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里騰訊美團京東股價齊跌,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四大互聯網巨頭,可以說是這幾天日子不好過,因為新出了一個規定,就是你們怎麼爭都沒有關系,但是現在上方的家長來了,出台了一個對於融資方式的限制。
這種融資方式被限制就是處於大的經濟環境運行的考量,因為現在國際的金融風險越來越高了,要知道美國澳洲的金融業仍然在世界范圍內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們不可避免也會受到影響,什麼時候她們在會發生危機,那影響的可能就不是當初08年次貸危機那樣的程度了,可能會翻好幾倍,所以我們不得不防啊。
『貳』 各大互聯網巨頭股價齊跌,背後都展現出了哪些問題
主要是在這段時間里,政府出台反壟斷政策,有分析人士表示這將對互聯網公司產生影響,隨後互聯網公司的股價隨即大跌。近日剛好的雙十一期間,本應該是互聯網行業狂歡的時候,但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卻在股票市場,遭遇重挫。連續兩個交易日內,無論是美股還是港股,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股價都出現大幅跳水現象。美團跌幅最大,兩天之內跌掉了19%,而阿里也下滑了14%,至於京東,騰訊等公司也紛紛下跌超過10%的幅度。
而本次受沖擊最大的美團下跌接近20%,主要也是因為今年以來,美團股價拉升的太快了,市盈率明顯過高,泡沫是所有互聯網公司中最高的,此次下跌之後,反而讓美團的股價恢復到了一個正常的狀態。
『叄』 唯品會中概股價突然暴跌超20%,這到底是怎麼了
中概股大跌,唯品會盤中最大跌幅超23%。8月19日晚間,特賣電商平台唯品會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二季度凈收入達214億元,同比增長6%,高於市場預期的237.84億元;在美國會計准則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36億元,同比大增88.9%,高於市場預期的11.54億元;在非美國會計准則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增長24.3%。
『肆』 互聯網三巨頭雙十一成交額上千億,為何股價下跌那麼厲害呢
互聯網三大巨頭雙十一成交額上千億,特別是貓家在前半個小時,就已經突破前幾年的記錄。然而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幾家巨頭的股價迅速下跌,最慘的直接跌出10%。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反壟斷法指南的影響。現在反壟斷法,開始針對互聯網進行管理。管理的嚴格了,這些巨頭不合規的行為,就要受到約束,股價下跌是正常的。
當前的平台局面基本已定,算是一超多強。可是相互之間的競爭,依然是存在的,並且有很多是不當競爭。比如說濫用優勢、強迫站隊,大量的壟斷行為破壞了市場規則。當前《壟斷法》對各大行業都有較好的治理,唯獨平台經濟沒有。現在指南出現,就是彌補平台經濟方面的缺失。
『伍』 雙十一天貓成交額破3723億元,那為何各電商的股價會出現下跌趨勢
雙11天貓成交額突破了3723億元,再次破了往年雙11成交額的新紀錄,創造新消費的里程碑,你的雙11吸引了八億的消費者,有非常多的品牌和商家,是覆蓋面最為廣大,與度也最高的一次,一年一度的雙11,很多人都會去購買很多打折的商品,到雙11這一天網會很卡。
有可能是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各大電商平台,他們的線下商品銷售額比較低,而且現在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網購,所以很多電商他們的線下商品成交量可能比較低,由於疫情,很多人,他們的經濟來源比較少,所以對商品的需求可能也比較少,這大概也是導致今年雙11天貓購物當中各大電商,它們的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吧。
『陸』 拼多多股價跌原因
拼多多補貼和廣告的效果不及預期,高客單價商品的吸引力不足,日消品、農產品等低客單價商品仍是主力,拼多多的用戶結構和產品結構還需改善。
拼多多的季度虧損日益擴大,如何盈利成了最大的問題,因此投資者才會如此擔憂,拋售拼多多股票,導致當日股價暴跌23%,市值縮水約110億美元。
(6)電商平台股票暴跌擴展閱讀
拼多多是一個專注於C2M拼團購物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台,隸屬於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正式上線。
拼多多以獨創的社交拼團為核心模式,主打百億補貼、農貨上行、產地好貨等,於2018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2018年7月25日,納斯達克上市前夕被一家北京紙尿褲公司「爸爸的選擇」以商標侵權為由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8月31日,拼多多(PDD)公布上市來首份財報,2Q營收同比增2489%。10月,拼多多發布了商家公告,對銷售影音會員商品的准入條件進行了調整。調整後,商家在拼多多二級分類「音樂影視」下發布各大影視平台會員類商品,將需要提供相應的授權書,以證明視頻平台會員業務運營方確授權商家在拼多多銷售其會員商品。授權書包括但不限於銷售授權書、銷售代理協議等。
2020年2月9日,拼多多上線「評小圈」,對商品評價系統進行調整升級,嚴打虛假好評。用戶在購買商品和發表評價後,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向好友分享自己的評價內容,為好友提供購物決策參考。8月6日,天津市與新電商平台拼多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同時上線啟動「天津優品館」。10月,拼多多正式在APP內上線「多多買菜」。
『柒』 股價跌75%、市值蒸發萬億,拼多多為啥不香了
拼多多股價巔峰時期一度漲到212.597美元/股,然而現在,股價跌到了48.770美元/股,較股價峰值相比,股價跌幅超過75%,市值蒸發近1.5萬億美元。曾經的資本寵兒,如今的資本「棄子」,拼多多為啥不香了?
一、從內部來看,拼多多不香的原因是「數據不漂亮了」
拿資本最為看重的營收和新增用戶這兩項數據來看,營收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市場預期是264.7億,結果最終只「考」了215.06億元,相當於只考了81分,雖然表現尚佳,但別忘了這可是之前被資本認為是「優等生」的拼多多啊!
不止是拼多多,現在的傳統電商或多或少地面臨著「內憂外患」,倘若想被資本圈重新重視,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謀求長久發展才是當務之急,一味地靠一些小聰明來拴住用戶,自然是不長久的。
用戶至上,誰給用戶更好的消費體驗、誰把用戶真正的當「家人」,誰才能走得更遠,否則只能被拋棄,不止是資本拋棄,還會被用戶拋棄。
『捌』 唯品會股價大跌近20%是什麼原因
8月19日,唯品會盤前股價跌幅超過10%,開盤後公司股價跌幅超過20%,最終收盤跌19.45%,有消息認為是唯品會CFO楊東皓宣布離職的消息導致公司股價大跌。
在財報中,唯品會宣布楊東皓因個人原因離職,這一決定將於今年11月正式生效,目前楊東皓已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一職,唯品會也正物色新的人選擔任CFO。
楊東皓在唯品會工作時間長達9年,並經歷了唯品會上市、與京東騰訊聯盟、收購杉杉集團等重要時刻。在電話會議上,楊東皓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唯品會,但認為現在是他繼續前進的好時機,他會繼續以非執行董事身份為唯品會的增長作出貢獻。
與楊東皓的離職相比,對股價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唯品會對三季度的業績估計持悲觀態度,公司的業績指引稱三季度營收區間為206億元至216億元,同比增長5%至10%,這一數值低於分析師的預期。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唯品會CEO沈亞回應分析師提問時表示,第三季度通常是電商平台的淡季,也是服裝產品的淡季,但公司對今年第四季度有更高的預期,除了行業性的促銷活動外,還有更高的客單價,公司對下半年的前景表示樂觀。
(8)電商平台股票暴跌擴展閱讀
唯品會通過節流做厚利潤:
近年來唯品會的凈利潤增速遠高於營收,主要原因是公司大幅削減經營費用,同時將低毛利的品類由自營轉向第三方商家供應,並放棄了自營物流公司品駿快遞。
唯品會近年重新聚焦特賣戰略,並將公司的主要品類鎖定為高毛利的服裝穿戴品類,二季度公司的服裝穿戴品類GMV達69%,令整體的運營利潤率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2%提升至如今的5%。雖然公司將低毛利的品類轉向第三方商家影響了唯品會的營收,但有效提升了公司的運營效率。
在放棄品駿快遞、轉向與順豐合作後,唯品會的履約成本有明顯下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履約成本占凈收入比例為7.2%和7%,遠低於以往平均的9%以上。
『玖』 南極電商股價持續下跌,引發了外界的哪些質疑
南極電商股價持續下跌,主要原因就是有券商認為公司可能財務造假,凈利率非常高而企業無明顯壁壘,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賬款和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沒有增加,有券商通過財務報告分析他們可能在造假,這是導致南極電商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南極電商主要業務是以電商渠道為主,用品牌授權和產業鏈服務為企業帶來額外收益,直白一點就是一家做電商的服裝企業,服裝企業競爭力非常強,利潤非常低,但南極電商財務報告上面顯示凈利率非常高,這給服裝企業完全不同,業績出現大增公司員工卻沒有增加反而出現減少,這讓大家非常不理解,這些反常的舉動引起了券商和研究員的好奇,外界認為他們可能財務造假導致股價大跌。
三、財務數據非常差特別是應收賬款特別多。
大家都知道一家企業如果應收賬款非常多可能導致壞賬,因為這些錢可能收不回來,南極電商根本沒有控制自己的應收賬款完全有可能出現大面積的壞賬,從而影響公司發展,財務上來說這都不符合邏輯,所以大家質疑公司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