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8年金融危機中國股市什麼點
1 股市深調 最大跌幅近70%
2008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其18年成長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
其中,上證綜指從最高點的5522.78點一度跌落至1664.93點,最大跌幅達到69.85%;而如果從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點6124點算起,中國股市本輪的最大跌幅則更加驚心動魄。07年英國媒體曾經稱贊中國股市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過去,中國股市360度反轉,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2 股票交易印花稅經歷兩次大調
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單邊下跌的局面,管理層在08年兩度出手調整印花稅:4月24日起印花稅稅率由千分之三調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稅改為單邊徵收。印花稅的兩次大調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調,然而最終未能阻止市場繼續下跌,與此同時,鼓吹「印花稅為中國股市亂源」的人也似乎越來越少了。
3 汶川大地震 股市停市3分鍾致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有記錄最大的地震。為表達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於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起,臨時停市3分鍾。地震的發生使得川渝地區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公司緊急停牌。與此同時,一行三會展開了緊急地震救援行動,積極支持災區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發「滿倉鎖倉,為救災出力」,一時間,團結戰勝一切,地震激發出「愛國市」。
4 國家推出4萬億救市計劃,五次下調利率,救經濟保股市
9月份,隨著雷曼兄弟的轟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機的幽靈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保增長促發展,國家高層迅速決策,批准了總額4萬億的投資計劃,並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百日內連續5次下調利率。國辦則於12月15日「金融30條」,明確提出要採取有效措施穩定股市運行。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點1664之後,A股逐漸回調,到12月份滬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
5 維穩未奏效,奧運行情成空
盡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們「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積蓄已久的奧運概念沖動,後有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奧運之前多次維穩講話,輿論普遍仍對奧運行情充滿想像。然而事實卻殘酷的告訴我們,所謂奧運行情,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虛空一場。整個8月,上證指數從最高的2830點跌至最低的2284點,跌幅達到了14%。
6 股市大跌引發「救市」之爭
3月27日,上證綜指跌破3500點,距逾6100點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讓不少專家學者頻繁發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籲,但以胡舒立為代表的學者人士則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陣營。在《何必諱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強調「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應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時間引來板磚無數,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論爭隊伍。自此,「救市」在整個08年成為一直延續的重要話題。「救市」之爭實際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設上的不同觀點,是對中國股市道路選擇的一次理論大比武。
7 證監會開出史上個人最大罰單 懲治股價操縱在行動
還投資者一個「干凈」的市場,已經成為更多人的呼聲和共識。08年,證監會在打擊股價操縱等問題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證監會對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開出1.25億元個人最大單筆處罰。隨後幾日,國美老總黃光裕也被警方調查,據稱調查原因也與股市操縱有關。對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查處已經成為中國證券監管的重頭戲之一,但數量有限的證監會罰單,掀起的仍只是股市違法行為的「冰山一角」。
8 千億股出籠 大小非成千夫所指
08年共有千億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眾多市場人士一致認定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將大小非稱為股市下跌的罪魁禍首。
對於大小非的爭論一直伴隨股市的下跌過程。不少市場人士都為大小非的解決支招獻策,比如龔方雄建議設立封閉基金解決大小非問題,金岩石則主張設立平準基金鎖定大小非,就連《人民日報》也曾刊登對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琨的訪談,要求對"大小非"開征暴利稅。然而,證監會則回應說:對於大小非的政策不會改變。
9 匯金出手增持銀行股 成就熊市「919」行情
2008年9月18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稅調整以及國資委表態,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盤近乎漲停,而甫一開盤,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銀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漲停板上,全天下來一刻都沒打開。此謂記錄A股歷史的「919」行情。
據統計,自9月至11月,匯金分別增持工行和中行7.63億元和1.77億元。與其它「救市」措施相比,匯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銀,因此,市場上普遍認為其對市場的意義最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稱其為股市的平準基金。
10 中石油破發,中石油董事長深感對不起中小股民
2008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發行價。
雖然中石油的破發在當時看來就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但其破發的象徵性意義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07年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如今卻跌破發行價,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表明整個市場所面臨的潛在危機;而後來的股指繼續下行,則更印證了中石油在市場上的標桿作用。
對於中小股民來說,「死了都不賣」的中石油破發則更稱得上是一種標志性的打擊。就連中石油的董事長也不得不對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對不起大家」。
Ⅱ 2008年汶川地震導致股票大跌,大部分人都賠錢了,莊家為什麼還能掙錢,難道還能控制股票上漲嗎
補充一點 2008年股票大跌和汶川地震沒有任何關系,在2007年走勢已經出來了從周線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莊家貨已經出了,錢已經賺 了裡面都是些散戶懵懂不知而已,但不是所有的莊家都那麼幸運,沒有跑掉的一樣要割肉逃
Ⅲ 旱災、洪災、地震發生後,哪些股票會漲
農業股(糧食、肉類)、機械類、醫療類股票會上漲。
准備買入股票之前,首先應對大盤的運行趨勢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隨大盤趨勢運行。
大盤處於上升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而在頂部買入則好比虎口拔牙,下跌趨勢中買入難有生還,盤局中買入機會不多。
另外,還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制定投資策略,是准備中長線投資還是短線投機,以明確自己的操作行為,做到有的放矢。所選股票也應是處於上升趨勢的強勢股。
(3)2008年地震後股票交易擴展閱讀:
商品市場與股市之間的聯動為何越來越劇烈。資金的作用非常大。央行不斷擴大信貸規模,市場規則不健全,股市投機行為依然存在。
在實體經濟還沒有復甦,市場缺乏投資機會,很多資金進入股市、樓市和商品期貨市場,也有一些資金在期股之間來回輾轉。
從而,一方面不僅使得兩個市場的聯系愈發緊密,另一方面也使得兩個市場的波動加劇。而且由於期貨市場有做空功能。
但是股市卻無法做空,一些投資者做空的動能無法釋放,就可能會轉移到期貨市場上來拋空,以對沖股市的多頭風險。
Ⅳ 如果發生大自然的災難比如是洪水,地震了等等有哪些基金和股票漲,金融會發生怎樣
自然災害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不會改變其經濟運行的基本方向,因而也不會改變股市運行的基本方向。
汶川大地震對2008年的股市運行雖然只是帶來短期影響,但它引發了我們對實施巨災金融工程的重視,從這種意義上講,它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又將是深遠的。
2008年5月12日,令人刻骨銘心。下午14時28分,我正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大廈辦公室中。突然,文化大廈晃動起來,持續了大約十幾秒鍾。過後,從網路信息中得知——四川地震、上海地震、北京通州地震。再後來,我們都知道,是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震動了大半個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類型多、發生頻繁且損失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地震、洪水、暴風等自然災害幾乎年年發生,2008年年初的雪災、5月的大地震更是觸目驚心,損失慘重。
一、即時影響:66家公司停牌
汶川8級大地震發生後的次日,川渝66家上市公司停牌,這是中國證券史上首次因災集體停牌。之後,有超過半數的川渝上市公司公告未受地震影響,旭光股份、水井坊、四川長虹、廣安愛眾、金路集團等5家公司表示有損失但損失不會太大。
四川省內共有上市公司61家,當時A股總市值為5 012.23億元,在震源200公里以內的有45家,其中31家上市公司距離汶川在100公里以內,可能受地震影響較大,而離震源較遠的上市公司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二、阪神之鑒
1995年1月17日凌晨5點46分,日本大阪、神戶一帶發生了里氏7.2級地震,這是自1923年以來在日本城市發生的最為嚴重的一次地震,造成了6 400餘人死亡,30 000多人受傷,超過30萬人無家可歸。地震給日本造成的全部損失達數萬億日元。從日經225指數K線圖上可以看出,地震發生的當日,日本東京股票市場只是輕微下跌,建築等行業還出現了上漲。
不過,1月23日日經指數大幅下跌達5.6%。在地震發生後的第10天,東京股票市場蒸發市值高達10%。不過,與建築、建材等相關的股票也漲了一陣子,其他包括公用事業和礦物相關類股票的走勢也相對抗跌。接下來,日經225指數開始了一波大幅殺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指數下跌超過了5 000點,見下圖。
地震意外導致新加坡巴林銀行倒閉。此前1月,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看好日本股市,買進大量期貨合同,巴林銀行因此損失14億美元,不得不宣布破產,最終以1美元的象徵性價格賣給荷蘭國際集團。
歷史不會重演:
一、權重不同。大阪、神戶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其製造業產值占整個日本的13%,鋼鐵產量佔24%,機械製造業佔19%。另外,其汽車零部件、化學製品、造紙、造船業等也十分發達。
在地震發生後,該地區停水斷電、交通癱瘓,神戶市很多中小企業房屋倒塌,而且還影響到了周邊其他工業區和一些港口,對日本的整個經濟都有很大的拖累,對連續三年不景氣的日本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有專家認為,日經225指數暴跌5 000點也是對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汶川地處中國較邊遠地區,在中國經濟中的權重較小,其影響是局部的和結構性的。
二、日本正處於經濟衰退周期,阪神地震只不過是導火索;中國經濟雖然2008年會放緩,但仍然處於上升期。
採用同樣的理由可以解釋1998年的長江洪澇災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的南方雪災等,它們雖然導致一些地方經濟的發展暫時停滯,但只是影響了中國經濟的局部和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
其實,中國台灣地區的一個案例也同樣印證了這一判斷。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中國台灣地區發生里氏7.3級大地震。三周後,台灣當局公布死亡(含失蹤)人數為2 378人,死亡人數最多的是台中縣,為1 138人;另外,南投縣死亡人數也達到了928人,一共有40 845棟房屋全倒,有41 373棟房屋損失嚴重。
Ⅳ 地震會導致什麼股票上漲
地震會使以下股票上漲: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
發生地震對水泥、醫療、公路、鋼鐵等股票都是利好。
1.海螺水泥(600585):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生廠商,水泥是災後重建的重要建築材料。
2.京新葯業(002020):主營業務包括抗感染葯物。
3.魯抗醫葯(600789):國家大型醫葯生產企業,抗生素研發、生產基地。
4.哈葯股份(600664):抗感染葯物是公司主要產品之一,可用於震後傷員救治。
5.震安科技(300767):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雲南震安減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震安減震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震安或者震安科技)是專業從事建築減隔震技術咨詢,減隔震結構分析設計,減隔震產品研發、生產檢測、安裝指導及更換,減隔震建築監測,售後維護等成套技術為-體的高科技企業。
6.三一重工(600031) :三一集團生產挖掘機,起重機打樁機,混凝土機械,壓路機等機械設備並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
【拓展資料】
受災害影響,地震對股市的影響肯定有,但影響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間,地震感覺很強烈,災難更嚴重。2008年5月13日,滬深交易所暫停了66家無法聯繫到的川渝上市公司。當天在四川上市的6家公司中,有5家下跌。接下來的一個月,四川和板塊股市也大幅下跌,41隻股票下跌超過10%。
地震對a股的影響通常是短期和局部的。從近年來中國發生的幾次大地震來看,由於情緒的影響,市場在短時間內可能會有小幅波動。但是,從很長一段時間來看,這場災難不會對整體市場產生直接影響,而更多地取決於整體市場形勢。
地震將影響地震地區企業的份額,並將對災後重建所需的物品,如建築材料、葯品等帶來好消息。重大自然災害通常會導致短期內,股市下跌,尤其是一些直接受損的行業和上市公司。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可以將自然災害的風險和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並盡快恢復正常的業務活動,因此對股市的負面影響往往會很快過去。此外,在救災和災後重建過程中,一些行業和公司也將獲得一定的新需求,以提高短期內的業績,形成短期內股市的投資熱點。
地震後對葯物的需求通常很大,而且供過於求。尤其是血漿和血液製品,如上市的華蘭生物和天壇生物,可能不會有任何銷售增長。對大型輸液生產企業的需求將會增加。
保險業訂單可能會增加。地震涉及到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人們經歷了地震之後,保險公司將損失更多的錢,這將拖累保險股的短期趨勢。但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將購買保險,保險費率將上升。
霍亂、傷寒、痢疾和破傷風等很容易在地震後地區發生。這些疾病主要通過疫苗或抗生素治療。
客觀地說,目前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無法量化。面對大規模的災難,制葯公司通常通過捐贈葯物和其他形式來展示他們的社會責任。因此,這場災難對醫葯上市公司的影響也應該客觀看待,而不是猜測。
Ⅵ 今天四川汶川發生7.8級大地震,請問哪位知道明天的股市會怎麼走向
不會改變大盤的總體走勢的。對部分板塊的股票有一定的影響。
現在拿地震來討論利好利空,個人認為是對死難者的不尊重,希望不要再討論了
Ⅶ 股市在汶川大地震當天和次日有大幅波動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當天,股市尾盤出現跳水,次日開盤低開100多點,但隨後幾天指數震盪反彈,反映了地震對股市影響的短暫性。
Ⅷ 地震的發生對於股票有什麼大的影響
受災情影響,當地股票或將受到一定影響,但根據災情影響程度不一而足。比如四川汶川地震時,震感強烈災情較嚴重,滬深交易所在2008年5月13日將無法取得聯系的66家川渝上市公司做停牌處理。當天有交易的6家四川上市公司,有5家下跌。隨後一個月中,四川板塊股票也大幅下跌,有41隻個股跌幅超過10%。
地震對A股的影響總體而言是短期和局部的。從近年來國內幾次較大地震來看,受情緒影響,短時間內市場或有有小幅波動,但從長周期來看,災情並不會對大盤造成直接影響,更多的還是依賴於市場整體行情。
(8)2008年地震後股票交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通常地震後對葯物需求大,供不應求。尤其是對血漿和血液製品,如上市的華蘭生物和天壇生物可能不會帶來銷量的增加。大輸液生產企業需求將增加。
保險行業訂單可能會增加。地震涉及了人身生命及財產安全,在人們經歷過地震後,保險公司賠出上升,將拖累保險股的短期走勢。但同時將會更多人去投保,投保率會上升。
震後地區將容易會發生瘟疫,比如包括霍亂、傷寒、痢疾和破傷風等,這些疾病主要通過疫苗或抗生素治療。
客觀來說,目前相關上市公司所受的影響還無法量化,面對大型災難的時候,醫葯企業也通常會通過捐贈葯品等形式來體現醫葯企業的社會責任,因此還應該客觀看待這次災害對醫葯類上市公司的影響,切勿瘋狂投機。
Ⅸ 地震對股市來說是利空還是利好消息
屬於利空消息。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著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著地震的動向。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