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股票詐騙套路交易金額傳銷
擴展閱讀
買一百萬的車險多少錢 2025-04-16 17:02:20

股票詐騙套路交易金額傳銷

發布時間: 2022-08-05 23:41:04

⑴ 股票詐騙需要多少錢

股票詐騙的金額,如果達到三千元及以上的,能夠立案。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屬於詐騙罪中數額較大的標准,公安機關應當予以立案追訴。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⑵ 現在炒股的騙局多嗎最常見的套路是什麼

現在炒股騙局非常多,最常見的套路就是微信群帶散戶炒股,其目的就是為了騙散戶的錢。他們就是惦記散戶口袋裡的錢,不然他們不可能有那麼好心帶散戶賺錢的

畢竟如果炒股容易賺錢的話,他們早就自己去賺了,何必帶別人呢?所以但凡碰到加微信群,帶你賺錢的群,都不要相信,都不要加,因為這都是騙人的把戲。

事件反思:

網上關於這一類的事件,受害人非常多。從事件中我們應該反思:對於一個股市新手來說,對於這類事件應該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貪心,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不至於上當受騙。

⑶ 近兩年有哪些新型詐騙手段

近兩年出現了比較多新型的詐騙手段,方式隱蔽,受害群眾多,需引起高度重視。
1、冒充公檢法詐騙:
例如冒充「警察」出現的新型詐騙套路:
(1)詐騙分子通過電話聯系被詐騙人,聲稱其個人信息被冒用,要求添加「警官」微信,保密並每天匯報動向。
(2)添加微信後,詐騙分子通過出示警官證、通緝令等方式,博取被詐騙人的信任。
(3)然後要求被詐騙人新開賬戶,將錢轉入新卡,並要走賬號密碼和驗證碼。
(4)接著要求在飛行模式下通話,並利用這個時間將錢轉走。
針對此類詐騙手段,需注意:
(1)在任何情況下,驗證碼不要隨意告知他人;
(2)警察不會通過電話辦案,也不會要求當事人將錢轉到固定賬戶。
2、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通過偽造國家部委印章、證件、公文,冒充中央領導,編造虛假項目發展人員,聲稱繳納會費、報名費等費用就能獲利,甚至謊稱可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從而實施詐騙。 提醒:
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和組織。
3、話費充值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和改號軟體向被詐騙人發出充值特惠活動簡訊,從而實施詐騙。
提醒:
(1)所有要填寫銀行密碼,銀行簡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2)對於促銷信息,請不要點擊信息提供的充值鏈接。
(3)通過網上營業廳、手機營業廳、實體營業廳等運營商官方渠道充值。
4、網路兼職詐騙:
通過加入微商推廣詐騙,採用類似傳銷的發展模式傳播。針對此類詐騙手段,請不要輕信以下幾類兼職:
(1)需要先交代理費、會員費、押金等費用的兼職。
(2)輕松獲得高額傭金的兼職。
(3)通過發展下線獲得收益的兼職。
5、偽基站+網路嗅探詐騙:
詐騙分子以簡訊嗅探技術獲取簡訊驗證碼,盜刷銀行卡。這種情況下,被詐騙人手機及卡沒丟失,也沒有進行掃描二維碼及點擊各種鏈接的行為,錢就可能被盜。詐騙套路如下:
(1)通過架設偽基站,竊取信號覆蓋范圍內的手機用戶簡訊息,從中篩查出涉及郵箱鏈接的簡訊,獲取手機號;
(2)利用手機號登錄支付寶、銀行等APP支付平台,利用嗅探設備獲取驗證碼;
(3)獲取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信息,完成賬戶資金盜刷。
針對此類詐騙手段,建議:
(1)在第三方平台上綁定銀行卡時,盡量只綁定一張,並設置支付限額、次數。
(2)如果條件許可,夜間盡可能把手機關機或設置為飛行模式。
(3)收到不明簡訊驗證碼,發現錢被盜刷,應立即凍結銀行卡,保留簡訊內容,並馬上報警。
6、編造虛假故事詐騙:
通過編造可憐身世等虛假故事,博取被詐騙人同情,以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等。

⑷ 股票直播間的騙局有哪些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共有股票投資者1.6億,其中個人佔比高達99.76%,這說明大部分的股民非常自信,盡管知道股市的二八定律,即80%的投資者虧損,只有20%的投資者能賺錢,可是幾乎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屬於那20%。

其實,不管是網上的股票直播分析師,還是那些教人炒股的書,個人認為只能當做參考,完全按照分析師的話以及書上的東西操作,甚至還不如瞎蒙,能准確預判資本市場走勢的人,直接通過資本市場交易賺錢就好。

那麼有沒有真正的高手呢?肯定有,可惜的是小編從來也沒有遇到過,對於這些真正的高手,他們根本不會去給別人推薦股票,更沒有時間去寫書,都是自主分析、自己操作,獨自賺錢。所以說,針對那些網上主動向你推薦股票的人,直接拒絕吧,以免後患無窮。

⑸ 九大最新詐騙套路,分別是怎樣的

套路1:“你的賬戶出現資金異常變動。”騙子首先盜取受害者中國銀行的登錄賬號和密碼,通過購買貴金屬、將活期賬戶改為定期賬戶等操作,製造銀行卡上資金外流的假象。然後假客服打電話給中國確認交易是否是自己操作的,同意給用戶退款,騙取用戶信任。

套路2:“你涉嫌違法”、“你涉嫌洗錢”、“你涉嫌非法集資”、“你信用卡透支要負刑事責任”,這些都是冒充公安法詐騙的理由。這種手法並不新鮮,但因為極具恐嚇性,不了解這種詐騙的人還是很容易上當的。現在很多騙子都是通過換號軟體冒充中國官方客服,但如果受害者真的回撥,一般都能識破騙局。


⑹ 我被上海股票詐騙公司騙了幾萬元怎麼辦

證明如果有確實的證據可以依法向當地公安部門經偵科舉報並申請立案,證據包括:書面的合同或協議,通訊記錄,轉賬記錄,電話錄音等。

⑺ 股票群是如何進行詐騙的

法律分析:1、騙子偽裝成正規證券公司業務員通過電話或其它渠道邀請目標客戶加入股票群,騙子會在網上購買目標客戶的資料信息,所以這一步偽裝很難揭穿;2、騙子讓群內成員在其包裝的炒股大師直播間免費聽課獲取信任,大部分騙子包裝的炒股大師都看起來非常專業,也能學到一些炒股知識技巧;3、騙子目的並不在於讓客戶炒股賺多少錢,教客戶炒股只是為了獲取信任,下一步就是利用這種信任和客戶貪婪的心理將客戶引入自身的殺豬盤收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⑻ 央視曝光網路薦股騙局是怎麼回事

央視曝光網路薦股騙局是指央視報道A股市場回暖,非法網路薦股現象又有抬頭,今年6月,有至少幾百名投資者,在看了網路直播的薦股,買入了股價高高在上的濟民制葯,然後第二天開始,就連吃了四個跌停,損失慘重

此次的非法網路薦股,源於濟民制葯莊家出貨,他們僱傭了網路黑嘴,讓他們推薦濟民,投資者買入,他們就能順利出貨,而不會像以前庄股崩盤那樣動輒十個跌停。而濟民莊家的出貨方法,並不止這種,曉晨4月2日中午突然發現,自己賬戶被盜號,手裡的股票莫名被全部清倉。

就在第二天,濟民制葯直接跌停,而像曉晨這樣的受害者,全國至少有幾十位。各種跡象表明,濟民制葯莊家的出貨計劃蓄謀已久,4月份開始實施,通過盜號、僱傭網路黑嘴,派發自己的籌碼。

今年6月11日,投資者受非法網路薦股誤導買入濟民制葯後,普遍虧損在33%左右,如果一直未賣出,損失更大,很多投資者報警,但由於網路黑嘴用的都是化名,找不到人,公安機關難以立案。

(8)股票詐騙套路交易金額傳銷擴展閱讀

網路薦股騙局的7大套路:

套路1:

直播平台中,偽裝成「股神、大V、老師、播主、圈主」,號稱有內幕消息、資深背景、傳奇業績、獨特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鎖定牛股、推薦黑馬股」等方式忽悠投資者。

套路2:

財經網站上,用「高手指導、大佬看盤、名家談股」等標題,吸引投資者充值購買「金幣、鮮花」等虛擬幣,再通過「直播訂閱、收費文章、付費問答」等方式引誘投資者購買垃圾信息。

套路3:

微信、QQ、微博、論壇、股吧上,用「大數據診股、推薦黑馬、專家一對一指導、無收益不收費」等誇張宣傳,造假炒股業績記錄,引誘投資者交錢成為會員客戶。

套路4:

假扮陌生美女加微信、QQ聊天套近乎,宣稱背後有「老師、專家、股神」指導股票買賣,先免費推薦幾只股票展示實力,再忽悠投資者交錢加入「內部VIP群、VIP直播室」。

套路5:

在微信群、QQ群、網路直播室中,「老師、專家、股神」實時喊單號召大家一起買賣股票,宣稱有「私募基金、資本大佬、實力莊家」保證賺錢;或用「高回報高收益」誘騙投資者參與現貨(貴金屬、藝術品、郵幣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國際期貨(外匯、原油、黃金等)等虛假交易。

套路6:

不法分子推薦股票造成投資者虧損後,也並不是都聯系不上,有些公司給投資者造成虧損還能聯繫上,面對投資者的投訴,卻是蠱惑投資者參加更高級別的會員組,繳納更多的「會員費」。

套路7:

不少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用與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專業機構近似的名稱蒙騙投資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義來實施詐騙。出於對專業機構的信任,投資者往往繳納會員費,獲得薦股,剛開始可能會賺錢,之後卻虧損,最終發現自己上當。

⑼ 90後女孩進群炒股砸進102萬,結果瞬間傾家盪產是怎麼回事

90後女孩何夏常在微博和各種渠道里搜索「股票」「炒股」,想看看有沒有一些KOL或是資源,能夠學一波操作。隨後,她關注到了一個微博上就有300多萬粉絲的財經大V徐某峰,之後進了「炒股經驗分享」的微信群,在群內管理員李樹某會推薦一些股票,在何夏嘗到一些甜頭後,開始不斷被「洗腦」,前後投進102萬,後來她所在的微信群裡面的管理人員「統統消失」,才知被騙,只是為時已晚。

其實時間長了,何夏當然也發現,其實李樹某推薦的股票也有些是賠錢的。但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李樹某總能搬出一些貌似「合理」解釋,比如:買入的散戶過多,導致盤面出現異動,驚動了該股票操盤的主力莊家。莊家不願意和散戶共享盈利,於是拚命靠洗盤打壓股價……

李樹某告訴這些小股民們,甘心當個小散,最後只能被莊家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他的計劃,則是把散戶們集結起來,帶著大家一起吃肉,一起賺錢。

(9)股票詐騙套路交易金額傳銷擴展閱讀

手法不是新手法,股場卻總有新股民

據受害者群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受害者人數已經達到160餘人,來自全國多地,總金額在4000萬元以上,其中除了像何夏這樣的新股民,還有一些曾在股場失意的老股民們。

不少受害者聯系原先發布廣告的財經大V徐某峰,但此時他已刪除了當時發布的推薦微博,並表示「所謂的融資融券、機構通道,都是騙局,王紅某、李樹某這些都是騙子。提醒了整整兩天,如果還有上當受騙的,趕緊去報警。」

雖然手法並不算新手法,但奈何股民總是新股民。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認准正規渠道,投資理財類詐騙往往有很強的欺騙性,那些所謂的「穩賺不賠」「高額回報」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事先布下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