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大規模通貨緊縮,他們分別有什麼影響
歷史上發生過四次大規模通貨緊縮,具體如下:
1.1837-1843: 由於資本的自由流動,英國央行的儲備不斷減少,為了抵禦資本外流的窘境,英國宣布加息(與現在何其相似乃爾), 間接造成全球融資成本的抬升。美國出現了通縮,據Thorp (1926)統計達到了-6%的峰值。
影響:伴隨著棉花價格的暴跌,美國南方經濟遭受重創。而美國政治也出現了內部斗爭,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拒絕美國第二銀行(央行)的再授權,央行的最後貸款人作用喪失,各個地方銀行開始惜貸並自行其事。這一現象逐漸演變為流動性危機和兌付危機,部分銀行的倒閉和公司債務違約。
2. 1873-1896 (Long Depression 長期通縮):隨著標桿性企業傑·庫克公司(Jay Cooke Co.) 未能成功舉債,市場出現恐慌,紐約證券交易所被迫關閉10天之久。隨後,美國出現有史以來(至今仍是)最長時間的通縮,達65個月之久。
影響:導致美國本土貨幣供應量大幅減少,融資成本開始上升,投資者開始追求流動性,減少對長期債券和股票的投資。1870年間美國名義工資下降了四分之一,甚至在賓夕法尼亞州出現了腰斬的情況。
3.1920-1921 —— 一次大戰後,世界經濟出現蕭條,美國出現了史上最尖銳的通縮之一,達到-18%(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
影響:部分批發貨物價格的下調幅度達到近40%,即便是後來的大蕭條也是難以匹敵。原因也相對直接——戰時經濟的瓦解使得大量產能變得閑置;參與一戰的戰斗人員返還,也間接助長了失業率的增加。
4.1929-1937——美國 1929 年經濟危機,起因是華爾街大崩盤。在致命一天到來前的18個月里,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動搖,一段時間每天的成交量多達50O萬股。
影響:
沉重的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下降40%以上,對外貿易萎縮60%以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普遍倒退30年以上。晉中之窗使本以脆弱的戰後世界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更加脆弱,德、日帝國主義國家受到慘重的打擊,資產階級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漸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走上擴軍備戰侵略擴張之路。與此同時,美法和其他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法西斯運動猖獗,各國人民和民主進步力量與法西斯主義斗爭。大危機加速了新的世界大戰的到來。
『貳』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歷史發展
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里進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協議規定了經紀人的「聯盟與合作」規則,通過華爾街現代老闆俱樂部會員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級商品,這也是紐約交易所的誕生日。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紐約證券交易所。從1868年起,只有從當時老成員中買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員資格。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總部是1817年一間月租200美金,位於華爾街40號的房間。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座落在紐約市華爾街11號的大樓是1903年啟用的。交易所內設有主廳、藍廳、「車房」等三個股票交易廳和一個債券交易廳,是證券經紀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場所,共設有十六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個交易櫃台,均裝備有現代化辦公設備和通訊設施。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時。自20世紀20年代起,它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所在一戰發生後不久(1914年7月)就被關閉了,但是這一年的11月28日又重新開放,使得各種債券自由交易支持作戰。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國股票市場崩潰,股價下跌引起的恐慌又促使了大蕭條。1938年10月31日,為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提高對投資公眾的保護,交易所推出了15點計劃。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員的董事會。1971年2月18日,非營利法人團體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減少到25位。 1953年起,成員限定為1366名。只有盈利250萬美(稅前)、最低發行售出股票100萬股、給普通股東以投票權並定期公布財務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資格在交易所掛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達6.7億股,交易額約達 300億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10 萬億。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員的董事會,1971年2月18日,非營利法人團體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減少到25位。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1股紐約證交所的股票換成1股新公司股票,泛歐證交所股東以1股泛歐證交所股票換取新公司的0.98股股票和21.32歐元現金。新公司總部設在紐約。 1953年起,成員限定為1366名。只有盈利250萬美元(稅前)、最低發行售出股票100萬股、給普通股東以投票權並定期公布財務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資格在交易所掛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達億股,交易額約達300億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10萬億。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年底,歐盟監管機構初步批准了紐約證交所(NYSE)與歐洲證券交易所(Euronext)的合並交易,從而為這筆交易的完成掃清了一個重大障礙。這預示著第一個橫跨大西洋的證交所並購交易在經過六個月的跋涉後向終點更進一步。
『叄』 美股幾點開市和閉市
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美股的開盤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至次日凌晨4:00。
11月初到4月初,美國採用冬令時,美股開盤的交易時間則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其他時間為休市時間,不能進行任何交易。
美國股市的一天交易時間是不間斷的,也就是說「中午不休息」。
【拓展資料】
美國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國證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以及店頭市場 ( Over-the-Counter (OTC) )和納斯達克。
紐約股票交易所( NYSE )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的大禮堂,企業成長的兵工廠。盡管讓人_灰怪賂壞奈⑷恚_⒋__莢_asdaq交易,紐約證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氣的市場。電影中股市內人聲喧騰,比手畫腳的鏡頭,在使用電腦和電話交易的Nasdaq看不到。要感受那種金錢游戲的熱氣,只有來華爾街十一號的紐約證交所。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依客戶所開的條件在埸內公開尋找買賣主,本身不左右價格,買方與賣方,實是在直接交易。在Nasdaq,買方或賣方跟交易員打交道,交易員隨意開價,買賣方無從得知他的成本。紐約證交所電視廣告的口號是:『我們不僅是一個場地,更代表一種做生意的方式。』不管科技怎樣進步,面對面的交易永遠讓人覺得誠信與踏實,這就是紐約證交所獨特的魅力。除了紐約證券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之外,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它跟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座落於紐約市的華爾街附近。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大致上的營業操作都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是一個中、小企業股票上市的場所。一般在美國交易所的股票價格較為偏低,所以投資者之股票買賣會高於一百股。一些美國大公司在公司創立之初,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舉例來說,像艾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e Corporation (XOM(行情_厶)))以及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
店頭市場( Over-the-Counter (OTC) )
它是一個進行非上市股票、債券、及其他證券交易的地方。每位買者或賣者都是經過協議與議價來達成股票的買賣。不像證券交易所里一個專業經紀商底下只有一位經紀人,在店頭市場有許多位市場推動者 ( Market Makers ) 在幫客戶買賣股票。
『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11月
11月1日:科隆納(智利)戰役(Battle of Coronel)
11月4日:英法兩國宣布對奧斯曼土耳其宣戰
11月5日:英國出兵塞普勒斯,同時英法對奧斯曼宣戰
11月7日:日本軍隊佔領德國租借地膠州灣
11月9日:科科斯(北印度洋群島,澳大利亞屬)戰役(Battle of Cocos)
11月16日:柯倫布拉(塞爾維亞)戰役(Battle of Kolubara)
11月23日:美國軍隊從維拉克魯斯(墨西哥)撤軍,墨西哥革命的階段性勝利
11月24日:墨索里尼被驅逐出義大利社會黨
11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在短暫的戰時關閉後重新開始交易
『伍』 1987年的股市崩潰的原因是什麼
1987年10月17日(星期日)晨,美國貝克財長在全國電視節目中一語驚人:如果聯邦德國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擴展,美國將考慮讓美元繼續下跌。10月19日,星期一,華爾街立刻掀起了一場震驚西方世界的風暴: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狂瀉508點,6個半小時之內,5000億美元煙消雲散!
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瘋狂了,道·瓊斯指數直線下降,早市開盤半小時下跌93.18點,不到一個半小時,暴跌320.1點,降至2045.33點。中午, 道指突然又急速反彈100點,但到了下午,美國國防部長宣布美國周日擊毀了一座伊朗石油鑽井平台,出於對海灣戰爭突然升級的擔心,使證交所出現更大的拋售狂潮。從2點45分開始到收盤,道·瓊斯指數平均每17秒下跌一點。道指像著魔似地下跌。到收盤時,5000億美元——一筆相當於法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股票面值化為烏有。
在10月19日的一個交易日里,道指狂跌508.32點,降至1738.81點,跌幅達22.62%,大大超過1929年10月28日華爾街狂跌的12.8%的跌幅。
頓時,恐慌瘟疫開始在股民中蔓延開來,華爾街在顫抖。倫敦、東京、蘇黎世等金融市場也都在顫抖……
倫敦:《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指數一天暴跌249.6點,跌幅為10.8%,降至2032.6點,轉眼損失高達500億英鎊,相當於倫敦股市總值的10%。
東京:225種日經股票下跌3836點,跌幅達14.9%創下跌市的歷史記錄。
巴黎:股票交易所指數下跌10%。
香港:聯合交易所內的股票暴跌420.81點,交易額達4萬億港元。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的60種股票指數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跌了132.5點,降至1744.1點,跌幅達7.6%
星期二清晨, 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搶在華爾街開盤之前,發表聲明,宣布了美聯儲將執行其中央銀行的職責,保證向全國各商業銀行提供充足資金的決定。這步棋同1929年中央銀行在緊急關頭收緊信貸的步驟剛好相反。
貝克財長的助手爭分奪秒地給企業界巨擘們挨個撥電話,唯恐他們中的某位漏掉了這條消息。「定心丸」立刻奏效。兩家主要商業銀行隨即宣布降低優惠利率。中央銀行的承諾,使那些在華爾街股市掛牌的許多企業重樹信心……
白宮決策性的會議正在緊鑼密鼓之中。格林斯潘和兩位貝克都奉勸總統盡快同意增加稅收。危機到底迫在眉睫。總統終於作出讓步,答應就增加稅收和削減財政赤字問題盡快同國會兩院領袖會晤。
此後,華爾街的道指出現明顯反彈,與此同時,倫敦、東京的股市也都有所起色。
美國財政部官員稱10月19日的股市大暴跌是歷史上罕見的財富大毀滅毫不為過,因為西方股市僅僅在10月19日這一天,就使15000億的美元財富化為烏有,而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毀於戰爭的財富價值才不過為360億美元。
在這場財富大毀滅的災難中,無論是腰纏萬貫的富商還是手持血汗股的普通人,都在劫難逃,很多人甚至陷入絕境。
華爾街股市崩潰使消費者痛苦地重估自己的地位,股市崩潰後近6個月,恐慌情緒才稍有減輕。
『陸』 為什麼紐約證券交易所暫停所有交易
因為技術上發生故障。所以暫停所有交易。但是其他交易所分擔其交易,美股還是正常流通。
『柒』 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大規模通貨緊縮,有什麼影響
歷史上發生過四次大規模通貨緊縮,具體如下:
1、1837-1843: 由於資本的自由流動,英國央行的儲備不斷減少,為了抵禦資本外流的窘境,英國宣布加息(與現在何其相似乃爾), 間接造成全球融資成本的抬升。美國出現了通縮,據Thorp (1926)統計達到了-6%的峰值。
影響:伴隨著棉花價格的暴跌,美國南方經濟遭受重創。而美國政治也出現了內部斗爭,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拒絕美國第二銀行(央行)的再授權,央行的最後貸款人作用喪失,各個地方銀行開始惜貸並自行其事。這一現象逐漸演變為流動性危機和兌付危機,部分銀行的倒閉和公司債務違約。
2、1873-1896 (Long Depression 長期通縮):隨著標桿性企業傑·庫克公司(Jay Cooke Co.) 未能成功舉債,市場出現恐慌,紐約證券交易所被迫關閉10天之久。隨後,美國出現有史以來(至今仍是)最長時間的通縮,達65個月之久。
影響:導致美國本土貨幣供應量大幅減少,融資成本開始上升,投資者開始追求流動性,減少對長期債券和股票的投資。1870年間美國名義工資下降了四分之一,甚至在賓夕法尼亞州出現了腰斬的情況。
3、1920-1921 —— 一次大戰後,世界經濟出現蕭條,美國出現了史上最尖銳的通縮之一,達到-18%(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
影響:部分批發貨物價格的下調幅度達到近40%,即便是後來的大蕭條也是難以匹敵。原因也相對直接——戰時經濟的瓦解使得大量產能變得閑置;參與一戰的戰斗人員返還,也間接助長了失業率的增加。
4、1929-1937——美國 1929 年經濟危機,起因是華爾街大崩盤。在致命一天到來前的18個月里,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動搖,一段時間每天的成交量多達50O萬股。
影響:沉重的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下降40%以上,對外貿易萎縮60%以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普遍倒退30年以上。
使本以脆弱的戰後世界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更加脆弱,德、日帝國主義國家受到慘重的打擊,資產階級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漸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走上擴軍備戰侵略擴張之路。
與此同時,美法和其他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法西斯運動猖獗,各國人民和民主進步力量與法西斯主義斗爭。大危機加速了新的世界大戰的到來。
(7)紐約股票交易所戰時關閉擴展閱讀:
通貨緊縮產生原因
盡管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發生通貨緊縮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但從國內外經濟學家對通貨緊縮的理論分析中,仍可概括出引起通貨緊縮的一般原因:
1、緊縮性的貨幣財政政策
如果一國採取緊縮性的貨幣財政政策,降低貨幣供應量,
削減公共開支,減少轉移支付,就會使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出現失衡,出現「過多的商品追求過少的貨幣」,從而引起政策緊縮性的通貨緊縮。
2、經濟周期的變化
當經濟到達繁榮的高峰階段,會由於生產能力大量過剩,商品供過於求,出現物價的持續下降,引發周期性的通貨緊縮。
3、體制和制度因素
體制變化(企業體制,保障體制等)一般會打亂人們的穩定預期,如果人們預期將來收入會減少,支出將增加,那麼人們就會「少花錢,多儲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價下降,從而出現體制變化性的通貨緊縮。
4、新技術的採用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由於技術進步以及新技術在生產上的廣泛應用,會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導致商品價格的下降,從而出現成本壓低性的通貨緊縮。
5、金融體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經濟過熱時,銀行信貸盲目擴張,造成大量壞賬,形成大量不良資產,金融機構自然會「惜貸」和「慎貸」,加上企業和居民不良預期形成的不想貸、不願貸行為,必然導致信貸萎縮,同樣減少社會總需求,導致通貨緊縮。
6、投資和消費的有效需求不足
當人們預期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經濟形勢繼續不佳時,投資和消費需求都會減少,而總需求的減少會使物價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貨緊縮。
7、匯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國實行釘住強幣的聯系匯率制度,本國貨幣又被高估,那麼,會導致出口下降,國內商品過剩,企業經營困難,社會需求減少,則物價就會持續下跌,從而形成外部沖擊性的通貨緊縮。
我國存在著嚴重的通貨緊縮,其形成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深遠的全球經濟形勢背景,又受到我國內部因素的多重影響,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對形成我國通貨緊縮局面的主要原因,存在著不同看法。
『捌』 如果發生戰爭 股票交易所會關閉嗎
有可能啊,這還看是暫時關閉,還是長期關閉,但你持有股票依然是股份公司的股東,如果公司經營良好,你還可以享受分紅和股份增值!
『玖』 想知道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災的具體原因
美國股災是怎麼發生的?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五千億美元。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
證券市場是一個真金實銀的戰場,它其實是一個功利色彩最濃重的地方。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五」———當時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數竟暴跌312.9%,並引發了全球性的危機。然而,也許許多人不知道,爆發於80年代後期的美國「股災」,較之於「黑色星期五」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數突然從開盤時的2247.06點,下跌到1738.74點,在幾個小時內暴跌了508.32點,跌幅達22.62%,為1929年10月崩盤時的2倍多;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也下降了57.65點,跌幅達20.5%。在此之後的一星期內,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和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下降幅度達到了1/3,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5000億美元,佔美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覆蓋到亞洲、大洋州等。據保守估計,此次瘟疫一樣的病變,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約損失了2萬億美元財富。
那麼是什麼的原因引發了1987年的美國「股災」呢?
這是因為,市場過熱,市場運行和實際運行不匹配,導致出現經濟泡沫。此後又由於實際經濟運行指標惡化,導致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泛濫,股票市場積弱難返,貿易糾紛不斷,使投資者對全球經濟驚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技術操作缺陷,和市場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終誘發導致了股票市場的大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