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的意義與作用是什麼
股票的作用和意義可以分為下面四點
1.股票是籌集資金的有效手段。股票的最原始作用就是籌集資金。通過發行股票, 股份公司可廣泛地吸引社會暫時閑置的資金,在短時間內把社會上分散的資金集中成為 巨大的生產資本,組成一個「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而通過二級市場的流通, 又能將短期資金通過股票轉讓的形式銜接為長期資金。正是基於這個特點,現今世界上 許多國家特別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都是通過發行股票的形式來組織股份有限公司,以 經營工業、農業、運輸業、金融保險業中的一些大企業。我國一些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的 主要目的也是籌集企業進一步發展所需的資金。
2.通過發行股票來分散投資風險。發行股票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分散投資風險。無論 是那一類企業,總會有經營風險存在,特別是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由於產品的市場前景 不明朗,技術工藝尚待成熟和穩定,在經營過程中,其風險就更大。對這一些前景難以 預測的企業,當發起人難以或不願承擔所面臨的風險時,他們總會想方設法地將風險轉 嫁或分攤與他人,而通過發行股票來組成股份公司就是分散投資風險的一個好方法。即 使投資失敗,各個股東所承受的損失也就非常有限。
3.通過發行股票來實現創業資本的增值。在股票發行市場上,股票的發行價總是和 企業的經營業績相聯系的。當一家業績優良的企業發行股票時,其發行價都要高出其每 股凈資產的許多,若遇到二級市場的火爆行情,其溢價往往能達到每股凈資產的2~3倍 或者更多,而股票的溢價發行又使股份公司發起人的創業資本得到增值。如我國上市公 司中國家股都是由等量的凈資產折價入股的,其一元面值的股票對應的就是其原來一元 的凈資產。而通過高溢價發行股票後,股份公司每股凈資產含量就能提高30%甚至更多。
4.通過股票的發行上市起到廣告宣傳作用。由於有眾多的社會公眾參與股票投資, 股市就成為輿論宣傳的一個熱點,各種媒介每天都在反復傳播股市信息,無形之中就提 高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起到了宣傳廣告作用。 而對於股票的購買者來說,股票的基本作用有如下三點:
①由於股票具有收益性,股票投資就成為大眾投資的一種工具。人們總是希望錢能 生錢,而除了銀行存款、購買債券及親自創辦經濟實體以外,通過購買股票也可取得收 益,實現資本的增值。
②通過購買股票來實現生產要素的組合。通過購買股票,投資者可非常方便地實現 參股投資或控股及購買、兼並股份公司的目的,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組合,以提高企業 的經營效益。如美國和日本的大型企業,通過購買我國江西的江鈴汽車股票、北京的北 旅汽車股票來參與這兩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將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引進這兩 家企業,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組合,達到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
③通過購買股票進行賭博或投機。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具有較強的波 動性,因而人們可通過股票來進行投機活動,從買進賣出中賺取股票的價差,這也是股 票市場吸引眾多投資者的原因之一。而又由於股票價格特別是其短期趨勢較難預測,股 民投資股市時並不作基本的分析研究,就是進行詳細的分析也不一定能把握勝機,所以 許多股民往往都抱著一睹而決勝負的心理進行股票投資,故股票有時也成為某些股民變 相賭博的一種工具。
㈡ 銀行股具有怎樣的優勢
銀行股就是目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比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深發展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等。
銀行股具有的優勢:銀行股票的估值相對較低、銀行股票盈利能力強、銀行股票回報率高。
拓展資料:
首先,銀行股票的估值相對較低。目前,在滬深股市上市的銀行股票有25隻,除了去年和今年上市的次新銀行外,其他銀行股票的動態市盈率都是個位數。比如興業銀行是4.7倍,光大銀行是5.18倍,工行, 建行, 中行,交通銀行和農行的市盈率也是這樣,相比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銀行股票有一定優勢,屬於市場上真正的「價值窪地」。
其次,銀行股票盈利能力強。與其他上市公司相比,銀行股票是一個真正的「吸金機器」,其盈利能力是普通上市公司無法比擬的。一季報顯示,上海銀行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為0.645元,杭州銀行為0.501元,招商銀行為0.792元,最差的江陰銀行也達到了0.099元。超級盈利能力是銀行股票吸引機構投資者的另一個法寶。
第三,銀行股票回報率高。由於銀行股票估值低、盈利能力強以及每年實施分紅計劃,高股息收益率已不再是新聞。以工行為例。目前,工行股價在4.8元左右。2016年計劃10股支付2.343元。不考慮股息稅,股息收益率高達4.88%,遠高於銀行的一年期利率和貴州茅台的股息收益率,但由於貴州茅台的股價已經很高,投資風險大大增加。購買像貴州茅台這樣的藍籌股顯然不如購買銀行股票,這使得這些機構在心理上更加實際。
除了以上三個優勢,銀行股份還處於進與攻、退與守的趨勢。就像現在的股市沒有市場的時候,你可以享受分紅;的回報,如果股市進入牛市階段,未來也可以賺取差價收益。因此,銀行股票可以被稱為大資金和大機構的避風港,具有投機和投資的雙重價值。
㈢ 股票市場對經濟的意義
1.股票市場是公司企業籌措生產資本的重要渠道資金對於公司企業就好像血液對於人體是不可短缺的。公司企業要發展、要擴大再生產就離不開生產資本。如果從銀行借款,一方面數量有限,另一方面銀行貸款多則幾年短則幾個月或幾個星期,根本不可能投入長期生產。如果發行企業債券,公司企業不管經營好壞,都需要承擔債息並還本。而發行股票,不僅可以迅速獲得所需要的生產資本,而且可以長期使用不用歸還本金,從而滿足公司企業日益增長的資金需求。
2.股票市場有利於社會資金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在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與企業經營狀況緊密聯系,經營狀況好的公司企業,其股票在市場上暢銷,價格看漲,經營業績差的公司企業,其股票在市場上滯銷,價格看跌。財經網(caijingz.com)專家表示,股票市場可以通過這種機制來引導投資方向,促進社會資金向經濟效益好、有發展前途的企業流動,從而實現社會資金的優化配置,對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股票市場可以降低股票持有者所承擔的風險。股票已經是不能退還本金的,如果再不能在市場上流通轉讓,就將使投資者承擔過大的風險,從而嚇跑大多數股票投資者。而有了股票市場,就可以使長期資金短期化,持股人就相當於掌握著一筆隨時可以轉化為現金的資產,從而降低了所承擔的風險。股票市場上買主和賣主隨時隨地都能交易,買主與賣主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競爭,完全由市場調節。投資決策與投資者的自身經濟利益融為一體,這就使得每個股票購買者在投資前必須進行各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力求使投資失誤降低到最小限度。
4.股票市場可以促進企業不斷改善經營管理。股票在市場上的價格,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經濟效益如何、企業的發展趨勢如何。企業經濟效益好,股票的價格就高,投資者必然樂於向這些企業投資。財經網(caijingz.com)專家認為,對於股票持有者的股東來說,增加積累、保證企業資產的不斷增值,能夠使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比多得一些股息和紅利更為重要,這就迫使企業必須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行為長期化、合理化,從根本上克服企業行為短期化的傾向。
5.股票市場是重要的經濟信息中心通過大量的、頻繁的買進賣出,交易所熟悉並掌握了各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商業信息。各個行業、部門的經營狀況、發展前景.整個經濟的運行情況、經濟周期的周而復始,都可以通過股票市場這個晴雨表反映出來。財經網專家研究經驗總結指出,如果善於加工、分析這些信息,將使個人投資者、企業生產者捕捉到受益匪淺的有用資料。如果政府能夠作出必要判斷和引導管理,則可以使生產與消費朝著比較合理、比較正確的方向發展。
㈣ 銀行股票適合長期投資嗎
銀行股票適合長期投資、適合長期持有。銀行股屬於金融類的大藍籌股票,具有很高的長期投資價值。與其他的類型的股票相比,銀行股票業績好,是投資者的首選。不過因為股票價格是波動的,通常不建議一次性把所有的錢在同一價格買入,投資者可以分批買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銀行股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長期持有,投資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投資者在投資銀行股票的時候只需要當前價對應的股息率,哪個高就買哪個。對於長期的投資者而言,銀行股分紅高、穩健增長,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拓展資料:
銀行板塊股票一覽表:
中國銀行(股票代碼601988)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吸收人民幣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等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公司是中國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擁有最廣泛的海外分支機構網路,在外匯存貸款、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銀行 卡等業務領域居於領先地位
農業銀行(股票代碼601288)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資金業務及其他,主要產品及業務。主要包括結算、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資產託管、對公理財、擔保及承諾、代收代付、證券 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以及期貨保證金存管等。
工商銀行(股票代碼601398) 中國工商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公司和個人金融業務、資金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並提供資產管理、信託、金融租賃及其他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本外幣合計存貸款市場份額均占據國內25%左右.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客戶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銀行
建設銀行(股票代碼601939)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銀行業及有關的金融服務,主要產品有公司存款業務、公司貸款業務、小企業業務、個人存款業務、個人貸款業務、信用卡業務、借 記卡業務、私人銀行業務、委託性住房金融業務。
民生銀行(股票代碼600016)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從事公司及個人銀行業務、資金業務、融資租賃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及提供其他相關金融服務。榮獲第九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佳IR團隊獎,同時摘取中國社科院「2019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銀行業第一名和民企第二名
華夏銀行(股票代碼600015) 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經營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等經有關監管機構批準的各項商業銀行業務,是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
招商銀行(股票代碼600036)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國內最大的零*銀行。公司主要提供公司及個人銀行服務、從事資金業務,並提供資產管理、信託及其他金融服務。在境內30多個大中城市、香港設有分行,網點總數400多家,在美國設立了代表處,並與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浦發銀行(股票代碼600000)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主營業務是提供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主要產品為大客戶經營業務、對公存貸款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交易銀行業務、國際業務平台業務、個人客戶與存款業務、消費及小微金融業務、個人理財業務、借記 卡及支付結算業務、信用卡業務、私人銀行業務、投資交易業務、金融機構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資產託管業務
興業銀行(股票代碼601166)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提供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主要產品包括企業金融業務、零*銀行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
工商銀行(股票代碼601398) 中國 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公司和個人金融業務、資金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並提供資產管理、信託、金融租賃及其他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本外幣合計存貸款市場份額均占據國內25%左右.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客戶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銀行。
㈤ 中國工商銀行股票的上市對國內銀行業有哪些具體作用
通過股份制改造和公開上市,啟動產權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有利於加快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根本轉變,有利於整體構建完善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首先,上市將促使工行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並在競爭性的金融市場中設計出一個好的激勵機制來改善經營管理。因為上市後,股價的漲跌成了銀行當前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反映,為了防止股價下跌和信譽下降,就必須時刻保持競爭力。 其次,上市還可以直接增加工行資本的流動性,增強其資本實力和盈利能力。工行上市後,來自資本市場的200多億美元的廣泛資金改變了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財政的籌資局面,資金來源的分散避免了銀行對財政的過度依賴性,從而分散了風險,有利於形成良性的資本金補充機制。 工行在上市的同時還獲得了再融資的渠道,有利於提高資本充足率。除了新股上市籌資外,上市增加了銀行資本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諸如股票回購、庫存股票出售、拆股、送股、紅利再投資計劃等,便利了銀行的市場籌資。 另外,工行加盟股市還有助於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工行上市後實現了股份的多元化,有利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嚴格要求提高了工行在經營上的透明度。 從世界經濟的發展經驗看,銀行上市是極為普遍的現象。在歐美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中,金融股均佔有較大比重。據統計,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900家上市銀行佔到上市公司總數的30%。近年來,中國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也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股改上市,不僅籌集了大量發展資金,而且主動從外部引入壓力和監督機制,有的在較短的時間達到脫胎換骨的效果。 上市只是工行改革進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機遇,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最根本的還在於提高核心競爭能力。
㈥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上市上市背景是什麼
金融類上市公司市值在美國股市比重超過40%,是權重最大的一類。
至於銀行股上市和中國股市的穩定,個人認為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在目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銀行利潤保持持續較快速增長,能夠體現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好處,而國有商業銀行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等相繼在國內上市並占據了較大權重,可以使股市向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方向發展。
一、成效卓著的二十年改革
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金融自由化、電子化和信息化的影響,全球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和競爭格局一直處於迅速的發展變革之中。與之不同的是,中國商業銀行組織體系的形成、市場化競爭的興起、經營管理方式和競爭格局的演變,則主要是由漸進的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所推動的。
80年代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金融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從重建金融體系、實現金融宏觀調控到全面展開金融部門的市場化改革,中國的金融改革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伴隨著整體金融體制改革發展的步伐,中國商業銀行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和規范,演繹著生機勃勃的改革篇章。
其一,組建「專業銀行」,標志著中國商業銀行體系雛形的出現。八十年代初期,人民銀行「一統天下」、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不分彼此」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四大行組成的專業銀行體系,這是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最初形態。
其二,商業銀行概念誕生,四大專業銀行逐步改造成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初期,中國沒有「商業銀行」這一概念。八十年代中後期,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對銀行業和金融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銀行運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也逐漸暴露,中國開始考慮建立體制較新、業務較全、范圍較廣、功能較多的銀行,從而出現「綜合性銀行」的提法和「銀行企業化」 口號。而真正形成商業銀行的概念,把商業銀行作為一種分類標准、作為一種體制選擇、作為一個行業來對待是在90年代初期。大約從1994年前後開始,在中國的銀行體系中不再有「專業銀行」這一類別,在中國的銀行體系中起絕對支撐作用的工、農、中、建被改造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其三,設立一批新型商業銀行,豐富和完善商業銀行體系。1987年國家重新恢復交通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一批新興商業銀行隨即產生,到目前為止,已先後設立了10家新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已剔除合並了的中國投資銀行和被關閉的海南發展銀行),十多年來,這些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壯大,現在這10家銀行的總資產已佔全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四,組建政策性銀行,分離商業性和政策性銀行職能。從1993年開始,我國先後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從而實現了在金融體系內,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職能的分離,掃除了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方向改革的最大障礙。 其五,突破了地方不能辦銀行的限制,全國各地大中城市分兩步組建了近百家地方性商業銀行。從1995年開始,我國先後將分散的眾多城市信用社改組、合並成城市合作銀行,繼而在1997年之後全部改稱為「某某市商業銀行」。這些銀行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渠道)掌握一部分股權加以控制。另外還有2家住房儲蓄銀行(即煙台住房儲蓄銀行、蚌埠住房儲蓄銀行)和約4500家城鄉信用社。
其六,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從1993年開始,在交通銀行試點進行資金營運制度的改革,導入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到1995年在各大商業銀行全面推廣該制度,從而按《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建立了商業銀行穩健、有效運作的制度規范。
其七,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控制。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全面取消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控制。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增加量,從必須執行的指令性計劃改為「供參考」的指導性計劃。這既是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制度與調控方法的重大改革,也是商業銀行按照自主經營、自求平衡、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要求進行新體制運行的必備條件。
其八,初步建立了能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機制。資產質量問題是任何體制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重心,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又是我國商業銀行進入90年代以後面臨的迫切任務。從1998年開始,我國改變傳統的信貸資產按時間分類的辦法,改按國際通行的五級分類制。同時,從更謹慎的原則出發,改革了商業銀行呆賬准備金的提取制度。
其九,強化了商業銀行資本金補充制度。工農中建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長期低於8%,這是中國銀行業既要快速又要穩健發展面臨的一個大難題。1998年8月中旬,國家財政部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四大銀行的資本金,使其資本充足率達到國際通行的標准。其他商業銀行也都通過投資者增加註資、定期擴股增資等辦法來解決其資本充足率問題。
第十,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上市步伐。自1991年深圳發展銀行上市以來,銀行上市一直受到嚴格限制,直至1999年末,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為政策解凍後的第一家上市商業銀行。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表示支持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和股票的發行上市,至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以進行國家控股的改造,具備條件的也可以上市。自此,中國商業銀行業掀起了一股上市的浪潮。繼中國民生銀行掛牌之後,招商、交通、光大、華夏、中信實業和福建興業等新興商業銀行都在積極作上市准備工作。 綜上所述,經過二十年的改革發展,我國在建立中央銀行制度的同時,通過「存量改革」和「增量導入」兩條途徑,打破了「大一統」的銀行組織體系,實現了中國銀行業由壟斷走向競爭、由單一走向多元、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功能狹窄走向健全完善的轉變,建立起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央銀行,以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生長點,中資和外資商業銀行並存發展的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銀行組織體系。我國銀行業正向著規范化的商業銀行的國際標准靠攏,銀行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最有力的證據是,在英國《銀行家》雜志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中,按照國際銀行一級資本規模標准,我國商業銀行不僅在數量上呈逐年增多之勢,而且在排名位次上也不斷提升。2000年度,我國已有9家銀行(即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廈門國際銀行)進入世界1000家大銀行之列,較前一年增加了2家。位次排序除了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略有下降外,其他七家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招商銀行上升了78位,名列第222位。這些數據說明,中國商業銀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中國銀行業二十年的改革發展,不僅增進了我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率,而且較好地適應了宏觀經濟體制改革,滿足了國家經濟發展對銀行業的要求,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隨著商業銀行的服務面不斷擴大、服務手段不斷增加、服務效率不斷提高,全社會所需要的金融服務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由於商業銀行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商業銀行之間的業務競爭以及由業務競爭所派生出來的機構競爭、工具競爭、手段競爭、客戶競爭、人才競爭等已愈演愈烈,其積極結果之一便是服務范圍的擴大和業務運作效率的提高。
同時,中國商業銀行的體制變革對整個國家的金融體制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促成了中國金融體制向現代金融制度轉型。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所進行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探索帶來了中國商業銀行產權制度的變革和內部經營管理體制與內控機制的重大變化,從而引起中國銀行體制乃至整個金融體制的變革,並積極促進整個經濟體制向市場化方向轉型。
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在看到中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商業銀行在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在向現代金融制度邁進和縮小與國外發展比較健全的商業銀行體制之間的差距過程中,還有不少障礙要消除,還有不少瓶頸要疏通。 第一,商業銀行之間發展不均衡,銀行業市場結構呈現比較明顯的壟斷特徵,市場競爭還不太充分。在我國目前的商業銀行體系中,盡管有100多家中資銀行,但能躋身於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只有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極少數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無論是資本規模還是資產規模都普遍弱小。顯然,這種非均衡的銀行體系結構不利於我國銀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就我國進入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銀行數量而言,不僅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無法相比,而且不能與東南亞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甚至比我國的香港和台灣還少。商業銀行之間發展不均衡,使我國銀行業市場上的壟斷一直難以動搖,盡管近年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成長使得高度壟斷的格局有所改觀,但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資產方面仍占據國內銀行業市場90%左右的份額,存款和貸款一直在70%以上。這說明,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具有比較明顯的壟斷特徵,市場競爭不夠充分。
第二,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不足,商業銀行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相對較弱。從1000家大銀行排名看,我國銀行業在稅前利潤、利潤增長率、資本收益率、資產收益率等反映經營效益的指標排名中都屬於相對較低水平。在國內需求不足仍未明顯緩解、金融開放步伐加快、商業銀行的國內外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績效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中國的銀行業亟需更深刻的變革。
第三,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目前仍處於傳統金融業務階段,未能完全實現向現代金融業務的轉變。在世界銀行業綜合化經營趨勢不斷強化的助推下,目前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已經實現了從傳統金融業務向融存款、貸款、投資、證券、保險業務一體化發展的現代金融業務的轉移。與之相比,基於歷史原因和體制約束,我國銀行業從傳統金融業務向現代金融業務的轉變可能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這有可能進一步拉大我國銀行業與世界銀行業的發展距離,不利於我國銀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當然,在商業銀行發展前沿——網上銀行發展方面,我國銀行業與世界銀行業的差距不太大。招商銀行的網上銀行不僅在國內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某些方面即使在國際銀行業也處於領先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不能實現戰略擴展,那麼我國的網上銀行發展可能只會在低層次水平上徘徊。
總體而言,與發達國家的銀行業比較,我國銀行業整體上呈現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大而不強」,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強不大」的發展格局,並存在著許多抑制我國銀行業綜合競爭能力提高的問題。面對世界銀行業的巨大變革並基於我國即將加入WTO這一客觀現實,迅速縮小與世界銀行業發展的差距,加快中國銀行業全面融入國際金融社會的步伐,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重心。
三、發展趨勢展望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金融自由化國際浪潮的推動下,銀行業正朝著以金融品牌為主導、以全面服務為內涵、以互聯網路為依託、以物理網路為基礎的綜合化、全球化、電子化、集團化、虛擬化的全能服務機構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面臨著現代信息技術、客戶需求多樣化、金融風險控制、管理效率、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的挑戰。中國正在向世界敞開開放的大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最後關口已經在望,中國的商業銀行必須放眼全球,認清未來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深化改革、謀求更大發展而整理思路:
第一、 重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實現商業銀行的均衡發展。
重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實現我國銀行業的均衡發展,是矯正我國商業銀行體系的非均衡結構態勢,造就更多國際化大銀行,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制度轉軌的宏觀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體系重組的基點應定位於金融改革、金融發展和金融開放「三位一體」基礎上的金融制度變遷,其根本目標是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資源配置結構和配置機制,實現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保持金融穩定和良性發展。從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現實及未來趨勢看,商業銀行體系的重組必須實行「改革主體,發展兩翼」戰略。「改革主體」是指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解決發展的體制約束和產權主體缺位問題。同時,要在系統內進行機構撤並重組,實現減員增效。「發展兩翼」是指大力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不僅取決於其自身的戰略選擇和既定目標下的努力程度,而且從根本上有賴於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的現實途徑是通過上市和資本運作,實現低成本規模迅速擴張。 第二,推動我國商業銀行體系的購並重組,提高我國銀行業的御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銀行業呈現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大而不強」,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強不大」的發展格局,不利於從整體上提高我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銀行業並購浪潮啟示我們:提高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的現實而有效的途徑是在商業銀行體系內引入購並重組機制。根據國際經驗,銀行並購的指的是市場化的「效率性」購並,而不是命令式的「行政性」購並。我國銀行業實施「效率性」銀行購並重組應在政策上把握住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近期應側重於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的購並重組,以國內市場為主,購並對象主要是其所要涉足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或信託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應在國際市場上尋找購並對象,進行購並活動。其二,銀行業的購並重組不能就銀行購並自身而進行購並,要根據世界銀行業綜合化全能經營這一發展趨勢,積極探索銀行的集團化發展道路。其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正確定位政府在銀行購並重組中的功能角色。其四,健全法律法規,確保銀行購並重組在法制基礎有序進行。 第三,正確把握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政策內涵和國際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發展大勢,根據經濟金融發展的要求,逐步放鬆以至解除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的分業經營限制。
出於分散銀行經營風險、規范銀行銀行運作的初衷,我國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對世界銀行業的綜合化發展的潮流,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的平等競爭的要求,這一制度已經顯露出其不適應性。盡管政策界已承認我國實行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制度是一種過渡性的體制原則,但至盡尚難看到廢除這一原則的「時間表」。我們必須以發展的觀點來實施「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制度,不能為分業而分業,現在實行的分業,必須為向將來的全能經營創造條件。在最終解除分業限制之間的過渡期間,可以試行混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方式,成立以大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集團控股公司。各金融控股集團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銀行、證券、保險和資產管理領域開展分業經營,並對其下屬金融性子公司實施統一管理。 第四,建立健全商業銀行資本供給機制,多渠道籌集商業銀行資本金,在實現資本結構合理化基礎上確保商業銀行的資本有穩定廣泛的供給,不斷增強商業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 商業銀行資本供給機制包括外部供給機制和內部供給機制。內部供給機制的核心是關於留存收益的諸多安排。外部供給機制的核心內容是關於普通股和優先證券發行的諸多安排。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政策條件以及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內部供給機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現實有效的途徑是發揮外部供給機制的作用,目前較為可性的方式途徑可考慮:一是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擴股增資機制,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商業銀行上市;二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三是擴大商業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的規模。 第五,加快銀行電子化建設,加速推進網上銀行發展。
隨著網路經濟的到來和互聯網的普及,傳統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面對網路經濟引發的銀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動盪,網路經濟時代的銀行家應該具有更加敏銳的目光和超前的思維,必須徹底改變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以及戰略導向,以適應電子商務的需求、推動網路經濟的發展。在業務體繫上,銀行業必須積極創新,完善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品種,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務。面對資本性和技術性「脫媒」的壓力,銀行業必須重新構造業務體系,要以網路為業務發展平台,以銀行業務為核心,構築輻射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服務領域的「金融超市」,為「E-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務。在經營方式上,銀行業應該把傳統營銷渠道和網路營銷渠道緊密結合起來,走 「多渠道並存」的道路。一方面,金融產品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銀行銷售人員與客戶之間面對面式的互動交流必不可少,而擅長於高效率、大批量地處理標准化業務的網路銀行也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發展「多渠道」營銷方式,不僅可以利用網路化新服務手段維護原有客戶資源,還有助於提高網路銀行的發展起點。在經營理念上,銀行業必須實現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的轉變。傳統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核心是「以量勝出」和「產品驅動」,而在網路經濟條件下,隨著客戶對銀行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和期望越來越高,迫使商業銀行必須從客戶需求出發,充分體現「以質勝出」和「客戶驅動」,為客戶提供「量身度造」的個性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戰略導向上,銀行業必須整合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系,爭取成為網路經濟的金融門戶。網路經濟對金融服務業提出了整合和協同的要求,各類金融機構將以建立金融門戶的形式共享資源、提升效率。網上金融門戶是多家金融機構網上服務的結合,與各類金融機構交易系統之間存在直接連接。其建立和經營是各類金融服務機構間關系從沖突到協同的過程,對於中國金融業向綜合化、全能化轉型具有特別的意義。
最後,正視加入WTO以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加強與外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發展新型的夥伴關系。
加入WTO意味著中國商業銀行業的進一步開放,外資銀行的大舉進入乃大勢所趨,國內商業銀行將迎來全面競爭時代。在大力改革經營體制的同時,國內銀行必須在技術、人才、服務、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迎頭趕上,逐步縮小與國際銀行業的差距,在競爭中壯大規模、擴展勢力。在戰略上重視外資銀行,並積極了解、學習其先進經驗,加強彼此間的合作,也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我國銀行業與外資銀行之間既有競爭,還有相當多的相互補充、相互合作的機會,我們既可以與其展開股權形式的合作,設立中外合資銀行,也可以開展業務上的合作,諸如參與銀團貸款、項目貸款、債券投資等。
㈦ 股票和銀行,他們二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股票的資金託管需要在銀行帳戶,股票和銀行同屬於金融體系的支柱,股票和銀行都是屬於投資,有一定的競爭關系。1、股票的資金託管在銀行這一點炒股的人都知道,開股票帳戶的時候就需要同時在銀行開立帳戶,並進行關聯,以此做為資金的託管帳戶。
3、在投資方面是有競爭性的股票市場好的時候,往往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形成成交金額的放大,這個時候「沉睡」在銀行的資金就會被股市的收益「喚醒」,存款搬家的情況就會出現,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雙方是有互補性的。主做股權設計、並購,業余股民,愛好搏擊歡迎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