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海龜股票交易倉位管理技巧
擴展閱讀
北京神州長城股票行情 2025-02-02 09:48:21
天能電源股票行情 2025-02-02 09:16:37

海龜股票交易倉位管理技巧

發布時間: 2021-05-08 16:29:14

⑴ 倉位管理有哪些技巧

倉位管理技巧細分開了適用於兩者情況,一種是初始資金較少的投資,另一種適合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對於初始資金較少的投資者而言,投資者可以以10%的輕倉入場,若行情反向運行,則在後市慢慢加倉,隨著加倉比例漸漸增大,從而分攤成本。這種方法的有點是初始風險較小,只要不出現爆倉,盈利是與漏斗大小成正比。對於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可以在行情方向運行時放棄加倉,若行情一致則逐步加倉,但加倉比例應逐漸縮小,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一旦出現單邊行情並且作對,就可以以較低的風險博取很高的收益。

⑵ 如何做好倉位管理,高手是如何控制倉位技巧的

趨勢的三種形式是:上升趨勢,下降趨勢,橫盤趨勢。最讓人糾結的應該就是橫盤整理。
這時候我們其實可以尋找頂底震盪幅度較大的個股配合通道類指標做短線的高拋低吸,不存僥幸心理,見好就收,賺點小錢的機會還是有的。我用的就是「三三制」控倉法,炒贏短線,跑贏了大盤。
所謂的「三三制」控倉法,就是根據趨勢控制倉位。當不知道是在漲還是在跌時,大多是在震盪中或調整初期,可以只持1/3的倉位。如果股票持續看漲,只要漲幅超過4%,就應考慮倉位補到2/3,如果漲幅超過8%以上時,可滿倉持有。滿倉持有的股票一旦漲幅超過20%,保守的做法是見好就收,全部拋出。如果滿倉時還沒看漲就急劇下跌,跌幅超過4%,則立即減倉1/3,這1/3是已經獲利的部分。如果跌幅超過8%,可以再減倉1/3,這部分等於是持平部分,不虧不賺。這樣等於騰出了2/3的資金,可以伺機補倉。如果持倉1/3的股票下跌4%以上,可以補倉1/3,用來攤抵被套的1/3股票。這時,如果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一般就保持2/3倉位,如遇急漲急跌時,可逢高及時出倉,逢低及時補倉。

用此法應該注意下面兩點:
1、不求多,不輕信盲從。抓住幾只自己長期關注並看好的股票。將這幾只股票選為自選股,而其他股,不管是機構推薦還是股評薦股,都要謹慎,不輕易聽從。

2、持續下跌,果斷出倉。當跌幅超過15%時,一定要斬倉,忍痛割肉,換進市場中的強勢股,一樣用「三三制」辦法來買新股,以盈利抵消前者的損失。當然,如果此時大盤陰跌,一直處於低迷,空倉等待是最安全的辦法。
3
市場處於整理期,採用「三三制」控倉,還是不錯的。覺得每次1/3倉重了可以換成1/4,1/5都可以,靈活運用這種方法便能取得一定效果。

⑶ 倉位管理有哪些技巧呢

倉位管理技巧細分開了適用於兩者情況,一種是初始資金較少的投資,另一種適合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
對於初始資金較少的投資者而言,投資者可以以10%的輕倉入場,若行情反向運行,則在後市慢慢加倉,隨著加倉比例漸漸增大,從而分攤成本。這種方法的有點是初始風險較小,只要不出現爆倉,盈利是與漏斗大小成正比。
對於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可以在行情方向運行時放棄加倉,若行情一致則逐步加倉,但加倉比例應逐漸縮小,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一旦出現單邊行情並且作對,就可以以較低的風險博取很高的收益。

⑷ 誰能說下海龜交易法則的基本理論何如操作

海龜交易法則 大師語錄:

掌握優勢,管理風險,堅定不移,簡單明了。所有成功交易的基礎,都可以歸結為這四個核心原則。

掌握優勢:找到一個期望值為正的交易策略,因為從長期來看,它能創造正的回報。

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守住陣地,否則即使你有一個期望值為正的系統,你可能也等不到創造成果的一天。

堅定不移:唯有堅定不移地執行你的策略,你才能真正獲得系統的成效。

簡單明了:從長久來看,簡單的系統比復雜的系統更有生命力。

期貨交易,重要的不是交易系統,而是投資者貫徹交易系統的能力。

在交易過程中,你曾多少次感受到以下的情緒?
●希望:我當然希望我買了之後它馬上就漲。
●恐懼:我再也賠不起了,這一次我得躲得遠遠的。
●貪心:我賺翻了,我要把我的頭寸擴大一倍。
●絕望:這個交易系統不管用,我一直在賠錢。

以下是幾種對交易行為有影響的認知偏差:

●損失厭惡症:對避免損失有一種強烈的偏好-也就是說,不賠錢遠比賺錢更重要。
●沉澱成本效應:更重視已經花掉的錢,而不是未來可能要花的錢。
●處置效應:早早兌現利潤,卻讓損失持續下去。
●結果偏好:只會根據一個決策的結果來判斷它的好壞,而不去考慮決策本身的質量。
●近期偏好:更重視近期的數據或經驗,忽視早期的數據或經驗。
●錨定效應:過於依賴(或錨定)容易獲得的信息。
●潮流效應:盲目相信一件事,只因為其他許多人都相信它。
●信奉小數法則:從太少的信息中得出沒有依據的結論。

海龜們從來不去預測市場的動向,而是會尋找市場處於某種特定狀態的指示信號。這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優秀的交易者不會試著預測市場下一步會怎麼樣;相反,他們會觀察指示信號,判斷市場現在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中。

事實上,我一直在有意地剋制自己,從不去試著預測市場的未來動向。

像海龜一樣思考:

1.重要的是現在:不要對過去念念不忘,也不要去預測未來。前者對你無益,後者是徒勞的。
2.從概率角度思考問題,不要預測:不要試圖做出正確的預測,唯有使用概率對你有利的方法,你才能在長期內獲得成功。
3.對你自己的交易負責:不要把你的錯誤和失敗歸咎於其他人、市場、你的經紀人等等。要對自己的錯誤負責,從錯誤中學習。喜歡推卸責任的人必敗無疑。

我認為一下幾點才是期貨交易者的主要敗因:

●沒有計劃:許多交易者的行動依據是直覺、傳聞、猜測,還有對自己的預測能力的自信。
●風險過大:許多在其他方面很出色的交易者是因為承受了過大的風險而破產的。我所說的大風險可不止比謹慎水平大50%或100%。我曾見過某些交易者的風險比我心目中的謹慎水平大5~10倍,即使對激進交易策略來說也是如此。
●不切實際的期望:許多新交易者之所以承受過大的風險,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回報水平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這也是新手們相信自己僅憑那些基礎數據就能開始交易的原因。他們相信自己足夠聰明,可以在沒受過多少訓練的情況下僅憑那一點點信息就「擊敗」市場。

遺憾的是,市場不可預測是不爭的現實,你最多隻能希望得到一種在長期內有效的方法。

在系統性交易中,決策依據是機械性的法則,什麼時候買入和賣出多少都是由這些法則明確規定的。

貴在堅持。這條最重要的生活箴言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交易世界中,始終如一地堅持你地策略同樣是成功的關鍵。

大多數成功的交易者都使用機械性的交易系統。這並非偶然。一個好的機械性交易系統可以自動完成整個交易過程,代替交易者做出每一個必要的決策。有了它,交易者更容易保持策略的統一性,因為系統的一整套法則已經明確而又嚴格地限定了每一個操作細節。交易技巧與交易者的主觀判斷毫無關系。

海龜交易系統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它的法則囊括了交易中的每一個環節,沒給交易者留下任何主觀思考的餘地。它有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所應該有的所有成分,涵蓋了成功交易中的每一個必要決策:
●市場:買賣什麼?
●頭寸規模:買賣多少?
●入市:什麼時候買賣?
●止損:什麼時候放棄一個虧損的頭寸?
●退出:什麼時候退出一個盈利的頭寸?
●戰術:怎麼買賣?

海龜們所使用的系統就是個完整的交易系統,這也是我們獲得成功的一大因素。這個系統使我們更容易保持行動統一性,贏面也更大,因為它不會把重要的決策留給交易者的大腦。

要控制損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入市之前就確定退出的標准。一旦價格到達了你的止損標准,你必須退出-堅定不移,無一例外。猶豫和動搖終將釀成災難。

理查德?丹尼斯的話:「我說過很多次,你可以把我的交易法則登在報紙上,但沒人會遵守它們。關鍵是統一性和紀律性。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列出一串法則,而且不比我們的那些法則差多少。但他們不能給別人信心,而唯有對法則充滿信心,你才會堅持這些法則,即使遭遇逆境

⑸ 炒股怎麼做才能做到好的倉位控制

牛市全倉,熊市3成以下,或空倉 ,倉位控制,平均分配,比如你10W本金,就分10隻股,每隻1W 就算一個踩雷,對你的影響也是很小,至於怎樣判斷牛熊,股價在250天線上面牛市,相反在250天線下面,當熊市來看,注意倉位。。。

⑹ 期貨做海龜交易法的高手請進

1、海龜交易法提出的是一種資金管理的思路,並不是說倉位就必須按照它寫的去開,而且海龜是按照外盤期貨市場指定的,並不是絕對適合我國。國外市場是沒有漲跌停板的。 我個人認為,可以參照海龜的思路,指定自己的資金管理策略,比如你每次最大承受止損是總資金的2%,那麼參考你給的例子,你就開4手螺紋即可,倉位12.5%也很合適。 後面如果再開其他品種,只要控制住你的總止損在合適范圍,那麼70%的倉位也不是很大呀。同樣拿螺紋舉例子,比如是70%的倉位開倉,但如果你按照每次開倉最大止損2%去算,其實你7成的倉位對應的是大概70%/12.5%*2=11.2%止損,也就是說當你滿倉操作的時候整體最大損失是11.2%,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2、如果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多品種同時開倉的話,為了避免倉位過大或者資金不足以支撐。我建議,首先去比較同類品種的強弱。假設螺紋、熱卷同時出現買入信號,那麼你可以比較一下近期二者之前的強弱關系,優先選擇強的品種做多。 同樣假設出現多品種不同類開倉信號,那麼如果你覺得自己資金不夠充裕,那麼可以通過技術分析比較一下他們的圖形情況,盡量優先選擇圖形較好的品種開倉。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住倉位。

⑺ 倉位管理技巧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說吧。

首先總的原則肯定是 永遠不要重倉或全倉。不要把資金全部投入到市場當中去

我先把可用的能投資的資金分為30份~50份,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這個資金分散的有點多,大多數的人會把資金分成10份就好了,而我是必須分成30份~50份,我想說僅把資金分成10份去投入到市場中去,他是沒經歷過熊市,不知道熊市可以持續多久,熊市可以持續1年的,我經歷過熊市,所以我知道唯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永遠要留有資金餘地,不然真正的機會即使來了,沒有錢投也是白搭。

人如股票,股如人生

進場的一步,先輕開倉,一定要輕,比方我分50份資金,我只會投一份,之後我會觀望走勢的發展方向,如果我賺了,那麼後期我會根據上漲的表現適當的追漲,但是一般情況下,我不追漲,因為追漲之後很被動,持倉成本會提高。

如果開倉之後,走勢低走,那我留資金餘地的目的就實現了,因為我留資金餘地就是為了補倉打下成本,這時候我通常就會開始尋找機會去補倉了,把成本打下來,之後如果繼續的低走,回落幅度比較深,我會結合周線、月線甚至是季線去看清整體的趨勢情況,不會盲目補倉,總之是根據實際的走勢不斷的調整策略布局結構,讓自己的投資風險始終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圍內,這是我在投資上永遠都會遵循的風險控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