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花稅會計分錄怎麼做
1、計提本月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2、實際交納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3、繳納以前年度印花稅的處理
按照《小企業會計准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應做如下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銀行存款
因為是屬於以前年度的支出,不能計入當年的期間費用。如果是當年度當期的計提,則做如下分錄: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印花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按照《小企業會計准則》,印花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而《企業會計准則》是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1)股票交易印花稅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我國印花稅稅目中的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共5項產權的轉移書據。
其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是指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不動產、動產所有權轉移所書立的書據,包括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購買、繼承、贈與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其他4項則屬於無形資產的產權轉移書據。
另外,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B. 賣出股票時,怎麼做會計分錄有傭金,印花稅和過戶費用。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按照新會計准則:購買股票的傭金,印花稅,過戶費應該計入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C. 印花稅計入什麼科目
新會計准則印花稅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且不通過應交稅費核算。
印花稅: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該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有關稅費;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調為「稅金及附加」項目。
印花稅的分錄,由原來的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改為:
借:稅金及附加
貸:銀行存款
(3)股票交易印花稅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合同金額(如購銷合同)、收取的費用(如貨物運輸合同)和收入(如財產保險合同)。
印花稅對經濟活動和交往中書立、領受、使用的應稅憑證徵收的一種稅。主要是通過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稅票、繳款書或完稅憑證等來完成納稅義務。
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發生額徵收的一種稅。
中國稅法規定,對證券市場上買賣、繼承、贈與所確立的股權轉讓依據,按確立時實際市場價格計算的金額徵收印花稅。
股票交易印花稅對於中國證券市市場,是政府增加稅收收入的一個手段。
D. 關於印花稅如何做會計分錄
1、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企業交納的印花稅如果金額比較小,如果金額小購買時直接減少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即可。會計分錄:實際繳納的印花稅:借:管理費用(印花稅)。
比如定額貼花的營業賬簿和產權許可證照等,不需要預計應交數的稅金,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關鍵點)。會計分錄: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2、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實際工作中,這時很多企業就會先通過「應交稅費」計提本月的印花稅,很多地方采購合同和銷售合同印花稅是根據實際采購、銷售或購銷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乘以稅率直接計算繳納的,次月實際繳納時再沖減應交稅費科目。
比如,依照「購銷合同」稅目徵收印花稅。當然,不同的省份規定是不一樣,根據豫地稅發〔2005〕第43號文件《河南省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購銷業務,分別按實際采購、銷售或購銷總額7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所以企業在實際計算繳納印花稅的時候一定要先查詢當地的相關規定。
計提本月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
借:管理費用——印花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實際交納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3、繳納以前年度印花稅的處理。按照《小企業會計准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應做如下分錄:
借: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注釋:按照《小企業會計准則》,印花稅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而《企業會計准則》是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E. 印花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很多小夥伴開始學習印花稅的會計分錄的方法,覺得在工作中經常對是否需要計提這個問題搞不清楚,這篇文章幫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印花稅會計分錄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對於繳納的印花稅,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般有幾種,如果金額比較小的話,可以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直接減少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即可,會計分錄的處理方法是借記管理費用(印花稅)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第二種是通過應交稅費來核算,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企業的采購合同和銷售合同印花稅是根據實際采購、銷售或購銷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乘以稅率直接計算繳納的,很可能會通過過「應交稅費」計提本月的印花稅,次月實際繳納時再沖減應交稅費科目。如果是這種處理方法的話,要注意會計分錄的處理方法就要分兩次,借:管理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實際交納印花稅的時候再做一次會計分錄處理,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這里要提醒小夥伴注意的是,印花稅不需要計提,現在印花稅很少通過印花稅通過「管理費用-印花稅」這個科目來做會計分錄了,在改革之後一般都用「稅金及附加-印花稅"做會計分錄的處理。有時候財會人員要偷懶一步到位的話,很可能會漏掉印花稅的核算,所以還是要把工作做到位哦。
F. 銷售股票會計分錄
出售了2000股,也就是出售五分之一,傭金要從取得價款中扣除:
借:銀行存款 39900 (20×2000-100)
投資收益 31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5000 (125000/5=25000)
—公允價值變動 18000 (90000/5=18000)
將公允價值變動轉入投資收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8000
貸:投資收益 18000
印花稅必須計入管理費用,這是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其他的處理都是錯的。
借:管理費用 40
貸:銀行存款 40
G. 支付印花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法律分析】:一般分為兩種情況:1、如果提前已經計提了,那麼,借:應交稅費-印花稅貸:銀行存款;2、如果提前未計提,那麼,借:稅金及附加-印花稅貸:應交稅費-印花稅;然後,借:應交稅費-印花稅貸:銀行存款。印花稅以應納稅憑證所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和憑證的件數為計稅依據,按照適用稅率或者稅額標准計算應納稅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三條 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應納稅額不足1角的,免納印花稅。應納稅額在1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5分的不計,滿5分的按1角計算繳納。 第五條 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並一次貼足印花稅票以下簡稱貼花的繳納辦法。為簡化貼花手續,應納稅額較大或者貼花次數頻繁的,納稅人可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採取以繳款書代替貼花或者按期匯總繳納的辦法。
H. 購買股票的傭金,印花稅,過戶費怎麼做會計分錄
股票手續費通常是由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組成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按照新會計准則:購買股票的傭金,印花稅,過戶費應該計入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I. 新會計准則下印花稅的會計分錄怎麼計
新會計准則下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個人所得稅,一般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1、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2、繳納印花稅時(一般不用計提),借:管理費用—稅金(印花稅),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印花稅是以經濟活動中簽立的各種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帳簿、權利許可證照等應稅憑證文件為對象所征的稅。印花稅由納稅人按規定應稅的比例和定額自行購買並粘貼印花稅票,即完成納稅義務。
印花稅由納稅人按規定應稅的比例和定額自行購買並粘貼印花稅票,即完成納稅義務。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印花稅的一部分,根據書立證券交易合同的金額對賣方計征,稅率為1‰。
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即只對賣出方(或繼承、贈與A股、B股股權的出讓方)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對買入方(受讓方)不再征稅。稅率仍保持1‰。
(9)股票交易印花稅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征稅對象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
1、立合同人
2、立據人
3、立賬簿人
4、領受人
5、使用人。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征稅范圍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暫行條例》列舉的憑證徵收,沒有列舉的憑證不征稅。具體征稅范圍如下:
1.經濟合同
稅目稅率表中列舉了10大類合同。它們是:
(1)購銷合同。
(2)加工承攬合同。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5)財產租賃合同。
(6)貨物運輸合同。
(7)倉儲保管合同。
(8)借款合同。
(9)財產保險合同。
(10)技術合同。
2.產權轉移書據
產權轉移即財產權利關系的變更行為,表現為產權主體發生變更。產權轉移書據是在產權的買賣、交換、繼承、贈與、分割等產權主體變更過程中,由產權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所訂立的民事法律文書。
我國印花稅稅目中的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共5項產權的轉移書據。其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是指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不動產、動產所有權轉移所書立的書據,包括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購買、繼承、贈與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其他4項則屬於無形資產的產權轉移書據。
另外,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3.營業賬簿
按照營業賬簿反映的內容不同,在稅目中分為記載資金的賬簿(簡稱資金賬簿)和其他營業賬簿兩類,以便於分別採用按金額計稅和按件計稅兩種計稅方法。
(1)資金賬簿。
(2)其他營業賬簿。
稅目稅率
印花稅的稅目,指印花稅法明確規定的應當納稅的項目,它具體劃定了印花稅的征稅范圍。一般地說,列入稅目的就要征稅,未列入稅目的就不征稅。印花稅共有13個稅目。
印花稅的稅率設計,遵循稅負從輕、共同負擔的原則。所以,稅率比較低;憑證的當事人,即對憑證有直接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均應就其所持憑證依法納稅。
印花稅的稅率有2種形式,即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