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中國的股票上市公司為了圈錢
擴展閱讀
雲南100部經典電影 2024-06-30 22:51:39

中國的股票上市公司為了圈錢

發布時間: 2024-06-28 10:55:20

❶ 為什麼說上市公司增發是圈錢行為.

所謂圈錢在市場的字面解釋為"融資",融資一般是通過二級市場向股東做定向增發或公開增發
定向增發是指向某些大股東或想參股的公司按市價折讓一定的價錢並鎖定一定的期限才可以流通.
公開增發是指向所有股東按最近交易二十天的均價按融資的金額分配到所有股東,讓所有股東同公司一起承擔盈利或風險.
當然我的看法是融資並非為完全說是圈錢,大家試考慮下04年招行發行的可轉債券65億,06及07年萬科定向增發分別為42億及100億,從年報可以看到萬科和招行得到可觀收益,股東同樣也得到豐厚的收益,至於說到平安的1200億公開增發及412億分離可轉債計劃,從長遠看平安的融資主要以主業為主導,利用融資進一步擴大市場的份額,隨著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樣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只有將市場的份額做大做強才可以保持平安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市場也有反對的聲音,融資為了圈錢等等,作為一個平安的股東,只要公司的基本面良好,管理層有積極上進心為股東謀取更大利益,只要融資前給股東說明資金的使用相關情況,我會投贊成的一票.
如果融資得到的資金用作非自身業務或對其公司作抵債等行為,有欺騙股東行為,當然可以稱之為"圈錢"
至於樓主的補充問題,公開或定向增發,增發後的資金當然是歸公司運營用,股票當然是屬於投資者持有

❷ 公司為什麼要上市上市是為了融資還是圈錢呢

公司上市往高大上來說,就是為了融資,融資就是讓公司更有資金了,可以幫助公司開展更多新業務,為公司做大做強做准備。

但如果往難聽一點來評論的話,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上市只有會有各種方法和途徑把公司的錢變成個人資產,這是為什麼有這么多公司擠破頭皮都要上市的真正原因。

就拿A股市場來分析,為什麼在A股上市的公司,真正為了融資而融資上市的公司佔比比例特別低,但上市為了圈錢而圈錢的公司一抓一個准,這類公司佔比是非常高的。

這類公司自從成立開始,最終目標是為了上市,上市就是公司的目標,而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上市之後圈錢的途徑和方法很多,變現起來特別容易,這也是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最大區別。

但話又說回來,並非所有的公司都是為了圈錢,還是有部分企業是為了融資,為了提高公司知名度,提高公司競爭力等等,因為上市了對公司確實帶來很多好處。

總之一家公司大股東的目標決定這家公司命運,大股東的做法決定一家公司上市是為了圈錢還是為了融資,所以大股東才是決定公司上市最終目的,大家是否認可呢?

❸ 股市只是上市公司圈錢的地方。難道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一股上市公司本身價值假如說吸有三千萬,
但是,
通過發行股票,
讓其公司股票總值達到了7000萬,
那麼這多出來的4000萬,
就是從股民身上搜颳去的,
這就叫著圈錢,
基本上每個上市公司都是這樣,
所以股市就是個圈錢的地方.
有些無良的公司圈了錢就跑路了,
那麼二級市場的股民就慘了,
血本無歸.
一股上市公司自己肯定要有自己的股份,
占股一般要在50%以上,
否則公司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了.
上司公司基本上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流通股可在二級市場上買得到的,
非流通股是買不到的.
但是有時,
非流通股就在一定期限後,
就允許上市交易,
一般握有非流通股的是公司的高管,
一旦到了可交易日,
他們就很可能套現走人,
因為他們的成本很低很低的.

❹ 上市公司怎樣從股票圈錢

上市公司高溢價發行愈演愈烈

自從ipo恢復以來,上市公司高溢價發行股票愈演愈烈。我看了以下,在主板市場上,除了四川成渝之外,新股發行價好像沒有市贏率低於30倍的上市公司,其中,中國建築、光大證券、奧飛動漫、太陽電纜、湘鄂情的發行價收益率均超過50倍。

至於剛剛露面的創業板,新股發行價更是高得離譜,鼎漢技術的發行價收益率竟然高達82.22倍。對於ipo的高溢價發行,市場上警覺之聲不絕於耳。可是,也聽到這樣一種聲音,認為高溢價是市場的選擇。不錯,高溢價是市場給出的,但一定要搞清楚是什麼樣的市場給出的。現在的中國證券市場,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競爭性市場,在市場選擇某一上市公司之前,"有關部門"先要選擇上市公司。

如果真的任由市場給予ipo定價,也好,乾脆就來一個徹底的市場化。只要符合條件,任何一家企業,想上市就上市,想什麼時候上市就什麼時候上市,企業千軍萬馬殺進股票市場融資。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高溢價,我看,ipo恐怕很難溢價,甚至想平價發行都困難,能夠以較低折價將股票發行出去就謝天謝地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當然希望ipo價格越高越好。超額募集多少資金,都有"後備項目"承接。實在沒有後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總可以了吧。流動資金多了,還怕用不掉嗎?不讓豪華裝修,多發些工資總可以吧。事實上,溢價發行ipo本來未可厚非,但過度溢價卻有問題了。想一想,次貸危機之所以拖垮美國經濟,並不是美國的金融資產存在了泡沫成份,泡沫本身就是金融業的特徵,但泡沫膨脹無邊卻害了美國經濟。中國的資本市場也一樣,也不能夠任由ipo過度高溢價。

現在,中國的ipo過度溢價發行。作為二級市場,只能夠以更高價格承接。如果出現暴跌,要二級市場投資者"買者自負",而一級市場發行者卻旱澇保收。即使最後跌破發行價,與上市公司無關,反正錢已經進入上市公司的口袋了,是吐不出來的。道理恨簡單,ipo高溢價發行就如同一個人的錢被"要"走很多。至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的利益就如同這個人的左右口袋一樣,無論哪個口袋多,哪個口袋少,總之是這個人的錢少了。

話又說回來了,果真讓中國證券市場買賣雙方隨時隨地進進出出,也就真成了經濟學上的完全競爭市場了。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上,教科書上給予的是零利潤假設。所以說,通過行政審批進行"殼資源"的優化配置,適度ipo控制發行節奏也是必要的。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一旦"背上這重重的殼",就應當"一步一步往上爬",將殼資源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回報投資者,而不應當過分利用殼資源算計投資者的口袋。

既然在遴選上市公司方面做不到完全市場化,我看,在決定ipo發行價方面,的確要看市場的臉色,但也不能夠完全由市場說了算,規定一個市贏率的停板也是必要的。在並不完全市場化的證券市場上,在投資者只能夠在有限范圍內選擇上市公司的情況下,至少不能夠放任ipo定價在證券市場上完全"被選擇"。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要發行一億股股票,1.00
的每股收益率,採用
20
倍的發行價,就可以得到
20億的募集資金;而如果採用
30倍
的發行價,就可以得到
30億
的募集資金;以此類推。

❺ 公司上市是為了圈錢,而不是為了募資,這樣的公司有投資價值嗎

如果一家公司上市是為了融資,融資是為了公司投資,為公司做大做強,這只股票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反之公司上市是為了圈錢套現,這樣的股票絕對沒有投資價值,沒有任何投資意義。

國家成立股票市場,目的是讓企業上市是為了募資,為了企業做大做強,為了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但事實並非如此,大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就是為圈錢,非常精準的減持減持再減持。

(4)大股東把這些股權都賣掉之後,這些大股東就想要撒手了,套現完之後,這些有能力的大股東就辭職了,自己口袋就鼓鼓的,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最後留下一個垃圾股票在二級市場交易,最後退市了。

所以通過上市公司和大股東的減持行為得知,如果一家公司上市之後,大股東並非是募資完全是為了圈錢,這類公司的股票是絕對沒有任何投資意義的,這種垃圾股票最好遠離為好。

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忘了初衷,上市不是為了募資,而事實上市是為了圈錢,為了從股票市場獲取最大利益,這也是為什麼A股市場擁有這么多垃圾股票的真正原因。

❻ 為什麼說股票上市就是圈錢

所謂的圈錢,簡單地講,就是把不屬於自己的錢,通過某些貌似合法的手段掏到自己袋中。由於這種行為在方式上和傳統違法犯罪中的盜竊、搶劫、詐騙存在明顯區別,因此,業界將它們統稱為圈錢。

圈錢行為廣泛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要論最為集中的爆發地,莫過於金融資本市場,由於我國金融資本市場存在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因此,常常會出現企業不顧投資人利益而實施惡意圈錢。

企業要做大做強既是管理層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夢寐以求的。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以海爾為首的一些傑出企業通過市場融資,達到了做大做強的目的。上市公司正當的融資行為並非壞事。

問題是,圈錢後不幹正事,或者說圈錢後將資金存入銀行吃利息,或搞所謂的資本運作(甚至搞腐敗也並不少見),上市公司沒有把圈來的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中,這些行為都可以稱其為圈錢。

在資本市場中,圈錢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直接挪用,即直接把上市公司資產挪為己用,這相當於赤裸裸的明搶。

有的採用連環擔保的方式,通過上市公司為關聯公司提供錯綜復雜的擔保,從上市公司融資、資產變賣、銀行借貸等各個環節套騙巨額資金。

由於擔保是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有著貌似合法的外衣,但實際上,擔保資金往往得不到及時償還,最終由投資者和銀行來承擔所有損失。

從性質上看,這類行為類似於鬼鬼祟祟的暗偷。更高明的圈錢者實施不公平的關聯交易,通過「以次充好」、「以小換大」等方式套取上市公司資金,進而損害投資者利益。

由於這種方式表面上正常合法(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並不禁止上市公司進行關聯交易,只要求相關上市公司進行必要的信息披露)。

因此,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很難察覺,這類圈錢行為更接近於詐騙。金融資本市場中的圈錢決不限於上述三種,隨著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強,投資者法律意識的提高。

這三種方式已經逐步為市場所熟悉,因此,圈錢者也在逐步調整其策略,開發新的圈錢方式,以至於現代圈錢行為表現出明顯的隱蔽化、產業化、專業化趨勢。

(6)中國的股票上市公司為了圈錢擴展閱讀: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

第七條 申請募集基金,擬募集的基金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合法的投資方向;

(二)有明確的基金運作方式;

(三)符合中國證監會關於基金品種的規定;

(四)不與擬任基金管理人已管理的基金雷同;

(五)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草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

(六)基金名稱表明基金的類別和投資特徵,不存在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欺詐、誤導投資人,或者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

(七)中國證監會根據審慎監管原則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八條 基金管理人申請募集基金,應當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提交申請材料。

申請期間申請材料涉及的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基金管理人應當自變化發生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更新材料。

第九條 中國證監會依照《行政許可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受理基金募集申請,並進行審查,做出決定。

第十條 中國證監會根據審慎監管原則,可以組織專家評審會對基金募集申請進行評審。

第十一條 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額發售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十二條 基金募集期限屆滿,募集的基金份額總額符合《證券投資基金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基金管理人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驗資和基金備案手續;

(一)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兩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於兩億元人民幣;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不少於兩百人;

(二)基金管理公司在募集基金時,使用公司股東資金、公司固有資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或基金經理等人員資金認購基金的金額不少於一千萬元人民幣,且持有期限不少於三年;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五千萬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於五千萬元人民幣;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不少於兩百人。

第十三條 中國證監會自收到基金管理人驗資報告和基金備案材料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予以書面確認;自中國證監會書面確認之日起,基金備案手續辦理完畢,基金合同生效。

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收到中國證監會確認文件的次日予以公告。

第十四條 基金募集期間的信息披露費、會計師費、律師費以及其他費用,不得從基金財產中列支;基金收取認購費的,可以從認購費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