1月1日,按面值購入當日發行的三年期國債

1000萬元,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該債券票面年利率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償還面值。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確認了50萬元的利息收入。根據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

資料三:2014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10000萬元,減值測試前壞賬准備的余額為200萬元,減值測試後補提壞賬准備100萬元。根據稅法規定,提取的壞賬准備不允許稅前扣除。

資料四:2018年度,甲公司實現的利潤總額為997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預計從2019年開始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且未來期間保持不變。

假定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暫時性差異,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別計算甲公司2018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2)分別計算甲公司2018年年末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期末余額」欄應列示的金額。

(3)計算確定甲公司2018年度利潤表「所得稅費用」項目「本年金額」欄應列示的金額。

(4)編制甲公司與確認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

(1)甲公司2018年度應納稅所得額=9970-200/10(稅法上無形資產攤銷金額)-50(國債免稅利息收入)+100(補提的壞賬准備)=10000(萬元);

甲公司2018年度應交所得稅=10000×15%=1500(萬元)。

(2)

①資料一:

該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不確定,且2018年年末未計提減值准備,所以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稅法上按照10年進行攤銷,因而計稅基礎=200-200/10=180(萬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0-180=2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20×25%=5(萬元)。

②資料二:

該債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相等,均為1000萬元,不產生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③資料三:

該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0000-200-100=9700(萬元),由於按照稅法規定計提的壞賬准備在實際發生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所以計稅基礎為1000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0000-9700)×25%=75(萬元)。

④根據上述分析,「遞延所得稅資產」項目期末余額=(10000-9700)×25%=75(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期末余額=20×25%=5(萬元)。

(3)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20×25%=5(萬元),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75-30=45(萬元);

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5-45=-40(萬元);

所得稅費用本期發生額=1500-40=1460(萬元),即「所得稅費用」項目「本年金額」應列示1460萬元。

(4)相關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1460

遞延所得稅資產4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500

遞延所得稅負債5

【所得稅的會計處理•計算分析題】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18年發生的有關交易或事項中,會計處理與所得稅處理存在差異的包括以下幾項:

資料一:1月1日,甲公司以3800萬元取得乙公司20%股權,並於取得當日向乙公司董事會派出一名代表,能夠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施加重大影響。取得股權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均為16000萬元。

乙公司2018年實現凈利潤500萬元,當年投資性房地產轉換增加其他綜合收益200萬元(未扣除所得稅)。甲公司與乙公司2018年度未發生內部交易。

甲公司擬長期持有對乙公司的股權投資,稅法規定,我國境內設立的居民企業股息、紅利免稅。

資料二:甲公司2018年發生研發支出2000萬元,其中按照會計准則規定費用化的金額為800萬元,資本化形成無形資產的金額為1200萬元,該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於2018年7月1日達到預定用途,預計可使用5年,採用直線法攤銷,無殘值。稅法規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75%加計扣除;形成資產的,未來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攤銷金額的175%予以稅前扣除,該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攤銷年限及凈殘值的稅法規定與會計相同。

資料三:甲公司2018年利潤總額為5790萬元。

其他有關資料:

本題中有關公司均為我國境內居民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預計甲公司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甲公司2018年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與負債的余額均為零,且不存在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暫時性差異。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資料二,分別確認各交易或事項截至2018年12月31日所形成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並說明是否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理由。

(2)計算甲公司2018年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編制甲公司2018年與應交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

(1)

資料一: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3800+500×20%+200×(1-25%)×20%=3930(萬元),計稅基礎為取得時的初始投資成本3800萬元,該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30萬元(3930-3800),但不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負債。

理由:因確認投資損益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逐期分回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免稅,不存在對未來期間的所得稅影響;因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變動份額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在長期持有的情況下預計未來期間也不會轉回,所以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料二:2018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1200-1200/5×6/12=1080(萬元),計稅基礎=1080×175%=189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890-1080=810(萬元),但不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理由:該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不屬於企業合並,並且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屬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特殊事項。

(2)2018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5790-500×20%(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800×75%(內部研究開發無形資產費用化加計扣除)-1200/5×6/12×75%(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按照稅法規定加計攤銷)=5000(萬元),甲公司2018年度應交所得稅=5000×25%=1250(萬元)。2018年度應確認所得稅費用為1250萬元。

會計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12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