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工商銀行股票會歸零嗎

工商銀行股票會歸零嗎

發布時間: 2024-08-08 15:59:37

① 上市公司的股價跌到低於發行價的時候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1、上市公司的股價跌到低於發行價的時候對公司最大的影響是:公司的形象受損,股票近期看空,股價很可能會繼續下跌。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價的波動也會影響到高管的浮動財富。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將會影響公司的形象,進而直接影響公司的二次增發,以及債券發行,因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夠的。股票價格是一個公司業績和成長性的反映,因人們對該公司的預期和信心而變動。所以這種情況會影響股價,股價反映公司情況。但本質上來說,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沒有直接影響。
2、嚴格來說,股價的漲跌對公司的本質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上市公司不是通過倒買股票來賺取利潤的,券商和保險公司等除外,公司股價漲了或跌了,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會因此而變好或變壞,公司的凈資產也不會因此而增多或減少,短期的股價漲跌是市場行為,跟公司無關。反過來,公司本身的經營好壞卻是可以影響股價漲跌的,從長期來看,股價的漲跌最終是由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如果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會持續增長,那股價就會漲上去,反之則最終會跌下去,直到破產清算,價值歸零,從而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② 求中國工商銀行從確定上市目標到目前為止的詳細過程。

工行股份制改革全面提速
-- 中財信息 2005-05-18 15:50:47

【文章正文】
10月成立股份公司 年底引進戰略投資者
4月16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計劃年底前成立股份公司」的中國工商銀行「將御辯於10月份成立股份制公司」,「年底將完成戰略投資者的引進工作。」
那麼,這種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股改進程明顯加快
「在國家沒有注資前,按照總行的統一部署,工行就在有計劃地進行股改工作」,工行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指出。
記者了解到,在總行層面,為推動股改,工行日前還專門設立了4個專業工作小組,包括不良資產處置工作小組、資產評估工作小組、外部審計工作小組、法律事務工作小組。目前,各機構即陸續進入各分行開展工作。據攜祥記者了解,工商銀行總行對應於各分行的專業工作小組已於去年底相繼成立,以執行總行股改領導小組和股改辦的各項規定。
同時,在分行層面,作為工行股改的日常工作機構,「股份制改革辦公室」被工總行要求「作為分行的獨立部門」,接受分行股改領導小組和總行股改辦的雙重領導,負責轄內股改工作的統籌管理和日常事務的組織、協調、落實,對轄內的股改工作質量、進度、效果等進行實時監督和驗收。
記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工行股改日前加大了業務管理、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的力度。據悉,工行在2004年底完成了會計核算體制的全面改革。基本會計核算單位從24000多個下降到4500多個,全行總辯拆搏賬數量與內部、表外賬戶數量減少了60%。在風險控制方面,工行行系統在稽核機構基礎上重組成立了內控合規機構,專司各級分支機構的內控管理。目前,工行已重組了原有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啟動了內部評級法工程建設。
控制不良資產率:5%以內
盡管4月21日出台的工行股改方案因為沒有給出巨額可疑類不良貸款處置辦法,被業界看作是是一個「不完整的方案」,但是,有跡象顯示,工行正在加大處置力度,特別是不良資產五級分類中的損失類和可疑類資產。
「通過各種辦法,到時工行的不良貸款應該可以控制在5%以內」,這是記者通過上述權威人士核實得到的消息。
據悉,工行的損失類貸款已經核實完畢,大致在2400億元左右,這筆不良資產將進入匯金公司和財政部的「共管賬戶」,並在未來逐步核銷。至於可疑類貸款,據估計應有4500億元左右。因此,如果工行股改中需要處理7000億元左右不良資產。
從可以利用的工具看,不外乎四種:轉移給財政、通過再貸款等方式轉移給央行、轉移至資產管理公司、抑或自我消化。據悉,具體的轉移方案尚未最後確定,但可能的路徑和操作方式已有多種考慮。
有消息指出,工行二次不良資產剝離的方案也已大致確定,將不良資產先行以原價轉移至央行,之後央行將其折價剝離至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在後一個過程中,可能採取定向剝離的方式,也有可能是採取招標方式來決定最後的承接者。
從今年年初工行公布的財務狀況中,就顯現出前所未有的股改准備力度。中國工商銀行的報告顯示,2004年度實現經營利潤747億元,其中的700多億將用於提取撥備和消化歷史包袱。2004年工行不良貸款也有所下降,不良資產余額凈下降405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下降15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1%,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個多百分點。
同時,工行的資產結構和收益結構已得到了深度調整。2004年工行總資產增加4300億元。其中安全性和流動性較好的債券投資和票據融資增加3200億元,占總資產增加的3/4。
對於研究了工行近年來年報的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來說,「從年報披露的信息看,似乎1999年是分水嶺,在此之前工行的資產質量和風險管理水平令人不敢恭維,在此之後工行簡直在突然間就脫胎換骨,幾乎可以躋身國際一流銀行了。」
工行副行長楊凱生日前也表示,工行現在首要的功課就是清產核資,「比如說我們在下工夫清理一些非信貸的不良資產,清點我們的資產。所謂財務重組就是要把現在數額較大的不良資產,移出資產負債表。通過其他的方式,解決資產負債表的問題。」
達標資本充足率:8%
記者獲悉,「為達標8%的資本充足率,工行次級債的發行准備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按照宣布的工行的股改方案,匯金注入工行的150億美元資本金�合人民幣1240億元,加上財政部在工行原有資本金中的1240億元人民幣,將使工行的核心資本達到2480億元人民幣�合300億美元,對應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6%。因而本次方案決定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並使資本充足率超過8%,意味著工行將發行接近1000億元的次級債。
早在幾年前,相關部門就開始研究國有商業銀行通過發行次級債充實資本金的可能性,當時主要是由於財政部發行2700億特別國債用於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後,財政壓力加大。財政部金融司的一份報告建議,從我國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來看,應優先考慮通過發行次級債券充實資本金,使國有商業銀行開辟出一條不斷補充資本金的渠道,並藉此推動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機制和經營狀況的改進,為將來上市作準備。
公司治理結構仍是關鍵
「即使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財務指標暫時達標,但是,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則是關鍵的一環」,高盛亞洲公司總經理胡祖六日前在一個小型會議上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公司治理是一個長期的永恆的目標,而恰恰這一點是所有國有企業的「軟肋。」
對於公司治理,也是工商銀行眼下正著力解決的一大問題,這在工行高層已形成相當共識。該行行長姜建清曾稱,三年內工行將初步形成現代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與運營機制。通過推進內部改革,全方位為股份制改革創造條件,建立規范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對盈利能力著重考核資本回報率,對資產質量取消比例下降考核,突出絕對額下降和風險撥備缺口考核;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形成對各級管理人員、各項業務、財務和科技四大監督體系,年內將國際審計范圍擴大到全行;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加快內部評級初級法工程建設,增強對各類風險的綜合控制和管理能力。推進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機構整合,探索建立總行——分行——支行的組織機構體系;推進全面成本管理和資金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姜建清還表示,上市只是國有銀行改革進程中的一個環節,「根本還在於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在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朝著國際先進銀行的水平靠攏。」

工行股份制改革提前啟動

2006-07-29 22:14:41 SRC-201

本報記者 李振華 北京報道

股改方案提前啟動

4月21日,工商銀行各分行高層齊聚到了北京,一項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在當日下午的會議上被宣布。晚上8時30分,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公布了這個消息——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制方案獲批,獲得國家外匯注資150億美元,財務重組工作開始啟動。

本報記者獲悉,早在4月18日上午,國務院就批准了工行的股份制改制方案,這比預想的要早一些。工行一位人士說,他們也感到非常突然,「有些措手不及」,原因是,原定工行方案要在4月30日公布,但最後提前了一周多的時間。

赴京前往工行總部的分行行長們被傳達「要召開季度會議」,來到北京後,更加重要的任務等待著他們。股份制改造方案獲批後,工行行長姜建清將向這些地方金融大員們布置下一步股改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高達8000多億的不良資產如何進行劃轉、核銷和處置。

工行行長姜建清說,工行股改是一項「輸不起的改革」。要求處置不良資產時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防止任何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

姜建清還表示,將「全面加快」工行改革進程,於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此前工行一直在進行股改基礎准備工作。

按照計劃,工行將在今年12月底之前,正式成立工商銀行股份公司。工行一位管理人士表示,依照國務院批準的改制政策,工行將實行整體的「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來所有資產和附屬公司,「類似中國銀行的改制模式」,不分拆成類似建行的建銀投資和建行股份公司兩家公司。

此外,在年底前,工行須配合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完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董事會下屬專門委員會的構建,並調整管理層,引進獨立董事。

業內人士認為工行上市時間可能會在2006年中期,地點很可能在香港、內地,同時在紐約和倫敦選擇一家交易所。

財政部、匯金各持股50%

工行財務重組事項討論已久,注資的規模極受關注。由於工行資產規模龐大,截至2004年底有5.7萬億人民幣之多,大約是中建兩行之和。多數人預計,注資規模應在400億美元左右,至少不會低於300億美元,才能基本充實資本金。

最終數字卻令人大感意外,150億美元規模不及中建任何一家銀行,甚至對於解決工行沉重的歷史包袱有點「杯水車薪」。

不過,國務院此次對工行注資規模的審定用意極深,按照央行的統一口徑,此次注資金額標準是,將工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提高到6%。再通過發行次級債將資本充足率提高到8%。目前,次級債發行方案還未獲得銀監會審批,預計在今後2個月之內,第一批債券將進入銀行間市場。

與中建兩行注資方案大為不同的是,財政部持股1240億,外匯注資150美元,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摺合人民幣亦為1240億元人民幣。這樣工行整體改制後,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各佔50%的股權。

工行股權設計極富探索意義。此前,中建兩行注資時,財政部持有權益歸零,喪失了對國有銀行改革的發言權。

建行前董事長張恩照「出事」後,建行新董事長和中金公司董事長全部由人行(外管局)人員調任,財政部在匯金公司中占據3名董事席位。

對於工行的財務重組,財政部一直不甘充當被動的角色,希望發揮主導權。從去年9月份開始,財政部金融司會同其它部門官員進行研究,設計財政的具體注資形式。

截至2004年底,工行核心資本大約在1700億元左右,再加上未分配利潤和可用財物額度大約有2000億元。資本金中大約500億元轉為撥備,剩餘的1240億元仍然保留為資本金。參照財政部持股不低於50%的意見,因此最終確定外匯儲備的注資規模。

在工行注資形式上,另一個極為微妙的做法是,財政部並未注入新的資金,而是保留原來的一部分權益。財政部金融司一位人士說,中建兩行注資時完全沖削原來的股東權益基本是借鑒國外的經驗。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如果國家對銀行機構進行財務援助,為防止發生道德風險,會沖銷掉原有股東權益。」該人士說,但是國外銀行一般是私人資本,中國情況卻不同,國有銀行全部是國有資本,沖銷資本只是從一個「口袋放到另一口袋」。這位人士認為,此前中建兩行做法沒有顧全中國國情的特殊性,「因此在綜合各方面不同意見後,對注資方式進行修正,不再沖銷原有股東的權益」。

另外,如果財政直接注資工行,可能涉及修改財政預算方案,並需經過人大常委會批准,因此不沖銷資本金,而採取在剝離損失類貸款時進行財務援助,將「繞過」了政策性的障礙。

財政部金融司人士還表示,由於工行規模龐大,要全部解決問題,動用外匯儲備規模龐大,「必須考慮匯率變動風險」。他說,經過測算,中建兩行外匯資本金,在匯率每貶值10%,對資本充足率的影響達到1%-2%,對銀行來說,單一幣種資本風險很大,「因此考慮工行注資形式時,不宜採用外匯儲備注資單一模式」。

不良資產如何解決

由於中建兩行注資時,動用了兩家銀行原有資本金、撥備和利潤全部沖銷損失類貸款,另外央行還通過發行票據形式置換兩家銀行可疑類貸款,兩家銀行的財務重組工作幾乎是一步到位,但工行拿到的方案卻嚴厲得多。

央行發布工行財務援助新聞稿中沒有說明具體的不良資產處理方式,只提到工行注資150億美元,「還只是一個不完整財務重組方案」。

央行一位人士說:「肯定還有後續的不良資產處理優惠政策。」本報記者獲知的情況是,工行在2004年重新對不良資產進行摸底清查,經過嚴格的認定,損失類貸款核定為1700多億元。目前,這部分損失類貸款已從工行的賬目上「劃走」,交由財政部和工行成立的「共管賬戶」,相應地記為財政部對工行的負債,工行置換出優質債權。

對於這部分貸款的損失以及可疑類貸款的損失,財政部一位人士說,會採取幾種方式進行彌補,其中一部分來源是所得稅收入。

工行一位管理人士說,工行所得稅部分可能會是重要的資金來源,估計未來幾年工行經營利潤都會在900億元以上,那麼每年可以核銷貸款損失就有300多億。

另一部分核銷的資金來源是,財政部和匯金公司每年取得的股權收益和未分配利潤直接沖銷損失類貸款。實際上,工行近幾年來一直是將大部分經營利潤用於計提撥備和核銷不良貸款,工行改制後基本還沿用這一處置辦法。

另外,財政部還可以通過減持工行股權取得收益,核銷不良貸款損失。雖然財政部目前與匯金公司並列成為工行大股東,但匯金持股國有金融資產的模式基本確立,因此未來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公開發行股票,財政部很可能會優先減持工行股權。但央行人士表示,這只是一種備選方式,主要以前兩種方式為主。

「這樣就類似銀行按揭的方式來消化不良資產損失問題。」央行上述人士稱。

不過財政部並不願太早減持股份,「因為上市後每股會溢價數倍」,因此在工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時,財政部將視價格減持一部分,更多的股份則會推遲IPO時間甚至以後再尋找時機。

「無論如何,財政部有了很大的選擇權,不再成為一個被動的角色,能夠在國有銀行改制時發揮更大的作用。」鍾偉表示。

財政部金融司一位人士稱,也不排除財政部通過財政資金直接對共管賬戶損失類貸款在「特殊情況下」進行核銷。

對於可疑類貸款處置辦法,也包含在國務院對工行改制方案中。基本原則是可疑類貸款將按照市場化處置的手段,從工行資產負債表中剝離出來,進行招標拍賣,交給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處置。

銀監會一位人士透露說,之前討論對於工行可疑類貸款剝離政策時,央行等各部委基本傾向於與中建兩行相同的政策,即央行通過發行票據或者在貸款形式按照50%的賬面價值進行收購置換,其餘50%的損失由工行自行承擔。至於到底是採用發行票據還是再貸款形式,可以由資產管理公司進行選擇。

「由於再貸款利率固定,而票據容易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所以資產管理公司傾向於選擇再貸款形式。」他說。

財政部金融司和工行人士均證實,未來可疑類貸款處置就是由央行提供再貸款形式進行收購。至於收購是按照賬面價值的多少比例,工行和財政部人士均不願透露,只說與中建兩行略有差異。「這樣的話,最終損失可能不用財政部拿錢,再貸款可能會通過變相提高通貨膨脹率來由國民承擔了」。

根據工行2004年摸底情況,可疑類貸款數額約為4500多億元,即使工行承擔一半,也高達2200多億元。

可以推算出來的是,工行至少需要消化兩類貸款損失4600多億元,目前部分損失只是暫時進行債務轉移,推遲到以後逐年通過利潤進行化解。「工行經過測算,通過國家財務援助和自身努力,大約經過五年時間能夠徹底消化掉這些損失。」工行一位管理人士說。

鍾偉說,如果參照工行注資方案,農行股改上市基本沒有了可能性,「從目前來看,農行沒有表現出來足夠的努力和成效」。

匯金的系統性風險?

匯金公司注資工行150億美元之後,真正成為國有銀行最大的東家,但這樣持股方式正遭受資本市場的考驗。

社科院金融所曹紅輝博士表示,匯金公司在香港和紐約公開發行股票,面臨關聯交易的質疑,而這一問題急需解決。

財政部金融司一位人士稱,目前如果把匯金公司看作一個純的商業機構,的確應該合並財務報表了,難免給人一種關聯交易的印象。但他同時稱,人民銀行、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就這一問題已經展開討論,尋找合理的制度設計避免這一問題。

記者獲悉,較早的時間,國務院要求各部委之間要協調及早拿出方案,解決可能存在的上市障礙。而方案設計的重擔落在了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身上,目前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具體負責與海外各交易所進行協調和游說。

此前,匯金公司已經與香港聯交所取得諒解,被定義為政府機構,潛在的法律障礙似乎得到解決。但曹紅輝說,匯金公司希望能夠進行股權的運作,如果延續這一思路,則有可能面臨交易欺詐的指控,原因是「政府機構不能進行股權運作」。

但鍾偉表示,問題解決並不復雜,直接將匯金定義為政府出資的純粹控股公司,類似淡馬錫模式,不從事任何實業,就迴避關聯交易問題。

而另一個問題是,工行注資完成之後,匯金公司控股模式完全成形,不再可能出現此前傳言的第二家金融控股公司。那麼將高達十幾萬億元的國有金融資本交給了一家公司進行運作,這樣的模式是否產生系統性風險?

鍾偉稱,無論如何,匯金的模式總比國資委模式要好得多,「當然會存在很多問題,但卻是目前政策夾縫和掣肘下最好的模式」。

曹紅輝認為,匯金公司實際上替代了財政部管理金融資產的功能,如果具有決策能力當然可能會發生風險。不過,之前國有銀行全部由財政部持股時,股權不同樣集中?

多數學者表示,在目前形勢下,最好的方式只能是加強對匯金公司監督,督促履行職能和決策的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